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玩偶(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3)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法医秦明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254 KB   上传时间:2023-08-15 12:28:55

  “那为什么会拿走手表啊?”大宝说,“手表不也不能流通?”

  我微微笑着,没说话,走到解剖台旁,加入了解剖工作。

  “头皮无损伤,颅骨无骨折,颅内无出血,脑组织正常。”林法医一边开颅,一边说着。法医江光涛唰唰地记录着。

  “死者口鼻无损伤,颈部无损伤,一字形切开胸腹部皮肤,大体观察未发现明显损伤。”大宝也拿着手术刀,和林法医同时进行着不同部位的解剖,说,“死者心血不凝,内脏瘀血,提取心血和肋软骨备检。”

  现在,提取死者肋软骨检验DNA已经成为法医的常规操作,是为防止有人人嵌合体或者刚刚输血导致的DNA数据不符,对案件产生误导。

  “胸腔脏器、血管,无损伤、破裂、出血迹象,胸腔干净。”大宝继续进行着检验,“腹腔干净,肝脏、脾脏、肾脏完好,肠管完好,无损伤,大血管也未见损伤、出血。”

  “心脏形态呢?”我问道。

  大宝剪开死者的心包,将死者的心脏捧了出来,说:“从外形上看,好得很,我来切一下冠状动脉……也没有狭窄。这个人虽然很懒、不运动、熬夜,生活习惯很不健康,但是心血管系统似乎还是很好的,比大部分四十多岁的人要好。这没办法,老天爷给了个好身体,基因决定。”

  “老天爷给了好身体,也不能随便造啊。”林法医说,“现在还好,不代表再老一些的时候还能保持。只是衰老得慢一点而已,按照这样的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下去,她的身体,说不行,那也就不行了。”

  “不过,心尖这个,好像是出血点啊!”大宝说道。

  我凑过去看了看,点了点头,说:“是的,有明确的心尖出血点。”

  “可是,尸检完了,完全没伤。”林法医有些焦躁。

  “既然不是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那么她的猝死征象是哪里来的呢?”我拿起死者的手,破坏了上肢的尸僵,说,“你们看,虽然死者的口唇青紫可能被尸斑影响,看不清楚了,但是手指甲的青紫还是很明显的。”

  “那也有可能是捆绑得紧,导致末梢循环不畅啊。”大宝说,“这个不能作为什么依据吧?”

  “可是心血不凝、内脏瘀血、黏膜出血点,这是明确存在的吧。”我说。

  大宝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窒息?”林法医有些犹豫地说道。

  “对啊,既然没有猝死的病理基础,这样的征象,当然要考虑是窒息征象。”我说。

  “哦,明白了,你是说,体位性窒息。”大宝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也舒展开了,显然是赞同我的观点。

  “体位性窒息是因为长期被限制于某种异常体位,导致的机械性窒息死亡。它的死亡机理主要有:因为长时间异常体位,使得呼吸肌长时间处于吸气或呼气的状态,导致了呼吸肌疲劳,换气功能逐步减弱,慢慢发生缺氧后死亡。又或是体内大量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代谢障碍,从而死亡。”我见林法医有些疑惑,于是帮他温习了一下体位性窒息的概念。

  “是啊,体位性窒息的鉴定要点是‘异常体位’和‘窒息’。”大宝连忙抢着说道,“在这种死亡中,尸体的窒息征象会非常明显,全身性瘀血紫绀、黏膜有出血点、内脏水肿,而且可以排除其他机械性窒息死亡所应该导致的损伤。”

  “嗯,这种死法,不是很多见啊。”林法医说道,“我工作十年了,没遇见过。”

  “确实不多见。”我说,“所以在确定这种死因之前,需要排除损伤、其他机械性窒息手段、中毒和疾病,然后结合这些窒息征象和现场情况,就可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无误了。”

  “是啊,‘异常体位’这四个字更为重要。如果是正常体位,哪怕再长的时间,显然也不会导致呼吸肌的疲劳和麻痹,更不会导致窒息。”大宝说,“所谓的异常体位导致体位性窒息,最常见的,就是反吊着人,或者让人高举双手铐着。这个现场,就是反吊着,而且我记得,在现场的时候你说过,即便是床板放下来了,因为死者肩关节活动度的问题,她的上半身也不能完全着地,对吧。既然不能完全着地,那就和反吊在空中一模一样了,肯定是具备造成体位性窒息的条件的。”

  我咬了咬牙,不禁想起曾经听说过的一起错案中,就是警方在审讯嫌疑人的时候,嫌疑人突然心脏疾病发作而死亡。而检察机关的法医却错误地把这个死亡定义为“体位性窒息”,这起错案导致民警蒙冤入狱。这起案件的法医,就是没有能够把握住“异常体位”这个关键问题。

  “我记得,体位性窒息多见于过失致人死亡,因为其致死的概率问题,并不是每个人处于异常体位都会死亡,故意杀人或自杀罕见。”林法医说,“书上这样说的。”

  “是啊,我也觉得这个案子的凶手并不想杀了商凤莲。”我又笑了笑,说。

  “不过也是,抢劫案件,是图财,只要控制住人就行了,不一定要杀人。”大宝说。

  “可是,死者的口唇没伤,说明凶手并没有对死者进行封口。”我说,“死者没有被封口,只是被反吊住了,那她为什么不呼救呢?这种老式的房子,隔音很差,作案时间又是周六早晨,大部分人都在家里,如果她呼救了,肯定会有人听见的吧?”

  “是不是被塞进床箱了,喊不出声,或者被吓坏了?”林法医假设道。

  “木头板的床箱,有啥隔音效果啊?”我说,“别急,我们现在要取出死者的胃肠内容物,分析一下她的死亡时间。”

  死者的胃内是空虚的,所以我们取下了死者的小肠,并且蛇形排好,然后用剪刀剪开。根据死者的小肠内容物情况,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距离其末次进餐八个小时,次末次进餐的食糜已经进入了结肠,说明有十二个小时以上。

  “哦,我看看调查情况。”林法医让实习生翻了翻笔记本,他侧过头去看了看,说,“根据调查情况显示,死者是昨晚打麻将到凌晨两点,然后在棋牌室吃了夜宵。晚餐是和郭倩倩一起吃的,是昨天晚上六点。”

  “也就是说,死者是今天上午十点钟死亡的,嗯,尸斑、尸僵、角膜混浊的情况,和死亡时间是相符的。”我说,“尸温当时测了吗?”

  “没有,因为家里开了空调,而死者又在床箱内,这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了,测了尸温也没法算。”林法医说。

  我点点头,说:“也是。”

  大宝说:“如果说死者是今天上午十点钟就死亡的话,那个时候刚刚有邻居发现她家大门大开,她死的时候,还没人报警呢。”

  “问题就来了。”我说,“凶手是七点钟就劫持了郭倩倩,拿了钥匙去她家。就算是绑人、翻找,最多一个小时也该完成所有动作了吧?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凶手离开现场的时候,死者并没有死?”

  “那她为什么不呼救?”大宝问道。

  “这可就没人知道了。”我说,“可能是反吊着太难受,声音喊不响。或者她根本不知道大门洞开,认为喊了也没用。再或者,她可能就是不想喊呢?你们看看,死者手腕部有严重的约束伤,说明她被捆绑之后,有长时间、激烈的挣扎。也许,她觉得自己能挣脱束缚双手的绳索?窒息是在不经意间就出现的,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就会造成死者的意识丧失。如果她不了解这种反吊会导致人死亡,又不想声张此事,会不会就努力挣扎,以期望能挣脱绳索?只要挣脱了绳索,床板一推就开,自然也不可能会死掉。她没有意识到危险性,所以不呼救?”

  “很有可能!”大宝点头认可,又转念一想,说,“可是,她怎么会不想声张呢?这可是抢她钱啊!”

  “解剖结束了,我也整理一下思路吧。”我一边脱去汗湿了的解剖服,一边说道,“现场勘查、监控调阅和调查情况,没有那么快反馈上来,估计专案会要明早开了。现在才凌晨一点钟,我们都回去好好睡一下,想一下,明早专案组会场见。”

  4

  除了法医,专案组会场里的人,都是一脸的疲惫,显然都是熬了一个通宵。

  “抓紧时间汇报各组的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轮换休息。”高局长坐在会议桌前,抱着一个瓷质茶杯,双眼通红地说道,“监控组。”

  程子砚似乎正在发呆,被突然叫到,有些慌,说道:“啊,监控组走访了小区物业,确定现场附近所有的监控都是坏的。我们找到了小区里还能工作的监控,都无法照到发案轨迹。小区外面的治安监控有一些,但是因为没有甄别依据,发案时间又是上午,人流量大,所以不知道如何进行甄别。”

  “不着急,如果知道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可能就比较容易甄别了。”我说道。

  “老秦的意思是,熟人作案?”高局长很是聪明,一点就通。

  “可是,这种抢劫案件,最常见的类型,是踩点后,挟持容易挟持的人,获取钥匙入室。”一名侦查员说,“通常是流窜作案比较多见。”

  我摊了摊手,没再说话,按照常规,这时候应该由侦查部门汇报调查所见。

  果然,主办侦查员翻开本子,清了清喉咙,说:“商凤莲这个人,社会交往情况还是比较简单的。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几乎不去参加其他的社会活动,所以认识人的途径主要是打麻将。为了打麻将,她甚至很少关心女儿的饮食起居。在案发前两天,还因为打麻将的事情,和女儿吵了一架。当时她心情郁郁,是她的麻友反馈上来的。根据她的麻友反映,她这个人警惕性强,性格孤傲,所以很少和人深交。我们查了一圈,实在是找不出有可能作案的人。”

  “和她女儿有联系的男人呢?”林涛问道。

  “嗯,肯定是男人。”大宝说,“约束能力强,体力悬殊。”

  “首先,从商凤莲本人的社会关系而言,男人就更少了,我们查不出商凤莲和除她丈夫外其他可疑男人联系的方式。从话单上看,也没有异常。她的手机不在现场,现在就是不能确定是不是通过微信联系。”侦查员说,“对于她女儿,毕竟只是初中生,认识的男人除了老师就是同学,同学也还都是半大的孩子。你们之前提出怀疑后,我们也彻底调查了郭倩倩的网络电信工具,没有线索,基本可以排除嫌疑。”

  “她丈夫呢?”高局长问道。

  “郭超这个人,开始我们觉得有疑点。”主办侦查员说,“有好几个邻居都反映,听见商凤莲和郭超吵架,有的时候也能看见他俩在小区里拉扯闹脾气。”

  “这个岁数,这样闹别扭,也是不多见。”我笑了笑,说,“确定拉扯闹脾气的是郭超?”

  主办侦查员点了点头,说:“确定,毕竟都是这么多年的邻居了,他们可以肯定是郭超。而且,通过郭倩倩的证词也可以印证。总而言之,夫妻关系很紧张,这也是郭超一个月才回家一次的原因,不然洋宫县和龙番市这么近,就算是每天来回也不算什么多难的事情。所以,我们开始觉得,有没有可能是她丈夫杀人,然后伪装成抢劫案件。”

  “显然不是。”我耸了耸肩膀。

  “嗯。”主办侦查员说,“确实有很多不符合的地方,但我们还是对她丈夫进行了调查,确定排除了作案时间。还有就是,纪委对郭超也进行了全面审查,认为他很干净,没有问题。”

  “那夫妻关系紧张的原因,调查了吗?”我问道。

  “调查了。”主办侦查员说,“通过对郭超以及商凤莲几个关系较好的麻友的调查,这个原因应该是比较符合的。”

  “是外遇?”我抢着说道。

  主办侦查员摇了摇头,说:“出轨的事情,我刚才说了,没有发现。根据我们的了解,他们夫妻关系不好的原因,是商凤莲觉得郭超不求上进,没本事。这个郭超,在省直机关供职二十多年了,原来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科长,三十五岁就是副处长了,三十七岁更是成了正处级副处长。眼看仕途一片坦途,他却在四十岁的时候,因为沉迷于练习书画,而将副处长的职务辞去,仅仅保留了正处级的待遇。据说,这个郭超每天上班,就在自己办公室里拿着废报纸练字练画,不亦乐乎,对于政治前途是一点也不感兴趣了。因为郭超没跟商凤莲商量,就辞去了位高权重的职务,商凤莲认为郭超玩物丧志,因此经常和他吵架,甚至拉扯。从那一年起,也就是五年前起,郭超就只是一个月回来一次,一是看看女儿,二是送钱回家。听说,他回家了,也不忘练字练画,还总是和商凤莲吵架。”

  “嗯,虽然没有直接调查到外遇,但这个信息也是蛮好的。”我说,“林涛,你那边呢?”

  “我们这边,有点麻烦。”林涛浓浓的眉毛皱在一起,更显得帅气,说,“地库水管上,我们找到了一枚有鉴定价值的指纹,入库比对无果。虽然提取到了指纹,但我还是很担心。毕竟指纹不是在死者死亡的中心现场,如果指纹的主人落网后,跟律师一会见,就会知道怎么辩解了。”

  “是啊,我只是到那根水管处摸了一下,你凭什么说我杀人啊?”大宝学着犯罪分子的口吻说道。

  “没关系,重要的是证据链,不可能只依靠你这一枚指纹。”我说,“这枚指纹,还是很有意义的,是可以作为甄别依据的。毕竟,水管那附近很少有人去,而指纹又很新鲜。死者家里,就找不出什么痕迹了?”

  “确实没有痕迹了。”林涛说,“就连捆绑死者的床板、铁隔栏,我们都仔细地刷了一遍,找不出第二枚指纹了。所以,我说有点麻烦。”

  “轮到我说了吧?”我说道,“死因是体位性窒息,换句话说,这个凶手劫财不假,不是意图杀人,人死了,可能也在凶手的意料之外。这就是我刚才说郭超杀死妻子、伪造现场的这种猜测不可能的主要依据。”

  会议室里一阵喧哗。

  “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昨天上午十点。”我说,“身上除手腕的约束伤外,没有任何损伤,也就是说,没有激烈打斗动作。”

  会议室里又是一阵哗然。

  “还好,我还担心家属会质疑我们寻找失踪人不力,导致人死亡了呢。”一名派出所民警说道,“十点钟,还没报警。”

  “我听你这么说,是熟人作案了?”高局长又一次猜中了我的想法。

  我点了点头,说:“可以肯定是熟人作案,有很多依据,听我一一说来。第一,我昨天晚上又研究了郭倩倩的证词,这个犯罪分子是直接给她拉进地库,要走了钥匙,却没问她门牌号,是不是?犯罪分子准确地掐住了郭倩倩上学的时间点,似乎对他们家很熟悉啊。”

  “那也有可能是踩过点啊。”高局长说道。

  我笑了笑,接着说:“第二,根据老师的证词,老师在电话中刚刚介绍完自己之后,电话里的男声就说,郭倩倩今天不舒服,请假。他是怎么知道郭倩倩的姓名的?”

  “有可能是在书包里翻找跳绳的时候,看到了书上写的名字?”高局长插话道。

  我不置可否,说道:“确实,这样可以解释。第三,死者死于不容易致死的体位性窒息,全身没有工具性损伤,没有抵抗伤、威逼伤,约束伤也很有限。也就是说,凶手对死者,不性侵,不伤害,没威逼。但在整个过程中,没有邻居听见一声呼救声,而商凤莲并没有被封嘴、捂嘴造成的损伤。而且,凶手在案发后,不仅没有把门带上,延缓发案时间,还打开大门,增加被人发现的概率,这是为什么?”

  “你说是为什么?”高局长有些好奇。

  “我觉得,从这种不确定性的死因,和故意暴露的手法,可以推理出凶手的意图。”我说,“他也不想死者死,他开着门,就是指望死者可以呼救被人听见。”

  “嗯,这个推理,是硬核推理。”高局长点了点头,似乎认可了我的意见。

  “其实,还有别的依据。”我说,“你看,凶手捆绑郭倩倩的手和口,用的是郭倩倩的跳绳和手帕。捆绑商凤莲的手,用的是商凤莲的手机充电线。郭倩倩说,凶手没有戴手套,但是到了家里,又有手套痕迹。我勘查了死者家的餐桌,餐桌上有一盒抽纸式的手套。里面的一只手套被带了出来,掉落在手套盒和墙壁之间,没有浮灰,说明是刚刚掉出来的,而且死者家收拾得挺整洁,不可能就任由一只手套掉落在那里。这样看,凶手应该是从手套盒里抽了两只手套戴上,在抽手套的过程中,带出了一只,掉落在那里的。”

  “你的意思是说,凶手毫无准备。”林涛说。

  我点了点头,说:“所有的工具,都是就地取材的。入室盗窃、抢劫的流窜犯,会什么都不带,赤手空拳进人家家里吗?”

  “所以,你在现场的时候,就怀疑是熟人作案了。”大宝说道,“你这才会让程子砚把所有的男式拖鞋送去进行DNA检验。现在是夏天,只要穿了拖鞋,检出DNA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哦,怪不得中心现场没有发现明显的可疑的鞋底花纹。”林涛点点头,说,“你说的证据链,是指有指纹、有室内中心现场的DNA,这就不太好抵赖了。”

  “是啊,这一招很奏效。”程子砚说,“我们对死者家的三双男式拖鞋进行了观察,发现有一双毛拖鞋的毛里夹杂着一些小小的硬颗粒,后来拿在显微镜底下观察,发现是玉镯的碎颗粒。”

  大家又议论起来。在门口的拖鞋里,发现了卧室里才有的玉镯颗粒,很显然,凶手是穿着拖鞋进入了中心现场。如果是一个拿着钥匙进门盗窃的人,不可能那么好心地换双拖鞋。

  “现在是夏天,我们的重点本来是凉拖鞋,但因为这些颗粒,就将重点转移到了毛拖鞋上。”程子砚提高了嗓音,想让自己的声音在嘈杂中更加清晰,“目前,这双毛拖鞋上检出了一名陌生男子的DNA,我们高度怀疑,这就是犯罪分子的DNA。”

  “如果指纹和DNA指向同一个人,就能说明问题了。”林涛补充道。

  “可是,侦查部门,似乎并没有查出有嫌疑的男性啊。”高局长将眼神递给了主办侦查员。主办侦查员无奈地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别着急,刚才我一直在问外遇的问题,因为我怀疑,死者的外遇对象,可能就是本案的凶手。”

  “可是,并没有查出这方面的线索啊。”主办侦查员说道。

  “因为死者本人不喜欢和别人多透露自己的私生活,死者接触最多的家人又不可能知道这种事。加之,死者的手机丢失,很多网络平台的信息无法获取,所以,没查出来而已。”

  “你又有推理?”高局长问。

  我点了点头,说:“昨晚我把几条线索归拢了一下,先从玉镯说起。死者家的地板,是实木地板,正常情况下,玉镯掉落在实木地板上,不太容易摔碎。除非,是用力去掷。玉镯打碎的地板上,我摸了,发现有一个明显的凹坑,证明了我的推断。不然,得从多高的地方掉落,才能在实木地板上砸出个凹坑的同时摔碎玉镯?”

  “对了,我记得昨天侦查员好像说,郭倩倩陈述,她妈妈随身戴的玉镯不容易取下来。”大宝说,“如果是争抢的话,只要不配合,还真不容易抢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玩偶(法医秦明系列第二卷众生卷3)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