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珍馐传(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寒烈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32 KB   上传时间:2013-11-04 13:55:36

  丁娘子正听到兴头上,可是看看日头已经要偏下去了,亦珍和招娣两个女孩儿家的,合该早些家去,遂任婆子扶自己下了马车,回头对亦珍说:“不知余小姐家在何处?”

  亦珍朝她微微一笑,“原也只是举手之劳,丁婆婆不必放在心上。婆婆再见。”

  丁娘子如何返家自不去说,且说亦珍带着招娣回到家中。

  曹氏早早已经在正厅等女儿归家,这时见亦珍带着丫鬟安然归来,悬了一天的心总算又落回了实处。

  亦珍自招娣手中接过攒盒,奉到曹氏跟前,“母亲,这是女儿从西林禅寺斋堂带回来的斋菜和素点心攒盒,只可惜已经冷了。”

  曹氏示意汤妈妈接过攒盒,随后握主女儿的手,“不碍的,晚上热一热也是一样的。”

  又问亦珍来回路上可顺利,出门可开心?

  亦珍就细细向母亲讲起农家的杏林有多大,里头结满了将熟未熟的青杏,叫人看了便垂涎欲滴,空气中满是青草与泥土的香气;她如何付了定银,约好两日后去取青杏;西林禅寺今日香火有多鼎盛,在寺中如何碰见了好心的丁婆婆,领着她去斋堂,还介绍好吃的素斋给她……只隐去了路上见到恶汉殴妻卖女的一幕与送丁娘子返家的事。

  曹氏微笑着倾听女儿的讲述,心中欣慰。

  女儿被她自小拘在小院子里,幸好并不曾养成畏缩内向的性子,独自出门在外,也不怯场,行止有度,落落大方。这样看来,她很不必担心女儿嫁了人,在夫家如何相处了。

  “你出门在外一天,一定累了罢?赶紧回屋歇息,到吃晚饭的时候,娘来叫你。”曹氏拍拍女儿手背。

  作者有话要说:从这一章开始,珍馐就入V了,今天我努力做到三更~压力山大的说~

  第一更送上~

  稍后二更三更~

  ☆、33

  第三十二章一片天空(1)

  曹氏有意无意地教亦珍多见见世面,甚至连汤妈妈买菜,都要她带上亦珍同去。“持家一道,不外乎开源节流。咱们家一无田地,二无铺子,全靠汤伯在谷阳桥下支的茶摊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你晓得多做些新奇别致的小吃是一层,也需考虑成本如何,不可教食客觉得价钱定得太高,亦不可亏本赚吆喝。只有你自己知道外头东西的贵贱,才能做公允的买卖。”

  “母亲教导得是,女儿知道了。”亦珍认真将曹氏的话听进心里去,这些天都跟着汤妈妈到草市上去,在她身后看她如何同菜贩肉贩讨价还价,尽量以便宜些的价格,买最好的菜同肉回来。

  “如今天热,为了新鲜的缘故,所以要一早出门买菜。等天气凉爽些,可以晚些出门。下晌快关城门前,菜农小贩为了早些家去,会将手头上剩下的瓜果蔬菜贱卖,趁这时去,能收到不少好东西。”汤妈妈挽了菜篮子,里头盛着一挂新鲜割下来的猪肋条肉,十个芦花老母鸡新下的鸡蛋,一大块皮色墨绿,瓜瓤洁白似玉的冬瓜,两只饱满浑圆的番茄。

  番茄在松江算是稀罕物,多数都是富贵人家栽在盆中,摆在桌案上当观赏用的盆景的。亦珍与汤妈妈遇见的这个在草市上卖番茄的老翁,是乡下专门为大户人家培植盆中的农户,家里留了几株番茄育种用的。听说眼下家里儿媳妇要生产了,老婆便叫他摘下几枚番茄,趁到城里送盆栽的功夫,带到草市上来卖。

  卖番茄的老翁说,五百钱一个,供在香案上,可以存放好些天都不坏。

  汤妈妈与老瓮讨价半天,最后以三百五十文一个成交。

  待走出好远,汤妈妈才对亦珍道,“这番茄可是个好东西,可惜,大多人都不识货。穷人家买不起,富人家只当个观赏的玩物。”

  亦珍点点头。刚才在那老翁摊前的确鲜少有人问津,偶尔有人看着新鲜,伫足问价,一听要五百文一枚果子,又不能吃,也是调头就走。要不然汤妈妈也不能一下子砍下那么多价钱去。

  不过她却是吃过番茄做的菜的,小时候汤妈妈不知从哪里买来一把番茄,只比拇指略大些,生吃极酸甜可口。母亲将之切成极细的小丁,搁油锅里爆出红色的油来,又放了肉糜进去煸炒,最后用高汤炖得烂烂的,拌在面条里,再好吃也没有了。

  亦珍至今想起来,仍垂涎欲滴。

  汤妈妈见了她脸上的表情,敦厚地笑起来,“小姐可是馋了?”

  亦珍大力点头,“是是是。”

  主仆二人一路喁喁细语,回到家里。汤妈妈将新鲜番茄搁在篮子里,用丫杈头将篮子吊到厨房的梁上去。猪肉则用油纸包好了,装进陶罐里,再用木桶悬空吊在井下,井口用盖子盖起来。

  亦珍一直觉得汤妈妈的本事很神奇,能将所有容易腐坏的食材在大热天都储存得妥妥的。

  中午亦珍在母亲的指导下,用紫苋菜焯出红色的菜汁来,合着面粉揉出紫红色的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后,拿刀切成细细的面条。下熟了捞出来,拌上翠绿的黄瓜丝、洁白的银芽、嫩黄的蛋皮丝,浇上一勺薄薄的芝麻酱,再淋一点醋,紫的白的绿的黄的,煞是好看,吃到嘴里,劲道的劲道,爽脆的爽脆,再配上一碗芝麻油虾皮豆腐汤,可口之极。

  招娣中午吃饭时,连吃了两碗。

  汤妈妈笑言,按招娣这吃法,过了年,所有衣服只怕都要穿不下了。

  招娣来了也有两月有余了,整个人脱去了初来时的枯黄干瘦,身量渐渐展开,皮肤白了不少,衣服裙子都显得有些紧窄了。曹氏还没来得及关照汤妈妈给她新做几身衣服,她的胸脯就开始鼓鼓涨涨地隆了起来。

  倒是亦珍,虽然长了个子,却仍是一副孩童身材。

  曹氏倒不着紧,私下里对汤妈妈说,反正还未及笄,等来了初潮,自然会好。

  下午过了日头最烈的时辰,曹氏领着亦珍进了厨房,汤妈妈已经将灶膛里的火烧了起来。曹氏指点亦珍将猪肋条从井里取出来,又提了水,在后院的青石水槽边细细地洗干净,用刀切成大小相仿的小块。

  “……拿刀的手要稳,一刀下去,若是斩不断,要将刀提起来,重新再斩一次。万不可将刀嵌在那块骨头处,来回往下使力,如此刀刃极容易卷了。”曹氏看着柔柔弱弱的,然则示范起刀工来,却毫不含糊,半挂猪肋条切得整整齐齐,随后将刀平放在砧板上,示意亦珍来试试看。

  亦珍走到砧板边上,心道母亲看着娇小柔弱,斩起肋条来都不费吹灰之力,应该也难不倒她。等她提起砧板上的刀,手腕蓦然一沉,才意识到,斩肉绝不像看上去那么轻松。

  这把用来斩肉的刀,刀背宽,刀刃长,颇有分量,想要将刀抡起来已不容易,还要精准地将带着骨头的肋条切成大小相当的小块……

  亦珍深吸了一口气,抡圆了膀子。

  站在她身旁的汤妈妈与招娣都下意识后退两步,反是曹氏,一手轻轻按住亦珍肩头,一手握住她的手肘,和声道:“要肩同肘与腕子一起用力,顺势而下,务求一刀而断。否则再劈第二刀,很难在同一刀口上,肉里也容易嵌进碎骨头渣。”

  亦珍将母亲说的要领记在心里,“娘亲你稍微站远些。”

  曹氏浅笑,微微退开些距离。

  亦珍抬手,厚重的砍肉刀一挥而下……然后……砍歪了,直接劈在砧板上……

  汤妈妈与招娣微微一愣,她们总当小姐头一次切肉,砍不断也是正常的,却不料第一刀竟斩都未斩在肉上。

  曹氏仿佛未曾看见那嵌进砧板中一分深的刀刃,轻声鼓励:“再来!”

  亦珍藏在深处的倔强脾气也涌了上来,左右脚略略分开,将砧板上的肉摆正了,手起,刀落。如此几次下来,慢慢摸着了门道,将剩下半挂猪肋条都斩成了小块,只是大大小小,参差不齐,远不如曹氏切得好看。

  汤妈妈上前来,将宽背砍肉刀取了,在水槽处,用丝瓜筋蘸了草木灰将刀洗干净,挂回刀具架子上,随手扯了看得目瞪口呆的招娣出了厨房,到廊下削冬瓜皮去了。

  曹氏在厨房内对女儿微笑,“珍儿比娘当年可厉害多了。娘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远没有你今日的表现好。”

  亦珍转了转酸软的腕子,抬袖印了印额头上的汗,饶是如此,她也是使出全身力气,不敢有一丝放松才做到如此程度。

  曹氏又指点女儿,将镬子里的水烧到微微发热,再将葱姜与肉下到镬子里。

  “暂且不要盖上镬盖。”曹氏在亦珍拿起一旁的锅盖时,提醒。

  亦珍不明所以。

  “做汤是极有讲究的。再往南去,南粤之地,讲究先将食材在开水中焯出血水与腥膻气,而后将食材置于陶罐或瓷盅内,以隔水炖或不隔水炖法,用小火将之炖成汤色清透口感鲜甜的汤品。”

  亦珍“啊”一声,“如此讲究?如此复杂?”

  曹氏拧一拧女儿鼻尖,“这哪里称得上复杂讲究?不过是火功菜,在于对火候的把握罢了。”

  口气云淡风轻,十分不以为然。

  亦珍一捂鼻子,只觉得母亲浑身散发强大气势,教人无法直视。

  曹氏取过盛汤用的大勺,交到亦珍手中,指一指渐渐沸腾的汤水。“我们如今使的法子,没粤地那样讲究,食材不必事先过水,只是待汤开起来时,人需候在一旁,将沸上来的血沫子撇出。如此既最大程度保有食材的营养与味道,又去除了里头的腥膻气,汤头更浓厚些。”

  亦珍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后擎着大汤勺,站在灶台边上,仔细地撇去汤镬里的浮沫,倒在一旁汤妈妈事先准备好的粗瓷碗里。如此总有两盏茶的功夫,沸腾的汤镬里浮上来的已少有血沫子,曹氏在一旁见了,这才指点亦珍,将盖子盖上,又把下头灶膛的炉门微微掩了,只留小半个口子。

  “盖上盖子,就要转成文火慢慢在灶上炖一到两个时辰。这时辰的把握,就要看你对材料的认识了。”曹氏曼声道,也不告诉亦珍,这一镬子汤,到底要炖一个时辰,还是两个时辰。

  亦珍心知母亲这是要考校自己对食材与火候的把握,单说怕她不往心里去,是以要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这时忽听得檐角挂着的铜铃“叮铃铃”两声脆响,坐在厨房廊下的汤妈妈站起身来,“夫人,奴婢到二门上去看看。”

  说罢解了围裙,出了后院,往前头去了。过不多久,胖墩墩的汤妈妈以罕见的速度又“噔噔噔”跑进后院厨房,嘴里不住地道:“夫人!夫人!您绝猜不着,是谁登门拜访!”

  曹氏摇头。她一个寡居之人,平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极少与人打交道,这平白无故的,谁会登门造访?

  “是丁娘子!”汤妈妈早忍不住揭晓答案。

  “丁娘子?”曹氏低喃,随即微微扬眉道,“莫非是丁娘子?”

  “正是!正是!”汤妈妈连连点头称是。

  亦珍听见“丁娘子”三个字,心道:难道是上次遇见的那位老夫人?又见汤妈妈一脸激动,连母亲都露出惊讶之色来,遂在一旁问:“娘亲,这位丁娘子是何许人也?”

  “娘稍后再同你讲,现在客人登门,身为主家,不可失礼,叫客人久等。你先随娘到前厅待客。”

  曹氏温柔地替女儿摘去身上的围裙,引着她拿去腥的菊花沉香澡豆,洗干净手。又放下女儿挽起来的袖子,左右看了看,见女儿身上穿一件半新的丁香色短襦,一条浅褐色撒花六幅裙,并无不妥之处,这才带了女儿加快脚步,往前头正厅去。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送上~三更要到下午啦~

  感谢:

  芭蕉下的鸽子萌物

  凡想萌物

  enya萌物

  豆蔻萌物

  盘丝洞的九爻萌物

  E桑E小姐萌物

  豆精萌物

  送的霸王票~~

  ☆、34

  第三十三章一片天空(2)

  亦珍随母亲曹氏跨进正厅,果见厅里坐了着个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夫人,正是六月十五那日她去西林禅寺还愿时在寺中遇见的丁婆婆。

  这时宾主相见,丁娘子起身,与曹氏互相见礼。

  曹氏微微避过身,不敢受丁娘子的礼。丁娘子微笑,并不介意。

  待宾主落座,亦珍陪坐下首,丁娘子朝亦珍爽朗一笑,“余家小娘子,老身与你又见面了。”

  亦珍忙起身还礼,“见过丁婆婆。”

  曹氏疑惑,不知女儿何时结识了丁娘子?

  丁娘子见曹氏仿佛并不知晓其中内情的样子,遂开口为曹氏解惑:“余夫人有个好女儿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珍馐传(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