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山记_分节阅读_第101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 MB   上传时间:2017-01-14 22:23:23

“一会儿忙一会歇的,倒不知听你哪句了。”穆元帝搁了笔,端起茶来吃一口,道,“有个差使给你,前几天内务府来报,说是御林苑的行宫年久失修,你去瞧瞧,到底如何了?”先时五皇子修缮汤泉宫的差使就办的很好,这些宫院修缮的事务,穆元帝觉着五儿子办得不错,且有经验。故此,又将这差使给了他。

五皇子应了,道,“御林苑行宫在林场那边儿,去岁儿子到林场狩猎倒是扫过一眼,外头瞧着有些陈旧,到底如何,儿子明儿就去。”

穆元帝点头,“下去吧。”

五皇子进宫得了新差使,回家安媳妇的心,“父皇心里是极明白的,你只管放心就是。”

“有殿下在,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谢莫如听他说明日要去御林苑,便道,“内务府那边儿可选好了人?咱们府里殿下准备带谁去?”

“内务府还是上次随我修汤泉宫的许郎中一道。府里的话,叫小英子跟着我,另外徐忠是常跟我出门的,余者再带二十个护卫就有了。”

谢莫如想了想,一面吩咐紫藤去打点行礼,一面道,“御林苑地方不小,查看屋舍怕是一日不够的。”

五皇子道,“我琢磨约摸三五日也就能回来了,最迟也误不了中秋,三皇妹那里,你代我说一声吧。”

谢莫如应了,道,“只管放心,三公主一向明理大方,这洗三礼,原就多是女人们的事。殿下要是在帝都,做舅舅的,自当过去。既有差使,我一人去也是一样的。”又问,“殿下可同母妃说了?”

“已说过了。衙门也交待清楚了。”

谢莫如便不再问了。

第二日,五皇子一大早就带着内务府的郎中匠人与侍从们出城,直奔御林苑而去。谢莫如送走了他,瞧着时辰差不离,便收拾了去三公主府参加三公主长女的洗三礼。

谢莫如与三公主无甚交情,不过是面子情罢了,先与三公主说了五皇子不能来的缘故,三公主还在月子中,头脸收拾的整齐,腰后倚着一个秋香色的夹纱软枕,笑与诸妯娌姑嫂说话,道,“五哥既有差使,五嫂来是一样的。”

谢莫如瞧了瞧在悠车里的小娃娃,笑,“这孩子生得可真好,三妹妹好福气。”

四皇子妃胡氏笑,“就知道你喜欢小闺女,我也盼闺女呢,这不早早的过来沾一沾三妹妹的福气,只盼我这胎是个闺女。”

三皇子妃褚氏道,“这孩子生得像三妹妹,可真俊。”

大皇子妃崔氏道,“眉心鼻梁似驸马。”她娘家与唐驸马家沾亲,崔氏是见过唐驸马的。

三公主是公主之尊,又是头一胎,儿子闺女的都欢喜,见大家都夸她家孩子,自然也是喜悦的,笑道,“就是爱哭,晚上总要哭几回,声音响亮的只要掀翻屋顶。”

崔氏笑,“小孩子家,哪儿有不哭的,声音亮堂说明孩子壮实。”

太子妃身份高贵,且住在宫里,故此来得最晚。太子妃一身大红朱凤袍,头戴七尾凤冠,端的是威风八面,雍容华贵,她一进来,诸人纷纷起身。太子妃是极随和的,摆摆手不必诸妯娌姑嫂见礼。

崔氏要让位给太子妃坐,太子妃笑,“大嫂只管坐。”她直接坐三公主床畔了,三公主也十分客气,在床间做了个欠身的意思,道,“小孩子家的洗三礼,怎敢劳动娘娘亲临。”

太子妃在皇室素以爽俐闻名,笑道,“嗨,这话就外道了。三妹妹年岁小,你不知道,以往在宫外的时候,我是最爱热闹的。小囡囡的洗三礼,我这做舅妈的怎能不来?太子原也想过来,只是又怕来了这个排场那个排场的,倒是扰得你们不能清静。我说罢了,我去也是一样的。”

听太子妃说的亲热,三公主自也欢喜,笑道,“太子每日要随父皇理政,可不敢轻扰。不过是洗三礼,娘娘亲自过来,我都受宠若惊呢。”

太子妃又看孩子,狠狠的赞了一回孩子,道,“咱们妯娌姑嫂的,大嫂和三妹妹最是有福气,闺女好,闺女贴心。”

长泰公主也说,“是啊,姑妈知道三妹妹生了小闺女也这样说呢。”她家里也是不愁儿子的。

太子妃笑,“我正说呢,怎么没见姑妈?这样的日子,姑妈又一向喜欢女孩儿,断没有不来的。”

长泰公主笑,“皇祖母宫里的内侍一大早上就到姑妈府里,想是皇祖母有事,姑妈进宫去了,临进宫前还叮嘱我把洗三礼带来。”

既是慈恩宫有召,太子妃便不再多问,反是瞅着谢莫如打趣,“五弟妹可听到什么新鲜事儿没?”

谢莫如笑,“如今帝都城还有新鲜事?我倒不知。”

太子妃玩笑似地,“都说五弟妹手里有什么藏宝图呢。”

谢莫如坐在四皇子妃的下首,双手叠放在膝上,听太子妃这话眉毛都没动一根,笑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太子妃怎么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了?”

太子妃脸上的笑一滞,继而扬眉笑道,“唉哟,叫五弟妹一说,咱们都成庸人了?”

谢莫如似笑非笑地望向太子妃,“谁信谁就是庸人。”

太子妃好悬没叫谢莫如噎着,好在她本就是个会圆场的人,嘻嘻一笑道,“哎,就为了不做庸人,我也不能信的。”便将此事揭过去了。

永福公主道,“倒不是咱们庸碌,是谢王妃太过英明了。”

谢莫如笑,“英明不敢当,只是倒还心静。心静则少思,少思则没诸多想头儿了。咱们不比外头的人,外头那些人,想着上进想着功名想着前程,想得多是好事。在咱们皇家,想得少才是福气呢。”

长泰公主听这话已是大有深意,忙岔开话道,“唉哟,只顾说话,三妹妹,洗三儿的时辰快到了吧?”

三皇子妃吴氏也跟着问三公主,“三妹妹,洗三的东西可都预备齐全了?”

“预备好了。”今儿是她闺女的洗三礼,三公主还真怕谢莫如与太子妃翻脸,三公主问侍女,“什么时辰了?”

其实时辰还早,三公主道,“你再去检查一遍洗三的东西,别落了什么。”

大家便说些洗三的事,藏宝图的什么的,太子妃自恃身份都得了一噎,她们更不想去碰这个钉子。

太子妃碰了个钉子,别人还好不过看个热闹,大皇子妃崔氏心下却很有几分幸灾乐祸,这倒不是崔氏心胸狭窄,只是刚刚太子妃说的什么“咱们妯娌姑嫂的,大嫂和三妹妹最是有福气,闺女好,闺女贴心。”。太子妃说这话时,崔氏已有几分不悦了。她如何能与三公主相比,三公主天生贵胄,她生儿生女唐家都只有欢喜的,可崔氏身为皇长子妃,连生两女,压力不可谓不大,太子妃还说这样的话,再加上大皇子与太子早就有些不对付,崔氏听到太子妃这话,再宽厚的人心里也有了气。

只是尊卑有别,太子妃到底是太子妃,且太子妃这话说的叫人挑不出半点儿不是,是故,崔氏纵使不悦也只得哑忍了。如今见吴氏在谢莫如这里吃瘪,崔氏自然高兴。

待吃过洗三酒下午回府,晚上见了丈夫,崔氏还与丈夫说了一回,崔氏道,“太子妃也是,明知是流言,还问五弟妹真假。这样的流言,搁谁身上谢不烦恼呢,哎,也难怪五弟妹生气呢。”

大皇子先是一乐,问,“老五家的与太子妃掐死来了?”难不成竟有这样的好戏?

“看殿下说的,我们是皇子妃,又不是街上泼妇。太子妃身份高贵,也须得给她留些颜面呢。只是我瞧着五弟妹的口气不大喜欢罢了。”崔氏拍丈夫胳膊一记,“殿下少在这儿偷乐了,以往殿下只说五殿下与太子相近,可殿下想一想,您与五殿下难道就不是兄弟手足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您待五殿下好了,情分自然就有了。我看五弟妹为流言之事颇为烦恼,殿下当多宽慰五殿才好。”可别真傻啊!这么好的机会,太子妃在谢莫如这里吃瘪,心下定是不快的。谢莫如也不是好惹的,太后在她面前都讨不得好儿去。女人们已是半翻脸状态了,男人们这里就有了可乘之机。上次大皇子发昏给五皇子府放闲话儿,此番正得缓和一二。

大皇子虽时有发昏,要说聪明也是有的,他想了想,拍手笑道,“你说的是。妇人之间的事我不好多理,你也多宽慰五弟妹吧。”

丈夫总算说了句正常话,崔氏松口气,就听丈夫道,“你说,老五家是不是真的有藏宝图啥的?”

崔氏挑眉,“要不殿下去问问五弟妹?”

大皇子此方不提了,崔氏命人传晚膳。

太子妃吃瘪之事,当天就在皇室传遍了,主要是三公主家长女洗三礼上,又是在诸妯娌姑嫂面前,大家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到底怎么回事,大家都清楚。至于给太子妃帮腔的永福公主,许多人不知出于何等目的,心有灵犀,默契十足的把永福公主给略过去了,便是有未曾略过的也说,“永福公主与太子妃是亲姑嫂,难免偏颇一二的。”

当然,此事中,谢莫如的风评也一般。不过,谢莫如一向风评一般,大家说她,无非就是,“早便是个厉害的。”这些话于谢莫如委实不够新鲜。

太子妃先与太子诉苦,“我不过玩笑,五弟妹就当了真呢。”

太子道,“你也是,说这个做甚。这事父皇心里就比谁都明白,五弟妹的脾气,咱们皇室谁人不知,她那张嘴,谁能讨得好儿去?就是看着五弟的面子,你也不该提,只当不知便罢了。”心里有疑惑归有疑惑,怎么就傻到说出来了呢。便是东宫属官对谢莫如也多有怀疑的,只是大家都放在心里,他媳妇这嘴也忒快了。

太子妃受了丈夫一通埋怨,只得继续苦情叹道,“就随口打趣她一句,她既这般小性儿,以后我不说就是了。”

“以后可别这样了,伤情分。”五皇子与他一向关系不错,何况近来年,五皇子差使得力,如今又去检修御前苑,在御前也有脸面,何苦因些个小事生出嫌隙来呢?五皇子又一向是维护谢莫如的,委实得不偿失。

☆、第142章 风又起~

  因着藏宝图的流言实在太甚,谢尚书借着中秋将至的时节还去了一趟五皇子府。谢尚书近来方知晓当初天祈寺行刺事件从头到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谢尚书也委实没料到,谢莫如那么早就与穆元帝有了联系,他至今想不通谢莫如是怎么同穆元帝联系上的。如今,这倒不是要紧事,要紧的是,藏宝图之事,可不只是事关五皇子府。谢尚书简直愁死了,别人疑五皇子府,今上在位,五皇子府其实是不必愁的,只是,事情既关谢莫如,难免就令人联想到谢家。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谢尚书再三道,“此事如今只作流言,但三人成虎,娘娘万不可轻忽。”

谢莫如道,“祖父放心,流言止于智者,我心里有数。”

谢尚书也便不再多言,又把谢柏送回的给谢莫如的信交给了谢莫如,祖孙俩说些闲话,谢尚书起身告辞,谢莫如相送,谢尚书道,“五殿下中秋也不能回么?”

“御林苑的房屋失修,大约比较严重吧,要到中秋后了。”

五皇子走前说三五天便回的,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御林苑的房屋状况委实不大好,这一耽搁,足耽搁了一个月。期间,五皇子怕谢莫如担忧记挂,又因中秋将近,便打发管事回帝都一趟,先是往宫里递折子说明御林苑行宫的情形,太了正在御前,见五皇子府的长史递上的奏章,不由道,“眼下便是中秋了,还是让五弟先回来,过了节再说御林苑的差使吧。”

穆元帝将五皇子的折子递给太子,太子就见折子里先是介绍御林苑的情形,接着又说了要继续在御林苑工作的事,后面的话颇是令人发笑,大意是,“儿子不欲半途而废,父皇也不要叫儿子回帝都过中秋了,你要我回来,御林苑的事我就不管了”之类的话。

穆元帝笑,“就让他把御林苑的差使办好吧,省得再去二趟。

太子道,“五弟既要在御林苑过中秋,也不能委屈了他,父皇将好月饼多赐给五弟一些才是。”

穆元帝笑,“这是自然。”

长史回府,既然五皇子不在,他就是与皇子妃复命,谢莫如问了他些御前答对的话,就令长史下去了。谢莫如又打点了衣食命管事带去御林苑,并写了封信交与管事,吩咐道,“殿下既说中秋回不来,这些东西你带去,里面我都一样一样写好了。告诉殿下,既是误了中秋,便一定把差使办好,家里无需惦记,待他回来再补过中秋节是一样的。”

管事将话一一记下,谢莫如又交待几句,他不敢耽搁,带着几车衣食去了。

谢莫如向来周全,衣食都分好了,哪些是给五皇子的,哪些是让五皇子看着分派给一道当差的人的。不为别个,中秋佳节,在外头也得吃一回月饼才好呢。

谢莫如又进宫同苏妃说了一回,莫叫苏妃惦念,苏妃道,“老五一向做事认真。”

谢莫如道,“御林苑行宫房舍且多,又经年不用,估计要修的地方肯定不少,殿下的脾气,做便要做好的。修宫室什么的,陛下倒是喜欢差殿下去办。”

苏妃笑,“这就是实在人的好处了。”

谢莫如也是一笑,又道,“我在信上与殿下说了,既中秋回不来,待他回来了,我与殿下带了孩子们进宫,咱们一道在母妃这里补过中秋。母妃只管把好茶好果的留着吧。”哄得苏妃开心起来,略说会儿话,谢莫如方告辞出宫。

中秋事忙,五皇子既不在家,走礼什么的,便是谢莫如差长史官办的,俱是井井有条。因五皇子未能回帝都过节,中秋节赏赐,给五皇子府的便格外加厚了些,这是太子建议的,太子道,“五弟勤于差使,五弟妹一人在家,妇道人家也不容易,中秋赏赐,父皇自不会委屈了儿子们,只是儿子想,把儿子那份儿给五弟吧。”

穆元帝欣慰,笑,“你这样关心兄弟们,就很好。你要给他,自你东宫赏去吧,只是也别离了格儿。”

太子在他爹面前卖个好儿,回去自有一番话交待媳妇,太子妃柔顺的应了,先时丢个大脸,亲娘听说都进宫来劝了她一回。吴国公夫人劝的好,“娘娘这样的地位,无过便是有功了。五殿下于东宫事有首倡之功,莫寒了功臣之心才是。”

太子妃自己想想也觉着先前有些脑袋发昏,反复思量后,压下嫉妒之心,此次中秋之事办得比较漂亮。

其实不怪太子妃脑袋发昏,藏宝图之事啥的,胡太后都有些起疑,只是这回胡太后学得聪明了,她将此事与闺女商议时被闺女劝住了。文康长公主未能参加三公主长女的洗三礼,就是被她娘叫进宫说这事儿去了。胡太后神秘兮兮地同闺女道,“你知道不?说谢莫如手里有当年程太后传下的藏宝图哪!”

文康长公主自然也听到此等流言,一见她娘对这个生了兴趣,忙道,“母后你也信,谁家的藏宝图不是秘秘的藏着等闲人不能知道,哪家是传得满天飞啊。”

胡太后顿觉一盆冷水浇透了她那热心肠啊,胡太后失望至极,“原来是假的啊。”

“这事儿谁同母后说的?”

“宫里都知道,我又不聋,自然也知道了。”

看她娘不愿意说,文康长公主不问也知是谁传的闲话了,文康长公主道,“自然是假的,不过是人们乱说罢了。老五媳妇才多大,她能知道什么。”

胡太后道,“你不晓得,说是世祖皇后传给辅圣公主,辅圣公主传给魏国夫人,魏国夫人传给了谢莫如呢。当年你还小,你哪里知道世祖皇后对辅圣公主何等信任,世祖皇后临死前,床前谁都没有,只有辅圣公主一人。”

文康长公主道,“母后快别说了,均是无稽之谈。世祖皇后再如何信任辅圣公主,父皇只有皇兄一个儿子,真有宝贝,父皇断没有不知道不告诉皇兄的。”

胡太后说的有鼻子有眼,“说是当初你父皇出外打仗,世祖皇后一人藏的,除了她,没人知道,你父皇也不知道。”

文康长公主冷笑,“怎么可能是世祖皇后一人藏的,纵有宝贝,既要藏起来,起码挖个坑弄道门上个锁吧,这些便需人力,既要用人,父皇一国之主,他能不知?这就说不通!也就糊弄母后这耳朵根软的。”

胡太后这才不说什么了。但在中秋宫宴时,见着谢莫如,胡太后不禁多打量谢莫如几眼,因此事太过不着边际,且经女儿狠劝过,胡太后到底没提。

宫宴上,太子妃见着谢莫如也是好生亲热,很是为先前的失言弥补一二的意思。平日里叫谢莫如吃亏哑忍她是不肯的,但太子妃笑眯眯的同她说话,她便也笑眯眯的附和了几句,此事便算揭过去了。

五皇子是中秋后重阳前回的帝都,家宅未进,先去宫里禀事。穆元帝为什么喜欢差五儿子办事,也是有原因的,五皇子把御林苑的情形汇集成册,哪个宫苑什么情形,兼画出简单的房屋图来,旁边备注说明。连同房屋破损到何程度,如何修缮,有多少东西能用,有多少要新采买,砖石要什么样的,俱是林林总总,记录的极清楚。然后大修御林苑要多少银钱,预算多少,工期多久,五皇子俱列出名细来,底下还有内务府郎中写的细则,这就是五皇子提携属下了,特意让许郎中也写了一些,一并递上折子来,也令许郎中这名字好在御前露个脸儿。

穆元帝一看这奏章就心底清明,转手递给太子,笑赞五儿子,“差使办的不错。”

五皇子笑,“御林苑比汤泉宫可大多了,故而耽搁了些时候。”

太子看过后也说五皇子这奏章写得明白,道,“五弟都瘦了,也黑了,累了吧?”

五皇子笑,“累倒是不累,御林苑挨着狩猎场,地方宽阔的很,我想着,父皇万寿快到了,就赶了些。其实那儿吃的好,我虽不得闲,每天让侍卫去打些野味儿来,我倒觉着结实了。”

穆元帝点头,“给你三天假,去瞧瞧你祖母和母妃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7页  当前第1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3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山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