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渡亡经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尤四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9 KB   上传时间:2015-05-19 20:31:28

昙奴一脸惶骇的表情,挨过来问是什么人,莲灯转身从枕头底下抽出金错刀别在腰上,低声道:“今天少不得一战了,咱们不能同年同月生,就同年同月死吧!”

昙奴不再追问了,想来是有人走漏了风声,大理寺查了几天,终于还是查到她们头上来了。幸好转转去了齐王府,齐王总会保护她的。三个里面能活下一个,也不算赖。

她从包裹里翻出横刀握在手里,笑道:“太久不活动筋骨,人都要生锈了。今天好好杀个痛快,就算死,也对得起我这口刀了。”说着拔下刀鞘,这刀当真是腥风血雨里走过的,一到这种时候就嗡声长鸣。

莲灯笑了笑,心里倒没什么遗憾,有朝一日转转得势必不会放过李行简,这个仇不愁报不了。只可惜不能带上国师回敦煌了,不过也不要紧,国师能活很久,等她转世投胎再来找他也一样。

她紧了紧腰带开门走出去,大理寺的官员将文书一扬,高声道:“奉命捉拿夜袭中丞府女贼,尔等当束手就擒,如有反抗,就地正/法!”

莲灯四下看了看,冬官不在场,连他府内的仆从也一个都没看见。这样也好,就当她们抢占了他的府第,和他不相干。国师毕竟是大历的神祗,大理寺就算发现他们私下有交集,也不会为了一个御史中丞把他拉进浑水里。至于她们,落进那些酷吏手中不会有好结果,她的罪过足够抵命的了。昙奴呢,定王帐下逃兵,就算抓回去也是个死。倒不如舍命一战,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她拔刀横在胸前,冲那些衙役抬了抬下巴,“命在这里,你们有本事随便拿。若没本事,就怨不得我们不服法了。”

火把照亮两张略有些稚气的脸,两个年轻姑娘背靠着背,手里握着刀,眼睛里沉淀着风雷。大概那些久经考验的官差们从未遇见过这种情况吧,本应该在闺中绣花或缠着阿娘撒娇的年纪,为什么会带着那么大的决心反抗。略有片刻的怔愣,看着她们刀剑相对,但缓过劲来,便只有是非,不分男女了。

领头的官员断喝一声“拿下”,身后的差役如狼似虎扑将上来,莲灯也做好了血战的准备。换做平时,这几十个乌合之众她尚且能对付,可是现在自己有伤在身,一运气背上的口子就绽开了,撕心的痛。她也顾不得许多了,咬牙打算拼杀,突然听见一阵笛声传来,悠悠扬扬,在黑暗的夜里焕发出哀凄而诡谲的力量。

那笛声是破空的,在别业上方形成一个阵,气流像涟漪荡漾,逐渐旋转起来,最后变成漩涡,越来越大越来越幽深,几乎要把人吸进去一样。

那些大理寺的人惊恐异常,早就忘了其他,抱着头蹲踞在地上。笛声的原点变得清晰,宽坦的屋檐上凭空出现个人,白衣玉冠,一出现便有惊天动地的气派,国师无疑。

莲灯一阵狂喜,可是不知怎么心头七上八下起来,他不该这个时候出现的,她正愁和他撇不清关系,他为什么就这样直剌剌地来了!

昙奴惊诧不已,“那是国师么?他来救我们了!”

莲灯蹙起了眉,笛声不断,渐渐有了摧人心魄的力量。大理寺丞一手捂着耳朵一手抵挡,“国师……我等是奉命……”

奉不奉命对他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半空中的阵法压下来,像个笊篱,像座塔,要压得人永世不得翻身。莲灯惊得大气不敢出,这么下去会坏事的,散落在地上的火把照亮那些扭曲的五官和星星点点的血迹,他是要弄聋他们吗?

昙奴不停摸耳朵,也许国师在她们与大理寺的人之间设了结界,咫尺之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正纳罕,听见莲灯喊起来,一叠声说不要,他倒当真听她的,果然停下了,纵身跃下来,大摇大摆带着她们走出了冬官别业。

至于那些七倒八歪的官差们怎么样,似乎不是他应该关心的。府门外停着一辆马车,他送莲灯和昙奴登上去,自己在外驾辕。昙奴对接下来何去何从很迷茫,喃喃道:“我们如今应当怎么办?恐怕这次会掀起不小的波澜来,还会连累太上神宫。”

莲灯心里乱,脑子也静不下来,打起垂帘看,只觉国师今天有些怪异,不知他到底是什么打算。

他带她们去了一处庄园,在神禾原以北,很别致清幽的去处。她们跟他入内,他衣角带起的味道隐约有种熟悉的感觉。她边走边觑他,小心询问他,“今天的事国师亲自出面,大理寺那些人必定要上奏的,到时候圣上降罪,国师该当如何自处?”

他回头对她一笑,“本座救你,不问前程。”

她窒住了,没有觉得高兴,只看见面前是深渊,她把他一步一步带了下去。

侲子来领昙奴去卧房安置,国师掖着袖子坐在灯下,低垂的眼睫,看不出所思所想。莲灯却很着急,“你这样会毁了基业的,这个时候为什么要现身?你不应该这么做。”

他抬眼看她,“你以为大历能有几个人善用阵法?不管本座现不现身,大理寺的人都会知道。事情到了紧要关头,顾不得那么多了,不来救你,难道眼睁睁看着你被他们擒获吗?”

他说的都在理,也确实是为她着想,可是总有说不通的地方。莲灯看着他,明明是熟悉的脸,熟悉的声音,可是为什么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她坐下来,抚了抚发烫的前额,“现在怎么办?国师怎么向上交代?”

他沉默了很久,转过头来看她,语调里带着揶揄的味道,“你不是一直想带本座去敦煌吗,现在我替自己下了决心,你怎么反倒不高兴了?”

莲灯讶然望向他,她是想带他回敦煌,但是从没想过让他身败名裂。她希望若干年后回来他依旧可以高居云端,这样就算走也走得后顾无忧。可是眼下弄得不可收拾,毁了他的百年道行,完全是她始料未及的。

他大概也是一时冲动,略坐了会儿似乎醒悟过来了,叹了口气道:“我一心想要救你,只能顶着座上的名头。换了别人,大理寺根本不会理睬。”

他说座上,座上是尊称,只有神宫的徒众才会这样称呼国师。她心里打鼓,猛然站起来问:“你是谁?”

他的手臂搁在桌上,广袖垂委,袖褖细密的丝线勾绕,银辉在灯下跳跃。听了她的话直起身走过来,微微躬下腰,把脸凑到她眼前,“仔细看看,你曾经见过我的。”

莲灯吓得往后退了一步,突然想起那个入她梦里的人,也是这样阴冷的气息,还有可怖的语调。所以他不是国师,他是个赝品!

“害怕吗?”他显得有点失望,“亏我们这么熟了。”说着低头摸脑后,大袖一掩,拔出几支银针来。

她目瞪口呆地看着,看他的五官奇异地改变,从眉眼至嘴唇,仿佛石上的冰雪消融,终于露出了本质。她惶然跌坐下来,几乎不敢相信,“怎么是你?”

放舟耸了耸肩,把银针一支一支排在桌面上,“本来就是我,国师生性疏阔,出不出神宫要看心情,有时连冬至大典都由我易容代他主持,其实我和他,就像太极图上的阴与阳,从来密不可分。刚才我去别业看你,恰好遇上大理寺拿人,一时情急未及细想,现在看来的确是闯了大祸。过会儿我就去面见国师,一人做事一人当,若国师怪罪,大不了绑我送至大理寺,这样国师能免责,你们也可以脱身,一举两得。”

他说的时候居然还带着微笑,仿佛真做了什么赚钱买卖似的。莲灯简直被他打倒了,压着嗓子说:“你是疯了吧,怎么想出这种主意!我对生死看得并不重,不需要你为我牺牲。你这样做是给我添债,我不愿意欠着别人。”

他扫袖说:“我也不是任谁都救的,我早说我们之间有婚约,现在你信了吧?别看我年纪不小了,有时做事还是很冲动,这下子可能要把小命玩丢了,来年的清明记得替我上柱香,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算怎么回事呢!什么婚约不婚约,那是后话,眼下她只担心国师会不会当真要他的命罢了。

他转身出门,她忙追了上去,“我和你一起去。”

他低头看了她一眼,“怎么?担心国师杀了我么?看来你虽移情别恋,对我也不是全然无情的。”

莲灯没他这么好的兴致说笑,板着脸坐进车里,一路往神禾原而去。缄默半天无话,隔了很久才听见他嘀咕:“明天是春分,有一场神殿祭……”

莲灯疑惑地打量他,他知道她不明白,垂着嘴角解释,“今天的事,就算传进大明宫,陛下也不会在法事之前发作。大典结束之后就不好说了,也许会问罪,会关押……国师金尊玉贵,不能受这份委屈。我是不要紧的,还是我去。”说着声音渐低下去,呓语似的喃喃着,“如果国师还愿意给我机会,万一有异动,我就直接去见陛下。当着他的面易容,就说是我冒充国师,好还国师清白。”

莲灯愁得心口都痛了,放舟这么做实在让她无以为报,还有国师,这回她对他的亏欠也是愈发的大了。

回到神宫时国师还在打坐,她便和放舟一起在静室外等候,等他出来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同他说了,可是每说一句国师的脸色就难看半分,到最后显然怒不可遏了,忽然掐住放舟的脖子,一下将他半举了起来。

“你自作主张,谁给你的胆子!”

莲灯没见过他发这么大的火,他这一向虽别扭,是他的小脾气,完全没有杀伤力。然而这次不同,他的满腔怒火都发泄在放舟身上,几乎要把他勒得喘不过气来。

放舟自然不敢反抗,哪怕就此被他掐死也认命了,莲灯却不能坐看着,她在边上哀告着,“国师,你不要杀春官,他是为了救我。”

他回头瞪着她,“为了救你?什么样的办法不能想,偏要引火烧身?平时仗着本座纵容横行无忌,如今好了,捅了这么大的篓子知道怕了,找本座请罪来了!”

莲灯看放舟脸色都变了,怕这么下去他真的会死,忙跪下来抱住了国师的腿道:“无论如何先放下春官吧,我们再想对策。他要是死了,话就永远说不清了。”

国师也是气冲了头,复思量,她说得有道理,这个始作俑者死了倒不值什么,自己卷进去还怎么开脱?只是心头恨得厉害,一世英名就这样败坏在他手里,他当真连撕了他的心都有。

他松开手,狠狠把他掼在了地上。放舟死里逃生,撑着身子急切地喘息,国师拂袖道:“本座要听你的打算,若是说不出所以然来,明早就随我进宫,当面向陛下请罪。”

放舟捂着脖子道:“请罪我不怕,只恐要追究莲灯的罪过。座上与我赌一回运气吧,如果陛下顾全大局将事情压下来,那么就算属下命不该绝。如果要追究,想来逃不过这两天。明日的神殿祭请座上在车内静待,万一出了意外,属下即随座上进宫认罪,绝不推诿。”

终究是跟了自己那么久的心腹,偶尔做错一件事还是可以原谅的吧!莲灯见国师情绪慢慢稳定下来,料想他觉得这个提议可行。她自己也有盘算,倘或变故大得实在无法转圜,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人劫走算了。

  ☆、第39章

次日,春分。

大历人喜欢春季,度过一个沉闷萧条的寒冬,迫切渴望全新的生命力。天气转暖时换上薄衫出游,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气象,尤其对于久病在床的人来说,如果冬季代表着灾难,那么春天就意味着希望。

王朝的统治者顺利熬过了一冬,必须庆祝又一次新生,所以今年的春日祭要办得尽可能隆重。神殿祭是一连串祈福活动中最盛大的环节,每年都由国师亲自主持。当然国师的面是露了,到底是不是“亲自”,实在难以有论断。不过神殿祭是允许百姓围观的,莲灯便和昙奴乔装上,照着转转的样子擦了厚厚的铅粉又点了面靥,收拾停当后别说大理寺,连自己都认不得自己了。

好在神殿建在长安城外,至少不必过关隘受盘查。于是换上锦衣戴上帷帽,悄悄混进了踏青的人群里。

三月的天气正是绿意勃发的时候,杨柳依依花瓣满地,如果当真生在一户寻常人家,也许会像身旁的那些女郎们一样享受节日吧!莲灯挽着昙奴的胳膊,仰起头看潇潇的天,今天天气很好,一丝云彩也无。青石路蜿蜒,顺着走势眺望,远远能够看到神殿的翘角飞檐。大历的建筑崇尚简洁之美,神殿的屋顶并不用琉璃,青山绿水间乌黑的瓦楞是浓墨的笔触,有它独到的凝重和庄严。

大典举行在巳正,现在辰时刚过,还有一段时间的空闲。她们起先很警惕,四周围都要仔细留意。但毕竟是年轻的姑娘,气氛渲染得心都柔软了,松弛下来,也愿意看一看众生相。

莲灯买了两柄纨扇,扇面上画着艳阳和桃花,不是书画大家那种考究的运笔和用色,大概就是商贩自己的大作,笔调幼稚直白,但是颜色用得十分喜人。帷帽上的纱幔遮挡视线,便将帽帘掀起来勾在两旁,拿扇子遮面,只留一双眼睛在外面。两个人对视嬉笑,也有简单的快乐。

几个孩子拉着做成鱼状的幡子跑过去,风从鱼嘴灌入,浑圆的鱼身款摆起来,莲灯看着觉得很新鲜。

“其实长安也有可爱的地方。”她懒洋洋说,“一心一意完成自己的目标,忽略了很多东西。就比如今天的风景,还有除夕那晚的烟花,一辈子都忘不掉。”

昙奴嗯了声,“留在将来慢慢回忆。”

自从中毒以后,昙奴总显得很落寞,莲灯察觉了,偏过头去看她,“你想萧将军么?”

她垂下眼睫,过了一会儿才摇头,“想他干什么?我们本来就不是一路人,想也没用。”

太多的阴错阳差了,如果她的身体很好,李行简一定早就被她们杀了。如果没有招惹大理寺,她和萧朝都也许还可以谈谈未来。只可惜假设终归是假设,人家是朝廷官员,她们是来路不明的“女贼”,永远都不可能有交集。其实喜不喜欢还是其次,最可怕的是受轻视,如果你在乎的人看不起你,那绝对比他不喜欢你还要来得伤人。昙奴是三人之中唯一时刻保持清醒的,她敏锐也敏感,与其受伤,不如不动情,也算是走投无路下的明哲保身。

“那天他遇见我还同我打听你的境况呢,我觉得他很关心你。”莲灯哀哀看了她一眼,“要是我们离开长安,你要同他道别么?”

她还是摇头,“反正不会再相见,道别也是多余的。”不愿意再谈论自己的感情问题了,踮足越过人群张望,“我们早些过去,先探探他们怎么安排。”

两个人手牵着手在人潮里穿梭,到达神殿外沿的天街上时人还不多,只看见几个侲子和内侍忙着张罗,并未见国师,也没有看到半个皇亲。

莲灯四下打量,再过一阵子禁军就要来了,她心里忐忑,不知道春官今天能不能躲过一劫。正彷徨着,见御道那头一驾华辇缓缓而来,辇车四围有灵台郎拱卫,放舟手执法器在前引路,见了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连眼神都是冰冷的。

昙奴轻轻拉扯她一下,示意她躲到一旁去。于是挨在角落里看着,看国师从车内出来,具服光鲜,神情傲然。一手压着冠上垂挂的组缨,移步往殿内去了。

莲灯长长舒了口气,目前看来一切如常,希望接下去不会有变故。渐渐的人多起来,又见帝王卤簿远远来了,先行的金吾卫立时将神坛和天街阻隔开,百姓要观礼,也只得在三十步开外。

国师的华辇进了偏殿又退出来,因为要肃清神殿,不相干的东西都要送至外围,皇亲们的车驾也有专门摆放的地方。莲灯知道国师在辇车里,里间主持的已经换成了春官。她带着昙奴悄悄潜过去,还未到近处,忽听见神道两掖鼓声大作,回身看,煊赫的阵仗从殿内铺排开,大典即将开始了。

众人的视线被神坛吸引,正好便于她行事。她来时和昙奴商量好的,她去打探情况,昙奴在边上接应。如果见势不妙,不管哪家的车辇,赶起来就跑。

昙奴物色顶马去了,她卷起石榴裙掖在腰间,从道旁的林子里兜了大圈子到国师华辇旁,伸手在那名贵的围板上敲了敲,“有人在吗?”

里面传出个气恼的声音,“没人。”

又在矫情了!她已经习惯了他这种喜怒无常的性格,也不觉得奇怪。探身望神殿,另一位国师拱着笏板登上祭坛,她咽了口唾沫,低声说:“真像!”

华辇的雕花挡板开启一道缝,国师从帘后露出了半边脸。看见她的妆容想是吃惊异常,很明显地怔了下。

莲灯有点不好意思,拿纨扇挡了挡,“这是时世妆,吓着你了?对不住。”

国师看着那脸更觉糟心了,她到底不适合长安这种怪诞的装束,什么白底赭面分梢眉,乌膏的颜色遮挡了原本俏丽的嘴唇,一张五花脸,画得像鬼魅一样。

他捂住了胸口,仿佛受不住这个刺激。莲灯有点难过,她花了大力气打扮上的,他不说好看就罢了,也不该是这种态度啊。不过暂且不去计较这些,现在最要紧的是关注祭台上的放舟。

她凝眉嘀咕:“这样长时间的易容,春官会不会痛得受不住?他的脸会不会变歪?”

“他有药抵挡,不会出问题的。”国师眯着眼睛看过去,一个人喃喃自语起来,“本座好像哪里算错了,今天的春日祭不应当让他主持。就算宫里责罚,本座押解他去领罪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多费手脚?”

有时候就是这样,因为愤怒和夹带了私情,会影响当时一系列的判断。国师算无遗策的人,居然也会觉得懊恼。越是懊恼,越有一种奇怪的预感,不过预感也不是每次都准,所以自己替自己宽怀,渐渐心安理得起来。

神殿离他们这里有段路,只能大致看清动作,听不见祷告的祈文。起先一切都好,忽然见台上人执起如意往他们这里指过来,国师心头一沉,料想那里应该是出了变数了。也罢,昨天的事原本就没有挽救的余地,圣上要降罪,各人自有运数,听天由命就是了。

他掖起广袖走出来,只待侲子和灵台郎来接应他。心里还在遗憾着,今天的大典没能圆满结束,注定了皇权要有动荡。的确是时候为这庞大的帝国更换大脑了,今上太老,老人无法胜任,天下终归还是年轻人的天下。

天街上的人群分开了一个豁口,两队人马从那豁口里源源不断涌出来,莲灯往后缩了缩,这种时候不应当有她在场。她慢慢后移,两眼紧盯着那些人。奇怪神宫徒众一向是训练有素的,可是奔来的那些人杂乱无章,跑得毫无章法。她隐约觉得不大对劲。再仔细看,居然不是侲子,是银甲的金吾卫。

她慌忙抬头,国师脸色也变得不自然起来,他紧紧皱起眉头观望,奔跑的人群迅速向这里移动,没有半点声息。但是越来越近,他们抽出了横刀,刀锋折射出一片寒光。国师骂了句娘,“好个放舟,真是本座倚重的爱将!”

莲灯不知道他话里的含义,可看见那群人蜂拥而出,来势汹汹,绝不是有请国师的姿态。

金吾卫是帝王亲军,个个训练有素。他们同大理寺的衙役不一样,力量上的差异暂且不论,背后代表的含义也大相径庭。如何才能调动金吾卫?非诛杀逆党不可为。

她退后了两步,国师似乎没有要回避的打算。可是现在这种局面,除了撤退就是应战,以他的能力未必解决不掉这些金吾卫,但是过后呢?“国师”现在还在祭台上高站着,他这个真的反倒变成了冒牌货。

所以放舟的目的达到了,酝酿已久,打算取而代之。难怪桩桩件件往他身上引,到最后身份互换,作恶的还是春官,他却变成了国师。

莲灯隐隐也懂得,权力是一尊美酒,喝多了会上瘾的。国师扶植起一个狼子野心的手下,春官已经不满足于当下的职务,他要成为国师。那么真正的国师必须处理掉,所以才出现了这些手执横刀的金吾卫。

要同他们理论?他们奉了“国师”之命,不会给你机会对峙的。赶到就大开杀戒,因为这里隐藏着大逆不道的反贼。莲灯心急如焚,拉住他道:“好汉不吃眼前亏,先避一避再图后计。”

金吾卫很快便要到了,不远处传来一声马嘶,昙奴驾着一辆轻便的平头车,风一样地向他们驶来。及到近处大声呼喊,莲灯半拖半拽着,将国师拉上了马车。

国师惨然看着一切远去,似乎还是不能接受,“本座就这样被他李代桃僵了?”

莲灯叹了口气,“看样子是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渡亡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