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摽媚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曲罢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18 KB   上传时间:2015-08-27 15:05:53

她心里很明白,叶如诲救她的目的不纯。但毕竟总是她的救命恩人,出于感激,她也不好直接跟他翻脸,只是将自己要走并要回东西的意思委婉道出,探他口风再做打算。

叶如诲倒也没有揣着明白装糊涂,闻言道:“姑娘如今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太医嘱咐要好生将养些时日,近些日子恐怕无法再出远门,否则落下个病根,日后再难调理回来。至于姑娘说的那东西……便由我暂时替你保管吧!那等污秽邪物,最是折损阳气,总不好近身带着,何况姑娘这身子还未大好……”

一席话说完,却也难挑什么错处。

可他那般说故去的阿连,听在耳中让人心里格外不舒坦。只是人在屋檐下,她心里虽不悦,却也不能不暂时忍耐一二。

阿瑶微垂下眼抿唇静了片刻,到底没忍住,出声反驳道:“那不是污邪秽物……”那是阿连啊!但这话却是不能说出口的,她也知道叶如诲他们有多憎恶仇恨唐连,便道,“那是……要送去襄州的,还请三爷将它还给我。”

叶如诲道:“既是要送去襄州,便更好办了,是交予襄州何处什么人手里?姑娘交代一声,我回头着人办了便是。”

阿瑶颇悔方才口快,阿连的事情自是她自己办才会放心,又怎能交由叶如诲去办?只道:“阿瑶在府上已很叨扰,又怎敢偏劳三爷?”

叶如诲道:“何来偏劳?姑娘也太客气了。说起来咱们也有这许多年交情,如今你又记在二哥名下,一笔写不出两个叶字,终归都是一家人,姑娘又何必见外?”

阿瑶听他这般说,不由默然。她原以为皇帝对外宣称她是叶家的女儿不过也就是一说,却不想他还真叫人把她记在了叶如轩名下。这样她与叶如轩便是名义上的父女,这等事体,按说也该做个经办的仪式为证,最不济也该让她与叶如轩见上一面。但皇帝却只在她面前略略提了提便罢,想来私心里并不愿她与叶家有什么来往和纠葛。

叶如诲又道:“早先因着秦兄弟的事,我对姑娘多有冒犯,还请姑娘见谅!其实我那也是……”

阿瑶听他提及秦放歌,心里便有几分反感,不由打断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并未放在心上。”

叶如诲颔首笑道:“姑娘胸怀大量真不输与须眉,我二哥有你这样的女儿也不枉此生了。”随后却叹气,“可惜叶某无福,我那小女儿若还活着,也有你这般大了……”

阿瑶闻言一愕,没想到叶如诲竟会与她说这般私密的事情。幼女夭折无疑是件哀伤的事,可因为太过突兀,她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不过叶如诲并不欲在这件事上纠缠过多,见阿瑶微蹙了眉朝他看来,遂收住话头,道:“看我,尽扯些没用的,让你见笑!”

阿瑶摇头,道:“不会,只是没想到三爷也有这等心酸往事。”

叶如诲抬手止住她:“哎……不提此事,人既已去了,我们这些活着的再伤心也无济于事,倒不如放下,也让那逝去的人走的安心些,姑娘你说是不是?”

阿瑶望着他没说话。

她想,她有些明白叶如诲的意思了。他是想借由亲情打动说服她放弃要回唐连的遗骨吧!想到此,她心里便由不住反感,面色也由不住沉下来。

叶如诲果然道:“我知道姑娘为着唐连之事很是难过,可事已至此,你就算将他的骨灰带在身边也不能让他活过来,又何必自苦?人活着总得往前看不是?”

阿瑶低垂着眼继续沉默。

叶如诲瞧着她的脸缓缓又道:“那东西……阴气太重,姑娘而今又生着病,随身带着终是不好,眼下还是搁在别处保管为好,姑娘既然不放心,送去襄州的事便先放一放,等姑娘身子大好,那时再说不迟。”

阿瑶抬眼看向他,道:“我已经好了。”

叶如诲道:“好是不好,姑娘说了不算,太医说了才算。不瞒姑娘,此事皇上已然知晓了,看在皇上的面上,别让我难做好么?”

阿瑶微怔,皇帝已知道她回来了……这便是说她被拘在此处是皇帝默许的?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生了病……这几日她一直在昏睡,也不知他来过没有?

她越想脑中便越是乱,一时无心再与叶如诲打嘴皮子官司,只转开眼望向窗外,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

叶如诲见她如此,便知她不肯接受自己的好意,遂不在此事上再多言,只叮嘱她好生将养,随后便告辞离开。

☆、第96章 别亦难(3)

说起叶家,自皇帝把持朝政以来可算是风头正盛的时候。

不过也只是表面上的风光而已。叶如诲心里不是不明白域北局势的变化,自从他父亲叶衡叶老王爷在四方大营遇刺重伤,皇帝顺势将颜昌调至域北协助他领军起,他就嗅到了一丝不妙的气息。

叶衡出事时,他恰好被皇帝调到别处,对老王爷遇刺一事,究竟是怎样的来龙去脉并不甚清楚。其实,于他而言,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依着老头子骄矜跋扈的性子,恐怕就从未将皇帝放在眼里,而皇帝既大权在握,又岂容人挑衅天威?如此下去,叶老王爷很可能会步唐初楼的后尘。

他自然不想叶家落得当年商相一家那样悲惨的下场,何况叶衡所属意的继承人也不是他。

故而当皇帝授命他暂理域北军政要务时,他便也就揣着明白当糊涂,就此绝了探查之心。他父亲叶衡还在病榻上苟延残喘,他还不能承袭王位,但那不过是早晚的事。

只是居安思危,皇帝对叶家的戒心太重,是以他也不得不防着点。皇帝下旨令他回京,叶如诲虽说领了旨意,这一路上心里却是忽上忽下没少打鼓。

帝心难测,只从他对付唐初楼这件事便可窥一斑。整件事皇帝一步一步计划得格外周详,心思之缜密深沉,绝非常人可比,不然唐初楼这老狐狸又怎会栽在他手上?

能遇上阿瑶实在也是他的运气,说不上是谁救谁。

叶如诲回来其实也不过只两三日,还没来得及觐见皇帝。倒不是他托大,回京当日他便郑重其事地沐浴更衣,只是等到了宫里,却不巧遇上国公爷戚定玉在里面与皇帝议事。皇帝一时不得空见他,便着内侍让他先回府上等候宣召,这一等便到现在。

故而他还未得到机会将阿瑶的事情禀报皇帝知晓。之所以那般与她说,不过是想借此稳住她。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得尽快见到皇帝将此事禀报为好。叶如诲觉着以皇帝耳目的本事,未必不知道阿瑶已被他带回府上。皇帝既已知晓此事,却还这般晾着他,便有些耐人寻味了。尤其秦放歌也在前不久获罪下狱,很难说这是不是皇帝拿叶家开刀的前奏。

从别院出来,叶如诲打算往兄长叶如轩那里走一趟。今日有朝会,叶如轩身为四品以上的京官,是必得去的。看这天时,也该退朝了,他正好过去瞧瞧。叶家如今形势不好,叶如轩也有同感。叶如诲回来后已与他提点过,只没有点破,秦放歌的事也是由他告知的,另外还与他说了近来朝中的许多变化,譬如唐初楼勾结反贼逃狱并欲在慈恩寺刺杀当今圣上,却未能成功,反被皇帝一举剿灭,又譬如皇帝近来的大婚之事。

皇帝年岁渐长,大婚一事自然便成了重中之重,听说遴选皇后等的事宜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皇后的人选不出意外将会从京中几个世家大族中选出,而最有可能的便是戚家,也难怪那日戚定玉会在太和殿中,想来此事差不多已成定局。

正吩咐管家备车,却见前门上家将急匆匆奔了进来,道:“大人,宫里来人宣您即刻入宫呢!”

叶如诲听闻这一声,心头一块大石总算落地,方巧车已备好,他便立刻乘车前往宫中。

皇帝是在养德殿见的他,短短数月不见,皇帝愈见天子威仪,一双眼沉沉看过来,让人不自觉矮了三分。

叶如诲叩首行君臣大礼,山呼万岁。

皇帝道:“爱卿免礼平身!”一面吩咐赐座。

叶如诲坐下,听皇帝问起域北之事,便将这几月的情况与之一一禀告,并不敢有丝毫隐瞒。域北局势如今已发生很大变化,皇帝立意不许叶家在域北做大,这一阵子没少借颜昌等人的手对他明削暗打。叶如诲心里跟明镜也似,却也只能听凭事态发展,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生怕一步行差踏错,便引得皇帝猜忌给叶家招来大祸。

他没有父亲那等野心,自忖没本事斗得过皇帝,故而只有认命。

毕竟在皇帝与唐初楼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中,他也算有功。念在这个情分上,皇帝还不至于对叶家赶尽杀绝。眼下朝局才刚刚稳固,这种时候并不宜树敌太多,皇帝还需叶家来牵制朝中其他势力,只要他安分守己,一心一意为皇帝效力,皇帝感受到他的忠心,自然会对叶家放下心防。

当然他这样的想法,未免也太一厢情愿了点。

皇帝对他的回答颇为满意,颔首嘉许一番,问道:“回京后可见过叶老将军?”

叶衡受伤后便被送入京中叶家老宅将养身体,算来已两月有余。

叶如诲也知什么事都瞒不过皇帝,道:“已去见过了。”

皇帝道:“老将军身体恢复的如何?”

叶如诲道:“还好,只是人仍不大清醒。”

皇帝见他面上黯然,自又是一番安抚,特意下旨命太医署另安排一位名望甚高的御医前去为老将军治伤。

叶如诲忙躬身道:“臣替家父谢过圣上!”

皇帝抬手道:“起来吧!老将军为国九死一生流血流汗,朕做这些又算什么?只盼老将军伤情有所好转,如此朕心方慰。此次调爱卿回京,一则是为方便卿在京照顾老人家,二来域北那边有老将军积威,谅周边胡虏那一干宵小之辈也不敢妄动,有颜昌他们镇守已然足够,卿留在那里也是大材小用。如今朝中人才空虚,朕亟需卿等栋梁相辅。卿该博文史,便入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等事,你看如何?”

叶如诲不由暗暗苦笑,大杞官员虽尚文武兼修,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一武夫,不让他去兵部,倒把他丢到翰林院里去,这算怎么回事?心里虽这般想,却也无法,自是该谢恩谢恩。

皇帝随后问起路途上事:“近日天气严寒,听闻浮翠山一带竟有暴风雪,爱卿可有遇上?”

叶如诲道:“微臣运气好,赶在暴风雪之前便过了浮翠山,侥幸躲过。原想着能早几日到京师,却不想竟会在路上遇上阿瑶姑娘,因她当时生了重病,故此耽搁了几日。”说着便将这事情的前前后后细细禀报与皇帝,一面说一面看皇帝脸色。

出乎意料之外,皇帝自始至终都是淡淡的,面上也并未流露出任何紧张担忧之色,只“哦”了一声,道:“她病了?”

叶如诲一时也拿不准皇帝心意,只得硬着头皮回道:“皇上放心,随行太医医术还算高明,也亏救治及时,阿瑶姑娘的身体目下已无大碍了,再好好调养一阵,恐就大好了。”

皇帝道:“卿是在哪里遇到她的?”

叶如诲道:“是在襄平到梧州的路上,当时微臣急着赶路,阿瑶姑娘又一直昏睡不醒,臣便自作主张将她带回了京城。因没有陛下的旨意,微臣便没敢贸然将人送进宫来,暂且将人安置在别院等皇上的示下。”

皇帝默然片刻,道:“她自己是什么意思?”

叶如诲心思转动,暗想他若照实说了,说不准皇帝便会真叫他把人送走。这可不成,便道:“阿瑶姑娘没说,微臣……也没敢问她。”

皇帝垂目反反复复抚弄拇指上戴着的碧玉扳指,道:“朕这阵子政务繁忙,没空见她,她若不肯走便由她在你那里罢!有什么需要,便跟华成说,他自会安排妥当。”

叶如诲道:“微臣遵旨。”

皇帝又道:“卿回京这些日子,外间有些传言想必也有所耳闻?”

叶如诲一愣,随后反应过来他所说的传言多是指他大婚一事,遂道:“是听说了些……”

皇帝冷冷打断他:“别让她知道!”

叶如诲听得那冰冷的语声,不由一凛,忙道:“是!”心头却是一喜,皇帝既不想阿瑶知道他大婚的事,多少还是在乎那姑娘的,这便是说他这宝压对了。

皇帝道:“卿去翰林院的事过两日中书省便会下诏书,没别的事卿可以告退了。”

叶如诲站起身来,迟疑道:“微臣斗胆,还有一事容禀!”

皇帝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道:“什么事?”

叶如诲把心一横,道:“是关于神威射生军副统领秦放歌的事情!”

皇帝面无表情看他半晌,缓缓说道:“卿是打算替他求情么?”

☆、第97章 各自归(1)

秦放歌没想到他这辈子居然还能活着走出天牢。算来这是他第二次进天牢了,第一次是在两年前,他被唐连用计在梧州拿住,幕后主使人是唐初楼,阿瑶则是帮凶。

他万没想到她竟会恩将仇报,那一刻他真是恨极了她。

秦放歌在梧州被擒,之后迅速被送进京师,下了天牢。这变故打乱了叶如诲原本的计划,但皇帝却从中窥到了契机,将计就计,直接省去了原来计划里的某些步骤,将整个计划的时间提前了一年。他之所以能毫发无损从牢里出来,得归功于小皇帝的机智应变。

可他偏偏把皇帝给得罪了。

入狱这许久以来,皇帝并未亲自来狱中提审他,倒是杜汶受命来过两次。杜汶对他还算客气,并没有对施以他酷刑之类的手段,只就当日之事问了些话。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又何须问那些废话?他也懒得理会,总之是一问三不知。杜汶也拿他无法,来了两次索性不来了。

至于叶家,自把他交给杜汶后就不闻不问了。

叶如轩是个怕事的,不然当日也不会将他交出去。秦放歌想,皇帝那般聪明的人,只怕是已知晓了他与阿瑶的那些事,心里只怕恨毒了他。只是顾念着岳州救命之情,才没对他痛下杀手,但毕竟心里有个疙瘩,又岂会就此放过他?想到这些,秦放歌由不住绝望,心想他这辈子约莫是要老死在牢里了。

故而当叶如诲来接他时,他很是吃了一惊,以致说话都不利索了。

“三……三哥,你怎么来了?”

叶如诲道:“我不来,你岂非要把牢底坐穿?”

秦放歌自打进了天牢便没想着能出去,叶家既然把他交了出去,想来远在域北的叶如诲也不会有异议。而他在朝中除了叶家可倚靠外,并没有什么朋友,叶家如今既无法出头,又能有谁可以救他?除非——是皇帝本人大发慈悲赦免他。

他原没指望着谁能救他出去,不想叶如诲竟在这当口来了,一时便有些激动,双唇颤抖,竟不知要说些什么。

叶如诲抢先一步道:“什么都别问,先出去再说。”

秦放歌立马将到唇边的话咽了回去,默然看叶如诲打点好狱卒,之后便畅通无阻地将他带了出去。

自秦放歌入狱后,他的宅邸就被封了。如今皇帝既不允他再留在京师,想来也不会将宅邸还给他。叶如诲只有先将人带到自个的住处。他的任职诏书还没下来,官邸也还没着落,如今暂时安顿在叶家老宅的抱鹤轩内。

他也知此事必瞒不过皇帝去,好在秦放歌过两日便会离开,只是这话不怎么好开口对他说。

一路落雪无声,满目都是浑浑噩噩的白。

等车马行进后角门,叶如诲忽想起抱鹤轩离着阿瑶住的别院不远,思及两人曾有的纠葛,心里便生出些悔意。但人既已带到了家门口,却也不好再去别处,当下收拾了间客房将秦放歌安顿好,待他去洗浴更衣时,暗中叫过管家叮嘱一番,一面又叫人在东厢置了酒菜,算给秦放歌接风压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摽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