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金银错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尤四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02 KB   上传时间:2016-05-28 20:53:46

☆、金猊烬冷

  指婚的上谕在冬至当天就发下来了,皇帝迫不及待,很有讨好南苑王的意思。毕竟弄大了人家小妾的肚子,很难向正主儿交代,加上音阁一哭二闹,被感情冲昏了头的皇帝就再也无暇他顾了。

  婉婉在奉先殿祭祖的当口接到了圣旨,阎荪朗站在槛内毫无感情地宣读:“朕之幼妹,出身贵重,才学独擅……”,她在祖宗灵前长跪不起。满殿的嫔妃们都明白其中缘故,没有一个上前来道喜,所以婉婉的婚姻大事,是在一片凄风苦雨里被裁定下来的。

  太后叹息不止:“孝宗皇帝膝下只得了这么一位公主,虽不是我亲生的,但自幼在我跟前长大,那些王妃诰命们说媒,但凡要嫁到外埠去的,一概被我回绝了,我是一心要留她在京里。咱们大邺以前出过公主在夫家受苦的岔子,婆婆苛刻了,爷们儿不问事,女孩儿面嫩不好意思发威,最后白耽搁了。婉婉性子太柔弱,倘或离家近些,才好时时拂照。现如今驸马在南边就藩,婉婉少不得要离京,这一去山长水阔,要回来,谈何容易!”

  太后自从先帝宾天之后,对皇帝篡位诸多怨言,又不好发作。婉婉是她的养女,别无选择的时候,也拿她当半个亲骨肉。如今皇帝一道旨意,连这个嫡亲的妹子也拿来送人了,太后回慈宁宫后便忍不住悲从中来。

  贵妃等人只得不住劝慰:“远虽远了点,但是江南富庶,未见得比京城差。再说南苑王,咱们在筵上也见过,那样文质彬彬的人,和那些鲁莽的人可不一样。他家老太妃,早前也有贤德的美名,殿下到了那里,只怕爱都爱不过来,太后就别担心了。”

  说起那位老太妃,当初年轻那会儿也进过宫,有过几面之缘,为人正派,绝不阳奉阴违,这点是无可挑拣的。太后的不舍,更多是出自兔死狐悲的感慨,眼看跟前孩子一个个的离开,她在这深宫之中还剩下些什么?别人的儿子,别人的孙子,全和她无关。

  婉婉跪坐在脚踏上,倚在她膝头,没有哭,也没有闹着想让皇帝收回成命,只是轻声说:“我走以后,请母后保重身体,别记挂我。”

  皇太后听了,愈发的心酸难抑起来。

  婉婉从慈宁宫出来,脑子里空空的。走在寂静的夹道里,两旁积雪成堆,脚下的砖缝有残余的雪沫子,经过一番铲扫后混进了泥,变得污秽不堪。禁步上的珠玉相撞,在这冰天雪地里显得过分凄凉,她慢慢站住了脚,拢着狐毛暖袖回望乾清宫,那红墙金瓦变得那么陌生,已经离她很远了。

  她没有接旨,也没有谢恩,皇帝仿佛一点不知情似的,翻过去就不再过问了。可能那道旨意下得有些纠结,但真正出了口,反而心安理得起来。她呢?她怎么办?

  长叹一口气,茫茫的白雾交织在眼前,她问铜环:“肖掌印现在应当接到消息了吧?”

  铜环答不上来,深深看了她一眼,“殿下什么想头呢?”

  “能有什么想头,就这样吧。”她低下头,觉得应该和过去告别了,只是一霎又有了世态炎凉的领悟,那种况味着实叫人难堪。

  “今儿皇上率文武大臣上圜丘祭天,这么隆重的大典,九成是要肖掌印亲自督办的,旨意下来,他未必知道。”铜环上来搀她的胳膊,温声道,“料他要是得知了,一定会想法子向皇上谏言的。”

  婉婉摇了摇头,“木已成舟了,别难为他。”缓步向前,忽然又顿了下来,“司礼监衙门在什么地方?”

  铜环说:“在万岁山后头,寿皇殿的斜对角儿。殿下问这个干什么?”

  她笑了笑,“我想上那儿瞧瞧他去。”

  这也是突发奇想,以前她循规蹈矩,等闲不敢出宫,只有一回,是在大哥哥驾崩后,她愁闷极了跑出去,半道上还遇见了肖铎和音楼,没能玩儿尽兴,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了。现在呢,估摸着皇上也不会再过问她了,她想上司礼监找他说说话……也许并没有什么真正可说的,就是想去看看他。

  铜环显然很惊讶,但是没有出言阻止她,压抑得太过了怕她承受不住,现在她想做什么,尽量顺着她就是了。

  她道好,“奴婢安排,让殿下出宫。”

  她抬了抬手说不必,“我就这么去,看谁敢拦我。”

  她披着杏黄牡丹纹斗篷,乌鸦鸦的辫子垂在背后,辫梢上绑琉璃珠缎带,一路走,一路有回响。这次颇有些豁出去的做派,铜环怔了片刻,方匆匆跟上去。

  她走得旁若无人,到了顺贞门上,两边禁卫压刀林立,即便是活着的人,看上去也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她要过门禁,果然有锦衣卫上来拦阻,揖手道:“宫眷没有圣谕不得出宫,请贵人荣返。”

  她昂首瞥了他一眼,“我不是你们万岁爷的宫眷,我是合德长公主,要出宫,谁也不许啰嗦。”

  十五岁的孩子,论威望是没有多少,但那份凛然的气势,也叫人小觑不得。众人一惊,皆揖手行礼,挡她去路是再也不敢的,但是平白放长公主出宫,万一出了事,谁能够担当?

  于是她前脚迈出宫门,后脚校尉就点了人亲自护卫,婉婉十分不悦,猛然回身,恨恨看着他们,“你们拿我当囚犯了吗?再跟着,我治你们的罪。”

  校尉很为难,“臣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让殿下独自出宫。殿下要去哪里,臣等护送殿下,这是为殿下的安全着想,请殿下包涵。”

  “前呼后拥,唯恐人家不知道我是谁。”她蹙了眉,指指铜环,“这么大的人在你们眼前,你们竟说我是‘独自’,眼大无神,怎么替皇上当差!”

  校尉挨了一通呲哒,皮糙肉厚也不觉着什么,还想跟上,铜环断了他们的前路,“殿下不出内城,是往司礼监去,大人们不必跟着,奴婢自会护殿下周全。”

  她是肖铎千挑万选的人,自然不只会端茶送水。那些锦衣卫见她袖中名牌微露,便依言退回了顺贞门内。

  婉婉大步往前走,回头看了看,果然没有人再跟着了,心里有些高兴,和铜环嘟囔:“我最讨厌的就是锦衣卫,狗仗人势,弄得朝廷乌烟瘴气。”

  许是爱屋及乌,明明东厂更跋扈,她却因为肖铎的关系,丝毫不排斥。铜环向她一笑,“都是听命于人,有时候不得不扮演人憎鬼恶的角色罢了。”

  她扬了扬眉不予置评,绕过万寿山从北中门出去,进了司礼监夹道。

  那地方都是当班的太监,因为今天上头的人出去伺候差事了,剩下的以曹春盎为首,在屋子里围炉坐着,烘地瓜、吃花生米。婉婉出现在门上的时候,大伙儿一阵愣神,待看清了,猛地蹦起来上前打拱磕头,“我的殿下,您怎么来了?”

  婉婉在寒风里走了一程,冻得脸都红了,往正堂里看了一眼,“我出宫走走……厂臣还没回来吗?”

  曹春盎道是,“今儿事多,一时半会儿且回不来呢!”边说边迎她进暖阁里,掸了掸南炕安置她坐下,“这是咱们督主办公的地儿,平常歇息也在这儿,司礼监数这儿最香最干净。您先暖和暖和,奴婢这就打发人给督主传话儿,立时预备起来,送殿下回宫。”

  她说不忙,“我等厂臣回来。”

  曹春盎看了铜环一眼,应个是,却行退出了暖阁。

  她环顾四周,暖阁收拾得精巧雅致,挂字画,使蓝底团寿的坐褥,炕几上的博山炉里点了上好的沉水,所以是“最香”的地方。他平时走在紫禁城里,来去都是孑然一人,她从没有去过他的值房,也不了解他生活的环境。这回来,仿佛突然踏进了他的世界,近得几乎不真切了。

  她随手翻炕几上的书,他读《抱朴子》,“金石不能比其刚,湛露不能等其柔……”倒和他的为人很像。这书有奇效,看了一会儿,心里不像先前那么慌乱了,逐渐可以沉淀下来。她把手压在膝上,这屋子里处处都有他的味道,真好,她不要别的,只要知道他还在。自打他娶了彤云,离她愈发远了,他心里终究只有音楼,自己却要隔着音楼和彤云,细想起来实在悲哀。

  先前来时,不惧严寒,一心就想见他。可是到了这里,在他的暖阁呆了两盏茶时候,她又改主意了。他的差事和大臣们不同,只怕皇帝回宫后也不得闲,自己巴巴儿坐在这里,最后能等到什么?就算等到了,又能说什么?

  她站起身,铜环趋步上前来,“殿下?”

  她垂着手,脸上淡淡的,“这个时辰大典早完了,料他没空,我不想再等了。”

  她踏出暖阁,曹春盎忙接应,“奴婢给殿下排驾,送殿下回宫。”

  她说不必,“我就是出来走走,怎么来的还怎么回去。”

  她披着斗篷出司礼监大门,这里不像宫里那么周密,十二监扎堆的去处,西有尚衣监,东有酒醋面局,出了胡同路人往来,和外面的坊院相差无几。

  顺着来时的路折返,总有些意兴阑珊,走到拐角处乍一抬头,见不远处有个穿石青箭衣的人负手而立,侧脸掩在玄狐围领下,看样子那么熟悉。

  是他!原本已经一潭死水的心,顿时又起微澜。三月未见,她以为对他的歉意早没了,谁知半路遇上,那种尴尬简直叫人难以招架。

  她忙扯铜环的袖子,打算在他回头之前退回司礼监去,可惜晚了一步,彼此相隔不过十步远,她再快快不过眼锋。他还是发现了她,深邃的一双眸既无风雨也无晴,却能够洞穿人心。

  婉婉措手不及,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应对,还是他主动,对她长长做了一揖,“潭柘寺一别恰满三月,多谢长公主殿下。”

  

☆、移根换叶

  多谢她未嫁,还是有意说反话,责问她那天为什么没有兑现承诺?

  婉婉才发现自己那么胆小怕事,他说话的时候,她就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然后他说完,视线轻轻落在她脸上,她愈发窘得厉害了。

  铜环因为皇上已经赐婚的缘故,对他恭恭敬敬行礼,遭婉婉狠狠一扽。纳罕看她,她武装起了公主全部的骄傲,昂首道:“真是巧得厉害,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王爷是专程来等我的吗?”

  他眼里光彩微敛,并没有回答是或不是,只道:“我先前接了宫里传出的旨意,殿下大约也知悉了吧?”

  婉婉脸上不由一红,他这话提醒了她,他们现在已经算是未婚夫妻,不管她承不承认,这件事几乎已经板上钉钉,应该再也没有转圜了。她气闷不已,自己心里不痛快,知道不应当冲他使性子,但依旧有点怨怪他。

  她脸上有了厌倦的神色,“王爷要是能够好好治家,何至于出今天这种叫人哭笑不得的事。”

  她绝口不提上回城楼失约,他心里隐隐怅惘,追根究底查明情由,果真是变卦了。

  或许她是看不起他的,做了乌龟才攀龙附凤,有什么可炫耀。他对这件事本身无关痛痒,毕竟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谋划的,如今目的达成,满心欢喜。但是长公主殿下并不这么看,如此尴尬的情况下被迫出降,她受了连累,必须和他一起承受流言,自尊心便一百二十分的受不了。

  他暂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荣耀,对不起她,以后到了他身边,慢慢弥补就是了。他看着晚风里冻得脸色发僵的她,受她两句数落也不往心里去,转身比了比手,“时候不早了,我送殿下回宫。今儿殿下不愿意和我说话,等日后平了怒气再说不迟。”一面回首望司礼监方向,幽幽道,“我原本也是来找肖掌印的,不巧他没回来。倘或他在,大概不会叫殿下走在寒风里……”

  接旨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肖铎,对他来说确实讽刺。公主太年轻,多年来又习惯倚重他,想把他从她心里拔除,还得下一番苦工。他现在的心情是拈着酸,但怨而不怒,公主少不经事,没有错,错的是那个故作姿态的假太监。

  他和她接触不多,然而对她的了解比任何人都要深。她是吃软不吃硬的脾气,自己越做小伏低,她才越容易接受你。

  她傲然走在前面,他微微挫后一点,不时看她一眼,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触。也许喜欢一个人就是这种感觉,可以没有原则地包容,即便她无礼透顶,他也觉得可喜可爱。

  婉婉因为他跟在身旁,颇有芒刺在背的无奈。今天半道遇上,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凑巧。有时候她也不免怀疑,他总是出现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真有些刻意而为的嫌疑。可是每回见到他的人,这种疑惑又没了,重新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她拿眼梢瞥他,风雅澹泊,没有半丝急进冒失,他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此,莫名其妙令人心服口服。这个寒冬过后自己就要嫁给他……嫁给他,一辈子和他在一起……婉婉望向天边流云,还是打翻了五味瓶,舌根上开始隐隐作苦。

  “殿下如果舍不得离开京城,等大礼过后,我再带殿下回来。”他忽然说,“这事来得仓促,我知道殿下不安,不碍的,咱们可以缓和着来,殿下没有接受我之前,我绝不冒进,请殿下放心。我于殿下,确实是高攀,殿下不情愿也是应当的。但请殿下相信,良时的一片真心,天地可鉴,那日在潭柘寺里对您说的话,也没有半句诳语。”

  什么绝不冒进,婉婉又羞又恼,他的温情脉脉,全都打成了别有用心。

  快到顺贞门了,门券深深,尽头是另一个世界。她回过身来冷冷一笑,“我下降南苑,怕入了你宇文氏的门,就半点由不得我了。”

  他拱起手来向她作揖,“我是外姓藩王,在长公主面前,其实应当自称臣。长公主与臣是君臣之别,臣绝不敢违逆长公主。”

  她说好,好字尤其干脆利落,“那就请王爷立于贞顺门前,无令不得移步,希望王爷说到做到。”

  她一股倨傲的语气,脸上还带着委屈后的执拗。从小娇惯的女孩子,就算再识大体,也有任性妄为的时候。他却没有任何不悦,颔首说好,就站在她指定的地方,面向寒风凛凛而立。

  婉婉粗喘了两口气,拂袖便进了顺贞门。一直往前走,拐弯进夹道了,也没有回头看一眼。

  铜环亦步亦趋跟着她,“殿下这样怕是不好。”

  “有什么不好?他也认定了我和他是君臣之别,让他站着,他就得站着!”她迈进毓德宫,气咻咻地斥了一句,“不许再说他,我肚子饿了,传吃的来。”

  于是寝宫里重新按部就班,公主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有定规,她用了点心和果子,歪在炕上开始看书,一看便是两个时辰,居然彻底把南苑王给忘记了。

  皇帝来时满面怒容,进了寝宫直冲她面前,厉声质问:“你怎么能这么胡闹!”

  婉婉甚至没有下炕迎接他,别过脸道:“我哪里胡闹了,请皇上明示。”

  皇帝的大袖挥得呼呼作响,“朕才给你下旨,你就为难南苑王,这不是存心不给朕脸吗?这么大冷的天儿,你让他像靶子似的立在贞顺门外,叫人瞧了好瞧?你虽是长公主,人家好歹也是个藩王,你长到十五岁了,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叫朕怎么说你!”

  婉婉才想起那件事来,不免一惊,慌忙转头看铜环,铜环的眼神已经确认了,她到现在还没松口让人回去。

  两个时辰,南方来的人,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会不会给冻死?

  “他还在那里?”

  皇帝哼了声,“朕命人劝他回去,结果他是个认死理的,牙关都冻得掰不开了,还说呢,没有长公主的令儿,就是冻死也不挪窝。”

  皇帝因为自己和音阁的那件事,最好就是悄没声儿的了结了算完,谁知这个妹妹偏出幺蛾子,他心里实在不甚欢喜。见她呆愣愣地坐在炕上,更觉得她眼里没自己了,蹙眉道:“朕来了这半日,你既不迎驾也不请安,哪里来的好规矩?”

  他嗓门提得高,结实吓了她一跳。今天的这道旨意她本来就不满,现在他又登门兴师问罪起来,她可顾不得他的身份了,拿腿一蹬,把炕上隐囊朝他蹬了过去。

  “你是皇上,我是你的奴才,怪道要把我打发出去,嫌我吃了你的饭罢了。这毓德宫是爹爹赐给我的,你宫里人装不下了,要我腾地方,早早儿明说就是了,何必拐弯抹角!我难为南苑王也碍着你,你对他比对我亲。你再来闹我,我上奉先殿哭爹爹和娘去,这辈子也不出来了!”

  她一向温和有礼,今天撒起泼来,满嘴你啊我的,边哭边说,皇帝都有些傻眼了。这是吃错药了吧,还是受了刺激要疯啊?皇帝不敢再说她了,忙换了口风安抚她,“好了好了,你愿意他站着,就是站到明天也无妨。不过你记着,他这会儿是你的人了,倘或死了,你一个长公主,落个望门寡的名声,好听来着?”眼见她又要发作,吓得按住翼善冠,慌慌张张跑了出来。

  崇茂上前接应他,他回身朝南窗上看了看,长公主透过玻璃依旧狠狠瞪着他,他咽了口唾沫,“让肖铎来劝劝她吧,看样子不好了。还有,传个太医来给她瞧瞧,发现得早,兴许还有救。”

  皇帝忧心忡忡去了,婉婉气得痛哭:“什么哥哥,早没了人情味儿,还在我这儿装大铆钉!”

  小酉直吐舌头,“这宫里也只有您敢这么和怹说话了。您别忙着置气了,南苑王还在风口上立着呢,回头死了怎么办?”

  她不情不愿地下炕,嘴里嘀嘀咕咕埋怨着:“个个都来逼我,往后的日子更不得活了。”

  从寝宫过去有段路,原本打发人传个话也行,可自己终究不好意思,还是得亲自过去看看。

  外面真冷,风里夹着细雪,扫在脸上生疼。她躲在伞底,依旧冻得够呛,那个南苑王如果不知道避让,大概和傻子也无异了。她一直认定皇帝蒙骗她,走到半道上还是将信将疑。可临近顺贞门,透过那大开的门扉就见他顶风立在那里,两肩和帽子上已经积起了雪,即便很倒霉,也不显得狼狈和落魄。

  小酉拿肩顶顶她,她叹了口气,“你去传我的话,让他回去吧!”说完又嘟囔,“老南苑王是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要不怎么让他袭了爵位?”

  其实上一辈的南苑王统共有六个儿子,十来个闺女,最终选定他,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现在看来,不说旁的,光是这份忍辱负重,就已经叫人刮目相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6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金银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