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悍女三嫁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秋李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06 KB   上传时间:2014-12-31 22:34:18

赵镇还不放心,王氏已经笑着道:“姑爷,你就出去罢,这件事,我晓得的,赶紧出去吧。”

赵镇这才想起还有王氏等人在旁边,一张脸登时又红了,忙对王氏行礼就赶紧拿了箭往外走。

等赵镇离开,王氏才对胭脂笑着道:“你女婿这样待你,你爹爹晓得了,还不晓得有多欢喜呢。”

胭脂的眉皱一皱,这个约定,可不能和自己娘说,当然胭脂并没想到自己娘已经晓得这个约定,因此胭脂只笑着道:“娘,他也太把这事放心上了,一个男人,这样做实在是太……”

“太什么?难道太体贴太心疼你还不好?要日日打你几顿,你才欢喜?”王氏说出这样的话,胭脂无法接口,只呵呵一笑。

偏生王氏还不肯放过胭脂,又对舜华邹蒹葭两人道:“你们两个说说,日后柳家姑爷对二娘子,大郎对蒹葭,是这样体贴心疼好呢?还是日日打骂着好?”

“娘,您休要这样,舜华和蒹葭,可都是没出阁的闺女,不好说这话。”胭脂难得露出羞涩,王氏瞧一眼在那羞答答的舜华和蒹葭,白女儿一眼:“得,现在还不许我说了,原先在家时候,你是怎么说来的?”

胭脂觉得自己娘今日和平常有些不同,刚想再说几句,红柳就笑吟吟地走进来:“娘子,永和长公主听的陈国夫人来了,命人过来说,等会儿要来和陈国夫人相见。”

要在别人家,这两亲家相见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唯独这里有位公主做亲家,王氏不由摇头,今儿来见女儿,自然是没怎么打扮就来了,若是公主前来,这样打扮却有些失礼呢。

永和长公主遣来的人也跟了进来,却是个十分伶俐聪明的侍女,见王氏的眉微微一皱,这侍女已经开口:“公主说了,本是两亲家相见,该怎样就怎样,陈国夫人若要拘束讲国礼,公主可不敢过来了。”

这是在内院讲家礼无需这样拘束的意思,王氏这才道:“既如此,也就不去换衣衫了。”

那侍女听的这话,又行一礼这才离去。

等丫鬟离去,王氏长出了一口气“最难就是时时刻刻都要记得,不能失礼。”

若原先的舜华听的此话,已经觉得王氏未免太小家子气,此刻听来,却觉得很有道理,礼数这种事,要紧的是在心里,而不是只晓得在面上讲。

胭脂心中有些奇怪永和长公主为何对自己频频示好,毕竟公主的身份摆在那里,她肯客客气气待胭脂,胭脂自然也就接受,这种客套而疏远的距离,更符合胭脂的想法。

但永和长公主这些日子,频频示好,全不似之前客套疏远,难道说赵镇前去和公公说了些什么,才让公主这样相待?

胭脂秉承想不通就不去想的观念,既然想不出来,也就不去想,只对王氏道:“公主是个慈爱之人,娘您太后面前都去过了,也没什么好拘束的。”

王氏自然不会拘束,舜华往胭脂面上瞧去,果然各人缘法不一样,之前那两家,门第都不如赵家高贵,却对胭脂横挑鼻子竖挑眼,让胭脂无心应对。赵家这样才是真正把媳妇当媳妇,而不是当做别的。柳家也该是这样的人家,想着,舜华的脸已经微微一红。

邹蒹葭和舜华想的也是一样的,见舜华面上微红,邹蒹葭对舜华淡淡一笑,两人四目相对,却似说过千言万语。

不一刻永和长公主果然往这边来,既然之前永和长公主就遣人说过在赵家内院,无需拘礼,因此胭脂只在院门口相迎婆婆。

见到胭脂,永和长公主面上已经堆起笑,扶住正欲行礼的胭脂:“都和你说过,一家子,平常相见无需这样拘束。亲家夫人想必是在里面?”

胭脂答个是字,永和长公主又指了身后的人手里捧的东西:“听的你昨日受了伤,虽说无需太医诊治,我还是带了药来。”

不过这么一个小伤口,用得着这样劳师动众?胭脂心里想着,面上已经笑道:“多谢公主,昨夜郎君替我包扎,今日已经好了。”

“女儿家,肌肤最是要紧,纵是手上伤了留了小疤也不好。”永和长公主挽住胭脂的手,谆谆教诲。

这样慈爱让胭脂越发想知道赵镇到底和自己公公说了些什么,让永和长公主纡尊降贵,对自己嘘寒问暖起来?

胭脂迎着永和长公主走进院里,王氏已经带着舜华等人迎出来,瞧见永和长公主,王氏不敢失礼,带着舜华等人拜下。

永和长公主急忙上前几步,挽起王氏:“都说了彼此亲家,无需这样拘束。亲家夫人若再如此,以后就不敢亲热了。”

“小女顽劣,得配令郎,出嫁之后,日夜悬心,怕的是她不能善事翁姑,故此一直羞惭不敢见公主。”纵然永和长公主一口一个无需拘束,但王氏可不敢就此放松,这可不是原先乡下可以随便说笑的乡邻,而是一国公主,原先在乡下时,别说公主,就算是县令娘子,也不得有缘相见的。

因此王氏这些场面话并不敢忘,永和长公主也晓得自己身份在这里,要人和自己亲亲热热说话,也是强人所难,口里笑着道:“令爱聪明灵透,哪是什么顽劣之人,赵家得娶佳妇,是为福分。”

胭脂在旁听着,大大方方地往王氏额头上瞧去,再说两句,自己娘会的场面话就要说完了,到时娘只怕会急的冒汗。因此胭脂笑着上前挽起王氏的胳膊:“娘,既然公主都说了,无需拘礼,您啊,还是好生坐着吧。”

真是比在家里种几垄地还累,王氏同情地看了眼女儿,有这样一群身份一个比一个高的长辈们,难怪女儿不想应付,想想每日行礼问安,就能把口里的话全说完,腰弯酸。

胭脂并没瞧见王氏的眼,见王氏坐下,红柳她们送上茶汤,胭脂也就亲自给两位母亲都奉上茶汤。舜华在短暂的拘束之后,已经重新大方起来,见邹蒹葭极其局促,舜华面上带着笑容,把邹蒹葭的手拉住。

☆、第101章 猜测

永和长公主对王氏笑道:“陈国夫人两位千金,各有各的好,这倒罢了,一位儿媳,也是温柔和顺的人。陈国夫人不但教女有方,连挑儿媳都极有章程。实在让人佩服。”

高帽一顶接一顶,王氏也不会就这样老实收下,对永和长公主回了几句,又有舜华在旁边偶尔插上几句话,场面一时也没冷场。

邹蒹葭瞧着王氏和永和长公主在那彼此说话,舜华偶尔插的一句话,也十分地妥帖,至于胭脂,更是大方的不得了。邹蒹葭更加觉得,自己该和两位姊姊学的,多着呢。

永和长公主也晓得王氏她们未免有些拘束,坐了一会儿也就起身告辞,王氏带人送出去。等永和长公主的身影消失,邹蒹葭才对胭脂道:“大姊姊,我的心口,现在还在砰砰乱跳呢。”

胭脂不由抿唇一笑:“你害怕什么呢?虽说公主尊贵,可算来也是亲戚,既是亲戚,自然就可以在一起说话,难道还能因了一句半句不对的,她把你拉出去不成?”

“不,不。”邹蒹葭认真地摇头:“我不是因为害怕公主,是之前,之前,”邹蒹葭觉得这样的话不该说出来,毕竟算是背后说人家的坏话,但还是鼓足勇气道:“是之前三姊姊说,我这样的丫鬟生的孩子,低贱无比,母亲能容我在家里长住而不是像丫鬟似的使唤,已经是开恩,还去想什么别的?还说,我这样的,哪能……”

说着邹蒹葭低下头:“我晓得,三姊姊说的不对,可是今儿公主进来时候,我还是有些怕。”原来邹三娘子的心肠,竟这等恶毒。胭脂差点想骂出一句,邹三娘子那算是个什么东西,不过也就是个庶出。况且同是一父,她说邹蒹葭低贱,难道她就高贵了不成?

不过因着舜华也是庶出,胭脂顾忌着她,终究没骂出来。只拉了邹蒹葭的手:“傻妹妹,这样的话本就是没道理的。你和她本是同父所生,女子未嫁从父,你若低贱,那她难道就高贵了?”

邹蒹葭拼命点头:“大姊姊,我晓得她说的话不对,不过大姊姊您总是和我说,人总是要往前瞧的,我现在和原先已经不一样了,若再记得,就是记仇,对自己不好。”

胭脂伸手捏了捏邹蒹葭的脸颊:“既然你晓得这样的话是不对的,那你还记得这些做什么?我只要你知道,不管是谁,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既然没做什么坏事,那害怕什么呢?”

邹蒹葭笑了:“大姊姊,你放心,以后我绝不会让这些话,再扰乱自己。”胭脂笑着又捏捏邹蒹葭的脸颊,王氏抱着小元宵,儿女个个好,儿媳也是个不错的。人生至此,就算没有遗憾了。

不对,王氏的眼望向胭脂,还有这一个的三年之约呢。这样一大家子,礼数都要比别人家重些,难怪女儿不愿意在这待着。

只是不晓得女婿这样对待,难道就没打动女儿的心?回去路上,舜华见王氏面上似有不悦之色,笑着问道:“母亲是不是觉得每回都只能见姊姊一会儿,因此不高兴?”

“女儿家大了,总是要出阁的,我早晓得这点,我只是在想,这好端端的,怎么会出来这么一窝贼?实在太过胆大包天。”王氏的心事别说和舜华,和胭脂都不能讲,因此只拿别话来敷衍舜华。

舜华倒认真思索起来,算起来也太巧了些,若说一匹马失了准头,撞到赵家马车上,让马车停下,也算不得什么稀奇。只是马车停下时候,那群贼就被追赶着出来。而蹊跷地是,事后收拾,却寻不到那个赶马的人。

若说害怕被追究悄悄走了也是有的,但马是大牲口,吓得连马都不来寻,甚至事后也不打听,实在有些奇怪。

王氏只顺口一说,并不晓得舜华就仔细思索起来,王氏此刻心中想的,全是女儿和女婿的事。

“要寻那赶马的人?”胭脂听赵镇说了这么一句,眼不由一眨,难得见到胭脂在自己面前表现出来不懂,赵镇笑容里不免有些得意:“今儿一早,开封府尹就让人来说了这件事的始末。表面上瞧起来呢,都是一些小事连在一起,才让你马车停下,让贼人钻了空子。可有件蹊跷的事,就是那赶马的人事后没去寻找马。这马可是大牲口,小户人家,一匹马就是全幅家当了。”

“你这说的就像有人故意要我的命似的。”胭脂顺口一说,却不知道自己说出的就是真相。赵镇也笑了,一个内院妇人,按说也不会有人想要她的命,可是这赶马的人,怎么都寻不到,这就有些蹊跷。

除非……,赵镇的眉皱一下,只怕这赶马的人就是一个关键。看来还是要快些寻到赶马的人才是正经。

赵镇心里想着,对胭脂声音放柔:“你是我的妻子,我定会护你周全,若真有人想要你的命,别说是普通人,就是天家,我也要去争个是非曲直。”

胭脂噗嗤一声笑出来:“天家要我的命做什么?况且天家真想要我的命,只要一道旨意,难道我还能去抗旨不成?”

胭脂在说笑,赵镇却听的心惊肉跳,如果真有人想要胭脂的命,能这样安排的人必不是普通人。天家?皇后要对付也不会有这样的法子,难道是太子,不,或者该说,是太子身边的李氏,也许她想给自己一个警告。

可李氏瞧来不像是能做出这样事情的人,除非是李氏身后的韩氏夫妻。想到这个可能,赵镇不由伸手把胭脂的胳膊牢牢握住:“胭脂,我定会护你周全,一定会的,你要和我,一起到老。”

怎的突然如此?胭脂一双眼里闪过惊讶,赵镇已经飞快地道:“胭脂,你说过,还有那么几年的时间,我一定会让你看见,看见我的心。”

胭脂伸手想把赵镇的手从自己胳膊上拿掉,赵镇牢牢握住不放,眼里像有一团火在烧。胭脂觉得这一团火,像要烧进自己心里,像能烧掉心里的很多东西。

“不过顺口说说罢了,是真是假还不晓得呢。夜深了,歇着吧。”说完胭脂不去看赵镇的脸色,而是脱了鞋倒在床上把眼紧紧闭上,一副已经睡着的样子。

赵镇看着躺在那的胭脂,突然笑了一声,原来胭脂并不是毫无感觉的。等这感觉慢慢多了,慢慢地,胭脂的心里就有自己了。

原来,把计谋用在身边人这里,要看怎么用才对。赵镇也脱了鞋子,伸手把胭脂的手团在手心里。胭脂的手指在那有些僵硬地想要把手从赵镇手里扯出来,终究没扯出来,手被赵镇的手牢牢握住。

握住心爱之人的手,心里竟这样踏实。赵镇心里想着,唇角已微微弯起,带起安心笑容沉入梦乡。

马身上有火记,照了这个印记去寻马主人,很快马主人就寻到,离城不到两里地,一个叫王家庄里的人。不过,当衙役到这个庄上时,这家子正在办丧事。

衙役打听的清楚,回来禀报开封府尹,开封府尹听的来龙去脉,也只有和赵镇如实说了。

“死了?出事的那天就掉进水里淹死了?”赵镇听的开封府尹说的话,那眉锁的更紧些,开封府尹点头:“确实如此,此人原本靠了这马,每日赶脚为生,原本也能赚些钱银,只是好酒,到现在连妻子都没娶的一房,只和老母居住。”

要照这人的母亲说的,那日也是喝了酒,赶着马出去,谁晓得马失惊之下撞上了赵家马车,又连累的胭脂差点被贼人劫持。

那人见状吓的当时就跑回家中,对老母不停念叨闯大祸了。他娘心疼儿子,去别家借了两个鸡蛋一升白面,打算给儿子烙几个饼安抚安抚,谁晓得借了回来就不见儿子踪影,原本以为他去寻人问主意,哪晓得饼都做好,还不见儿子回来。

于是走出去寻,刚走出不远,就见人喊有人溺水而死,到了面前才晓得是自己儿子掉进水里。

“如此一来,此人好酒胆小,见闯了偌大的祸,马匹又丢失,没了谋生之处,左思右想,索性投水而死,也是常见的。”开封府尹下着结论,见赵镇面上似有不忍之色,开封府尹忙道:“此人却不知府上从来都是仁慈好善的,怎会追究这样的事?”

赵镇觉得,这前后实在看起来太完美了,一点缝隙都没有,全都是意外,那人喝多了酒,让马撞上了赵家马车,衙役正好瞧见一群贼人在偷东西,于是抓贼,贼人们惊慌跑时,见赵家马车停在那,于是劫持。

前前后后没有一点缝隙,甚至连那人投水,也可以安一个畏罪的名头。赵镇哦了一声问开封府尹:“这人的老母,今年多大?他平日待他母亲,如何?”

☆、第102章

这个开封府尹是真不晓得,索性传了去过那家的衙役来,那衙役是个口齿伶俐的,听赵镇这样问就道:“回赵公子,此人命唤宋二,今年三十挂零。他母亲今年总也有六十了,小的听说平日,他虽好酒,事母却孝,每日寻来的银钱,必先要给母亲买了吃食,方才拿去喝酒。”

“不孝有三,此人虽然侍奉母亲,却连妻子都没娶的一个,算哪门子的孝?”开封府尹忍不住插口评说一句。

衙役对府尹恭敬应是,赵镇的手轻轻敲着椅背,这样一个酒糊涂,却能记得给老母留下买吃食的钱,难道不会惦记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死后,衣食无着?

除非有人要他去死,不得不死。赵镇觉得自己想明白了些什么东西,对开封府尹道:“既然他老母无人养活,算来此事也从我家而起,也算小小因果。不知道罢了,知道了,却不能不管。等回去时,我让家里管家带些东西去瞧瞧,也算了了这层因果。”

“府上果然是慈悲向善的。”开封府尹赞了一句就叹道:“如此一想,此人投水,着实不智了。”赵镇应是,也就别了府尹。

胭脂听赵镇一五一十说了,没想到竟然出了人命,不由长声叹息。

赵镇把胭脂的手拉过来,仔仔细细看着她手腕处那道划痕,用上好的伤药养着,这疤已经掉了,过不了两三天,新皮生出,就和原来一样了。

胭脂把手从赵镇手里抽出来:“不过一个小小伤口,一个个就像大伤口一样。厨房里还每日炖一盅补血的汤过来,让人喝的发腻。”

“是曾祖母吩咐的,你不爱喝,就去和曾祖母说去。”赵镇笑着说了这么一句就拉住胭脂的手摇了摇:“我晓得,你是觉得都是人命,为了这么件事投水,有些不值当。”

胭脂瞧赵镇一眼,突地咦了一声:“人都不是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你竟晓得我心里在想什么?”

赵镇突然笑了:“我很小的时候,爹爹和我说,上了战场,刀枪不长眼睛,谁分的清你是小兵还是将军,到了那时,并不是小兵的命就特别贱,将军的命就特别尊贵。到了那时,都是一样的。况且天下尊贵之人,莫过于皇家,可本朝太祖妻儿,却……”

赵镇口一溜就说出来,接着赵镇笑笑,没往下说。

胭脂虽知之不详,可也晓得本朝天下是怎么得来的。太祖得了天下,下诏追封妻儿。那些名头一个比一个更唬人,可谁不晓得当初他们是怎么没的?

胭脂浅浅一笑,拍拍丈夫的手,表示自己晓得了。赵镇已经对胭脂道:“我已经让管家给那人的老母送了些东西过去,日后也按了账,照管一二。若真是因我家而起,也算了了这个因果。”

胭脂看着赵镇久久不语,赵镇有些奇怪地瞧着她:“你怎么了?”

“我没想到,你竟会有这样慈悲心。”胭脂的话让赵镇不免有些得意:“你当我是那样视人命如草芥的贵公子?为了自己一点小小的不欢喜,就必要把人打死甚至诬陷合家灭了才算出了这口气?”

胭脂噗嗤一声笑出来,赵镇把胭脂的手握紧:“胭脂,你和我日子过久了,就会明白,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说话就说话,拉拉扯扯做什么?”胭脂把赵镇的手拍开,赵镇不肯放:“胭脂,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这人好像和原来有些不一样了,胭脂觉得自己的心开始跳的不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感觉脸也有些红了。不,不,不能这样。胭脂深吸一口气,决定对赵镇还是像原来一样,而且也照原来的约定做事。

嫁了赵镇这才几个月啊,就遇到这么多的事,哪有以后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清闲自在?可赵镇的眼又开始热了,胭脂低下头,时光时光快些过去吧,这样的话,就不想那么多了。

“大郎让管家对那宋二的老母照顾一二?”赵匡义听符夫人说了此事,鼻子里面不由哼出一声:“大郎果真还是那样心慈手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1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悍女三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