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前攻略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容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91 KB   上传时间:2016-10-18 19:12:47

  昭阳讪讪地缩回手来:“皇上,这些都是奴婢亲手做的,奴婢也都尝过一遍了,没有半点问题。”

  皇帝嗯了一声,似乎觉得用手去拿不太雅观,便让德安拿了副象牙筷子来。可花生滑溜溜的,马蹄糕软软糯糯,也不好夹。

  昭阳替他夹起来,伺候他吃,见他脸色不错,才小心翼翼道:“皇上,吃这些零嘴儿合该用手拈着吃才是,这筷子虽好,但到底就没了吃零嘴儿的悠闲劲。您瞧这核桃,这花生,奴婢看着大年三十儿在太明湖边看焰火的太监宫女们都是捧在油纸包里,一颗颗往嘴里扔,嚼得咯嘣脆,这样才有意思呐。”

  德安眯缝着眼睛斥责她:“大胆!主子爷是什么人,能跟咱们这些做奴才的相提并论不成?你这丫头嘴上没把,说话不过脑子吗?”

  昭阳吓一大跳,赶忙低头认错:“是是是,是奴婢说话不过脑子,大总管教训得是!”

  皇帝也没计较,倒是真如她所说,用手拈了颗花生扔嘴里,片刻后唇角一弯,轻哂:“当真自在许多。”

  皇上长得真好看呐,昭阳有些失神。上一次见他时他板着脸,眉头一蹙,她压根不敢抬头瞧他,只觉九五之尊的威仪没法直视。可今日她凑近了看,才发现他就算是蹙着眉,也是个威严好看的皇帝。而眼下他竟笑了,红艳艳的唇瓣叫人想到熠熠生辉的玛瑙串,那双眼睛漆黑透亮,像墨一样透着书香。

  皇帝见她呆头呆脑的样子,忽然想起什么,敛了笑意道:“朕问你,每月初八佟贵妃那儿的吃食是你做的吧?”

  昭阳一惊,收回心神:“回皇上,是奴婢……教贵妃娘娘做的。”

  “教?”皇帝笑了一声,“手把手地教?你站在旁边看着,贵妃亲自动手?”

  他这笑声很有威慑力,简直没有半分笑意,目光如炬,像是要在她身上烧出两个大窟窿。昭阳不敢扯谎,却又怕贵妃将来追究起来她没好果子吃,便木愣愣地杵在那,不敢言语了。

  好在皇帝没跟她计较这个,只问:“那羊眼包子真是康熙皇帝吃过的?”

  昭阳赶忙道:“这个真假奴婢不知,但民间都这么说的。”

  “那无锡排骨呢,当初济公和尚真用蒲扇叶子和没肉的排骨煮出了一锅肉排来?”皇帝又问。

  昭阳笑了:“哪能呢?左不过是那家熟肉掌柜的为了招揽生意,瞎说八道罢了。不过这无锡排骨当真是无锡一绝,传着传着,就传得跟真有其事似的,美名在外,金玉其中,倒真有很多人叫好。”

  这些稀奇古怪的事她倒知道的挺多,皇帝可没没听说过一道菜的背后也有那么多故事,好奇心便上来了:“你还知道些别的什么名菜?”

  这可是问到她的长板上了,昭阳笑眯眯张口就来:“皇上知道龙凤喜饼吗?”她忽然间放得太开了,抬眼才发现皇帝的脸上明摆着四个大字:朕不知道。赶紧的,她自说自话下去,“这龙凤喜饼呐是湖北的传统名点,清甜香脆,大如月盘,每个足有一斤重呢!说起这龙凤喜饼,和刘备关系不小。有首民谣唱得好:刘备东吴去成亲,才把龙凤喜饼兴。”

  她声音清脆悦耳,不矫情,还带着三分姑娘家少有的爽快利落:“传说三国时期,孙权佯称要把妹子嫁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去东吴扣留起来,以刘备换荆州。当然啦,这是个计谋,孙权才不是真的要把妹子嫁给他呢,所以这事儿只有他知道,整个东吴百姓都不知道。没成想诸葛亮一眼就识破了他的奸计,索性将计就计,护送刘备去了东吴,一到东吴就把事先做好的龙凤喜饼四处散发给百姓,大肆宣扬即将迎娶孙权的妹子。这下可好,整个东吴都知道这回事了,孙权哪能反悔?后来,龙凤喜饼就成了东吴的名点,喏,就是现在的湖北一带。”

  她说得挺开心,笑起来眼睛弯成了天边的月牙,两颊有梨涡,小小的却很深,像是年画上讨喜的胖娃娃:“要我说,诸葛孔明真是这天底下顶顶聪明的人。”

  皇帝看她片刻,颇有些不以为然。

  将计就计这一招,何止诸葛亮,他也会使。那他呢,他又算不算得上这天底下顶顶聪明的人?

  跟着她又讲了杨贵妃和贵妃鸡的故事,南宋末代皇帝赵昺与护国菜的故事,那些有的没的、稀奇古怪的故事从她嘴里跑出来,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真人真事。

  昭阳说得口渴,嗓子忽然哑了那么一瞬,皇帝失笑,大度地嘱咐德安给她倒杯茶来。昭阳大惊失色,赶忙起身抢在德安前头,还赔笑说:“哪儿能劳烦大总管替我做这种事呢?小的自己来,自己来。”

  一边说着,她一边倒满一杯,先恭恭敬敬端给皇帝:“皇上也听渴了吧?喝杯茶。”

  第二杯端给德安:“大总管您喝。”

  第三杯给自己,豪气万丈地对着皇帝一敬:“奴婢今儿得见龙颜,三生有幸给皇上您献宝讲故事,真真是上辈子修了几百年的福,坟头上冒青烟啦!”

  说罢一饮而尽。

  瞧见皇帝就跟瞧什么似的看着她,她赶忙趁机开溜,称是时候回司膳司做事了,否则姑姑知道她偷懒又是一顿好骂。恭恭敬敬地行个大礼,昭阳终于等来皇帝摆手,让她退下吧。

  她如释重负,欢天喜地地退出大殿,门还没合上就听见下一句:“这食盒里的东西……”

  抬头,她等着主子示下,示完了她才好溜之大吉,哪知道……

  “明儿再送一盒来。”皇帝的语气稀疏平常,末了再添一句,“哦,那个什么龙凤喜饼也做一点,不要一斤一个的那种,做小些,一口一个刚刚好。少放点糖,朕不爱吃太甜的东西。”

  明,明儿还来?昭阳犹如五雷轰顶,站在原地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换地图了,皇帝要下江南。

昨天有妹纸问昭阳与皇帝是不是有家仇,但本文作者致力于吃吃喝喝谈恋爱爬床那些事,不爱什么国仇家恨。所以大家请放心,没有这种虐心梗。

昭阳身世的确有秘密,但不妨碍感情发展,也不会玩什么你爱我我要杀了你这种戏码=3=

接下来要开始撩撩妹,撩撩胃了,老司机容哥要开车了,大家上车吗?

☆、下江南

  第九章

  皇帝大病三日了,宫中流言四起,就连鬼神之说也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

  外面寒月高照,屋内的流云与昭阳头挨头睡在一处,压低了嗓音:“我今天听人说,皇上的病来得有古怪。”

  昭阳一怔:“有什么古怪?”

  流云把听来的传言神神叨叨地说给她听:“外面的人都说皇上不过是去了趟太庙,就忽然一病不起,约莫是先帝他老人家对皇上这些年做的事不满意,所以才在地下施了法。”

  她顿了顿,奇道:“皇上做了什么事惹他不高兴了?这十年来皇上励精图治,勤于国政,先帝惹那么堆烂摊子全是皇上登基后一一收拾的,他老人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先帝虽然做皇帝是差了点,但胜在有人情味儿啊。”流云跟她咬耳朵,“你知道先帝生前最倚重谁吗?定国公呀,定国公当初替先帝立下汗马功劳,先帝事事听取他的意见。可先帝才撒手一走没多久,定国公也跟着走了,皇上他居然把定国公府满门流放,当初的一代权臣府邸就这么轻而易举易主了。你说说,先帝能不气吗?”

  流云说完就等昭阳的反应,可昭阳老半天没吭声,她推了推昭阳:“你怎么不说话呀?”

  昭阳好像走神走得厉害,茫然地望着窗外,良久才道:“可定国公……是奸臣,坏事做了那么多,皇上但凡头脑清醒些,都不会轻饶。”

  何况他是明君。

  ***

  昭阳琢磨不透,皇帝他看起来身体康健、毫无异样,为何称病,又为何放任流言四起呢?

  次日她依然按照皇帝嘱咐,做了一食盒的零嘴往养心殿去了。哪知道德安引她进了殿,殿中却不止皇帝一人,还有个身着宫装面容姣好的姑娘坐在那。

  昭阳没见过澜春长公主,但看这年纪、打扮和她那与皇帝有五六分相似的容貌,宫中除了她再也找不出第二人,遂恭恭敬敬请安:“奴婢昭阳参见皇上,参见长公主。”

  澜春好奇地看着她:“你是二哥跟前的人?我怎么没见过你?”

  皇帝招手,让昭阳把食盒拿过去,侧头对澜春解释道:“不是我跟前的,是司膳司的人。”

  昭阳很殷勤地替皇帝掀开食盒盖子,澜春凑过来一看,惊道:“咦,这不是那日赵侍郎……”她恍然大悟,睁大了眼睛瞧着昭阳,“这些东西是你做的呀?”

  昭阳愣住,不明就里地点点头。

  哪知道澜春蓦地笑起来,侧头望着皇帝:“二哥,原来她就是你的救命恩人啊!若不是她那包——”

  “澜春。”皇帝适时打断了她,面色不太自然,“你手还没好全,不宜在外久留,还是回自己宫里去好好将养着。”

  昭阳却分明听清了澜春的话,眼巴巴地追问道:“长公主,您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澜春瞧瞧她茫然的表情,再瞧瞧自家哥哥略微严厉的眼神,扑哧一声笑出来:“没没没,我就随口那么一说,你无须放在心上。”

  她朝皇帝摇摇头,满面春风地走了,临走前还不忘从食盒里抓了满满一把零嘴。

  昭阳眼巴巴地看着她扬长而去,又回过头来望着皇帝,她很想知道救命恩人是什么含义,可皇帝这样子约莫是不会告诉她了。

  德安还是坚持要她先试吃一遍这食盒里的吃食,然后皇帝才能吃。她就连吃个糕饼都心不在焉,不停思索方才澜春长公主的话。

  最后皇帝看着她第三次伸手去抓那仅剩两块的龙凤喜饼,终于还是没忍住拂开她的手:“只剩两块了。”

  语气不太妙。昭阳倏地回过神来,讪讪地请罪:“奴婢没长眼,请皇上责罚。”

  皇帝这一次吃得不太踏实,这典膳心里想的什么明明白白刻在脸上,还眼巴巴地看着他,他连那喜饼到底什么滋味也没尝出来,最后匆匆合上食盒盖子,挥挥手,让她下去了。

  傍晚的时候,方淮来了,在养心殿里一待就是好几柱香的功夫。

  刺杀一事有进展了,那太监负责太庙香火供奉,平日不得私离太庙,更没法与宫外传递消息。方淮把矛头集中在他这几个月以来都与谁接触过,果不其然发现了苗头。奕柔公主生母舒嫔的心腹宫女三番两次趁夜去往太庙,有一次被熟识的宫女遇见,她称自己同族的表哥在太庙当差,抽不开身,她是去递家书的。

  那宫女一面与太庙里的太监接头,一面往宫外递“家书”,打着舒嫔的旗号,内务府的人也不好拦着。

  方淮还查出而舒嫔这几日频频派人前往太医院打听皇帝的病情,一向明哲保身、怯懦安静的她这次竟比后宫任何人都要更关心皇帝的安危。

  皇帝站在大殿里,从西窗照进来的昏黄霞光映在他单薄的中衣上,衣袂如鼓风般荡在空中。他背光而立,面上的神情有些模糊,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案上的端砚,最后慢慢移开,在空中有些迟缓地松了开来。

  方淮道:“皇上一声令下,臣即刻带人前往湘云殿调查此事相关人证物证,将那宫女菡萏带走。”

  “不必了,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查的?”皇帝低低地笑了两声:“我一心盼着舒嫔莫要牵扯进来,只可惜事与愿违。舒庆元在狱中什么都招了,我仍留着他没有发落,还想等到奕柔生辰之后再做打算,结果她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舒庆元是舒嫔的父亲,任江南节度使,负责江南一带盐务相关事宜。国库一年所入十之七八来源于盐务,可江南私盐泛滥,对国库有不小影响,皇帝一心想整治私盐泛滥的风气,但这么多年来派了无数官员去江南,乱子倒是出了不少,可成效甚微。

  三个月前,江南一带大小官员联名上书参了舒庆元一笔,皇帝这才知道原来舒庆元就是这江南盐政出岔子的罪魁祸首!他贪污受贿,包庇私盐富商,当地百姓连盐都吃不起,个个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他将舒庆元压入大牢,舒家满门由重兵把守,听候发落,没想到舒嫔受激,竟然成了刺杀他的内应。刺杀他这种事,皇帝心里清楚幕后真凶是谁,但宫中若无内应,那人的手也伸不了这么长。

  他早有疑心,却仍在等,舒嫔毕竟是奕柔公主生母,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失去亲娘,只可惜舒嫔让他失望了。

  皇帝在霞光里站了很久,才一路走到大殿门口,推开了养心殿闭合好几日的大门。殿内的昏暗刹那间被漫天霞光驱散,他顿了顿,对方淮轻声道:“舒嫔那边朕就不去了,明日朕会拟旨让她去元山寺祈福,此去路途遥遥,舒嫔身子不好,就不用回来了。”

  这是最体面的死法。奕柔是公主,不能有一个刺杀皇帝的生母,否则今后在这宫里有何脸面。

  皇帝顿了顿,又道:“舒庆元在江南敛财无数,一个小小的江南节度使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呵,北郡王一向就打着江南盐政的主意,恐怕他们早有联系。朕这四弟可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当初与朕争这江山争得头破血流,如今都十年过去了,他还没死心。”

  方淮道:“臣以为北郡王之事目前还不足为惧,只是,这些年来舒庆元对江南盐务把控得死死的,江南的盐政今后怕是有好长时间都理不清了,这才是当务之急。”

  皇帝点头,终于踏出了高高的门槛,看着天边最后一道霞光:“朕在这养心殿待得太久,是时候出去活动活动了。下月初三是太傅的忌辰,这么多年朕一直未能亲自去探望他,想来也是朕这做学生的太薄情。方淮,你知会一下孟言和内务府,准备准备,朕要下江南走一趟。”

  ***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都四月了,皇帝忽然心血来潮要下江南。

  他这场大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眨眼间出了养心殿就生龙活虎,再无大碍。

  舒嫔忽然奉旨去往元山寺祈福,皇帝这边又要去江南私访,宫里一时间可忙怀了。内务府人人焦头烂额,司膳司也忙着选人手,毕竟皇帝要出行,没几个靠谱的厨子随行,万一皇帝吃不惯外面的饮食可怎么办?

  昭阳倒是不担心,这种事情自有头上的头上的头上的姑姑们去办,她这种小小的典膳能被选中?呵,除非是她家祖坟又冒青烟了。

  哪晓得不过三两日功夫,乾清宫忽然传旨到了司膳司,皇帝有令,命司膳司典膳昭阳随行下江南。

  尚食局上上下下女官无数,围在司膳司门口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介小小典膳,究竟有多大的脸面才叫皇帝亲自派人来司膳司,指名点姓要她伴驾随行?众人的眼神千变万化,复杂得很呐。

  昭阳恨不得挖个洞把自己埋进去。

  她能说什么?舔着脸笑,说皇帝不爱吃甜爱吃咸,吃了她的零嘴上了瘾?要真这么说了,恐怕皇帝第一个把她叉出去丈毙!天子的脸面可不是拿来这么损的。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这里的妹纸们,七夕快乐:)!

七夕的我还在努力码字,致力于做单身宝宝的好闺蜜。

真的忍心不冒泡就跑了吗?(?????)

☆、眼儿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御前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