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有条红线成了精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温翡烟儿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584 KB   上传时间:2018-12-12 15:34:48

  于是一群游兴未够的人被织萝赶着往回走。一路上所见尽是在街边祭祀先人烧冥纸的人,而所有人都只是在街边占据了小小一隅,宽阔的大街反而空荡荡的。

  元阙解释说那是留给还阳的鬼灵走的路,四只鸳鸯也就不敢再随便走,只是小心翼翼地躲在织萝身后跟着她慢慢走。

  只是织萝忽然停下了步子,指着前头不远处两个同样避着人在街角行走的女子问:“那姑娘......咱们是不是见过?”

  “自然见过,”说话的是潋潋,织萝发现她的记忆力还真是超乎寻常的好,“刚刚咱们不就是在她们那里买的莲灯吗?”

  “不,我是问她们是不是来我们店里买过东西。你看左边姑娘腰间佩的那平安扣,那个结是我打的,别人学不来。”织萝的语气里透露出一丝骄傲。

  潋潋想了想,“还真是,那个是缠丝玛瑙吧?姑娘说那种玛瑙有灵性的,而且紫色的还极难得。”

  “你还记不记得她说是为什么买的?”

  这下聆悦也想起来了,“说是夫君要出征了,要买个信物。姑娘,有什么不妥吗?”

  “没有,只是中元夜两个女子相伴行路,有些担心罢了。不过还不到子时,应当无碍。”织萝摆摆手,又提步走了,众人不得不跟上。

  只是一边走,织萝一边在胡思乱想——夫君出征,赠缠丝玛瑙做信物......

  那张纸条写的什么来着?

  哦,惟愿夫君早日平安归来。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好基友考雅思还是托福来着(我不是个合格的基友QAQ)给她喜欢的连镜也拉出来遛一遛,就当加油^0^~

汤饼就是面条(也有说是面片汤)。在宋代之前,都没有面条这个称呼,面食全是各种饼,比如馒头叫蒸饼或炊饼(和现在的不一样),面条叫汤饼或煮饼,馓子叫环饼等等。胡瓜就是黄瓜,芫荽是香菜。

煮夫元阙和挑食织萝真是萌哭自己啊!

本来只是想写个节日应景,但是一查就发现鬼节这个东西真是复杂了。道教一般叫中元,是要放河灯的。佛教是盂兰盆会,源自《目连救母》的故事,一般要斋僧,庙里会举行活动,讲《目连救母》的故事。

文里面提到的变文、俗讲,是一种唐代兴起的文学形式,可以理解为说书。文里的选段出自《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是唐代敦煌变文作品。共有三种写本﹐除本篇外﹐还有一本称《目连救母变文》﹐一本称《目连缘起》。这三种写本都是据《佛说盂兰盆经》演绎而成。词句繁简有别﹐情节结构大抵一致。《敦煌杂录》﹑《敦煌变文汇录》﹑《敦煌变文集》及《世界文库》等都收此变文。

还有更多相关的知识……感兴趣的亲可以查一下资料的。不过这个不影响阅读的哈,毕竟只是背景。

第25章 剑穗

  七月的皇都几乎就是一个火炉,热得人都要融化了。织萝懒懒地坐在柜台前,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着扇子,看了眼与前几日出去游玩放灯时判若两人的三只鸳鸯,终于开口道:“元阙,去买几碗甘草绿豆沙来,冰要多,还要多放点糖。”

  “虽然是暑日,但饮冰到底伤胃,对女孩子更不好。外头的冰也不知是怎么存的,不过基本上都是凿的河上的冰,脏得很,喝了闹肚子的。”元阙应声从后园挑帘而出,手上还端着个托盘,“姑娘还是尝尝蜜瓜吧,小生刚刚在井水里湃过,还浇了梅子粉与甘草汁,可好吃了。”

  “拿走,这个怎么能跟绿豆沙比甘甜?”织萝不耐地挥了挥扇子。

  “这个真的很甜,小生仔细挑过的,蜜瓜没有熟到翻沙小生也不买的,梅子粉与甘草水也是小生特调的。姑娘赏个脸尝一口,不好吃就拿走好不好?”元阙用竹签戳了一块,递到织萝嘴边。

  织萝被他念得没法,只好就着他的手张嘴咬了口蜜瓜,只觉得一股馥郁的甜味在口中炸开,带着点梅子的酸与甘草的涩,凉沁沁地散入四肢百骸,十分舒坦。吃净了一块瓜,织萝才道:“留一半下来我们分吃,剩下一半,你自己端到后面吃去吧。”

  “今天不要小生迎客?”元阙叉起一块蜜瓜就往口中塞。

  “你没听说吗?今年皇帝开了恩科,十月就有一次秋闱,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你还是赶紧温书去吧。”织萝将团扇往柜台上一扣,扬声道:“你们仨还不赶紧起来,吃点蜜瓜凉快一下好干活了!”

  “姑娘你是捡了个大爷回来供吗?光花钱不干活!”滟滟哀嚎道。

  滟滟有气无力地在她头上拍了一把,腹诽——傻子,要是没元阙,谁给做饭啊?

  元阙听见“秋闱”二字,面色变得十分纠结,但到底还是道:“小生……这就去温习。”

  不过天气实在是太热,在外头走动的人也不多,到了日落西山之时,挂在门口的一串铜铃才响了起来。

  这一串铜铃还是经过花家之事后留下的。织萝倒是不太介意有非人进店里来,毕竟也不是所有非人都是抱着恶意来的。于是她拆了满屋的红线阵,只在门口留了一串分辨。

  织萝随手一指,那串铜铃便安静下来。而后织萝催着三只鸳鸯准备迎接今天的第一拨客人,未曾想这一气竟是走进了四个人来。

  这四人不是一起来的,而是先进来三人,紧跟着又进来一人。先进来的三人是一男两女,一对青年男女打头,一名紫衣女子稍稍落后一步。而后头进来那人大热天还穿了一身黑衣,头上带着幕篱,进了屋也不肯摘下来,垂下的长纱便遮去了脸,看不清年岁。

  好巧不巧,先进来的三人里头,有两名女子,就是前些日子织萝他们出去放河灯的时候卖莲花灯的摊主。

  “两位姑娘真是巧了。”织萝示意聆悦去应酬那带着幕篱的怪人,自己则迎上了结伴而来的三人。

  与那男子十指相扣的女子见了织萝还有些惊讶,“原来前些日子就见到姑娘了,竟没有认出来,还与姑娘照常算价,实在是对不住。”

  与此同时,聆悦也问那带着幕篱的黑衣人:“客人要买点什么?”

  黑衣人朝着另外三人的方向愣了愣,才道:“我……先自己四处看看……”声音低沉嘶哑得仿佛被砂纸狠狠打磨过。

  织萝一边留心听着那边的动静,一边笑道:“一码归一码,上次也没给姑娘便宜啊,扯平了。这位想必是姑娘的夫君吧?看来是已经得胜归来了,恭喜恭喜。”

  那女子娇羞一笑,“还……不曾成亲,这次就是和铉哥还有丫头一起来置办婚礼物件的。”

  “真是大喜啊,如此喜事,少不得今日只能收姑娘半价了。”织萝笑道。

  那女子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一边的聆悦道:“客人您慢点,当心摔着……”不过看她那欲言又止的模样,似乎是吞下去了一段话——碰倒架子摔坏东西是要赔的。

  倒是那男子,淡淡地回头瞥了一眼带着幕篱的黑衣人,才回头笑道:“姑娘也是小本生意,哪里能让你如此破费?毕竟一生就成亲一回,怎能如此小气?”

  “哦?听公子这口气,想必是立了军功的?”织萝微微一挑眉。

  男子连忙摆手,“姑娘莫要取笑,不过是侥幸活得出一条命来,哪敢肖想什么军功!”

  织萝也不是着意要打听,闻言只是淡淡一笑,扭头道:“潋潋滟滟,把婚嫁可用的那一套都搬出来,让几位好生选一选。”

  这几日每每遇到这种事都是元阙在做,她们两个已经乐得清闲许久了,忽然点名点到头上,自然不是很乐意的。不过织萝发话了,她俩也不敢反驳,只好撇着嘴去了。

  “流夕,你来陪我一起挑吧。铉哥,你觉得这个好不好?”一个卖花灯的女子,若是家境宽裕自然是不能的,自己也该是没多少积蓄,素日买来装饰用的东西不能说没有,但决计没有织萝这里卖的精致,也难怪她满面惊奇,摸摸这个又看看那个,对什么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男子宠溺一笑,“阿荧看中的,我都喜欢。你随意挑,看中的都买下来就是。”

  “小姐左手那个不好,样子有些繁复,与嫁衣样式搭配不上。”那名叫流夕的紫衣女子却上前一步取走了女子左手上的那枚结子,清泠泠地说着。

  只这一句,便引得织萝暗中打量她一眼,暗道这气度神态不像是一般的女子,和那卖花灯的姑娘就算身份颠倒过来也是配不上的,怎么会做了丫鬟。

  不过那女子似乎真的很喜欢那一枚结子,从流夕手中又接了过来,翻来覆去看了几眼,有些不舍,“这个结……心心相印,寓意很好……流夕,用这个来做结发的那一个,倒是很合适的吧?”

  “若是单独用倒是没什么的。”流夕淡淡地说着,目光不经意从那男子身边转过,“横竖是姑爷掏钱,姑爷要是没意见,婢子便没意见。”

  男子讪讪地笑了笑,并不说话。

  只是不知为何,那个黑衣人听到女子说“结发用”的时候,拿着结子查看的手一下子就握成了拳,手背青筋暴起,可见用力之大。

  那女子却对周遭的一切都一无所觉,只是低头认真挑选着结子,时不时还会纠结一阵,“究竟是这个好看呢,还是这个好看呢?似乎都还不错……铉哥,我想都要了呢。”

  流夕冷眼看了一阵,终于忍不住出声道:“小姐,用不着这么许多,已经够了。”

  “这就够了呀?可是我都很喜欢呢……织萝姑娘,这一种能不能再做许多呢?我想……拿回去挂床帐子。”

  织萝微微一笑,“可以的,姑娘想要多少我们都能定做,想要什么样子的也能做。二位的婚期是什么时候?保证在婚期之前送到府上。”

  “那真是太好了。这一种我要五对,这一种七对,这一种三对,这一种两对,这一种……十五对,这一种八对,这一种和这一种都是九对……”那女子一边说,潋潋便自觉地站在后头开始记。饶是她过目不忘,但这女子说话速度有些快,指的东西也实在多,看得她都有些头昏脑涨,写单子的时候几次都险些写错。

  织萝倒是很开心,毕竟有生意上门,不赚白不赚。“滟滟,你把元阙叫出来算账。几位,请这边稍坐,一会就好了。”

  元阙很快被叫出来,算好了账,那男子便爽快地付了钱,并告知了地址,“安平坊永元巷李家,姑娘报李铉的名字便是了。若是在下有时不在,那就报内子的名字,穆荧。”

  “好,我们记下了。不知二位的婚期是哪日?”

  “就在月底,不过姑娘若是能快些……自然是更好的。”穆荧有些娇羞。

  又寒暄几句,李铉与穆荧带着流夕离去,织萝才腾出空来去招呼那带着幕篱的黑衣人。

  “这位客人,您想买些什么?”织萝笑盈盈地问。

  “剑穗!”那人短促地回答了一声,将手里的那一枚胡乱递了上去,“就是这个了。”

  潋潋、滟滟与聆悦凑上去一看,立刻相互对望一眼,并且不出意外地在彼此脸上看到了风中凌乱的神情,“您……没有说笑?”

  “就是这个,多少钱?”那人催促道。

  “二十文。”织萝淡定地说着,“要给您……熨一熨么?”毕竟在手里捏了这么久,流苏都皱了,就这么拿出去,真是丢了千结坊的脸啊!

  那人却摆手道:“不必了!”

  “只需片刻就好了。”织萝仍旧笑着,语气却是不容置否的,“连家住何处都听见了,您何必急在这一时?”

  “我没有!”那人急急地辩解了一句,又仓促地住了口,但捏着衣角的手却暴露了内心的不安。

  织萝却不理会他,硬是叫元阙重新生火烧炭再放进铜炉里,又慢慢洒水理线,非将那一枚穗子熨得一丝不苟的才交给那个男子,看着他甫一拿到手,便拔腿就跑。

  待他出去好久,潋潋与滟滟都没回过神来。

  直到织萝叫元阙去准备晚饭,聆悦才愣愣地道:“他……没事吧?那个穗子……这么……粉嫩的渐变颜色……他竟然买那个!”

作者有话要说:  元阙真是贤惠啊~~~

话说古代也是有冰饮的,都是冬天制冰窖藏起来夏天取用,基本都是有钱人家能用的。宋代的时候民间也有卖冰饮的,不过需要专门的地窖来存冰。一般差一点的就是把瓜果泡在井里晚上取出来食用,也是很清爽的。

幕篱就是古装剧里常见的带着长纱的斗笠。

至于那个剑穗……丢微博了。真是超级想笑的喂~~~

第26章 慈安

  “元阙,叫你烧几个斋菜烧好没有啊?磨磨唧唧的!”织萝难得毫无形象地一边疾速打扇一边跳脚,恨不能拎着元阙马上出门。

  元阙这才满头大汗地提着食盒从后院出来,委委屈屈地道:“姑娘,昨儿你还说天气太热不想出去走动,连买绿豆沙都要让我去,今天日头更毒,怎么还兴冲冲地想出门呢?”

  织萝飞快地吩咐了聆悦看好铺子督促潋潋滟滟做流苏,又扭头横了元阙一眼,“许久不曾见过玄咫大师了,自然是心急。”

  聆悦因为“自从有了元阙姑娘出门都不带我了虽然天热我并不想去但是很不爽”,说话也不太客气了,“姑娘几时和玄咫大师这么熟悉了?你这么巴巴地去人家大师恐怕还避之不及吧?姑娘去了和大师聊什么呢?禅意?茶道?”

  “姻缘。”见元阙出来了,织萝也不急了,慢悠悠地打着扇子,朝聆悦淡淡一笑。“一会儿要是有客人来了你还这么能说,我一定给你涨工钱。”

  “姻缘?”滟滟很没形象地掏了掏耳朵,“姑娘要跟一个和尚谈姻缘?你没事儿吧?”

  织萝眼波一横,“你懂什么?我看玄咫那和尚,六亲缘薄,命犯孤鸾,你说我们要是能把他都促成姻缘了,日后岂不是名声大噪?”

  潋潋好不容易咽下都到了嘴边的“还是放大师安安静静得道去吧”,有些为难地道:“姑娘以后是要改行去算命呢还是做媒呢?打结子勉强可以学一学,这个……还真是学不会了。”

  聆悦则没好气地文:“谁家女儿这么倒霉?”

  “我呀。”织萝嫣然一笑。

  “什么?”三只鸳鸯险些惊掉下巴。她刚说什么?风太大有点没听清!

  元阙没有说话,头微微低着,看不见他的神色,只是拎着食盒的手慢慢捏紧。

  织萝却恍若未觉,招手道:“快别愣着了,走吧,斋饭都要凉了。哦对了聆悦,平安扣快要用完了,你去连镜那里买点,青玉和南红的都要。”

  * * * *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有条红线成了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