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择天记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猫腻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51 MB   上传时间:2017-06-14 21:50:29

  他摇了摇头,走到外屋,只见苟寒食和梁半湖、关飞白三人的身上横盖着一床被褥,七间睡在角落里,一个人盖着床被子,忍不住又摇了摇头,心想离山剑宗掌门的关门弟子,果然待遇不同。

  走到庭院里,去溪边打水,洗漱完毕后,他煮了一大锅白粥,又把昨天剩下的三分之二截咸鱼蒸了,走到窗边推开,想要把唐三十六喊起来,唐三十六在床上左右翻滚了两圈,骂了三句脏话,再不肯理他。

  陈长生醒来后第三次摇头,无奈转身,却见折袖已经蹲在倒塌的篱笆边在刷牙,不由有些惊讶,笑着问道:“没想到。”

  折袖蹲在地上,没有回头,含混说道:“没想到,我这个狼崽子居然也爱干净?”

  陈长生想了想,发现这确实是自己心里的想法,抱歉说道:“是我不对。”

  折袖把手里那根不知道是柳枝还是什么树枝的东西扔掉,捧起微冷的清水洗了把脸,然后说道:“没什么不对,在雪原上我确实不会天天洗脸,油污可以抵御寒风,但我每天至少会刷牙两次,而且不时会嚼些冰雪。”

  陈长生请教道:“这是为何?”

  折袖说道:“在雪原上,肉会被冻的很硬,有时候还要吃生肉,所以必须要有一口好牙,这样才能嚼得动。”

  陈长生想了想,说道:“很有道理。”

  折袖说道:“那些部落里,活的最久的老人,往往就是牙齿最好的。”

  陈长生注意到他的牙齿确实非常洁白健康。

  二人就着咸鱼,各自喝了三碗白粥,便离开草屋,穿过园外那一大片桔林,向天书陵走去。

  一路上都没有人说完,气氛很是沉默。

  待快要走到天书陵下的正道上时,折袖忽然停下脚步,看着他说道:“有些怪。”

  陈长生怔了怔,问道:“哪里怪了?”

  折袖说道:“我习惯了一个人。”

  陈长生想了想,说道:“那你先。”

  折袖说道:“我还要你帮我治病,当然应该是你先,除了刷牙,雪原上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不能得罪大夫。”

  陈长生笑了起来,说道:“这种事情不需要客气。”

  折袖没有应话,而是直接伸出了一个拳头。

  陈长生微惊,说道:“难道这也需要打一架?”

  折袖说道:“划拳会不会?”

  陈长生说道:“我只会剪刀石头布。”

  折袖沉默片刻后说道:“我也只会这一个。”

  ……

  ……

  用一块破布裹住如石般的拳头后,陈长生获得了胜利,先行离开,顺着天书陵下的正道向北而去,听着山林里不时传来的晨鸟掠翅的声音,没有用多长时间便来到了天书陵正门,走上了那条唯一可以观碑的道路。

  石碑皆在山间,这条观碑的路自然是山路,但并不如何陡峭,铺着很多石阶,走起来很是轻松。

  此时清晨才正式到来,朝阳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探出了一个头,照亮了远处京都的建筑,大明宫里的甘露台和凌烟阁非常显眼。

  微凉的晨风轻拂脸颊,晨光照亮前路,行走在清幽的山林里,听着晨鸟清亮的鸣叫,看着被树枝画花了脸的朝阳,陈长生的心情很是平静喜乐,比起别的人,他要晚了一天时间,但他觉得无所谓。

  是的,这确实是在浪费生命。

  就像他和折袖对话时曾经提过的那样,棋琴书画,欣赏风景,也都是浪费生命。

  但这种浪费生命的方法多么美好。

  有生命可以用来浪费多么美好。

  ……

  ……

  清幽无人的山林里,陈长生一个人踏阶而上,不多时便看到了一座石碑。他走到碑前一看,只见碑面上满是刀刻斧凿的痕迹,没有任何文字,也没有任何成形的线条,明显是被人毁掉的,想起圣后娘娘当年的那道旨意,他知道这并不是自己要看的石碑,摇了摇头继续前行。

  前行不远,他又看到了一座石碑。

  此处是一道山崖,崖前结着一座庐,石碑便在庐中。

  庐檐向四面展开,纵使山间风雨再大,也很难淋湿这座碑。

  陈长生走到庐前,望向那座石碑,心神微漾。

  这座石碑的形状,其实并不如何规整,厚薄甚至都不均匀,与世间常见的石碑比起来,更像是一个未完成品。

  石碑的表面很光滑,不知道被多少双手摸过。

  这就是天书碑。

  天书陵的第一座石碑。

  陈长生强行控制住自己不去看碑面,望向碑庐的四周。

  庐外密林如障,石阶至此而尽,只有一片石坪。

  青林遮掩间,隐隐可以看到远处的檐角,或者是别的碑庐,然而,却没有路通向别处。

  看着这幕画面,陈长生若有所思。

  晨光洒落石坪,清风穿行林间,两只翠鸟鸣叫着向天空飞去。

  陈长生醒过神来,转身望向庐里那座石碑,下意识里背起双手,开始静观。

  当他的目光落到碑面上,心跳难以抑止地变快起来。

  ……

  ……

第210章 照晴碑

  碑庐四周很安静,只有陈长生一个人。昨天的情形却完全不同。当时数十名考生围在这座碑庐前。场间很是安静,但人数太多,难免还是会显得有些拥挤,衣衫磨擦与走动的声音始终没有断绝过,甚至到了夜里,人们也没有离开,而是点起了庐前的灯笼。但毕竟天书陵在这个大陆上已经存在无数年头,很多宗派学院,都有人进天书陵看过石碑,早已总结出很多经验,在大朝试之前便做过交待,考生们在最初的激动之后,醒过神来,想明白观碑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好生保重身体,于是按照师门的吩咐,去陵下寻找休息的居所,此时应该都还在熟睡之中。

  陈长生不知道这些过程,认真地看着石碑。

  石碑的碑面是黑色的,上面有无数道或粗或细、或深或浅的线条,那些线条不知道是用什么锐物雕凿而成,转折之间颇为随意,布满了整个碑面,其间有无数次交汇,显得繁复莫名,如果以带感情的眼光去看,或者说把那些历史的意义附加其上,或者可以从在这些线条里看出古拙的意味,但如果冷静下来,把那些情绪以及对天书的敬畏尽数去除,这些线条其实没有任何规律,更没有什么意味,就像是小孩子胡乱写的东西。很多学者甚至觉得这些线条真有可能是自然形成的,这本来就是多年前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解碑流派。

  陈长生今天第一次看见传说中的天书碑,自然没有能力作出任何判断,之所以当目光落在碑面上,心跳便开始加快,不是因为一眼便看懂了什么,也不是因为发现自己看过些线条而震撼,只是传说出现在眼前自然带来的情绪波动。

  是的,他看过这座天书碑上的这些痕迹,或者说碑文。

  没有什么机缘巧合,也不是什么奇迹,很多人都看过天书碑上的这些难以理解的碑文——天书陵外那条正道两旁的所有小摊上都有碑文拓本贩卖,外郡来天书陵参观的游客几乎人手一份,要知道,这些拓本向来是天书陵卖的最好的纪念品。

  无数年前,便有天书碑的拓本在世间流传,当人类王朝阶层渐趋森严之后,曾经有帝王试图禁止天书陵里的碑文拓本流出,然而本就已经有很多拓本在外,而且这种诱惑太大,根本无法禁止,所以只能不了了之。

  尤其是天书陵前陵的十七座石碑的碑文拓本,在前皇朝时期,甚至进行过三次公开发卖,拓印了十几种官方版本,至少印了数百万份,在为内库换回一大笔财富的同时,也为民间很多家里垫牌桌提供了很多柔软合宜的纸张。

  天书碑拓本能够广为流传,除了实在无法禁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点。首先,看天书碑拓本和直接观碑是两个概念,无数年来,无数修道者早已证明,只有在天书陵里,亲眼看着石碑,才能明悟碑文里隐藏着的天道真义。其次,能够流传到民间的天书碑文拓本终究数量有限,大部分都是前陵的这些石碑碑文,要知道能够接触到更多石碑的人,必然都是修道有成的强者,哪里会贪图这些名利,比如,像天凉王破这等天赋惊人的强者,当年在天书陵里也只看了三十一座石碑,那么即便利令智昏,他也没办法把后面的那些天书碑文拓印下来,然后带出天书陵去。

  陈长生到京都后,在天书陵外的李子园客栈里住过一段时间,每天都会看到摊上摆着的那些天书碑拓本,自然也随手买过好些,那些拓本刚拿到手里的时候,他还是非常兴奋,直到发现那些没有任何意义,才扔到了一旁。

  但站在天书碑,亲眼看到碑上的那些线条,则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

  千万年来,这座石碑在庐下沉默无言,依然神秘。

  ……

  ……

  黑色石碑上的那些线条,在陈长生的眼里浮了起来,碑面右下方那道本来深陷石质里的刻痕,忽然间变成了一道隆起,附在其边缘的数十道细线,也随之离开了石面,竟给人一种飘浮的感觉。

  陈长生知道这是错觉,这是神识与天书陵发生联系之后,对真实视界的一种干扰。小时候在西宁镇旧庙里读道藏的时候,他看过很多国教前辈对观碑的记载,所以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并未感到吃惊,而依然保持着绝对的冷静。

  所谓变化其实没有任何变化,那只是光影的改变,客观真实还在那里。

  无论阴晦还是暴雨,无论石碑上方有没有这座庐,无论碑面是湿还是干,看着是幽暗的,还是刺眼的,碑始终还是碑,碑上的那些线条,始终还是那些线条。然而碑文与民间流传的那些拓本相比,最大的区别不正在于这种变化吗?

  位置是相对的,外显也是相对的。

  位置随参照物的位置变化,外显随环境而变化。

  想要确定位置,便需要确定所有参照物的位置。

  想要观察到不变的客观真实,是不是首先便要看懂环境对客观真实的改变?

  观碑者需要读懂的信息,需要明悟的道理,是不是就隐藏在这种变化里?

  站在庐前,陈长生看着碑文,保持着相同的姿式,很长时间都没有动。

  朝阳已然全部跃出地平线,朝霞远看着天书陵,送来一片暖意,晨林里的寒意渐渐被驱散,天书碑的侧面被染红,很是美丽。

  看着石碑边缘的那抹红,陈长生闭上眼睛,静了会儿,然后转身。

  他不再看碑,而是望向碑庐四周。

  林梢已经被尽数染红,仿佛将要燃烧,远处那些若隐若现的碑庐,更难确认方位。他从陵下走来,到了这第一座天书碑前,路便到了尽头,再没有路通往别的那些天书碑,然而都说天书陵只有一条路,那么这是什么意思?

  朝阳燃烧了林梢,红艳的光辉照亮了庐侧先前一片幽晦的山崖,这时他才看到,崖上刻着几行字。

  与难以理解的天书碑不同,那块崖间的文字很好明白,因为用的是所有人都看得懂的文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淡荷丛一段秋光,卷香风十里珠帘。”

  这首诗是两千年前的道门之主,初次入天书陵观碑时心有所感而写。

  天书陵的第一座碑,也从此有了自己的名字:照晴碑。

  ……

  ……

  从来到碑庐前到离开,他只看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转身离开,而且没有犹豫。

  离开照晴碑,顺着山道向下方走去,转过一处山坳的时候,他看到了折袖,看时间,折袖应该在这里已经站了会儿。

  折袖微微挑眉,明显没有想到他这么快便要离开。

  “我不喜欢热闹,不想和人挤在一起看碑。”陈长生给出一个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解释,看着山下远处林里隐隐飘起的炊烟,提醒道:“大家都已经醒了,如果你想观碑的时候没人打扰,最好快些。”

  折袖点点头,向山道上方走去。

  陈长生看着他的身影,犹豫了会儿,说道:“我觉得不用看太长时间,没有什么用处,而且可能有坏处。”

  折袖没有理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9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9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择天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