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斗铠_分节阅读_第218节
小说作者:老猪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48 MB   上传时间:2013-08-19 10:18:01

  在全军激动而期盼的目光中,又一路骑兵被派出,他们奔往前去,很快与对面的兵马接洽上了。这路骑兵耽搁了一阵,很快就回来了,他们径直奔到了孟聚帐前,几个军官翻身下马,径直奔到孟聚跟前,掀起战袍跪倒在地:“镇督,一路辛苦,欢迎回家!”

  看到来人,孟聚惊喜万分,心中最后一丝怀疑和警惕顿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大步走上前去,一把扶起了他:“六楼,你怎么在这边?还有肖老将军,江海,蓝总管,你们也来了!大家都快起来!”

  扶起了吕六楼,二人对视着,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悦。自孟聚南下以来,两人已有半年没见面了。此刻骤然在道上重逢,二人都是心情激动,心中的千言万语,却是不知从何说起。最后,还是吕六楼长叹一声:“这趟南下,真是苦了镇督。您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啊!”

  “瘦好啊,瘦了精神些。六楼,你可别光笑话我了,小半年没见,我看你可是老了不少啊!你这可有白头发了。”

  吕六楼自嘲地苦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岂能不瘦。镇督,您回来真是太好了,大伙有了主心骨,我也可以把身上的担子卸下了。来,镇督,都来见见诸位兄弟吧!”

  接着,孟聚又与蓝正、江海、肖恒等人相见,眼见孟聚平安归来,还带回了大队兵马和物资,东陵卫的实力更加壮大,众人都是欢欣不已。

  眼见众将云集,孟聚心念一动,又请来易小刀、李赤眉等诸位边军武将与大家见面,孟聚牵着李赤眉的手,带他走到众人中间,大声说:“诸位,我这趟南下,最大的收获不是斗铠,不是钱财,而是这位兄弟!这位就是沃野李赤眉,今后,他也是我们的好兄弟了!”

  在北疆军界,李赤眉的名头响亮,大家都是闻名久矣,见到孟聚如此看重他,大家也不敢因为他是降将而轻视,纷纷上前见礼,很客气地作自我介绍。得孟聚如此推崇,在众将之前如此给自己面子,李赤眉亦是激动万分,眼中闪烁泪光。

  而介绍易小刀等人,那气氛就轻松多了——这几个旅帅,那是大伙常打交道的老朋友了。在以往的日子里,这几位旅帅多次暗助孟聚。在部下们看来,他们早就是跟孟聚是穿一条裤子的自己人了,大伙唯一奇怪的是,他们怎么拖到这时候才肯过来?

  一下子,新旧部将们纷纷相互介绍,互相致意问好,气氛热烈又友好。

  蓝正代表众人向孟聚道贺:“镇督此趟南下,在金城大破边军,威震天下,吾等东陵卫同袍皆同感荣光。今日,镇督不但载誉平安归来,还带回来了这么多好兄弟加入,壮大了咱们东平陵卫的力量,这是我们东平陵卫的特大喜讯啊!我们已在前面的朔州城中摆了酒席,欢迎镇督和众位兄弟的归来,今晚,大伙不醉无归!”

  众人齐声应和:“对,不醉无归!”

  有件事一直憋在孟聚肚子里好久了,只是一直不好开口问。既然蓝正提起了,孟聚倒也不怕不好意思了。他招呼吕六楼到跟前,问道:“六楼,朔州还是边军的地盘吧?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吕六楼冲孟聚神秘地一笑,他拉着孟聚走过人群,走向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

  “镇督,您可认得这位是谁?”

  孟聚打量着眼前的人,这是个四十多岁的青衫文士,身材匀称,相貌清雅,气质儒雅。见到孟聚,他很谦恭地一揖到地,脸上的笑容很有亲和力——其实刚才,孟聚早就看到这个陌生的文士,但他只当这是是哪位部下带来的部属随员,也没有注意。

  孟聚端详他一番,摇头说:“恕我眼拙。六楼,这位先生是?”

  没等吕六楼说话,那位文士已经再次深深作揖:“罪人孙翔,参见六镇孟大都督。”

  “孙翔?”孟聚在脑海里搜索着这个名字:“孙翔?镇守朔州的巡抚官好像也叫这个名字啊……阁下与孙巡抚不知有何渊源?”

  那文官脸色一红,他赫然道:“罪人就是前朔州巡抚孙某。罪人从前蒙昧,不识天命所归,大义所在,迫于北贼兵势,不得已屈身委贼。罪臣身为镇守疆臣,罔顾大义所在,有负朝廷重托,实在罪该万死。今日终能见朝廷王师复返,罪臣豁然警醒,重返正道,愿率朔州阖城军民投奔大都督麾下,还求大都督能宽恕罪臣以往罪孽……”

  孟聚打断了孙翔:“孙巡抚,拓跋雄驻朔州的兵马,已经抽调南下了吗?”

  孙翔一颤,在孟聚严厉的目光下,他老老实实地说:“是,月前,驻扎朔州的三旅边军人马一万多战兵,已经倾数南下了。听闻,王师神勇,将逆贼拓跋雄大败,逆贼拓跋前线兵力吃紧,不得已之下,他已从后方抽调兵员前去增援。”

  孟聚点头:“这就难怪了。”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六十九节 回家(中)

  孟聚说得轻描淡写,语气也不甚严厉,孙翔却是听得面红耳赤,深深低头不敢看人。虽说这年头礼崩乐坏了,武夫们可以乱换主公没人说什么——对这帮不识字不识大义的丘八们苛求什么呢?——但文官们这么随意改投门庭,这还有点丢脸的,毕竟是读书人出身啊,礼仪廉耻还是要讲的,不能把忠孝二字都读进狗肚子里了吧?

  眼看气氛尴尬,吕六楼忙出来打圆场:“镇督,孙巡抚还是很识大体的,他主动归降我军,向我军通报镇督您率军北归的消息。若无孙巡抚,我们还不知道镇督您已经回来了,也没办法出来恭迎镇督大驾。看在这点微功份上,镇督宽宏大量,就不要计较以前的事了吧?”

  说着,他对孟聚眨了眨眼,后者笑笑,却也明白吕六楼的暗示:咱们好不容易有了第一个主动投诚的文官,还是带了一大块地盘过来的。这个千金市骨的好榜样,咱们可不能亏待了啊!

  其实,孟聚对孙翔倒也没什么恶感——虽说忠臣不事二主,但这年头,聪明人才能活得久些。孙翔当年决定投诚拓跋雄,现在又转投自己,这两次决策都可以说是正确无比。尤其是现在这次,自己因为知悉内情,才知道拓跋雄决计是必败无疑的,但孙翔这样一个远离前线的文官却也能预料到这点,这个人的政治嗅觉真是灵敏得出奇了。

  唯一可惜的是,这个聪明人搞错了状况——他以为自己既然是慕容家册封的北疆大都督,那自然就是慕容家的人,就这样急匆匆地向自己投降,却没想到自己跟慕容家已是半决裂的状态了。当然了,对这个错误,孟聚自然不会去告诉他。

  “孙巡抚深明大义,弃暗投明,本座深以欣慰。孙大人放心就是,本座一直唯才是举,不论出身门第。只要巡抚诚心效忠于我,本座亦必报之以优遇,但望你我主臣相谐,善始善终,不失为佳话流传。”

  孟聚这段话说出来,吕六楼等一众武夫还没什么感觉,但孙翔这文官却是知道厉害的:这番微言大义,即使最凛然的警告也不过如此了——能说出这番话,这位孟镇督,不是普通武夫啊。都说他武功盖世,但他的文治和韬略,只怕也不在武功之下。

  孟聚深深凝视着孙翔,那目光犀利得有如利箭,直刺人心,那股杀伐战场上磨砺出来的武夫气势毫不掩饰地扑面而来。

  孙翔抵受不住,俯身跪倒:“主公在上明鉴,罪臣诚心投效主公,决无二心。倘违此言,天诛地灭,人神共弃!”

  他匍匐在地,不敢抬头望,良久,才听头顶传来了一声话:“孙巡抚,起来吧。”接着,便是脚步声响起,渐渐远去。当孙翔抬起头时候,却见眼前的地上,人已经空了。在一众军官的簇拥下,那位孟大都督已是去得远了。

  “六楼,你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你我兄弟,有话直说就是,何必憋在心里?”

  孟聚能看出自己的心思,吕六楼倒没多大奇怪。他说:“镇督,末将有一事不明,想请镇督指点。”

  “是关于孙翔的事吧?”

  六楼毫不掩饰,他说:“镇督,末将注意到,同样是边军那边过来的人,您对李帅、易帅他们都很宽容,雍容大度。而孙巡抚是主动向我们投效的,你反倒对他……好像很严厉,也没有什么安抚。末将想不明白,镇督这样区别对待,其中可有什么深意吗?”

  孟聚展颜一笑,吕六楼能这样有话直说,他很是高兴。现在他权势日隆,地位日高,能这样不讲心机敞开心扉跟他对答的人,也只有吕六楼一个了。

  “六楼,你说得没错,孙翔和李赤眉他们同样都是边军那边投过来的,但他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李赤眉、易小刀他们,都是被我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实在没办法才投降过来的。他们可以说是不得已的。对这样的人,我以恩义笼络,诚心待之,将来不难对我们归心。

  但孙翔不同,我们没逼他,他看着老东家势头不好,主动就弃主叛离,落井下石——他不是被迫,纯粹就是为了自己一己私利。

  不讲情义,不讲恩义,只说利益——这种人,很危险。拓跋雄给孙翔朔州巡抚、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的厚遇,咱们给他的待遇再好,能好得过这个吗?但纵然如此,在拓跋雄面临困境时候,孙翔还是立即就叛离了。所以,你就该明白,对这种人,跟他说情义,那是没用的。

  他是只讲利益的人,那我们也只能跟他讲利益——说别的,都是对牛弹琴的废话。”吕六楼听着,若有所思:“末将好像有点明白了……但镇督,拓跋雄给了他那么大的利益,都没能留住孙翔,我们又能给他什么利益呢?”

  “哈哈,六楼你真是糊涂了,连自己的拿手本行都忘了,我们可是武夫啊!我们最擅长的是什么?天下可有什么利益,能比得上自家脖子上的那颗吃饭东西?

  六楼啊,以后你也是要出守一方的大将和镇守了,不是单纯的武夫了。这看人打交道的学问啊,你还要留心啊。我们想诚心待人,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以诚心回报我们的啊!”

  吕六楼若有所思,他慢慢点头:“镇督所言,精深独特,末将受益匪浅。”

  俩人一路叙说别后情形,兵马陆续前行。一天后,兵马已抵达朔州府城。

  朔州是北疆六镇的总后勤枢纽,中原皇朝抵御草原侵略的第二道防线,历来是北疆雄城,城池方圆二十多里,在籍十万户。在上次北疆边军的南下中,朔州府城是主动投降拓跋雄的,是以这座城市未经兵火就移交了,民生也得以保存完好。

  这趟北上回归的两个多月,一路见惯了那些荒芜的野地、山川和原野。现在,重又见到了茂密的人烟、重又见到了繁华的城镇,那鼎沸的人声和熙攘的人群,商铺连绵酒旗纷飞。而这个繁华的城畿即将也将成为自己辖下的领地,孟聚顿时心情大好,笑意吟吟。

  “如此战乱年代,朔州却能保持地方繁华,百民安居乐业,民生富饶祥和,可见孙巡抚治民有方,实在难得。”

  “大都督过奖了,下官实在愧不敢当。”

  看着孟聚神色愉悦,孙翔壮着胆子说:“大都督,下官在城里的万香楼已经设了接风酒席。朔州数十万父老代表翘首以盼,期盼能瞻仰大都督尊颜,下官斗胆,敢请大都督赏光赴宴,以全朔州父老之望。”

  老实说,接风酒席这些玩意,孟聚是最烦的。这种酒宴,菜肴不见得多好吃,却要见一大堆无谓的人,谈上几个时辰的废话——有这功夫和时间,自己还不如去批阅几份公文,或者找柳空琴这个小美女聊聊天。

  但没办法啊,到了这位置上,很多事就由不得孟聚自己了。听听,孙巡抚说得多好听?数十万父老翘首以盼!孟聚要是不肯去吃这接风宴,那就是寒了数十万朔州父老的心,那怎么可以啊!

  没等孟聚开口,众将已是纷纷说话了:“镇督,孙巡抚诚意拳拳,朔州父老如此殷勤,我们可不要辜负了人家啊!”

  “正是,老孙,有宴席岂能无歌舞?镇督千里回归,一路风尘,实在很辛苦,你可得安排好了,慰劳镇督一番啊……这个,老孙,你懂的!”

  望着众将,孟聚面露苦笑:寒不寒数十万朔州父老的心,那倒还是小事,但身后众将答不答应,那才是关键。这帮武夫可是在荒野里憋了几个月,现在骤然重返繁华人烟,听闻有美酒美色,自己要说不去,他们怎肯答应?

  眼看部下如此热切,孟聚也不便违拗众意:“如此,我们就叨扰孙巡抚了。”

  当晚,众将云集朔州万香楼,相聚甚欢。留守的部将与孟聚都有半年多没见了,大家轮番地上来向孟聚敬酒,而李赤眉易小刀等新加入将领也来凑热闹起哄,架不住众人的热情,孟聚只好来者不拒。这样一通死饮猛灌,饶是孟聚好酒量还是招架不住,没等酒宴结束,他便喝得人事不省被抬回房了。

  当孟聚醒来时,已经第二天午后。孟聚努力把眼睛睁开了一条缝隙,他看到头上的睡床纱笼罩顶,雅致的红色壁柜,雪白的墙壁。房间的窗户是闭着的,银烛台上燃着红色的蜡烛,烧得只剩一小截了,房间里飘着一股浓郁的甜腻香味。

  孟聚脑里一片混沌:“自己在哪?”

  他挣扎着爬起来,只觉得浑身肌肉酸疼。这时,他才发现,身边的床榻上还有一个人。她卷曲在被子里,也看不清楚她面貌,只看到一头漆黑的秀发和裸露在外的玉肩。

  盯着那雪白又小巧的肩头看了五秒钟,孟聚才反应过这个事实:昨晚,自己是和这女子一起睡的。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七十节 回家(下)

  孟聚轻手轻脚地爬下了床榻,偷偷摸摸地穿上了衣裳,蹑手蹑脚地溜了出去——那模样,仿佛在床上的不是一个美女,而是一头沉睡的恐怖怪兽。

  孟聚从寝室出了内厅,在厅堂里,两个年青的宫装侍女正在肃立恭候。看到孟聚进来,她们急忙跪倒行礼,正待向问好,但孟聚已经做了个手势,示意她们安静。

  孟聚走过去,他压低声音问:“躺我床上那个女的,她是谁?”

  被孟聚严肃的语气吓到了,两个侍女面露惊惶之色。她们对视一眼,小声地回答道:“回禀大人,她是万香楼最当红的歌姬徐燕冰小姐……”

  “最当红的……歌姬?”

  看孟聚的古怪表情,侍女们便知道他在想什么了:“大人,徐小姐从前都是卖艺不卖身的。您是她陪夜的第一个客人。大人,徐小姐是我们朔州最当红的姑娘了,先前余家少爷出了一千两银子,万香楼都没答应给他梳拢……”

  “够了!”

  看着孟聚脸色不善,侍女们不敢再多话,屈膝道万福后正要离去,孟聚却又叫住了她们:“等下!这件事,不准对其他人说,不准让外人知道了!”

  两个侍女露出惊讶的表情:昨晚这位将军被人抬进来过夜,宴席上很多人都知道的。现在要她们保住秘密,这怎么可能办到?

  但畏惧孟聚,她们也不敢争辩,再次屈膝道万福:“是,大人,奴婢决计不跟人说。”侍女们走了,孟聚一个人呆坐在厅堂里发愣。宿醉的反应依然很剧烈,剧烈的头疼象潮水般一波波袭来。

  孟聚才注意到自己身处的环境:这是个布置得很雅致的厅堂,红色的羊毛毯,红檀木的太师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有山水画,也有龙飞凤舞的快笔草书。在厅堂的正中屏风上,写着“和风细雨”几个正笔楷字,孟聚盯着那屏风足足看了半分钟,脑海中一片空白。

  这时候,孟聚才意识到,自己刚做出了一件很蠢的事——昨晚的事,既然是孙翔安排的,他肯定是知道的,自己在场的部下肯定也有不少人知道。自己叮嘱这几个丫鬟保密,完全毫无意义,只会平白显得自己小气罢了。

  想到这里,孟聚心头烦躁,一股无名火郁在心头,很想把谁打骂一顿,但连他自己都说不清,这无名火的来由——孙翔找了个价值千两银子的美女给自己陪夜,招待得不可谓不够诚意了,但孟聚总觉得心情乱糟糟的,就是觉得不爽。

  他扬声喊道:“谁在外面?进来了!”

  两名亲卫应声从外面走进来,躬身行礼:“镇督有何吩咐?”

  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孟聚才觉得心情好受了些。他沉着脸说:“刘南,章杰,昨晚是你们值勤护卫?”

  “禀报镇督,我们一班共有十二名弟兄值勤,其余弟兄都散在外面了,我们二人守在内室,听候镇督您吩咐。”

  “这是什么地方?”

  “启禀镇督,这是朔州的万香楼。”

  “万香楼、天香楼——尼玛的,你们这帮开妓院的不加个香字会死吗?”

  “镇督,您说什么?”

  “没什么。”孟聚疲惫地抹了一把脸:“那,我怎么会在这个万香楼这里的?”

  两名亲卫脸露古怪表情——镇督真是有趣,万香楼是个妓院,你在这里要干什么,这还用问吗?但他们还是老实地回答:“镇督,昨晚的接风宴,您喝多了,孙巡抚让我们扶你上来歇息。”

  孟聚“嘿”了一声。想了一下,他慢慢地说:“下次再有这种事,你们直接带我回官署睡觉——其他人说什么,不必管他!这是命令,你们记住了。”

  听孟聚的语气严肃,两名亲卫才凛然,知道自己昨晚确实做错了,镇督已经很不高兴了。他们立即跪倒在地:“请大人恕罪,小的昨晚擅作主张了。因为这里是朔州,我们在这边也没有官署,小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安置大人歇息……”

  孟聚淡淡说:“没有官署,你就该带我回军营里。”

  “是!只是小人当时没想到,因为孙巡抚他是地主,他这么说,其他在场的吕都督、蓝总管、王旅帅他们也是赞同的,都说这一阵镇督太辛苦了,确实该轻松下,小的一时糊涂,就听了他们安排了——小的知错了,不该擅作主张的。”

  说了一通话,孟聚心头的怒气也消散不少,他长吁一口气:“算了,既然吕六楼他们都说了,这也怪不得你们了——外面有谁在?”

  “启禀镇督,昨晚他们喝得太晚,诸位将军都各自歇息了,还没起床。倒是孙巡抚一早就过来在外面候着了,小的要给他通报,他也不肯,说是怕打扰了镇督歇息。需要小的把他叫进来吗?”

  “孙翔一直在外面候着?这家伙……你去问问他,有什么要紧事吗?”

  亲卫应声领命而去,过了一阵,他回来应命道:“孙巡抚说他没什么要紧事,就是怕镇督在这边有什么事要吩咐,找不到人,所以他在外面候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2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8/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斗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