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择_分节阅读_第438节
小说作者:卷土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4.38 MB   上传时间:2016-03-03 16:14:48

  “我首先要去和仆人会合,然后去焉支山,最后入昆仑,听说西戎道路崎岖难行,所以这一路上的各项事宜,就拜托了庞公子了哦。”

  庞起更是放松了下来,拍胸脯道:

  “这个自然是小事,包在我身上好了。不过一过焉支山以后,那边就十分偏僻荒凉,林兄你要确保万无一失,那么最好还是知会涂章翱一声。”

  这庞家此时可以说是在西戎国当中一手遮天,林封谨的要求也并不过分,所以庞起才能这样拍胸脯保证,接下来他又作陪,引领林封谨游览当地的盐湖盐矿,看一看传说当中的出产九种盐巴的盐坑,这些十分罕见的景色倒真的是令人啧啧称奇,感慨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接下来一切的吃喝拉撒都是不用林封谨理会的了,就连等待在那边准备会合的野猪也是有专门的人接了过来,毕恭毕敬的口称猪爷。

  不过虽然万事俱备,还是有一样事情令林封谨有些担心,便是这一次前往焉支山的话,西戎的国都金城帐乃是必经之地。

  在早年的时候,西戎乃是由十三个大部落联合组成的,因此其领袖所在的金城帐也会随着水草的繁茂而迁移,一年四季,居无定所,不过,当西戎正式立国以后,完成了从游牧到半定居生活的转变,金城帐的驻地就固定了下来,大部分的牧民转变成了自耕农,周围的土地也是大部分成为了耕地,只有小半部分最为肥美的草场给留了下来。

  林封谨与野猪相遇以后,陡然多了这么个强援,心中也是多了一个凭依,野猪故地重游,想起前世今生,也是倍加唏嘘。一路行来,这西戎给人的感觉就是武风极盛,到处都可以见到佩戴着刀弓的武士行走,便是路上的商贾,也多有侍卫随行,这一个国度尚武之风盛行,难怪得地处偏僻,也是可以跻身于五国之列。

  这一次堂而皇之的在西戎的官道上行走,赶路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跟随着庞家的商队而行,好水川到金城帐足足也是有一千一百余里,却也是只用了四天功夫而已,这一路上林封谨也算是见识到了庞家的盛气凌人,走关过卡,肆意插队加塞,百无禁忌,甚至有税丁想要跑来看一看货物的,都被劈脸一马鞭子抽得在地上惨嚎。

  当然,这种事情对于林封谨来说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倚仗权势飞扬跋扈的哪里都有,哪怕是北齐国当中也是屡见不鲜,至于什么律令之类的更不在林封谨考虑之列。

  他担心的唯一一件事,便是这西戎也是法家的根基所在,而此时法家当中出了一个惊才艳艳的韩子,将本来四分五裂的法家大一统起来,庞家的这些人做得实在有些过分,一旦引出来了法家的人,自己就很难藏得了行踪了。

  好在庞家的人看起来也是知道收敛的,在距离金城帐一两百里的地方行事就规矩了许多,而到了这里以后,大片大片笔挺的白桦林矗立在了官道两侧,仿佛哨兵一样站立着,蔚为壮观。

  临睡前,林封谨找了几株白桦树,在其树皮表面割了几刀,然后下方用竹管承接住,第二天早上起来便可以有清新可口的白桦树汁喝,格外的芬芳扑鼻,旁边的人都看傻了眼,他们都没有尝试过这么干过呢,但尝了一尝之后,都觉得清新甘美,于是纷纷有样学样,连管事也是十分好奇,由得这帮护卫折腾。

  这帮人正在忙乱的时候,忽然听到后方的官道当中有铃铛乱响,紧接着就是一名红衣骑士策马奔驰而过,并且高高的擎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一个林封谨不认识的字。

  紧接着不到半支烟的功夫,远处传来了“呜呜呜”的声音,便是三名红衣骑士策马疾驰而过,这三名红衣骑士腰间都有号角,三人一面疾驰,一面便有人吹号,这个人吹累了就换下一个,务必要保证号角声不会断绝。

  路边上的行商听到了这号声,便纷纷走避,闪开一旁,林封谨见到了这状况,忍不住奇道:

  “这是有贵人出巡么?好大的排场?”

  野猪看了一会儿道:

  “三使开道,闲人走避,来金城帐的不是南院大王就是北院大王了,也当真是有些奇怪,当今西戎国君韩令对两院大王忌讳得紧,怎么会让他们来金城帐?”

  听了野猪的话,庞家这一次出行的庞管事便插话道:

  “太后圣寿,北院大王韩礼身为第三子,自是要来的。”

  林封谨对西戎国内的局势也是有所了结,知道当今国君韩令却并非是当今太后亲生的,只是机缘巧合,左右逢源,得到了七大部族的支持才登上了国君之位,作为妥协,太后的两个儿子则把持了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这两个十分要害的职位。

  说实话,韩令此人也算得上是一代雄杰,他刚刚即位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妥协的产物,只能算个傀儡。

  斯时太后在内为腹心之患,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兄弟同心,把持兵权在外,端的是内外结合,盘根错节,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走错一步,便很可能满盘皆输,可是他不仅仅是将国君之位坐牢了,西戎更是在他的手中充满了侵略性,袭东夏,扰北齐,寇中唐!换成是林封谨在这样的局面下,也是一定做不到此点的。

  此时乃是西戎太后七十大寿,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以太后之尊,可以说不乏什么灵丹妙药的进补,但太后的身体一直就不好,寿数有限,从眼前的局面看来,太后加上两院大王才能勉强和韩令对抗,可是太后还能活几年?

  这最重要的支柱一倒,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就算是联手,估计也不是韩令的对手了。

  所以,这一次太后大寿实际上也应该是西戎国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可以说是风起云涌,该站队的,该未雨绸缪的都在活动,当然,林封谨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只不过他却听人说起了另外一件事,便是太后圣寿也是导致了一定的人气效应,为了给这位老太后贺寿,整个西戎国内无论是真心想要让她长命百岁或者是恨不得她下一秒就嗝屁的,都得准备一份厚厚的贺礼。

  这送寿礼乃是难得的可以名正言顺的讨好上司的机会,便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能在这寿筵上露一把脸的,少不得也就要官运亨通。

  人生在世,无非吃喝二字,所以这一次,据说左丞相脱脱木便千方百计的请来了当年大卫朝的御膳房总管蔡大师传人统筹调度,要让这太后娘娘升一升格,体会一次帝国太后的寿诞。

  不过,右丞相孟春来也是不甘示弱,寻访到了庖丁一族,请到了传说当中的易牙的后人也是来一显身手。

  要知道,无论是蔡大师还是易牙的后人,都是属于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人,平时要与之相逢的话,那么林封谨都得是要靠走大运才行,今日却是可以在金城帐同时找到两人,当真是令人庆幸至极。

  林封谨可没有忘记,自己在这七冲门的最后一关上面可是卡得欲仙欲死啊。若是能够在这里冲关成功,又何必去劳烦东家之子呢。

  等到南院大王的车驾过完之后,一干人便重新上路,话说这还是林封谨第一次来到了金城帐,等到接近都城二十里的时候,便已经见到了诸多奇特的房舍,这些房舍颇有些类似于天竺国的风格,浓重的金彩边缘,还有细腻的建筑线条,不过房屋的特点却是结合了汉族青砖瓦房和帐篷的特色,看起来很是具有异域风情。

  等到车驾经过了一处叫做返照坡的地方的时候,远远的就可以见到一连串白色的建筑延绵不断,沿着旁边的山坡山脊顺势而上,这些白色的建筑都是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偏偏建筑的屋脊上却不是鸱吻等等常见的瓦雕,而全部都是鹰鹫之属,都是振翅飞翔的形象,令人为之侧目。

  最大的一座建筑上,更是有神佛雕像都在朝拜的雕像,上面都漆了金粉,可以说是十分惹眼,林封谨见了也是注目良久,心道那里莫非是夏宫?

  野猪见到了林封谨的神情,便低声对林封谨道:

  “主人,这里就是大牧首元昊的居处,大北居宗。这里与金城帐一南一北,互为表里,无论是从战略价值还是风水上来说,都是相得益彰。”

第092章 暗黑料理

  野猪这厮虽然粗鲁,但他却是在林封谨主持的小衍醮当中,成功的吸收了谭奉沙的一部分记忆,而谭奉沙乃是元昊的弟子,因此也难怪得他说起这些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

  此时林封谨自然是万万不敢去招惹元昊这等巨头,就连法家这种庞然大物,还不是被元昊挤得有些艰于呼吸,因此才千方百计的想要在北齐开辟第二阵地为退路,像林封谨遇到了元昊,那只怕是逃都没有办法逃。

  好在元昊他老人家也应该不会对林封谨十分上心,更不会特地的关注他的行踪。因此林封谨暗自里抹了一把冷汗,多看了几眼以后急忙缩回车厢里面,等到车驾过了这大北居宗才敢出来。

  这时候林封谨便已经见到,这里可以说已经是格外的繁华,到处都是阙、碑亭、月城、内城、献殿、灵台、内神墙、外神墙、角台等等建筑,不过颜色却是多以红,白,金为主,充满了异域风情,一问之下才心中了然,原来这里已经是进入了金城帐。

  林封谨忍不住奇道:

  “我进去也不过一小会儿,怎的就不知不觉的过了城墙和护城河了?”

  那管事已经是自得一笑道:

  “咱们西戎的金城帐乃是天生就没有城墙和护城河的,因为我们强大的牧骑,便是金城帐的城墙,我们勇士的血肉,就是金城帐的护城河,敌人再怎么强大,也不能打到金城帐下!”

  听这管事这么一说,林封谨才醒悟了过来,最初的时候金城帐没有城墙,是因为它可以随时搬离,但到了现在的话,要攻入金城帐,首先就要征服几十万牧骑,从草原上一路推进到这里,接下来还要面对西戎的穷山恶水和险恶的天气,因此五国并立以来,还真是没有打到过金城帐下的例子。

  接下来作为贵客,林封谨他们自然就被安置得十分妥帖,并且庞起也是对这些下人们打了招呼,说是林公子的话就是他的话,因此林封谨提出来一直对蔡大师十分仰慕,希望去拜见一下以后,那管事立即便前去操办了,很快就回来告诉林封谨,说是已经和蔡大师约好了时间,明日下午可以见上一面。

  来到了金城帐里面以后,又是恰逢太后庆典,肯定是人头涌涌外加戒备森严,为了规避是非,林封谨便闭门不出,就连饭食都是由小二送进来的,又和野猪说起自己在那寻州经历的一应见闻,真的是相当的唏嘘,感慨天地造化之神奇。

  ※※※

  第二日下午,林封谨便依照约定,前去北城的松鹤居拜见蔡大师。

  这蔡大师体格十分肥胖,已经是谢了顶,脑袋上面油光水滑的,若是加上几处戒疤,穿上僧袍的话,便可以直接去做个和尚了。

  不过这蔡大师虽然体胖,性格却是不大好,喜欢斜着眼睛看人,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好在林封谨来到这里也不是和他交朋友的,攀谈了几句以后,便开门见山的道:

  “实不相瞒大师,在下乃是饕餮中人,平生最喜天下美食,来到这里,便是要请大师一露身手的。”

  听了林封谨的话,旁边顿时就有两名弟子跳了出来,冷淡的道:

  “这位公子,我家师尊已经十三年没有下过厨房……唔?”

  原来林封谨这时候已经很干脆的动用了肢体语言,把一张五千两的银票拍在了桌上,有道是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这两名弟子顿时就仿佛锯了嘴的葫芦那样不作声了,只是拿眼看向师傅。

  蔡大师略微扫了一眼,却是从鼻孔里面哼了一声道:

  “这位尊客,刚刚我的两名徒儿不是说了吗?老夫已经是十三年没有下过厨房了。”

  林封谨笑了笑道:

  “大师你来到这金城帐,莫非是来烧火的不成?”

  说完又拍了一张五千两的银票上去。

  蔡大师的眼角抽搐了一下,却还是微微摇头:

  “尊客还是请回……”

  这后面的话愣是没说出来,因为林封谨又拍了一张银票上去,赫然是一万两!这就一共是两万两!

  两万两听起来不多,但是用两万两买一顿饭的,那还真是罕见!就像是很多发烧友存一两万块买一台高档电脑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用同样的价格去买鼠标键盘这种外设就有些震撼了。

  林封谨丢了两万两下去以后,居然还意犹未尽,又是抽出了一张一万两银票在指头缝隙里面夹着,淡淡地道:

  “若是让我吃得满意,这里还有额外的一万两花红。”

  蔡大师叹了一口气,他又不是真的金盆洗手了,所谓的十三年不下厨那都是顺口一说而已,否则的话,不在家里面呆着跑到这里来做什么呢?为太后贺寿做菜,那是必然赚不到什么钱的,只能说是名声更响亮——名气响亮了,还不是为了自己做出来的菜卖更高的价钱?

  现在林封谨直接一步到位开出来了高价,蔡大师自然就鞠躬尽瘁了,二话不说站起来就往后面走,当然,没忘记顺手将那叠银票拿走。

  紧接着便有一名弟子跑来,把林封谨引到了后面的小院当中,这小院里面植物蓊蓊郁郁的,十分清雅,假山小桥流水一样不缺,有江南风韵,然后便有弟子来倒茶给林封谨喝,林封谨一入口这茶水,便知道其中有讲究,这茶水味道很是清淡,却有一种袅袅的清香盘旋不去。很显然,除了去除客人口中的异味之外,还有一些其余的用途。

  林封谨喝完了一杯茶,便有人丛后厨端了一碗面上来,这面却是清汤面,器皿乃是洁白当中透了些天青色,面汤浓稠呈现出乳白色,搭配起来一看就极有食欲,而面条则是细若银丝,更神奇的是,这面条用筷子夹住头部,拎起来以后居然奇长无比,感情这一碗面,却是只有这一根面条!

  看到了这碗面,林封谨就知道此行不虚了,这蔡大师显然也是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已经开始在普通的菜肴上下工夫推陈出新了。

  果然,一吃这碗面,就感觉那面条在嘴巴里面可以说是筋道得不行,咬下去以后,仿佛有自己生命也似的不停滑动弹牙,配合上那浓稠的鲜美的汤汁,端的是令人感觉到了这碗面当中似乎都有自己的灵魂似的,而先前喝下去的那茶水余留的芬芳也是依然在唇齿之间萦绕,形成了奇异的香味。

  很显然,太后寿诞,最应景的就是要吃寿面,这蔡大师苦心研究了这么些时日,应该所有的心思都是放在了这碗寿面上,结果被林封谨捷足先登,抢先品尝到了。

  果然,接下来蔡大师做出来的龙须闹(炒豆芽),玉玲珑(豆腐汤)等等也堪称是绝味美食,但无论是心思还是味道,都是被前面的这碗寿面给盖过了。不过仔细说起来,这碗面的味道,也就是和当年在中唐王宫里面吃到的那一碗蛋炒饭在伯仲之间,还不能令林封谨脱胎换骨,破掉最后一处冲门。

  不过这蔡大师的手艺,也确实是趋近了厨艺的巅峰,也就是只差半步而已,确实也是尽心竭力,所以林封谨也是不会吝惜,那一万两花红也是随之派发了下去。

  本来林封谨下午就是要计划去拜访那位易牙的后人,易大师的,但是吃了这碗面以后却是发觉不能去了,因为这碗面当中的味道看起来清淡,却是隽永浓烈,久久不散,不适合下午再去品尝易大师的佳肴,否则的话,物性相冲,反而不美,因此只能第二日再去了。

  这易大师能够被推选出来和蔡大师打擂台,自然也是有过人之处,两人的厨艺可以说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蔡大师代表的是普通厨艺,而易牙这一脉,则是十分罕见的暗黑厨道!

  易牙乃是先秦时候的人,本来也是个御厨,却一直被天赋所限制,遇到了瓶颈,偏偏他又是个热衷于功名的人,所以一直都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结果有一次,易牙听到了他侍奉的桓公说:

  “寡人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未食人肉,倒为憾事。”

  桓公此言本是无心的戏言,而易牙却把这话牢记在心,一心想着卖弄好自己的本事,好博得桓公的欢心,便开始走上了暗黑料理之路,他开始先用死囚、平民的肉来进行炮制,最后有了十成把握之后,便一咬牙选了用自己四岁儿子的肉(国君身份尊贵,不能食用低贱的平民和犯人的肉)。

  结果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金鼎鲜嫩无比,从未尝过的肉汤,赞叹不已,觉得美味至极,便询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说是自己儿子的肉,为祈国君身体安泰无虞,杀子以献主公。桓公因此便觉得此人忠心耿耿,易牙从此便是飞黄腾达。

  易牙飞黄腾达之后呢,史书上没有记载接下来的事情,但是推理就推论得出来,桓公这厮既然吃到了美味至极的人肉汤,会不会再点一次呢?这是有很大的几率的。

  易牙在暗黑料理这方面尝到了甜头,突破了自己的厨艺的桎梏,那么他从此是否会金盆洗手,突然忏悔了呢?就他悍然杀子邀宠的铁石心肠,估计也不会,并且因为国君的宠幸和纵容,比较符合当时情况的,很有可能便是易牙变本加厉,更加深入的研究暗黑料理,因此,这一脉虽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却也是流传了下来。

  (注:我读史书还有各种古代小说,发觉中国古代真的是不把吃人肉当成什么大事,一些比较冷僻的书籍就不说了,就拿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浒传来说,里面描写食人心肝,食人肉的桥段就相当多。)

  (比如宋江就吃过人的心肝,李逵也这么干过,甚至书中还总结出来了规律,就是剜活人心肝的时候,要在胸口先泼冷水,这样把热血泼散了挖出来的心肝才脆嫩,并且貌似在书中的观念里面,人的心肝和腿上的肉比较好吃,其余的部位就没有动过了。并且书中描写要食人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表现得很是淡定的,感觉完全就仿佛是现代人去夜宵吃了点烧烤一样……)

  (水浒传这本书成书于明朝中晚期,由此就可以推断出来当时的一些社会风俗和习惯——比如我们现在的网文就绝对不会有这么淡定的食人桥段,可见茫茫的历史当中,也很是被覆盖掉了一些残酷的事实啊。)

  ※※※

  第二日林封谨去见易大师的过程也是大同小异,最初的时候对方肯定是要摆谱的,不过呢,林公子此时却是穷得只剩下钱了,金钱开道之下,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的。

  并且这位易大师搞暗黑料理的,端的是见钱眼开,也是快人快语,很干脆的告诉林封谨,既然客人出了这么多钱,那么就请点菜吧。

  林封谨便很干脆的点易大师准备给太后贺寿的菜肴,但是易大师却是反问林封谨一句,能不能等个十天半个月的。

  林封谨大奇之下,便打算问个究竟,易大师便娓娓道来,说是自己给太后准备的菜肴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块驴肉而已,但是,这块驴肉的加工方法,却是十分变态。

  首先要选一头健壮的毛驴,然后用特殊饲料催肥五六天之后,再将其关起来一两天,先让其把肚皮里面的存货排泄干净,然后将毛驴的笼子周围点燃大火,这毛驴被高温炙烤下,自然就十分口渴,便有人给它端来了盆子放在面前。

  这盆子里面是什么呢?当然不是清水,而是事先调配好的油盐酱醋等等作料,毛驴喝下去以后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越喝越渴,越渴越喝,等到差不多的了时候,更是让人用扁担狠狠的抽打这毛驴的脊背,毛驴惨叫之余,自然就要绷紧挨打地方的肌肉来减轻疼痛,同时体内的血脉也会往挨打的地方汇聚。

  这样的话,抽打几下毛驴,便又给它喂调配好的作料,如此循环大概一两个时辰,毛驴便是奄奄一息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4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