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铸圣庭_分节阅读_第421节
小说作者:邪影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4.48 MB   上传时间:2015-11-20 13:41:43

  “嗯!无论如何,平原君的能力还是有的,毕竟出自旧赵,与旧赵遗族多少会有点牵扯,有点来往也属正常。若无确切证据,一视同仁为好,万莫打草惊蛇,风声鹤唳!”

  剑殇沉思中,悄悄查看了下平原君赵胜的忠诚度,发觉并未降低,便顾作大度应道。

  姜曜嘴巴一张,正要分辨,被剑殇眼神一扫,暗叹了声沉默,毕竟高虹是谋士,可以猜测建议。他是情报负责人,要的是确切证据,而非猜疑之言。

  “至于蕴龙谋划之失败,跟大秦帝国和张楚政权的决战即将爆发,使得各个势力无暇他顾有很大关系,密切关注下,伺机切入,也做好招揽残军和分一杯羹的准备!”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本就无法要求别人一心一意,跟自己所希望一样。剑殇虽然理解姜曜的猜疑,却也不会多说,迅速转移话题吩咐道。

  “是!”姜曜应道。

  “若无其他要事,退下吧!”

  讨论至今,该说的事都差不多了,剑殇虽然注重势力发展,个人实力却也没忽视,一直都在尽力修习。

  片刻后,姜曜和高虹告退离开。

  “小虹!岭南之景颇具特色,来到岭南这么久,你都没出去游玩过。祁阳山景色秀丽,乃不可多得的美妙景点,更有不少上古,乃至远古的传说,不如我们找个时间去看看?否则离开岭南后,领略岭南景色的机会就少了!”

  静静行走间,无数次偷瞄身边熟悉而又颇为陌生的曼妙身影之际,眼看走廊尽头在即,姜曜暗自打气,眼神希翼看着高虹,硬着头皮邀约道。

  “可是……主公即将折返蕴龙,诸事繁忙,哪有时间游玩……”

  高虹心思紧绷听姜曜说完,心中颇为意动,做贼心虚般回头看了眼剑殇所在,语气迟疑不定说道。

  “好吧!”

  看高虹动作,姜曜心中一沉,再听高虹委婉拒绝,姜曜心中颇为苦涩,颇为失望、落寞低声应道。

  沉默间,两人已经走到走廊尽头……

  “有时间再说吧!”心思纷杂的高虹,脚步一顿说道。

  “嗯!先忙吧!”姜曜苦涩应道。

  话落,两人分别离开,一左一右,宛若两条难以交集的平行线……

  “哎……”

  随着距离拉开,两人不约而同叹息了声。

  以姜曜沉稳寡言的性格,能如此邀约已经算极限了。

  以高虹认真娴静的性格,自然不会直接答应,加上心思复杂,无奈姜曜就不能多邀请下?

  ……

  与此同时,蕴龙郡连绵山峦中。

  潜入蕴龙郡多日的各方势力,因为武桓势力主要将领基本都已离开,就万花谷的戚姬和蕴龙城的江胜留守,可谓真正的空虚,各方势力图谋多时,终究一事无成,如今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四百七十二章 刘邦的不甘

  河内郡以南,临济。

  城高数百丈,人口上亿的王朝级别城池临济城。

  此时,繁荣昌盛的临济城,城内军队迅驰,烽烟袅袅,无数残军激战各处。高耸入云的城墙坑坑洼洼,无数绣着“刘”字的鎏金旌旗遍插城头。

  紫袍佩剑的刘邦站立临济城头,无视战火蹂躏后的临济城,无视烽火考验的城内形势,在数千银甲白披的精锐特殊兵种“白龙剑卫”的环卫下,遥望南方,久久沉默。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临济城一下,与朝歌、濮阳三角屹立,坐拥三大王城,大势已成,霸业可期!”

  高冠儒服的曹参、绝美睿智的张良等军师,在精锐军卒护卫下,来到刘邦身旁,曹参颇为兴奋、恭敬,连声恭贺道。

  起义数月,刘邦拿下河内郡,过河南侵,先下王城濮阳,后下雍丘、都关、甄城、城阳、燕城、济阴等名城,如今拿下临济。使得三大王城以“三才方位”倚角而立,进可攻,退可守。势力总面积虽然等若衡山郡,人口、经济、政治等因素,却是衡山郡的数十上百倍,已经呈潜龙升渊的大气之势,这就是中原与边荒的主要区别。

  别的不说,光是三大王城的庞大人口基数,只要刘邦有足够资金、足够魄力,随时能拉起百万大军还游刃有余,而且极难被攻陷,都是极为稳定的基地,毕竟中原的王朝级别的城池,人口基数都过亿,这是种巨大蚋变。

  “嗯!”

  帐下诸将兴奋喜悦,刘邦却依旧遥望南方,脸色如常平静应了声,甚至还有点忧虑。

  看刘邦此状,原本兴奋喜悦,信心昂扬的刘邦诸将,顿时齐齐心中一凛,不敢表现得太过。

  什么是真龙之主?

  这就是真龙之主,连拿下王城级别城池,都心如古井,冷静如斯,宛若拿下小城级别城池般毫不在意。

  想想项氏大军拿下王城级别城池彭城的“嚣张跋扈”,心境跟刘邦相比,天差地别。

  当然,这是此时刘邦诸将心中的想法。

  刘邦势力三大王城,朝歌是老牌王城,有望晋级皇城;临济是新晋王城,濮阳虽是王城规模,距离真正的王城标准却还有段距离。至于彭城,那是老牌古都,称之为皇城也不为过,不能相提并论。

  张良心思如鬼,站立刘邦身畔,跟随远眺南方,缓缓问道:“主公在忧虑武桓王?!”

  “知我者,张良矣!”

  刘邦点了点头,颇为亲近连声赞道。顿了下,脸色一正,自嘲摇了摇头接道:

  “直到如今,天下人方知武桓王之谋划,不愧为武桓王啊!竟然以空城计吓住天下人,瞒天过海拿下岭南,又以连环计得到虞氏一族,如此魄力、如此谋划,本座不如啊!”

  “主公……”

  曹参、陈平等心中咯噔一声,兴奋狂傲之心消散大半,脱口喊道。

  想说什么,又不知该怎么说,包括张良在内的所有军师幕僚,脸皮都有点发烫。

  之前,项氏大军主公前来联盟,并意图联合己方、大秦等势力,联军图谋蕴龙。只是刘邦势力众军师幕僚,感觉蕴龙郡是武桓王大本营,武桓王不可能没有后手,所以不赞成“趁虚而入”。因此,自从知道武桓王“瞒天过海”潜入岭南后,刘邦势力跟项氏一族、大秦帝国等势力一直在扯皮,扯到武桓王大军回转蕴龙,依旧没真正对蕴龙郡动手,机会已失,这就是刘邦口中的“空城计”!

  直到武桓王亲率大军赶回蕴龙郡,天下人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武桓王之前是摆“空城计”,调走蕴龙郡所有正规军,连各个势力强者潜入蕴龙郡,也没发现大军存在,反而让各方势力投鼠忌器,不敢侵犯。可惜,等反应过来时,时机已失。

  直到此时,天下人才明白过来,许多势力都捶胸顿足,懊悔万分。根据调查,武桓王之前忽然接收衡山郡、岭南,实力确实不足以稳定形势,谁知道武桓王敢拿大本营蕴龙郡当赌注,赌天下人不敢“趁虚而入”。

  人的名,树的影。基于武桓王威名,加上武桓王的沉稳谨慎,各个势力首领都不相信“真实情报”,却是被武桓王摆了一道!

  这就是武桓王的魄力,也是刘邦自认不如武桓王的地方,要刘邦拿大本营朝歌当赌注,倾巢而出开疆扩土,刘邦还真没这勇气。

  自古以来,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不外如是啊!

  经过此事,天下人对武桓王有了新的看法,不管是官方,还是市井,都是津津乐道,更让武桓王威名大震!

  “属下无能,请主公降罪!”

  张良眼皮一跳,绝美脸庞苦涩,躬身请罪道。

  毕竟,当初项氏一族联盟时,各个军师,包括刘邦在内,大多是倾向于趁虚而入谋夺蕴龙郡。是张良高估了武桓王,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得众人不敢大军南下,如今“谜底”揭晓,让张良情何以堪啊!

  “张先生才智通天,何罪之有?如果我方谋夺蕴龙郡,也得不到蕴龙郡,反而会失去攻陷临济的机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何况,那是本座的决定!”

  刘邦月眉一挑,连忙扶住张良,硬挤出个笑容连声说道。

  其实,此时的刘邦,心中对张良确实颇有怨气,猜疑张良是不是因为心中人“邪妃”,而故意帮助武桓王,否则张良当初曾经自认不如范增,为什么又否决范增的联军之说?!

  “主公能如此想,自然最好!确实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以张良之能,如何不知道刘邦的想法。心中暗叹了声,颇受打击叹息道。

  经过此事,张良反而激起了与“情敌”武桓王,一较高下的想法,不能说对刘邦真正忠心,至少已经决定全力辅佐刘邦,击败武桓王!

  “如何能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区区临济城,早晚是我方囊中之物。而武桓王,大气已成,今后再难有撼动武桓王根基的机会了!事实已明,根据我方探子回报,蕴龙郡根本没张兄所说的兵马俑,否则武桓王也不会等岭南形势初稳,就迫不及待率军回援了!”

  听张良如此说,曹参心中冷哼一声,语气颇为不悦连声说道。

  当初,曹参也是偏向联合项氏大军、大秦帝国等势力,趁虚而入拿下蕴龙郡,就算难以得到地盘,至少能重创武桓王,得到海量后勤物资,缓解刘邦大军的形势。

  毕竟,如今天下大乱,毁坏了无数农田果园,除却武桓王和大秦帝国两大势力,粮食等生活物资,对于哪个势力都是急缺之物,就算刘邦势力有白氏一族支持,也是一样。

  “……”

  张良嘴巴蠕动数下,苦笑摇了摇头,没有反驳,也无法反驳,即使张良知道曹参这是在争取军师之位。

  当初,张良是以武桓王手中拥有“始皇陵”核心枢纽为根据,说服众人接受蕴龙郡空虚是武桓王圈套的说法,因为武桓王蹿出大秦帝都咸阳时拿出过,虽然这事没广泛流传,但以刘邦、张良等人的身份地位,却是清楚。

  谁知道,直到武桓王亲自率军回援蕴龙郡,各方势力派出的强者,几乎把蕴龙郡掀地三尺,也没找到兵马俑在哪里,连个影子都没看到。

  经过此事,张良能清楚感受到,原本自己是刘邦心中第一军师,如今却是有点排斥,隐在曹参、陈平之下了,毕竟他们确实是神谋鬼算的顶级军师。

  “好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若要责怪,就怪本座吧,毕竟是本座的决定!”

  曹参的心思,刘邦自然清楚,却也不想失去张良,连忙缓和道。

  “属下不敢!”曹参连忙说道。

  “大秦帝国,气数已尽,已是日落西山,倾覆在即;张楚政权,鼠狼之辈,鼠目寸光,不足为虑;项氏一族,过江猛虎,再而衰,三而衰,又与武桓王势力接壤,大事难成。至于各处起义军,更不放在本座眼里,错失此次机遇,武桓王是潜龙升渊,难以抑制了,各位先生有何看法?有否压制武桓王之计?”

  事已至此,刘邦不想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迅速转移话题说道,谁知道,越说越怒,又怒又惊又忧,也间接说明了,别看刘邦说得好像不在乎张良的“失算”,其实芥蒂颇深。

  刘邦心机如海,此次却颇为光棍,直言天下英雄尽皆不在眼里,最大的对手是武桓王!

  “……”

  曹参、陈平、张良等军师对视一眼,齐齐沉默。

  如今武桓王亲率大军折返蕴龙郡,加上武桓势力易守难攻的天然地理,除非他们拥有恐怖海军,从东海袭击岭南,否则根本奈何不了武桓势力啊!

  “好一个九龙之主!难道本座真不如他?!”

  看各位军师沉默,刘邦心生魔性,又忧又怒又不甘心握拳呢喃道。顿了下,苦涩仰望苍天,叹息道:“即生真龙,何来龙主?!天道不公啊!”

  天下皆知,刘邦是真龙之主,而武桓王是九龙之主。再回想前程,刘邦虽然无赖、无耻,却能认清事实,知道自己平时无往不利,但碰上武桓王肯定倒霉,所以比任何人都怕武桓王,这也是刘邦当初同意张良说法,不敢大军侵犯武桓势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公?!”

  一声叹息,刘邦的颓废、无奈,尽皆展示,使得诸将惊慌喊道。

  刘邦诸将都是历史名将,尽皆精明如鬼,自然看得出主公有点怕武桓王,颇为忌惮,只是他们不敢明说而已。

  如果刘邦真抱着这种想法,那势力还如何发展?!

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良说

  “主公此言差矣!天道至公,不偏不倚!”

  看刘邦此状,张良迟疑了下,沉声说道。

  “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5页  当前第4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1/14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铸圣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