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市井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王老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8 KB   上传时间:2015-06-23 17:36:00

方才听见那大户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倒比翠姑娘的父亲也差不多了,家中又是姬妾众多,她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平日里心机又不深,虽说会掐个尖儿,也不过是少女娇憨不懂事罢了,如今到了那些脂粉队里,还指不定受了什么样的罪呢……”

说着,倒有些替古人担忧起来。三郎见浑家性子这般善良,心中十分怜爱,搂了她笑道:“说起来这也都是姐儿的不是了,若不是你生得天仙一样的模样儿,又好个温克性儿,只怕我就应了那翠姑娘也未可知。谁知却又是这样的容貌人品,爱你还来不及,哪有半点心思分与旁人呢?”

哄得大姐儿略解了心中伤感之意,夫妻拾掇了一番,上床歇下,一宿晚景题过。

又过几日,可巧张三李四两个当班儿值夜,坐在更房之中闲聊,四郎笑道:“哥哥可要谢我了。”

三郎不知这话从何说起,因问他何事,那李四郎就将娆娘求了娘家哥哥,与三郎寻了一份兼差的事情说了,张三郎果然欢喜,因笑道:

“兄弟与弟妹贤伉俪可是帮了我的大忙,没说的,明儿结了差事也不必家去,竟到二荤铺子里头吃两杯吧,都算在哥哥我的头上是自然,临了再打包几个菜叫你带回去多谢弟妹,改日少不得要备上一份表礼亲到府上去谢的。”

李四郎听了连忙谦逊一番,三郎到底不依,天亮时交了班儿,拉着四郎往二荤铺子里吃了二钱银子的酒席,又叫了溜三样儿,并一笼肉馒头,给四郎带上,请他回去多谢浑家襄助。

一时分手,回在土坯房内,乔姐儿早梗着脖子等了半日,见他吃的一身酒气回来,连忙接着扶入房内,一面埋怨道:

“怎么好端端的结了差事不来家,倒外头吃去,如今咱们家背着债,可不似往常一般,不好随意吃喝的。还有一则,你熬了半夜,原本身子发虚,怎好贸贸然的吃酒,又不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了,放着身子不知道保养,叫我们瞧着心焦不心焦?”

三郎吃的有些微醺,又听见浑家知疼着热的娇嗔,心里受用,捉了大姐儿的手拉了她登床,就要一处睡下,乔姐儿不肯,三郎又笑道:

“正是为了家里没处抓挠银子,才请的客。”说着,才把这些日子以来怎么求了李四郎,又转托他浑家的师兄,在一处大宅门儿里谋了个更夫的缺儿,那边儿也是两班儿倒,可巧与这一头公家的差事间错开来。

况且那边是宅门儿大户,月钱银子就比公家给的多了,听见三郎是穿官衣儿的,更加欢喜,已经许了他预支三个月的月钱,就有十几两,加上乔姐儿每日针黹,算下来几年之内就可以还清那一笔糊涂债了。

碧霞奴听了,倒也欢喜多了一份进项,只是又心疼丈夫,一面劝道:“依我说,趁着合同还没立下,倒不如想个法儿回了人家吧,咱们虽然背着债,到底上头还有那何捕头弹压着,那些混混近日总没来了,又说定了按月还钱。算下来我每日做几件针黹,一个月再接两三套衣裙的大活计,满破也够了。

如今李四兄弟介绍的这个活计虽俏,只是又与官面儿打更不一样,进了宅门儿,说不好听就是奴才了,你又不是寻常贩夫走卒,到底是念过圣贤之言,正经人家儿出来的,就是士农工商,咱们挣不上第一个,到底也排在第二位,倒没得给大户人家为奴为婢,你虽然不说,我岂不知道你心里是不服气的么……”

三郎听了倒是不以为意笑道:“你是秀才家的小姐出身,凡事尊重原是你的好处,我一个庄户人家,倒没有恁多讲究,只要月钱银子来的干净,管他什么五行八作的呢,如今见你每日里夙兴夜寐点灯熬油,难道我一个大老爷们儿不外头奔奔去,倒靠着浑家做活替家里人还债,成个什么人,简直是吃软饭的了。”

说的大姐儿扑哧儿一乐,也只好由着他,一面打发他睡下不提。

却说这几日翠姑娘嫁了出去,前头看街老爷房里的太太因想着再买个上灶丫头,总也要十两来的银子,又心疼钱,只问人牙子要买五六两的小丫头,带了来相看过几个,都是些黄毛儿丫头,不中用,少不得自己下厨料理饭食汤水。

虽说丈夫没甚品级,好歹也是自小儿吃喝惯了的,做了一日,就累的腰酸背痛,只说不受用,碧霞奴瞧在眼里,想着三郎如今要兼差,万一两下里照应不到,倒要挨这看街老爷的埋怨,不如自己做个顺水人情,替他家掂对几个菜蔬,熬过这几日罢了。

每日里一荤两素的只管送过去,老爷太太尝了,喜得直夸三奶奶手艺好,倒比当日那翠姑娘料理的还强十倍,太太就与老爷商议,不如每日里与张家搭伙,一月拿出五两银子来交予碧霞奴,只要每日有荤有素,饭粥搭配着来,余下的银子就当做是个辛苦钱儿。

碧霞奴左右也要做自家房里的三餐,如何放着河水不洗船,这般算下来,每月又添了几两银子的进项,就应承了这个差事,一面悄悄的说给太太知道,三郎在外头兼差之事,那太太笑道:“这却不妨,只要不耽误了公家的差事,旁的时候都是三爷自家做主,或是歇着,或是上工,我们是管不着的了。”

碧霞奴见有了这话,方才放心,一面对三郎说了,前头打点已毕,三郎记在心上,就要择日往那张大户家中兼差,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61章 张上邪宅门兼差

却说三郎听见浑家给自己透了底,看街老爷原不管更头儿出去兼差之事,心中更加笃定,便与李四郎约定了时候儿,往张大户家中立了契约。

家主人自然是见不着的了,出来应酬的是张府上的管家,与两人约定了在二荤铺子里头见面立了合同。

三郎原听李四郎说过此人,倒是个会狐假虎威装腔作势的,虽然心中不以为然,如今是弟媳妇儿求了娘家哥哥讨来的差事,却也少不得陪上几分小心,面上和颜悦色过去见了。

但见那管家约莫四十岁上下年纪,生得肥头大耳油光满面的,好似油水里头捞出来一般,也难为他家主人怎的不疑惑他有些吃里扒外的勾当。

这管家是个会看人下菜碟儿的,想着不过是府上琴师荐来的人,又是个兼差,能有什么油水可捞的,便有些拿大,及至见了面,见两个是穿官衣儿的,面上神色又和气了些,彼此相见了,说些久仰的话。

一面吃着酒菜,李四郎因陪笑道:“二太爷,连日约见,都说府上离不得,不得闲儿,想来今儿宽松些个?”

那胡管家装腔作势摇了头儿道:“哪里脱得开身呢,只是那小杜可恶,几次三番几次三番的催,着实叫我心焦,说不得也只好卖个人情过来相看了,听见是个兼差,我还纳闷儿,如今见是穿官衣儿的,才明白了。怎么这位老爷家里嚼裹儿拆兑不开么?”

说的三郎俊脸一红,心中便有些不乐意,只是碍着四郎颜面,不好发作,正要答言,又听见李四郎笑道:“倒也不是因为这个,只因我们头儿……”说着,指了指张三郎,那胡管家听见是镇上更夫头儿,果然又收敛了些。

四郎接着说道:“才娶了大奶奶在家,他家大娘子就是原先镇上住的乔秀才家的大小姐,如今虽说父亲没了,府上总也要维持些旧日里的空架子,我们头儿的那位老岳母是个耗财买脸的主儿,所以家里挑费大了些,若是寻常市井人家儿过活自然是不碍的,谁知我们头儿偏生就爱这大娘子当家立纪、百伶百俐的品格儿,高攀着讨了来放在房里,门第就攀上一层去。”

那胡管家听了这话,知道三郎是个更头儿,自然有好把式在身上,又是镇上乔秀才家的娇客,登时脸上就堆下笑来道:“四郎,论理儿咱们也算是故交了,前儿说合的时候你又不说清楚,险些叫我怠慢了三爷,早知恁的,如何选在这么个破烂所在立定契约,少说也要往镇上大饭庄子里头相谈相谈才是合适的。”

三郎听了连忙微微起身谦逊,略说了两句客气话儿,那胡总管虽是粗人,到底有些见识,见三郎谈吐不俗,倒不似寻常贩夫走卒,越发不敢慢待,反倒是前倨后恭起来,赶着立定了契约,约好了明儿晚间镇上无事时,便来张大户家中兼差,依旧是做更头儿,手下管着十名更夫的。

三个又吃了几杯酒,几口菜儿,便收了场,临了那不曾吃完的四凉四热、烧黄二酒,都教胡管家一股脑儿打包了家去。

张三李四与那胡管家分了手,在街上先走,三郎笑道:“你的这位相识倒也有些意思,端的会变颜变色,倒比翻书还快些。”

四郎摇头笑道:“我浑家那位师兄牵头之前就再三再四的嘱咐我,他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呢,在家时便会挑唆家主人,又最是嫌贫爱富的下作品行,旁人叫他一声尊管、官家,就好似挖了他家祖坟也似的深仇大恨,原本卖与人家做了奴婢,却又好脸面不肯认,都要人叫他一声‘二太爷’,就好似在家里坐了第二把交椅一般,却不是自欺欺人可笑之极么。”

三郎点了点头道:“方才虽然不曾深谈,我倒也瞧出来几分,这也是人之常情,到底不是大奸大恶,也不与咱们相干,只是你什么时候得闲儿,约了弟妹的师兄出来,我请你们吃两杯,权且谢过他这个中人。”

四郎连忙摇头道:“我早已经请了这位大舅子了,他做中人看的是我浑家的情份,倒不与哥哥相干,哥哥只记得我的情份就是了,等到何时我又什么要求的,再还了这份情也就罢了,又请他做什么。”

三郎听见说的有理,便不再兜揽此事。

晚间来家时对乔姐儿说了,乔姐儿听说张大户家的管家是那个德行,倒是心疼丈夫,一个正经男儿去受那一等奴才的气,倒是三郎反过来了她一回。

碧霞奴道:“如今你主意已定,又立定了契约,说不得是回不了头的了,只是他府上若是有这样的奴才,那大户的家主人什么品行就可想而知了,就算不是一丘之貉,到底也有个治家不严的罪名儿,你只要守好了半夜里的差事,旁的事情千万莫要插手,只因我知道你素日里有些嫉恶如仇,眼睛里不揉沙子,才白嘱咐你一声,你可莫要不听劝,倒叫奴家日夜悬心。”

三郎听了只是笑,不待她说完就抱入锦帐之中笑道:“我都理会得,三奶奶莫要挂心,我虽说莽撞,也不是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人情世故上自然比年幼时节明白许多,只是如今应了这个差事,越发没有晚间得空儿的时候了,既然恁的,今儿赏我罢……”

碧霞奴见他要行事,只得红了脸答应了,一面推他道:“你且住住,先睡下等我。”说着,挣脱了束缚下了炕,厨房里端了一盆温水进来,那张三郎款去大衣裳躺下,就听见叮叮咚咚水珠儿响动,知道浑家洗牝,不由得心旌摇曳起来。

等到大姐儿上了炕,一把按住了就探了进去,乔姐儿嘤咛一声,又不好嗔他的,但听得三郎笑道:“是前儿给你办来的香胰子?那一块茉莉花儿香的原想教姐儿做这事用,只是不好开口,难为你竟与我心有灵犀了……”

说得大姐儿满面绯红压倒桃花,翠袖遮面婉转惋叹,那张三郎此时如登仙境一般,急急的抱定了妇人娇躯,两个上手,做那殢雨尤云之事,一宿晚景题过。

到了第二日晚间,乔姐儿早早预备下晚饭,赶着日头偏西之前打发三郎吃了,就催他早些过去,说道:“今儿是头一日兼差,宁可早去些,哪怕白等着罢了,也别叫人家说咱们懒惰不知上进,下了差事是小,你面上不好瞧了时,就是我也没甚脸面了。”

三郎答应着用了饭,别过浑家自去了张大户家。

到了门房儿上通禀了,果然那胡管家就迎了出来,舔嘴抹舌的,只怕也是刚吃了饭,笑道:“三爷果然勤恳,可比咱们家那一起子懒贼强远了,来的好早,想是还不曾用饭么?若不嫌弃时,往小弟房中用些。”

张三郎看不惯他这样人品,又听见他称兄道弟,心里更不耐烦,心想我清清白白的一个良民,你是个卖身为奴的人,凭什么这般称呼,只是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人在屋檐下,又不好为了这点小事挑刺儿,只得谦逊说用过了。

胡管家带了他往更房里去,原是一件宽大屋子,里头都是大通铺,这会子时辰尚早,还有几个睡在炕上,几个就坐在炕沿儿上抹牌,见了胡总管,天上掉下活龙一般,全都一股脑儿爬起来请安。

那胡总管乔模乔样,将手帕掩在唇边道:“你们这帮怯老赶,不是我讨人嫌说你们,怎的就不知道开窗户放放气味,每回来时都熏得我脑仁儿疼,也难为你们竟睡得着。”

底下有个二头儿过来陪笑道:“二太爷教训的是,只是这大冷天儿的,屋子里炭火又少,若是早晚放风儿,只怕刚聚来的热气儿就散了,我们都是进城来寻差事的苦累,这点子气味不值什么,不知道今儿二太爷好雅兴,贵脚踏了贱地,早知道时,自然要洒扫开窗的。”

拍得那胡管家受用了,哼哼了两声笑道:“张福儿,你这嘴皮子功夫越发进益了,明儿不做二头儿时,天桥儿底下画锅卖艺,只怕比这个的月钱银子多了好几倍呢。”

两个插科打诨了几句,胡管家一拍脑门儿道:“倒忘了正经事,你们都来见见,这是东家新选的更头儿,你们称呼三爷就是了,打今儿起,晚间就是这位张三爷领着你们大伙儿巡更下夜,可都机灵着点儿,这是镇上的更头儿老爷,比不得原先那个,耳根子软好说话儿的。”说着,又吩咐了众人几句,与三郎作别去了。

张福儿等人送走了胡管家,连忙端茶递水儿过来巴结,倒是三郎十分过意不去,听见方才说大伙儿也都是屯里人,心中怜惜他们进城谋生不易,倒也谦逊不肯拿大,一面问那张福儿道:“我是久走镇上几条路的,倒是第一次倒宅门儿里头当差,只是不知道有甚说道讲究儿没有,烦请二头儿与我说说,免得一会子上工时候抓瞎。”

  ☆、第62章 弄琵琶如君得宠

张福儿见张三郎问他话,连忙陪笑道:“三爷既然在县里当差,什么事情不知道,倒要小的多嘴?只是如今只怕是第一次在宅门儿里头当差,少不得小人还要聒噪几句。”

说着,将这张大户家中之事略略说与三郎知道,原来这张大户家祖上也是别人家中奴才出身,倒不高贵,只因当日主人家做了京官儿,举家迁往神京去了,瞧着这位张管家为人还算是老成会办事的,就将房里的丫头赏了一个与他成家,留下两口儿看房子。

谁知那丫头倒是主人家收用过的,没成想只上手了一回,便弄出一个小厮儿来,这也是命中注定,若是搁在旁人身上,就恼了,虽说不敢与家主人闹出来,到底也要打发了再娶。

偏生这张大户又与别人不同,不但不曾恼了,反而安慰浑家不必忧心,好生养下来,就当做是自己亲生骨肉一般,那些知道底细的,都说这管家厚道,不是那一等轻狂之辈,又是个多情的,不忍为了此事休了结发妻子。

一晃几年过去,京里老爷因病去世,那张大户且把孩儿打扮了一番,披了孝衣孝帽,一路哭上京城,哭倒在当日那家主人门前,只当死了亲爹一般。当日太太还在,听见是张家领着一个孩子过来哭丧,又深知当初的底细,心里就猜着了几分,当时热孝未过,许多达官贵人前来吊孝,只怕给人传了出去,名声不好。

连忙就远接高迎命人好生带入内宅之中,细细的问他当日情形,那张大户哭哭啼啼将如何含辛茹苦抚养小主人长大之事一一说了,又给那几岁的小奶娃儿磕头,只叫他少爷。

太太心中知道这张官家是来讹账的,因冷笑一声道:“管家,当日你在我家办事勤勤恳恳多年,我与你老爷都瞧在眼里,才将我一个陪房丫头赏了你,谁知一时不查闹出此事来,到底时隔多年没有对证,如今你闹出来,无非是要给你家哥儿奔个前程,依我说,不如与你几两银子,拿了回去做本钱,将来哥儿大了,也有个营生儿,或是请了先生来,教他读书进学。

如今这孩子既然是你浑家养的,自然与我们无干,你依了我的话,是大家的便宜,不然闹出来,俗话说光棍不斗势力,我们府上在京多年,又岂是寻常刁民轻而易举就告倒了的,你原是我们府上的管家,这样的底细自然明白,就不用多费口舌了罢?”

那张大户原先也不过是要仗着孩子贪图几两银子罢了,如今听见太太这样一说,正和了自家心意,千恩万谢太太抬举,那太太也算是对得起他,赏了一千两银子做本钱,又与了那孩子几套衣裳并些文房四宝,丰丰盛盛的打发了父子两个,回在高显城中。

张大户既然得了银子,来家后就办了几张执照,湖里打鱼、陆路走镖、勾栏瓦肆、买卖当铺,都有他家的本钱,不出三五年,就成了高显县城里的首户,虽说不曾休妻,听得那正房太太房里是再不曾光顾的,一年一个的娶,如今七八房小妾放在房里还不足,前几日又抬进一房进来,如今正得宠……

三郎一面听这张福儿只管吐沫星子横飞的说,眉头见见蹙起来,想来浑家说的不错,这家人家儿不大地道,自己原不该前来蹚这一趟混水,只是如今背着债,也就没有恁些清高讲究儿了。

一时交代完了家中底细,那张福儿笑道:“如今离起更还早些儿,要不我领着头儿走两遍更道吧?”

三郎早听说大宅门儿里头与别家不同,更夫、厨子、花儿把式,各色人等都是进退有度自有一条进出道路的,凭你怎么绕,也难混进内宅去,为的是内言不出外言不入,一座宅门儿倒是铁桶也似的相仿,如今听见张福儿这般说,方才信了,当真是侯门似海,如今不过一个镇上的首户便要这般排场,若是京里那些富户公门,更不知是怎样峥嵘气象。

两个沿着更道走了一回,三郎何等聪明,早记熟了道路,正走着,忽听见墙外头隐约琵琶声音,叮咚作响煞是好听。三郎也不由得听住了。

张福儿察言观色,见张三郎只管听那琵琶之声,因笑道:“这就是前儿新娶的第七房小妾了,自小儿是个会弹唱的,如今进来,都是我们府里琴师小杜相公调理着,没几日这琵琶就上手了,头儿且住住脚步停一停,一会子还唱呢。”

三郎听见是家主人的如夫人,连忙摇头儿道:“既然是内眷,咱们怎好偷听,快些走了便罢了。”谁知那张福儿倒是个爱凑热闹的,生拉硬拽,缠着三郎只要听。

两个正没处开交,忽听得墙内花园子里头呜呜咽咽嘤嘤咛咛的唱道:“闷把帏屏来靠,和衣强睡倒,听风声嘹亮,雪洒窗寮,任冰花片片飘,懒把宝灯挑,慵将香篆烧。捱过今宵,怕到明朝。细寻思,这烦恼何日是了?心中由不想起来,今夜里心儿内焦……”

那张福儿听了,得意一笑道:“怎么样,我没哄头儿吧?过几日若是瞧见这位新奶奶的相貌,才知道什么叫做色艺双绝呢。”

谁知三郎听见这弹唱之声倒是一愣,心说有些耳熟,倒好像在哪里听过一般,只是不曾放在心上,这会子倒记不起来。一面又听见那妇人抛了琵琶,却是娇笑起来,十分风情。

张福儿偷笑道:“是了,只怕是这曲儿又勾了咱们主子的魂儿,进了七房里去了。”三郎见他只管说些笑谈俚语,自持身份便不十分兜揽,说了几句没要紧的话,就往前走了。

到了起更时分,三郎已经熟悉道路,便不用张福儿带领,自己领了十名更夫前去巡更下夜,第一日兼差倒没有出什么纰漏,又因为三郎是镇上的人,吆喝起来更比家中蓄养的更夫洪亮好听,到了第二日那胡管家奉了家主人之命,倒陪着吃了一顿饭,夸了几句,才放他家去。

到了家里,碧霞奴接着,见他有些酒气,因问道:“才兼差就吃了人家的酒饭了?哄我等了你一日。”

三郎呵呵儿一乐道:“原想来家与你一处吃的,谁知那胡管家偏生拉着死灌,又说他家主人说了,我吆喝的号子原比旁人嘹亮好听,因此赏我酒吃,我想着人家既然是东家,少不得也要卖个面子,若是太请高些,只怕那个地方儿也是难站。”

乔姐儿见他有了酒,便打发他用热巾子净了脸,服侍睡下,三郎因一夜不见浑家,不肯就睡,拉了碧霞奴坐在炕沿儿上说话儿,碧霞奴此番忙完了厨房里的活计正没事,也只好拿了炕桌儿上的绣活儿,一面掂对针脚,有一搭没一搭与他闲聊。

三郎正与浑家说笑,柔情蜜意的似睡非睡时,忽听见前头看街老爷家里好似有家奴院公的吆喝之声,好似往屋里搬东西似的,因打过了觉盹儿,问浑家道:“怎么恍惚听见老爷家里有人,莫不是又请了长工来么?”

乔姐儿摇头儿道:“我也不大清楚,早起送饭过去时,恍惚听见前儿嫁出去的那翠姑娘,在那大户人家中得了脸,十分受宠,她感念老爷太太安排的这门亲,又嫌自己是个丫头出身,在姐妹们里头不带出挑,便与她们老爷商议着,要认下这里做娘家,就拜了太太做干娘。”

三郎听见翠姑娘在人家家里过的舒心,心下倒是宽松了许多,因点头道:“这也是各人的缘法不同,当日若是她竟做了那样不才的事情,如今人不人鬼不鬼的,何来这一趟富贵荣华尊贵体面呢……”

碧霞奴倒是不以为然道:“这也是你们男人家的见识,若说女孩儿家心思,只有有个知疼着热,心爱的檀郎,便是破窖寒窑,到底比那雕梁画栋更有一番蜜意在心呢……”

张三郎听了这话,伸手搂了妇人纤腰,将头枕在浑家*之上笑道:“我又不是那不解风情的愚夫,如何连这个也不懂,只是我心里没有她,便是她死乞白赖到了这里,也不能交心,倒不如往那家去,虽说不是正室,到底得了夫主疼爱,只怕天长日久心思就回转过来了也未可知。”

乔姐儿知道丈夫对翠姑娘虽然没有私情,到底是心怀愧疚的,听见他这般说,也陪笑道:“正事呢,也未可知,如今你且莫要管旁人荣辱悲欢了,连日熬夜都有些憔悴了,这会子睡睡吧,晌午饭得了我再叫你。”

三郎此番也是眼皮子打架,略点点头儿,脑袋一歪就在浑家白腻的小腹之上睡熟了,碧霞奴无法,只得略微挪动身子叫他枕着,自己侧身靠着炕柜,拿两个软着垫着腰,一面做些针黹。心中却想着那翠姑娘的事,见她这般兴师动众只管往娘家送东西,也不知何时就要来个衣锦还乡……

  ☆、第63章 摔茶盅杜绝痴情

倒真给碧霞奴猜中了,第二日一早,便有几个体面的小厮前来打门,偏生前头老爷往街面儿上维持去了,太太房里没有使唤丫头,她丈夫虽是个没品级的绿豆小官儿,到底不好自己去开。

碧霞奴知道前院儿窘迫,只得自己绕过小厨房往前头去开了门。但见外头是四个二等小厮的服色,穿用已经不凡,都是十七八岁的男孩子,见了碧霞奴这样容貌,身子早酥了半边儿了,为首的因陪笑道:

“跟奶奶回事,不知奶奶是府上什么人,今儿我们七奶奶回门来瞧太太,先打发了小的们过来送些吃的玩儿的。”

碧霞奴见那翠姑娘果然要来,只得点头道:“奴家是看街老爷家后院儿街坊,太太在屋呢,几位大官儿进来说话吧。”

说着让到院儿里,进去对太太说了,太太教人放下礼物,一面拉了碧霞奴的手说道:“当日这一门亲她还哭闹着不肯去呢,如今好了,倒想起我们老两口儿抬举她的好处来,又认下了干亲,今儿要来走走是她的好意,只是我身边又没个小大姐儿,听说那边儿还要带了丫头来,没得叫人打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市井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