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黄河生死书_分节阅读_第431节
小说作者:慕容关康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72 MB   上传时间:2017-09-23 12:13:19

我说,为什么。

白萍精灵道,那个时候,伊甸园世界里所有人的智慧已经幻化出了“智慧精灵”,这个精灵就是这里的守护神,这里散发的强大精神气场,那些心怀叵测,内心黑暗的人,走到这里就会莫名其妙的死去的,只有光明之心的人才能走到这里。

说完这话,她顿了下道,后来伊甸园崩坏,智慧下降,这里的精神气息消失,才没了自动防护功能,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包括我在内,都不一定都靠近这座岛屿。只有至明至圣者,才能来到这里。

格言精灵听的不耐烦,大叫道,我感应到智慧精灵不在家,即是如此咱们过去溜达溜达吧,我带你们参观参观。

他说完这话,背着个手,恍若这里的主人一般,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宫殿。

我们停下话头,紧随其后,鱼贯而入。

格言精灵先是带我们走入了左边的大殿。

左边大殿中,一个个的雕像陈列其中,各自有着介绍。

最显然的就是一位女神像,下面底座写着:

女娲,万物之母。

功绩:造人,为万物命名。

看到这个雕像,我就知道,这里一定是帝俊,西王母,灵山十巫等人了,因为这里是他们这一帮子建造的世外桃源。

所以我最先寻找的就是他们,最后将他们全部找出来了,简单列举重要的三位人物:

帝俊:众神之神

职责:管天地 管众神

西王母:刑罚之神。

职责:纪律监察

女娲:万物之母。

职责:创造万物,为万物命名。

剩下的灵神十巫皆是女娲的助手,无非是考察地理环境,创造人文学说等功绩。

当然,除了这伊甸园第一批创建者之外,剩下的都是伊甸园里面比较重要的在文艺领域有卓越贡献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每个时期出现的极为重要的人物,基本是一二百年就会出现一位总结前人学问,发现新学问的人物。

当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啊!

由于这里人物众多,又加上我们这些人对这里的人物好奇,所以就观察的比较仔细。

在他们仔细观察的时候,我混在队伍之中,脑袋可就转起来了,心道,既然伊甸园有封神榜,那么我也要搞个封神榜出来,于是我开始琢磨开来了,没多会我心里就有了一个谱系了,于是模仿这里对人介绍的模式,开始了梳理,如下:

盘古氏:创世神(中国版上帝)

功绩:开天辟地,神身化物。

盘古先生在黑暗中孕育,他讨厌黑暗,于是打破了黑暗,开天辟地。

开天之后他舍身化为万物,左眼一瞪太阳上天,右眼一瞪月亮上天,头发变了星星,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肌肉变成田野,骨骼变成花花草草,筋脉变成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精髓变成珍珠,汗水变成雨露。

从盘古先生开天辟地的过程来看,他展现了华夏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天下先,舍身成仁的传统民族精神。

这个精神和西方国家上帝创造万物的精神是不同的,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说要有万物就有万物。

一个用嘴说,就说出万物了。有着一流的嘴上功夫。

另一个呢,累死累活的,加油干。

从这里我们就看出两个民族的基础精神不同了。

如果你将神话中的意义用于这两个民族文化心理去考察,你会发现神话掉进了现实中。

你觉得自己脱离了神话,可是神话所展现的各类的民族的“人的精神”,永远是根植于一个民族的,根植于民族中的每个人心理潜意识中的,你永远逃不出民族精神的加持,哪怕你暂时的遗忘了它,但它依然不悲不喜,就在那里。

(解释,在远古人类思考宇宙起源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天人合一思维,导致他们认为天地背后有人主导,所以就有盘古开天传说。盘古此人和基督教上帝是一个类型的人物。

这个神话应该发生在人类有了思维意识之后,不过在这之前可能有一个“神话雏形”,到了后期被人整理,才有了开天辟地的神话出现,神话的出现时间,绝对不是发生时间,前期一定有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进化过程。盘古开天神话的记录始于三国时期吴人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

有巢氏:华夏神话传说中的建筑神

功绩:学会了建造雏形的房屋,估计跟鸟儿搭巢差不多的雏形。

(解释,远古时期,人类模仿自然学习,然后根据鸟儿搭建房屋,学会了建造房子,不过是极为雏形的,我怀疑这个时候的人类还没从丛林中走出来,也就是还没有下树,呵呵。)

燧人氏:华夏神话传说中的取火祖神即第一代火神

功绩:钻木取火,开启人类第一个文明时代

(解释,偶然发现了火的功用,结束了茹毛饮血,开始了文明进化,增强了生存能力,也就开启了下一个阶段的聚集生存时代,至于是什么原因使得人类走出了丛林,这是个巨大的疑问!如果人类真是猴子变的,那么一定有促使他们走出丛林的动因,或许真的是一场大洪水,或许是其他原因,这是一个千古谜题。)

女娲:华夏神话传说中的始母神、大地之神

功绩:创造人类,为万物命名,炼石补天。

(解释,应该是人类处在母系社会,产生的神话传说,因为当时的人类不知其父,只知道有母亲,所以将母亲的地位抬到了最高,至于补天,猜测是当时人类居住在山洞里,然后被洪水冲崩塌了,她率领人民补房子,当然这都是猜测,做不得准。)

伏羲:华夏神话传说中的人文祖神、文明之神——道的奠基者——第一代道神!

功绩:画八卦,结绳记事,制造渔网等。

(解释,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开始了对自然的模仿,学会了观察自然,这个时候应该是渔猎时期,并没有学会种植)

神农:华夏神话传说中的农业神、医药神

功绩:南方大面积水稻种植的开创者,中草药学的奠基者

(解释,知识进一步的叠加积累,物质生产进一步的进化,让人变得更为的聪明了,到神农时期,出现这个人物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黄帝:又名光帝,太阳神,光明之神——德神。(大道废,有德生)

功绩:结束部落互相征伐的时代,统一各个部落,创建华夏民族,八卦学问的进一步继承者,又可称之为,第二代道神。

九天玄女:战略之神

功绩:曾授予兵书于黄帝,助力黄帝问鼎中原。

仓颉:文字之神  黄帝史官

功绩:根据各个部落自己开发出来的最原始的文字,将其进行了大融合,制造出了通用的文字,不仅是神话传说中的造字之神,亦有可能是我中华民族第一位古文字专家。

句芒:中国四季神之一,春天之神

特点:掌管春天万物兴盛,是代表了希望的希望之神

祝融:第二代火神 夏天之神 中国四季神之一

功绩:对火的功用进一步掌握的继承者

蓐收:中国四季神之一,秋天之神

主管:秋收  成熟之神 收获之神  代表了收获

玄冥:中国四季神之一,冬天之神

主管:死亡,中国的死神  传言玄冥之风可传播瘟疫,造成万物消亡

(说明,中国四季神,来源于人对四季特点的理解,制造出了四位神灵。)

蚩尤:战争之神,兵神

功绩:冶炼技术优秀继承者。

刑天:战争之神,勇神

功绩:敢于跟天帝叫板的汉子,勇气的集成肉体

尧:仁义之神(道德废,有仁义)

功绩:禅让政治制度的开创者

舜:孝神

功绩:青铜 黄铜文明的开创者

(传说是一个家穷人丑农村户口的草根,父母对他极为不好,但他任劳任怨,容纳了委屈,从而撑大了胸怀,最后容纳了天下,可见,男人的胸怀,都是他娘的委屈撑大的。此言果然不虚,自古至今,从未变过啊!)

鲧(gun):第一代治水之神。

功绩:第一代水利专家,工程师,以堵的方式治水,但是失败了。

他在神话传说中是盗取天帝息壤的神灵,其意义就是这家伙治水失败,被斩杀,成为了一个悲剧英雄,人民为了纪念他,开发美好的神话故事纪念他,所以就有他盗土的传说,这个土是治水的重要工具,息壤在传说中是生生不息的,功能就是用来堵水的,隐喻就是鲧治水的“堵水方式”。这个家伙和国外的盗火之神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性质的家伙。

大禹:第二代治水之神

功绩:夏朝创建者,在治水的过程中,画九州,九州山川的奠基者,并铸造九鼎,记载当时大陆上的异物。

他继承了父亲治理水患的事业,研究出了新的方式治水,那就是疏通,这是在父辈失败的基础上,对治水事业进行了改革,这才成功的治理了天下水患。

可见做事要重方法,他爹方法不对,做了一辈子治水的工作最后被斩杀,他方法用对了,治理好了水患,从而也取了民心,得了天下。

由此可见水宜疏不宜堵。

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意要疏,不要堵,好的要采纳,不好的要摈弃,为政和治水是一个样子的,天下道理皆相通,果然不虚。

除了这个之外,他所在的这个时期还发扬了青铜文明,在这个时期,青铜文明逐渐呈攀升之态,最后发展到青铜文明的高峰。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章 封神榜(下)

无论神不神的,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整个共同情感,那就是永远敬佩那些有道德,有仁义,有情怀,勇敢的好男儿以及女中豪杰。

对人类、人民有没有贡献,永远是评判一个真正勇士的价值标准。

这个标准,也一定是人类永恒的价值标准。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以及其他扭曲价值标准,只适用于某一个短暂的历史时期,只适用于某一个短暂的时间。

只要不是正道之下的术,皆是邪术,必然会被正道所弃,无非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我上面所封的神,所用的规则就是,按照对人类的贡献来封神。

用这个规则去细细的考察过去所谓的一些神灵,基本就可以将之屠掉了,我们应该进入一个屠神证道的时代,我觉得这是很好玩一件事。

这个就不多说,单说我在心中简单的将夏朝以及夏朝之前的神话人物,进行了一次极为简单的摸排,漏网之鱼太多,但是挑重点来说,永远是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我将他们简单的排了个位之后,我就直接跳到大周王朝了。

第一位,周文王,第三代道神,继承前人的先天八卦、《连山易》《归藏易》,以“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思维方式最终完成了《周易》,天地人事之学问至此终结,也可称之为“易学集大成者”,但无论如何都是道。(后来的诸子百家皆是对前人学问的分解者和继承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3页  当前第4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4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黄河生死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