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药女淼淼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忆冷香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16-11-02 14:11:04

  董老王妃眼帘低垂,轻声道:“出了这件事,咱们的年都过不好了,府里不能放鞭炮,孩子们会不高兴。”

  “过年只要家人团圆,平安无事就好。”

  “你们家团圆。”董老王妃目光望向了南方,神色黯然,“我家还少一个人。”

  每逢新年,她都会想起悲惨无比的往事,整个人都会蒙上一层忧郁哀愁之色。

  身边的人会被她的情绪感染,郁郁寡欢,年也过不好。

  厅内的四个大奴婢都认为董老王妃说的这个人是李静,只有徐淼淼知道她说的是李忆云。

  徐淼淼想到去年的冬天刚与李忆云认识没多久,她送他诗,他送她茶,后来她送他吃食,他送她首饰补品斗蓬等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董老王妃美目一亮,问道:“这是你做的诗?”

  徐淼淼一时有种恍惚,好像李忆云在问她,摇摇头柔声道:“不。这是我数年前从一本残诗集上看来的残诗。你喜欢吗?”

  董老王妃竟是笑靥如花,起身拉着徐淼淼的手,道:“当然喜欢。你这就随我去书房。你念残诗我来写。”

  二女进了书房。

  董老王妃特意不让奴婢进来,把门关上,亲自磨墨,而后将宣纸铺展,抬头道:“淼淼,念。”

  徐淼淼走到董老王妃身旁,一字一句的慢慢念,后者还显她念慢了,让她按正常速度念就行。

  “我写好了。”董老王妃将笔放下,对曾经得到李静及几位书法大师夸赞的字相当的自信,笑盈盈望向徐淼淼。

  “您的字跟您的人一样绝妙完美。”

  “你念的残诗跟你的人一样清新脱俗。”

  “这四名残诗可不是我做的,是出自残诗集。”

  “诗集里的诗很多吗?”

  “很多。它们都在我脑海里,我要是刻意的去想,反而想不出来,只能像今个这样在适当的场景下,脑子里灵光一闪,就想出来了。”

  董老王妃低声道:“难怪这个眼界过高的孩子能跟你成为知已,原来你有很多绝妙的残诗。”

  “他不但喜欢残诗,还喜欢我做的一些独特的吃食。他最喜欢吃烧鸡。”徐淼淼见董老王妃目光期待,摇摇头轻声道:“可是您现在不能吃荤腥。”

  “我不能明着吃,还不能暗着吃了?”董老王妃朝徐淼淼使了个可以迷晕她的媚眼,“你下次给我带只烧鸡。”

  徐淼淼笑道:“就您那小猫一样的胃口,一只烧鸡吃得完吗?”

  “不是还有琰儿吗,我这个当娘的不能吃独食不想着他。”

  “好。快过年了,吃点荤腥喜庆。”徐淼淼来东院的目的是安慰董老王妃顺便看看能不能出主意,现在变成了赠残诗,还得了一项带烧鸡过来的秘密任务。

  西院的众人见徐淼淼面色平静的返回,上前来问东院那边的情况。

  “老王妃不会插手此事,让吕伯伯按律法去判凶手的罪。”

  卢亮点点头,不敢不看少女,赞道:“此举甚为高明。”

  赵明圆问道:“姑,书院被人堵住大门,我去了也进不了大门,爷让我回小梨村,你看行吗?”

  徐淼淼柔声道:“行。你哥在县城酒楼,消息灵通,用不了多久就会知道书院着火的事,到时肯定会担忧你的安危,你这就回去,过了年再回书院读书。”

  她这就派了流民出生的奴仆黄大根赶着花生驴车及一些东西送赵明圆返家。

  一日后赵明圆回到了小梨村,黄大根还要回去复命,卸下东西,只跟赵德说了几句话就匆匆走了。

  赵德与花氏见徐家送的东西里面有布、点心、文房四宝,还有猪腿、羊肉,至少价值二十两,均是十分感激。

  柳二已经被镇里的郎中查出怀有身孕,在家里的地位也略有提高,人逢喜事精神爽。

  赵德跟两个儿子道:“咱们家欠徐家的情,只怕这辈子都还不清了。”

  赵明圆想了想,道:“我听姑说,徐家的大管家老乌现在在长安,已经当了七品的官员,能够随意行走东宫。”

  老乌没有参加科考,连秀才都不是,只是徐家人的奴仆,竟然一步登天当了官。

  赵家人包括两个妇人均是满脸震惊。

  赵德感慨道:“老乌读过书识字,懂得事很多,比我强。”

  赵明圆便道:“姑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去长安,肯定是家大业大,会需要用人,但是要用就必须用信得过的人。”

  花氏激动无比的道:“孩他爹,徐家信得过你,你去徐家当大管家,淼淼肯定同意。”

  赵德轻声道:“我想过给徐家当大管家,可这得卖身给徐家为奴。”

  花氏一听,只能摇摇头道:“你可不能卖身当奴仆,明圆还要参加科考。”

  一直沉默不语的赵明正开口道:“爹、娘,过了年我把柳二送娘家住几天,我陪你们去金城给徐家拜年,提一提想去长安给徐家做事,看县主怎么安排法。”

  柳二望着赵明正,欲言又止。

  “好。那就这么定了。”赵德当即拍板。

  花氏欢喜之余,又开始发愁带什么东西去拜年。徐家什么都不缺,但是赵家不能空手去太没诚意了。

  赵德独自坐在房里想了许久,又去赵老汉家,“我家打算去金城徐家拜年,你们家可要跟着去?”

  从村里去趟金城来回的费用很高,许多村里人一辈子都没去过金城。

  赵冬至本来是秋季成亲,岂料静王去世,整个北地的老百姓自发的七七四十九天不办喜事,他的亲事就拖到前些天刚办。

  赵老汉家娶了长孙媳妇,底子被掏空了,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银钱。

  赵老汉很想看看徐家的那些大牲口到了王府会不会被怠慢,可是囊中羞涩,只有开口道:“谁都可以不去,老大必须去。县主给老大接的手指,老大跟着你们去。”

  赵德笑道:“好。那大哥就跟我们去。”

  没过两天,李大狗竟然来到了赵德家,“叔,我听二狗弟说赵小秀才平安回家了,我想问他,可曾知道徐家的消息?”

  赵明圆从书房里出来跟李大狗说了徐家目前在王府寄人篱下,不过董老王妃、王爷十分礼遇徐家,徐家除去怕危险不敢外出,其余的都过得很好。

  李大狗直言道:“县主救过我的命。她现在在金城,还没有去千里之遥的长安。我想过年去金城给县主拜年。”

  “正好。我们家也要去给徐家拜年。”赵德高兴的邀请了李大狗。

  夜晚,长安,皇宫宣政殿。

  一个穿着红袍的太监跪下呈上一个木盒,恭敬的道:“陛下、太子,这是金大人的密信。”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23、124 淼淼终知忆云家族真名

  正在下棋博弈的大唐国最有权势的一对父子放下了手里的棋子,目光均是落在那个木盒上面,仿佛里面有什么珍宝。

  李严穿着紫袍常服,脸上的法令线很深,不怒而威,露出淡淡的笑容,道:“你表姑的医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金素那般重的伤,现在身子恢复的已经能够拿笔写信。”

  “那是。不看她是谁的姑。”李南进宫几个月,一直没有改口叫徐淼淼做表姑。接过木盒打开,里面竟是有十几封信。

  “快,念信!”李严神色有些激动,难道是那件大事成了?

  李南把放在最上面的信打开,“陛下,此番微臣若没有徐县主相救,已经跟您阴阳相隔。”

  李严忍不住岔话道:“金素开头就谢你表姑。”

  “琰王府的一切都如您所料,陇地都督乔立是想杀死老王妃,而后挟琰王以令北地边防二十万大军,拥兵自重,待时机成熟取而代之称帝。胡庆受乔立蛊惑,认定老王妃害死李静,要为李静报仇杀死老王妃。如今胡庆已死,您在看到此信时,乔立应该已经到了长安进了天牢。”

  李严点点头,“不错。我已经把乔立关入天牢,明日午门斩首。”

  “琰王府典军已换成贺将军。微臣向老王妃再次提出您说的两件事,这次老王妃同意了一件事,另一件事提出了要求。”

  李严腾的站起来,激动的高声道:“董飞燕同意的是哪件事,又提出什么要求?”

  董飞燕就是董老王妃。

  李南连忙把信继续念下去,“老王妃同意把当年宫乱时至今李动写给李静的所有信件交出,微臣将十二封信一并呈给您。”

  看来盒子里面其余的信都是李动亲笔写给李静的书信。

  李严目射寒光,望着茶几上静静躺在木盒里的一摞旧信,“你停下,我先看看那些信。”

  李南凑过去,跟李严一起坐在茶几前,李严看过一封,他就看这封。

  原来,李动与李静是嫡亲的兄弟。两人的生母只是个地位卑微的宫女,后来生李静时难产死了。

  先先帝李浩琪就把李动、李静记在马贵妃的名下。

  两兄弟在马贵妃与马族的帮助之下,成年之后去了各自的封地为王。

  李浩琪病重时,李静驻守的边防有战事,无法赶回长安,李动所在的封地离长安近且没有什么政事,在几个王爷兄弟当中第一个回到皇宫。

  李动在回长安的路上时就给李静连着写了三封信,谎称几个王爷兄弟想要谋反,李浩琪密令他向李静借兵守护长安。

  李静一直很信任李动,就派出三万边防军队火速赶往长安听从李动调遣。

  李动在封地就有一万军队,不过一万军队没有经过战事,战斗力远比不上李静的边防军队。

  发动宫变血洗皇宫时,李动用的就是李静的三万边防军,而后又将边防军分成几队,去杀几个王爷兄弟,灭门徐皇后娘家徐族等几大家族。

  几个王爷兄弟不是傻子,都在宫里安了眼线,得知李动要杀他们,赶紧逃回封地。

  徐皇后娘家徐族及几大反对李动的家族得到消息已迟了,惨遭灭门。

  等李静知道被李动欺骗时,李浩琪、徐皇后已死,李动当上了皇帝,马贵妃被尊为马太后,一切已成定局。

  李静压根没有弑父弑母的心思,竟然被李动拉下水成了帮凶,怒火冲天,边防战事结束之后就去了长安。

  李静在皇宫里面当着许多宫人及大臣的面大骂李动,马太后出面才把李静劝走。

  李静回到金城之后,几个王爷兄弟联手向国人公布李动的恶行,压根不承认李动的帝位,还给李静写信,让他为李浩琪及徐皇后报仇雪恨。

  一边是靠着阴谋上位的亲兄弟、养母,一边是占着大义的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李静干脆谁也不理会,只把金城经营好,把边防守护好得了。

  后来,李动陆陆续续给李静写了几封信,向李静借兵平定大唐国的内乱,李静置之不理。

  李动恼怒李静不出兵相助,就写信骂他,说要采取措施制裁他,让他付出代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1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3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药女淼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