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山记_分节阅读_第204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 MB   上传时间:2017-01-14 22:23:23

还有赐婚这事儿吧,邱侧妃因此被闽王方面狠狠羞辱,就是靖江朝廷也由此对邱侧妃颇具微辞。可当初穆三在当朝提出时,也没人反对啊,太孙系还很热心的给冯飞羽挑了一位亲太孙系的公主来着,就是靖江王本身,也是赞同这种作法的。可现下给这告靖江王书里一分析,咋就透出一股浓浓的愚蠢气息呢。

是啊,世子是被毒杀在穆三府上的,这是事实。而冯飞羽能有今日,世子于他有大恩,这也是事实。倘冯飞羽因是穆三系提起的赐婚而不满这桩亲事,似乎也在情理接受之中啊。毕竟,当初世子被毒杀,冯飞羽扔下前线十万大军跑回靖江,亲自督查世子被杀一世的,因世子之死迁怒穆三系,太正常了。

这般一想,不少人真心觉着,邱侧妃你的的确确是给出了个馊主意啊,冯将军拒婚有理啊!

事情往往有无数的可能性的延展,这便是江行云挑拨功力的体现了。

赐婚之事当真蠢吗?

公主与功臣联姻,古来有之。

江行云不过是结合手中情报,揣摩人心之不平处,极挑拨之能事,写了这第二封告靖江王书罢了。

同时,江行云不忘让手下给商月家送了封匿名信,信是给冯飞羽的,却是送到商月府上。主要是江行云爱惜手下,冯飞羽那里不敢轻动,不然,怕属下有去无回。

商月把信交给冯飞书,道,“不知为什么,送到我府上去了。”

冯飞羽拈住这信的一角,对光细看漆封处,然后戴上一双极薄的丝质手套,将信撕开,里面一张素笺,上面只写了一行字:我不逼你娶公主。

没落款。

根本也不必有落款。

商月脸色有些难看,道,“这是闽王的信?”该死的,怎么送他府上了,怎么不送冯飞羽府上啊?这也忒欺软怕硬了吧!

冯飞羽摇头,“不是。”

商月脸上明显不信,冯飞羽道,“信上有淡淡的玫瑰香,应该是女子所书时不小心留下的。”

商月先是服了冯飞羽的鼻子,这家伙对气味的分辨简直是与生俱来的才能。如果是熏香的纸笺,商月早闻出来了,这种淡到常人不会注意的气味,冯飞羽却总能留心。不过,商月脸色转而就更难看起来,他望着冯飞羽道,“据说,闽王手下那个细作头子,最爱玫瑰薰香。”商月手下细作自无法与江行云手下细作相比,这并不是说商月才干不足,实在是,江行云培养细作,有谢莫如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五皇子自己地盘儿的支持。商月这里,他们在军前动作略大些就得给穆三告上一状,靖江王又是个疑心重的,故此,商月能用的人委实不多。不过,对江行云的大名,商月还是知道的,甚至,连江行云的一些癖好,他也知晓。

冯飞羽凝眉,“刺杀赵大将军的那个鱼精?”

商月望着窗外湖水,道,“要不,你还是换个住处吧?”生怕冯飞羽半夜被鱼精开膛破肚。

冯飞羽负手轻笑,“当初她要能杀我,早在军前便会下手。如今我无官一身轻,给她杀,她也不会冒这个险的。”

“倘你没价值,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行此离间之事,便是你卸职后都不罢手,可见闽王方面对你的忌讳。”这么说着,商月道,“干脆我留下来保护你吧,当初在军中千军万马,那鱼精不好下手,说不得现下看你回府,就要出手的。”

“不会。”素笺夹在冯飞书修长的两指间,手腕轻柔一抖,那张轻薄素笺仿佛被注入一股无形的力道,刷的平整舒展起来,继而一声“噗”的轻响,素笺碎成点点飞屑,那飞屑却是未有半点散乱,仍维持着素笺的工整,商月望去时,连素笺上的墨迹都未乱分毫。直至冯飞羽两指一挥,那无数飞屑方顺着冬天的风落入窗外的湖水中去,转瞬飘浮无踪。

大冬天的,鱼精在水里自己就能冻死,还行刺个屁啊!

☆、第282章 交锋之这一年

  商月担心鱼精会来行刺,非但搬来了冯飞羽府上同住,还天天有事儿没事儿的就裹着大氅挥着钓杆在湖里钓鱼,不知是嫌命长想钓只鱼精上来找死,还是馋冯飞羽湖里的肥鱼久了。

冯飞羽隔三差五的去瞧他爹一回,把他爹瞧的恨不能上吊以求解脱。不过,冯家仍是不敢开罪冯飞羽,阖族人算算,冯飞羽是最有出息的,冯氏家族在靖江的地位,一直是冯飞羽撑起来的。就是现下冯飞羽把靖江王得罪的不轻,卸职归家,冯家族长也无非就是过来苦口婆心的劝了他几句,并不敢如何逼迫冯飞羽。

不然,要按冯族长的意思,尚公主是何等体面之事,冯飞羽却不知犯了哪根牛筋,硬是不同意。就是不娶公主,前线大好兵权,也不该让出去啊。这要是自己儿子发昏,冯族长真得教他个明白,奈何冯飞羽不是他儿子,只是他侄子。而且,冯氏族中对冯飞羽没啥恩情,好在,幸而当初是冯族长向世子举荐了冯飞羽,冯飞羽由此一飞冲天,还会给他这位族长大伯几分颜面。话说回来,冯氏家族中,也就是他这个做族长的大伯能絮叨冯飞羽几句,还不敢说重了。就这么,还得时时安慰那不成器的弟弟,不然,弟弟得给冯飞羽吓出毛病来。

一想族里这些糟心事,冯族长就觉着家族前路一片灰暗,年都没有过好。

同样年没过好的是靖江王。

靖江王恨的呀,一个冬天就给闽王方面两封告靖江王书气得老十岁,如今瞧着,靖江王精神头似都不比从前了。靖江王不是个糊涂人哪,这等年岁,一辈子看够了阴谋诡计,何况,只要是长眼的,谁看不出这是闽王在离间他们君臣呢。可是,就是这样明晃晃的离间,冯飞羽仍是走到了卸职归家这一步。

冯飞羽忠乎?不忠乎?

靖江王揣摩人心揣摩了一辈子,冯飞羽不忠,焉何敢卸职回靖江,冯飞羽忠,焉何会卸职置前线于险地。

其实,靖江王这么想了,就说明他自己心里也明白,冯飞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冯飞羽委实太不识抬举,太不给君王面子。依冯飞羽的眼力,难道看不出闽王是在离间他们君臣,只要是明白人,必要剖心以表忠贞的。哪个似冯飞羽,倒借此威胁朝廷。哼,难道他冯飞羽觉着,没了他冯飞羽,天就要塌了不成?

也就是年轻人会这样想吧,有一二成绩,便觉着世间容不下他们了。

他们不明白,再重要的人,没了,日子一样过。

靖江王苍老的眼睛望向窗外,不知是想起了什么,一时入神。邱侧妃捧着炖盅进来时,道,“陛下累了就略歇一歇,年下都是琐事,也不急的。”

靖江王推开折子,道,“老了。”

“老话说的好,人生七十才开始,陛下正当年,就说老了。”邱侧妃笑着把炖盅奉上,自己就坐靖江王身畔,道,“新炖的燕窝,陛下尝尝。”让靖江王用燕窝,自己替靖江王收拾案上的折子。

甭看闽王拿靖江王偏宠邱侧妃的事说了一回,令邱侧妃大为光火,颜面全无,但,这样的告靖江王书离间得了冯飞羽与靖江王,却是未能影响靖江王与邱侧妃的感情。邱侧妃手脚俐落将案间笔墨收拾整齐,只是扫过最上一本折子时多留意了几眼,单独留出来,待靖江王用过燕窝后方道,“年节赏赐,陛下怎么将冯将军的份划去了呢?”

靖江王接过邱侧妃递过的罗帕擦擦唇角,道,“天下皆知朕亏待他冯飞羽,朕便亏待给天下看看。”

邱侧妃一向不喜世子太孙系,但不得不说这女人脑筋一向清醒的厉害,此际未言冯飞羽半字不是,反柔声劝道,“冯将军年轻,有些年轻人的脾气也正常,陛下为天子,心怀四海,年轻人不懂事,您多包涵些也就是了。要我说,冯将军是个重情义的人,自他回王城,我妇道人家心窄,总有些不放心,便让老三多留意他,听老三说,冯将军时常去太子陵寝祭奠。冯将军啊,是个有情有义的。”

邱侧妃说的这些事,靖江王如何不知,冯飞羽既回靖江,靖江王也一直留意冯飞羽的动作,冯飞羽去太子子陵寝之事,靖江王亦颇是感慨,感慨冯飞羽怎么就生了幅木头脑袋,你端的是朕的碗,吃的是朕的饭,要效忠的人也是朕!

不过,靖江王也得承认,自太子一去,冯飞羽在军务上的用心的确不比从前了。

邱侧妃伸手在笔架上取了支小狼毫,亲醮了墨,塞到靖江王手里,道,“陛下还是改一改,不求您厚赐冯将军,与往年一般便好。”

靖江王接了笔,转而搭在砚台畔,拉过邱侧妃的手在掌中握着,道,“朕有朕的考量。”

同床共枕大半辈子,邱侧妃略一寻思便明白了靖江王的心思,道,“陛下是想将计就计。”

靖江王倚着轻榻,道,“闽王所顾忌者,前线唯飞羽一人。今朕顺了他们的意召飞羽回来,明春闽王必有动作。这几年战事,拖得够久了,倒可借此机会一决胜负。”

邱侧妃先前说了冯飞羽不少好话,闻靖江王此言不由正色道,“此战既关乎胜负,陛下还要细与冯飞羽说明白方好。”

“这是自然。”闽王的挑拨也好,冯飞羽的拒婚也好,只要冯飞羽还去太子陵寝前祭祀,他就从未担心冯飞羽会有反意!

闽王挑拨日久,只是,闽王不知道,他等一个闽王肯放松警惕的机会,也已经等的太久了。

闽王在祭天。

过年了,这几年,闽王在江南,每天年底的祭祀仪式也是很端严虔诚的。五皇子照旧很虔诚的祈求了一番,让老天早些把老祸害靖江王收回去,待祈祷完毕,五皇子方带着大部队回了驻地。

这个年,靖江没过好,五皇子过得也相当紧张。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靖江王猜五皇子的心思猜得极准,五皇子的确是打算明春就与靖江王决一死战的。所以,年前要做的准备实在不少。

这个年,帝都的穆元帝都给祖宗添了供奉,连谢莫如这等素来不信鬼神的,也去西山寺与三清观烧了几柱香。

要说还算悠闲的,似乎就是冯飞羽了。

他是悠闲了,急全让别人着了。

年下未见靖江朝廷的赏赐倒罢了,毕竟,冯飞羽把靖江王得罪惨了。只是,朝廷可以不赏。太孙那里竟也没有动静,这人也忒势利了吧。商月为此极是不忿,与冯飞羽说到此事时便道,“陛下兴许余怒未消,倒是太孙殿下,令人意外。”

冯飞羽寡净的脸上淡淡的,却没什么意外神色,他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商月低声道,“怪道三公子系能同意叫陛下立了太孙,就太孙这手段,他就登上大位,怕也干不过三公子那帮子人马。”

这话说的,何其刻薄。要知道,太孙很为给冯飞羽的年下赏赐伤了回脑筋,依太孙的意思,是很愿意厚赐冯飞羽的。只是,听闻靖江王减了给冯飞羽的赏赐,太孙又是个重规矩的,不好让太孙府的赏赐分化逾越了祖父靖江王。有属官劝太孙,这兴许只是陛下一时之气,请太孙按往年便赏赐冯飞羽。太孙都要按属官说的做呢,偏其母钟氏说了句,“你要有什么拿不定的主意,跟你祖父走,是再没有错的。”

太孙就这样,追随着祖父的步伐,没给冯飞羽年节赏赐。可是把商月气个好歹,势利眼到太孙这境界的,委实不高。不说别个,冯将军为太孙、为太孙他爹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

商月因年节赏赐一事,十分不满。

倒是冯父知晓,想着这生来克他的儿子终于把陛下、太孙一并得罪了,冯父由此十分喜悦,觉着自己快熬出头了。

冯飞羽与商月道,“去祭一祭太子吧。”

要说靖江太子陵寝,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地方,那儿也有屯兵驻守呢,不过,冯飞羽身份不同,他又是常去的。他要去,无人敢拦。

你说把冯族长急的啊,往年,靖江王对冯飞羽对冯家的赏赐都是头一等的,今年冯飞羽大大的得罪了靖江王,以至于靖江王对冯家赏赐依旧,但却没有给冯飞羽个人分毫年下赏赐。

要按冯族长的意思,是想趁年下带着冯飞羽去活动一下争取明年起复啥的,结果,非但有个蠢弟弟添乱,冯飞羽也不配合他一番苦心,拍拍屁股去了太子陵寝,连亲兵都只带一半,还好身边有商月相随。

从早上出门,天就阴的可以。

商月一直怀疑会下雪,拜他乌鸦嘴所赐,他们刚出城,天空就开始刮起冰渣来,由冰渣到细密雪片,及至中午,已是鹅毛大雪。

幸而太子陵寝所离不远,骑马大半日的行程,因风雪所阻,一行人到下晌也到了。陵寝处有守陵人,见到冯飞羽一行连忙接了出去,恭恭敬敬的将人引至上房休息。冯飞羽只命那守陵官照顾好马匹,直接去祭奠太子。

太子的陵寝其实还未完全建好,固此,是停陵在附近皇庙内。因是雪天,天黑的格外早,雪光却又映出朦胧夜色。冯飞羽一行踩在轻软的雪上,鹿皮靴先是一陷,在这静寂的夜色中踩出吱哑响声,同时也将轻软积雪踩实。

冯飞羽在皇庙正殿祭的太子,庙内主持亲自拈香,冯飞羽接了,郑重的拜过三拜,冯飞羽请主持大师退下,自己静静的在蒲团上盘腿坐了。

静寂的夜里,外面的风雪声清晰可闻,不知这般坐了多久,供桌上烛台里突然发出轻轻的哔剥气,是烛火爆了灯花。冯飞羽一双轻阖的眸子闪电般睁开,入目只见烛火摇曳,明明晃晃的映着供案上的佛祖金刚那或慈悲或狰狞的面庞。

叩叩——

外面叩门声响,是商月的声音,“将军,二更天了。”

冯飞羽“唔”了一声,自蒲团上起身,行至门前,不禁又回头望一眼那高高在上的佛像,继而踏出大殿。

夜间风雪更盛。

年前靖江王的赏赐,以及冯飞羽年下过去祭奠世子,不,太子,似乎都预示着冯飞羽失爱于靖江朝廷。但实际上,第二日冯飞羽便被靖江王秘密召见。

靖江问,“朕欲与闽王一决生死,飞羽看,朕胜算几何?”

☆、第283章 交锋飞羽你怎么看

  面对靖江王的问题,冯飞羽没有立刻给出答案。

冯飞羽又不是神仙,靖江王要与闽王一决生死,他哪会知道谁胜谁败?不过,冯飞羽身为靖江方面大将,这个问题,要说他以前没思考过,那也是假话。双方实力对比,冯飞羽心中还是有数的。冯飞羽组织好语言,并没说那种“我王千秋万代”的废话,更没有半分客套,他走过去,与靖江王一并站在那幅靠墙悬挂的巨大江南全舆图面前,直接道,“论用兵,柳扶风与我不相上下,但柳扶风不良于行,他没办法亲身上阵,这方面,他差我一些。双方将领的话,林大将军经验老道,李宇年轻悍勇,他们未对阵过,一时不好说谁强谁弱。”

靖江王沉默半晌,问,“阿斌呢?”

冯飞羽道,“惜乎赵大将军亡于刺客之手。”对赵斌根本没有任何军事上的评价,当然,这并不是冯飞羽客气,一般冯飞羽对某人不予点评的意思的,这人不配本将军点评。

靖江王显然是深知冯飞羽性情的,一颗沧桑老心顿时有些不大宁静,但也没有立刻就认同冯飞羽所言。倘靖江王事事认同冯飞羽,冯飞羽也走不到卸职这一步了。靖江王道,“阿斌与柳扶风交战,并非没有胜数吧。”浙地就是赵斌收复回来的。冯飞羽与柳扶风在浙地交战三月有余都未能将柳扶风赶出浙地,而赵斌却是将柳扶风赶出浙地之人。这也是赵斌为人推祟的原因,同时,也是冯飞羽为人诟病不如赵斌的原因所在。

但,靖江王此话,显然是无法动摇冯飞羽心性的,冯飞羽道,“昔年赵大将军也曾率兵攻入闽地,初时我等皆以为赵大将军能生擒闽王,占据闽地,结果如何?”损兵折将五万之众,倘不是赵阳当朝有穆三力保,后宫引邱妃为援,那一败,赵阳如何还能保住大将军之位。

靖江王道,“我军现下已悉数收回浙地。”闽地不过是赵阳中了闽王奸计,如今浙地也是实实在在收回来了。

“有什么用,不要说去岁浙地一秋的收成,事实上,浙地的财富已被闽王刮地三尺,悉数搜刮了去。听说,连我朝给段四海的军备都停留在港口,被闽王全部收缫。如今闽王虽退出浙地,可最终留给我们的也只是一个空空的地盘儿了。依浙地天时地利,要恢复元气,五载足矣,但,那是说太平年间,现下并没有时间给浙地恢复元气。”冯飞羽喜欢说实话,当然,实话往往不大动听就是了。

故此,靖江王脸色不大好的看冯飞羽一眼,道,“依飞羽看,朕是没什么胜算了。”

冯飞羽毫不讳言,“陛下最大的胜算已经失去了。”

靖江王目光冷厉的如同冬日溯风,望向冯飞羽的神色带着一种慑人的逼视,冯飞羽不为所动,道,“陛下最大的胜算原在三年前,既已挑动南安与吴国公翻脸,我军趁势捷取江南,彼时我建议陛下当于江南打好根基,搜寻东穆太子为上。倘当时集中兵力,必可平定闽地,如此,江南半壁尽入陛下之手。且,近可联姻南安国、镇南国,如此,结三国同盟,抗东穆攻势。陛下未听我之谏言,令我回防靖江,林大将军陈兵湖广,自此留下闽地后患。”

有用的话不必多。

冯飞羽一席话就令靖江王老脸生疼,靖江王也只得收了那凌厉目光,唏嘘叹道,“朕每念及当初,亦是悔不听飞羽良言哪。”当然,当初冯飞羽捷取江南数省,靖江王被靖江官员吹捧得头脑发昏,进而率兵北上之事,靖江王选择性的遗忘了。

冯飞羽不是个爱翻旧账的性子,他只一说便罢,也不会揪住靖江王的老脸抽打个没完。冯飞羽道,“现下与闽王硬碰硬,即便胜,我军怕也只是惨胜,国力大减,得不偿失。”

其实,不论是不是惨胜,只要能胜,靖江王就乐意的。但,靖江王何等老狐狸,听冯飞羽此言,就知冯飞羽怕是有更好计策,靖江王神色微缓,眼中竟露出几分慈爱,声音里都透着祥和与亲昵,道,“太子待飞羽,情同父子,朕视你,亦如太孙一般。前番赐婚,你不乐意,朕也只得由你罢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7页  当前第2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4/3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山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