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狄夫人生活手札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杀猪刀的温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949 KB   上传时间:2014-05-27 23:21:06

  “旁家那家的小姐我倒是曾亲眼见过,”苏婆婆见夫人少夫人都歇了嘴,她接道,“样子长得清秀,就是脸上好像曾破过相。”

  “唉,听说小时候没看得紧,跌了一跤大的,把头都磕破了,额头上留了一道小疤,真是个可怜的孩子。”狄赵氏朝儿媳感慨道。

  萧玉珠听了淡淡一笑,“这样啊,怎地也有人上门来说?”

  见儿媳话峰一转,却是说为什么这样的人家都有人上门来说了,先前还在怜惜的狄赵氏一时语塞。

  苏婆婆又接连说上好几个,狄赵氏也说上了几个,萧玉珠都没点头也没完全摇头,狄赵氏也是顾虑甚多,见儿媳都不表态,安慰自己也安慰媳妇地道,“再瞧瞧罢,都挑了这么久了,婚姻大事也不急于一时,当年给大郎十四岁说亲,这不,十九才娶的你。”

  萧玉珠自是笑着点头。

  回头与大郎说起,狄禹祥沉吟后道,“你上心点,二郎年纪也不小了,这事,能早点定就定上罢。”

  萧玉珠听着他话中有话,但瞧他不想多说,也没再多问一句,只依他所言,对二郎的婚事用上了心。

  到了十月揭榜,狄家往淮南打探消息的人连夜传来消息,狄家四喜临门,狄禹祥中了举人,三郎中了秀才,两位族弟同样中了秀才……

  狄增当即令了衙役快门加鞭去狄家村报喜。

  当日下午,整个淮南城得了消息的狄家族人左手鸡右手粮米来了狄府。

  这厢,刚得了消息的狄禹祥不像父母那般狂喜,反倒与父亲一道叫了二郎他们进去了书屋,闭门密谈。

  出来后,狄禹祥跟母亲与妻子道,“二郎的婚事,能在年前定了就定了,明年二郎成婚后,我立马就要带珠珠进京。”

  狄赵氏完全呆了,“要带珠珠?”

  狄禹祥点了头。

  “为何?”狄赵氏发了傻。

  “我欲要提前进京安家,到时身后事务要珠珠操持。”狄禹祥温和地朝母亲说道。

  狄赵氏顿时红了眼,“可今年是加的恩科,你会试也要后年去了啊。”

  会试三年一次,哪怕是今年加的恩科,还有两年才会试啊,为何要去那般早?

  “有那提早去的。”见母亲眼红,狄禹祥语气更是柔和。

  有那离京都远道者,只怕一得了中了举人的消息,就会决定起程进京,还有那些地方士族豪门中人,怕早已提前在京中布局立势了,至于京城本地的,那更是一潭深水……

  他本已晚了别人许多,现下推迟日子前去,更是落后于人。

  “怎地要这般早?”冷不丁地听到这个事,狄赵氏都慌了,她慌里慌张地朝儿媳看去,“珠珠,你说,是不是太早了?”

  萧玉珠也是头一次听说他要带她进京,呆愣地坐在凳子上不知如何反应,看得婆婆红着眼流着泪朝她看来,她连连摇头,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狄禹祥见她们都呆了,被他的话打了个措手不及,他无声地叹了口气。

  他也是得确定中了举,才能开口说这话,要是提前把打算说出来,母亲那时便就已经慌上了……

  “娘,把二郎的事尽快定下来罢,在珠珠走之前,找个人帮您,我和珠珠也好安心。”见母亲流泪,狄禹祥莫可奈何,他不得不作此决定。

  两年说多不多,刨去路上花费的时间,他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了解京中的局势,到时他初入京城,要去知道明了的事情太多,他现下都没把握,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够不够他用,尚也不知能不能成事。

  虽说到了京中赴考是考,但要是不知提前知天下态势,不知出试题的是何派之人,不知当今陛下的治国方略,如年前如公对他所说,只知纸上谈兵,不知审时度势,也无提前准备,在现今能人辈出的易国,他又何来的把握能出人头地。

☆、第44章

  不等狄赵氏多想,上门来道贺的人越来越大,连萧家,萧三爷萧顺封都随了大爷萧元通而来……

  登门的人太多,却无关萧玉珠之事,她依了狄禹祥之言在后院不出,狄赵氏忙昏了头,想媳妇已嫁进来多时,孩子都已生下,叫媳妇出来应应女眷还是可行的,但她去找大郎说后,还是被大儿否了。

  “娘,不是孩儿不想珠珠出来见客,家中这些事,以后有了二弟媳就交与二弟媳就是,珠珠所要做的,不在淮安。”狄禹祥见说了他娘也是一知半解,他笑了笑,扶了她的肩,低头看着她轻声道,“珠珠不能什么人都见,她是您的长媳,也是我的嫡妻,若是什么人都能与她说得上话,以后怕是有得她忙的。”

  狄赵氏听了他的话,看着面前认真看着她的大儿,她轻叹了口气,伸手轻拍了拍他的脸,“你大了。”

  真是大了,想的事情,是她想都想不到的。

  狄赵氏一天下来,从狂喜到错愣,再到此时,已全然觉出她的大郎不再是昔日那个在她怀中的娇儿了。

  “娘,”狄禹祥见她伤感,他伸手扶住了她的肩,正容道,“孩儿再大,也是您的大郎。”

  “知道……”狄赵氏含泪笑出了声,摸着他的脸,心中却还是悲伤不已,“可是娘却帮不你的忙了。”

  这才是她真正悲伤的。

  “怎地这般想?”狄禹祥擦着她眼角的泪,用着柔软的口气与她轻柔地道,“知道您和爹永远一直在孩儿的身后,孩儿才能安心带着媳妇远去他乡,你们就是我的根,您在孩儿心中,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他这么一说,狄赵氏听得甜到了心里去,一时之间竟破涕为笑,控制不住地笑了出来,笑得她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拿手捂住了嘴。

  狄禹祥也是好笑,这时才明白什么是老小孩的意思。

  “您啊,只要在家与爹好好的,事事顺心,孩儿在哪都会好,知道吗?”狄禹祥拿出自己的帕子擦她眼边的泪,微笑着道,“这段时日,您也多跟珠珠多说说话,您曾也是随父亲去过一些地方的,懂得又比她多,您多教教她些人情世故。”

  “珠珠聪明得很,我哪有什么好教她的。”

  “您有,”狄禹祥温和地道,“她再聪明,也不及您的年岁长,不及您见过的人多,知道的事更不及您见过的其中一两分,您要教她的太多,看在她以后要为儿子操劳的份上,您就多说说那些知道的事与她听罢。”

  “你啊……”狄赵氏戳着他的额头,又哭又笑,“说这么多,都是为着心疼媳妇罢?”

  “她也是您的媳妇,以后要和我孝敬你和爹一辈子的人。”狄禹祥扶着他娘,好声好气地说道,“她的心全在我身上,娘要一直像疼儿子一样疼她才是好,就当是为了儿子。”

  狄赵氏听了叹气,连连点着头,眼眶格外地红,道,“好,好,娘一辈子都疼她,把她当心肝疼,你放心就是。”

  如此,狄赵氏转过身去应酬客人,一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待人问及儿媳,嘴里全是笑语,“刚为我们家生了个大胖小子,人又是个极听话的,我说前面来的客人太多,让她好好在屋子里带着孩子就是,这不,一直老实地呆屋子里呢。”

  众人听得她这么说,也不好再说要见举人娘子,眼前举人的娘都出来招呼她们了,这可是比见到举人娘子更有面子的事。

  **

  前院又热闹了起来,萧玉珠发现自她嫁进来后,日子要较以前娘家热闹得太多,成婚,大郎中秀才,之后有了孩子,过年去了狄家村,回来后安养了几个月,长南生下来,他爹就已是个举人了……

  不到两年的时间,日子天差地别。

  而数月过后,她又将过上与过去,哪怕与现在相比都要截然不同的日子。

  变化太大,萧玉珠都不知自己能不能尽快地适应这些,从而才赶得上她身边的男人,以及他暗中对她的期望。

  萧玉珠抱着长南在屋子里安了几天的心神,才恢复了以往从容的心境。

  想来,也没什么好怕的,无非也是跟过去一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问题来了,见招拆招就是,总是有法子解决的。

  想了一通后,萧玉珠的心也就安顺了下来,在竹院带着长南的她也没闲着,把婆婆说给她的一些事记录在册,另外也是花了心思帮婆婆挑选二郎媳妇。

  虽说二郎这次未有中举,但上门说亲的媒婆还是络绎不绝,甚至萧府也托了人过来,想把还未说好亲的四姑娘萧玉芬嫁给二郎。

  萧玉珠听到后,心想还好大郎没有让她跟着婆婆办事,若是说媒的人当着她说了这事,若是不成,萧府怕是有人会觉得她在其中没为娘家说话,岂不是会有人会迁怒于她?

  而在她看来,狄家是肯定不会答应萧家这门亲事的。

  而事实也如萧玉珠所想,这事狄增第二日就亲自去了说媒的那位在淮安有点声望的人家,谢绝了此事。

  而这事萧府只是隐隐借着旁人透露了个意思,狄家也没有大张旗鼓,悄悄地谢绝了此事,一来一去也就几个知情人知晓,萧家人就算不悦,也不便这时候跳出来说狄家不识好歹,只能隐而不发。

  尔后,萧玉珠发现连着几天父亲都没有来看长南,她苦笑了一声,知道父亲现下在萧府中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老太君可不是会轻易饶过他。

  可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就像大郎,公爹之事就算最后找对了大夫医治,可到底身子还是受损了,他如今对着萧府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还不是要装作什么都不知情一般。

  大郎再有办法,他还是在蛰伏中,能力有限,萧玉珠也知道他已为她做了不少,所以她再万分担心父亲,也只能强忍着。

  还好,过得几天,萧元通再来了狄府,看着气色跟先前无异,见着父亲的时候,萧玉珠脸色依旧跟平时一样温婉端庄,但心下真真是松了一大口气。

  她自认自己早已学会了不动声色,所以也就不知道,当她真真放松下来的时候,含笑的嘴角往往会上微微一翘,眼中也会多几许笑意。

  而这一切,都看在了她身边的夫君眼中,换来了他失笑的轻轻一摇头。

  这厢狄家热闹劲未过,狄二郎的婚事也有了苗头,狄赵氏看中了淮南一位漕运把总的女儿……

  此把总为七品武官,与狄家家世倒是相当。

  知道有这么一家姑娘后,狄赵氏就来问萧玉珠的意思,萧玉珠当下就点了头,道,“儿媳觉得与二郎相配得很。”

  这可是领运漕粮的把总,看着位阶低,可他底下有着几队的军队人马,底下还不知要管着运河上多少的商船来往……

  萧玉珠心中有数,这是再好不过的人家,二郎如果真能娶到这位姑娘,可比他兄长娶她还更有益。

  这一次,是狄家请了媒人上淮南提亲,在这此期间,萧玉珠心下都拿不定那种人家能不能答应他们家的提亲,但她又想,这姑娘能出现在婆婆的眼里,想来也是公爹和大郎他们先过了目的,想来也是有几分把握,才说与了她们听。

  果不其然,淮南那边在两年之后就来了消息,那陈把总答应了狄家的提亲。

  等这事确定下来后,狄禹祥当晚抱着妻子的时候,总算是长吁了一口气。

  萧玉珠想了想,开口问了他,“这事,是怎么起的意?”

  先前还让婆婆和她操心,想来那时候还没有陈家姑娘这一个人。

  “有人递了话来,说淮南城中有位小姐与我们二郎相配,”因要带妻子上京,狄禹祥这几日也渐渐与她说起了外边的事来,免得她知道太少,心里没数,日后有事不好掌握分寸,“我得了消息,着人查了几日,确定是陈家有意后,才跟娘说。”

  “那姑娘的性情呢?”萧玉珠趴在他的胸口,稍稍抬起了点身子问他。

  “听说是好的,”狄禹祥笑着吻了她一下,“若不,你当我为何要查?”

  “这就好。”萧玉珠重趴了回去,过了一会,她忍不住叹道,“二郎是个有福气的。”

  “哦?”狄禹祥挑眉,摸着她光滑的背,慢悠悠地扬高了调子。

  萧玉珠无声地笑,把头埋在他的颈窝,不再言语了。

  漕运把总啊,那可是个钱窝子,不知有多少行商的人为得平安,要往那家里偷偷送买路钱。

  她不说话,狄禹祥沉吟了一声,低头吻了吻她的耳朵,又在她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

  萧玉珠听后,直起了身子,朝他笑得笑眼弯弯,然后,她搂紧了他的脖子,笑着叹了口气,“我岂会这么想?我可是长嫂,她嫁进来若是比我风光,那是我们狄家的福气……”

  “不小心眼?”狄禹祥取笑她道。

  “不小心眼。”萧玉珠笑着摇头,随即越想越乐,“噗嗤”笑个不停。

  她嫁的这个夫君也真是什么都要为她担心,连弟媳进门可能要比她风光些都要担心她怎么想的。

  “别笑了。”狄禹祥看着她的脸就知她在想什么,说罢见她还在笑,干脆一个翻身,把她压在了身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得少了点,明天不出意外三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狄夫人生活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