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线轮回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尾鱼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507 KB   上传时间:2018-05-27 19:28:03

  ——黄河鲤鱼买到了,羊皮筏子在路上,今晚准到,歌手也到了,现在酒店休息。

  ……

  歌手?锁个金汤,还要歌手,载歌载舞吗?宗杭莫名其妙,易飒却知道说的是晚上的金汤仪式——三姓的仪式并不相同,黄河上兴的是伞头阴歌。

  一行人先去瀑布边看了一回。

  离得尚远,宗杭就已经目瞪口呆。

  满目都是浊黄色的水,像个煮沸了的大滚锅,没有一寸水面是平静的,说是水也不确切,就是泥浆,活了的发了疯的泥色浆汤,横冲直撞,妖形魔态,不止“壶口”那一处,龙槽两面也挂下无数水瀑,没过几秒,耳朵里都是隆隆水声,压根听不见人说话。

  半空中黄烟滚滚,都是翻腾着的雾雨,这种水面,别说行船了,一张纸飘下去都会瞬间卷没,再没露头的机会。

  离得近的人都撑着伞,或者穿雨披,还是免不了被溅得浑身泥点,那圆脸的丁家小伙子过来给宗杭发雨披,宗杭见易飒不拿,正想摆手表示自己也不用——一抬眼,看到有个穿雨披的人朝他们走过来。

  是丁玉蝶,雨披上滴滴沥沥、泥汤都汇成了河,脑袋上学当地人包了块白羊肚手巾,也被溅成了抹布色。

  他大声说了句什么,见两人听不清,于是连连招手:“这里,这里,过来说!”

  他带着两人往高处走,一口气走了好长一段才停下。

  人声和水声终于离得有点远了,丁玉蝶伸手指向龙槽口水流最湍急滚跃的那一处:“就那儿,看见没?我刚看见丁盘岭拿着金汤谱比对位置了,今晚,就在那个地方下。”

  易飒奇道:“那不是刚下去就被冲走了?”

  开什么玩笑,这儿比老爷庙都不如:老爷庙至少还能让你消消停停地下水、下潜,这儿这滚浪,人来不及沉下去就横漂着被冲走了。

  丁玉蝶反不担心,白羊肚手巾一摘,因静电作用而竖起的无数碎发似乎都在跃跃欲试:“一家有一家的本事,盘岭叔都说没问题,你怕什么啊,还能把我们淹死了?”

  说完又斜宗杭:“他来干什么啊?一个外行,我们干什么他都跟着,怎么着,想入赘啊?”

  宗杭没吭声。

  什么叫“一个外行”?他才是今天的主角好吗,再说了,入赘关你什么事?

  又不赘你家。

  ***

  和开金汤一样,锁金汤的水鬼也要保持体力,这趟锁金汤规模不大,丁盘岭不参加,只小字辈下水:丁玉蝶领头,易飒算助手,宗杭是“观察员”。

  看完瀑布水势,三人就被引去了停车场的车上“休息”,期间有人来送“水餐”,比鄱阳湖那次还不如:生削的黄河鲤鱼肉,外加一杯烧开的黄河水——透过玻璃杯看,泥沙在杯底淤了厚厚一层。

  丁玉蝶吃得郑重其事的,易飒则又玩鬼,找了个塑料袋,在宗杭的掩护下把水餐都倒了。

  一直等到入夜,才又有人来带他们进景区。

  这次感觉又不同,没有人声,没有灯光,满目黑魆魆的,像是回到远古时代,天地之间,除了山岩,就是大河。

  瀑布边一处,立了两个晕黄色光的野外照明灯,映照十来条憧憧身影,有几条影子被灯光拉得极长极大,横亘在河面上,看着荒诞而又不真实。

  走近了,先看到个老头坐在凳子上闭目养神,面皮皱结,头发、眉毛,包括上唇下颌上的胡须都是白的。

  衣服也是一身白,带中式盘扣的宽松长袖和灯笼裤,脚边立了把精工细作的红色油纸伞——让照明灯的光一浸,伞面上镀一层润泽油红。

  易飒低声给宗杭解释:“丁家的老辈,唱阴歌的。”

  据说这样的人都是打小训练,平时尽量不说话,即便说话也细声细气,细到什么程度呢,嘴边立一根燃着的蜡烛,一句话说完,烛火苗都不见动上一动。

  毕生的气力都用在唱阴歌上了,但要说唱得极其高亢嘹亮吧,好像又不尽然——个中门道,易飒也不是很清楚。

  距离老头不远处摆了张桌子,桌子上立了个发出绿色暗光的物件,围桌而站的几个人搓弄着手里的皮子,又凑到嘴边去吹。

  这是……吹气球?

  宗杭盯着看了会,这才发现那个发光的物件其实是个大肚口带透气孔的玻璃瓶,瓶子里全是萤火虫,而瓶身覆盖了一层绿色的树叶,所以透散出的光才是暗绿色的——气球吹好之后,他们并不急着封口,而是揭开瓶盖,随手捞一把萤火虫送进去。

  几人合力,效率很高,气球一个一个吹胀,然后填光,不多时,桌上桌下,脚边身侧,滚落无数光球。

  宗杭不知道那些气球其实是硝制过的羊尿胞,还很为那些萤火虫悬了会心,生怕它们没多久就被闷死了。

  暗处传来絮絮人声。

  循声看去,才发现龙槽边沿有围栏,是防止游客落水的,丁盘岭领了几个人,已经在围栏内了,正固定一根立柱,立柱顶上绕了一根拇指粗的钢索,飘飘悠悠晃在晦暗不明的光里,顺着钢索看过去,对面也有一根立柱,钢索的另一头就绕在那根立柱上——像架设在急流上空的一根电线。

  见易飒几个过来,丁盘岭吁了口气,指那根钢索:“待会,我们先用萤火‘定水眼’,水眼一定,就‘立水筏’,筏子立起来,‘阴歌开道’,路打开了,你们就可以下了。”

第89章

  定水眼,立水筏,阴歌开道。

  宗杭听得一头雾水,易飒也半懂不懂,毕竟隔了个姓,虽然程序都明白,但具体指的是什么,亲眼看到的时候才能意会。

  她把宗杭拉到一边,低声吩咐:“待会下了水之后,不管别的,先把丁玉蝶给抱住。”

  宗杭秒懂。

  这金汤穴里,应该有自动甄选机制,只接纳符合条件的人:是三姓,也得是水鬼。

  他和易飒两个,资质都差了点,所以上次在老爷庙才被扔进了蛤窝洞里,差点喂了贝壳,这次说什么也得学乖点。

  ***

  时近夜半。

  羊尿胞光球少说也吹了有四五百个,大束大束地簇在一起,薄透的尿胞间绿点蓬蓬,时聚时散,景象诡异,却也绚丽,丁盘岭点了几个人,让他们带着一半的光球去到槽对岸,和这边遥遥相对,又让丁碛带着人,把羊皮筏子搬到水岸边。

  这羊皮筏子是十二座的,不过这“座”不代表搭载人数,意思是有十二个“浑脱”:浑是“全”,脱即“剥皮”,手艺精湛的屠户,宰羊之后掏空内脏,几乎不伤及完整的皮张,硝制了之后吹气使其胀满,还能胀出个羊形,这样的就叫“浑脱”,一个浑脱就是一“座”。

  十二座的羊皮筏子,就是十二具空心胀气的羊尸扎成方形,上头捆了个可以蹲躺的木头架子,这筏子有年头了,充气的羊皮都成了酱黑色,偏被灯光一照,通体油亮,看起来鬼气森森的。

  那闭目养神的老头睁眼的刹那,宗杭没来由地血脉贲张,觉得这锁金汤大概是要开始了。

  果然,一开始是敬水香,一根根线香燃起,底部拿烧热烫软的蜡迅速固定在沿岸的护栏上,夹岸相望,如两根平行的火线,差不多延伸了四五十米长,烟气细细袅袅,往上升起时被水浪气一激,又紊乱成了一蓬一蓬。

  紧接着,两边同时往下放出光球。

  数百个光球,在龙槽上方飘散开来,有的落下,有的上扬,有的被大股的水浪激地不断滚翻,两边的人都目光炯炯,也不知在找什么,时不时还发出鼓噪声:“这边!不对不对,那边,那个像!”

  易飒拉住丁玉蝶问:“这就是你们丁家的找水眼?”

  “是啊。”

  “怎么找?”

  丁玉蝶兴奋过度,眼睛只看得见无数萤火飘飞,哪有那个耐性给她解惑:“哎呀,你看就知道了!”

  放屁,易飒一肚子火,真想一脚把他给踹下去。

  倒是丁盘岭在边上听见了:“水眼就是一团乱水里的安稳地,这么给你解释吧,龙卷风遇神杀神,但它的中心地带,反而没那么大破坏力;一团乱麻纠在一起,看似没办法下手,但只要能找到关键的那个线头,一抽之下,一切都迎刃而解。”

  “同样道理,祖师爷认为,越是乱的水里,就越是有那么一个支点,可以立足,也可以立舟,这个点就叫水眼……”

  话音未落,呼喝声又起,丁玉蝶叫得最响:“那个!那个!绝对是那个!”

  易飒循向看去。

  看到了,光球放到现在,有一半多已经被水裹着漂走了,还有些半空炸开,可怜那些萤火虫还未及飞高,就被排浪给打没了——剩下几十个,算苟延残喘,高高低低,飘飘晃晃。

  唯独一个,已经落在水上了,晃个不停,有一阵儿被外力都压扁扯长了,依然没离开那个位置,像枝头上冒出的一个花骨朵,任它风吹雨打,左右飘摇,就是不挪地方。

  丁盘岭身子一凛,喝了句:“就是那里!丁碛!”

  他大踏步走向筏子边,边走边撸起衣袖,易飒小小吃惊了一下:这个丁盘岭看上去貌不惊人,衣服下藏着的,倒是好一副健壮体格,一点也不输于小了他二十好几的丁碛。

  但见他和丁碛两个,分站羊皮筏子两边,弯下腰猛一用力,将筏子抬起来,做抛掷前的弧状摇摆,眼睛死盯住那随时都可能挂掉的光球,沉声道:“听我的,一、二、三!”

  “三”字刚落音,筏子就飞了出去。

  那些一直鼓噪着的,现在反齐刷刷静了下来,易飒也屏住气,死死盯住筏子的去势,总觉得下一秒就会被浪头打翻,头皮都隐隐发麻……

  哪知筏子挨了几浪的水,四下险些翻覆了一回之后,居然在势若疯魔的激流狂涌间立住了!虽说立得不那么稳,像针尖上顶碗团团乱转,但没漂走!也没翻!

  喝彩声瞬间爆出来,丁玉蝶更是起头,啪啪啪拍巴掌,易飒松了口气,心里不得不承认,这一手是蛮漂亮利落的。

  回头看宗杭,他也看得目不转睛,嘴巴都闭不上了,半晌才喃喃:“你们家这个,可以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丁玉蝶转头看他,那得意劲儿,就跟刚刚是他抛的筏子似的:“这算什么,你再看!”

  再看?水眼找到了,筏子也立住了,接下来,该是“阴歌开道”了吧?

  宗杭抬头看那老头歌手。

  他已经站到槽岸边了,一边腋下挟收束的红纸伞,另一只手里拎一盏点燃的煤油灯——不过立柱要重新调整,现在拉起的那道钢索,距离下头那个颠扑不定的筏子还远,要调整到点、线都在一个面上。

  而一干人调整的同时,有人帮着老头穿上束带,束带背上有吊钩,可以和钢索上的拉环吊具接在一起。

  宗杭后背泛起凉意:这不就跟电视上看过的那种偏远地区的“溜索”似的吗?这老头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玩儿这个?

  事实证明,玩的就是这个。

  他在这提心吊胆的,老头倒是气定神闲,两个丁家的年轻人当拉索手,一点点拉动吊具上连接的滑索装置,把老头往钢索中央放。

  老头那略显佝偻的身形很快就出去了,晃晃悠悠,像钓竿上颤出的饵,差不多到筏子上空时,滑索顿住,老头揿动吊钩上的机括放悬绳,身子慢慢吊了下去。

  宗杭低头去看,老头的身形已经看不真切了,只能看清他手里拎着的煤油灯光亮,槽内黄河水翻起的大浪隐在黑暗里,真如一张张此起彼伏的大嘴,随时都能把那光吞掉。

  就在这个时候,丁盘岭说了句:“待会你们也这么下去。”

  宗杭心里一跳:这哪是锁金汤啊,步步玩命,相比之下,还是长江那套仪式温柔点,北方的人和河,果然都是粗犷的。

  不过这念头只一闪而过,注意力又全放在下头了。

  那老头快上筏子了。

  我靠,这可怎么立得住啊,那筏子颠得跟得了狂躁型多动症似的——尽管猜到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宗杭还是下意识一闭眼,就跟看恐怖片看到惨烈镜头时,宁可错过也不愿直面。

  再悄咪咪睁眼时,老头已经站上去了,非但站上去了,红伞也张开了,煤油灯光从红伞下滤透上来,像激涌的水流间飘落一抹温柔油红,晃荡不定。

  丁玉蝶啧啧:“厉害,‘乱流筏子脚生根’,这招我最差,练的时候,一分钟不到就被甩下来了,更别说还要一手撑伞一手拎灯。”

  丁盘岭淡淡说了句:“他待会还得唱阴歌呢,所以说各有所长、各有所专,能当水鬼也没那么了不起。”

  说到这,身后有脚步声传来。

  回头看,是一晚上都不见的丁长盛,怀里抱着一个长条大匣子。

  丁盘岭盯着匣子看:“祖牌请来了?”

  “请来了。”

  看来这里头是丁祖牌了,宗杭伸长脑袋,满心想见识一下,哪知丁盘岭没要打开看,只是示意了一下立柱那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线轮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