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浮生相尽欢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素光同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295 KB   上传时间:2015-06-11 16:26:36

她的死期本应该在十日前,国君卫队进入她的宅邸,一个领卫捅了她一刀,无常再牵走她的魂魄。

但那个领卫是她从前带过的士卒,根本下不了重手。

可更重要的是,江婉仪她不甘心,深入心肺的不甘蔓延,集结了一身浓到化不开的怨念。

几个无常牵她的魂魄,试了几次都不成功。

像这样无常勾不走的魂魄,常常要衍生为执念入心魔的死魂,出离六道,再也入不了轮回。

她隔壁那位蹲了三十年大牢的老汉被我从睡梦中拎了起来。

老汉睁开双眼以后,向江婉仪这里看了看,顿了半晌,他给江婉仪扔过去一个藏了许久的硬邦邦的馒头:“吃点吧。”

江婉仪没有反应。

老汉抱着茅草往她这边靠了靠,继续说道:“哎呀,蹲了三十年大牢,旁边终于有个人了。正好我们二人都没睡意,不如你陪我说说话吧。”

江婉仪没有说话。

老汉说:“哎,既然你不说话,那我给你唱个歌吧。”

于是老汉开口唱了首友人把酒的助兴歌,虽然五音不齐不值一听,但江婉仪终于开口了。

“你从前,在军营里待过?”

老汉抱着茅草来了劲,凑过去兴致盎然地回答:“那是自然,我从前可是江家营的一等卫兵,一直跟着七当家过活。要不是不小心被个公子哥给阴了,如今起码能当上个副将。”

铁栏锈迹斑斑,牢房内周遭昏暗湿气渐起,栅栏窗外杜鹃泣血夜啼,偶尔几声老鼠磨牙啮齿的声音传来,倒能增加些生机。

江婉仪说:“原来是七叔的手下。”

正当我寄希望于老汉继续开解她的时候,火使叫了我一声,我回头看他,只见来了两个拿着勾魂锁的无常。

月令鬼玉牌亮了亮,两个无常恭敬地对我行礼,异口同声道:“见过月令大人。”

我蹙眉问道:“又来带走江婉仪的魂魄?”

其中一个无常答道:“月令大人安好,江婉仪的名字已不在生死簿上,我们二人是来擒拿一个六十余岁的老汉。”

江婉仪第二日再看向老汉的时候,就发现他已经凉了。

但是我由此觉得,军营是一个可以下手的点。这位新君他败就败在过于急躁冒进,若他先将江婉仪赋闲个十年,等到她在军中威望被更迭的士兵消磨殆尽,再来开刀,效果会更好。

战场上的交情是过了命的硬道理,不是一帮随风倒的墙头草就可以刮去。

这一日似乎与平常没有什么不同,江婉仪握着那个馒头,面色平静地入口咀嚼,但是她再抬头时,却看到了那个成婚六年的丈夫。

翩翩佳公子一袭青色长衫,持着折扇隔道铁栏静静看着她。

这位在郢城花街柳巷为了乐伎琴曲就一掷千金的贵族公子,见到江婉仪抬起了头,万年不离手的明月溪竹折扇啪地一声掉到了地上。

他似是压根没注意到扇子落了地,只蹲下身来定睛看着江婉仪,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别怕,我一定会救你出去。”

江婉仪握着馒头的手有了极为轻微的颤动,然后回道:“我们已经和离了。”

明月溪竹折扇被恶狠狠地捡起来,咚地一声敲响了铁栏,这位自小被宠大的世家公子隔着栏杆火冒三丈地怒回道:“胡说八道!我从来没有同意过,你怎能自作主张?”

然后又像是担忧江婉仪失去了主心骨,他立刻柔声道:“等你出来以后,正好赋闲在家,不如给我生几个孩子。女孩我可以教她画艺琴道,男孩……”

他昨日去街头撕破那些纸张刮出的伤口犹在,有些迟疑却仍旧看着江婉仪继续说道:“男孩……还是像你这般好。”

  ☆、第12章 平沙垠(三)

江婉仪她夫君的亲姑姑,就是沉姜国当今的太后,新君的嫡母。

有位出身沉姜贵族世家嫡系的风流公子,向来喜欢音律和美人,更兼有洁癖。如今却为了他下狱的发妻,不吃不喝跪在沉姜国的正南门门口已有三天三夜。

不过凭他那副娇弱的公子身板,怎么能跪这么久,自然是因为我给他灌了冥洲王城的汤药。

那一日我蒙面劫了他的马车,这位公子豪气万丈地对我说,只要放了他,多少钱都不是问题。但他要赶着救他老婆,当下就塞给我厚厚一沓的大额银票,感动得我在灌药的时候又多加了好几份的量。

如若江婉仪是个男人,事情无疑会好办很多,尤其在朝堂之上。

不过作为化解江婉仪怨念的利刃——这位公子他现在一定不能死。

酒楼客栈,集市前后,官府门口。

凡是人多的地方都有征战过沙场的士卒静坐,他们穿着军队的衣服,坐得不言不语,形成了一种诡异而庞大的规模。

我不怎么寄希望于那些同江婉仪打拼过的时下身处高位的将领们。

他们已从战场上退下,有了温柔贴心的娇妻美妾,正在享受人间难得宝马雕车和富贵荣华。除此之外,没有兵权的高位武将,在朝堂上的地位甚至不如中位文官。

这些武将在江婉仪下狱时,还能当朝劝阻国君三思,但当感到事成定局,却也并不准备拿出什么家当来力挽狂澜。

江婉仪她抛头颅洒热血,让将士折服,让众人钦佩,可是当年跟着她的副将,或许心中一直隐约记得,军营里曾经屈于一个女人位下。

而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感情。

在草木皆兵的黄沙战场,和高床软枕美人膝旁,定有不同的想法和意念——当日的珍宝,可能就是今下的稻草。

所以说凡人心智不坚,因为境况一变,人心即变。

不过这本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好难过。

但对于回师的士卒而言,却又是另一番境界。

他们回来之后,仍旧继续从前的日子,穷苦依旧穷苦,辛劳依旧辛劳,泯然众人地鸡鸣而起,日落而息。

但是战场上的那些经历,却是他们不同于常人的骄傲资本,而当这个鹤立鸡群的厚重资本被诬蔑,变成了通敌叛国的沦丧,又如何能视之为无物。

江婉仪阳寿已尽,但我要让她知道,戎马征战的那些日子,她的一切都有人肯定和记忆。

除了在监狱里杀掉那些试图操纵江婉仪身体的妖兽魔怪,还要把这些心有不甘的士卒聚在一起,做这些事情,花了我很多力气。

沉姜国的国君大概还不知道,他一手将一个忠君报国的好将领,变成了一个满腔愤恨到无常都拽不走的死魂囚徒。

不过想到浣锦那个姑娘一心只要主母的位置,我跑到他们家翻箱倒柜了一整天,倒腾出来她和国君各路谋臣的来往书信,然后将那些书信都送到了江婉仪她夫君的手里。

没想到这位公子看了信以后,竟然双目通红,难过到差点哭了,让我心里非常愧疚。

贵公子不愧是世家出身,即便被娇宠着长大,也颇有些世家行事的风范。

沉姜国贵族世家们奉行的,是心不狠就站不稳。

他当夜就带着几个奴仆,将浣锦捆在院子里,没有问她一句话,也没有解释一个字,直接下令让奴仆把她活生生地给杖杀了。

之后他就赶去了正南门端端正正地跪着。

我开始还有些担心,觉得浣锦是那样想做正妻的姑娘,这样不明就里地死了以后,会不会也带着一身怨念变成了死魂。

但后来我又觉得,如果浣锦当真是个不屈就的充满节操的好姑娘,她就不会做官妓,她做官妓的时候尚且能忍受,做妾的时候却觉屈辱……

说到底,只是因为看到了能往上爬的好位置。

半个时辰后无常出现,并将浣锦带走。

麻烦的人不讨厌,讨厌的是添麻烦的人。

现在的国君,就是这么看那位跪在正南门的公子的。

因为新君并非太后亲生,于是太后还是颇为含蓄地同国君说,她觉得江婉仪时下入狱并不合适。文人们鼓噪地也有些过了,郢城内外都有毫无身家或者身家微薄的大拨士卒平静地闹事,杀了便会有民愤,是不是能缓一缓。

太后对娘家人的护短是从她三岁就体现出来的,而那位已经跪了十天十夜的贵公子,不巧恰是她唯一的哥哥年过五十才有的独子。

这位哥哥撒手人寰之际,握着妹妹的手老泪纵横地表示,一定要帮忙照顾年幼不懂事的儿子。

太后含辛茹苦地照顾着这个侄子,却一共被这个侄子气晕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

那一天,天后的侄子走路兜风地欢快跑进慈宁宫,拽着太后的袖子双眼发亮地说,他很敬佩那个战功赫赫的女将军,他很想娶她为妻。

在太后震惊到说不出话的时候,这位侄子还欢天喜地补充道,正好他自己是个闲职,娶了她以后就在家里给她带孩子,绝不干涉她行军。

这样就可以让那女将军既保持着她的战功,又来当他的老婆。

太后听完,一口气没提上来,当场晕了过去。

而第二次被气晕,就是听闻这位侄子跪在南门口要求重审江婉仪叛国一案。

不过除了生气,太后还感到非常非常的不可思议。

只因她侄子是从小用锦衣玉食养大的标准公子身板,怎么就能在南门口不吃不喝撑了十天十夜,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到完全让人不能理解。

她当然不能理解,冥界第一药师解百忧的汤药,自然是顶级的好。

现实与我预想的有稍许不一样,在朝堂上居然还有一些人能够抛开曾经被女镇国公压在头上的不平,看在江婉仪曾经的汗马功劳上,于当今这个好时机,为了她而说话。

更不一样的是,这个领头的人,居然是当年的九军侍郎。

当年被撂翻在地的同样出身豪庭贵族的九军侍郎,在这么多年的宦海沉浮中,已经是举足轻重的内阁辅要。

曾经的年少轻狂早已消散于流逝的时光,余下只是几番清流与勋贵间甚为不易的摸爬滚打,才得来的老练和圆滑。

我看了他的神智才知道,江婉仪下狱时,他不是默然不想救,而是多年的为官之道,让他知道有时候要先静观其变。

正如新君也不敢立刻杀了江婉仪,怕横生枝节便先关押,这位内阁辅要,也认定静观其变后才能一举成功的道理。

这个道理甚至让他无顾于……做一只忤逆新君的出头鸟。

而现在,他抛却已经保持了十几年的中庸之道,面对着一心掌权的新君,挺身跪在保和殿最中央的晷线上。

初生的绯色朝阳,透过正殿装饰着玉石的栏窗,在他身上镀了一层暖色的金黄。

他在朗声中抑扬顿挫道:“江镇国公一案,百般蹊跷,臣愿以项上人头作保,请我王重审此案!”

愿以项上人头作保。

他这样说道。

他的同党之人深谙唇亡齿寒之理,于此时一同跪下,这样内阁的人就已经多半倒戈。

随后几个武将跟着跪倒在地,其余武将也再不敢站着,暗投于太后的臣下也没敢忘主子的命令,同样对着新君拜伏在地。

有了第一个挑起的人,对江婉仪有些许佩服或是顾念的人,都不再考虑其他。

新君在上,他们都知道新君在想什么,却也都弯身跪下为江婉仪求情。

保和殿里的朝阳明媚到刺痛新君的双眼,他的面前,跪着几乎大半的朝臣,异口同声却振聋发聩道:

“请我王重审此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浮生相尽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