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苍壁书_分节阅读_第94节
小说作者:慕时涵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795 KB   上传时间:2015-05-26 08:05:25

  而这一练便如同入魔,直到曦光隐现,鼓号鸣响,将士们睡醒出帐时,仍望见练武场上紫衣飞动,玉剑如游龙,霞光下一片银光纷繁。

  “小侯爷!”钟晔一身戎装,笑呵呵来前来唤道,“这么早就起来练剑了?”见少年沉浸在剑式中置若罔闻,遂提拔高声音一喝,“谢将军,元帅中军升帐!”

  “升帐?”谢粲这才一顿长剑,转过头,满是汗水的面庞映着朝霞,锐气逼人,“有战事?”

  钟晔点头:“是。”

  “甚好!”谢粲眸色发亮,大笑着将剑收起,随钟晔走入帅帐。

  十五岁的少年将军此刻一腔热血,只想着初到北府、建功立威,踌躇满志而来,不料郗彦开口道出的战事却是水战攻袭乌林。谢粲面色阴郁,望着帐中纷纷请命的将领,扬袖一擦额上汗水,恨恨捏紧了拳头。偏偏这时郗彦却将目光转向他,淡然道:“听说谢将军自入北府,一直抱怨本帅不谴军命。今日战事既已当前,又为何只言不发?”

  见满帐人的目光都随这句话投过来,谢粲羞恼交加,不由涨红了面庞,嗫嚅着道:“末将不熟水战。”

  郗彦目色一闪,不以为忤,唇角反倒微微一扬。阮靳于一旁赞许道:“很好。不打没把握的战,不以将士的性命为儿戏,亦不骄狂自大,却是大丈夫所为。”

  郗彦这才转顾阮朝:“阮将军,此战便交由你了。”又瞥一眼垂头丧气的谢粲,“谢将军也随军去罢,学一学水战便利。”

  “是。”阮朝与谢粲齐齐起身领命。

  郗彦叮嘱道:“我与义桓观过风向,今日白昼东风极盛,戌时后将转为北风。你们午时出发,此一战只求探得对岸虚实,不可恋战,戌时后定要借北风扬帆速归!”

  “末将明白。”阮朝接过令箭,领着谢粲出帐直奔江上水寨。

  一时诸将纷纷退出,偃真揣着云阁刚刚送达的密函入帐,格外小心地挑出其中一卷先置于郗彦面前,笑道:“是郡主的来信。”

  郗彦神色不动,展开信函,垂眸匆匆流览过,便搁在一旁,再不相顾。另取过中原送来的谍报细阅。偃真与钟晔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各自叹气,默默退出帐外。两人如今各司其职,不比往日常凑在一处的两看生厌,一时俱心怀对少主前路的担忧,交谈时难免生出知己之感。忧虑忡忡了一阵,好不容易平心静气下来,正待分手散去,却听身后有人唤道:“二老且慢!”

  只见阮靳亦自帅帐中出来,含笑走至二人面前:“义桓有一事想请教二老。”

  “不敢。”偃真道,“阮公子有话但说无妨。”

  阮靳一举手臂,请两人到了自己帐中,分宾主坐下,这才问道:“二位不觉得阿彦这些日子精神逐渐好转了么?”

  “确实如此。”偃真与钟晔细细一想,也觉奇怪。钟晔欣喜道:“难不成少主体内的寒毒正在消散?”

  “既没有雪魂花,无缘无故,寒毒怎会消散?”阮靳斜睨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否定,“断无可能。”想了想,又道,“这段日子我总闻到阿彦身上有股酒香,他……常喝酒么?”

  偃真道:“以前极少喝酒。只是到了江夏以来,每日必要饮一壶温酒。”沉吟一会,忽想起另一件怪事,“且每次喝酒后,少主总要孤身出营一个时辰才回来,却不知他去哪里。”

  阮靳扣指敲击桌案,思虑半晌,念光闪过脑海,指尖猛地一顿,连面容也变得僵硬起来。

  “阮公子?”钟晔望着他瞬间黯淡无光的眼眸,心随之一沉。

  “什么……”阮靳恍过神,开口才发现声音在颤抖,忙执起一盏茶一饮而尽,才又恢复往日从容不迫的模样,施施然笑道,“没事,是我多担心了,想来阿彦已找到了抵抗寒毒的药方。”

  “但愿如此。”钟晔与偃真却再无方才天真的猜测,望着阮靳不自觉早已发青的面色,慢慢吐出声音道。而这样的不安已让先前的担忧化作了无限恐慌,钟晔心绪大乱之下,背着郗彦,与偃真合谋,还是觉得此事不可隐瞒夭绍。只是多年谨慎为事,也不敢在不知情由的状况下大张旗鼓,于是将南下后的诸事一一道来,写成一封再普通不过的书函,却不留痕迹地详细点出近日郗彦的异样,而后以锡火密封,与谢粲拜托他们传给夭绍的家书,一并飞递洛都。

  .

  入了四月中旬,江左温暖的东风中已隐隐夹了股潮闷之气,梅熟枝青,将入绵雨初夏,而中原地带此时却仍是春意绵延、江山如画。

  四月十三日的清晨,一夜细雨之后,初阳映透彤云,万束红光越过邙山险峻的峰崿斜照洛都城池。位在城中东北的独孤王府正沐浴在这般的光辉下,朱玉飞檐,琅玕雕甍,无一处不闪动着柔和射目的华彩。府中西隅水流清浅,树木繁盛,几株古老的梧桐下空地宽敞。阳光落入茂密的枝叶,洒下来的,唯剩斑驳零星的几点光影。

  “哗”一声清啸破出拂晓静寂,数道幽光飞过绿枝,秋泓般的剑气荡碎树荫中的晨光,罩着一条纤柔飘动的人影,紫裙翩跹,御剑而起,如烟飞凌清流之上。

  “好轻功!”树林深处有人击掌喝彩。身着暗灰色纱袍的中年男子微笑走出,看着少女执剑飘然上岸,道:“郡主的腿伤已是痊愈了?”

  “尚未。”夭绍叹了口气,垂首望了眼被溪水浸得半湿的锦靴,“如今走路虽不成问题,轻功却不足往日的五成。”抬眸对上沐奇微有遗憾的面容,却又一笑,“不过短短数月便能恢复如此,已是不易了。还多亏了尚和阿彦的医术。”

  “是。”沐奇这才想起来意,取出袖中的书信,“云阁主事一早让人送来的,说是江州的来信。”

  夭绍并不急着接过,慢慢收起剑,问道:“谁写来的?”

  “一封是小侯爷的,还有一封是钟老写给郡主的。”

  “钟叔?”夭绍红唇微抿,清澈的眸中不掩讶色,这才取过书信,坐在溪畔岩石上细细阅览。信函行文琐碎繁冗,夭绍不厌其烦地一字字看过,最终目光落在末尾,虽辨明了钟晔言词中的担忧,却又想不出其间的异样。

  “喝酒?”夭绍蹙眉,忍不住低声埋怨,“那不是伊哥哥才爱的事?”

  沐奇不明所以,忙问:“什么?”

  “无事。”夭绍合起卷帛,又去看谢粲的书函,被信中明媚无忧的字眼感染,脸上终露出了一抹笑意,对沐奇道,“三叔,七郎在岷江立了大功,已被朝廷擢为前将军,可独挡一面啦。”

  沐奇亦是高兴,笑道:“小侯爷入军不久,屡立战功,假以时日,当是东朝不可多得将才。”

  夭绍却摇头道:“七郎尚幼,是朽木亦或宝剑,还不可定论。”话虽如此,心中的喜悦分明已是难以克制,提剑起身,脚下的步伐比之先前,不免又灵活轻盈了几分。边走边问沐奇:“裴府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派去的眼线得到了消息,说裴萦郡主三日后自闻喜回洛都。”

  夭绍点了点头,沐奇不放心问道:“郡主真不与尚公子商议后再定行事?”

  “不必了,他如今忙于军政,又不断在外奔波劳碌,已是极累了。”说到此处,她脚下一顿,转过头看着沐奇,“狼跋族老可是说尚今日回洛都?”

  “是今日,不过高陵路途遥远,尚公子虽是两日前就已启程,怕也要到今日入夜才能到都城。”沐奇想了想,又道,“郡主,尚公子离去前让你管着王府诸事。这次他去中原前线解高陵之危,一战得胜,大挫凉、梁叛军的锐气,北帝已有封赏的旨意赐下,等他回来,王府是否也要张灯结彩庆贺一番?”

  “不!”夭绍断然驳回,“你只道他是得胜而归,却不知猜忌妒恨又要因此而生。今夜洛都城中寝食难安之辈大有人在,只怕王府四周早已布满了上百的眼线,我们岂能再这般大肆张扬?让狼跋族老传令王府上下,诸人谨慎行事,一如往常便可。”

  “……是。”

  沐奇望着眼前少女聪慧沉静的面容,一刹那的恍惚,竟似越过了几十年的光阴,仿若自己还是年少时,初次跟随谢攸入宫,匆匆一瞥当朝宠妃沈玉无双风华时的惊羡。

  这样缜密的心思、从容的风度,绝不下当年的玉妃――像是滚滚红尘不断地轮回,沐奇自在心中感慨万千。

  远处依稀传来几声吵闹,夭绍扬眸,只见林外花丛旁,丑奴清秀的面庞明霞飞染,却非是害羞窘迫,而是怒气充盈,瞪着她面前静静拾掇着花草的迟空,见言语不能所动,便一阵拳脚相加。迟空自然不肯吃亏,反手一撂,轻轻松松抓住她的手臂,令她不能动弹。

  “混蛋!臭小子!”骂声不断传来。

  “又怎么了?”多日相处下来,夭绍对这双小儿女只剩下无奈。

  沐奇忍住笑,回道:“自尚公子离开洛都后,郡主就不准长孙姑娘出府。十日之久,前几天她还能按捺得住,这两日却不再能忍。她不敢来烦你,只整日磨着尉迟公子,要他陪着南下东朝。”

  “南下东朝?”夭绍望着丑奴,若有所思,“她还是存着那样的心思么?”怔忡间不由轻声叹息,摇了摇头,不理林外纠葛,转身离开。

  .

  一晨时光飞纵即逝,午后,沐奇闲暇无事,自制了一根青竹鱼竿,戴着斗笠去溪畔垂钓。岂料才刚撩袍坐定,鱼钩还未洒入水中,便见对面岸上一条人影疾步如飞,正朝内庭赶去。

  “偃风!”沐奇高声唤道。

  “三叔。”对岸的少年一愣,纵身飞掠到他面前,气喘未定,便急急问道,“郡主呢?”

  “这个时候,大约是在书房。”沐奇皱起眉,打量他脸上隐藏不住的慌乱,“郡主让你留守云阁庄园,怎么来了王府,什么急事?”

  “三叔请看这个。”偃风的语气十分慎重。衣袖一扬,张开紧攥的手指,掌心一枚古旧的于阗墨玉沾着些微汗渍,流泽深沉,婉转而起飞凤入云的刻纹。

  沐奇脸色顿时大变,仓促不及的惊吓中鱼竿捏拿不稳,“哐当”一声,坠在地上。

  王府书房筑在一座山岩之上,飞阁孤峭,古藤悬挂,岩下便是奔流不息的悠长洛水。听罢偃风禀知沈太后谴密使至洛都的消息,夭绍并不觉得多么地出乎意料,站在窗旁对着洛水流波沉思片刻,问道:“来了多少人?”

  偃风道:“来的人不多,只有六位,据我观察,应皆是禁宫高手。领头的一位是沈太后身边的常侍敬公公,我倒是曾听少主说过,此人是沈门下祁氏一族的顶尖高手,功力之深,已达臻境。”

  沐奇忍不住横了他一眼:“说这些做什么!”又满是担忧地看向夭绍,嘴里却故作随意地试探,“难不成郡主要抗旨动手?”

  夭绍却不作答,看了眼一旁晶玉中的雪魂花,进退间并无多少踌躇。默默下定了决心,转身自书架上取过已尘封多日的彩鞭,慢慢系在腰间。沐奇盯着她的举动,心知不妙,刚想上前阻拦,却听夭绍道:“我自知进退,三叔不必担心。”蒙上面纱与偃风走出书阁,阳光照在身上,却不觉丝毫温暖,漫目只是阴霾遮途、寒风四起,不禁轻声于心中叹道:“婆婆,千万不要让我两难。”

  敬公公一行于四月初三自邺都悄然启程,因是密差,中原又逢战火四起,过关行路比之往日多有不便,一路诸事繁琐,走得极为缓慢,直至这日正午,才历经辛苦到达洛都。入了北朝都城,马不停歇,人不离鞍,扬鞭径往采衣楼,以云阁玉令逼出偃风,示以沈太后的懿旨,请求与夭绍速速一见。

  众人在云阁庄园等候了将近一个时辰,才见偃风引着夭绍前来。敬公公目不转睛盯着长廊深处曼然而至的紫裙,待清楚明白地望见了夭绍的容颜,这才放任自己稍稍松懈了口气,含泪上前行礼。

  “敬公公快请起。”夭绍含笑一扶。

  敬公公仿佛是不胜欢喜,颤抖着起身,边抹着眼泪,边唏嘘不已:“半年未见郡主了,怎瘦成这般模样?”夭绍轻笑不言,敬公公小心翼翼陪同她走入堂内,感叹道:“太后若是知道了,心疼交加,病情怕是更难痊愈了。”

  “病情?”夭绍一怔,脚步顿时止住,“婆婆得了什么病?”

  “郡主竟不知道么?”敬公公露出诧异的神色,低沉下去的语气分外伤感,“太后自入冬来得风寒卧病榻上,至今未起……想是之前不愿让郡主担心,这才压下消息,不传来北朝罢。”抬眸看了一眼夭绍惊疑不定的面色,又慢吞吞续道,“且据御医说,太后的病,怕是……”长叹一声,嗓音哽咽,深深垂首,再说不下去。

  夭绍如何不辨他的言下之意,手脚一阵发冷,努力稳住心绪,静静启唇:“说下去。”

  “是。奴冒死禀上实情。”敬公公双膝跪地,匍匐低泣,“太后这次让奴北上,是请郡主速回洛都的。奴离开邺都时,太后病情渐沉,常昏睡不醒。御医道,怕是……撑不住这一年。”

  “一年?”夭绍声音发颤,面色倏地一白。

  一年,又是一年!那一个一年已去数月,这一个一年又突如其来地降临而至。命运是如何地爱捉弄人,只此一年,还要生出多少的悲欢离合?

  “我……”夭绍在茫然间张开唇,想要说什么,却在眼前忽起的昏眩下先失了言词。

  “郡主!”眼见她身子欲倒,偃风忙要上前扶住。

  “不必。”夭绍却伸手挡开,竭力平稳住动荡不安的心绪,靠着桌案,缓缓落座。

  敬公公伏在地上,耳听八方,心知夭绍的志念已有所摇动。一鼓作气,紧接着道:“郡主试想,以太后对郡主的怜惜,若非身有无奈,岂能横阻郡主的自由?上一次郡主执意留在北朝,太后当即书信一封送入北朝宫阙,让北帝对郡主在洛都的行踪留予情面。而如今……却确实是……”

  “敬公公无须再说,我知道了。”夭绍揉着额角,试图恢复脑际清明,“我随你……”

  “郡主!”一道声音突然劈入堂上,将夭绍的话打断。

  夭绍蹙眉抬头,只见沐奇不知何时赶来,递给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色,揖手道:“郡主是否又头疼了?我带来了药,郡主先去里阁服药歇一会儿,再与敬公公说话吧。”

  不等夭绍接话,敬公公闻言忙直起身,本要出言劝阻,将说辞一并道出,但望到夭绍苍白的面色,也是吓了一跳,只得道:“郡主不必劳烦去里阁,在此稍歇,奴外面等候就是。”于是招手领着跟随而来的五位长御,一并退出堂外,侍立廊下。

  沐奇倒了一盏热茶递给夭绍,待她稍缓过心神,才道:“郡主,我方才进来之前,已有北朝禁军包围了整个庄园。”

  偃风惊道:“什么?”

  夭绍亦是一惊,望向沐奇,见他一副不慌不忙的模样,便知内有玄机,疑道:“难道禁卫到来与三叔有关?”

  “我哪里有如此本事。”沐奇笑道,“是尚公子回来了。他让我告知郡主,若郡主愿与敬公公回东朝,这些禁卫将护送郡主直赴兖州,渡江南下。若郡主不愿回,这些禁卫将以东朝宦臣未凭官牒、私行北朝一罪扣押敬公公等人,择日郡主南归时,再行释放。”言罢,细细分辨着夭绍眉宇间的踌躇,轻声道,“郡主以为如何?”

  夭绍垂首望着手中茶盏,热气蒸腾入眼,化作无限湿润的迷雾。半晌沉默,终自唇间透出一声疲惫的叹息:“回王府。”放下茶盏,起身自堂侧偏门离开。

  而等她再度踏入独孤王府时,时已近晚,南风熏暖。一缕清幽笛音正凌空飘荡,轻描淡写的挥洒间,竟染凉了一天暮色。夭绍心头本就寒霜笼罩,此刻闻曲情起,更觉悲伤。笛声中懵然而行,直至书房山岩下,攀行几步,忽觉入耳笛音竟是愈发清晰。她怔怔抬头,这才望见高岩之上,那人白袍胜雪。书阁外青山横嶂,河流阔荡,西天乌金色的落日烈如火轮,红焰吞吐暮霭风云,将那人袍袂上绣着的金色飞鹰照出夺目的霞光。本该是绝世的姿仪,而他一人独立,披肩的黑发微乱在晚风间,周身竟漫溢起一股难言的孤寂。

  沉重的脚步终于再难挪动,夭绍停在半途。

  音色飞转直下,万千的婉转与流连再是动人,却还是与夕日一并沉没于水天霞色。他缓缓放下唇畔的玉笛,似是长叹了一口气。落霞下的面容本如暖玉之美,然一双凤眸深邃冰凉,却透出了太多的孤寡之色。

  “为何要吹离别之曲?”山岩下传来的温柔话语令他一怔,转过头,才见丽色依旧,盈盈立于石阶上。她见他长久无声,只得再问道:“是以为我走了么?”

  他并不答,定定望了她一刻,才慢步踱下。待站在了她面前,方微微一笑:“你已经回来了。”

  西天的霞光还是有些刺人――夭绍不由自主避开他的目光,抚摸怀中抱着的木匣,解释道:“回来时途经采衣楼,才知道云阁在南海的商旅已带回了沉香木。我顺道为阿彦看过了此趟商旅的途志,因此耽搁了了一个时辰。”

  “如此。”商之轻轻一笑,没有多言。

作者有话要说:  久违了,商之君。

  -----

  最近忙于工作,平时实在没有多余时间,只能连续熬夜写文,灌了不知道多少的黑咖啡,此章能完成实属不易。近一万六千字,按一般作者大人的章节字数来说,大家就当我一次更了四章吧。

  其实除了工作,我目前还要准备两个考试,精力耗损过甚。后面的章节如果更新不快,大家请给予体谅。

  谢谢诸位朋友:)

  诸阅读愉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苍壁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