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宠妻之路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笑佳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54 KB   上传时间:2014-12-12 18:44:14

郭宝珠头回怀孩子,对这些都不懂,趁此机会把平时不好意思问季老太太的事都问她了。两人嘀嘀咕咕的,林竹忍不住看了两眼,郭宝珠笑着赶她:“大人说话小孩子别偷听,等你嫁人了再凑过来。”

林竹瞪了她一眼:“等你生完孩子再跟你算账。”

季老太太刚好打完一张牌,听了她们的话,瞅瞅郭夫人柳氏,哈哈笑了起来:“宝珠你别在阿竹面前装大人,等明年阿竹嫁过去了,你跟阿桔都得喊阿竹嫂嫂的!”

所有人都静了一瞬。

林竹低头,攥着外甥女的小胖手玩。

宁氏替小姑娘解围:“好了好了,他们这辈分算是彻底乱了,私底下喜欢怎么叫就怎么叫吧,反正都是一家人。”如果不是亲戚,林竹跟婆母也不好坐一块儿打牌不是。

季老太太也就是逗逗乐,很快便将话题转移到了牌上。

林竹却没有再帮母亲看牌,一心跟灿灿玩。

阿桔多看了妹妹两眼,见她脸庞细腻白皙唯独没有待嫁女的羞涩,一颗心沉了沉。

看来妹妹还是没有对郭子敬动心啊。

阿桔担心妹妹,偏偏她可以教妹妹夫妻相处之道,却没法劝说妹妹喜欢郭子敬。感情这回事,喜欢谁不喜欢谁,恐怕自己都做不了主。赵沉一直都是那个赵沉,可她开始就是不喜欢他,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一天哪一瞬,她情不自禁动了心。

她只盼妹妹能早点被郭子敬触动,用心对他,也盼郭子敬愿意给妹妹这份耐心,除了兄长的照顾,也有几分真情。

打打牌,说说话,丫鬟进来传话,赵沉季昭回来了。

郭宝珠奇道:“我哥哥怎么没来啊?”

郭夫人责怪地瞪了女儿一眼。

郭宝珠撇撇嘴,心中暗骂自家哥哥真是笨死了,明知道林竹今日会来,他怎么不过来看看呢?就算说不上话,好歹出门时能见一面啊,难不成哥哥真的只是因为救了林竹才提议娶她的,与林竹之间没有半点男女之情?

气氛有些尴尬,宁氏下地,催道:“好了,时候不早了,宝珠你身子重,跟你祖母一起回去吧,别让阿昭等急了。”

郭夫人也下了地,准备跟女儿一起走。

柳氏母女是阿桔的娘家人,当然要多留一会儿,便跟着阿桔宁氏一起送她们出门。

送完回来,宁氏把赵沉叫到一旁,让阿桔跟娘家人说些贴己话。

阿桔问妹妹嫁衣绣的如何了,林竹一边陪外甥女玩一边漫不经心地道:“明年八月才嫁呢,急什么啊。”

柳氏见长女皱眉,叹气道:“别管她,她从小就懒,日子近了自然就着急了。”

林竹不耐烦听母亲长姐说她的婚事,站到炕沿前问灿灿要不要去园子里玩,灿灿好动,立即抓起炕头自己的棉外衣还有斗篷递给姨母,让姨母给她穿。林竹拿着东西,倒是心虚了,小声问长姐:“抱灿灿出去行吗?”外面还是挺冷的。

柳氏瞪她,阿桔不忍妹妹闷在屋里,点头应了:“玩一会儿就回来,别让灿灿跑,出一身汗容易着凉。”

长姐对她一直都好,林竹有些后悔自己方才的敷衍,给灿灿穿好衣裳后飞快道:“大姐别担心我,开春暖和了我就绣,大姐生完小外甥做完月子就回家住几日,帮我看看。”说完抱着灿灿出去了。

阿桔连忙吩咐翠玉如意跟上去,回头朝柳氏笑笑,“娘你看,阿竹还是挺懂事的。”

“照你差远了。”次女天天待在眼前,柳氏更关心长女的身体,母女俩细声说起话来。

外面林竹想抱灿灿去花园里,赶巧街上有吆喝卖糖葫芦的,灿灿聚精会神地听着,很是好奇的模样。林竹亲了外甥女一口,笑着问她:“灿灿想吃糖葫芦不?小姨带你去买,糖葫芦红红的一串,可好吃了。”

听说是吃的,还是红的,哪怕不知道味道,灿灿也咽了咽口水,指着外面要去。

这种小事哪能让主子做,翠玉笑道:“二姑娘跟大小姐在这里等着便是,我让人买回来。”

“我去!”吆喝声越来越近,灿灿着急了,催姨母快点抱她去。

林 竹也想自己去。她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卖糖葫芦的过来,母亲都会给长姐五个铜钱让长姐领着她跟弟弟一起去买,两文钱一串五文钱给三串,而长姐会从自己的小荷 包里多拿三文钱,给母亲也买一串,后来母亲就直接多给钱了。糖葫芦好吃,买糖葫芦时亲自挑时也好玩,她想让外甥女感受一下那种乐趣。

一大一小都乐意,翠玉不好再拦,反正也是在家门口,便让小丫鬟先去外面拦人,她与如意守在左右。

两周岁的灿灿还是很重的,林竹抱一会儿就让小丫头自己走,到了大门口时灿灿想自己走,她反而不让了,抱起人道:“糖葫芦特别高,小姨抱着灿灿才能挑到最大的啊。”

灿灿半信半疑,等到亲眼看到那一串串糖葫芦了,小丫头瞪大了眼睛,当初看到红宝石也没有现在这么震惊和欢喜。

林竹却难以置信地看着郭子敬骑马从一侧行了过来,她想转身回去,灿灿不准,伸手朝糖葫芦那边够。这样一耽搁,林竹又释然了,她是出来买糖葫芦的,碰巧撞见又如何?郭子敬那么知礼,肯定自己先进去了。

抱着灿灿走到摊子前,林竹心无旁骛地教外甥女挑糖葫芦。

糖葫芦分有籽儿跟没籽儿,林竹觉得有籽儿的吃起来麻烦,示意灿灿从没籽儿的那些里挑。可是没籽儿的都被压扁了,灿灿明显喜欢圆圆鼓鼓的,对姨母提议的都不感兴趣。摇头时瞧见郭子敬走过来了,小丫头盯着郭子敬瞧了会儿,认出来了,伸手喊伯伯抱。

男人不知回避越走越近,林竹不太高兴,见外甥女想过去,心想让郭子敬抱也好,她好先进去。

郭子敬扫一眼目不斜视的未婚妻,并没有接小丫头,对着一杆子糖葫芦道:“灿灿等着,伯伯给你挑个最大的。”说完真的认真挑了起来。

灿灿期待地盯着伯伯的手,等伯伯拔了一串下来,小丫头急着去接。郭子敬看看糖葫芦上面的冰糖,跟老师傅要了一根竹签把冰糖都敲掉了才递给灿灿,又叮嘱她里面有籽儿记得吐出来。

灿灿迫不及待张嘴去咬,无奈糖葫芦太大她含不过来,试了几次后只好先舔舔。

林竹被小丫头逗笑了。

郭子敬问她:“要买几串?”

林竹收起笑,“给灿灿买的,伯母跟宝珠都已经回去了。”说完抱着灿灿走了。

郭子敬确实是提前出宫接母亲来的,不过看看快要进门的未婚妻,他回头,又拔了一根没籽儿的下来,几步就跟了上去,“我记得你也喜欢吃这个,今天怎么不买了?”

林竹意外他竟然会跟上来,扭头道:“不想吃。”

灿灿看看伯伯手里的扁串糖葫芦,小大人似的摇摇头:“不好看,这个好看,小姨吃。”把自己舔得红亮亮的糖葫芦递到姨母嘴前。

林竹愕然。

她喜欢外甥女,也不想拒绝外甥女的好意,只是外甥女的口水……

前面影壁后传来赵沉的声音,郭子敬笑笑,对灿灿道:“小姨喜欢吃这样的,那个灿灿自己留着吃吧。”说着再次将手里的糖葫芦递给林竹,声音低沉:“拿着,我就不进去了。”

隐隐带着一分威胁。

林竹也听到姐夫的声音了,咬咬唇,赌气接了过来。

郭子敬却并没有走,依然跟着她,林竹大惊,正要催他,郭子敬视线终于从她脸上离开,抬头,在赵沉诧异的目光坦然问道:“我娘她们走了吗?”

赵沉挑眉,看向脸庞泛红的林竹:“你没告诉他?”随即恍然,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逡巡,意味深长地笑了。看来小姨子对郭子敬也有些意思,因此故意隐瞒郭夫人已走之事,就是想跟郭子敬一起多走几步。

林竹哪里看不出来姐夫误会了,急着就想解释,只是扭头对上郭子敬淡然清冷的脸庞,又恨他道貌岸然,气得抱着外甥女先走了。

灿灿趴在姨母肩头往回望,见爹爹伯伯都在看自己,她嘿嘿一笑,显摆地晃了晃手里的糖葫芦。

☆、第139章

郭子敬走后不久,林贤过来接柳氏母女,临走前当然抱着外孙女稀罕了一番。

送走岳父一家,赵沉抱着女儿跟妻子一起往回走,阿桔见他嘴角一直翘着,回到屋里忍不住问他:“什么事那么高兴啊?”

赵沉亲亲女儿,“灿灿告诉你娘,你跟小姨买糖葫芦时碰到谁了?”

提到糖葫芦,灿灿吸了吸口水,歪着脑袋想了会儿,“伯伯!伯伯给糖葫芦!”

阿桔很吃惊,“姨兄来过了?”

赵沉放女儿到炕里头去玩,握着妻子的手边捏边解释:“来接姨母的,听说姨母走了,他就没进来,怎么,阿竹没跟你说?”

阿桔看着眼含戏谑的丈夫,慢慢回过味来了。是啊,妹妹抱灿灿去买的糖葫芦,灿灿见到郭子敬了,妹妹肯定也见到了,可那丫头回来后跟没事人似的,这心思藏得真够深啊,她这个当姐姐的愣是一点都看不出来!

妹妹不跟她讲秘密,阿桔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不是生气,就是感觉妹妹跟自己不亲了。

妻子不太开心,赵沉忙跟她讲林竹红着脸跟郭子敬站在一起说话的情形,灿灿一直听爹爹娘亲说话呢,听到糖葫芦跟着插嘴:“伯伯给小姨,糖葫芦,不好看,小姨不吃!灿灿的好吃!”最后一句说得特别认真。

赵沉不是很明白,阿桔听懂了,然后忍不住就笑了。

原来不但妹妹喜欢郭子敬,郭子敬也喜欢妹妹的,否则怎么会特意买没籽儿的糖葫芦给妹妹?郭子敬那样的冷峻男人,阿桔实在想象不出他买糖葫芦的情形。

不管怎样,两人看起来不是表面上那样毫无情愫,阿桔总算了了一桩心事,接下来的几天睡得都特别好。十一月册封太子太子妃,文武大臣内外命妇都要去参拜的,阿桔因为月份太大倒是免了一番劳累。

而就在景王受封太子拜谒太庙时,镇北将军秦思勇正拿着皇上宣他回京的圣旨发怔。

为 了避免封疆大吏造反,皇上都会留官员家眷在京城,每隔三年也会命官员回京。他本打算今年回去看女儿的,女儿没了,他依然想回京城,去杀了赵允廷。女儿害了 赵允廷,他可以理解赵允廷的怒火,但女儿死了仇也该消了,赵允廷为何还要亵渎他女儿的尸身,连个全尸都不给她?

他要为女儿报仇。

他不会亲自动手,但他要看着赵允廷死。

但是皇上这一道圣旨……

“将军,吴将军来了。”亲卫在外面沉声回禀。

“请他过来。”秦思勇正打算派人去请吴启,得知对方来了,马上回道。

很快,副将吴启推门而入,进来后关掉房门,熟门熟路的进了书房里面。两人多次在战场时一起出生入死,私底下相处时并不讲究那些虚礼,吴启直接走向书桌,刚要说话,瞥见秦思勇面前的明黄圣旨,心中一凛,“将军决定回京了?”

秦思勇见他神色不对,低声问:“贤弟也觉得不妥?”

四 目相对,吴启不再遮掩,拉着椅子在秦思勇下首落座,“将军万万不能回去,方才咱们安排照顾小少爷的人抓到一个探子,那探子咬舌自尽未果,后来招出他是赵允 廷派来的。将军想想,赵允廷一直跟秦家不对付,将军收留小少爷一事被他知道,他会不告诉皇上?皇上知道了,又会如何猜忌将军?”

秦思勇抬眼看他,目光渐渐移到铺展开的圣旨上。

吴启也看向圣旨,伸手敲了敲,“将军,我还有一惑。赵允廷拥护皇上登基后,风头无二,以他对二姑娘的恨意,当时就能找个理由杀了二姑娘,为何还要忍到现在才动手?”

秦思勇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久久没有说话。

为何?因为他。那时他投靠皇上,皇上想用他,自然会叮嘱赵允廷留他女儿一条命。现在皇上对他起疑心了,赵允廷见风使舵,知道此时杀了他女儿皇上也不会责怪他,立即除了他女儿。没了女儿掣肘,他孤家寡人手握雄兵,再有收留秦家骨血的事,皇上宣他回京,是想试探他了。

想要打消皇上的猜忌,他只有一条路可走,带着侄孙一起回京,将其交给皇上处置。

可那个孩子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他杀了亲弟弟只为保女儿的命,皇上没帮他保,这样的皇上,他为何还要把侄孙的命也交上去?

秦思勇睁开眼睛,对着房顶吩咐道:“胡人派了一队人马犯境抢粮,贤弟速领兵去伐。”

吴启一愣,最近边境太平,根本……

他看向秦思勇,忽的明白了,登时起身道:“末将遵命!”

皇上给将军摆下鸿门宴,将军当然不能去,不去,便得找个理由,现在胡人“随时可能进犯”,将军为了军情当然脱不开身,顺便也是提醒皇上秦家驻扎西北数十年的战功和威望,皇上真把将军逼急了,绝对是两败俱伤。

~

腊月初,秦思勇的奏折抵达京城,唐文帝看过之后,冷笑,派魏源宣赵允廷父子来崇政殿。

待二人看过奏折,唐文帝冷声道:“亏你们父子为了朝廷社稷宁可放弃仇恨,他却为了一己之私拿边关安稳当借口糊弄朕!这等小人,留之必有大患,年前朕让你们商讨对付西北之策,可有法子?”

赵允廷看向儿子。

赵沉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臣有一策。”

唐文帝落座,盯着他俊逸脸庞道:“说。”

赵沉一阵低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7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1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宠妻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