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丹仙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八宝饭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3-07-02 21:56:44

  满天繁星之下,是由五十万灵沙聚合成的小岛,上百座山峰此起彼伏,绵绵密密,围绕着最中央的火山,火山口不停喷涌着热腾腾的真元,在小岛上方画出一道道彩虹。

  大量爰金换来了大量灵材,大量灵材成就了如今气海的规模,吴升的修为在不停吞噬中快速提升。

  将自己炼制囤积的最后一批衰减版乌参丸观想完毕,吴升从丹房中出来,深深吸了口寒冷而直透心脾的清新空气。

  天井中、房檐上,又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积雪,在月光下如同罩着朦胧的银纱,这应该是冬天里的最后一场雪了,南方的积雪向来存留不住,待雪化时,便当迎来似剪刀的二月春风了吧?

  听到了内进院落吴升出门的动静,冬笋上人快步进来,向他道:“居士有暇了?快来,老朽正和董大、丁冉议事。”

  吴升随他来到外进院的一间厢房,房中灯烛通亮,董大和丁冉都起身向吴升行礼:“见过申丹师。”

  楚使离去后的大半个月,这两位受吴升之命,一直关注着市井间的动向,城中各处里坊,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在他二人掌控之内。

  董大又将坊间的消息说了一遍,道:“城中九坊,国人心下是偏向小公子的,我这些弟兄按照丹师所说的方法,一甲抽访一户,都问过了,二十六户对公子继位之事不知,或没想法,十六户以为,大公子接位名正言顺,剩下的三十九户都觉着小公子好。”

  冬掌柜插了一句:“为什么觉得小公子好?”

  董大笑道:“有十多户说,因为庸仁堂说小公子好。”

  庸仁堂的坐诊格局是,冬笋上人接诊于外,主治小伤小病,重症和疑难杂症则交给吴升治疗,这半个月来,两位“医师”在诊治之余,都会念叨两句,说是小公子庆予仁善爱民之类的话。

  丁冉那边也报了这半个月摸出来的结果,铁杆儿的大公子党——司空卢芳、司徒钟固、少傅言丙、典令庸藏、国老庸子夫等,门客从二十人至七、八人不等,加上公子成双的三十余门客,这就上百了。

  吴升皱眉:“司空、司徒、少傅、典令、国老,这可真是满朝重臣都心向成双啊。”

  庸国六位重臣,只有司马元子让是铁杆的庆予党,双方形势对比,的确不利于己方。

  丁冉道:“这还只是重臣上大夫,中下大夫之中,拥戴成双者也占了大多数,如监马尹、工尹、乐尹、卜尹、司仪、左右郎,皆为成双党,咱们这头的,只有门尹庸季、寺尉易朴。”

  说到这里,丁冉苦笑:“总之强弱如此,丁某想问一句,申丹师不打算更换门庭么?”

  吴升知道他是玩笑话,丁家和董家都是国人身份,他们如果想要提升门楣,投成双那边是行不通的,成双治政因循守旧,想要通过那条线跨越阶层难如登天。

  而在庆予这边,刀白凤通过自身努力赢得元司马的认可,被收为门客;申丹师同样如此,为庸国立功后被庆予收为门客。这两位都是成功跃升阶层的活生生案例,就在眼前,因此,只有站在庆予这边,只有跟着吴升,他们才有希望入士。

  可吴升这条船也不是那么好上的,因为楚使的一番操作,庸仁堂已经和君权更迭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双上位,吴升就得逃亡,庆予上位,庸仁堂将进一步壮大。

  尽管丁冉是玩笑话,吴升也不敢掉以轻心,再次重申:“确实艰难,但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意思就是不停的磨剑,才能将剑刃磨得更加锋利……法器当然不存在磨砺的问题,我说的是普通军卒的剑……普通军卒是不用剑,那矛呢?戈呢?好了,我就说个意思,你们不要抬杠!理解不了的话,我换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回懂了?”

  这回,他们三个都懂了,不再纠结于此,继续商议。

  在卿大夫中,只有三人支持庆予,但好消息是,司马掌军、门尹控门、寺尉管治安,都是要紧位置,这也是庆予能和成双斗到现在的原因,否则早就被驱逐流亡了。

  若是放在后世,有这三个职司在手,甭管多少卿大夫支持成双,来一个灭一个,可现在却并非如此,这是一个讲究门客的时代,诸侯之间的军力、国中卿大夫的势力,孰强孰弱,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看门客。

  譬如元司马去年出征九真部,所带五十名修士,一半都是从各家卿大夫门下征召的,若是作战成军,战车上的士也同样如此,只有普通军卒才从国人中征召,但主力依旧是这些士。

  整个庸国,不计野人,只有三千户,士不到三百,成双一党门客就占了一大半,这就是强弱之势。

  所以,公子庆予他们忙着说服卿大夫来投,而吴升则将重点放在了士这一阶层上——他和卿大夫也攀不上交情,人家或许尊重他这位丹师,却不会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和他交流,这是身份和阶层意识所限,吴升也只能徒呼奈何。

  “我们的重点是在这些门客身上,将对方的门客罗列出来,找到他们的家人,咱们做家人的说服工作……”

  丁冉点头:“这个容易,比如他们父子兄弟或者祖孙之辈去寻欢时,尽可能的刁难……赌局上赢他们的钱、找女娘时让他们苦寻而无欢!”

  董大笑道:“再比如,给他们家里添堵,堵着不让出门,夜晚用弹弓崩他们家窗户……”

  丁冉道:“泼粪效果最好。”

  冬笋上人坏笑:“又比如,诊治时,这些门客的家人都往后排,让他们等着,优先给咱们这边的人诊治……反正就是不给他们看病!”

  吴升以手扶额,无语道:“打住,我可不是这意思……”

  三人点头:“这当然不是申丹师的意思,这是我们的意思!”

第二章 国老门下

  剑士庸老叔回到家中,刚刚端起碗筷扒拉了两口米饭,就被一阵哭哭啼啼的声音打断了,回过头来看时,却是自家妻子正在厨下哭泣。

  老父和娘亲都在桌上用饭,这是哭给谁看?

  庸老叔喝道:“哭什么?还让人吃饭么?”

  一声爆喝,将啼哭声制止。哭声断了,桌上的老父却沉下脸来,“啪”的一声,将碗筷墩在桌上:“你凶什么?”

  庸老叔不明所以,挠了挠头:“不是……爹,儿子刚从国老府上回来,多少大事,正闹得头疼,听不得旁人哭,心烦……”

  老妇叹了口气:“别怨你女人,是为娘身子骨不爽利,去庸仁堂求取灵丹,没求来,你女人陪着,受了委屈。”

  庸老叔霍然起身:“庸仁堂给娘气受了?我去找他们!”

  老父喝道:“坐下!你去找他们作甚?斗剑?挑了庸仁堂?”

  庸老叔喘着粗气,极不情愿的坐回来:“挑了他又待怎样?”

  老妇道:“儿啊,说起来也不怪人家庸仁堂,人家也不是不给诊治,是娘听了些闲话,没敢上门……”

  “闲话?”庸老叔再次跳脚了:“我家是庸国百年的士家,他一个外来户,敢对娘亲说什么闲话?我非挑了他们不可!”

  厨下的女人再也忍耐不住,冲了进来:“挑了?挑了以后呢?娘的病谁看?”

  庸老叔道:“上庸不是只有一个丹师……”

  女人叫道:“那三位?要能看,早就看好了!娘的腿疼刚刚缓解,申丹师旬前还说,要每旬去他那里看一次,这下可好,你说怎么办……”

  庸老叔反手一巴掌,扇得女人一个趔趄,捂着嘴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边刚扇完一巴掌,那边老父就给了庸老叔一巴掌:“混账!”

  女人哭道:“你知道街坊怎么说?街坊都说,咱们家要把庸仁堂从城里轰走,要把申丹师送给楚人!这是不是你要做的事?”

  庸老叔叹道:“咱家在国老门下为士,这都多少年了?国老要做的事,咱们能不遵从?”

  老父点头道:“你做的没错,为士该当忠义,这是本分。但也不要怪你女人委屈,更不怪街坊们指着脊梁骨骂咱家,至于你娘,就更没错了,咱们要把人赶走,难道还能厚颜无耻的上门求医问丹?天下没这个道理!”

  庸老叔怔怔良久:“可娘的腿疾……”他可是知道,每逢阴雨,娘亲都会疼得死去活来,本来这个月已经好转得多了,如今求不来丹药,今后不是还得如此?

  老妇道:“儿啊,娘的腿症不打紧,咱不去看了,还是你的大事要紧。”

  女人大哭:“庸仁堂好端端的,国老为什么要把人赶走?他家不缺丹药,不缺高人诊治,可别人呢?今后咱家还怎么见街坊?”

  庸老叔张了张嘴,想解释自己随国老要做的,是扶保下一位庸国国君的大事,自己并没有赶走庸仁堂的意思。可明白人都清楚,公子成双一旦继位,势必要将申丹师解送楚国军前,这与赶走庸仁堂有什么区别呢?

  一顿没有滋味的饭在愁云惨淡中吃完,庸老叔继续前往国老府,最近风声十分紧张,除了每天晚饭时归家看一看、吃顿饭外,他们这些门客都要在国老府坐守,随时等候国老的命令。

  国老是掌管国人事务的大臣,位列中大夫,有门客十二人,庸老叔只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国老挑选门客是非常严苛的,只有庸氏子弟才有资格入选,他们也被称为国人中的国人。

  进入国老府后,庸老叔直入正堂,见众门客已经到了大半,于是整了整衣襟,将长剑解于膝前,双手摁于膝上,目不斜视,于自己席上就坐。能入国老府正堂就坐,这是庸老叔一直引以自傲之事,这个坐姿刚开始可能觉得枯燥,但习惯了以后,却能调息养神,是个修行的好方法。

  正温养真元时,忽听一阵议论声响起,却是身边的几位门客在窃窃私语。他们讨论的是对面庸直的席位,庸直是国老门客中的第一剑手,原本应当在此,可如今席位上却空空如也。

  “直大郎已经两天没到了。”

  “弟今日听家人说,直大郎带着他闺女上庸仁堂了。”

  “他闺女怎么了?听说修行上挺有天赋……”

  “修炼时岔了经脉。”

  “这不是走火入魔了?”

  “还不到那份地步,但气海受损是无疑的。”

  “庸仁堂能治?气海受损的话,需求到圣手丹师文挚吧?生元丹可补气海……”

  “哪里有门路求到圣手丹师头上?再说路途遥远,远水难救近火。”

  “直大郎也是没办法,申丹师得羡门子高真传,羡门子高是和文挚、桑田无齐名的大丹师,兴许他有办法呢?”

  议论间,旁边席上的庸义忽然开口怒斥:“直大郎受国老大恩多年,如今胆敢背叛国老,等见他之后,我必直斥其非!”

  庸老叔也不知怎的,忽然有些感同身受,忍不住反驳:“你庸义上无老、下无小,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你家老娘病痛难忍,若是你家儿孙修行将毁,我看你去还是不去!”

  庸义瞪眼道:“忠义当头,大事为重,别说舍弃家人,就算让义赴死,义也绝不皱眉!”

  庸老叔气道:“我辈何不愿效死?我只告诉你,效死容易,舍弃家人却难!”

  一番争执,在座门客都卷了进来,分作两边,有的支持庸老叔,有的支持庸义,一时间争论不休。

  正在争吵时,一名门客闯了进来,叫道:“三郎被廷寺锁去了!大家取剑,去廷寺救人!”

  庸义大怒:“安敢如此!”从怀中取出丝巾,系于额上。

  众门客停止争吵,纷纷效仿,准备仗剑前往廷寺救人。

  有人问道:“三郎因何被执?”

  报信的门客叫道:“某和三郎相约去坊市购买法器,路上见有人博戏,心下难忍,就投了一手,却被他们黑了,三郎不服,与他们闹市争斗,却被赶来的寺吏锁拿,某一人力孤难支,只得回来报信。”

  正要冲出国老府时,国老现身了,挡在众门客前:“不许去!”

  庸义问道:“为何不去?他们动手了!”

  国老摇头:“不过是闹市争斗而已,他们尚未动手,我等也不须动手。”

  庸义叫道:“国老,不可坐失良机,公子争位,来不得半分侥幸,事已至此,还等什么?”

  国老叹了口气,道:“君上未薨,谈何争位?一切自有上国做主,我等只需等待即可,万不可莽撞操切。”

  庸义不甘:“国老……”

  国老以手止之:“一旦动手,上庸必将血流成河,我大庸已然衰微,不可再自伤元气了。”

第三章 国人

  为国老阻止,众门客未能成行,只得回到堂中枯坐,国老命人送来汤饼,众门客默默吃着,眼望空出来的庸直、庸三郎两个席位,尽皆默然不语。

  熬了一宿,到天明时,国老派人传话,说是今日无事,可各自回家歇息半天,庸义询问被锁拿的三郎该如何解救,国老说他今日将赴廷寺,让对方放人,但又叮嘱不得擅自动武,以防与庆予党激化冲突。

  至于庸直,国老则没提一个字。庸直救女,无可指摘,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是盼望他女儿医治成功,还是医治失败?说出来徒伤士气。

  庸老叔满腹心思的往家而去,路上反复思量着自己老娘的病,委实是为难到了极点,一会儿想着定要坚守忠义之道,为国老效死,一会儿又想着干脆什么都不顾了,赶往庸仁堂,向申丹师求问灵丹,解母亲病痛之苦。

  就这么浑浑噩噩间回到家中,却见母亲已然躺下睡着了,脸上还带着微笑。女人将他拉到外间,小声道:“庸仁堂派人送来了灵丹,母亲服用了,刚睡下。”

  “爹去庸仁堂求丹了?”

  “是去了庸仁堂,却是去拜谢的——庸仁堂自己把灵丹送来了,来人还带了申丹师的传话,申丹师问,定好了每旬去问诊,昨日为何没去。夫君,娘的病,申丹师一直记着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丹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