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苍壁书_分节阅读_第114节
小说作者:慕时涵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795 KB   上传时间:2015-05-26 08:05:25

  钟晔抚了抚长须,淡淡一笑:“知道了。”不再多说,转身离开。入帐中处理完留存的军务,倚在案边沉吟半晌,眸光盯着飘摇的烛火,只觉思绪渐渐远去。

  “下雨了!”帐外忽起几声轻呼。

  枯坐案边的钟晔这才微微一动,倾耳细听,风声扑打帐篷,只有细微的簌簌声,想是雨势尚弱。方才的思绪凝于一处,不知为何益发怔忡。再想了一刻,他目光略亮,猛地起身,披了斗篷出帐,径至中军帅帐中。片刻后出来,手中提了一个包裹,让亲兵牵来坐骑,戴上斗笠,纵马驰出营寨,踏上西山幽径,直往山中深处而去。

  两侧峰林崔嵬,行得愈远道路愈狭陡。夜色渐至,细雨转大,积水蓄于山石道上,一时难以流散,缝隙处青苔暗生,更是滑险。钟晔心思飘忽,只管策马急行,至一处山涧亦不曾多顾,欲提缰腾跃过去,却不料马蹄打滑,顷刻直坠山涧。

  钟晔这才醒过神,想要弃马纵身,却又可惜跟随自己多年的坐骑,踌躇之下,情势更糟。眼看人便要落入涧中,电光火石间,凌空一道紫鞭掠至身前,紧扣住他的马辔,连人带马,直拽上岸。

  “好险!”有人长舒一口气,显是余悸犹在。

  声音自头顶上飘来,钟晔抬头,只见一条人影自山壁上轻盈飞下,亦戴着斗笠。那人不紧不慢地收了紫玉鞭,而后微微扬起脸。黑夜中虽看不清晰她的容色,然一双眼眸如秋水澄净,却可见得分明。

  她笑看着钟晔,问道:“钟叔这是怎么了,竟老马失蹄?若非我正要出谷,你岂不是已掉到水涧中了?”

  “郡主。”钟晔自觉老脸无颜,讪讪下马行礼。

  夭绍扶起他,微笑道:“好在此涧不深,只是马儿受了这一惊,倒是烦躁得很,过几日你想带它去战场,怕是不行了。”她可惜地叹了一声,伸手慢慢抚摸马的鬃毛,试图安稳它的情绪。

  钟晔却似无动于衷,笑了笑:“再换一骑便可,军中战马不缺它一个。”那坐骑闻言似有所觉,奋蹄瞠目,愈发地狂躁不安。

  夭绍啧啧称奇:“这马甚有灵性,像是生气啦。”

  钟晔一笑不语,目光瞥了瞥坐骑前蹄伤处,低低叹了口气,伸出大掌轻拍马背,令马稍安。而后才看向夭绍,见她一身蓑衣,笑问道:“郡主出谷可是去找少主?”

  夭绍抚在马背上的手微微一顿,轻笑着点点头:“是啊,他今日到现在还不曾来,想是在军中脱不开身。我闲着无事,把药送过去,也省得他来回奔波。”

  钟晔道:“少主去了夏口,还不曾回营。听说湘东王与汝南王也都去了江州营寨,想是有要事相商。少主临走时倒是吩咐过,若酉时还未回来,便让我来通知一下郡主,让你不必担心。”

  “如此,”夭绍垂眸思了一刻,将腰间系着的一包鼓鼓的锦囊拿下,交给钟晔,“那就劳钟叔带回军中罢。此药耽搁不得,若戌时他还未回营,便让人送去夏口,子时之前一定要服用。”

  钟晔颔首,接过锦囊在袖中放好,亦想起一事,转身解下马背上的包裹给夭绍:“这是郡主上次说起的,少主的战袍。”

  “多谢钟叔,”夭绍将包裹揽入怀中,撇撇唇道,“你家少主却是善忘的,跟他说了无数次,他都不记得带来。”

  钟晔笑笑不语。夭绍微侧过身,让出道来:“入谷中饮杯茶罢,这马的脾气一时半刻估计静下不来,你在竹舍稍歇一歇。”

  “不饮茶了,”钟晔辞道,“阮朝将军还有军师今日都随少主去了夏口,军中唯我和小侯爷守寨,不能在此久待。”言罢,他再伸手拍了拍坐骑,道,“这个畜生,便劳郡主帮我照看两日。”

  “好。”夭绍亦不强留,含笑牵过马缰,转身离去。走出几步发觉身后老者全无动静,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却见他立在原地望着自己,面目模糊在风雨夜色间,虽看不明朗,但那素日高大强壮的身影此刻沉没在嵯峨山影间,雨水拍打其上,竟无端透出几许沧桑老迈,和一缕似有似无的愁绪。

  夭绍微微讶异:“钟叔是否还有话要说?”

  “郡主……”钟晔轻轻叹息,颚下长须于风中不住颤动。他眼眸低垂,似思索了片刻,终慢步至她面前,屈膝跪地,匍匐叩首。

  “这是做什么!”夭绍大惊,忙俯身扶他。

  钟晔身躯如石,任凭她如何用力,他却动也不动。“郡主勿怪,钟晔如此,乃有所求!”他缓缓开口,声音击打地面,雨水浸入唇间,一字一字,低沉有力,如石坚定。

  夭绍愣了一会,只得将手收回,道:“钟叔但说无妨。”

  钟晔以头抵地,重重叩首:“郡主这次救了少主的性命,钟晔身为郗氏家仆,不知如何报答,只能叩首谢恩。”

  夭绍言道:“他的毒因我而起,这是我该做的。”

  钟晔微笑,再度重叩于地,道:“此半年来,郡主对少主不离不弃,北上南下,万里迢迢,钟晔深感郡主情义,叩首以谢。”

  夭绍唇边略起一抹笑意,轻声道:“他是阿彦,这是我心甘情愿的。你谢什么?”

  钟晔欣然,少女语中的温柔情意他听得清楚,不由长松一口气,雨水自脖颈间倒流满面,眼眸干涩处,亦浮起一片朦胧水光。他直起身,再想出声时,却觉出嗓中微微的哽咽之意,忙稳了稳情绪,低声道:“郡主,少主如今虽用了雪魂花,但中毒日久,体内寒毒并未全清,一旦不服寒食散,精神体力将是何种状态,谁也不能分晓。那燕然山的雪魂花,何时再开,何时取得,皆是未知之数。而且,高平郗氏自九年前就已全殁,即便如今冤情得反,亦无昔日的辉煌,而晋陵谢氏荣膺却不下当年……”

  夭绍见他说了半日不至要点,不由蹙眉:“钟叔究竟想说什么?”

  “郡主和少主的婚约――”钟晔话语稍顿,犹疑片刻,还是径直道,“勿怪钟某莽撞,敢问郡主,昔日谢公子为郡主定下的婚约,郡主可有反悔之意?”

  “婚约?”夭绍脸上一热,双手在袖中悄然握紧。当日在萧璋面前主动说起婚事是情非得已,气盛之下脱口而出,全然没有女儿家的矜持,事后想想,也是羞惭。连带这段日子与郗彦独处谷中,亦难免时有尴尬,更无论此刻钟晔骤然提及,她再洒脱,还是些微局促起来。

  她微微侧过身,本欲不答,转念又觉钟晔今日行止端肃,面色凝重,诸话亦绝非玩笑之言,想了想,还是不忍拂他意愿,言语含糊在嘴中,低低而出:“自然无悔意。”

  山中无杂声,雨声微微,她的话再轻,入耳却是清晰。钟晔欢喜至极,喟然长叹道:“日后有郡主陪在少主身侧,我便可放心了。”俯身下去,又叩首一次,才起身站直。

  “我走了,郡主请回罢。”他抱揖一笑,转身离去。脚下大步而行,身影磊落一如往昔,再无方才的一丝老态。

  夭绍目送他消失在山中甬道的尽头,想起方才他的话语,低下头,抿唇笑了笑,牵着马匹慢步回到静竺谷。

  .

  谷中深幽,一带清泉缓流山石间,水色脉脉。泉上青竹搭桥,桥尽处林木葱葱,雨珠滴落枝叶上,淅沥声不绝。林中小道蜿蜒,因时已晚,每隔十丈悬一盏风灯,清风吹拂下,光影摇烁,益发有雨雾朦胧之意。林后是一条白石铺成的阔道,百步之外竹木潇潇,其后飞檐高阁,隐约可见火光闪动。

  湘东王主簿宋渊的别舍甚得山水灵秀,十数间屋舍皆竹木筑成,背靠青岩,独居幽处,围周皆种花药,雨天下香气素淡宜人。别舍之前,是苇棘绕成的篱栅,夭绍推开柴门,将马牵入马厩,入竹舍之前,在廊下褪了蓑衣斗笠,换过木屐,目光瞥到一双遗弃在阶下泥泞不堪的黑靴,便提声问道:“丹参,别舍来了客人么?”

  堂上左侧的小阁中有人迅速应道:“说是郡主的随侍,姓沐的先生,正在书房等郡主。”

  嗓音虽童稚,却已有几分清隽之气,不慌不忙地道来,甚是淡静。

  夭绍却只觉奇怪。往日她每从山中采药回来,那两个童子必定迎至廊下来,今日倒是镇定得很。她走去小阁,那边窗牖开了一条细缝,一女童正怯怯地探出头察望,明眸皓齿,肤如雪团一般,只六七岁的模样。一见她来,女童忙瑟瑟缩了脖子,砰地关闭窗扇。

  “又闯什么祸了?”夭绍霎时头疼,掀开窗扇。

  “无事,无事,”那女童乍起胆子挡在窗口,双手乱摇,“无事!郡主快去书房吧。”可惜她虽想努力掩饰,但身子太过弱小,并不能挡住夭绍的视线。

  “怎么回事?”夭绍讶然看着屋内,双眉紧蹙。

  里间一片狼藉,适才她出去时刚刚归整好的药草如今遍地洒落,一眉清目秀、梳着垂髫的男童站在室中,手里还抓着两把紫草,愣愣看着她,脸上涨红,狼狈不已。

  “丹参!”夭绍佯作恼色。

  男童张了张口,再无先前对答的镇静从容,结结巴巴道:“我……我和白芷斗、斗草,不小心……弄乱的,马上就收拾好。”

  “是,马上就收拾好!”白芷亦跟着说,看着夭绍,滚圆的眼睛扑闪扑闪,神色极其认真。

  夭绍哭笑不得,扶额道:“罢了,今日夜黑难辨诸草,明日一早我自来收拾,你们去别处玩儿。”又看了看那两个尤自发怔的小童,叹了口气,落下窗扇,转身走去书房。

  .

  书房中,沐奇正站在西侧墙壁前,一手捧着茶盏,一手拉开墙壁上悬着的一幅战图,仔细端详着战图遮掩下的那幅山水画卷。

  夭绍提步而入,笑道:“这是宋渊先生原先挂在这里的画,阿彦前几日待在竹舍养病,放心不下战事,便将战图悬在此处,日夜参详。”解释至此,她叹了口气,语中微有无奈:“他心中只有战事,以往若是见了这样的山水图,如何舍得让它这般藏蔽暗处,如今竟一眼也不顾。”

  沐奇笑着放下战图,转身道:“郗公子关心战事自是应该的,这可关系到家国社稷、万万人的性命,岂可等闲视之。”

  “若他的心思只这般简单,那我也无甚担心的了,”夭绍轻轻笑了笑,展臂道,“三叔坐吧。”待二人坐定,便问道:“三叔何时来的?”

  “与钟晔一道出军营的,”沐奇笑道,“只是不想与他撞上,绕了路来静竺谷的。”

  “原来如此,难怪出谷时我也不曾见你,”夭绍一笑,看着他,“三叔入夜来找我,想是有事?”

  沐奇道:“无甚要事,小侯爷几日不曾见郡主,在军中他又离不开,因此嘱咐我来看看郡主,说今日天中节,让郡主莫要忘记喝些蒲酒。”

  夭绍微笑颔首:“我知道。”目光柔和,想了想,说道:“我做了菘菜鳝鱼羹、脯酱炙白肉,都是他爱吃的,你待会带回营中罢。”

  沐奇点头应下,放下茶盏,却不辞行,踌躇一番,轻道:“有件事,我想告知郡主。”

  “何事?”

  “我今日接到了太傅的信函,”沐奇缓缓道,“他说已为我在军中谋得官职,任职文书与官印已在途中,让我从此留在小侯爷身边,以为辅助。”

  夭绍闻言稍愣,却也无谓多想,笑道:“七郎如今勇虽足,谋略却是稚嫩,正缺三叔这般可堪军师的人指引,阿公想得极是周到。”话说完,方觉沐奇神色怪异,望过来的目光深远晦涩,似有它意,不由怔了怔,“还有何事?”

  沐奇低眉垂目,轻轻叹了口气,慢慢道:“太傅信中道,与荆州战事拖至如今胜负难分,远超朝中预料。如今朝中促战声渐盛,想来不过几日,便有旨意促三军速与殷桓决战。太傅嘱咐道,此战虽难,但小侯爷今后若要提领一方,务必要于此战中建立功勋。又道,以殷桓在荆州的多年根基,一战绝不能摧毁荆州军,纵使战胜,荆襄十三郡地大人多,怕难以齐心归顺,须得一番时日方能清除殷桓余党,决战虽求速成,人心归拢,还要按部就班,不可操之过急。”

  夭绍微笑道:“此话阿彦也说过。”

  沐奇神色不动,继续道:“太傅还道,决战之后,让小侯爷继续留在荆州,请郡主与郗公子先回邺都。”

  夭绍道:“为何?”

  沐奇看了她一眼,慢吞吞道:“一为郡主擅留北朝、数次违旨请罪;二来,让你与郗公子早日回邺都完婚。”

  夭绍赧然一笑,轻声道:“此事并不急……”忽觉不对,话语顿住,看向沐奇,“阿公他的意思是――”

  “是,”沐奇又垂下眼帘,“恕我妄自揣测,九年前的祸事虽未牵连谢氏一夜颠覆,太傅怕也因此寒了心。东朝建国百年来,谢氏虽为朝中贵胄,长盛未没,然时至今日,无一朝有自己的藩镇根基。先前我二哥本在徐州经营多年,但如今郗公子归来,北府士卒的心,自始至终均向郗氏,徐州迟早拱手归还。而今东朝诸州皆有主,只荆州情势莫测。殷桓一旦落败,荆州无人提领,此地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江襄,西通巴蜀,自古便为强藩巨镇,因控带怒江上游,更是邺都咽喉。若谢氏能藉此机遇以荆州为根基,进退再无虞患。太傅的意思,是让郡主略谏言郗公子,请他在决战后于教化荆州军民诸事上,稍指点小侯爷一二。”

  “指点?”夭绍苦笑,“是请阿彦不与相争的意思罢。”

  沐奇不置是否,硬着头皮接着言道:“除此以外,此边战场结束,邺都还另有一场困局,太傅说,此局唯有郗公子可解。”

  夭绍沉默起来,转头望着窗外夜雨,不再出声。沐奇等待半晌,见她再无开口之意,起身弯腰一礼,正待退出房外,夭绍忽道:“三叔。”

  沐奇止步。夭绍斟酌顷刻,方道:“听说苻子徵已去了邺都。劳烦三叔,让人帮我探一探他在邺都的行踪。”

  “是。”沐奇揖手。

  .

  送别沐奇后,夭绍在堂上用了些晚膳,而后退至内室,洗漱过,便静坐案边,拿出郗彦的战袍,于灯下细细摊平。

  烛光下,那袭黑绫勾嵌金丝,光泽寒凉,有如星芒。夭绍手指掠过战袍内侧,针脚细密,衣领处尚非十分柔软,显是崭新的衣袍,还不曾用过。她想了想,自案侧取过笔和纸,在灯下仔细描绘出一个图案。而后打开一旁木匣,自里面拿出针与线,一时也不敢直接就将针刺上战袍,只寻了一件旧衣,一针一线,慢慢织绣起来。

  不知多久,待那图案终在旧衣上露出了轮廓,夭绍左看右看,双眉直蹙,终知自己在这事上毫无天份。放下针线,揉了揉手腕,起身待要倒杯水喝,忽觉竹舍外响起马蹄声,愈近声愈轻,而后马鸣声似止在栅栏外,丹参的呼声在前庭响起:“何人夜访?”

  那人似回答了什么,声音极低,夭绍并不曾听清,只闻丹参笑声清脆道:“郗公子进来罢,郡主还没睡呢,并没有吵到她。”

  夭绍闻言,这才推开房门,快步至前庭,郗彦亦刚拴好马至廊下,面庞罩在斗篷之下,看不分清,只唇边笑意温润柔和,言道:“我来取昨日落在此处的文书。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

  取文书?夭绍笑容微收,淡淡道:“我睡不着。”上前接过他褪下的斗篷,看到他被雨水打得半湿的青袍,皱了皱眉。郗彦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微微笑道:“你今日心情不好?”

  夭绍横他一眼:“无甚么事,为什么心情要好?”

  郗彦被她问得一怔,无话可说,也不知她又在生什么气。想着她总是这样喜怒无常的,他也并不以为意,抚着她的鬓发笑言了几句,待她容色微温,便先去了书房。夭绍让丹参去内室取郗彦的衣袍,自己则在前堂上倒了杯温水,刚至书房前,却听那人几声压抑的咳嗽,心中一惊,忙入室中,问道:“怎么又咳起来了?”

  郗彦稳住气息,在书案后坐下,轻声笑道:“无事,想是今日不曾吃药之故。”

  “不曾吃药?”夭绍面色微冷,狠狠盯他一眼,在他身边跪坐下来,伸指便去探他的脉搏。

  郗彦亦不阻止她,缓声解释道:“我方从夏口回来,未曾停留营中,直接来了此处。钟叔已熬好了药,我回去便喝。”

  夭绍诊过脉搏,见他确无大恙,方略略放下心。但闻此言,丢开他的手腕,言道:“便在此处喝。谁知你回去会不会又忘记了?雪魂花刚服用下去,未出十日,你便又这样放任自己?”连连数落,不给郗彦出声的机会,就豁然起身,疾步出了书房。

  郗彦无奈,看着她离去,又轻咳了数声,执起案上杯盏喝了几口热水,方觉喉中不再干涩得难受。

  .

  夭绍捧着药碗再至书房时,灯火已然灭去,里间空无一人。她心下一紧,忙至前庭。堂上亦是空寂,只有丹参闲闲地倚坐在门框上,以草叶编作蚱蜢,望见夭绍步履匆匆而来,不等她询问,便笑道:“郗公子去了内庭。”

  见夭绍略有怔忡,他眨眨眼,似猜透她心中的疑惑,悄声言道:“因为我告诉郗公子,郡主室中有件旧袍子煞是奇怪,上面青青紫紫的不知绣着何物,乍一看上去,倒像是什么鬼符。郗公子想也是好奇,便去看了。”

  夭绍怫然:“什么鬼符!是蔷薇。”

  “原来蔷薇是长成那样的,我却不知道。”丹参笑个不住,看着夭绍,清秀的眉目间尽是淘气之色。

  夭绍瞪瞪他,转身要离去时,又道:“你不必守在此处了,去休息罢。”

  “郗公子待会不走么?”丹参道,“我还要关门。”

  “无事,我关便可。”夭绍轻声言罢,端着药碗,直去内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1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苍壁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