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崔氏玉华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沈芳好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48 KB   上传时间:2015-08-03 15:57:32

卢彦孝听弟弟说了事情的原委后,不由叹了一口气说道:“平日里我和你几个哥哥都怜惜你从小过继给伯父,替我们吃了不少苦,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告诉你,只希望你做个闲散人,如今看来,倒是我们错了,你这火爆莽撞的性子,若是再不晓事,迟早要给自己惹下大货来的,彦礼,你把这事的来龙去脉跟他说说吧。”

卢彦礼在一旁听了,连忙点头应下,想了想又说道:“二哥,你看,要不要先让小五起来说话,等下再一并罚他。”

见卢彦孝没吭声,卢彦礼便忙叫人扶了弟弟起来,而后才说道:“小五你只觉得我们没找李纪算账,是因为畏惧他的身份和戾气而忍气吞声,却不知道,二哥早就想和那永兴坊划清界限,这次只不过借着李纪的算计顺势而为罢了。”

卢彦义被人扶着坐在绣墩上,本还是仰着头一脸不服之色,现在听四哥这样一说,却是彻底愣住了。

“当初二哥执掌兵部,却一贯与军中大将并无交情,想要服众极为困难,而那顾王妃却和咱们家里有些情分,她当时因着卓王的大义,于军中颇有威信,二哥与卓王府上交好,不过是大家各取所需,互相扶持罢了,而时过境迁,如今朝中形势已与当日大不相同,那顾王妃背后牵扯颇多,且她为人行事表里不一,出手阴狠,并不值得深交,二哥也早有要和她府上疏远的意思,所以才趁着李纪的谋划,借着二嫂家里的名头,趁机光明正大的疏远了永兴坊,此事,二嫂本人也是知情的,只不过瞒着王家罢了,并不是你所想的忍气吞声,实在是瞌睡了有人送来枕头一般。”

听卢彦礼说完,那卢彦义不由愣了,而后脸上便不由泛出点红色来,十分羞恼难当,他从小被过继到卢氏前任族长家里,受过不少委屈,偏偏又是个身强力壮最不服输的人,最怕别人瞧不起他,自从回到长安城哥哥们身边,却处处被当个小孩子看待,心里早就不耐,所以才会不明真相便贸贸然出手了,如今知道自己不过是闹了个大笑话,心里头越发憋屈。

见弟弟脸上神情变幻莫测,卢彦孝知道他并没完全听的进去,便又冷笑了一声说道:“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们处处照顾着你太过周到,把你看的太紧,总想干出点什么大事来给我们看看,可你要想别人瞧得起你,你也要自己争气,我问你,你可知道这李纪除了是圣上亲侄,如今更是与那太子走的极近,你今日算计他,压根不是报仇雪恨那么简单的,落在别人眼里,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来,若是那李纪疑心我们卢家是想和太子作对,你可知道会酿出什么大祸来吗?”

卢彦义哪里知道这些,他是个聪明的,见哥哥们难得什么事情也不瞒着自己,都和自己说透了,顿时也觉得羞愧难当,低头想了半天,憋出了一句:“二哥,你把我绑了去给他赔罪吧......”

  ☆、第140章 生恨(三)

正如李纪所料,第二日那卢彦孝便遣人约他到城外的庄子里见一面,那庄子于明面上并不是卢府名下的产业,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农庄,李纪见他安排的谨慎周全,便也一口答应了。

待到两人约好的那日,李纪打着去城外骑马的名头,绕了一个大圈子,才去了那个小庄子上,卢彦孝自然早就恭候多时了,他穿着一身简朴便服,显然也是乔装过的,毕竟以他二人的身份,于宴席这等场合上应酬一下还算正常,这样私下约着见面,便难免太引人注目了。

两人遣退了闲杂人等落座后,卢彦孝便一拱手开门见山说道:“郡公爷,我家五弟那日之所以会做出那等荒唐的事情来,只是因为他无知鲁莽,误会了前阵子我府上出的乱子与郡公爷您有点关系,便想要替卢某出头而已,背后绝无半点其他的牵涉和念头,今日卢某特意带了他来给郡公爷请罪,还望郡公爷不要误会卢某才好。”

卢彦孝这话说的颇有意思,李纪在他府上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他嘴上说是误会了李纪,可自己却并没做出任何赔罪的态度,只替自己的五弟认错罢了,李纪一听,心里便有了计较,他来之前也早有猜测,现在更加被应证了。

卢彦孝此刻没有一味的伏低赔罪,正说明了他的态度,他这是有意向李纪表明自己的坦诚,卢家显然早知道是李纪算计了自己。

卢彦孝见李纪沉默不语,并没有反对的意思,便起身到外面叫了卢彦义进来,那卢彦义脸上带着点淤青,走路也不是很利索,一看便知道是挨了一顿打的,他进了房内,便冲李纪抱拳说道:“郡公爷,那日是小的误会您了,多有得罪,今日您愿打愿罚,小的任凭郡公爷处置。”

说完,那卢彦义便要俯身跪下,李纪却马上冲他一摆手,开口说道:“这倒不必了!”

卢彦义一愣,以为李纪是要为难自己,便不由去看自己二哥,卢彦孝却是神色平静,只是看着李纪等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李纪脸色如常,慢慢说道:“你们并没误会我什么,当日我为了自己的一点私怨,确实是牵扯到了卢尚书身上,也害的府上受了不小的非议,你要报复我,那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卢彦义没料到李纪此刻竟然毫不掩饰的就认下了,顿时一愣,他今日虽是来赔罪的,但心里对那李纪却仍是不服气,脸上始终隐约露出几分不屑之色,现下见李纪这样,他一时倒有些蒙了。

李纪斜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不过,你报复我虽然是天经地义,但是我去你府上赴宴却白白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我手下的弟兄们势必也不愿善罢甘休的,定要找你报复回来,如此一来,倒成了冤冤相报何时了了,我和你二哥并无其他积怨,若真成了这样,反倒不美,我看这样吧,你看着也是个练家子,身量倒也配的上与我打上一架,今日,咱们就在这里把这恩怨做个了结,你看怎样?”

卢彦义再也想不到李纪居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眼睛不由马上一亮,嘴巴一张就想说什么,而后却硬忍了回去,忙去看自己二哥的反应,那卢彦孝自刚才李纪开口说话后便一直坐着没动,脸上神情不变,此时听了李纪的话,脸上也不由露出一丝笑意来,拱了拱手说道:

“郡公爷果然是明人不说暗话啊,可您这一身的功夫是出了名的好,叫您陪他一个小孩子玩,实在是辱没了郡公爷的好身手。”

卢彦义一听自己二哥并不反对,但是言语里却将自己贬损的一文不值,越发跃跃欲试起来,目光灼灼的只盯着李纪看,李纪见他这样,心里好笑,却故意稳坐着不动,逗他说道:“我看你今日腿脚似乎带了伤,若是没有把握,倒也可以改日再约。”

卢彦义哪里肯啊,马上跳起来说现在就去,卢彦孝派人帮二人在庄子安排好了地方,却没有留下观战,只一个人坐在房内等着,只过了大半个时辰,李纪两人就一前一后回来了。

卢彦孝脸上虽装作毫不在意,眼睛却马上去看自己弟弟,那卢彦义低着头跟在李纪后面,他除了发髻衣袍略微蓬乱外,脸上并看不到什么伤痕,不过走的却是极慢,每走一步脸上都会抽搐一下,仿佛忍着痛的样子,卢彦孝不管心里如何担心,都只当做一副什么都没看到样子,将他赶了出去,自己只管拉着李纪坐下说话,

李纪身上却是纹丝不乱,压根看不出和人打了一架的痕迹,两人闲聊几句后,李纪便笑着说道:“卢尚书,您这弟弟天资极佳,不知道他如今身上可有何官职,若是没什么事,倒不如到我这里。”

卢彦孝一听这话,顿时眼前一亮,他曾祖父原是卢氏嫡支,但到了父亲这辈,却被隔房的大伯父抢去了族长的位置,兄弟几个幼时过的颇为不易,五弟更是被大伯父强要去做了儿子,一直到自己夺回了族长之位才将他弄了回来,卢彦孝心里对这个弟弟是极为愧疚疼惜的,他天资极好,喜武厌文,却因为从小被荒废了,为人处世方面有很大缺陷,卢彦孝心里便极为矛盾,一方面只想着将他护在羽翼下守护一辈子,一方面却仍是盼着他能有自己一番作为,此刻听李纪这么一说,倒一下戳到了他心坎里。

卢彦孝对李纪这人早有了解,知道他可不是吃素的,若是他诚心以待,倒是正好可降服五弟,而且李纪这个表态,也是回应他今日的态度,他今日面子上是来解决五弟的事情,实则是为了和李纪搭上线,如今李纪肯将小五带在身边栽培,自然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待卢彦孝带着卢彦义两人一起往回走时,他瞄了弟弟一眼,冷笑一声说道:“怎样,可被揍的舒服了吗?”

卢彦义倒不隐瞒,咧了咧嘴吧,耷拉着脑袋说了一句:“怪到王家那几个小子说起这个刀疤脸都怵得慌,这人的功夫,是杀人用的......”

卢彦义说完,过了半响又忍不住唉的长叹了一口声,卢彦孝暗中看的好笑,知道让他跟着李纪的事情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而李纪这边,因与卢彦孝终于有了个进展,心情也有些好转,不过他一回到府里,就接到了陈鹤的禀告,说那程平的事情已经打听出了点眉目来,李纪一听,马上遣退旁人,让他细细说清楚。

当晚,李纪回了内院,陪着玉华用过晚膳后,便早早将旁人打发了出去,靠在玉华身边坐下,突然缓缓说道:“你可曾听说,那刺杀皇后娘娘的逆贼程平,好像还有一个女儿流落在外面?”

“什么?”,玉华忍不住失声惊叫了出来。

  ☆、第141章 生恨(下)

141生恨(下)

李纪靠在玉华身边坐下,突然缓缓说道:“你可曾听说,那刺杀皇后娘娘的逆贼程平,好像还有一个女儿流落在外面?”

“什么?”,玉华忍不住失声惊叫了出来,“女儿?师傅竟然有女儿?”。

玉华脱口一声师傅叫了出来,便知道不好,可是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她看着对面坐着的李纪的神情变化,心里便是一沉。

“果然如此,果然如此......”,李纪点着头缓缓说道,脸上却是神色莫辨。

“我说你怎么会如此决绝,就算你与那永嘉坊并无多少情谊,那里也是锦衣玉食将你养大,替你争来了县主封号,给了你荣华富贵的地方,也是你如今唯一的依靠,你竟然丝毫也不把崔府的安危放在眼里,我愿意试一试要保全永嘉坊,你竟然只说一心向往北疆......”

李纪略停顿来了一下,突然笑了笑继续说道:“呵呵,崔五娘,你早先在我面前伏低做小,表忠心愿意为我所驱使利用,想来心里却是极为欣喜的吧,可以暗中助我一臂之力,可以借我之手灭了那永嘉坊,可以替你那师傅报仇......”

而玉华此刻垂首坐在李纪面前,虽然脸上神情不变,心里却是不由渐渐的变得冰冷。

是自己太大意了,她实在没想到李纪竟然能凭空猜出自己与师傅关系的不寻常,此事说来十分隐秘,除了自己,玉华有把握并没其他任何人知道内情,而想来这李纪手上此刻也没什么证据,所以才会趁自己不备突然来讹诈了自己一把。

师傅程平本是那长乐的宠姬,而李纪的生父卓王,却是一手诛杀了长乐公主之人,自己一心想利用李纪为程平这个所谓的逆贼报仇,想来于这新昌坊上,是再也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

而此时那李纪又继续说道:“我原本听说那程观音刺杀娘娘未遂之事,便觉得奇怪,那程观音是什么样的人物,怎么会做出如此自掘坟墓的蠢事,原本我还猜测那程观音之所以拼死闹了这么一出,纯粹是为了给你那义父添堵而已,而现在看来,她这分明是用自己的一条性命,给你换来了一个县主的名头!”

玉华听到这话,脸色不由一白,此事乃她心头最触不得的恸处,几年来只能默默埋藏于心,并无一个人可以倾述,玉华天性本是个温柔和善,渴慕亲情之人,可偏偏没有这个命,不论是亲娘,还是师傅,都是转瞬而逝,她每每忆起师傅回头望着自己微微一笑的模样,便难受的不愿再多想一刻,如今却被李纪直筒筒的说破了,心里顿时犹如针扎般的痛了起来。

李纪见玉华骤然变色,便知道自己全都猜中了,眼见那崔五娘一只手死死捏着衣角,抑制不住的轻轻颤抖不停,一张脸白的没有一丝血色,便闭嘴不再说话。

半响,那玉华才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请问郡公爷,你刚才所说的师傅女儿之事,想来只是纯粹在诈五娘,我师傅应该并无子女还在人世,对吗?”

玉华说完,便仰头死死盯着李纪不放,见他默认了,才不由松了一口大气。

李纪见她这样,不由问道:“怎么?你竟然不愿意看到你师傅有后吗?”

玉华斜眼看了看李纪,冷笑一声说道:“我师傅若真有后人流落在外,还不知道要遭怎样的罪孽,又有什么值得庆幸......”

李纪没料到她会这么回答,一时无话可说,想了想又问道:“崔五娘,除了这个,你难道就没别的话要和我说吗?”

玉华仰头看着李纪,脸色仍然苍白,嘴边却绽出一个笑来,缓缓说道:

“郡公爷还想听什么?是想听我告罪,还是想听我再求您饶我一命吗,呵呵,你我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我对你有所欺瞒,又有何奇怪,如今郡公爷英明神武,照的五娘无所遁形,那么要杀要剐,便随郡公爷您高兴吧。”

玉华此时心里悲恸之情难以疏散,又自觉已经走入了死路,情绪激动难抑,便再也无所顾忌,倒一心只想激怒那李纪。

谁知李纪凝神看了她半天,突然站起身,和声说道:“你早些歇息吧。”

  ☆、第142章 正视

玉华此时心里堆积着悲恸之情难以疏散,又自觉已经走入了那死路,情绪激动难抑,便索性再也无所顾忌,看着倒像是一心只想激怒那李纪一般。

谁知李纪凝神看了她半天,突然站起身,和声说道:“你早些歇息吧。”

玉华本仰着脸瞪着李纪,浑身上下都紧绷着,万万没想到他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整个人就犹如踩空了一般,傻在了那里。

李纪也不理她,自己转身去了净房洗漱,待出来后,便自顾自去了对面的广榻上裹被睡下了,玉华却坐在千工床边愣了好久,才洗漱上床睡了。

那李纪虽早早躺下,却一直并未合眼,一直听着背后玉华窸窸窣窣的响动停了下来,又过了良久,才扭身往那床上看去,只见那宽大的千工床上,一个瘦小的背影紧紧裹着锦被蜷缩在最里面一动不动的。

李纪看了半响,又重新躺了下来,脑中却走马灯似的闪过自己大婚后这几十天的各种情形,到了此刻,李纪不得不承认,这个崔五娘,实在是极大的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之前不管她自爆胡人身份也好,和自己谈条件也好,还是两人一起在外人前面做戏也好,崔五娘虽确实很有几分手段和心机,李纪也都只当她是崔府里精心调养出来的一个蛇蝎小女子而已,并无多少尊重,哪怕玉华当时自陈愿意毁了容貌去北疆生活,李纪仍是在疑心她这只是为了保命而耍的小伎俩。甚至两人有了那肌肤之亲后,李纪虽然知晓自己已被她美貌聪颖所迷,还起了将她长久留在身边的念头,但心中,仍是隐隐将这崔五娘看做需要小心提防和拿捏之人。

可如今,因为这程平一事,李纪却是真的困惑了。

玉华并不知道,李纪心中对长乐公主也好,程娘子也好,并不是她所想象中的敌对和排斥,李纪幼时便听自己的父亲说过,比起他们兄弟三个,若是他的长姐长乐公主不是个女儿身,而是他们的长兄,那真正就是一个杀伐果决,文武双全的帝王之才。李纪在六七岁进宫时,也曾有幸见过那大姑妈习武的场面,一柄长刀使得如蛟龙出海一般神威天降、密不透风,直把他看得心驰神迷,艳羡不已。而自己父王李华,在隆庆之乱将长公主逼死于承天门上之后,别人不知,李纪却是一直陪在父亲身边的,亲眼目睹了他醉酒后曾含泪叫了好几声“长姐......”。

而李纪本身呢,也因从小便在刀口浪尖上行走,待人处事之道本就与常人就大相庭径,对于程娘子,他并无多少成见,心里反敬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那日,崔五娘斩钉截铁般拒绝了他的提议后,李纪心中先是极为吃惊羞恼,而后却马上起了疑心,这崔五娘对永嘉坊的态度实在不太寻常,待他派人查清楚了那程娘子行刺的详细过程后,李纪便有了一个大胆推测。

可就算李纪心里原本有七八分把握,待听到这崔五娘亲口承认了之后,仍是心境震荡难平,他实在没料到这崔五娘一个无甚根基的小丫头,竟有这般的气魄,为了给这已然烟消云散的程娘子报仇,竟能毫不犹豫的舍弃了眼前荣华富贵与安逸享乐.....

想到此处,李纪只觉得心绪纷乱,连身上也有些燥热起来,便一把掀了被子翻身坐起,盘腿坐在了那榻上,远远看着床上的那人发起呆来,谁知他刚刚坐起,便听到一声若有似无的细细的啜泣声传来,李纪吓了一跳,长腿一跨便站在了地上。

“师傅...师傅...呜呜呜,师傅不要啊......”

还不待李纪再有动作,那啜泣声已经变成了一阵哀哀的痛哭声,原来是睡在千工床上的玉华发了梦魇。

“师傅...娘...娘啊,你们别走,别走!!!”,玉华哭了两声,声音越发焦急起来,边哭边喊,翻过身来,伸出双手在虚空中无力的抓取着什么。

李纪此时已经来到了床边,他俯身看着玉华,只见她紧闭双眼,五官揪成了一团,泪水从眼角不停滚落,鬓发不知是被汗水还是泪水浸湿了,散乱着黏在她玉白的额头脸颊边,嘴里一声声尖叫着,极为凄楚无助,一双手来回抓着,却因为什么都抓不到而越发胡乱挥舞起来,此情此景,饶是见惯了生死的李纪看了也不由心下一恻,便缓缓伸出手握了上去......

玉华已经好久没做过这个梦了,她进了新昌坊后,夜夜睡在李纪身边,本就难以安然入眠,又被各种状况搞的心力憔悴,一时倒将此事短暂忘了,可今夜,她却重又来到那黑漆漆的悬崖边,望着娘和师傅越坠越远,绝望和悲戚涌上心头,身下的悬崖突然又轰然倒塌,玉华一声尖叫,双手无力挥舞着,便要堕入深渊......

“五娘,别怕......”,耳边突然传来了一个低沉柔和的声音,玉华双手也被一双温热坚实的大手牢牢攥在了掌心,随即整个人便落入了一个暖暖的怀抱里,她不由自主便往那怀中用力靠了过去,直到全身都在那暖意中渐渐柔软放松下来。

玉华缓缓睁开了双眼,因着泪水迷蒙,一开始看的并不清楚,待看清了那双狭长飞扬的凤眼时,却不由呆了呆,这眼睛她似乎见过,又似乎没见过,那眼睛本是熟悉的,但那眼中的眷顾神色,却是十分陌生。

待到玉华反应过来自己整个人都偎在李纪的怀中,心中一惊,便挣扎着要起来,李纪见她瞪着自己一副惊惶惧怕的样子,眼神一暗,但却并未松手,反而一拢双臂将她牢牢控住了,沉声说道:“你莫动,你身上冰的很,小心冻着。”

玉华此时才发觉李纪身上滚烫的温度,正慢慢从自己每一寸肌肤里透了进来,果然暖洋洋的十分惬意,一下便将她从刚才梦中无边的黑黯中带了出来。

此时,内室门外传来了阿蛮压低了的焦急声音,“夫人夫人,您没事吧,郡公爷,夫人可是又发噩梦了吗?郡公爷,夫人恐怕是想起以前的事情吓到了,可要阿蛮进来伺候。”

李纪扬声对门外说了句没事了,又转头俯首看着玉华,轻声说道:“你...常做这个梦吗?”

  ☆、第143章 坦诚

李纪扬声对门外说了句没事了,又转头俯首看着玉华,轻声问道:“你...常做这个梦吗?”

玉华再没想到李纪会突然问起这个,来不及多想,只好微微点了点头,李纪手下紧了紧,垂首仔细打量着玉华的面孔,此刻他盘腿坐在床上,玉华整个人则被他两只长臂裹挟在怀中腿上,两人肌肤相贴,一垂头一仰面,鼻息相闻,玉华顿时感觉周身都罩在了那略带着皂角清味的男性气息中,脸上不由慢慢泛起了两坨红晕,她小心翼翼的动了动身子,低声说道:“郡公爷,我没事了,已经不太冷了......”

李纪眨了眨眼,便也缓缓松了手放开了玉华,又扶着她坐了起来,自己也坐正了身子并挪的离她远了一些,脸上也颇有些不自然起来,他自从上次中了计,强要了玉华之后,这几日便再也没近过她的身,连睡都睡在榻上,此时两人这样团团抱着坐在大红床幔之中,若再不放开,身下恐怕就要起些变化了。

李纪轻咳好几声冷静了下来,看了玉华一眼,又顺手扯起床上的锦被将她包起来裹成了一团,想了想,才低声说道:

“你莫怕,我问你程娘子的事情并无他意,我只是想和你说,事已至此,我希望你今后有何事不要再瞒着我......”

玉华听了一愣,不由抬头瞪着李纪怔怔的说不出话来,昨夜李纪将自己诈出来后既没发火也没威胁,自管自的便去睡了,已经弄的玉华一头雾水,心里七上八下的惊疑不定,如今又听李纪说出这话,实在将她搞糊涂了。

李纪见她神色困惑,嘴巴动了动,又不愿将自己的心中的所思所想统统讲出来,迟疑了一下才说道:“你别想的太多了,如今既然我知道你一心想着要为那程平报仇,从今后起也不会再疑心你什么了,故而就想干脆和你把话都摊开了说明白,省的日后大家互相猜忌,反而不利于行事。”

玉华此刻才彻底明白了李纪的意思,她不由眼睛一亮,从昨日被李纪突然蒙头打了一棒,到现在峰回路转,实在是都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她心里难免还有些晕晕乎乎的,不由侧脸上下打量李纪,心道:“这人的脾性实在是有些故里怪气,他本是李氏宗亲,又是圣上亲侄,怎么倒不把师傅这样的身份视为大忌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崔氏玉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