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璃王宠妃之绝色倾天下_分节阅读_第216节
小说作者:三月棠墨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16-12-04 17:38:29

  念语宫?看来皇上果然如传闻那般宠爱皇后娘娘。

  马车停在孝亲王府。

  里面早有管家出来迎接,“老王爷,您回来了,白将军正在府上等候老王爷。”

  段老王爷顿了一下看着管家,“白将军,那个白将军?”他这才会帝都,按说没有多少人知道才对,怎会有人来府上拜访。

  “就是白裘白老将军。”管家解释道。

  “原来是他。”段老王爷若有所思,没有回卧房而转身去了大厅。

  说起这老将军当初也是个人物,征战无数,后来年迈便在家中闲着无事,早年与孝亲王府也有些交情,这不,段老王爷一回来就前来拜访了。

  一进入大厅就看到坐着一位青布衣衫的老者,精神抖擞,正在闭目养神,听到动静才睁开眼睛,“参见段老王爷,一别多年不见,老王爷还是如此精神。”

  “原来是白老将军,你这身子骨儿倒是看着比本王还硬朗。”段老王爷走进大厅坐在主位上。

  一旁的下人立刻上前为他倒茶。

  “段老王爷说笑了,老夫哪里比得过老王爷。”

  “不知今日白将军前来找本王所谓何事?”段老王爷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他。

  白老将军笑了笑,多年不见段老王爷倒是比起当年来爽快了不少。

  其实,段老王爷哪里是爽快,是在轩辕璃夜那里吃了瘪心中不快罢了,所以此刻说话才会毫不客气。

  “既然段老王爷如此说,那老夫就直说了,相信这些年段老王爷人虽不在帝都,可帝都的大事却也瞒不了老王爷的眼睛。如今东璃新帝轩辕璃夜登基,首先做的事便是铲除异己,现在的朝堂之上皆是皇上的人,老夫的儿子本是正一品的殿阁大学士,如今却成了小小巡抚;老夫的侄子本是朝中的八旗护军统领,现在却被皇上贬为散佚大臣......这些到不算什么,如今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任何的反对之声,皇上说一便是一说二便是二,老夫就是想请段老王爷出来主持公道,若是段老王爷坐视不理,如此下去,我东璃的江山必要葬送在皇上的手上啊,这江山也有段王爷的一份功劳,难道段老王爷打算就此不管吗?”

  白老将军说得呕心沥血,明着是为了东璃的江山考虑,实际上还不是因为自家的人被贬了心有不满有不敢发作,只能盼望着他人主持公道。

  说白了不过人的自私。

  段老王爷在朝中摸爬滚打几十年岂会看不出白老将军的意思。

  不过他虽有自己的私心,却也说的不无道理。

  他这次回帝都,家中正有不少人需要在朝中谋职,此事若是不解决,于他也是大大的不利。

  “白老将军说的本王亦是知晓,方才本王去见皇上时,皇上就不待见更何况是他人了。”他叹了一口气,似是万分无奈。

  “段老王爷毕竟是开国功臣,皇上怎能如此待人,岂不是叫那些旧臣寒心。”

  白老将军趁机表明,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

  “白老将军放心,此事本王不会不管,到时还需老将军支持才是。”

  “那是自然。”

  两人又谈了一些当下时局,不仅见解相同就连语气都十分相似。总之,这次谈话倒是拉近了孝亲王府与将军府的距离。

  这是白裘没有想到的。

  念语宫。

  轩辕璃夜在接见完段老将军后便直接回了念语宫。

  凤轻语见他面色平静看不出异样,“怎么样?”

  “段青山就是一只老狐狸,明里暗里在意指朕不重视他,他以为他是谁?他以为如今还是先皇在世的时候,若不是先皇的遗旨在那里放着,孝亲王府早就不存在了。”

  轩辕璃夜白皙的手指捏起桌上的茶杯,看了一眼没有喝,又放在桌子上。

  听着他自称朕就知道心情不好。

  其实想想此事确实不好解决,孝亲王府毕竟历经了三代帝王,而且先皇有遗旨,孝亲王时代承袭王位,实在是不好办。

  “那段老王爷是什么意思?”

  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见招拆招,只要知晓了他的意思自然好办事。

  “他的想法无非就是在朝堂上有他孝亲王的人站着,他好说得上话。”轩辕璃夜又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凤轻语知道这个时代的官员一般都是世袭,富贵的便是世世代代承享荣华富贵,穷苦的便世世代代永无翻身之日。

  也有人因为才智过人由皇上钦点,直接任命的,但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段老王爷只怕一回府,朝堂上便不得安宁了。”轩辕璃夜倒不是怕他,只是懒得费心思去对付。

  轩辕璃夜的话应验的十分快。

  第二日早朝。

  “启禀皇上,近日,太傅、督御史、提督皆无故被贬,朝廷人心惶惶,如此下去必出乱子啊。”

  “启禀皇上,吏部尚书所言甚是,如今朝中无一人不惶恐,还请皇上三思,收回成命。”

  “启禀皇上,朝堂稳则国稳,国稳则百姓安,如今朝堂上下皆是动荡不安,国家如何繁荣,百姓何以安居?臣奏请皇上收回成命。如若皇上决议如此,臣等只能告老还乡。”

  “臣等只能告老还乡......”

  ......

  下面不停的有官员上奏,轩辕璃夜只是端坐在龙椅上不言语。

  这些都是段老王爷的功劳吧,才过一夜便能煽动如此多的人上奏,他的势力当真不容小觑。

  当然朝堂之上也不乏轩辕璃夜的人。

  “吏部尚书的理由怕是有些牵强,谁人不知自从皇上登基以来,国泰明安,百姓安康,更是接连拿下南靖、北昌二国,让东璃一举成为最大的国家,这些难道吏部尚书不曾听过?”其中一名男子站出来道。

  此男子名叫罗岬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臣也觉得罗将军所言极是,中书令,你可见朝廷是出乱子了?可见东璃出乱了?可见百姓出乱子了?”

  “本王倒是觉得是你们几位在朝上惹乱子吧。”轩辕清冽突然插嘴,只噎地方才几位上奏的大臣无话可说。

  本来就是,皇兄如何做事哪里轮得到他们在这里指手画脚,不为东璃做些事也就罢了,成天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

  轩辕璃夜的手指轻点着桌案不知在想些什么。

  突然,他站起来,上前一步。

  “好一个无故被贬,刘太傅,五年前西南洪水之灾,朝廷拨给西南的银子她倒好贪去了十分之三;督御史,更是可恨,儿子当街殴打百姓,他倒好不主持公道也就罢了反倒将人家一家几十口全数打杀了;提督,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尽做些与民与关的事,行贿受赂更是人尽皆知......还有你们,做得那些肮胀的事以为朕不知道,就是十年之前的事,朕也照样查个水落石出。”

  轩辕璃夜直接走下台阶站在吏部尚书的面前,“尚书大人做的事需要朕一一说道吗?”

  吏部尚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臣罪该万死,没有调查清楚就上奏实在罪该万死。”

  呼啦啦跪了一地的大臣,只有那些个认为自己无愧于天地的人依旧站着。

  那些人也正好是轩辕璃夜提拔的。

  “朕方才听说你们都要告老还乡是吧,朕准了!”

  说完,轩辕璃夜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殿。

  留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他们......这是在自找麻烦?

  轩辕清冽看着他们跪在地上仍旧没有起身,“几位大臣,别是听了什么人的话葬送了大好的前程,现在追悔莫及了,哈哈哈。”

  轩辕清冽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不过这话倒是直戳几位大臣的心窝子。

  他们不该听了段老王爷的话奏请皇上。

  现在倒好,丢了官不说,祖宗百年的荣华都要葬送在他们手上了,将来下去了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茗羽段世子

  轩辕清冽随后便走出了大殿追上轩辕璃夜。

  “皇兄,你真打算让这帮人都辞官吗?”这么多的官员同时辞官岂不是会引起外面的风言风语。

  “你以为朕在开玩笑?”轩辕璃夜看着他反问。

  那帮人,不给点颜色便不知天高地厚。

  轩辕清冽耸耸肩,皇兄好像没有开玩笑的时候。

  回到念语宫,凤轻语正在低头写着书写。

  听到声音知道是轩辕璃夜,凤轻语抬起头,微勾唇角,“朝廷上的事情我都听说了,那些人却是该惩治,不然他们真以为自己对这东璃很重要,不过是一群仗着家族荣耀四处显摆的人罢了。”

  跟在后面的轩辕清冽嘴角抽了抽,不愧是夫妻俩,连说话的语气都一样。

  轩辕璃夜一扫阴霾,走到她的身边坐下,“娘子这是在做什么?”

  凤轻语将写好的东西放到他的面前,“这是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科举制度?”

  “正是,如今朝堂上局势已经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采用科举制度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公平公正,能够让下层有才华有能力之人在朝为官,虽然此举会引起士族的不满,但是却更为众多百姓接受。”

  凤轻语不过是借用前人的智慧,就是她也想不出这么好的办法。

  轩辕清冽看到皇兄的眼眸明显深邃了许多,这科举制度到底是什么他倒是有些好奇。

  他伸手将轩辕璃夜手中的纸拿过来。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凤轻语点头,“正是,那些个士族自认为自己理该享受这荣华富贵,那就拿出真本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

  “科举可分为三试,乡试、会试、殿试。前两是可是由各个城中自行举行,而最后一试便是由皇上亲自选拔,如今朝堂正是缺有才之人,这三试可在一年之内举行,待稳之后,便可规定三年举行一次。”

  凤轻语将其中的细节说与他们听。

  虽然这么做确实会那些世代享受荣华富贵的人有所不满,但却是无比的公平。

  新的制度产生总要经历些挫折,能有助于东璃才是最重要的。

  凤轻语看着轩辕璃夜,“夫君以为如何?”

  “我估计这种制度能逼死那些达官显贵。”轩辕清冽拍着桌子。

  轩辕璃夜冷眸轻挑,冷冷的射向轩辕清冽,“问你了吗?”

  轩辕清冽嘴角一抽,连他的醋也吃,皇兄也是够了。

  “此制度甚好。就照娘子说的办,其余的为夫会解决。”这种的制度的后果他不会不知道,只怕首先反对的便是段老王爷那一类。

  “只怕真正实施还需要些时日。”凤轻语想着,她记得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出到真正实施,中间不知隔了多少岁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6页  当前第2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6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璃王宠妃之绝色倾天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