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丹仙_分节阅读_第304节
小说作者:八宝饭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3-07-02 21:56:44

  大道已经畅通,唯剩努力积累。

  目前有五、六万人崇信禹王神道,每天为自己提供五万灵沙,若是自己每日不理外物,趺坐苦修,如此算下来,最多两年,灵沙总数便可破亿,由此合道。

  但吴升绝不会为此满意,如果有十万人崇信禹王神道,所需时日是不是可以加快许多?如果有二十万人信道,岂非不到一年便可合道?

  除了畅想之外,他还专门试了一次幽魂转生阵,打开了禹王的虚空结界。

  窗棂在空中悬浮,依然散发着刺骨的冰寒,过去这扇窗户隔绝内外,无法进入,但今日,却无丝毫阻隔,任由吴升轻松进入,就如在自家房舍中随意翻窗一般。

  进入之后,再无黑漆漆的虚无,而是一片广阔的苍茫大地。当他踏足这片土地的时候,九大分神齐齐仰望,膜拜叩首,向这方世界的主人致礼。

  这片世界的主人头一次步入自己的神识世界,满足的贪看良久,迟迟不愿离去。

第二百三十九章 规划

  气海世界便如真实世界一般,日升月落、花开花谢,运转如常,唯有世界的主人吴升才能感受到,如同驾驭着一艘巨大的航船,沿着虚空中的某条通道行进着。

  谈不上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或是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因为虚空之中本就没有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之别,有的只是不停的穿梭、跨越……

  来到世界的边缘,眼前是一片黑暗,混沌中的黑暗,比禹王神格存在的混沌天地还要浓郁稠密,又或者轻灵虚无,这两种矛盾至极的感受融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世界的边界,边界之内是自己的气海世界,边界之外,是虚空结界。

  在这里停留的一天之中,吴升感受到了气海世界边缘向外的扩张,只不过扩张出去的地盘很小,常人肉眼几乎难以察觉,大概只在一指之地——横指而非竖指。

  这是五万余禹王神道信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每天一指,一年下来也不过两丈左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距离也会慢慢缩短,因此,争取信众就是必然的要求。

  遗憾的是,禹王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祂神格中残存的东西很少,大量关于仙神的记忆在传承时都消散了,吴升从中获得的很多信息都是模糊和朦胧的,只能起到一些指明方向的作用。他不太清楚世界扩张下去之后,除了真元的增益外,还会有什么别的收获,只知道世界越大必然越好,努力就是了。

  他从气海世界中退了出来,关闭了窗棂,回到眼前。

  巨大的洞厅中早就没有了之前的种种喧闹,雨不再下、风不再刮,无电闪雷鸣、无江河崩腾,唯有寂静,偶尔只听得钟乳石滴落的水声,啪嗒一下,在洞厅中回响。

  禹王神像依旧矗立在方池边,只是失去了之前的神力威压,看上去便如普通的神像,一尊罕见的巨大神像。

  方池中也干涸见底,积满的崇信之力被吴升吸收,化作了气海世界的灵沙。

  看上去,龙门坛只是仙神留下的遗迹,没有了任何神力加持的痕迹,吴升却知道,这座祭坛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滴落入方池中的崇信之力,都被神像实时吸纳,送入气海世界,只不过这个过程无人能分辨出来。

  随着洞府精气神灵被抽取一空,金无幻和庸直已经不再需要行功抵抗,但他们没有离开,而是继续趺坐于此,体会着刚才的所有感悟。

  乘崇信之力而抵彼岸,和禹王神像近在咫尺,感受仙神之力自身边流过,他们虽然没有分润仙品神格,却在离吴升最近的距离上感受到了其中的点点滴滴。

  所谓见者有份,绝不是说说而已,两人都收获了莫大好处,在感悟中修炼着神识。

  吴升没有搅扰他们,而是继续完成自己的收获——云纹。

  龙门坛实质上便是承载山河鼎的鼎灵,吴升的九大分神孕育九大神婴时,之所以炼成九鼎之形,便是炼化龙门坛鼎灵之故。在炼制的过程中,吴升获得了这座山河鼎上镌刻的云纹,足足有七十二个,经过甄别筛选,其中的四十八个云纹是自己已经有过的,其余二十四个,是全新的。

  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

  每一个行星,都沿着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耗时近月,吴升终于将二十四个新云纹领悟完全,令自己掌握的云纹达到三百一十个。这些云纹被他逐一打进气海世界,继续丰富完善着这个世界成长和运行的规则。

  世界更像世界了。

  当他完成最后一个云纹的领悟时,金无幻和庸直双双收功。

  金无幻分出第三道神识,庸直则分出第四道神识,各自修为大进。

  这两位再看向吴升时,感受到了吴升的巨大变化,不由凛然。

  “吴兄入虚了?”

  “大夫神识生婴了么?”

  吴升端坐祭坛,微笑道:“一点机缘,不足称道,你们不也修为大进了么?我观直大郎分神有四,现三关逆反之兆,有窥虚实境像之意,金老弟动静相推,内外之形有道全之像,不过数年也将近水火交接之地,皆大欢喜。既然如此,今有所思所悟,愿与你们共参。”

  这是要指点传法了,两人肃然,各坐一旁,翘首以待。

  吴升道:“神分三乘:初乘、中乘、上乘。到最上一乘,无所作为。真元逆返,至结花离胎,再返至灵根之初,此时声臭俱泯,廓然太虚。此时用阴阳之道,效男女之生,玉液炼己之枢,金水铸剑之要,树天地之灵根,洗阴阳之骨骸……”

  吴升直接将如何神识生婴的法门传给两人,这法门其实并不用于他自身,他神识生婴的路子和别人不同,走的是丹道,但入了资深炼虚境后,不仅过了生婴这一关,而且还令神婴茁壮成长至阳神之态,再反过头来推断别的生婴法门,就容易得多。

  但吴升也强调,这些法门窍要可以借鉴,却不可照搬,毕竟每个人的修行之道皆不相同,只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参考。尽管只是参考,却扫清了两人关于神识生婴的迷障,将来破境炼虚的时候,能省去他们至少六成气力。

  他们是自己极为倚重的心腹,不遗余力助其成长,这是吴升作为带头大哥的责任和义务。

  讲授完毕,两人齐齐俯首,向吴升行拜谢大礼,有这么一次极为正式的传道授业,双方差不多就沾了些师徒之谊。

  地下洞府中不知岁月,也搞不清楚在这里待了多久,金无幻问:“吴兄,禹王洞府之精髓,已被我等收了,如今看上去就是普通遗墟,该当如何处置?”

  这个问题,吴升已经想过了:“是到了让更多人知晓禹王神迹的时候了,如今该做的梦也已经做完,终有醒来的时候,你们也可以出去见见天日了。在此之前,二位可以出去替我造势,就说我将于此闭关,准备破境。”

  偶然发现遗迹,然后心有所感,闭关破境,这是修行的常见套路,如此一来,禹王洞府的发现和自己破境入虚之事,都有了解释。

  至于为什么会先有禹王庙,那也很容易说清,这里出现神迹,野人自发而来建庙,作为扬州行走,由此顺藤摸瓜查下来,继而发现遗迹,完全合理。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吴升打算闭关三个月,用三个月时间来慢慢散出这个消息,最后将陆通请来发掘,学宫的仙神图谱中,自然就有了禹王的位置。

第四卷 结界

第一章 灵力瀑墙

  金无幻和庸直从禹王庙正殿中的神龛下钻出来时,是深夜时分,两人来到院中,仰望星空,感受着拂过脸庞的山风,各自长舒了一口气。

  长居地下三年,虽说偶尔也出来透个气,办点小事,比如照着某位人犯捅两刀,攒点功劳,但心思一直在地下的禹王洞府里,从没有如今日这般真正放松下来。

  那些做过的梦,至今仍在两人心中萦绕,久久不散,无尽怅惋。

  金无幻叹道:“忽然间有一种出离之感。”

  庸直忍不住吟诵:“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金无幻惊异:“直大郎还学会作诗了?梦里学的?怎么没跟我说过?”

  庸直翻了个白眼:“大夫作的,你没听过吗?好久没见七娘了。”

  金无幻点点头:“回家!”

  两人肩并肩出了神庙,各自回家,不久,两个院落中分别响起了沈娘子和香七娘喜极而泣的哭声,这哭声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哀怨婉转、摄人心魂……

  禹王神庙事迹的流传,过去三年始终处于半地下的隐秘状态,虽说扬州、寿春、百越各地很多野人村落都在信奉,信众们却在高功的要求下只做不说,但从这一天起,他们终于可以公开祭祀、公开谈论了。自燕落山开始,禹王道很快蔓延开来,扬州、寿春两城也出现了大量传布的趋势。

  吴升在地下洞府中闭关,每天观察气海世界的变化,发现崇信之力带来的灵沙开始大量增长,半个月后,就从每天五万粒增长到了六万,过了一个月,增长到了八万。

  而每日新增灵沙达到十万大关的时候,时间才过去了一个半月。

  如此快速增长,不仅仅是信众增加的原因,也有信众们可以公开祭祀传布有关,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每个人贡献的崇信之力,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因此,气海世界每天向外扩展出去的距离也很快达到了二指宽,并且向着三指大步迈进。

  就在吴升欣喜的关注着气海世界扩展,算计着真元量累积的时候,气海世界猛然发生一系列频繁的巨震,这艘在虚空结界中航行的大船似乎撞到了礁石一般,停了下来。

  北方边界处,原本由浓郁稠密灵力构筑的虚空结界,正在猛烈翻滚,兆示着即将发生某种变化。

  吴升坐不住了,再次献祭幽魂转生阵,亲自降临气海世界,前往北方结界。

  九大阳神全部聚集到他的身边,沿着结界查看。

  一眼望不到头的浓稠灵雾翻滚着,如同一道高不见顶的灵力瀑布,瀑布中好似有无数巨龙盘旋,诡异莫测。

  这道看似无边的瀑强终究还是有边的,搜寻一天之后,吴升找到了它的两端尽头,东西横跨二百八十余里,差不多是气海世界北境的四分之一,大概位于北界的西侧。

  两端之间的二百八十里内,是翻滚的浓雾,之外的其余结界,却和过去没有任何区别,显得极为静谧。

  吴升仔细搜寻着禹王神格中残存的记忆,却一时间没有结果,这些记忆实在太过模糊,唯一留给他的,是某种警示,让他一定要小心提防——这也是禹王留给他关于虚空结界和仙神之道的最大财富。

  看了看身后的九大分神,吴升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将“恐有危险、小心在意”的神念传给他们,九大分神尽皆得令,各寻山头加以戒备。

  气海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反馈,或者说就是真实世界一比一的大沙盘,完全依照真实世界的地形演化而成,只是没有那些城镇村落——因为气海世界并无大量人口,只有左神隐这个孩子。

  它的北部边界就是真实世界中吴升最远到过的北地,西起郑国新郑一带,东至齐国临淄,当然,新郑和临淄两座大城是不存在的。

  出现异状的北界就在郑国新郑以东至陈国项城附近,而九大分神自然也就沿着这条边界戒备,构筑一条防线。

  戒备的防线,当然不会紧贴着翻滚的灵力瀑墙,谁也不知道瀑墙的翻滚意味着什么,各种未知的危险皆有可能。

  所有九大分神选择的是远离瀑墙三十到五十里的两条山脉:

  西为新郑附近的伏牛山,东为项城西南的界首山。

  伏牛山稍长,以银月弓为首,琉璃火髓、火狐、法盾和妖蛛为辅,各居一座山头;界首山则以方白剑为主,率钩蛇、翠镯和妖藤,同样摆在各处山巅,监视着天边那条翻滚的灵力瀑墙。

  吴升自己,则向前抵近至灵力瀑墙前,观察着瀑墙的变化,感应着里面可能存在的威胁。

  在真实世界中,他的神识感应已经达到四、五里地之远,对所有的灵力波动都有清晰的反馈,而在气海世界中,几乎可以感应所有方位,无论远近,都在神识照应之中,但清晰度却大大不如真实世界,究其原因,还在于气海世界这座大沙盘的精微度不够。

  一座大山,由两千粒灵沙构成,吴升的神识感应也就只能投射到两千个分布点上,一个点在五亩地左右,大概是一块长、宽约二十丈的土地。这么大的投映反馈,自然称不上精微,分辨起来极为模糊。

  由此,吴升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太极球转化灵力的修炼方式,同样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

  当然,无论感应能力如何,他都穿不过眼前的瀑墙,感应力被这浓郁的灵力结界阻挡,对瀑墙内的一切都无法感知。

  沿着灵力瀑墙巡视了两天之后,变化逐渐明晰起来,这道墙的翻滚越来越剧烈,但也在渐渐消散,换言之,构成瀑墙的浓郁灵力正在翻滚中发散,而且是加速发散,消散于气海世界之中,成为气海世界的一部分。

  这些灵力并没有转化为灵沙,却极大充裕了气海世界的灵力,令世界更加灵动。

  这当然是件好事,作用不亚于单纯增加灵沙,但吴升已经顾不上评估其带来的巨大收益了,因为他已经隐约看见了瀑墙对面的景象。

  他向后退到了百丈开外的一座十余丈高的小山丘上,从这里,他能看得更加清晰。

  一天之后,瀑墙随着一阵大风而彻底消散,露出了对面的景象。

  眼前,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第二章 鹿

  对面是一片辽阔的原野,地势起伏平缓,鲜有山丘之险。在这一望无际的大原野上,溪流蜿蜒,水草丰茂,每隔数里便有参天大树,冠盖如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3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4/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丹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