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苍壁书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慕时涵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795 KB   上传时间:2015-05-26 08:05:25

  此时缓过气来,夭绍以眼角余光顾盼左右,正瞥到迟空领着丑奴逃往竹林,偃风领着十余名剑士断后环护,看似已脱险境――提心吊胆到现在,夭绍才稍稍松了一分心神。谁料不经意回眸,却触及长靖微扬的红唇,那双肃寒的眸间已悄然而起一丝奇异的亮光,分明是难以掩藏的得逞笑意。夭绍心中暗自一突,脑中念光闪动,额角蓦地轻起冷汗。

  长靖自然发现她不定的心念,于是愈发从容,只管将长剑绵绵不绝攻来,缠住夭绍的身躯,轻笑道:“想要回去救?晚了!”

  在打斗中凋散无数翎羽的赤鸢此刻夺出池畔的战圈,仰首对月,长声呼啸。竹林里顿时飘出凄冷似幽魂的黑衣身影,看不清他手上持着什么武器,但见竹林间树荫婆娑一片,血雾飞扬,遮掩清光。十几名剑士几乎是顷刻间毙命,唯有偃风勉强抵挡这那黑衣人的快攻,但双方实力的悬殊显而易见,两招之后,偃风便被黑衣人的掌风避退三丈,按着胸口,猛然喷出一口鲜血。

  夭绍看得心中骇然,焦灼之间看了眼沈伊。沈伊望到她的目光,想也不想飘身跃下。

  长靖喝道:“什么盛德日新的江左名士?连小小的承诺也弃而不守,全无道义可信!”

  “你刚知道?”沈伊放声大笑,“对不住,公主便当此次信错人了罢!”

  说话之间,白衣如同离箭之弦,玉箫流光宛若银月出云,拨散竹林间浮动的阴影,遽然对上黑衣人的袭卷偃风胸口的掌风。

  砰然闷声,各退数步。黑衣人并不恋战,身后早有藏伏的几名暗士替他绊住沈伊,他飘然转身,直追迟空和丑奴逃奔的方向。丑奴大伤初愈,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无力虚软的脚踩着道上一颗石子,轻易摔倒倒地。迟空着急回身,刚拉住她的手,身后那道黑影已如乌云压顶,落在自己身前。

  “赫伦?”丑奴瞪大双眼,“你也来追杀我?”

  赫伦在她面前躬身:“郡主,老奴不是来追杀你,只是来带你回柔然。”

  “我不回去,”丑奴站到迟空身后,坚定地,“父亲说了,要我留在澜辰哥哥身边。”

  赫伦抬起脸,月光下的面容道不尽地苍老慈祥,微笑道:“若是长公主要郡主回柔然呢?”

  “母亲……”丑奴喃喃着,捏紧拳头,迟疑了一刻,随即摇头道,“不可能,父亲说,如果我回去,就会害了他和母亲的性命。”

  赫伦望着她,不再劝说,黑袖飘起直罩迟空的头颅,迟空本能避闪,赫伦手掌一翻,顺势提起丑奴的衣领。竹林尽头便是围墙,赫伦提着手足乱挥的丑奴,正待翻墙而出,一道长鞭自身后掠来,卷住丑奴的腰肢,重重一挣,赫伦防备不及,手指更被一股狠力震得发痛,不得不松开了手指。

  丑奴后倒,跌入一人柔软的怀抱,灵动的馨香扑入口鼻,是这几日她熟悉的味道。

  “谢姐姐……”丑奴茫然转身,一望之下,大惊失色。

  夭绍自阁楼上飞身而下,只顾夺回丑奴,自然无瑕顾及身后紧追不舍的长靖。飘行空中犹有紫玉鞭可借力,一旦抱着丑奴落回地面,却是连转身也艰难。长靖的剑锋擦身而过,夭绍闪身不及,脚下一拐,身影拖滞,裙裾破碎的裂帛声清晰传来,紫色绫纱顿时被涌出的殷红染湿。

  长靖似是未曾想如此容易伤到她,显然一怔,夭绍咬牙忍痛,单臂抱着丑奴,趁机以长剑抵住地面,脚跟划过沙石,急速后退。然而她再快也快不过赫伦的掌风,浓烈的阴冷袭面而至,夭绍无力可挡,耳畔只听沈伊盛怒之下的暴喝:“你敢伤了她!”纵是心焦如焚,他此刻被数名高手纠缠在十丈之外,根本分不出多余的手脚能够救人。

  夭绍心思如电,将丑奴撂到迟空身旁,手掌用力将剑尖插地三寸,运劲一振,紫裙就势摇升半空,堪堪避开赫伦的一掌。赫伦掌风虽未及她的身体,却击中了软剑,剑身震荡脱手,夭绍失了凭借,身子无力下垂。赫伦左袖猛出尖利铁钩,右掌掌风更是澎湃待发,夭绍心生绝望,只道无路可退,千钧一发之际,竹林长风猛地咆哮而起,仿佛出自地域的森寒杀气狠狠卷至,青袍一扬一展间,夭绍缓缓落地。

  天地间顿时有飞叶轻沙迷眼,赫伦只觉双眸一黑,根本不曾看清来人的动作,一只冰凉如玉的手掌已轻轻扼上自己的咽喉,迎面而来的寒气宛若游蛇流窜入四肢骨骸,那样的痛楚,能直直侵入人的脑髓。

  脚步后退,不断后退,直到避退至墙角,冰凉的温度贴上背部,与体内的寒流相激,让他脑中有了片刻的清醒,竭力睁大眼睛,望着身前的夺命修罗,有些迷惘――月光下乘风而至的,却竟是如此淡逸如仙的青衣男子。

  “你敢伤了她?”他声音极低,只落入彼此的耳中,此话和方才沈伊的暴喝并无而致,然而话语中夹杂的柔静叹息却似乎透着无限悲悯,蕴入一双冷如冰湖的眼眸,望定他,不动声色地、决绝地、慢慢地将五指收拢。

  “你要杀他?”长靖忽然开口,话中毫无温度,“他可是你们师父的师父。”

  “公主言笑,我早就没有师父了。”郗彦扬了扬唇,笑意沉宛怅然,指骨一动,干脆利落地将赫伦的呼吸扼杀于胸膛。

  庄园里对斗的诸人皆惊异于眼前的一幕,愣然停下攻势,看着那个清风朗月般的男子,心中俱有毛骨悚然之感,这一刻,在他们的眼中,那袭飘动绝尘的青衣,恍如死神降临世间。

  沈伊奔来扶起跌倒在地的夭绍,低声道:“腿上的伤要不要紧?”

  “不要紧。”夭绍抬起头,抹去额角的汗水,看向郗彦时,愣愣一怔。

  丑奴不知何时小心翼翼靠近郗彦身旁,扯着他的衣袖,紧紧不放。郗彦转身,望着她的目光很是温软,柔声道:“你无事吧?”

  “无事,”丑奴看了一眼长靖,怯怯道,“阿姐说要带我回柔然。”

  郗彦道:“你要回去么?”

  “不!”丑奴死死握住他的手。

  掌心传来的炙热触感十分异样,郗彦有些不适,轻轻蹙眉,却没有推开她,移转目光,望着长靖道:“公主远道而来,不妨坐下与澜辰谈一谈。”

  “谈?”长靖看了眼那双紧密相扣的手,冷笑,“除了第一次你存心骗我外,我和你每次的商谈,哪一次不是不欢而散、无功而返?”

  郗彦静静道:“或许这次是例外。”

  长靖望着他不语,心念微摇时,但闻一声嘹亮的鸢啸鼓荡长空。长靖皱眉抬头,促唇吹出哨声应和,鸢鸟飞落,左爪松展,将千里携带的竹管丢入她怀中。

  长靖就着月光看罢竹管间的密函,面容僵冷青白,蓦地抬头,眸光厉若荆刺,瞳底深处盛满的恨意和痛楚正如火燃烧,盯着丑奴,长剑铮然一振,飞掠而出。

  剑势半道受阻,长靖望着出手的那人,并无意外的惊诧,只是抿紧了双唇,目色冷得彻骨。

  郗彦叹息一声,不留痕迹拉开丑奴的手,对长靖道:“请公主移步书房一叙。”

  此话落下,他便转身离开,长靖站在原地踌躇片刻,咬了咬牙,快步跟了过去。

  钟晔不及郗彦的轻功,此时才赶回云阁,目光掠过遍地狼籍的清池,又看了看竹林间的诸人,视线停留在夭绍血污蔓染的裙裾上,忙唤住郗彦:“少主,郡主受伤了。”

  郗彦脚步顿了顿,淡淡道:“她近来看了那么多医术,想必自己会治。”玉青衣袂在清冷的话音下飘然出林,没有回头,没有担忧,没有停留。

  林中寂寂无声,沈伊盯着郗彦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转眸望着夭绍苍白下去的面色:“小夭,他……”

  夭绍微微摇头,紧咬着嘴唇,直到血丝溢出,也浑然不觉。

  沈伊不再言语,袖袂翻卷,将她背在身上,慢慢走回阁楼。

  .

  书房清幽,先前的杀气和血腥仿佛在瞬间遥如隔世。郗彦燃起灯,自书架上取下一只锦盒,递到长靖面前。

  “那卷盟书?”长靖拿出锦盒里的卷帛快速瞥过,冷冷一笑,“先前柔然未乱,我是王储时,你却为了东朝的郡主不肯给我盟书,如今柔然大乱,母皇被软禁,你纵然舍得给我,又有何用?”

  郗彦摇了摇头道:“不是先前那卷,公主仔细看。”

  长靖狐疑,将盟书凑近灯火,看清卷帛上细微的变化后,顿时大怒:“北柔然?什么时候柔然分划江山,有南北之分了?”

  “现在或许不是,将来马上就是了,”郗彦话语似水,一字一音,在烛火下散发着悄然的寒意,“长孙伦超的身份,想必公主已经知晓?”

  长靖眼角飞扬,傲然一哼:“不过是先祖手下的败军之后而已,借着阴谋诡计深入我柔然朝堂,凭着母皇的宠信篡朝夺位,如今软禁我母皇不算,还要押着她在群臣面前细数过错,如此行径,简直再卑鄙无耻不过!纵然他祖上曾战功赫赫、威震柔然南部诸族,如今也全被他玷污了,又有什么好提的!”

  “夺权夺朝从来不讲仁心仁术,素来如此,公主难道还不明白?”郗彦盛出两盏茶,一盏放在案上,另一盏自捧在手中,喝了一口,才继续说道,“公主如今不屑长孙伦超的做为,又可知道,你祖母在位时,是如何收服柔然南部百族的?”

  长靖皱了皱眉,一言不发。

  郗彦轻笑道:“史书上写的,从来都是成王败寇,无外乎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公主长久处于臣子们恭维的假话中,想来是早已忘记当初的杀戮了。你祖母当年,诛除柔然南部诸族的领袖长孙氏时,何尝不是凭的阴谋诡计,又何尝不可称是卑鄙无耻?”

  “云憬!”长靖目光如剑,声色俱厉道,“你找我谈话,就是为了羞辱我的祖先?”

  “澜辰不敢,不过实话实说罢了,”郗彦有些疲惫,在案后坐下,慢慢道,“话已至此,公主应该是可以理解柔然今后为何必然是南北两分了?长孙氏如今要讨回公道,无可厚非。”

  “公道?”长靖尖声一笑,“长孙氏或许是从此有了公道,那么他们可曾想想,柔然族人的公道又在何方?好不容易家国一统,硝烟荡除。如今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人的狼子野心,柔然的族人才又要再次陷入纷争和战火。纵然我母亲答应了分划南北而治又如何,边疆从此冲撞不绝,杀戮弥漫,何谈治世和平安,又何谈什么公道?”

  郗彦道:“即便家国统一了,就能断绝纷争?公主是天真了罢。九年前正是柔然百废待兴的绝佳契机,你母亲却要劳师动众西征鲜卑。乘人之危,师出无名,那一战死了多少的鲜卑族人,你们柔然族人又牺牲了多少?血迹斑斑,犹在眼前。论国,论家,论个人,天下无处不存利益冲突,世道如此运行了几千年,不存变换,没有变换,即便是平乐安康的盛世,那也只是一时,九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血腥中崛起的权利争斗永无止境,公主身为柔然王储,迟早是要明白这个道理的。”

  此话深刻长远,长靖未免在沉思中怔忡起来,不知不觉坐在案边,捏着手里的卷帛,转念一想,心中又兀地发寒,盯着郗彦道:“这卷盟书看来是早已备好的,你和独孤尚知道我会来这里?”

  郗彦不置是否,长靖冷道:“二位既是如此地神机妙算,想来柔然的大乱也与你们逃不了干系。”

  郗彦想了想才道:“柔然事发突然,尚与我的确不知其中究竟,纵然是长孙伦超的身份,也是前几日接到贺兰柬的传书才明原委。但柔然的动乱发生在如此局势下,不可否认,华伯父此趟与长孙伦超联手,目的之一必是为鲜卑在西北的战事上断绝后患,所以……归根到底,也不能说和我们无关。”

  长靖对着烛火沉默片刻,道:“我信你。”她转过头,目中寒色依然不减:“不过长孙伦超既存了这样的心思,为何不与我母亲说明,非得通过你们来和我说此事?”

  “不过留给双方余地罢了,由此才可各退一步,”郗彦道,“诚如刚才公主接到密信得知的,柔然国中情势已然不比当初,矛盾激化,战局不可挽回。公主不是一直不舍族人的无辜牺牲么?你携盟书回去,长孙伦超必会放你入王城见你母亲。想来世上也只有公主,才能劝说女帝承认你祖母当初的过错,归还长孙氏百部族人,从此言归和好,相安无事。”

  “相安无事?”长靖出神片刻,忽地咬牙轻笑,“好个慕容华,他以丑奴故意引我南下,千里迢迢,日夜追奔,原来只是换得如此结果。”她豁然起身,睨着郗彦:“如今看来,你是铁定不让我带走丑奴?”

  郗彦未语,只轻轻点了点头。

  “我若非带走不可呢?”

  “我也不会强求,长孙伦超不舍他的女儿,我和她素昧平生,没什么可留恋的,”郗彦一笑索然,“只是北方的局势不容公主破坏,因此我能让你带走的,不会是活人。”

  长靖晶莹似玉的乌瞳在惊悚中地猛地收缩,望着郗彦,如看鬼魅。

  郗彦站起身,云淡风清,烛色下的俊颜不尽出尘:“盟书和丑奴,公主请择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分途

  

  此夜因长公主大婚之喜,整个都城都处于通宵达旦的欢腾喧嚣,因此发生在云阁剑拔弩张的激越对峙并不曾引起什么震动,只有京兆尹奔波劳苦,不得不在黎明之前再度带了人过来收拾残局,鉴之以往的经验,此番又是寥寥数言将过失记在云阁树大招风的无奈上,悲戚一叹,就此告辞。他来去之间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形色匆匆昭显其心有旁骛,钟晔暗中探询,才知当前比之命案,更要紧的却是北帝诏宣的大朝。

  长公主的婚宴之隆重,不过粉饰太平,安稳人心,然而前梁州刺史、如今西平王姚融手下的大将军延奕似乎是要存心与朝廷难堪,十八日傍晚,集铁甲重兵踏渡渭水,攻占并州西陲的城池池阳。池阳并非重镇,驻守的八千兵马不抵梁州军的强猛攻势,弃城而逃。延奕挥师入城,引火燃薪,将筑于青山秀水间、精美绝伦的池阳行宫付诸一炬,岂料深夜东南风盛,火势控制不及,顺着四面起伏的丘陵树丛绵延数十里,殃及大半城池,此一夜红光浓烟倾覆天地,旦夕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中原大战的序幕,由此扬天焰炎、悲啼哀缟中迅疾延展。

  战报在拂晓时传至都城,彼时北帝与诸臣刚自觥筹交错、飞歌纤舞的婚宴上离开,昏沉沉的醉意中还未歇下,俱又在惊怒之中清醒,朝鼓朝钟嗡鸣震荡,本该休憩的日子,却破例宣百官廷议。

  中原的战况不比西北局势的旗鼓相当,延奕乃北朝难得的一员猛将良才,率梁州二十万大军并凉州南方诸镇府兵七万,已成洛都的心腹大患。眼下时局,谢澈的北上之行已是当务之急。含元殿前,于百官众目睽睽的恭肃瞻仰下,北帝当阶南面,将节钺亲授紫袍黑甲的年少将军,叮嘱万千。谢澈授命而跪,誓言铿锵,自表一番忠臣良将的心志。

  君臣将戏做足,一番繁琐礼节后,时过正午,日照如烟,百官赴往城门送别,北帝登高遥望,待瞧见那一缕明黄旗帜顺着流云飘飞天际了,忧忡不定的心至此刻仿佛才稍有了一刻的平静,闭上双眸,借着被艳阳久照后的顷刻晕眩,恍惚中已然腾云驾雾,俯瞰着烽烟蔓延中原战场――疮痍遍地,血满山河。能有什么时刻,可以比现在更能让他体会到做为君王的殚精竭虑和战战兢兢?水深火热之中权柄在握,冷与暖的极致,无人得知。

  风过,云过,人心再烦再乱,日色流逝依旧如常。

  暮晚东风熏暖,绮云霞光下的文华殿异常地金碧辉煌,司马豫忙了一日的政务,兼之前夜未曾休憩的劳累,此时未免生出些许困倦之意,于是半躺在龙榻上,静静闭目养神。

  入得浅梦之际,脸颊上轻起柔软的触感,司马豫迷糊中睁眼,只见明妤坐在榻侧,正温柔地望着自己,以丝帕拭着自己的额角,温言软语道:“梦到什么,出了这么一头的大汗?”

  司马豫神色木然,盯着她的眼眸里透着童真的懵懂,半晌才牵起嘴角笑了笑,顺着她伸来的胳膊依入她温暖的怀抱,闻着她衣襟上的清香,再度闭了眼眸,困意中轻声咕哝:“朕有些累了。”

  明妤见惯了他英朗伟岸的帝王之气,却从未见到他这般虚软无力的时候,心中微微一疼,疼痛中又夹杂起莫名的酸甜,手指抚着他疲惫的面庞,柔声道:“那就睡吧,臣妾陪着你。”

  斜晖晕黄,照入殿间,光阴如幻。

  “陛下!”帝后难得的温馨之时,中常侍黎敬却甚无眼力地闯进来,尖细悠长的声音透着难言的欢喜,“大司马求见,说赵王殿下自永宁传来奏报。”

  司马豫当即觉醒,被人扰梦的一丝不愉也顷刻忽略,忙坐直身道:“快传。”

  明妤不及回避,起身站在御案边,隐约间总算记起来前朝时收到的一封密信,偷偷握紧了手中的丝帕,抑住心中所有的情绪,不至于流诸于色。

  慕容虔入殿,将手执的卷帛双手递上,素来清冷的紫眸此时笑意浸染,禀道:“尚儿此行不负陛下所托。乞特真离开梁州后,果然密行雍州暗中劝说赵王,到达永宁城当夜暴毙刺史府。此前雍州府兵的一半将领已收到令狐淳的亲笔信函,明晓利害大义,聚众大闹军营,举勤王旗帜,求西进梁州,并趁乱杀死了赵王府上长史、姚融的小儿子姚珣。雍州境内大势如斯,赵王殿下如今退无可退,再不能两面徘徊,日前已经发兵梁州。延奕后方生乱,必然手脚大乱,雍州兵马与翼、并二州的军队前后夹击,中原战局脱离困境将指日可待。”

  一日的烦忧在此间烟消云散,司马豫合起卷帛,大笑起身:“独孤尚,商之君,果然是朝廷之望,朕之股肱。”

  明妤在一旁望着他眉眼间飞扬的神采,心中留存的愁虑慢慢化作沉静的欢喜,浅浅微笑,由衷而生。

  .

  雍州府兵出师梁州的消息,郗彦亦在傍晚收到的密函中得知。只是他的心神却未能在此事上多搁,因为随雍州谍报一同而至的,另有一封来自东朝的匿名信函,飞鸽传书,书到鸽亡。

  书房明烛下,钟晔仔细察视白鸽腹部的伤痕,微微皱眉,对郗彦道:“想来发密信时情况极险急,这白鸽身上的伤痕乃箭簇所擦,坚持飞这么远送来洛都,失血过多,落下的一刻,当即断气。”想了想,又续道:“少主,依信中的内容看,此白鸽必然是自荆州飞来,只是荆州那边经过韩瑞的背叛,云阁细作死伤大半,这段日子的密信来往无不是迟滞受阻,此信中所说的南蜀与殷桓暗中盟约、将要发兵江州的事天下皆无风闻,此人又何从得知这样机密紧要的消息?而且……这白鸽身无暗记标识,并不是云阁训练出的信鸽,可它却认得洛都云阁的线路,岂不怪哉?”

  说到此处,钟晔心念霍地一闪,颚下胡须无风自颤,故作镇定地放下白鸽,虽则心怀失而复得的期翼,嘴里却依旧是装糊涂地推算:“还有信中这些云阁的暗语,此人又是从何得知?少主,如此种种看来,想必送信之人和云阁的关系定然匪浅。”

  任凭他如何旁敲侧击,郗彦只是抿唇不语,垂眸盯着信函上暗带殷红的墨迹,脸色渐渐凝重。

  钟晔心中已然是明镜般地清楚,也不再出声,用麻布包裹住白鸽,交给书房外的仆役另觅安身之地。再度返回书房时,还未坐定,忽闻一缕箫声在竹林中曼然飘起,透过书房半开的窗扇,只见月色如水,倾照竹林间那袭胜雪白衣上,四周翠影凉冽,风拂起,碧叶动如波浪,愈发衬出吹箫之人的翩翩潇洒,绰约于世。

  难得见沈伊如此清雅的一面,钟晔在愣神中刚升出一丝欣慰,那宛转悠扬的箫声却陡然一变,凄苦悲凉,诉不尽的哀愁。

  “假模假样。”钟晔边咬牙切齿地暗骂,边在激灵和寒战中顿悟――此人此生是无药可救了。两耳许久不经此非人的折磨,因此眼下愈发难熬,待要上前关窗,却不抵那道白影掠来的飞速,修长的身躯就此倚着窗棂慵然斜坐,含笑的目光横睨钟晔,懒散如初,顽劣如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苍壁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