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枇杷花开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16 KB   上传时间:2015-12-21 20:46:32

“最后一箭我是替青河饶过你的!”枇杷收起了弓向王泽喊道:“如果你敢对她不好,我会随时将那只箭送给你!”然后背起弓转身追随大家而去。

枇杷对于武学非常敏感,她一上手拨箭就能感觉到王泽的三箭一箭比一箭无力,他最初是起了杀意,但很快就减弱了。不管怎么样,枇杷相信王泽还是不想射死自己的。于是她在射出最后一箭时,不由自主地就缓了一下,然后将箭头折断才射了出去。

固然是为了青河,但是枇杷也明白自己不可能亲手射杀了王泽,她曾经真心实意地叫了他很久王大哥的,而王大哥又曾经对她这样好过。

既然彼此都射了三箭,也就将他们间的恩恩怨怨都算清了,以后他们就是路人,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枇杷轻盈地向前奔去,她要追上家人,然后与大家一起找到父亲,去营州将突厥人赶出去,重建卢龙、怀远、平卢、保定四府!她的家在那里,她的根在那里,她的心更是在那里!

大家离开玉华山,直到进入了大山中的密林里,才真正松了一口气,停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他们突然间得到的独轮车。

“小将军,这是我们营州的车,而且是远怀军的!上面刻着字呢!”

“这军械、干粮也是我们营州军中常用的!”

“是玉将军和游击将军给我们留下来的!”

枇杷听着大家笑着叫着,也笑着去摸独轮车上的怀远二字。从看到车子时,她就想到应该是父亲和三哥留给自己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用上这些,但还是放在了这里,有备无患。

王淳走过来说:“我想三哥知道了岩洞的事,就想到了你可能从这里走。他既不愿意你冒险,但又怕你冒险后遇到危险,才悄无声息地把这些独轮车放在这里。”

“应该是吧。”枇杷心里的庆幸和喜悦早已经将她的胸膛装得满满的,即使远隔千里,她也能感觉到父兄的爱,轻轻地拍着独轮车,“有了它们,我们就更容易过了一片山,去德州找老大人和我爹。”

一行人在山里走了一个月,期间艰辛困苦自不必说,但玉家军经过的困难实在是太多了,这些难早就转成了经历,再去面对眼下的难就不算什么了。大家一路寻找方向,射猎取食,风餐露宿,直到确定出了京畿之地才转到大路上。

这时他们已经到了德州地界,派人打探王刺史与玉将军的消息,才知道因德州又收复了一片土地,因此他们早离开了先前驻兵之所,又向北去了鹿城。

大家商议一番,决定继续向鹿城而去。

既然到了大路上,按朝廷规制,王刺史和玉都督的家眷可以报上名姓住在沿途的驿站,并使用驿站的车马等物,这样就会方便得多,但是如今王玉两家却是私自出京的,又不想公开身份,便也不去享受这些待遇。

本想着先前大家从山里穿过,衣食种种多有不便,现在出了京畿之地到了大路,虽然不能住驿站,但也是一路坦途,亦能比先前容易得多。

可是万没有料到的是,如今的德州,比起先前枇杷入京时经过的德州却完全不同了:突厥人和刘宏印是初春时到德州的,所以成片的田地根本没有来得及春耕就彻底荒芜了,上面的野草有半人多高;很多村落荒无人烟,房舍庙宇也被战火毁坏,只剩下残垣断壁埋没在野草之中;道路两旁时常能看到枯骨和成群的野狗,荒凉没落得令人心疼。

想找合适的地方投宿或者买些粮食,基本都不大可能。

唯一令人觉得略有些安慰的是,就在这些新收复的土地上,时不时地可以看到从南面新近返回到家乡的农人,他们正在重整旧时房舍,犁开昔日田地,建立新的家园。

几天后,他们到了路过了第一个小县城,虽然也是满目疮痍,但一进就见城墙上张贴的安民告示上墨迹尚新,看看时间原来县官其实刚刚到任,而且街面上做生意的店已经开业了。

德州毕竟已经开始恢复了。

不过,粮食、布匹、食盐、药材……几乎所有的东西都非常稀缺,就是能买到价格也高得离谱。他们从县城的一侧走到另一侧,才将所需要的东西补了大半,又买了几匹马和几辆骡车,当然也花掉了不少的金银。

大家在一家新开的客栈里住了下来,好好休息了几天,终于有了房子可住,又吃到了正式的饭菜,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枇杷看着面前摆着雪白的精米饭、炖得香喷喷的鸡肉、绿油油的莼菜,心情不由得都好了起来,拿起筷子每样都尝了尝,却又放下了,“我刚在厨房时就吃了一个鸡腿,竟吃不下去了,你们慢用吧。”

出了屋子却直接去了厨房,见锅里还有麦饭便自己盛了一碗,正在为大家烧水的兵士见了给她端来一碟加盐的荠菜,她便埋头吃了起来。好在枇杷身体向来好,吃东西并不挑,这样简单粗糙的饭食她竟然也吃得很香甜。

没一会儿,王淳竟也来了,“只吃那么一点就出来了,我就想你一定没吃饱!”

枇杷陪笑道:“其实我更喜欢吃麦饭。”

王淳便一板脸道:“我也喜欢吃麦饭。”说着盛了一碗麦饭在枇杷身边坐下。

其实比起精米,谁能爱吃又硬又干的麦饭呢?枇杷便不再与王淳争论,毕竟一行人买米都是王淳经手的,他知道买来的精米贵得惊人,且又不多,要省着给伤兵和女眷们吃。只与他说起前面的打算。

两个正边吃边说,费嬷嬷过来打水,见他们正吃着麦饭,大吃一惊,“你们怎么吃这个!”

枇杷赶紧道:“嬷嬷可不要去与老夫人和我娘她们说。”

王淳也再三嘱咐费嬷嬷,“嬷嬷千万不要告诉祖母。”

费嬷嬷顿足道:“刚刚老夫人便说你们没吃饱,叫我把那那碗鸡肉留着给你们晚上回来吃,我现在给你们端出来。”说着也不听他们反对,一会果然端出大半碗鸡肉。

这只鸡是很不容易才买到的,一半给了伤兵,一半送到女眷那里,结果一顿饭过后竟然还剩了这么多,看来大家都没舍得吃。

原以为出了大山日子就好了,结果山外情况还不如山里呢,因为不能捕猎,反倒吃不上肉了。

“真香啊!”

枇杷突然听到一声童音,转过头一看,几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子正扒着不高的围墙向里面看着,有的还流出了口水。心中一酸,拿了几只碗盛了麦饭,上面又夹了荠菜鸡肉,分送到这些孩子们手中,“拿去吃吧。”

再回头看那麦饭荠菜,竟再也吃不下,不由得一声叹息,“我们已经算是极好的了,有钱财可以换取各种物品,又有武功可以保护自己。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可怎么办呢?”

王淳亦放下碗叹道:“是以贤者曾道,现本朝人有五去而无一归,民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

枇杷不解,“何为五去、八苦和九破?”

“势力侵夺、奸吏欺瞒、破丁作兵、降人为客、僻役出家为五去,官吏苛刻、私债争夺、赋税繁多、所由乞敛、替逃人差科、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为八苦,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权豪奢僭、大将不朝、广造佛寺、贿赂公行、长吏残暴、赋役不等、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为九破。”

枇杷细想,一条条一项项,竟完全不差将本朝的弊病全部说了出来。不由得再叹道:“虽然有贤者知此弊端,但朝廷又哪里能按着这五去、八苦、九破一样样改了呢!”

以前玉家在营州时,想到京城的皇帝和朝臣,对于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物,总怀着说不出的敬仰,觉得他们神武天成,睿智无双。

但去过京城,见惯了权贵们争权夺势、自私狠毒、把天下只当成他们手中的玩物一般毫不在意,就是枇杷这样并不懂得朝政的人也明白根本不可能指望着京城的那些人兴利除弊,重振家国。是以说完后亦觉得一丝希望也没有。

王淳却道:“祖父带着我宦游四方,就时常教我这些道理,他又最重身体力行,每于所在之地减除弊端,劝课农桑,亦颇有成效。现在我们既到了德州,与祖父和伯父他们团圆后,正可以帮着祖父做这些事。”

枇杷终于展颜一笑,“我当然老大人最是爱民如子的!我爹常给我们讲老大人特别得百姓爱戴,我也听营州的老人们时常说起。”

然后又道:“若说打仗,我倒也不至于谦虚,但是你说的这些,我懂得实在有限。不如我帮着大人们去打刘宏印和突厥人,你去治理州县。”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正是读书人对自己的要求,王淳本就以之为已任,现又受了枇杷的委托,慨然笑道:“我们从京城出来,固然是为了逃出他们的限制,但不也是为了做一番自己喜欢的事吗?”

枇杷早知道王淳才高八斗,一路同行,更是跟着他学到了很多,但是今天听了他的心胸志向,更生了景仰之情,又不甘落后,起身道:“那好,我们就击掌为盟!过上几年看我们谁做得更好!”

王淳长身而立,向着枇杷微微一笑伸出手来,“枇杷,我们互勉互助,三年为期,共同检视今日之约。”

两只手拍到了一起,发出了清脆的掌声,而少年人心中升起的豪气,更是直上云霄!

  ☆、第154章 狭路相逢

一路北行,亦有不少人同行。原来最近德州收复大片土地的消息早已经传了出去,且王刺史和玉都督又一路北上将突厥人和刘宏印赶了出去,又亲自挡在了最北边,先前因为战乱而离开家乡的人听了便三五成群地赶回来,人们一向是故土难离的。

大家心急归乡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期望还能种上一季快熟的粮食,在寒冷的冬日到来前有一些收获,渡过冬春,明年重新将日子过起来。

所以尽管德州北部尚未完全平定,北上的人流却渐渐形成了一支颇为可观的队伍。

不知不觉地,有一支队伍就固定尾随在玉家军之后了,行则同路,住则同处,这些经过流离失所,又重新回家的百姓们一经发现这支队伍有马有车,格外整齐威武,不仅从不欺侮良民,还能保护他们不被随时可能出现的游兵散勇、地痞流氓骚扰,就自动地跟着他们了。

毕竟刘宏印和突厥人被打退时免不了会遗留下些残兵败将时不时地还会出没;另外各处都有一些流民组成了很多武装力量,有的只是为了自保,但有的在自保之余还会趁火打劫……

普通的百姓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只有被欺负的,但是他们跟着的这支队伍只要见了每一次都会主动上前管事,而且每一次又都能得胜,让大家可以安心行路。

枇杷虽然不便将这些人编入自己的队伍里,但却有心照顾,每于行路宿营时都要考虑到大家的方便,有时还故意让人多做些饭菜,再将“剩下的”分给外面的人,特别是那些老弱贫病者。只可惜她没有更多的力量,不可能将每一个人都关照到。

这一日行到一片山岗前,走过这道山岗就是鹿城了,枇杷皱了皱眉毛,让大家停了下来。越是向北,遇到突厥人和刘宏印手下的机会越多,考虑到家眷和跟随百姓们的安全,她必须小心,“我们先不要过岗,就在这里先休息一会儿,打探了消息再说。”

王淳正与枇杷并马而行,看看巳时的太阳正好,怔了一下,“你一向胆子是最大的,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反倒裹足不前了呢?”

“你以为我不急着去见我爹和我三哥?”枇杷瞧了他一眼却没有笑,“这道山岗虽然不是很高,却是这片平原中的制高点,与鹿城相距却不远,我爹既然没有在这里驻兵,就是说明他们尚且立足不稳,是以我们必须要格外小心。”

“原来如此。”王淳信服地点了点头,枇杷对于军旅中的种种事情都是极有灵性的,天气变化、山川地势了然于胸,行军布阵、扎营夜宿深有方略。且她并不全是中规中矩地按兵书军律行事,而是常有变通,有时看起来不合常理,但过后却发现她的的决策却是最对的。

大家从京城一路行来,山高路远,又带着老弱伤兵,正是全赖她如此超卓的本领,才能安然到了这里,且此后被她庇护的人亦不在少数。

枇杷说着就让大家解下马车在路边休息,自己又上了马喊了一声“阿鲁那!”一挥手,示意阿鲁那陪她前去察看前面道路情况。

王淳见了忙道:“阿鲁那的马不行,还是让他在这里与大家休息,我陪着你去岗上看看情况吧。”

大家的马都扔到了玉华山上,现在用的马是在路上陆续买的,比起先前玉家军的战马差得多了。阿鲁那身高体壮,临时买到的马不堪重负,奔跑不快,枇杷也知道,便点头道:“那好,阿鲁那你就留下吧。”带了王淳纵马上了山岗。

两人过了几道土坡,忽见前面的山坡上竟然立着几十骑,个个被发左衽,身带弯刀长弓,尽显剽悍之气。为首之人正在指点着岗下,隐约能听到几句突厥语,只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就在枇杷与王淳发现这些突厥人的时候,突厥人也发现了他们,便有人指着他们两个高声叫了起来,然后有更多的人转过身来,拨出弯刀,似乎就要纵马过来,一股杀气陡然而起。

王淳不由得勒住马,惊出了一身冷汗,且不说人数相差悬殊,只是对方的高头大马就胜过他们数倍,只要突厥人冲过来,他们俩人在劫难逃,且突厥人若是再就势下了山岗,留在岗下的人若无准备恐怕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就在这时,就听枇杷向他大喝一声,“王淳,你回去传令左营上岗,右营从左路向北包抄!”还未喝罢已经一夹马腹向岗上冲了过去,又早摘弓搭箭,随时准备射出!

王淳心知枇杷如此说只是虚张声势,令自己回去只是为了保全自己,但他决不会留下枇杷自己逃生而去,遂也大呼道:“石三,陈二、你们去传令,让后营跟上!”然后立即打马随着枇杷向前,亦如她一般摘下身上的长弓,手中扣上长箭!

这时枇杷早已经领先了一射之地,与那队突厥人更近了,更于疾行中弯弓搭箭放出一轮,就见岗上应声滚落下一人一马,正落在枇杷前行的路上,但她经过时停也不停,从那一人一马身上一跃而过,手中的箭亦又发了出去,再一次有人马应声倒下。

王淳这时也发出了一箭,亦射中一人,正待再搭弓,就听山岗上一声浑厚的突厥语急呼了几声,一阵箭雨向他们倾泻而来,就在他们为了躲箭雨而略微一顿时,那几十骑已如风卷残云般地飞奔而去。

枇杷与王淳纵马疾追,可到了山岗最高峰,却见那些突厥人驾着他们的快马已经跑得很远了,根本不可能再追上。

王淳心有余悸,由衷赞道:“枇杷,你可真勇敢!”

枇杷停住了马,抬起袖子擦了擦汗,“我哪里是勇敢,我们总算幸运,逃出了这一劫。”

王淳顿悟,“难道你是在学当年的飞将军李广?”

当年李广只带数骑,在漠北遇到数千人的匈奴人,他不但不回逃,反而令手下就地下马,后来又解下马鞍休息,匈奴人惊疑不定,终不敢动手,僵持了一天在夜里撤军了。

“是也不是,”枇杷道:“这些突厥人偷偷到德州察看地形,心里本就是虚的。见我们只有两人,便想灭口,是以那时他们已经起了杀心。若只有我们两人,自可以想办法逃进林中,可是岗后还有老弱伤残,遇到他们焉能保全?只有我们毫不犹豫以身后有百万雄兵的气势压过他们,令他们心疑不敢久留才是上策。”

王淳略一沉思,便笑了起来,“枇杷,我一向也觉得思路敏捷,可是沿路遇到各种事情,总是不如你,想起三年誓约,不禁汗颜,今天我尤其要甘拜下风了。”

枇杷亦摆手道:“今日之事纯属于侥幸,我当不起你这番赞扬,且我家世居营州,与突厥人一年数战,最懂他们生性悍勇,但又格外敬服强者,表面粗犷,实则狡诈的性子,是以才能取巧成功。若是突厥人不瞻前顾后,只要一鼓而下,我们俩人今日就为齑米分了!”

“可是你还是一点犹豫都没有地冲了上去,气慨非凡!”

“我们若是冲上去,就算不能阻住突厥人,但定能拖延不少时间,突厥人纵是得胜了,见我们的勇武,亦不会敢下岗去找们们的同伴,总能保住大家。不管如何,狭路相逢勇者胜,唯有我们主动出击,才能占据优势。”说罢竟然并没有为已经得到了成果而满意,反叹道:“今天过来察看地形的必是突厥位高者,我向他射了数箭都被他挡下了,可惜不能将他留下!”

王淳便问:“这几骑突厥人皆披发左衽,身着皮裘,并无衣冠服色差异,怎么能看得出官品等级?”

“突厥人官品等级并不看衣服冠带,且他们到这里偷窥地势更不会将显示身份地位的表记露于外面,但是我观这次前来的突厥铁骑马匹格外雄壮高俊,更兼领头那人方面赤髯,气慨不凡,必是一个大首领!”

王淳笑道:“你先前射杀过一个左贤王了,难不成再会偶遇一个左贤王?又想将他射杀,岂不太过巧合?”

枇杷亦觉得好笑,“我是过于贪心了,射杀先前的左贤王已经是幸运,现在又哪里能再遇到左贤王呢?这个突厥人虽是个大首领,但我想左贤王总不会亲自来察看地势吧。”

两人从山岗顶部向下看去,只见鹿城相距不过几十里,正处于一片丘陵之间,卡住这一带平原的要冲之地,又赞道:“老大人和我爹将鹿城控制在手中,正如用手卡住对手的咽喉,让他们说不出的难受,无怪突厥人派大头领前来察看呢。”

王淳亦看清眼下的形势,“此处正是两军交锋的最前沿,各种情况变幻真是千头万绪,我们若不小心些,恐怕如今已经是另一种形势了。”

两人在山岗上查看了一回,见突厥人走后已是一片宁静,但亦不敢放松,正商量着是否带大家过岗时,却突然见来路上有沙尘扬起,定是有大队人马向山岗而来,二人狐疑,“这会不会是朝廷的兵马,前来德州协助固守鹿城?”

可是两人又都摇头否定了,他们从南行来,一路与回乡的难民、做生意的商人,甚至突厥和刘宏印的溃兵们同行,却从没看到朝廷派来增援的军队和调送物资的人马,所以真不信现在还在京城里急权夺势的贵人们还能派人前来德州增援。

“又会是哪里的人马呢?”两人在心里思量着,却马不停蹄地向回赶。

  ☆、第155章 且急且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1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枇杷花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