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苍壁书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慕时涵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795 KB   上传时间:2015-05-26 08:05:25

  内侍的长呼声中,明妤自鸾驾中走出,凤袍拽地,国色倾城,缓步行上层銮台阶,于北帝身前柔柔弯腰,裣衽而拜。

  “公主一路辛苦了。”司马豫握住她的双手,将她扶起。

  他的手掌如此温暖有力,带着可掌控一切的从容不迫,明妤指尖忍不住轻轻一颤,慢慢抬起头。

  明粲的灯火下,男子容颜俊朗,风华英烈。

  “既来之,则安之,公主不必担忧过甚,”司马豫仿佛已清楚触摸到明妤心中的紧张和酸楚,柔和的语声轻轻道来,正如拂面而至的春风,“大婚之礼于七日后举行,公主且暂住紫辰宫的昭庆殿,待婚后入住中宫紫辰殿。太后眼下在城外白马寺为大婚祈福,五日后回宫,到时朕再带公主去见慈驾。”

  明妤未想北帝竟能这般温柔细心地和自己说话,愣了一瞬,方颔首应下,微微笑道:“陛下无须言称公主,唤我明妤即可。”

  “好,明妤,”司马豫难得一现的笑容也透着独属帝王的沉稳刚毅,他携着明妤转身,面对着重重殿阁、满城灯火,言词悠远而又深刻,“见过朕的江山和子民们,从今往后,北国万里山河,朕与你坚守共望。”

  殿前帝后并肩而立,于百丈之颠俯瞰众生,漫天流逝的光火中,那夺目耀眼的龙璋凤姿凌空而御,阶下众人为之震慑,振臂高呼,恭贺声大动都城。

  东朝公主舆驾即至,皇帝领朝中重臣款待东朝使臣的夜宴于戌时三刻举于瑶光殿,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直到亥时方才散席。

  热闹了半夜,洛都城到此刻才有了几分夜色下的清静,淙淙洛水绕宫墙而过,渐有寒雾弥漫而起。一匹快马自夜色深处驰来,长街上一路卷雾疾去,至城西相府前,马背上的男子才勒了缰绳吁马停下。

  轩昂的门庭前守卫森严,男子利落跃马,摘了头戴的黑纱斗笠,踏着暗淡不清的光影步上台阶。

  有侍卫刚要上前阻拦,不经意看到那人脸颊上的刀疤,吃了一惊:“魏陵侯?”

  令狐淳低声道:“裴相在府吗?”

  侍卫行了一礼,忙让身道:“丞相刚自宫中回府,魏陵侯请。”

  令狐淳步履匆匆直奔裴府西园的书房,此刻夜风微微,却渗满了初冬的寒凉,令狐淳满心焦虑,竟是毫不察觉此间冷意。

  “令狐淳见过相爷。”书房里烛光荧荧,令狐淳在书案前单膝跪地。

  “不容易,原来你还敢来洛都,”裴行坐于书案后,慢慢合起一卷帛书,挥了衣袖道,“坐吧。”

  他口吻如此清淡,愈发叫人不辨喜怒。令狐淳自知此次犯了弥天之过,哪里有胆子坐,兢兢战战起身抬眸,才见裴行只着一件墨紫睡袍,清俊的面容上满是疲累,不由惶恐道:“属下打扰丞相休息了?”

  “今夜宫宴上饮多了酒,方才微微闭了会眼,”裴行声音懒散,拢了拢衣襟,瘦削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书案,言道,“今日宴上百官云集,其余六州的刺史都到了,唯你缺席,还送了块石头来说天降奇瑞――”他言词一顿,瞥着令狐淳,忍不住轻笑,“令狐啊令狐,究竟是谁教你这些旁门左道的?”

  令狐淳冷汗沾额,轻声解释道:“飞虹桥断了,属下担心朝廷中会有人在陛下面前拿此事大肆文章,所以……”

  “桥是你让人弄断的?”

  “……是,”令狐淳艰难点头,“丞相前些日子让人密信通知,要拖延舆驾的路程,属下没有他法,唯有想到飞虹桥。那石匠是先前为独孤玄度筑飞虹桥的匠师之一,技巧细密,又未伤人性命,且飞虹桥断裂的那一处日后极容易补上,不会过久妨碍洛河南北的通行。属下本以为一切无所错漏,只是没想等舆驾到永宁城外时,那东朝的郡主竟能一眼看出断梁的缘由,属下无能,没有完成丞相的嘱咐。”

  “我的密信?”裴行盯着他,眉目淡远,无波无澜,“我何时写过这样的密信给你?”

  令狐淳神色愕然。

  裴行抿唇沉思,久久不语。灯火照耀他的面庞,透着玉般温润的明亮,只是那双眸子却暗沉黑暗,深邃得毫不见底。半晌,他才幽幽透了口气:“不管有没有密信,罢了。那石匠如今何在?”

  “属下不想伤人性命,已派了人将他送去了安全处。”

  “如此要害之人竟留他性命?”裴行难以置信,冷笑道,“仁慈得懦弱!你昔日的杀伐果断哪里去了?”

  令狐淳涨红了脸,倔犟道:“昔日沙场征战,杀人是为了保国。可这次断桥一事本就阴损缺德,别人有助于我,属下不能恩将仇报。”

  裴行厉声道:“既知是阴损缺德的事,你之前不还是照做不误?飞虹桥断,百姓受灾,孰轻孰重你心知肚明,此刻倒还口口声声和我说这番仁义理论,言之大谬!”

  令狐淳不敢再辩驳,裴行振袖起身,自书架上取过一个锦盒,掷在案上:“再说你让人送来的这颗珠子。你在雍州敛了多少财?搜刮了多少民脂?竟拥有这样稀有的东海明珠!”

  令狐淳气势顿减,无力道:“这是别人送的。”

  “别人送的?”裴行静静想了一刻,又道,“还有送入宫中的那颗麒麟火珠,世上独有两颗的麒麟火珠,也是别人送的?”

  “是,”说到这,令狐淳心中骤然醒觉,迟疑道,“我那日分明是让人将麒麟火珠送给丞相,将东海明珠送去宫中的。”

  裴行目间锋芒微闪:“究竟是谁人送的?”

  “云阁少主云憬。”

  “云澜辰?”裴行微皱起眉头,“你和他有什么交往,他凭何送这么名贵的宝珠给你?”

  令狐淳不敢隐瞒,如实道:“陛下大婚,我无礼可送,手下谋士离歌献计,让令狐恭借故在青州查封了云氏的盐池,说云澜辰正在永宁查勘将开采的铜矿,到时必然会来有求于我,所以……”令狐淳话语微停,惭愧道,“我也没想到云憬答谢之礼是麒麟火珠和东海明珠,不敢私藏,于是就都送上来了。”

  “仗势压人,以权谋私,官贾勾结――你学得可真快啊,” 裴行口吻异常平静,轻声问道,“当时去雍州上任时,你答应了我什么?”

  令狐淳汗流浃背,跪地道:“属下有负丞相所托。”

  “你是有负,且错大铸!如此愚钝,竟听信一谋士之言?”裴行心中烦躁,适才饮的酒更在此刻劲道涌上,他微微松了松衣襟,来回踱了两步,愈想愈怒不可遏,斥道,“那云家权可通天!云憬和慕容虔是什么关系,你不知道?慕容虔的王妃正是云氏族主云濛之妹!云澜辰需要倚仗你才能解了青州盐池的封锁么?”

  令狐淳面色一白,顿时心中虚颤。

  “还有那颗麒麟火珠,”裴行语气急促,再无平日的温和清淡,“知道为何世间的两颗麒麟火珠永远不能在一起么?麒麟雌雄,一旦相触,便是真火迸裂。另一颗麒麟火珠正在宫中,若不是我及时发觉,暗中让人换下你的礼单,否则大婚后贺礼一经纳入库府,便是火烧宫廷之罪。你令狐淳能有几个脑袋,敢犯如此大逆不道之罪?”

  令狐淳怎知其中之故,嗫嚅道:“我……”

  裴行轻喘了几口气,走去窗旁一把推开窗扇,冷风迎面拂来,他闭眼沉默片刻,终是叹道:“麒麟火珠的事到此可了,只是那个向你献策的人,断不可再留。”

  “可是……”令狐淳声音一阵颤抖。

  “什么?”

  令狐淳的脸色隐透着灰败,低声道:“断桥的石匠……正是离歌带着离开的。”

  裴行转过身,气得发笑:“你和石匠之间,如今恩怨分明了吗?”

  令狐淳垂首沉默,无言以对。

  事到如今,已非追究责任的时候,那个石匠的下落才是重中之重。裴行揉着额角一阵头疼,不料这时窗外又掠来一抹清烟,有黑衣剑士仿佛幽灵般停伫风中,递上一卷丝绡:“主公,北疆密报。”

  待裴行接过后,那人黑衣一晃,瞬间又不见人影。

  裴行阅罢密函,长眉不禁皱得更紧。

  令狐淳忍不住问道:“丞相,北疆出了何事?”

  “匈奴十万大军夜行沙漠,逼近柔然草原。看来北疆将乱,”裴行容色清淡,言词却比冰还凉,指尖轻夹丝绡,靠近烛火燃烬,慢慢道,“看来垂涎你这个雍州刺史位子的人,还当真是不少啊。”

  北疆之事如何又与自己有关?令狐淳糊里糊涂,却又不敢再问,只得低低垂首。

  等令狐淳走后,裴行在书房思虑良久,难以寝眠。有侍女送茶进来,他才启唇道:“六爷何在?”

  侍女道:“还在梅园里练剑呢。”

  “这么晚了还练剑?”

  “那边园子的侍从来说,六爷今夜气火不平,烦闷得很,似乎也是睡不着。”

  裴行摇了摇头,浅浅勾起唇角,又默然饮了一会茶,这才起身披上狐裘,出了书房。

  沿着溪畔蜿蜒向前,直到溪尽头的梅林中央,高三丈的御剑台上,但见一人正运剑如风,五尺青锋划过的地方漫扬起无数花瓣,经风霜寒雪压色,那旋绕在剑尖的白梅愈发地清冷傲人。

  裴行微笑,抱起双臂,好整以暇在台下观望。

  御剑台上舞剑的裴伦察觉到细微的动静,眼光瞥过裴行脸上,轻哼了一声,手中长剑猛荡出凛凛寒芒,刺得朵朵梅花于剑风中支离破碎。

  “老六,你总是不知惜花。”裴行轻声叹道。

  “我自是个粗人!”裴伦敛气收剑,瞪了他一眼,转身便要走。

  裴行提气掠起,挡在他身前,紫袍飞袂,无比地潇洒清澹。

  裴伦愈发瞪圆了双眼,裴行无奈道:“二哥有话和你说,不行么?”

  裴伦插剑入鞘,没好气地坐在石阶上:“什么事?”

  裴行望着夜下萧条冷落的御剑台,俯身捋起一掌碎裂的花瓣,坐在裴伦身旁,涩然笑道:“风过人去,剑过花散,还不都是同一个道理?想当年大哥、三弟、四弟都在,那时的御剑台剑光刀影,你来我往,兄弟们在一起是多么热闹。可惜安风津一战,父去、兄亡、弟丧,裴家唯剩下了你和我两个男儿……”

  裴伦放下手中的剑,回头望了望空寂的夜色,念及旧事,心中酸痛悲伤,虎眸泛泪,茫茫然叹息道:“是我没用……当年三哥四哥若不是为了救我,根本不会死。”

  裴行松开手指,任掌中花瓣随风飘散,他伸手抚摸裴伦的发,轻道:“老六,不怪你,当年之事,是有人故意陷害我裴家至死地。我那时虽未去战场,但我也知道,你能平安活着回来,黄泉之下,大哥他们走时自会少了一分牵挂,多了一分安心。”

  裴伦沉默,揉了揉眼,半晌才闷声道:“二哥找我怕不是为了说这些往事吧?”

  裴行怔了怔,慢慢收回手,声音淡柔:“你这次随驾回来,路上发生的事,能如实告诉二哥么?”

  “能发生什么事?”裴伦皱起浓眉,脾气又犯,恼道,“不过是丞相大人一路让人添的堵叫我憋气罢了。”

  裴行笑道:“怎见得就是我找人让你受气的?”

  裴伦抬起头,瞪着眼,赌气道:“过了怒江一到襄城,许郡太守崔安甫就拿丞相您的密信来找我了!”

  “崔安甫么?”裴行目色轻闪,“还有呢?”

  裴伦冷笑:“你的心腹魏陵侯在永宁城外断桥,不是你嘱咐的吗?”

  裴行苦笑道:“我若说不是,老六你信么?”

  “不知道,”裴伦哼道,“我想不信。可是密信在,而且你是首辅大臣,天下没有谁比你更看不得陛下大婚。”

  “你是这样想?”裴行看了看他,认真道,“老六,不要再怨我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若非如此,自安风津一役受重创后,纵是媛君贵为太后,裴氏也将从此沦陷,再无出头之日,而你我也必定会死于非命。北朝历代的太后家族是什么样的凄惨命运,你不是不知道。至于密信之事,不是我做的。而令狐淳……他的确是犯了错,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个好官。他是对裴氏绝对忠心的人,而雍州刺史之位更是关乎北朝全局,我不得不救他。你明白了么?”

  “知道又如何?”裴伦望着他,“你又要我做什么?”

  “并不是要你做什么,”裴行声音温和,“只听说你派两千亲兵环卫了整个永宁城,可曾发现过那石匠的踪迹?”

  裴伦默然良久,忽然提剑起身,大步离开。

  “老六!”裴行低喝。

  裴伦身子一颤,脚下停滞。

  许久,一声轻微的叹息终自夜雾下缓缓逸出:“崤山三里道,枫岭之西。”

  .

  次日清晨,墨云间光曦斜洒,早早驱散了洛水上的寒雾。早朝后,萧少卿便与夭绍游赏北朝宫廷,两人站在宫墙上眺望洛都山水,但觉比起昨日夜间的雍容富贵,朗日晴空下的洛都经纬纵横,更是一番辉煌多姿的景象。他二人一路笑谈恰意,流连忘返,却不知城外的白马寺一早有飞骑而出,身负太后嘱托的传命内侍手执懿旨直入深宫,气定神闲地等在昭庆殿外。

  “东朝明嘉郡主接旨。”好不容易才望见夭绍二人的身影,内侍忙扬开嗓门,长长呼道。

  夭绍与萧少卿刚走到昭庆殿前廊下,闻言不禁微愣,舜华自殿里出来,轻道:“愣着作甚么,还不接旨?”

  “是。”夭绍这才福身垂首,恭请旨意。

  内侍打开卷帛,念道:“太后请郡主前去白马寺见驾,即刻动身,不得耽搁。”宣完旨意,内侍将帛书交给夭绍,笑意婉转道:“郡主,懿旨传来已有些时候了,请尽快动身吧。”

  夭绍虽心中疑惑,但旨意在前,不得不应下。

  舜华想起沈太后临行前的嘱托,此刻难免担忧,忙道:“我陪郡主一起去吧。”

  “不必,姑姑还是留在宫中陪着阿姐。”夭绍转身入殿换了宫装,领了两个侍女,便随内侍出了宫门。

  一时上了马车待要出发,驾车的侍卫却猛然不动,怔怔道:“豫章郡王?”

  夭绍撩开车帘,才见阳光下那袭银裘潇潇澈澈,萧少卿骑着黑骊迎面而来,注视着她,微微而笑。

  传命的内侍讶异道:“郡王这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苍壁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