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上章_分节阅读_第424节
小说作者:徐公子胜治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39 MB   上传时间:2017-06-05 22:43:26

  其实早在三年前,城廓刚建成之际,重华就上书帝尧,请求天子移驾薄城。如果帝尧点头,重华将为天子在薄城中建造行宫,规格等同于帝都中的皇宫。但帝尧出于种种考虑,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也使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如果帝尧真的那么做,就等于暂时迁都,在这个时候移驾迁都大造宫阙,所费甚奢,实不是一个好选择。更何况天下形势,已是渐渐民怨四起。

  如今七年过去了,民众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困顿,当初各城廓库存的粮食早已吃完,其他物资也几乎耗尽,所用所需之物几乎都是新出产的。

  崇伯鲧率领各地民众在第一线治水,因为洪水如今是季节性的涨落,所以主要是在适合开垦的地方筑堤屯田,首先要保障大家的生存。很多人死于洪水,更多的人其实是间接死于因对抗洪水所带来的伤病。

  保持干燥与温暖、拥有充足的食物和干净的饮水,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这在神农时代已成为常识。可是在治水第一线,这种条件并不具备,不断有人染病倒下。

  太久远的事情难以追述,但自从天子帝尧当政以来,天下各部的总人口一直在缓缓增长,城廓和村寨的数量、所开辟的田地规模也都在持续的增长中。可是这一场大洪水,却直接导致了一场大倒退。

  人口经过一次性损失之后,又进入了缓慢的负增长状态,更重要的是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些问题在洪水未退之前,短期内都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人们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年复一年看不到希望,生活越来越困苦,积攒下的怨念也会爆发。

  崇伯鲧这么多年从各部抽壮丁到第一线治水,筑堤屯田都是最繁重的劳作,染上伤病的死亡率也是最高的。他在中华各部往日的声望再高,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刚开始时,洪水势大,所有人尚能团结一心、暂不敢有怨言。可是等水势稳定只呈现季节性的涨落后,渐渐就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尤其是那些本没有受到水灾影响的部族,他们要划出领地安置其他受灾的部族,还要被崇伯鲧抽出壮丁去治水,当然有所怨言。

  至于那些已经受灾的部族,经受了那么多苦难,更需要情绪的发泄。面对涨落不定的洪水,在缓坡上筑堤屯田,也是异常艰苦的劳作,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尽心尽力。难免会出现消极怠工、偷懒耍滑者,有时候堤坝还会被洪水冲毁。

  崇伯鲧此时也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下令打杀绝不容情。既然身为中华治水之臣,崇伯鲧在这种时候就必须要维持住秩序,也必须要有绝对的权威。他也是中华四大战神之一,当然不是不会杀人。

  崇伯鲧身先士卒,赤着脚手提长耒,始终坚守在抗洪第一线,与军民同吃同住共同劳作,也赢得了不少人的尊敬。但是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亲眼看见崇伯鲧在做什么,他们更能感受到的是切身的苦痛,渐渐地,针对崇伯鲧的怨言和指责也越来越多。

  治水不力,首当其冲受批判者当然就是治水之臣崇伯鲧。崇伯鲧是否真的治水不力,这又是另一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假如不是崇伯鲧,而是换另一个人来治水,或者说干脆没有崇伯鲧,情况又会怎样?没有真的发生的事情,民众是无法去假设的。

  人们所亲历的事实就是,洪水多年未退,处境越来越困苦。对崇伯鲧的怨言与指责,其实只是民意的宣泄,而在这样的滔天灾祸中,民意总要找到宣泄的途径。

  不仅是崇伯鲧,天子帝尧也遭受了诸多的指责,甚至有不少地方的民众在私下议论,天降如此灾祸,是因为天子失德。更有人据此指出,若想结束这场灾祸,天子帝尧应谢罪于天,并主动禅位于他人。

  也不知这种流言是从哪里传出的,在那样的年代,民众有这种想法也正常。而现实的情况,天子帝尧坐镇于孤城,帝都平阳已被大水围困,真的就好像是被上天惩罚。

  民怨积累,难免时而爆发,各地先后出现了不少骚乱,各部族之间也时有冲突争端。丹朱巡视监察天下各部,职责就是及时安抚民心并平息骚乱。可是丹朱也无法满足各部民众的愿望以及种种要求,这并非丹朱无能,而是现实如此。苦难是必须的经历,他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丹朱压服不住的事情,往往又会闹到重华那里。各部君首来到薄城一看,都很佩服重华啊。如今的薄城,简直就相当于荒漠中的绿洲,在灾难中能令人看到新生与希望的地方。

  有时各部冲突重华调解不了,只好用船筏再将他们送到平阳城中天子帝尧那里吵架,帝尧也是不胜其烦啊。

  就在最近,天子帝尧做了两个决定。一是把重华叫去训斥了一番,然后又正式授权重华,让他代天子为各部冲突调解公断,有事不要再到平阳城来吵架,往来也不方便。第二个决定是重新起用伯羿,让伯羿接替丹朱巡视监察天下各部,平息各种冲突与骚乱。

  帝尧想重新起用伯羿,估计也是听到了某些流言,主要是关于天子失德而招至上天降祸、应禅位于他人的议论。这种议论可能会影响到不少部族的君首,帝尧也不希望事态继续恶化,所以要再派伯羿出山,当初伯羿可是把天下各部君首都收拾得服服帖帖。

  帝尧的第一个决定,天下众君都很支持。但是第二个决定,除了崇伯鲧和丹朱之外,几乎招致了各部君首的一致反对。大家又没有太好的反对理由,于是只能劝天子再考虑考虑,不要着急做决定,还纷纷撺掇重华去劝阻天子。

  重华于是特意赶到帝都平阳面见天子,表示自己愿意去做治水之臣,改派崇伯鲧去巡视监察天下各部。伯羿能搞定的事情,崇伯鲧一样能搞定,实没必要在这种时候突然起用伯羿,让天下众君都心惊肉跳。

  帝尧当然没有接受重华的建议,他虽表示会再考虑一番,但显然心中主意已定。帝令尚未正式公布,但帝尧的打算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很多人都感到有些不安。

第068章、八百里晴川

  伯羿又在做什么呢?他这段时间也恰好有事。中原的大水虽未退去,可是七年之后,大河上游的大陇山与贺兰山以西地区,已有大片土地露出了水面。

  因地震导致堰塞湖崩塌后,随着水位的下降,却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当初洪水从西荒高原涌下,携带大量的淤泥堆积在堰塞湖底,竟生生造出一片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

  方圆近八百里的沃野啊,出现在自古贫瘠偏远的陇西地区,它被称为陇西平原,在后世又被称为八百里秦川。这是伯羿崩开大陇山所带来的最大意外收获,上游洪水已退,那么附近的部族当然要占据这块宝地。

  在大洪水到来之前,这一带最重要的部族就是大河以南的欢兜大部与大河以北的金乌国,他们分别生活在大陇山与贺兰山的西麓。除此之外,附近还有几支小部族,伯羿部族有一部分村寨也分布在大陇SX麓。

  金乌君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复国,在当年的天下众君之会上,天子帝尧已经承诺,大洪水退去之后,天下各部将助他复国,他已经跑去找重华商量过此事了。

  可是重华告诉金乌君,下游的中原一带仍是泽国,各部自顾不暇,暂时不可能分出人力物力助他。但金乌君可先自行复国,将居民迁回原地建造城廓村寨,待将来下游的大洪水退去,天下各部再给予其他的支持。

  金乌君也了解状况,于是率领一支幸存的族人从高处走下来,开始谋划复国事宜。可是金乌国已经没了啊,这片平原是淤泥堆积而成,地形地貌早已改变,原先的地标也都不见了,更无法辨认原先的国境。

  大河流经陇西平原的中央时,新河道分出了扇面形的三支,分别穿过山脉间三个崩塌的隘口下泄,也将这片方圆八百里沃野分割成两大两小四片。金乌国欲占据其中的一半,也就是北部的一大一小两片,理由也很简单,他们原先的国境就在大河以北。

  对此要求,其他部族当然不会答应。金乌国原先的国境不过百里方圆,总人口也就五、六千人,如今还剩下三千余众,哪能占据这么大的地方?

  陇西地区,古时向来是偏远贫瘠之地,其实缺的不是地盘,更重要的资源是人口,周边有得是无主荒野。但是适合开垦的沃野平原,便是各部所必争,后人看到的每一片田园,都是历代人精心开垦耕作的结果。

  这么一大片新出现的沃野,其实谁都想占据,包括那些受洪水侵袭的部族也想迁居到这里来,怎么能让只剩区区三千民众的金乌国划走一半?

  而欢兜大部也提出要求,他们要占据南边的一半,也是一大一小两片地域。欢兜大部所持的理由,就是他们在水患中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这和下游各部所受的损失还不一样,当初是因为伯羿崩开大陇山而意外受灾,却为下游各部争取了时间,理应得到更多的补偿。

  欢兜大部如今的总人口近万,但在大陇山以西的族人已所剩无几了,所以他们决定将大陇山以东的族人迁到这片沃野中定居。

  金乌国和欢兜大部竟然就想将这八百里沃野占尽,其他的部族也不能答应啊。尤其是伯羿部族,他们原先也有村寨分布在这一带。况且这八百里沃野是伯羿崩落大陇山才造就的,否则这里仍是穷荒僻壤呢!

  伯羿部族在这场灾难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了这么一层原因,很多族人便认为他们就算不占据整片沃野平原,拥其一半也是应该的,其他的部族再去分剩下的一半也足够了。而附近其他部族当然都有想法,包括大陇山与贺兰山以东的部族,也想趁机迁移过来。

  各方争执不下,结果就吵到了重华那里。重华很清楚,大河上游新出现的八百里沃野平原(,)对中华帝国意味着什么?绝不能让只有区区三千民众的金乌国和万余民众的欢兜大部独占,他们就算占了地,在很多年内也不可能去真正地开发利用。

  重华的公断结果:先让金乌国在大河的北边划出一片百里方圆之地,可以挑土地最肥沃、最适合耕作开发的地带,但不可能占据之前所要求的那么大的地盘。欢兜大部也一样,他们可在大HN岸先挑选一片最好的地方,面积与原先的部族领地相当,也在百里方圆左右。

  别看面积与原先的地盘相当,但荒山野岭变成了沃野平原,金乌国与欢兜大部也算是占足了便宜,而且足够容纳他们现有的族人了,哪怕人口再翻两倍都没问题。那么剩下的地盘,可以第三个挑选的就是伯羿部族。

  重华给了个建议,在被大河河道分割成的两大两小四片地域中,伯羿部族直接挑选西南侧的一小片就可以了,大约也在百里方圆左右。如此一来,伯羿部族便可将前些年迁居到高处的族人都迁移到那里,还可慢慢兴建村寨城廓。

  其实重华的建议是说给别人听的,他私下里已派人征求过伯羿的意见,得到伯羿认可后才这么对外宣布。如此一来,这片沃野平原也只被瓜分了三分之一,那么剩下的接近三分之二的地域,将划分给其他八支部族。

  这八支部族中,有三支小部族原先就生活在陇西,另有五支部族,都是从大陇山和贺兰山以东迁入。重华的公断,当然没有满足金乌国和欢兜大部的无理要求,却得到了几乎天下各部的一致支持。

  在如今的情况下,新出现的八百里沃野会成为重要的粮食与物资产地,也是中华各部灾后重建的一个后方保障基地,需要尽快组织各部民众去开垦经营。重华组织迁移是依据就近原则,所迁移的五支部族,也都是重要的大部族。

  这五支部族获得陇西平原上的新领地后,要将原先的领地交出,成为天子直辖的近畿之地。其实交不交出暂时也无所谓,如今都泡在水里呢。他们将来还要向仍在抗洪治水的各部提供更多的支援,并重新签定盟约。

  金乌国已灭,金乌君如今只率领着三千余残众,对于这样的安排,也无力再提出反对意见,只能表示感谢,先前的无理要求也只是说说而已。欢兜大部虽有不满,但同样也没有道理反对,再说这仍然是占便宜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伯羿部族中也有人对此感到不满。在他们看来,重华大人划给本部族的地盘太小了,应该有更多才对。

  这八百里沃野平原都是伯羿大人“造”出来的,伯羿大人有恩于下游各部,那么各部就应该对伯羿部族表达谢意。况且他们有天下无敌的伯羿大人为君首,谁又敢与之相争呢?其实在伯羿部族的内部,依仗一位天下无敌的君首,理应获取更多的利益,很多族人都有这种心态。

  重华不可能坐在薄城中说几句话,就把这件事情彻底搞定了,还要派专人召集相关的十一位君首商议,实地划明各自所占据的区域,然后将盟约上报天子、接受正式的册封确认。谁方便去做这件事,而且有能力在现场平息各种争执?重华干脆就委托伯羿主持。

  重华委托伯羿主持十一部划地立盟之事,同时也私下跟伯羿打了声招呼。天子帝尧想重新起用伯羿巡视监察天下各部,众君劝阻,但天子好像并没有改变主意。重华也让伯羿心中有数,做好相应的准备,重新出山之前,先把这件事情给搞定了。

  十一部会盟商议的地点,就在那片沃野平原的中央,若是君首本人因路远事繁不能到场,也得派出能全权做主的代表。眼下另外十部的人都已经到了,就等着伯羿的到来呢。伯羿终于离开了隐居了七年之久的深山,赶往那片新出现的沃野平原。

  临行之前,很多族人都劝说伯羿,多划一些地盘回来。以伯羿的威名功业,又是这场会盟的主持者,随手多划一片沃野归于自家部族,估计也没人敢反对。伯羿部族亦损失惨重,而且对下游各部皆有恩惠,这是理应得到的补偿。

  伯羿沉着脸一言不发,到后来忍不住流露出一丝威压气息,众族人才不敢继续啰嗦了。伯羿岂是这种小肚鸡肠之辈,其实他的部族这次占的便宜已经不少了,八百里沃野本就是上天所赐的意外礼物,分多少算多呀?

  重华已许诺了百里方圆之地,别说将族人迁过去一部分,就算将整支部族迁过去都没问题。况且伯羿部族不像另外五支部族那样,要交出原先的领地,这些完全都是新得的。

  伯羿没有带任何族人随行,只孤身一人前往,这是他的习惯。很多君首出行,都会带着亲卫仪仗以壮声威,而伯羿不需要这些,他本人走到哪里,便带着天下无敌的威势,别人也很难跟得上他的速度。

  大河流过八百里沃野,在平原中央位置河道分成了三支,就在大河分流之处的南岸,欢兜大部已经提前布置了营地,恭候伯羿大人的到来。伯羿从天而降,众人列队下拜行礼,他扫视了一眼,金乌君没来、欢兜大人没来,其他八部君首亦未至,派来的都是代表。

  这种情况也正常,如今各部君首皆有要事在身,划地盘的原则重华已有公断,派代表来确认就是了。有伯羿在场,恐谁也不敢妄起争执,弄不好让伯羿给宰了,又能上哪里去说理?

  尤其是金乌君,早先就在天子朝堂上得罪了伯羿,更是不敢亲自前来,此番派来的是重臣乌相;而代表欢兜大部到场的,是欢兜大人的族弟欢登。

  众人进入帐中,中央已经摆好了显示这八百里沃野地形的沙盘。伯羿来到沙盘前又取出一片丝绢,展开后上面绘制的是与沙盘一样的地形示意图。

  他也不废话,当即便开口道:“上游洪水退后,淤成八百里沃野,乃天赐中华万民之恩。我受天子委派,主持十一部划界之事,首先从金乌国开始。……乌相大人,按照约定,你第一来吧,先划出百里方圆之地。”

  没有什么客套话,开口第一句就直接办正事。不知道为什么,帐中众人在伯羿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乌相规规矩矩走上前去,在沙盘上划出了一片地域。所谓方圆百里,只是个约数,在这样一片沙盘上不可能划得太精确,一眼看过去,可能比方圆百里稍大一些。

  伯羿倒没说什么,只是问另外九位君首代表道:“尔等可有异议?”

  金乌国已经够惨了,反正沃野足够大,也不必太计较,众人皆表示认可。伯羿就将乌相所划之界记录在手中的绢图上,展示给众人确认无误后,又说道:“金乌国的国境已定,我将根据这绢图,为尔等实地划界。”

  不论是在沙盘还是在绢图上,都是虚划而已,还要到实地去立桩定标,这些事情也将由伯羿来负责。

  乌相赶紧拜谢道:“既如此,就多谢伯羿大人了!乌相这就告辞,主君还在等候消息呢,金乌国也需要赶紧组织民众迁居。”

  帐中其他人都有些纳闷,十一部划界,这才刚划出了一部的地盘,金乌国的代表怎么就要先走了呢?好歹等到最后,再来一场饮宴庆祝啊,这么匆匆告辞也不符合各部交往的礼数。

  但转念一想,众人倒也释然。金乌国的地盘已经划好了,另外十部再怎么划已经不关他们的事。金乌君与伯羿有仇,乌相确实不想在伯羿大人面前多待,他已经出冷汗了。

  伯羿并没有理会乌相提前告辞,又瞅着欢登道:“轮到你们欢兜部了。”

  欢登上前,在沙盘上沿着大HN岸划出了一片最好的地域,看面积好像比乌相划出来的地盘稍稍大了一小圈,应是又多占了一点小便宜,然后用试探的眼光看着伯羿。像这种事本就有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如果伯羿非要较真不许,他再往回退一点就是了。

  伯羿却没有说什么,而是看着另外八位君首代表,仍是刚才那句话:“尔等可有异议?”众人看了看沙盘,心中暗想既然伯羿大人都没反对,大家也就认了吧,欢兜部占的便宜也不算太过分。

  皆无异议,接下来就轮到伯羿部族了。伯羿很简单,直接划出了重华许诺之地,也就是被大河分割成的四片区域中的一小块,已有现成的边界。

  然后剩下八位君首代表开始商讨彼此的地界,有重华确定的原则在先,在伯羿面前谁也没敢妄起争执,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也先后都划好了,效率是高得不能再高了!

  不知为何,众人在伯羿面前莫名都感觉很有压力,既然乌相已告辞,大家也都不想在这里久留,依次告辞离去。

  这座营地所在的地域,被划在了欢兜大部的领地中,照说欢登是此地东主,应挽留并设宴款待各位贵客,可他的表情也很无奈。

  伯羿身为主持者,当然要留到最后,他朝欢登道:“我手中这幅绢图,将送到重华大人那里,将来各部若因地界之事起争执,裁断时便以此为据。此间事毕,我将在十日内以绢图为据确定实地标记,并由重华大人上报天子。”

  欢登行礼道:“伯羿大人不辞劳苦而来,怎能匆匆离去,那也显得我欢兜部失了待客礼数。您总要在此地歇息一夜,让我等备酒宴款待、献美人侍奉。”

  伯羿收起绢图摆手道:“不必了!酒宴美人,欢登大人就留着自己享用吧。”说着话举步向帐外走去。

  欢登却突然神色一变,在他身后低喝道:“羿!你今日难道还想走吗?”

第069章、射金乌

  其他各位君首代表及其随从都已经离开了,营地中只剩下欢登和他所带来的三十名族人。虽然他们此前在伯羿面前一直都很有礼数,但是内心深处却带着敌意和杀机,还有一股无奈的死志。

  凡人别想和仙家玩心眼,营地中这些人暗藏的敌意,伯羿又怎会感觉不到?可是伯羿根本不在乎,他又何尝在乎过这些?想当年他在南荒斩杀妖邪时,那些妖邪哪个不对他身怀敌意与杀机?但伯羿的行止根本不会因此而改变,更何况今日这些人?

  这就是伯羿的修行,否则他也不会成为这样一位真仙。所谓无敌,更是指一种心境。欢兜部有那么多族人因伯羿而死,对他心怀敌意甚至杀机也很正常,但那又能怎样呢,伯羿今日该来还是会来。

  重华已派人私下跟伯羿打过招呼,说天子帝尧想重新起用他,而各部君首几乎都反对,可是帝尧并没有打算改变主意。这已经是一种委婉的提醒,如果各部君首都不愿意看到伯羿再度出山,那么难免就会发生某些意外的事情,伯羿本人须多加小心。

  重华的暗示,伯羿当然能听懂,但是对于伯羿而言,懂与不懂又有什么区别?

  哪怕明知这里有陷阱埋伏,伯羿也一样会来,他以往斩杀妖邪时,遇到的这种事情还少吗?欢登和那三十名族人的确对伯羿心怀杀机,但他们又能将伯羿怎样,埋伏在大帐外突然行刺?这种手段或许可以对付别人,但用来对付伯羿简直就是开玩笑!

  伯羿走到大帐门口时,欢登在他背后发出那声低喝,伯羿已经很多年没有听过别人用这种语气对他说话了。他转过身来看了欢登一眼道:“是欢兜让你们来送死的吗?”

  欢登咬牙道:“我的父母妻儿皆死于你手!……欢兜族中,亦有死士!”说出这番话时,欢登本以为自己早已有不畏死的勇气,可是在伯羿的目光注视下,仍忍不住浑身发颤,仿佛随时都会瘫软在地。

  伯羿却叹了口气道:“哦?我事先还真不知,很抱歉,确是我之过。但若时光倒溯当初,我仍会那么做,不知你是否能解。”

  欢登闻言,眼神中流露出难抑的悲愤之色,伯羿崩开大陇山死了那么多人,其中就有欢登的父母妻儿,可是伯羿根本就不知道。从伯羿的角度,也许无暇去一一分辨究竟死的都是谁;可是从欢登的角度,这又是什么感受?

  欢登声音颤抖着说了最后一句话:“这些年,你已经变了,难道还不自知吗?”

  伯羿微微一怔,神情随即又归于平静。欢登这话是什么意思,也许确有所指。伯羿当年位列中华四大战神之首,但还没有如今这样的威名与凶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想当初伯羿陪同帝子丹朱南巡,先是在共工部中演法击败了帝江,然后又在南荒深处斩杀众多妖邪。尤其是斩修蛇那一战,奠定了其无可匹敌的威名。须知中华四大战神中,崇伯鲧的声望并不在于其威武,而帝江与禄终曾三战皆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19页  当前第4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4/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上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