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今萍嵋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3 MB   上传时间:2015-12-27 22:22:55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曹核不禁想起了王昌龄这首诗,心生一股自卑感,从小到大,除了偷奸耍滑,我几乎样样都不如他,现在好容易身居高位,他却立志守国门、破红毛番了,又矮了他一头。

  琉璃塔上,暗香浮动,曹核听着沈今竹讲着徐枫的传奇经历,对于这个情敌兼友人的男子,他的传奇似乎才刚开始。曹核鼓起勇气问道:“你和他——又开始了?”

  “啊?”沈今竹想了想,说道:“为我和他见过几次,也一起航行过,我们还——咳咳,总之我们成了知己,知道彼此所想,可是——”怎么和曹核解释这种关系呢?她和徐枫停顿在朋友以上,爱情以下的关系上了,而且彼此都没有往上或者往下走的想法,关键是他们都觉得这种状态对彼此都是最好的,这种关系旁人是很难理解的。

  沈今竹顿了顿,说道:“我们现在的目标都不是嫁娶,所以——嗯,没有,我们没有开始。”

  哪怕是经历了日本国出岛那个狂乱的夜晚,她和徐枫都没能真正开始。

  那就好!曹核松了一口气,他的性格是个那种表面粗矿,其实很细腻敏感的类型,如果对心仪之人表白,肯定会从“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含蓄的开始,但是这些年对沈今竹的了解,这个女人脑子里留给情感的地方太少了,等到他唱到“我和娘子把家还”时,沈今竹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所以斟酌再三,还是直接说道:“我们是有过婚约的,什刹海的房子还在,今竹——我依然希望你能嫁给我。我父亲已经辞官回乡养老了,之前的约法三章都不作数,你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

  “真的?”沈今竹问道。

  曹核点点头,“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是时候来个了断了,沈今竹说道:“我想做的事情有许多,绝对没有嫁给你的想法。你已经不是以前的曹核了,你是京城锦衣卫指挥使,我若是你的妻子,今上肯定会有猜忌,对你对我都不好。”

  曹核急忙说道:“我可以不当——”

  沈今竹捂住曹核的嘴,说道:“莫要意气用事了,你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付出的太多,那么多的隐忍和痛苦,一般人是无法承受的,我们的婚姻生活肯定没有你想象中的圆满美好。曹核,你我再也回不去了。从东海之变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曹核独自站在琉璃塔顶上,看见底下塔基一个如蚂蚁般大小的人影消失在视线里,在那么高的地方俯瞰下去,他都能在心里描绘出那个人的模样,她的发丝和嘴唇有多软,心肠就有多硬,她残酷的拒绝了自己,不留一丝余地。她不会明白自己的爱有多么炙热和纯粹,她的世界从来不会为任何事情做出妥协和让步,包括爱情。

  曹核自嘲的笑了笑,我真是个傻子,她连和徐枫两厢情愿的爱情都可以斩断,就跟别提自己一厢情愿的单相思了。可是他偏偏爱上了这样的一个女人,他恨她的个性,也爱她的个性。到头来,他的爱情,好像从头到尾和这个女人无关。她在,或者不在,爱都在这里,不增不减;她爱,或者不爱他,情都在这里,不来不去。

  他的爱,就像此刻的情景,他孤独的站在琉璃塔上怔怔的看着她消失的影子,哪怕知道她永远不会回头,他依旧在那里,人似乎融入了九层琉璃塔,成为佛前的守望者,不得超度,不得轮回。

☆、第211章 琉璃塔再成断肠处,入京城风云又突变(二)

  三月,春风拂面,柳如丝,风如片。不冷不热的晚春,坐在官船上昏昏欲睡,运河虽大,比起海洋来就微不足道了,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沈今竹无聊之极。

  “沈太傅,快到通州港了。”外头小内侍在门外说道。二月时,由官复原职的王阁老带着太子的仪仗来接朱思炫回京了,一路官民相送。景隆帝在圣旨上封了沈今竹为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一品虚衔,所以现在都称之为沈太傅。

  “知道了。”沈今竹懒洋洋的说道。反正根据王阁老的安排,下船进京的仪仗,还有冗长的各种仪式又不需要她露面,乐的自在清净。等进宫把太子交给景隆帝就大功告成。

  不一会,朱思炫身边的内侍名叫汪洋的来请,“沈太傅,太子请太傅去说话。”汪洋二十多岁年纪,长的斯文俊秀,识文断字,他的经历和怀恩相似,都是犯官之后。此人的命运应该是老死在鸡鸣山孝陵的,恰好遇到朱思炫在那里守墓,见汪洋话少勤快,懂得文墨,而且名字极对他的喜好,便带着他上了京城,千载难逢的机会被汪洋撞上了,鸡犬升天。太子身边的内侍如果做得好的话,将来是要入司礼监的,或许是第二个怀恩呢。

  沈今竹当然不会怠慢此人,当即整了整道袍,去见朱思炫。朱思炫已经换上大红色的太子常服,请沈今竹坐下,说道:“太傅,待会就要进通州港了,也不知为何,居然有近乡情怯之感。”

  一日为师,终身为——,咳咳,反正太傅这个称呼不是白叫的,朱思炫几乎每天都要请教沈今竹一些事情,她已经习惯了,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沈今竹说道:“这个无妨的,我刚回金陵城时,也有这个感觉呢,回家过一夜就好了。”

  “是这样啊。”朱思炫巴巴的看着沈今竹,说道:“虽如此,孤心里还是有些不安,太傅能否陪在孤身

  边?孤和太傅最熟了,只要看见太傅,孤就不怕了。万一孤在仪式上露了怯,出了丑,实在丢父皇的脸面。旅途辛苦,劳烦太傅了。”

  你是我的学生,这样也丢我的脸面,我也无法向皇上交差啊!沈今竹心中大呼,只得说道:“这倒算不得什么劳累——只是王阁老安排的花名册中并没有我的名字。”

  朱思炫忙说道:“仪式冗长,又不得不走过场。王阁老也是体恤太傅连日辛苦,所以安排太傅早早上马车休息,孤厚着脸皮和王阁老说一说,他定同意的。”

  沈今竹本着“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职业道德答应了太子的请求。回到船舱里,不一会王阁老找她说话,递过一个厚厚的本子,说道:“太子方才说要沈太傅陪着下船,接受文武百官迎接,我同意了,只是仪式冗长繁琐,仓促之间无法派专人教习沈太傅礼仪,沈太傅拿着这本笔记先看一看,能记下多少是多少吧。”

  沈今竹看着砖头般厚重的册子,顿时觉得头疼不已,说道:“都快到港了,我又没有我爹过目不忘的本领,哪能记得住?我就跟着王阁老共进退吧,免得殿前失仪。”反正王阁老复职时,也封了太傅,也是太子老师。于官阶上,他们是相等的。

  王阁老点点头,这也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了。仪式果然冗长繁琐,礼部几乎将一半的京官都拉到通州港跪迎太子。沈今竹穿着御赐的袍服站在太子右边,左边是王阁老。一老一少两个太傅共进退,连进京的马车上都是两人和太子同车。

  在宽大如同房间的大马车上,王阁老一直和沈今竹聊着航海、造船和火药配比的事情,王阁老是两榜进士,工部尚书,对这些是如数家珍,在官场浮浮沉沉这么多年,他见多识广,才学口才了得,沈今竹听的津津有味,拍案叫绝,王阁老也对沈今竹的海外各种见闻饶有兴致,沈今竹一心从商,乘机拉拢关系,谈起了买卖:

  “……如今我的日月商行还有榻房都还回来了,工部重修王恭厂的火药厂,需要许多硫磺还有硝石等原料吧,王阁老,不是我自夸,我们日月商行的原料绝对是上品,而且价格合理,以前我们就和工部签了长期的契约,每年供应几十万斤硫磺给各地的火药厂,那时王阁老在任上,应该晓得我们的货从不掺假胡乱要价,现在就有一批从日本国运的硫磺往海澄县而去,王阁老若相信我的为人,何不派人去瞧瞧呢……”

  王阁老是个爽快人,当即就接受了沈今竹的提议。能赚到银子,沈今竹心情大好,觉得这个王阁老满是褶子的老脸简直太帅了有没有!就这样一路将太子送到皇城,刚下马车,沈今竹就被一群宫廷女官迎接到了皇后娘娘暂住的储秀宫,太子,王阁老还有接驾的文武大臣们则往奉天殿方向而去。

  皇后是一国之母,应该住在坤宁宫。不过这个宫殿是刘皇后住过的,并且林淑妃在此地用琴弦自杀身亡,太不吉利了,因此景隆帝命工部重新修缮坤宁宫。除了坤宁宫之外,林淑妃生前所住的翊坤宫也在修缮中,因为这里以前是徐淑妃——即沈今竹的表姐居所。景隆帝和皇后嫔妃们在南宫苦熬三年,都是些花为肚肠雪为肌的佳人,最后大部分妃子都没能熬住,被裹了棉被从“狗洞”里运出来,扔到太监宫女们的坟地胡乱葬了,很是可怜。出于补偿心理,景隆帝出来后,尽量搜索宫妃们的遗骸重新入殓安葬。对幸存的皇后和三位妃子都照顾有加,大修宫殿,重新打了首饰做衣裳。

  沈今竹坐上两个内侍抬的轿子,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她的直觉有些不对劲,王阁老以前包括今天的安排看似平常,但是都透着古怪,莫非——她心里隐隐有个不太好的猜测,大概、可能、也许有人将不干不净的话传到了王阁老耳边,让王阁老起了某种猜疑,所以要么刻意将她和太子分开,要么充当蜡烛夹在她和太子之间,燃烧自己,照亮周围,让她知难而退?

  我和太子?这些人也太能乱点鸳鸯谱了吧!论辈分,我是他表姨;论身份,我是他老师!尊师重道难道是摆设吗?你们瞎想什么!沈今竹在往京城的马车上就起这个念头,所以很配合的和王阁老天南地北一顿神侃,从不冷场,还乘机做了一比大买卖,反正她也晓得,在那种情况之下,王阁老基本不会拒绝的。并且可以表示她所图非常明确——就是当商人赚钱而已,什么政治、什么朝局、和太子绯闻她一点兴趣都没有!

  一入皇宫,她虽为太傅,却不能和群臣一起去奉天殿见景隆帝,而是被宫人另行迎接到储秀宫,这就是提醒她性别女的事实。她首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才是太傅。

  如果有那么一个世界,许多门槛不是因为性别而设该有多好,就不会像自己这样,无论立下什么功劳,都因性别的原因,被粗暴的拦在权力的大门外。女人也是人,也有智慧、品行和行动力,她被

  禁止出入的场所应该只有男厕所才对……

  沈今竹坐在轿子上做着不现实的白日梦,心有所思:无论是书本,还是世俗,都要求女人服从遵守这种规则,女人不得干政,可是如果规则本身就是错的呢?海上还传谣说女人上海船是大不吉,会遇到风浪翻船的,我沈今竹乘坐的船只遇到风浪无数,不照样平安到港口了嘛。

  正思忖着,轿子已经抬到储秀宫门口了,沈今竹下了轿子,先被宫女们伺候沐浴更衣,换下了陪同太子参加仪式的男式蟒袍和皂靴,穿上了大红缂丝十样锦妆花褙子、蜜合色大朵簇锦团花芍药织锦裙子、宝相花云头高底鞋。

  宫嬷嬷举着梳子问道:“沈小姐想梳个什么头?”

  “啊?”沈今竹这一月被叫惯了“沈太傅”,这句“沈小姐”太陌生了,她对镜笑道:“我平日就罩个发网,充当男儿打扮,很少用首饰。嬷嬷瞧着办吧,梳个简单点的,免得让皇后娘娘久等。”

☆、第212章 储秀宫夜宴成鸿门,痴心错犯起中二病

  老宫人熟练的给沈今竹梳了双鬟髻,插着一对金镶宝石九凤点翠簪子,戴着一对玉葫芦耳坠,还淡施脂粉,唇上染了一点胭脂,这样打扮起来,宛若少女一般,就是那双眼睛深邃悠然,不似少女的纯真。

  皇后很瘦小,整个人就像缩水了似的,如冬天挂在枝头的残花,干枯的身体在寒风中颤抖,似乎一场雪就能把她压垮了似的。她双眼早就哭瞎了,还跪瘸了一条腿,脊背也挺不直,不过纵使如此,她依旧是盛装以待,沉重的头冠压在她干瘦的头颅上,细小的颈脖似乎快要被压断了似的,她尽力端坐在泥金松竹梅座椅上,以示对沈今竹的尊重。听见沈今竹三呼千岁之后,听声辨方向,对着她抬了抬手,说道:“平身吧,赐座。”

  女官将一个绣墩放在椅子旁边,沈今竹谢过坐下,皇后瞪着无神的双眼,双手轻轻摸在她的脸颊上,说道:“好几年都没见你,只是断断续续听到你的消息,你迎回了皇上,还保护太子,本宫心想着当年活泼可爱的女孩子长大了,而且巾帼不让须眉,有木兰拜将之才,就想看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可惜本宫的眼睛已经全瞎了,看不见,就摸摸你的脸。”

  由于性格和现实原因等不同,沈今竹很不理解皇后哭泣跪拜自残的行为,她觉得这样做是徒劳,但尽管如此,她还是很佩服皇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就像被下诏狱的孙秀一样,能够忍受这种非人折磨,而不改变心智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沈今竹将脸凑过去,如一只温顺的猫咪一样任由皇后摩挲着,皇后还摸了摸她的发髻,笑道:“脸是张开了,这发髻还是和以前一样,都梳着双鬟。”又摸到了她的脸和颈脖,叹道:“年轻真好啊,这脸就像白玉一样温润滑腻,姑娘家的,莫要辜负了大好青春,鲜花还需送美人,前几日刚得了一些首饰,都送给你吧。”

  皇后赏赐,肯定不能推辞的,沈今竹忙要跪谢,皇后拉住了她,说道:“免礼,陪本宫去御花园散散步吧,说说这你几年的经历,本宫这几年就待在南宫里头看着天,成了井底之蛙了……”

  可能是在南宫关的时间太长了,皇后虽然眼瞎腿瘸,行动非常不方便,但是她不愿意长期待在室内,只要天气容许,她就坐着鸾轿四处“散步”、“赏景”,眼睛看不见,她就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感受,干瘦的身体穿着宽大的袍服,似乎一阵大风就能把她从轿子上吹下来,沈今竹胆战心惊的跟在轿子旁边,陪着皇后游园闲聊,看着皇后脸色仿佛罩着一股死气,暗叹岁月无情,天家更无情,这位尊贵的皇后也就是个还能喘气的活死人了。

  当晚皇后摆了晚宴,后宫的小公主、徐淑妃和两位贵嫔都来作陪,其中赵贵嫔还是太子的生母,这位赵贵嫔以前是贵人,此人相貌在以前也顶多是清秀,谈不上美丽,但是个有福气的,偶然一次她打蚊子的样子被微醺的庆丰帝看上了,仅仅一次宠幸就有孕得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赵贵人有子也不得宠幸,在进了南宫之后连位份都没有了,却奇迹般活到了现在,升了贵嫔,太子一旦登基,她如果还活着的话,一个圣母皇太后的位份是跑不掉的。

  连已经招了驸马的大公主也进宫了。当年大公主是以郡主的身份下嫁,如今老爹复位,她也恢复了公主的身份。这些身份贵重的女人都被皇后召集过来夜宴,可见皇后对沈今竹的重视,或许是一种安慰、亦或是补偿?

  这顿饭吃的看似轻松,实则各怀心思,其他人倒罢了,沈今竹总感觉赵贵嫔的目光时常落在自己身上,那种试探和挑剔的眼神仿佛不是再看居功甚伟的一国太傅,而是在挑选儿媳似的,沈今竹很反感这种目光,她毫不客气的对视过去,你是太子生母,我还是太子太傅呢,要尊师重道啊!赵贵嫔目光闪烁着移开了,可不一会就故技重施,就像一只苍蝇落在饭菜上,你举起扇子,没等扇风过去驱赶,就立刻飞走了,等你放下扇子,她又落在杯盘上。

  这不是自己家地盘,沈今竹不能轻举妄动,晚宴完毕,月华初上,后宫已经落钥了,不会轻易开门,哪怕有军情急文,也是塞进门缝里送进来,沈今竹一个大活人是无法送门缝里里赛出去的,当晚她便住在表姐徐淑妃的咸安宫里。

  咸安宫除了徐淑妃,还有豆蔻年华的小公主、出嫁的大公主,和这三人呆在一起,沈今竹放松了一些,不愧为是看着她长大的亲表姐,徐淑妃命人送来一些沈今竹素日爱吃的点心,说道:“夜宴没吃饱吧?来,再用一些。”

  沈今竹微笑着拿着桂花糕吃着,徐淑妃对小公主说道:“今日的字还没写完,明日你父皇是要来检查的。”景隆帝只有这么一个未嫁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无论公务多么繁忙,他都会抽出些时间陪陪小公主。

  小公主还想歪缠着沈今竹讲外面的世界,她嘟着嘴说道:“我才不呢,父皇说晚上写字伤眼睛。”

  徐淑妃板着脸说道:“敢拿父皇压我了,叫嬷嬷多点几盏宫灯便是。”

  大公主身在宫外,对传闻略知一二,她对母亲的意思心领神会,无非是想支开妹子,和沈今竹说些私房话,她拉着妹妹的手说道:“走吧,姐姐有体己话和你说。”

  两个女儿都退下了,徐淑妃上上下下打量了沈今竹一通,还摸了她的脸,说道:“这几年辛苦你了。”

  沈今竹说道:“娘娘也瘦了。”在南宫缺衣少食,稍微有点好的东西都先让给景隆帝和瞎眼皇后,粗活细活都要做,最怕的就是生病了,因为没有大夫看病送药,病了就只能苦熬着,幸运点的能康复,差一点就棉被裹身送走了。徐淑妃惦记着外头两个女儿,一直很坚强,终于熬出头了,这三年也衰老的不成样子,皱纹爬上额头,连嘴角都有细纹,头发白了一半,倘若此时和徐淑妃和母亲沈佩兰站在一起,估摸还有人觉得她是年长的姐姐呢。将养了约三个多月,脸上好容易长了肉,唯有眼神依旧平静高贵,世家贵女的风范依旧,和夜宴上上不了台面的赵贵嫔是云泥之别。

  “劫后余生,两个公主又长的很好,本宫没有什么遗憾的。比起其他人,本宫已经是幸运的了。”徐淑妃说道:“皇上下了旨意,宣母亲和弟弟他们来京和本宫团聚,也另赐了宅子,那个宅子我以前派人收拾好了,晓得你自由自在习惯了,和家里人住不惯,你先住这个宅子。”

  沈今竹忙说道:“这如何使得?二姑姑和表哥他们都要来京呢。”以前徐家四房来京觐见,都是住在魏国公京城的府邸,其奢华景致不亚于金陵的瞻园。如今徐家已经分家,二房掌握爵位,却迟迟掌不了南直隶总兵的位置,有衰落之势,和其他几房人关系比路人还要冰冷,已经反目成仇,沈佩兰再来京城,就不会再住在那里了。

  徐淑妃眼里有期盼之意,说道:“昆明离这里那么远的距离,母亲年纪大了,走走停停的,估摸最快也要三个月吧,你先住着,估摸过几日皇上会赐给你宅邸,那时再搬过去不迟。”

  沈今竹也很高兴,“好久没有看到二姑姑和表哥他们了,表哥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爹了,他们来京之后要常住吧,娘娘就可以经常见到二姑姑了。”瞻园被二房占着,四房回金陵也什么意思,说不定二房忌惮四房,会无风起浪,生出不少事情来,不是怕二房那一屋子草包野心家,而是没必要生些闲气。反正无论怎么闹腾,爵位都落不到四房头上,何必吃不到羊肉还惹得一身骚呢。就二房至今都不能掌兵权的窝里横怂包样,肯定坐不稳爵位,将来等大房的嫡长孙长大了,李贤君估计会为了儿子把爵位夺回来。

  徐淑妃却说道:“不会常住的,到了冬天就回昆明去,弟弟在信中说母亲很喜欢那里的气候,连咳疾都不犯了,我身处深宫,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道,还是尽力让母亲安度晚年吧,若是想了,就下懿旨宣召他们过来,一般会安排在夏秋,春天和冬天京城风沙大,引起母亲的旧疾就不好了。如今本宫也想开了,只要家人都平安健康,在不在一起,能不能时常见着都不重要。现在唯一担心的这张脸老的太快了,母亲瞧见了定会伤心难过。”沈佩兰最重视容貌和保养,据说至今都没想像其他贵妇那样发福放弃仪容,镜中的自己肯定比母亲更显老态。

  说到这里,隐忍克己的徐淑妃都不免泪沾衣襟,哽咽了一会,徐淑妃擦泪笑道:“瞧瞧,其实也没那么糟糕,不是还有三个月吗,本宫好好吃药保养,学些驻颜之术,听说有种药膏能够使白发染黑,本宫已经要太医院去找了。倒是你,都二十二了吧,依然是一个人,身边也没有个知冷知热的陪着你,本宫都替你担心呢。”

  又提到了婚姻问题,沈今竹装傻,说道:“璎珞一直跟着我,冷了热了她比我还清楚,是我的左右手,我想要什么,她都能做到。”

  徐淑妃食指往沈今竹额头上一点,说道:“你啊,从小就是这样,油嘴滑舌的,谁都说不过你。你和寻常女子的路是不同的,本宫也不会勉强你,乱点鸳鸯谱。可是本宫最近听了些不好的传言,把你和太子编排进去了,皇上大怒,命后宫禁言,也杖毙了几个,把谣言压下去了。”

  沈今竹说道:“难怪夜宴上赵贵嫔如此古怪。”

  徐淑妃说道:“她心肠不算坏,就是有些糊涂,眼皮子浅,藏不住心思。若不是生下太子,皇上都忘记有这号人,傻人有傻福,皇上就这么一个儿子,总要给她一些体面。”

☆、第213章 储秀宫夜宴成鸿门,痴心错犯起中二病(二)

  “我明日要殿试,不能亲自送你天津赴任了,薄酒一杯,祝你一路顺风。”李鱼斟满酒杯,递给孙秀。

  作为迎回、还有拥戴景隆帝的一大功臣,孙秀很快从金陵诏狱里释放出来,进京面圣,景隆帝厚赐了这位功臣,并且封了孙秀为天津巡抚,加封兵部侍郎。天津属于北直隶管辖,作为南北咽喉,京城门户,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此地特设了巡抚,统一管理军政还有民政,孙秀由此从一个七品县令,一跃成为二品巡抚,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由于此前孙秀是景隆帝亲自挑选的开海禁海澄县第一任县令,所以孙秀成为天津巡抚的消息传开后,朝野都纷纷猜测是不是天津也要开海禁了,所以派出了孙秀这个熟悉兴建开放城市的老手。

  孙秀是朝廷最炙手可热的大臣,谁都能瞧出景隆帝对他的栽培和期待,在地方上有所建树,锤炼成才后,再入中央六部熬资历和经验,他日入阁成为一朝首辅都很有可能啊!关键是这位早年丧妻,至今没有再娶!是个黄金单身汉!一时间朝野好多老狐狸看他的目光都变了,纷纷把自己带入了孙秀老丈人的角色。

  孙秀的家里每天都堆满了各种请帖的名帖,幸好明日就要赴任,先脱离京城这个名利场再说吧。以前蹲诏狱的时候,钱粮师爷李鱼多有照顾,孙秀很是感激,李鱼设宴相邀,他当然要赴约的,孙秀爽快的一饮而尽,还提着酒壶给李鱼的酒杯斟满了,说道:“你已经是会元了,i明日殿试定也一定能拔得头筹,连中三元者,非你莫属。我在天津等你的好消息。”

  前日刚刚放榜,李解元不负众望,得了会试第一。春闱分两场,首先是在贡院举行笔试,考八股文章,取前约两百名,类似及格线,头名称之为会元。第二场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的是策问,成绩分三甲,一甲状元、榜眼;二甲传胪和进士;三甲是同进士。

  李鱼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而且懂得仕途经济,人情冷暖,当和尚时又在景隆帝那里刷足了好感。须知会试都是要糊名抄卷,由多位考官评判成绩名次的,不知道考生是谁,他能夺得会元,可见其实力雄厚。明日殿试去景隆帝那里转一转,状元之名非他莫属了。

  虽如此,李鱼并不敢得意,也没有刻意谦虚,他笑了笑,说道:“今日太子回京,你也在邀请接驾之列,还进宫赴宴,可看见了沈太傅?好几年不见她,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孙秀说道:“沈太傅和王阁老站在太子身后,朗眉星目,气质不凡,比以前在海澄县更多了沉稳和睿智。我等须眉男儿,远不如她。仪式后她随王阁老一起上了太子的车驾,不过下午宴会上并没有见沈太傅,可能是觐见皇后娘娘了吧。”

  听说沈今竹如此威风,李鱼面有骄傲之感,好像比自己中了状元还要高兴,说道:“等明日殿试完毕,我就和夫人打听她的住处。憋了好几年的话了,估摸通宵达旦都说不完。”李鱼和吴敏破镜重圆,李鱼上京赶考,吴敏虽有孕,夫妻俩人也不舍不得分开,一起来到京城。

  明日李鱼还要殿试,送行宴早早结束了。次日李鱼参加殿试,景隆帝亲自考问,对李鱼赞赏有加,李鱼不骄不躁,忠心耿耿,又有如此才学,景隆帝很愿意给李鱼锦上添花,点了他为头名状元。由此李鱼成为了大明第二个在科举中一路拔得头筹,县试、乡试,会试连中三元的状元郎了。

  张贴金榜告示后,人们纷纷议论海澄县是块风水宝地,县令孙秀一跃成二品大员;钱粮师爷李鱼考上了状元;刑名师爷沈义斐当了刑部的主事,须知沈义斐止步于举人,没有考取进士的功名,他能当入刑部就很难得了。

  文榜和武榜先后贴出,次日便是新科文武进士们参加琼林宴和鹰扬宴的日子,皇上以前还是庆丰帝的时候,他曾经突发奇想,将这两种宴会合二为一,在琼华岛上举行,结果却是个悲剧,琼华岛的猛兽被刺客放出,文武进士皆有伤亡,连太子也差点葬身兽腹,从那以后,就没有一起办的想法了。

  这次景隆帝亲自参加了琼林宴,由太子主持鹰扬宴。武人基本都善喝酒,宴会结束后,太子有些微醺,走到勤政殿去父亲那里复命。掌印太监守候在门口,说道:“皇上正在里头和沈太傅说话,请

  太子稍等片刻。”

  朱思炫心中欢呼雀跃,自从回宫以后,他就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沈今竹,听说沈太傅在和父皇说话,他不禁有一种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

  勤政殿里,景隆帝用帕子捂着嘴一阵猛咳,好容易平静了呼吸,放下帕子时,上面已经溅着如梅花般的血渍!沈今竹看得心惊肉跳,说道:“皇上,赶紧宣太医来看看吧。”

  景隆帝喝着清咽利喉的参茶,说道:“来瞧了也就这样,开些治不了病,也吃不死人的太平方子,总是说多将养休息。其实朕也知道,这几年在南宫日常生活艰苦,身体亏损的太严重了,朕一度以为自己会死在那里,唉,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治好的,何况朕刚登基,每日忙于案牍奏折,还要时常召集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晚上在子夜入眠休息就不错了。”

  这样一个勤奋自觉的皇帝,沈今竹反而有些不适应了,习惯了庆丰帝时期的赖皮贪玩,放荡不羁,面前的景隆帝像是换了一个人。他已经从一个高大英俊、使得市井小媳妇们回头的风流大叔,变成了一个干瘪、唯恐时日不多,努力抓住现在的老头子了。

  南宫真是一个堪比诏狱的地方啊!从里头出来人犹如一个模子刻出来似得,都是那么瘦小干瘪。皇后娘娘瞎眼瘸腿、风华绝代的徐淑妃成了老太婆、狷狂邪魅的帝王成了普通的老头。这还是养了三个多月的状态,很难想象这些人刚从南宫时,样子到底有多么凄惨。

  沈今竹想起了亲表姐徐淑妃感叹自己比母亲还显老时的无奈,不禁倏然泪下,景隆帝还以为她是在为自己哭泣呢,还笑呵呵劝道:“朕是看着你长大的,就是没有见过你伤心落泪,这下长了见识了。你还会哭啊,来,再哭一会给朕瞧瞧,开开眼界。”

  景隆帝说的是反话,沈今竹破涕为笑,说了这会子话,也就这句玩笑话和以前的庆丰帝一模一样。说来也怪,她以前痛恨腹诽庆丰帝的贪图享乐,以及各种不靠谱。可是此时此刻,她却无比的想念顽童般的庆丰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4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1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今萍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