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前攻略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容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91 KB   上传时间:2016-10-18 19:12:47

皇后大病一场,卧病在床好些时日。皇帝久违地去了一趟坤宁宫,见皇后面色苍白,躺在床上忧心忡忡的。

他俯身看了看她,轻声问道:“感觉如何?好些了没?”

皇后抬眼时,眼圈微红,低低地叫了声:“皇上。”

她本来生得就很好,此刻病容也仍是清秀好看,一如从前。皇帝与她其实也是有感情的,毕竟太傅昔日还在时,他与皇后常常见面,他待她很好,时常送些小玩意儿,澜春有的她也有份,皇帝把她们都视若姊妹。

见她这副模样,皇帝蹙起了眉头,轻声道:“你好好养病,别的无需多想。”

“是我害了您。”她有些哽咽,支着身子想坐起来,“当初若不是我一心想保全父亲的脸面,要您娶我做了太子妃,您如今也不会这样捉襟见肘,被人把大皇子的身世拿来当话柄。”

任谁被戴了绿帽子都是奇耻大辱,何况这人还是皇帝?

皇帝感念太傅的恩情,可当时自顾不暇,保护不了她,索性听了她的主意,将她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却也为今日买下了一颗恶性种子。那种子一旦爆发,还挑在了今日这节骨眼上爆发,不可谓不惊天动地。

皇帝只摇摇头,平静道:“选择是朕做的,与你无关。今日之事你大可不必为之焦虑,眼下外头正乱,朕也无暇顾及你,盼着你能好好顾惜自己的身子,太傅泉下有知,也当瞑目。”

他又温言相劝好一阵子,才转身离去。

离去前,大皇子来了,怯生生地跪在地上给他磕头,叫了一声:“父皇。”

皇帝顿住脚步,看着他柔弱的小脸,最终还是弯腰把他扶了起来,替他拍拍膝盖上的灰:“不必多礼。你母后今日病着,你多陪陪她,听她的话。”

大皇子点点头,有些渴望地对他说:“父皇,您用过晚膳了吗?”

皇帝看他片刻,最终还是摇摇头:“前头还有事情要忙,朕就不留下来了,你与你母后用膳吧。”

虽说上一代的事情不应迁怒到孩童身上,但皇帝能给的都给的了,至于父爱,那是不能给的东西。帝王一辈子精力有限,要顾及的也太多,他的爱要给天下苍生,还要给自己爱的人,他可以不计前嫌让这孩子享受一个皇子能拥有的一切,但是父爱,他给不了。

大皇子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脸色煞白煞白的。

他有些无措,有些想哭,那些传言他也听到了,从前只觉得是不是自己不乖巧,父皇不疼,母后不爱,可如今他像是有了心魔。

难道他真的不是父皇的亲生儿子?

不,不会的,他是皇子,是父皇唯一的儿子。他的母亲是端庄高雅的皇后,他怎么可能不是父皇的儿子?

***

皇帝走后,皇后那点隐隐的泪光慢慢消失了。

大皇子进来了,垂眸给她请安,又不自觉地抬眼望她,忧心忡忡的样子难以掩饰。

“母后,您好些了吗?”他小心翼翼地凑过来,却不敢靠的太近。

皇后定睛瞧了瞧他,他虽不是皇帝的亲生儿子,却长得有几分顾家人的模样,那鼻子,那眉眼……已经十三岁了,十三年一晃就过去了,她还在这深宫里做着个有名无实的皇后,带着这样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子。

她已从少女变作今日乏味暗淡的妇女,人生好像停止在了十七岁那年,此后像是夜空失去星辰,再也没了光彩。

她从前一直疲于跟大皇子说话的,此刻却忽然抬眼问他:“奕熙,你将来有什么理想吗?”

大皇子一愣。

她耐心解释说:“理想就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大皇子的眼神亮了,却只是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儿臣,儿臣想做一个像父皇那样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她望着他酷似那人的眉眼,慢慢地弯起了唇角:“是吗?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片刻后,她轻声说:“很好,很好……”

窗外是金秋时分,她侧头看去,像是越过秋日的京城,望见了冰封万里的某处。

奕熙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像皇帝那样。那,何不做个皇帝?

思绪又回到多年前,当她还在太傅府时,那时候她还是一个青葱的小姑娘,憧憬着世间最美的一切。

她遇见了一个男子,那人有着美到惊心的容颜,会似笑非笑弯着唇角玩味地问她:“打扮得这么美,是为了叫我见之忘俗,一见倾心?”

她涨红了脸说:“别往自己脸上贴金!”

他就边笑边漫不经心地说:“天下间的人站在我面前都黯然失色,用不着做这些无用功。你平常那样就很好,好花不需饰,自有暗香来。美这种事情交给我就成。”

他还会亲手做风筝,带着她去郊外放飞,奇怪的是他总在那风筝飞到最高处时,忽然间扯断线,将它放走。

她惊呼:“风筝飞走了!”

他却只是将手中的木柄朝地上一扔,回头平静道:“是啊,飞走了。”

她不解:“你是故意的?”

他抬眼看她:“是啊,故意的。我做的是只鸟,是鸟就想飞,放出去了又哪有拉回来的道理?让它飞吧,飞得越远越好。”

她是不明白那个人的心思,从来就不太明白,他在京城的那些年,她总是看着他做尽莫名其妙之事。她偶尔会问为什么,可就连他的回答也总是莫名其妙,她最后也懒得问了。

她甚至不知道那人为什么靠近了她,明明她的父亲是太傅,他不应该接近她的。

一开始她以为他不怀好心,可他没有做任何伤害她的事,只是作伴而已。偶尔谈谈天,偶尔说些彼此都不太懂的话,但他说,她便听着。

他身子骨不好,听说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病,总也要喝药,天气一变就犯病。大概也是因为这样,他的脾气也不好,开心时就说话挺刻薄了,丝毫不懂得避讳别人,而一旦发起脾气来,见什么砸什么,还会说些更难听的话。

她刚开始也跟他置气,可他气完了又回头若无其事地找她:“走,放风筝去!”

他长得那样好看,像顾家人,可又比顾家人更秀气艳丽。大概是同情他的病,她也气不起来了,只在心里抱怨两句,又一声不吭跟着他出去了。

父亲为了太子的大业,成日在宫中授课。母亲早就没了,府中没人能管束她。

她跟着他就像一只自由的鸟,像那只飞上了天就再也不愿回来的风筝。后来她才发现,她和他是一样的,一种人,心是野的,无论如何都不愿被束缚住。

再接着,父亲死了。她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定国公要害太子,可到头来她的父亲却因为忠心耿耿,宁可自己死了也要保全太子。

她其实一度恨怨恨太子的,他到底有什么本事,叫父亲愿意抛下她,抛下这个家,成日留连在那紫禁城里头?就连母亲的忌日,父亲也未曾停留府中。她有时候真怀疑自己不是父亲的女儿,太子才是他的儿子!

再后来她义无反顾跟了他,只可惜短短数月,天下大变。

他本该成为皇帝,登上金銮大殿,可定国公因为独子之死忽然倒戈,他没了兵权,朝中大臣早已为太子所用,先帝的遗诏被太子瞒下,一切都变了。

那人离开了京城,走之前见了她,她泪眼婆娑地要跟他一道走,说自己已有了他的身孕。

他却摇头,坚定地说:“你得留下来,留在宫里,当上皇后。”

十三年过去,很多当初不理解的事真相大白,她也终于明白,她留在宫里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好的事。他需要一个内应,任谁也想不到,那个内应会是当今皇后。

她抬眼看着大皇子,那个皇帝一直以为只是个普通小卒玷、污她后生下的孩子,看看那眉眼,那神情,明明就是顾家的血脉。她忽然温柔地朝他招招手:“过来,奕熙,让母后好好看看你。”

她冷落他太久了,为了不让皇帝看出端倪,为了不让任何人看出端倪,她一直假意冷淡。

可不是这样的。

他是她与那人的孩子,她怎么可能不爱他呢?

☆、第92章 让皇位

第九十二章

“奕熙,奕熙……”皇后一声一声轻轻地唤着他的名字,眼神里是从未有过的温柔。她从这孩子稚嫩的眉眼间,依稀看见了远在天边的那个人,她与他初识不久时,他就带着这样略微稚气的眉眼,高兴时飞扬跋扈,生气时阴阳怪气。

他的好,他的坏,她都想念。

有时候她其实自己也分不清,自己想念的到底是他,还是他身上所承载的关于她青春岁月的记忆。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她爱着那段岁月,原因不过是那段岁月里有一个他。若不是他,她也像个孤家寡人,无人怜惜。

皇后从来没有这样温柔地注视过奕熙,奕熙怔怔地站在那里,不可置信地望着记忆中从来都冷漠安静的母亲,眼眶都红了。

他原本不敢说这话的,可母亲这样温柔地爱抚着他,他终于还是哽咽着说出了口:“母后,他们,他们都说……”

他嗫嚅着。

皇后摸着他的发顶,轻声问:“他们说什么了?”

“他们说,说我不是父皇的孩子……”奕熙面色苍白地抬头去看她,怕她发怒,怕她好不容易温柔下来的此刻会猛然变成他记忆里关于过去的片段。

可皇后没有发怒,她只是一下一下摸着他的发,用那样温柔的目光继续注视着他,轻声问了句:“你很在意这件事?”

他毫不迟疑地点头,一下又一下。

皇后笑了:“那你希望自己是他的孩子吗?”

他再次点头,坚定地说:“我一定是父皇的孩子。”

那语气里透着满满的骄傲,仿佛坐在皇位上那人是多么高高在上、叫人仰视又倾慕的人。皇后顿了顿,收回手来,低声问:“为什么?因为他是皇帝?”

奕熙说:“因为他是好皇帝。”

勤政爱民,受人拥戴,父皇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君王。他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样的人,也希望那样的人是他的父亲。

皇后沉默片刻,侧开头去,慢慢地说了句:“好皇帝不一定是个好父亲。”

奕熙不明白她的话是什么意思,只怔怔地望着她,下一刻,她又一次把他揽进怀里,第一次亲了亲他的额头:“奕熙,母亲希望你不管将来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过去没有什么好怕的,将来也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你放心,母亲会把一切都为你安排好。”

她侧头望向远方,唇角微微扬起。

***

这年初冬,方淮在边境与东躲西藏打游击战的西疆军队来回接触了很多次,西疆人并不善于谋略,人数也不若大兴这样多,若是正面交兵,多半会输。

可那哈察不知怎的,一改往日的蛮子作风,狡猾无比地躲躲藏藏,游击战打了不少,就是不与朝廷起正面冲突。

与此同时,淮北的四王爷终于行动起来,以驱逐昏君、复我大兴的名义,率兵往京城来了。

天下异象百生,天灾**齐齐到来,原本就人心惶惶的大兴百姓竟不知到底该拥护当今皇帝,还是这位传说有先帝遗诏的真命天子。平民永远都是这样,那金銮宝殿之上坐着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否过上安生日子,重要的是吃不吃得饱、穿不穿得暖。

淮北的军队为老四所用,旧日部下有不少已然光明正大拥戴他,朝廷的兵力大都在西疆与哈察作战,一部分还在黄河一带为灾区奔波,京城已然沦为空城,兵力不足,岌岌可危。

文武百官跪在乾清宫门外,高呼请皇帝召回大军,守住京城,与伪王一战。

可皇帝站在那里,看得很清楚。

老四不就是这个意图吗?这一局无非两个结果,要么皇帝把大军召回,为了皇位与他大战一场,任由边境被铁蹄践踏得寸草不生、血流成河;要么任大军将西疆人的军队驱逐出境,可京城失守,大兴虽保住了安宁,可他这个皇帝却会被人取而代之。

老四看得很清楚,他这个做皇帝的心里,孰轻孰重,早已有分晓。

皇帝不允,沉默地望着天边,就是不肯召回在西疆作战的军队。方淮的信使数次快马加鞭传书回京,听说一路上不带停歇,马都死了好多匹。他也请求皇帝召回大军,至少召回部分大军,保住京城。

可皇帝按捺住了,一直不肯让他回来。

吏部尚书老泪纵横地跪在地上,长声道:“皇上,老臣求您了,边疆虽吃紧,但皇位稳住,人心才能稳住!若是西疆人被赶出去了,可您有了什么万一,新帝登基,百姓会是什么样?天下会是什么样?四王爷不是个安生的主儿,他不堪负此重任,也绝无可能成为像您一样的明君!求皇上明鉴,召回大军吧!”

朝中又一老臣出列,跪地磕头:“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边境损失的至多是几座城池,可若是京城沦陷,皇位落入四王爷手中,天下都会大乱啊!求皇上召回大军,保住京城!”

那一地长跪不起的人磕头长呼,老泪纵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御前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