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择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卷土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4.38 MB   上传时间:2016-03-03 16:14:48

  阿西此时已经是眼泪在眼眶里面打转了,貌似下一秒就要大哭,林封谨却是认真的冷冷道:

  “你的阿姆现在已经昏迷了过去吧,我看着你喝完药,才能去救他,你要是想你阿姆死掉,那么尽管在这里哭好了。”

  小姑娘阿西一个激灵,立即捧着碗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说起来也怪,她感觉自己喝下去的药仿佛是炭火一样在肚子里面滚热着,然后忍不住就恶心了起来,林封谨一把将她抱了起来,然后指着院子中央道:

  “吐地上!”

  阿西早就忍耐不住,哇哇大吐了起来,林封谨见到她的呕吐物当中也没有成型的虫子,只是阴气浓郁,便给水让她漱口,紧接着就去楼上救治她的阿姆。

  对于昏迷过去的人,则是只能用毛巾蘸了药汁,慢慢的往嘴巴边缘浸进去,这可是个水磨工夫。正在浸药的时候,却听到了旁边的胡为大声焦急的叫了起来:

  “林师兄,林师兄!!!我阿爹醒了过来,可就是不吐啊!”

  林封谨站了起来,对阿西道:

  “你学着我的样子给你的阿姆浸药吧,我上去看看你阿爹。”

  女孩子做这种事情本来就细心一点,何况是给自己的阿妈,所以小姑娘阿西就顺利地将药物接了过来,因为知道可能要呕吐,还特地将木盆拿了过来。

  林封谨见到了她的模样,心中一宽,便去了旁边的房间,见到了胡为的老爹,他没有汉姓,被称为丹尔老爹,外面都管他叫做丹尔头人,虽然满面病容,依然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度,此时虽然说不出话,皱眉痛苦的样子,却是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林封谨拱了拱手,然后走了过去询问胡为道:

  “你给令尊喝了多少药?”

  胡为道:

  “我浸了大概小半碗,阿爹就醒转来了,然后又喝了整整一碗。”

第044章 实务

  林封谨想了想,然后便对着丹尔头人道:

  “伯父,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胸口憋闷得很,并且有火烧火燎的剧痛感觉,仿佛是有东西在里面窜来窜去?”

  丹尔头人眼中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用力点了点头。

  林封谨立即对胡为道:

  “弄一碗血来,除了人的,必须新鲜。”

  胡为立即就跑下了楼去,然后就听到一阵鸡飞狗跳的声音,结果他忙活了半晌,最后还是小姑娘阿西怯生生的捧着一碗鸡血走了上来,后面的胡为气喘吁吁的,脸上既有鸡毛,身上还有鸡屎,手上还有被抠出来的血印子,果然这厮在家里面也是从不干家务的。

  林封谨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倒了一碗烈酒给丹尔头人喝了下去,喝下去以后,丹尔头人脸上的痛苦之色更加严重了!胡为担心地看着林封谨,林封谨却是胸有成竹的点了点头,然后将鸡血放到了丹尔头人的嘴边,只让他张着嘴,却不让喝。

  就这么隔了一会儿,丹尔头人脸上的痛苦表情越来越重,忽然,他张开了嘴巴似乎想要打个喷嚏似的,但就在这一瞬间,从他张大的口腔当中竟是快若闪电也似的飞跃出来了几只黑影,飞跳进了那装着鸡血的碗里面,仔细看那黑影,却仿佛是黑色的胶质状的蜈蚣和蛇似的,扭曲狰狞!

  然后丹尔头人立即双手都在到处摸索着,似乎在找什么,林封谨急道:

  “盆子,盆子,他要呕吐。”

  盆子一拿来,丹尔头人立即就吐了个翻江倒海,这一次他吐出来的东西里面,大量的粘液都形成了虾,虫的形状,不停地跳跃翻动,令人望而生畏。

  等到丹尔头人呕吐完了以后,顿时浑身上下都轻松了不少,精神也是健旺了起来,这老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然后躺倒了下去,感觉着体内的病痛都在瞬间消失的快意。

  隔了一会儿却是强撑着身体爬了起来,看了一眼旁边的胡为,双手交叉按在胸口,对着林封谨深深的行了个礼。

  林封谨却是知道,硐人不喜欢将感谢之类的话说出来,而是记在了心中,这丹尔头人行的这个大礼,却已经是硐人的最高礼节了。单单是救他的命还摊不上这样的感激,应该是在感谢救了他的儿子,女儿,全家!

  林封谨急忙还礼,然后道:

  “伯父,现在您得辛苦一下了,我们终究是外来的人,说的话硐民未必就信,这祸寨瘟虽然发病激烈,但真正要人命却要等到十天以后,所以全寨子的人若是听从安排的话,却是都可以救得回来的。”

  “真的?”丹尔头人闻言惊喜道:“真的能救?那十八乡的硐人都要世世代代的感你的恩!”

  林封谨听了丹尔头人才知道,原来硐人也有自己的节日,这一次便恰好是他们的“梭注”节,这个节日有些类似于汉族的政协会议+五四青年节的混合体。首先是各个硐寨的头人会面,商量一些大事,然后就是青年未婚男女“非诚勿扰”的时间段。

  因此,此时的寨子里面,实际上一同中招的,还有方圆百里内的十几个硐寨头人,以及按捺不住激情提前到来的几十号硐族未婚男女。

  因此林封谨他们在来路上见到的那些火盆和烧掉的纸人纸马,就是这些前来硐寨的客人在染瘟以后,他们的家人痛苦无比的前来拜祭时候烧的。

  至亲的家人,很可能明明还活着,就给他烧这些阴司使用的物事,这是何等凄厉的人间惨事啊。

  随着丹尔头人的醒来,林封谨他们接下来的救治工作就方便得多了,在丹尔头人敲着铜锣的大叫声当中,很多意识还清醒的硐族人都纷纷的走出门外,开始喝药,因为往往年轻人的抵抗力都比老年人都好得多,所以首先得到治愈的便是年轻人。

  然后林封谨宣布了几个规定。

  第一,绝对不可以再喝生水或者是井水,尤其是井水,煮开了的也不行,饮用水必须从湖泊里面去挑,或者是溪流的源头活水去舀。

  第二,所有人这几天都不能吃生,冷,腥的食物,每个人能喝酒的话,就多喝一些,以不喝醉为限度。

  第三,死去了的人,即使是没有呼吸,也不要埋葬,因为他们是处于假死状态当中。

  林封谨的这些规定是具有强烈针对性的。

  因为他知道,女蛹的毒往往就是下在了井水当中,因此就导致全村上下在同一时间内诡异中毒。而女蛹的毒……或者说任何毒物放在流动的水里面,效果都是很差的,所以在源头上卡住了毒物,避免二次感染,就绝对不会出现病人越治越多的状况。

  而多饮酒则是因为酒水乃是属于阳和一类的食物,女蛹毒乃是至阴的东西,所以可以有效中和阴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求前来救治的人越来越多,药物也开始出现了短缺的现象,不是说药材不够,而是因为硐寨处于半山坡上面,又不能动用井水,所以煎药的水就只能去下面的湖泊里面挑。

  此时刚刚恢复的硐族青壮都是大伤元气,手脚酸软,挑不动水,只能由天常书院的士子来做这些粗重的事情,而他们显然对此不算是很精通的,所以效率不高。

  然后开始短缺的就是新鲜的牲畜血,要救治重症患者,就必须要像钓鱼那样,用新鲜的牲畜血液作为引诱,将已经化形的阴邪之气引诱出来。

  可是既然寨子当中的水井中招,牲畜自然也都随之被感染,用被感染的牲畜血来引诱,效果很是不好。一时间林封谨也只能派人去周围收购些家畜来。

  此时随着恢复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开始哀求士子们先救自家的人,有人开始嚷嚷肚子饿了,有人则是打算帮忙挑水却是摔倒在地……

  更夸张的是,这祸寨瘟可以说将所有的人都折磨得几乎是风声鹤唳,在恐惧当中等死,因此渐渐的,居然哪怕是获救了的人都不愿意再回到黑暗,阴冷的竹楼里面去,而是自发的聚集在了药灶的周围,似乎这样靠近士子们,瘟神就不敢靠近,他们也会有安全感似的,根本劝也劝不走……局面的混乱因此只能用一锅粥来形容,人声鼎沸里面混合着呼号哀痛的声音,面对面的说话几乎都听不见了。

  这个时候,在居中统筹调度的欧起和沈故两人都已经是忙得是焦头烂额,声音都喊得嘶哑了,偏偏各种事情弄完了这边,那边却有更多的问题冒了出来,而且很多时候他们还要面对硐人的哀求,偏偏他们对这边的话语还听得一知半解的,搞得欧起恼怒之下几乎都是恨不得马上和学弟们挑水去,也恨不得脱离开这一团乱麻。

  不过这时候,林封谨却是办完了自己的事情出来,他见到了眼前乱糟糟的情形,也见到了旁人的束手无策,立即就叫上了胡为,让他带上象征头人的铜锣和蛇皮鞭子。

  接着林封谨走到什么地方,就敲两下铜锣,将硐民的目光吸引过来,不愿意回到自己的竹楼里面去的并不强迫,而是直接给他们在这晒谷场的边角地方划出了一个范围。

  这个范围并不大,但是足够让人铺上席子躺下了,并且规定这就是他们呆着的地方不许乱动,有不听话的就一鞭子抽了上去。

  这时候硐人的生活方式还是半奴隶制半雇农的形式,被头人抽几鞭子简直就是再正常不过,本地氏族的势力之大,甚至可以判死刑而官府都不闻不问,比如将奸夫淫妇浸猪笼等等,所以根本就没人有反抗的心思。

  有的硐人挨了两鞭子,见到抽的人是胡为,旁边还是前来施药的书院士子,虽然痛得龇牙咧嘴的,却还是只能点头哈腰老老实实的守规矩,顿时秩序也就为之一清。

  然后林封谨又针对人手短缺的问题,吸纳了一些看起来心灵手巧的硐族女子来加入治病的行列,这其中便有胡为的妹子阿西,让她领头管事。

  女子比男子心细得多,因此做这种细碎活儿和照顾病人都不难。尤其是阿西在林封谨面前简直是羞怯得不得了,但让她来带领其余的硐族女儿,却是十分干练,极有效率。

  人手充分了以后,林封谨就将治疗人手分成了两批,一批人手较少,是给神智清醒的人煮药去服的,另外一批人手较多,便是救治已经昏迷不醒的人的。

  紧接着,林封谨又依样画葫芦,用鞭子和大声的呵斥让那些还围在药灶旁边的硐人学会了排队进行救治——事实上这比苦口婆心的温柔劝说要效率十倍——顿时杂乱无比的局面立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不守规矩,并且还是在寨主和救命恩人的双重权威下,挨了鞭子的硐人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捂住被抽出来的鞭痕忍痛吸气,老实听话,不敢有什么二话。

第045章 顺藤摸瓜

  然而林封谨在处理这些事情的同时,居然还要批拨银钱购买牲畜,同时安排组织人手前去运水……随着他的指令被一一随口吩咐下去,很快的,一切都变得秩序井然了起来,令旁边的沈故和欧起两人看得目瞪口呆。

  沈故见了忍不住都对欧起道:

  “尽管这位林学弟的心眼有些小,但现在看起来,硐民也是民啊,他做实务的能力,只怕是咱们学院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欧起默然了一会儿,冷冷地道:

  “我可不是心胸狭窄之徒,他在民治这一方面确实是非常厉害,大概是家学渊源,见多识广,但是就凭他的那一笔狗爬的字,想要考中进士真的是千难万难。”

  沈故也忍不住微笑了起来,但是笑容很快就收敛了下去:

  “你我都知道,写字这东西其实就在于一个勤字,当然,仅仅依靠勤学苦练就写成一代大家,那肯定是休想的,不过要练习到考官不至于一见面就弃卷的地步,却真的并不难。”

  “更重要的是,林学弟虽然性格飞扬跳脱了些,从他对待胡为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心肠是热的,拥有着一颗爱民护民的赤子之心。”

  “所以?”欧起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沈故带着公心,认真地看着他道:

  “我决定在各位师长面前推荐林学弟,让他成为入室弟子。我不管旁人怎么看,但是我的本心觉得,这个决定是对的。”

  欧起默然,他知道沈故这句话不仅仅是说给他听的,并且从很大一部分上来说,是要讲给没来的卢平听的。沈故作为入室弟子之首,并且很快就会入仕,他说话的分量就很重了。

  在这种情况下,卢平和欧起两人若是站出来唱反调,那就完全是要站在沈故的对立面上。

  毫无疑问,这是他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

  等到深夜子时的时候,整个寨子里面的人八成以上都得到了救治,那些呕吐物之类的在林封谨的要求下,被集中指定倾倒在了一个固定的地点,日后要用泥土将之深埋起来,日后上面还要撒上雄黄,石灰等等来消毒。

  寨子里面的晒谷场当中支起了两口大锅,下面是烧得熊熊的火,大锅当中熬煮的,乃是加入了桂圆,红枣,荔枝等等热性食物熬煮出来的热粥,那些身体虚弱年老的硐人,便可以舀来喝了补补身体。

  而另外一口锅里面则炖着的是大块大块的狗肉,狗肉温补,里面还加入了胡椒,花椒等等辛辣的东西,足足炖上了两个时辰,早就稀烂,醒过来的年轻人身体强健的,就舀一碗狗肉来吃着下酒,最是补益身体。

  吃饱喝足的人觉得困乏了,却没有什么人回家去睡的,都是自发的在打谷场上面铺一床席子露天而睡,似乎这样才能够驱赶掉对黑暗的恐惧似的,好在这时候乃是七八月的天气,只要不下雨,就算是露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大部分的士子此时都忙得筋疲力尽,草草的喝了点稀饭就倒在了床铺上,发出了均匀的鼾声,林封谨此时却是带着林德挑着灯笼四处巡视。

  此时绝大部分的硐人都知道,这一次的药材,组织,都是多亏了林封谨,就连灭掉瘟疫的药方也是他带来的。

  硐人淳朴,加上这里本来就封闭而迷信,天常书院里面的士子都被他们认为是星宿下凡,见到了林封谨今天指挥若定,因此林封谨所过之处,虽然有吃了他打的人,却没有一个记恨的,更诡异的是,竟然有稀稀拉拉的人对他跪拜行礼,将额头都磕得鲜血淋淋的比比皆是,竟是十分虔诚!!

  林封谨见到这样的情况,只是觉得好笑,急忙去拉,只是这边拉了那边又开始跪拜,哪里又拉得起来?到了后来也只能听之任之,说实话,心中还是有几分虚荣感的。

  但在接受了这些硐民的叩拜以后,林封谨的背部却开始慢慢的浮现出来了一颗红痣。这红痣也就是针尖那么大的一点,不痛不痒,就算是林封谨赤裸上身走在路上,他后面的人也是很不容易发觉,因此更不要说是他自己了。

  诡异的是,随着这颗红痣的形成,林封谨腰部附近的血管居然也开始慢慢的生长出来了分支,向着这红痣延伸了过去,仿佛那里变成了第二个心脏,当然,这一切都是缓慢形成的,就像是刀伤的愈合那样,人体往往都感觉不到。

  更诡异的是,还记得林封谨在离开襄樊之前去昭明山夫子庙逛了一次,居然真的遇到了一个黑衣褐巾人吗?他见过那神秘人以后,背心处忽然疼痒了几下,后来仔细查看却没有什么异常。

  而现在这颗红痣生长的位置,便恰好是那一日林封谨感觉到疼痒的地方!!

  ※※※

  夜已经深了。

  虽然天空当中的月亮只露出了一半,但是月光依然若薄纱一样,温柔的披在了竹楼上。

  几乎所有的人都睡着了,无论是那些刚刚被治好的病人,还是书院的士子。

  林封谨就在这个时候,忽然睁开了眼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