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悍女三嫁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秋李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06 KB   上传时间:2014-12-31 22:34:18

当了下人们的面,胭脂也不好和自己的娘撒娇,忙在前面带路,迎着王氏母子进了自己院子,亲自端了茶,下人们都退去。

胭脂这才靠到王氏怀里:“娘,我好想你。”

王氏把女儿搂过来,摸着她的脸:“我的小胭脂啊,终究是长大了。”胭脂笑了:“娘你说什么呢?我早长大了,哪是这会儿才长大?”

“不一样的。”王氏语气笃定:“我的胭脂之前可不是这样的,现在是真的变了。”胭脂从王氏怀里直起身:“什么都瞒不了娘您。”

“怎能瞒得了?这汴京城都传遍了,你那日还和我借人,我就晓得,我的女儿啊,一定遇到难处。可是我在家等啊等,等不到我女儿回来诉苦,这才忍不住,来赵家寻你。”

王氏的话让胭脂忍不住有点感慨,接着胭脂就摇头:“娘,这一回的事,和原来不一样。”

“我 晓得!胭脂。赵家水深,人口也多,哪是咱们家这样人口简单的,管好几个人就再不生是非。再说你爹也好,我也罢,都没有多少别的想法,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你 爹在战场上九死一生逃出命来,大小也封了个侯。他也就满足了,儿孙的事,你爹都没想多少,说要不成器,横竖乡下置办了十来顷田地呢,让他们回家种地去,总 比我们当初强。可这赵家,我细瞧着,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赵家想的,是怎样把富贵长久地传下去,而不是甘心像胡澄想的那样,儿孙们不成器,回家做个地主也好。

胭脂笑了笑:“娘,您说过,我变了,我今儿就和您说,谁让我,喜欢上了你女婿,想要和他长长久久地过一辈子?胡家的女儿,没有男人在前面拼死拼活,自己在背后安享荣华的事。我既喜欢了他,既嫁了他,不管他好的坏的,我都要受着,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样的,我都认了。”

胭脂的话让王氏的嘴微微张了张,接着王氏就笑了:“这才是我的闺女,你爹临上战场的时候问我,若他死在战场上了,我怎么办?我告诉他,我既嫁了他,喜欢了他,不管苦的甜的,都受着。”

☆、第122章 询问

“我以为,娘会舍不得,会心疼我。”胭脂的眼眨了眨,瞧着王氏突然调皮一笑说了这么一句。王氏捏一下女儿的鼻子:“我当然舍不得,当然心疼你。可是胭脂,我也晓得,孩子总是会离开我的。不管是你还是元宵,都会长大会离开。”

在旁边安安静静抱着一块糕点啃的元宵听到自己名字被提起,抬头露出一个笑。

王氏把儿子抱起,拿出帕子给他擦着脸:“就只晓得吃,不晓得说话。”

“娘!”元宵突然叫出这么一声,王氏的脸上浮起惊讶:“你,你方才是叫我?”元宵点头点的很猛,王氏亲了亲儿子的脸颊:“好儿子,再叫一声。”

“娘!”元宵从善如流,又叫了一声。王氏喜欢的心花都开了,在儿子脸上狠狠地亲了两口,这才对胭脂道:“你方才既然说,你喜欢了他,那就该给元宵添个小外甥了。”

“娘,你胡说什么?”王氏的话换来胭脂一个白眼,王氏瞧着女儿,神色郑重:“这可不是什么玩笑话,而是正经话,胭脂啊,你的确已经不小了。”

生个孩子?给赵镇生个孩子?因为别的事情太多,胭脂从没有过这个想法,可现在王氏的话像打开了一扇窗,胭脂觉得,给赵镇生个孩子,也很不错。

赵镇回来时候,王氏母子都已走了。赵镇并没见到岳母和小舅子。胭脂坐在梳妆台前,眼不时地看向赵镇,王氏说的话反复在胭脂耳边响起,给赵镇生个孩子,这个主意,其实也很不错。

“胭脂,你只看着我做什么?难道我今日脸上,有什么东西没擦干净?”赵镇见妻子看着自己一言不发,忍不住用手摸了摸脸,可是脸上还是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我?”这样的话胭脂还真是有点不大好意思说出来,她只好起身走到床前,往床上一躺:“没什么,我困了,睡吧。”

赵镇哦了一声吹熄蜡烛躺下,胭脂靠向丈夫的肩膀。赵镇把胭脂的手握住:“胭脂啊,家里最近的事多。我现在才发现,什么时候起,我像进了一张网,什么都动不了。”

这话能成功浇灭人别的念头,胭脂抬头看向自己丈夫:“你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胭脂,二叔公的权利,比我想象的,大太多了。甚至,他想要做的,也许可能比我想象的,也要大。”赵镇说着心中的猜测。

既然要护住妻子,那就要检点自己的能力。赵镇仔细检点过后发现,自己的能力,比自己认为的小太多了。其中更多的是别人给的,而非自己本身能力出众。

“你的意思,二叔公所图的,并不只是赵家的荣华富贵?”胭脂迟疑之后开口问。赵镇轻叹一声:“赵家的荣华富贵,除了柴家,就再没第二家能胜过了。”

那赵匡义所求的,是权臣之位,或许可能求的更多。史上这种事情,可从来不见少。赵镇想到这点,觉得心跳都比方才急了。

由权臣继而逼天子禅位,那就难怪赵匡义要鼎力支持柴旭成为太子,甚至要让赵琼花成为皇后。只有这样,计划才会变的很完美。赵镇猛地坐起身,胭脂惊讶地跟着他一起坐起来,拍着他的后背:“赵镇,你怎么了?”

“胭脂,我很害怕!”赵镇颤抖地把胭脂抱紧,只有这样,才能安慰自己,安慰自己方才所想的,都是不对的。一着不慎,赵匡义的想法就能把赵家全族拖入深渊。赵匡义做了那么多年的臣子,不是自己这个年轻人可以猜测的,定是自己想多了。

“你害怕什么?”胭脂不知道赵镇这突然到来的颤抖是因为什么,抱住他连声追问。

“胭脂,我心中有个很大胆的猜想,可觉得不会这样。胭脂,所以我害怕。”赵镇的胆子并不算小,况且他从小出入宫廷,什么样的猜想才能把赵镇都吓到?

黑暗之中,胭脂看不到赵镇,赵镇也看不到胭脂,但赵镇能感觉到胭脂在皱眉。赵镇平息一下心情才对胭脂道:“胭脂,这个想法,只是我猜测,或许我猜的不对。睡吧,我累了。”

赵镇重新躺下,胭脂并没躺下,只是看着赵镇:“赵镇,今儿我娘来,我和他说,你的好的坏的,苦的甜的,我都要接受。所以,如果这个猜想让你感到害怕,那我也一样和你受着。”

“胭脂,我到底有什么样的福气,才得以娶到你?”赵镇在胭脂重新躺下后,伸手把胭脂的手握在手心里,温柔地说。

“那赵镇我和你说,从今往后,不管是下黄泉还是得荣耀,你都不许把我放开。”胭脂的话总是那样的,能让人的心里火热,此刻也不例外。

赵镇伸手把胭脂搂在怀里,此刻,什么样热烈的话都没有接下来要做的事,能表达赵镇心中对妻子的恋慕。

“娘子,到底是哪一个人,竟然把这话往外说,难道他不晓得这件事,事关重大,查出来了,别说他自个,只怕连他全家,都要受连累呢。”红玉服侍着胭脂梳头,嘴巴可从不会停住。

“说不定是谁像红玉你一样爱说话,张嘴就把话给说出去了。”红柳端着早饭进来,笑着打趣红玉。

红玉并没回头,只是在镜中瞪红柳一眼:“这你就胡说了,我平日虽然爱说话,可也晓得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像这样的话,我怎么会说出去?”

红玉红柳两人平日的拌嘴胭脂听着总觉得很有趣,但今日胭脂觉得头有些疼,对红玉道:“你们两啊,也别一见面就斗嘴。等以后各自嫁出去了,就后悔现在多拌了几句嘴。”

“娘子不喜欢我,要把我嫁出去?可是娘子,您身边,现在除了我们,差不多没有可用的人。”红玉听的大惊,张口就来这么一句。

红柳在一边皱眉:“红玉,方才你还说你晓得什么样的话该说,什么样的话不该说,怎么这会儿,就直统统地把话说出来了?娘子为人这么好,怎会没有可用之人?”

红玉用手捂一下嘴,红柳下一句话就转为担忧:“可这段时日,发生太多事了,人心难免有点惶惶。若换原先,三老爷的事,怎么会传出去?”

胭脂没有再解释,只是站起身:“好了,什么都别说了,吃饭吧。人心惶惶什么的,不愿意待的,想奔前程的,就由他们去。只是啊,你们以后可要小心,别被当做奔前程的功劳送了去。”

红玉红柳刚放下一半的心,又高高提起,红柳见胭脂坐在桌边,忙先给胭脂盛了一碗汤:“娘子,您放心,这饭菜是我让小翠在那盯着她们做的,不管是水还是面,还是菜,都查验过,绝不会有事。”

胭脂已经喝下一碗汤,拿着饼在那撕成小块,听到红柳这话就笑了:“瞧瞧,你们一个个紧张成什么样子?金刚石粉末,的确好用,可是你们别忘了,它在水里化不去,而且太贵。一样的法子,她不会用两次的。”

胭脂的话那么笃定,红玉她们可不敢像胭脂这样。红玉已经撕下半边饼吃,边吃还边道:“我和娘子一起,娘子若有事,我也逃不了。”

红柳用手捂住嘴,这样才能不让惊呼发出,胭脂瞧一眼面前这两个丫鬟,淡淡一笑没有说话。在自己家里,还要防这防那,这不就是符夫人的目的,要自己睡不能安枕,吃不能安心,久而久之,都不用什么别的,人就死硬了。

胭脂用完早饭,已有管家媳妇来回事。胭脂拍拍手,对红柳道:“今儿先不去做别的事,你去厨房,把厨房的头儿给我找来。”

找厨房的头做什么?红柳有些疑惑,但还是赶紧去找厨房的人。在外等着的管家媳妇们见胭脂没让人进去回话,而是派红柳去找管厨房的,眼中都露出惊讶之色。

管厨房的婆子姓祝,人都叫她老祝,吴氏把事情交给胭脂的时候,老祝等人就见过胭脂,胭脂那日只随便训了两句话,并没多说别的。

此刻听到胭脂召唤,老祝急忙放下手里的事情,前去拜见胭脂。

老祝走进院子时候,见外面等了许多的管家媳妇,这下老祝更加吃惊,难道说是今日的菜做的不好,娘子不喜欢了,要叫人来骂几句?这就要查明,这菜是谁做的,好好地骂他们一顿。

老祝战战兢兢地走进屋里,给胭脂行礼:“娘子万福,不晓得娘子今儿突然叫小的来是为什么?可是这菜吃的不顺口?娘子告诉小的想吃什么?小的让他们重做去。”

“这菜不错,我吃着很好。今儿叫你来,是想问问,这厨房里面一共有多少人,做一道菜从开始到出锅,再送上来,要经几个人的手?”

☆、第123章 猜测

“这菜不错,我吃着很好。今儿叫你来,是想问问,这厨房里面一共有多少人,做一道菜从开始到出锅,再送上来,要经几个人的手?”

老祝迟疑一下,这种事,谁会问这么细?胭脂笑了:“都说女子是主中馈的,我想知道这赵家的厨房和我在娘家时候的,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老祝心定一定,这是她分内事,况且又是头一次被这样细细的问,当然要回个清楚明白。

“娘 子,这厨房内,能上灶的只有七个,每人一个打下手的。另有洗菜切菜揉面的二十余人,再加做粗使的五个,厨房里面,总共四十余人。每样菜从进了厨房,洗菜切 菜再到下锅,都安排好了,谁做哪样都不能乱。娘子您放心,别的不敢说,这从厨房里出去的每一道菜,都经过小的眼,担保料是好的,味道是好的。也不会有人放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老祝一口气说完,临了还不忘表一下忠心,说完就站在那,等着胭脂的下一句。这种自己一句话,下面人就要开 始猜测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日子,还真有点不大适应。胭脂瞧着老祝,晓得自己说出实话,老祝也不会相信,于是胭脂笑笑:“既然如此,那这一家子大大小小,上上 下下的吃食安危,可全托在你的手上。”

老祝扑通一声跪下:“既得了娘子您这句话,小的定会好好盯着厨房,绝不出一丝纰漏。”

“起来吧,娘子不喜欢人动不动就跪。”红柳看见胭脂用手扶一下额头,急忙开口唤老祝起来,老祝站起身,依旧半躬着腰。胭脂想再叮嘱几句,但瞧着老祝这一脸的战战兢兢。胭脂又把话咽下,对红玉道:“老祝人很好,赏!”

老祝这下更加欢喜,又对胭脂谢赏,接了红玉递过来的东西,再行一礼也就离开。

等在外面的管家娘子们,见老祝进去后很久都没出来,不由在那以目示意,互相猜测,但并没有人敢说话。

见帘子掀起,老祝一脸喜色地走出来,有几个管家娘子忙给她使眼色,要她出去外面后就等着。老祝会意,走出院门,就在一棵树下等着。

众人还在用目示意,彼此猜测,红柳就掀起帘子:“婶婶们,请进来吧。”

管家娘子们依次进入,回完了事,赵家在居丧,迎来送往的事并不多,不过是些日常,该进该出的。胭脂很快料理完,管家娘子们告退。

等管家娘子们走出去,红玉才对胭脂道:“娘子,这些婶婶们,定会去问祝婶子,您和她说了些什么,祝婶子是怎么回答的,一定都会问的清清楚楚。”

胭脂用手捂一下脸,接着放开,瞧着红玉:“这些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可是娘子您……”红玉迟疑了,胭脂笑了:“我不管外面人怎么想的,也不管这些管家娘子们是怎么想的,横竖我只晓得一件事,现在家已经分了,搬出去的也搬出去了,这个家里,现在就我和大郎两个人。若我们吃不好睡不好,成日想着别人会不会算计,那还不如死了算了。”

娘子!红玉大惊失色,胭脂瞧她一眼:“当然我不会死,越是有人想要我死,我啊,就越要活的好好的。”

胭脂说话时候面色一凛,红玉觉得胭脂变了,但又不晓得胭脂哪里变了。或者说,这样的变化才是正常的,才是每个汴京城的小娘子们,出嫁后该走的路。而不是像胭脂原先一样,万事不关心,只想自己的事情。

这种变化,对胭脂来说,是不是好的?红玉不晓得,只晓得自己是胭脂的丫鬟,一辈子,就跟定了胭脂。

管家娘子们走出胭脂的院子,见老祝坐在树下的石头上,面有得色。这神情越发让管家娘子们疑惑,齐齐上前。

不等老祝站起来,就有人开口:“老祝,你今儿是得了什么喜事,这石头上也不嫌弃凉,等到了日子,做下病,才有好耍的。”

有个刻薄些的已经开口:“老祝都多大年纪了,每个月哪还有日子啊?来,老祝,你让开些,我也坐坐,娘子问你些什么?是不是以后你们厨房,要裁人?”

裁人两个字让老祝鄙视地看一眼说话那个:“你从哪听来的胡说,什么裁人,娘子寻我去,赞我菜做的好,又说以后厨房按这样章程来做,就是好的。还赏了我。还说我平日辛苦,这家里,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的人的饭食,都要厨房来做。夸了我半日。”

说着老祝一脸得意洋洋:“哎呀,在厨房里都三十多年了,从做洗碗的再到现在,都做到厨房的头了,一年到头除了随大众给娘子们磕头,极少得见娘子们的面。哪晓得今儿,我时来运转了,能得见到娘子不说,还得了赏赐。”

说完老祝也不去管管家娘子们怎么想的,跳下石头就笑眯眯地:“我走了,这会儿,该预备午饭了,还有给娘子准备的点心也要预备起来。”

管家娘子们也没留老祝,瞧着老祝离去。有人已经开口:“赵嫂子,娘子这样举动,到底是为什么?是真瞧上了老祝呢,还是要借这件事,敲打我们?”

这赵嫂子是这赵府的总管赵安的娘子,和丈夫一起,从杜老太君房里服侍的,做到现在这个位置。

赵嫂子眉头微皱,一脸不置可否,还有人想要说话,赵嫂子已经斥责:“都胡想什么?敲打?我们又没做什么错事,要被敲打?”

“赵嫂子,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本我们都是在吴县君手底的人。虽说娘子和吴县君极好,可吴县君已经搬走了。娘子为了树威信,难免会拿我们中的人开刀。”有人战战兢兢地问。

赵嫂子低头想一想:“也别想那么多,娘子不是什么都没说吗?都给我老实安分,谁会找你们的错?都散了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呢,这些日子别给我去想那些有的没的,想要做点别的,也给我收紧了。”

众管家娘子们应是,也就各自散去。

赵嫂子站在那里,眉头紧皱,思量了半响,也就离去。等她们离去之后,一棵树后探出个小丫鬟的脑袋,四处张望了下,见没有人,也就匆匆往胭脂院子里去。

红柳瞧见那小丫鬟进来,上前扯一下她的耳朵:“小翠你跑去哪了?这有块料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淋了雨水。娘子昨儿找出来,说霉变了可惜,让我拿出去晒晒洗洗。你还不赶紧去洗这个?”

小翠用手捂住耳朵,才对红柳道:“红柳姊姊,我方才听赵婶子她们在那说话,听入迷了这才没进来,我告诉你,你去告诉娘子。”

赵婶子她们?红柳的眉皱起,小翠年纪不大,口齿却清晰,一五一十地把话说给红柳。红柳听的皱眉,听完拍一下小翠的脑门:“算你有点眼力。去吧,把这料子洗了。”

小翠接了料子走了,红柳转身就走进屋子,把小翠听到的议论说了。

胭脂听完,哦了一声。

红玉倒急了:“娘子,您啊,头一个就该换了赵嫂子,您还不知道吧?她家和魏婶子家,是亲家。”

大家族的仆人,彼此之间结亲联姻,是常有的事。赵家几十年下来,下人之间彼此的姻亲已经非常密集。

胭脂笑了:“换了她,换谁上呢?红玉,你来瞧瞧。这本是赵府下人的名册。这一本,是他们之间,彼此的亲戚关系。红玉,你给我找一个没有瓜葛的人出来。不说你,就算是红柳,她的叔叔,还娶了赵安媳妇的姨侄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1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悍女三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