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市井人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王老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8 KB   上传时间:2015-06-23 17:36:00

  ☆、116|闹误会破涕为笑

却说乔姐儿在家里望眼欲穿的等着三郎来家,没有盼头的时候,十天半月也不觉得的怎的,如今怀了身孕,又想丈夫早点儿来家与自己同乐,又怕他背着自己在外头做下什么娶妻买妾的勾当,成日家一颗芳心吊了十五个水桶一般七上八下的。

这一日闺中坐着心神不宁,忽然听见外头有人吆喝卸车,便知是三郎回来,才要下炕,忽然想起坐胎三月最是紧要,少不得捂了砰砰直跳的一颗芳心,身子却还是慢条斯理的蹭下炕来,叫一声“招弟儿”,叫丫头扶着自家外头去看。

但见三郎正下马,叫侯儿过来卸车,牵了牲口入棚休整,那乔老板儿跳下车沿儿来,拿出一个条凳搁在地下,一打帘子,搀出一个妇道来,虽然已经做了开脸妇人打扮,看去也不过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十分面嫩,双颊红晕满面娇羞,一望可知是个新嫁娘。

乔姐儿见状眼前一黑,只觉喉头苦涩,方才刚吃的安胎药,这会子翻涌起来几乎就要吐出,咬紧银牙强忍住了,既便夫主背信,自家到底不能输的太难看,强挣扎着镇定了心思,上前接着三郎笑道:

“路上怎么不来个信儿,在家也好给你预备盥洗之物。这位妹妹是?屋子浅窄,两边厢房都住家了,怎么还往里进人呢……”

这张三郎虽然念过几句诗书,骨子里还是庄稼小伙子,没个弯弯绕,也不知道立马撇清干系,因笑道:“哦,这是婧娘。”

乔老板儿见状,给婧娘使个眼色,那女子规规矩矩上前来,轻提罗裙盈盈下拜,磕了个头道:“奴哪里当得妹妹二字,从此来家伺候主母,初来乍到,有什么到不到的地方,还请主母指示教训……”

乔姐儿见状,更坐实了心里的想头儿,当年那陈氏小姨娘进门的时候,几乎与现在的排面儿一模一样,妆得恁般恭顺,没几日就摆布死了亲娘……

想到此处心里灰了一半儿,若是一身一口在这里,登时就敢套车往妹子家去,只是如今有了小孽障在腹中,一切都不一样了,便是咬紧了银牙,也要给孩子挣出一个前程,决不能像自己的娘恁般狠心,失爱于夫主便顾不得两个女娃儿了……

乔姐儿稳住了心神,叫招弟儿将婧娘搀扶起来,正不知如何安排,那乔老板儿笑道:“不然先往我那屋里去吧,叫我浑家帮她收拾收拾。”

三郎乍见了妻子,正欲说几句交心话儿,摆摆手叫他们下去,扶了乔姐儿玉体,两个进上房屋。乔姐儿打水服侍他抹脸,一面往里间炕上坐了道:“还没恭喜你呢……”

三郎听见却是一惊,还道是自家往高显城里参与县试的事情给乔姐儿知道了,定然是小姨子只怕来日姐姐知道这事埋怨自家,先派人送了信儿回来,他往日里是个直性汉子,自家最瞧不上这样偷鸡摸狗的勾当,如今为了花二哥,做下冒名顶替的事情来,不由得脸上就局促起来。

红了脸道:“你都知道了?他们也太嘴快了些,只是我往日并不是那样的人,都是家里不争气,又有辖制我的本钱,我若是不做,娘又要心疼……”

三郎这厢说的是四郎若考不上秀才,桃姐儿要与他和离,王氏岂不是心疼小儿子?乔姐儿听见这话,还道是王氏见自己成婚日久没有生育,心里替张家门儿立嗣之事着急心疼。敢情夫妻两个心气儿就没对上。

乔姐儿见三郎虽然红了脸,却也没有什么愧色,好似这件事情与自家无关似的,说笑着一笔带过,云淡风轻,心中就只道他喜新厌旧,得了个娇妾,便不把自家放在眼里。

那婧娘虽说颜色不算出众,到底尚在青春少艾,看着又活泼可爱,自己虽然颜色好,也快过了花信之年,就算是丈夫移情别恋,也是情有可原的……

想到此处,怔怔的瞧着三郎背影,桃花面滚下珍珠泪,又不敢哭出声,咬破了红唇儿滴下血珠儿来。

三郎抹了脸,回头正要逗弄妻子,忽见那乔大姐儿妙目无神,满面泪痕,樱唇殷红,唬了一跳,上前来一把搂在怀里道:“我的姐姐,你这是怎的了?别怕,三郎在此!”

两个正闹着,忽听得外头天井院里哭天抢地的声音,倒好似那梅姝娘哭道:“杀千刀的,丧了心肝的负心人,没儿子是你命里没造化,当真那么大的脸外头讨小去?你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怯老赶,也不瞧瞧自己是几斤几两,就要讨个小娘子回来,出门不怕雷打了!”

乔姐儿听见姝娘这样骂,心里又惊又奇,心说就算是三郎负心薄幸,到底是家里的大爷,她一个管家媳妇儿,真肯为了主母出气,就不怕误了前程。再抬眼瞧丈夫,却是一脸苦笑直摇头儿,又不像是恼了的模样。

正要问个明白,忽见那梅姝娘闯进上房屋中,外间扯住了招弟儿道:“你怎的不是个男孩儿?如今你爹爹为了生儿子,不要咱们娘儿四个了,走,随娘跳了护城河,给那小倡妇腾地方儿!”

乔姐儿听这话头儿,敢情那婧娘竟是乔老板儿回乡去讨了来以备生育的二房,与三郎全不相干,心里一松,眼前一黑,就瘫软在丈夫怀里。

三郎正愁外头如何开交,忽见乔姐儿身子软了,唬得赶忙抱起来道:“这是怎么说,好端端的来家,瞧你神色就不大对劲,莫不是我走这几日染了症候,你且歇着,我去外头请了太医来瞧。”

说着扶了浑家躺下,抬脚要往外走,给乔姐儿扯住了,待要笑,眼泪却又流下来,一面滚着泪花儿,还是止不住叽叽咯咯的笑起来,倒叫三郎更慌了神儿,还道是浑家中邪。

乔姐儿笑了一回,好容易止住了,因摇头儿道:“你且慢着些儿吧,家里倒是请着一位蒋太医,只是今儿不该来请脉,明儿来了,正经的你要请人家外头好生吃两杯呢。”

三郎闻言急道:“莫不是我不在家时候你染了寒症,怪到方才见面,脸上没了血色,只是为什么我又要请个太医外头吃喝,就算是要陪,也该是管家请了去吃两杯辛苦水酒也就罢了。”

乔姐儿脸上一红,身子往炕柜上靠了靠,略微坐直了,招招手儿叫三郎进来,扭扭捏捏的附在他耳边,低眉耳语了几句。

三郎听了又惊又喜,搂了媳妇儿在怀里道:“这话真么?”乔姐儿含羞点了点头。三郎听了将浑家打横儿一抱,在里间屋就转起圈子来,唬得乔姐儿挥了粉拳捶着他道:“仔细着!”

三郎方才抱了她上炕,一面伸手替乔姐儿理了理云鬓笑道:“好了,这回看娘还有甚说的。”两个正要说话,听见是甄莲娘在帘子外头说道:“方才梅娘子闹了一场,被我男人喝住了,只是不肯回屋,还要来请奶奶的示下,到底怎么处。”

乔姐儿听了,赶忙叫莲娘先安排姝娘往小厨房坐坐,与她宽宽心,一会子自己再做安排。

打发了莲娘,细问丈夫端的,原来也不全怪这乔老板儿,三郎到了高显城中参加县试,连日用不着车马,就叫乔老板儿家去自便,乔老板儿到了家中,远远的见家里升了炊烟,心中疑惑,原本是卖与人家做个庄园,寻常不住人的,怎么倒来了人。

拿钥匙开了房门,就瞧见场院里有个小娘子正手脚麻利的做活,见他进来唬了一跳,上前道了万福,问他可是这家主人,听见是乔大郎,又行了大礼。

原来当日这乔老爹在时,是个行脚的货郎,见儿子少年娶妻,一连两胎都是姑娘,媳妇儿连生两个淘虚了身子,几年不曾开怀生养了,自己出外办货时候,便有心要给儿子讨个小,只是家中原本庄户人家,也不那么好碰。

可巧这一日来在黄河边儿上,遇见逃难的一家子,两口子带个小女娃,眼见没甚前程,将女孩儿插了草标,不要银子,只换些干粮,也是给孩子谋个生路的意思。

乔老爹动了恻隐之心,两个贴饼子换了这小姑娘来,取名婧娘。当日还不满十岁,不好带了家去,只怕媳妇儿见怪,就寄养在远房亲戚家中,留下几两银子做盘缠,吩咐这家人家儿等姑娘十六七岁时候送过来圆房。

谁知回家半路上中了风,客死异乡,等到乔大郎家里得了信儿前去奔丧时候,人都死了好几日了,这婧娘之事竟再没人知道。如今在亲戚家里长到了十六岁,打发出来,盖了一块红盖头领到乔家,但见人去屋空。

亲戚因说婧娘如今算是自由之身了,叫她回乡想法子寻找父母,婧娘因为公爹亲自定下的婚约,倒是执意不肯跑了,定要在此处等候乔大郎回来。

亲戚无法,留下几两银子与她做生计,吩咐若是等不来,依旧家去,自己先行回乡,把姑娘一个人留在此地,且喜乔家集上民风淳朴,多日来倒也无事。

如今见应名儿的丈夫来了,说什么再不肯走,乔大郎见她有婚书在手,又不好逼急了闹出人命来,只好带在身边,回了高显城里说与三郎知道。

  ☆、117|留孤女婧娘站柜

这张三郎也有一种好处,平日里瞧不惯的事情自不去做,旁人做什么他倒也懒得品评,况且是人家先人留下了的遗命,自己两姓旁人倒也不相干,因此上并未阻止,就答应带了婧娘一路来家。

那乔老板儿虽然带了婧娘家去,心里却又怕浑家要与他闹一场,都是三个孩子的妈了,又怎么舍得为了新来的倒叫旧人难堪,越临近元礼府地面儿,越发长吁短叹起来。

三郎只怕男女有别,自己骑了马,叫婧娘独自一个坐车,姑娘见乔老板儿赶车时候不住的叹息,她又是个自小儿寄人篱下的孤女,会几分察言观色,便知这大哥是担心家里的,因柔声劝道:

“哥哥若是怕委屈了正头大娘子,她如今既然是大户人家的管家媳妇儿,身边总要有一两个小丫头子,才显出主人家尊贵体面来,若是不能相容,奴情愿做丫头,到底有个名份,比平白赖在亲戚家强些儿个,若是赶了我家去,父母卖我一回,便狠的下心去再买,何况是给人聘过的,再到不了好人手上,若是卖入行院之中,奴情愿一死也不能够入了乐籍……”

乔老板儿知道这话不假,历来大户人家有些家妓、戏班子等的,若是朝廷有了国丧,几年之内不得嫁娶歌舞,便要降下恩旨来放了这些人家去,倒有一大半不肯出去,情愿配了家里的小厮管事们,就是怕发回父母手中,既然当初狠下心来,如今一时短了银子又要卖的。

原本打算带了婧娘家去,找一处干净院落先收容了,慢慢的与她说人家儿,如今听见她言语之间带出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来,自己倒不敢擅专,倒也不怕惹事,只是如今得主家重用,若为了这点子家长里短的小事,给三郎的买卖惹来人命官司,就算主家不说,自己一家子也不好意思再在此处安身立命了,如今招弟儿引弟儿都大了,做着上房屋里的针线,主母爱护疼惜,吃穿用度比中等人家的小姐还讲究,失了这么好的东家,元礼府再找不出第二家来。

只得带了婧娘回去,谁知才在媳妇儿面前略提了一句,往日里最是贤良淑德的浑家就恁的闹起来,倒叫婧娘脸上也下不来,还是侯掌柜瞧不过去,进来喝住了梅娘子,一面带了婧娘往前头绒线儿铺里安身。

这厢那梅姝娘哭得泪人儿一般模样,数落了一顿奸夫□□男盗女娼,什么难听骂什么,倒把个甄莲娘听得脸上飞红,一面柔声劝她,如何劝得住,心中暗道自己是个命好的,那侯儿虽然年轻,却是一味恋着自家,如今阔了,倒从来不肯弄那些个弯弯绕,还是每日里夙兴夜寐的做活计,养活自己和璋哥儿两个。虽然如今肚子也快要卸货了,看侯儿恁般心思纯正,不会为了这一胎就看轻了璋哥儿的。

不一时乔姐儿叫招弟儿搀扶着出来,往小厨房里瞧瞧梅娘子,那梅姝娘见主母出来,又有自己的闺女伴着,倒不好意思再闹了,站起来认了错,一面只管淌眼泪。

乔姐儿是个妇道,自然是向着女家的,心里也埋怨那乔老板儿做事不明,若是不要浑家受委屈,只要在高显城里找个媒婆子说合,当做本家儿妹妹,就地打发出了门子就完事了,若是对老家儿的安排觉得满意,对婧娘也有几分好感,就该拿出丈夫的款儿来对妻子详说纳妾以备生育之事,晓以大义。如今这么不明不白的把人带回来,也怨不得浑家哭闹。

当下叫招弟儿烧水伺候娘亲匀了脸,一面问她这件事打算怎么处,梅姝娘当日出门子的时候却是风光,乔家姐妹算是乔家集上头的两把交椅,自从姐姐得了症候便都不出门,这梅娘子就成了屯里的一枝花,还是那乔老板儿家里三媒六证,只差乔老爹跪下才求了来的。

谁知道进了门又不生养,连着两胎都是赔钱货,婆家自然就变了颜色,原先婆母娘不用媳妇儿费一点儿心,厨下灶上都是大包大揽,恨不得媳妇儿就躺在炕上等着坐胎,如今连生两女,也渐渐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吆五喝六的打发媳妇儿操持家务。

姝娘连生了两个女娃,已经是累坏了身子的,如今出了月子又要帮衬家事,更加养不下来,在乔家的地位是一年不如一年,一日不如一日,这些她都可以隐忍,后来熬到公婆去世,丈夫又疼爱自家,如今投身到了当日闺中密友的家中,乔老板儿借着老婆的光混上了大户人家的车把式,更是对自己千依百顺,就算一辈子养不下来哥儿又怎么样,来日招弟儿引弟儿大了,不拘是谁招一房入赘女婿养老,也还是一样的。

谁知刚过了几天顺心日子,一向老实巴交的丈夫竟给自己整出这些个幺蛾子来,招弟儿引弟儿自小都看惯了祖父母的白眼,如今大了更加懂事,叫她们给这新来的欺负了去,来日只怕就要对天下的男人都死了心……瞧那婧娘面皮细腻红晕,十七八的大姑娘,好像个红苹果似的那么勾人,若是当真圆了房,一年半载未必不能养下一个来,自己养的三个姑娘又当如何……

姝娘打定了主意,若是当家人真要了那小妖精,自己就领着三个丫头与他断了,要下乔娘子的旗号来,自己开一家绒线儿铺的分号,独自养活孩子,与丈夫恩断义绝。

对乔姐儿说了心中的想头儿,碧霞奴听了笑道:“梅姐姐这话可就说差了,如今你是大房,名份上头她做了旁边人,自是怯了,怎么倒有个她来你走的道理呢?此事还要问问货郎大哥,若是他当真喜新厌旧,说不得也只好叫他领了那婧姑娘外头另觅高就,招弟儿引弟儿都是我使唤惯了的,就好比我自家女孩儿一般,我是舍不得放走的。”

梅姝娘见有主母撑腰,腰杆子登时硬了,当下也不哭闹,匀了脸梳妆打扮得整整齐齐的,带着两个闺女去对那乔老板儿说了主母的话,叫他自个儿看着办。

乔老板儿原本就是个面人儿,和软不过的,自己没甚主意,如今叫主母这几句话吓唬住了,赶忙抱了媳妇儿大腿,只说不要断了情份,情愿还是一夫一妻的过日子。

梅姝娘见辖制住了丈夫,心中得意,只是不知道如何安排那婧娘,一时打发出去,又怕这女孩子认死理儿寻了短见,虽说护食,到底不是个面冷心寒的妇人,因此又来向乔姐儿请教端的。

碧霞奴见她说了半日皆不妥当,摇摇头道:“若是立等人牙子来转卖了,当日你公爹原也没出过身价银子,就把姑娘定下来,如今咱们是要身价银子不要,若是要了时,倒好似咱们家是那一等靠着倒卖小儿女发家的不良人家,就算不要,那起子官媒不是好相与的,万一把姑娘卖到火坑里,岂不是伤了你夫妻两个的阴德。

若是留在家里,一来我房里有了招弟儿引弟儿两个,满破也够了,二来叫他们两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又没个名份,难免尴尬,依我说,不如叫她往绒线儿铺里,陪你站个柜台。”

梅姝娘如今心中正腻歪这新来的,听见要安排她在一处,头摇得拨浪鼓也似的说道:“我再不与那小倡妇在一处。”

碧霞奴掩口一笑道:“姐姐白做了这么多年的媳妇子,岂不知这样的人最该放在眼皮子底下,才知道她是贤良是狐媚子,若是个贤良女孩儿,来日问她自家意思,是去是留,咱们家里多预备一份儿嫁妆也不难,若是个会妆狐媚子的,再叫了媒婆子来领出去官卖也不迟。”

姝娘见乔姐儿说的有理,如今把婧娘放在何处都不妥当,也只好搁在绒线儿铺里,一来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谅她不敢做耗儿,二来也把两个隔开了,没得日久生情。心中叹服,也就照办。

那婧娘见家里的大娘子和主母防着自己,倒也不敢十分去缠那乔老板儿,只是安分守己站了柜台,做些份内之事,难得的却是好针黹,又肯夙兴夜寐的做,倒有一小半的货竟不用本钱,都靠着这新来的丫头做起来。

知道自己在张府上人嫌狗不理的,住了几日,便搭讪着求求主母,情愿睡在绒线儿铺里,一来看家防贼,二来也不搅扰乔老板儿一家子。乔姐儿见这姑娘是个有眼色的,就答应下来,叫她自个儿住下,看紧了门户,又把阿寄拨过去,叫那大狗给她看家护院。

从此独门独院住着,心如死灰一般帮衬着东家过起来,见张府前头好些个镖师趟子手进进出出的,走镖回来要寻一碗热饭吃也不能够,乔姐儿和甄莲娘就是再能做,也预备不出那么多人的伙食来,只好赏下银子打发他们往二荤铺子里吃。

这婧娘在亲戚家中十岁上就下厨烧饭,饭食汤水都是好把式,主动把这个活计应承下来,每日里散了活上板儿,就在后院儿支起大锅来,预备下一二十人的大锅饭,虽然味道不精致,到底可以填饱肚子,镖师回来有口热乎饭吃,也给张家省了一笔赏钱开销,几个月下来,那梅姝娘反倒觉着这姑娘没甚争宠之意,待她也就稍微松宽了些。

  ☆、118|老学政召见三郎

自从有了婧娘打点镖局子里伙计们的吃食,又不避嫌疑自己要了花样子绣春囊,没日没夜的做,乔姐儿的买卖添了一个人一份嚼过,谁知倒比往常还赚钱了。

这一日绒线儿铺交账,梅姝娘只怕乔姐儿如今有孕不耐烦,已经拿了散碎银钱往大银楼里头拾掇好了,都换了十两一个的大元宝,清钱串串儿,进来交给乔姐儿收着。

乔姐儿见那些大元宝上头一色绑着红绳儿,倒显得圆滚可爱,随手拿了一个在手里笑道:“这样瞧着当真讨喜。”姝娘笑道:“这是大银楼里想出来的法儿,不过是讨个吉利罢了,听说腰里系着红绳儿的元宝能叫来同伴儿呢。”

乔姐儿打发了姝娘,自己盘腿儿坐在炕上,闲来摆弄这些大元宝,一个个圆团团的,腰上系了红绳儿,好似个大胖小子的模样儿,嘴上不说,心里却欢喜,只盼着肚皮里头的娃儿养下来也是这般圆团可爱才好。

正码着,就见三郎一打帘子进来,脱了大衣裳跳上炕来笑道:“如今当妈了就是不一样,当日咱们虽说穷些个,何时见你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这会子倒摆弄它,还怕我养活不起你们娘们儿么?”

乔姐儿见丈夫没话找话逗她,拿了个大元宝在手里,摩挲着笑道:“你瞧瞧,像不像一个小小子儿。”三郎真个接在手中,端详着笑道:“有趣儿,一会子找笔墨来,与它画个眉毛眼睛搁在炕上,保管夜里就成了精,托生到你肚皮里头,咱们的孩儿就是个金娃娃。”

逗得乔姐儿笑起来,伸手夺了已经搁在托盘里道:“使不得,这些可是给你打点用的,恁么会惹祸,明儿再捉进去,还不知多少银子赎你呢!”

正说着,忽然听见外头二道门里,侯儿一边跑一边叫道:“大爷快从后门避一避,祸事了!”

三郎如今见过大世面,平素里又是个能扛事儿的,只跳下炕去护住了乔姐儿,一面沉声道:“做了这么久的大柜,怎的还冒冒失失?”

侯儿道:“前头镖师趟子手们正挡驾,只怕也支应不了多久,听见是州里的学政太爷手底下亲兵来拿人的,点了名儿要锁了爷去,也不知道咱们家又怎的得罪了这位大老爷了,爷快从旁门走吧,我已经吩咐了乔大哥套好了马!”

三郎闻言,心里凉了半截儿,知道自己替考的案子犯了,只是自己一个白身,并没有打去功名一说,也无非就是上了大堂上头挨两板子骂几句,倒是四郎的前程算是完了,当中又连累县太爷温艳阳,少不得要受了上峰的斥责,逃是不中用的,此番还要多带金子少带银子备足了银票,上下打点是少不了的。

回身好生安抚了乔姐儿一番,乔姐儿前几日听见丈夫做下那件事来,心里就觉着不妥,但她原是秀才家里的女孩儿,多少知道些科场里头的关窍,捉刀代笔的没甚重罪,若是有功名的,当堂打去了,招呼几板子放出来也是有的,况且如今家里也算是阔气,衙门里又有温艳阳和何大郎支应,应该是出不了大错的。

吩咐了侯儿莫要慌张,在外头支应着,多塞些银钱收买兵士,一面拉了三郎低声问道:“你此去打算带多少做盘缠?”

三郎想着衙门口儿上下打点,无非就是百来两的,自家满破带了上千银子也够了,乔姐儿摆手道:“我的哥儿,说话恁轻巧。”

碧霞奴在家时曾在父亲书房伴读,偶然听见父亲与朋友谈论枪手捉刀之事,当日物价不如今日,尚且还要五千两雪花儿纹银,不过是个童试。如今考秀才,只怕没有万两是拿不下来的,若单是犯在温艳阳手里万事好办,无端来了个学政大人,只怕又是个冬烘,若真能买通了倒也好说,钱都是人挣的,再整基业也就罢了,若是这位老大人竟是铁板一块,只怕丈夫不好,小叔子也难走得脱……

想了一回,咬紧银牙,家里现有的五千现银子都拿上,还要再拿房屋地契,三郎才知道个中厉害,拦住了乔姐儿道:“到了堂上我便白赖着,横竖是打不坏的,就是下了男监,又有二哥照应,莫要为了我失德之事赔进了本钱,来日孩子落草,好大一笔挑费。”

乔姐儿急了道:“你说的甚话?你要有事,我和娃儿还有什么指望,常言道穷家富路,听我的,都带上。”一面唤了侯儿进来,叫他一路跟着,如今做了大柜日久,很会察言观色,若是三郎进去,外头就靠他上下打点。

又嘱咐三郎只管去,莫要怯官,自己后脚就派了人去请杜琴官回来商议,那唐闺臣原先就是高显城里的斯文领袖,若是与这位学政大人能说上话儿,拎着猪头找着了庙门也就好了。

前面甄莲娘、梅姝娘见势头不好,也顾不得管家娘子身份讲究回避了,两个亲亲热热的挽留住那几个亲兵,安排在堂屋里头大吃大嚼,先将家里的饭菜打底,一连声儿吩咐伙计往外头大饭庄子里头叫上等酒席进来伺候。

东坡肘子、过油肉、肥鸡大鸭子只管填上来,那些个土兵就在学政大人手底下当差,这老大人治下最严,一个子儿也不许他们收,如今得了密令,要将元礼府张上邪请到衙门口儿里,只当是这家子犯了事,又见莲娘、姝娘都是娇嫩娘子,柔声细语劝酒布菜,更加以为这家子心虚,放开怀抱大吃大嚼起来。

一时酒足饭饱,两位娘子还要款留,那为首的只怕三五日拿不回人去,大人又要嗔怪,不敢耽搁,定要立马拿人,三郎只得辞别乔姐儿出来,还嘱咐她莫要心焦,侯儿收拾了包袱皮儿跟着。

土兵抖搂出三大件儿,那领头儿的蹙了眉道:“可不忙,大人只说唤了来,并未说是拿。”底下土兵笑道:“大哥您怎么了?我们大人那是忠厚长者,才这般说,当日你没听见大人骂了温太爷,说的甚做下不才之事、斯文扫地,明摆着这是个捉刀的,往日咱们怎么处置,今儿也外甥打灯笼——照旧罢。”

那为首的见三郎出来,生得高大,胳膊四棱子起金线,看着算是个练家子,也不敢轻视,只怕中途走脱了,自己倒陪着干系,只得点头,叫锁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市井人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