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山记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 MB   上传时间:2017-01-14 22:23:23

☆、第40章 李樵

  得势与失势,有时快的人心都反应不过来。

就像年初还没什么人愿意理会谢莫如,如今不过半载岁月,谢莫忧与宁姨娘在牡丹院说了些什么,都有人自发过来告知谢莫如。

不论宁姨娘这些话是真心还是作戏,谢莫如都未放在心上,倒是谢柏又买了两幅李樵的画送她,谢莫如细细赏鉴一番,问,“二叔,这是落枫山秋景么?可真美。”

谢柏笑,“待我得了空,带你和莫忧去赏秋如何?”

谢莫如笑,“自是好的。”宁姨娘失势,二叔对谢莫忧多了几分关心。

谢莫如细瞧着这画儿,问,“二叔,苏才子和李先生现在如何了?”

“他俩呀,活像上辈子的冤家。”谢柏叹气。

谢莫如卷上画轴道,“我看苏才子性子活络,是个热情人,李先生也不像不讲理的性子,何况他们还是亲戚,怎么倒像有什么事儿似的。”

谢柏道,“你怎么知道他俩是亲戚?”

“我又不瞎。”谢莫如道,“他们模样那般肖似,定是有血缘关系的。”

谢莫如将画轴系好,收在画筒里,道,“二叔既与他们交好,若是误会,二叔该帮着调解才是。”

谢柏心下一动,把丫环打发出去,道,“我告诉你,你不要出去与人讲。”

“二叔还信不过我,不要说我,就是我这院里的丫环婆子也没有会多嘴的。”细作她早撵走了。

谢柏便说了,“其实他们之间也不是什么大事,苏不语是个热心肠,就像你说的,他性子活泼,爱与人交际,朋友也多。李樵则是沉默寡言,便是相熟的朋友也没几个,他是永安侯的庶子。这里还有一段公案,永安侯年轻时为人颇是风流,年轻时得一对双生美姬,那时他与苏不语的父亲苏大人相交甚深,便将这对美姬中的一个赠与苏大人。这对美姬十分命薄,都是在生产时难产过逝的。苏大人当时已有两位嫡子,苏不语出生后便跟着嫡母长大,苏夫人为人不错,从苏不语身上就能看出来了,你别看他左一本话本子右一本话本子的胡写,他十四岁便中了秀才,如今在国子监念书,后年秋闱便会下场。李樵的运道则远不比苏不语,永安侯那时还年轻,尚未承侯爵之位,亦未议亲,平常亲贵之家,鲜少有庶长子出生的。身为庶长子,这也不是李樵的过错,何况李樵自幼聪慧,天分惊人。但在他五岁时,曾祖父过生辰,李樵送了一匹唐三彩的小马给老侯爷。”

听到这里,谢莫如都不禁大惊失色,脱口道,“这怎么会!”唐三彩是唐时人常用的随葬品,没听说生辰送这个的。

谢柏叹,“这就说不清了,但当时曾祖父过生辰,他送这等不吉之物,当下便把曾祖父气懵了。人要走了背字,真是步步皆背,谁晓得老侯爷接着就病了,一病不起,没俩月就去了。自此李樵大不孝的名头儿算背身上了。他在国子监苦读,文章较苏不语更出众,但国子监的先生都对他言,他再如何的锦绣文章也无用,将来春闱如何会录取他这等大不孝之人。不要说春闱,去岁秋闱,他果然未在榜上。主持秋闱的礼部侍郎秦川就直接说了,不是他文章不好,是国朝以孝治天下,故此不录。”

“要说苏家与李家,并无亲缘。不过,苏不语生母同李樵生母是双生姐妹。李樵在永安侯府十分艰难,早便住在国子监,去岁自国子监出去,就搬到了乡下庄子里。苏不语几次想帮他,但秋闱后李樵性子越发孤拐,苏不语也不是有什么耐心的人,自然越发僵持。”谢柏说着又是一叹。

谢莫如良久无言,半晌方道,“二叔与李先生相交,想也知道他是被人陷害的。”一个五岁的孩子,他知道什么是唐三彩么?他知道唐三彩是随葬之物么?

谢柏道,“是啊,我少时,遇父母寿辰,嬷嬷也会替我备份寿礼,说是小孩子的孝心。这礼,合不合适,自有嬷嬷把关。我五岁时,连唐三彩是什么都不晓得,如果有人哄着我让我送,估计我瞧着五颜六色的小马很好看,也就送了。”永安侯府这事,哪怕事由寿礼而起,但就此便说李樵是大不孝,实在过了。

谢莫如道,“我不信只有二叔一人知李先生冤枉,可为什么没人说句公道话呢?”

谢柏无奈,“你我皆知,这事定是出在永安侯府内闱不宁。永安侯尚文康长公主,这是今上胞妹,太后爱女,永安侯府尚不肯替李樵说句公道话,外面谁还会说呢?除了李樵,永安侯还有三位长公主所出嫡子。哪怕永安侯不是尚的公主,便是平平常常的正妻,难道为了一个庶子就置三个嫡子的生母于不顾么?”

“如果当时重惩李先生身边服侍之人……”这种法子,永安侯府肯定也用了,果然,就听谢柏道,“永安侯杖毙了给李樵准备寿礼的嬷嬷,仍是流言汹汹。”

好不恶毒的心机!

用这样的心机,只为了对付一个五岁的孩子!

谢莫如道,“如果长公主肯出面替李先生辩白,也不是没有希望。”

谢柏道,“世间最可怕的就是妇人的嫉妒。”

谢莫如挑眉,“原来嫉妒还分男女。”

谢柏讪讪,继而正色道,“我想着,待我大婚后,看有没有机会,毕竟事情也过去多年,长公主总不会现在还容不下李樵吧。”

谢莫如明白二叔的意思,是想着大婚后能不能请宜安公主出面探一探文康长公主的口风。

想到李樵的时运,谢莫如叹口气,她也没什么办法,略一思量道,“要是想缓和苏才子与李先生之间的关系,我倒是有个法子。”

谢柏知谢莫如性子端谨,她的话一出口,素来是有几分把握的。谢柏忙问,“什么法子?”

谢莫如道,“二叔买一套《人间记》给李先生送去。”

“就这样?”

“对。”

谢柏再问,“这可有什么说法儿?”

谢莫如不肯多说,只道,“二叔先试试,我也不知道有用没用。”

谢莫如的话,谢柏还是有几分信的,第二日就打发小厮买了书骑马出城给李樵送了去。

待谢柏得了苏不语的谢礼,已是重阳后的事儿。谢柏岂肯无功受禄,将苏不语的谢礼给了谢莫如,笑道,“苏不语说了,不知道是你出的主意,待他寻子小姑娘喜欢的东西再来谢你。”

谢莫如倒不是为东西欢喜,她是为自己法子有用高兴,笑道,“苏才子热情直率,李先生时运不济,他们能和好再好不过。”

谢柏请教谢莫如,“苏不语写的那种神神道道的东西,我一个字都看不下去。想来李樵也不没看过,如何一看就同苏不语缓和了。”

谢莫如并不卖关子,老实说道,“其实上次二叔带我去庄子上,我就注意到苏才子身上衣裳华美不说,从头到脚皆细致周全,就知是有人特意用心为他打理的。那天又听二叔说苏不语颇具才干,再看他的性情,一个人,只有自幼顺遂,颇受家中关爱,才会养出苏才子这样的性子。依苏才子的成长经历,不该写出《人间记》这样的话本子来。”接着谢莫如便将《人间记》的内容与谢柏大致讲了讲,“写话本子的人,多少总会在细节上影射自身。可看这本苏才子的《人间记》,书生名媒正娶的是蛇妖,心爱的桃花妖香消玉陨,这说的是谁,总不是苏才子自己吧。要是我想的不错,苏才子是在为李先生不平。我能看出来,二叔特意把这套书给李先生送去,李先生自然也能看出来。”

“二叔说李先生性子孤拐,那可能是他经受过太多的挫折与不公。多少人知道他是被陷害方背此恶名,这些知道的人,有惋惜,有冷漠,也有幸灾乐祸,厚道的人说一声不公道,冷漠的人什么都不说,幸灾乐祸的人会讥笑于他。只有苏才子为他写了一本荒诞的人妖传奇,人情冷暖,想来李先生都尝遍了。到李先生现在,虚情假意都难,何况有人为他愤怒至此。苏才子不是李先生的知己,却是真真正正关心他的人。李先生以往不见得不知道,或许是性情原因,或许是担心自己的名声拖累苏才子的名声,方与他疏远。苏才子性子直接,李先生啊,他看到这话本子定会急急的跑来找苏才子,让他不要再写下去了。不然,倘文康长公主迁怒苏才子,李先生还不内疚死啊。”

谢柏听得又是叹又是笑,道,“莫如你实在洞察人心。”

谢莫如道,“二叔不爱看这些话本子罢了,你要看了,你也能猜到。”

谢柏不受此奉承,道,“我哪里猜得出这些妻妾的事情来。”他素来不在这上头留心,谢柏道,“总之多谢你。”

谢莫如认真道,“二叔对我好,我自然对二叔好。”她有今日,多赖二叔相助。

谢柏莞尔,谢莫如聪明绝顶,但又时常说出这样直言直语的话来,想也有趣。

倒是苏不语李樵这对血缘上的表兄弟十分客气,苏不语送了谢莫如一只小松鼠给她,李樵画了一幅山水图托苏不语带给谢柏,谢柏一并转交谢莫如,谢莫如笑,“这回是不花钱的画儿。”

谢柏摸摸谢莫如的头,“恐怕以后李樵都不好收画钱了。”

叔侄两人玩笑一句,转眼已是胡五姑娘及笄之礼。

☆、第41章 无人不知

  因要去承恩公府参加胡五姑娘的及笄礼,中午怕是回不来,谢莫如晨间把母亲的午饭安排好,才去松柏院请安。

谢太太见谢莫如把生辰时的大红衣裙穿上了,微微颌首。谢莫忧也是一身红,不自觉的看一眼谢莫如,心下对比,谢莫忧对自己的美貌也是很有信心的。尤其谢莫如是薄唇,显得太过凌厉,谢莫忧还是喜欢自己的嘴巴,圆圆的,花朵一般。

谢环谢珮来得很早,是其母李氏带她们过来的,谢太太没见三老太太府上二房庶出的谢琪,也没说什么。待李氏母女三人行过礼,请她们坐了,笑道,“时辰还早,咱们先说会儿话。你要有事,先回去服侍你婆婆也无妨。”

李氏笑,“婆婆那儿有二弟妹,我寻机过来偷个懒儿。”又说谢珮,“后来我才知道,是这丫头多嘴。也不知怎么个脾性,天生的就爱热闹,幸而是嫂子,包容她这心直口快。这回又得麻烦嫂子,她们虽比莫如莫忧大几岁,却不比莫如莫忧有见识,还得嫂子多指点她们。”

谢太太笑眯眯地,“都是一家子,说什么指点不指点的,小孩子爱热闹,多见识一二没什么不好。承恩公府门第高贵,咱家孩子也不是不懂礼的,她们姑侄四个,与其他女孩子在一处,记着和气二字,再没有不好的。”

女孩子们起身应了。

谢太太与李氏相视而笑,李氏是满心感激,先时她们府上得罪谢莫如,谢太太很是不满,连谢燕都得了一番训斥,如今还愿意提携她两个闺女,李氏心里得知谢太太的情。谢太太其实觉着没什么,她家里女孩儿少,谢环谢珮是近枝,其父也是翰林出身,将来说一门中等亲事不难。谢珮有些聪明外露,还是要看一看,女孩子,没有心气儿不行,但有时心太高也不是好事。

谢太太并不为此烦恼,一则谢珮只是堂妹,二则世事就是试金石,有没有本领,一试便知。谢珮能看到机会,她便给她这个机会,看她能否抓得住吧。

大家说会儿话,直到太阳高升,谢太太方带着女孩子们出门。谢家与承恩公府交情有限,倒不必去的太早。

李氏送谢太太出门后,方转身回自己家。

承恩公府外已经有些堵车,幸而他家常有盛宴,专有管事安排这些车马,谢家马车只是稍等了会儿,便到了承恩公府门前。尚书府在帝都不属豪门,也绝对算得上清贵,谢太太正二品诰命,只是在胡家就不大显眼了,尤其今日来的公门侯府的夫人奶奶们不知多少,另外还有胡五姑娘的亲娘宁荣大长公主,胡太后的亲女文康长公主,只是,两位公主均坐于一位银发满头的老太太下稍。

谢环谢珮已给满屋子珠光宝气耀的有些眼晕,谢莫忧跟紧祖母,还要不着痕迹的照顾着两位小姑,谢莫如心里作何想不知道,面儿上还是那幅八百年不变的淡然模样。

谢太太先带着孩子们给银发老太太问好,又分别向两位公主殿下行礼,行礼后谢莫如几人便随谢太太到给谢家安排的座次上坐了。倒是银发老太太听到是谢家人,不禁笑道,“前儿我进宫看望太后娘娘,听说魏国夫人的女儿十分肖似大长公主。这眼也花了,是哪位姑娘,来了没,好叫我这老婆子瞧瞧。”

能说出看望太后娘娘的话,能坐在两位公主之上,这位老夫人自然身份不凡。在家时谢太太已与她们姐妹说过,承恩公最尊贵的便是,承恩公与胡太后之母,今上嫡亲外祖母寿安夫人。

想来这就是了。谢莫如便上前一步,道,“给寿安夫人请安。”

寿安夫人的眼睛十分不好了,侍女捧上水晶眼镜,寿安夫人架在鼻梁上将谢莫如招到跟前看个仔细,谢莫如抬眼看向寿安夫人。这种镜子,带一会儿眼睛便累,良久,寿安夫人拿下眼镜,揉一揉眼睛问儿媳妇宁荣大长公主道,“殿下,你看像吗?”

宁荣大长公主眉目雍容,年纪较谢太太稍年轻一些的样子,笑,“我看像,大姐姐泉下有灵,见着莫如,亦当欢欣。”

寿安夫人笑,“大长公主当年风采,真是令人想念。如今大长公主后继有人,我也替大长公主高兴。过个十来年,又是一个大长公主。”

婆媳两个一唱又一喝的,听她们说完,谢莫如道,“老夫人过誉了。我姓谢,并非皇族,老夫人如何能说过十来年,又是一个大长公主?这话,不大妥当。就是大长公主当年,又有什么令人想念之处呢?”

“大长公主当年,主少国疑,权臣当道,方有大长公主辅佐圣主。我年少,没什么见识,不过,也听说当今子嗣昌盛,政通人和,百姓安宁,天下太平。我在家里,祖父从来都教导家中子孙盛世来之不易,我只希望大长公主之后再无大长公主。老夫人,都说周公是圣人,您说,周公想做周公吗?周公当年,何等战战兢兢,殚精竭虑,都有流言纷纷。我想,依周公忠贞,宁可他所处当时是圣主威加四海时,而不是辅佐幼主,诽谤加身。自来令名动天下者,无不是挽天下于危难的大贤大能,而这些大贤大能,难道愿意用天下危难成就自己的不世功勋?所以我说,周公从来不想成为周公,而口口声声想成为周公的人,是王莽。”

寿安夫人甭看社会地位高,论政治素养她还不如谢莫忧,主要是胡太后当年就是个草根进宫做的宫人,这位当年的宫人今日的太后,当年便是生下太祖皇帝唯一子嗣,太祖皇帝之母程太后当年也没允许她母以子贵,登上皇后之位。

胡太后在宫闱多年,经得多见得多,且自己儿子做了皇帝,没人敢惹。而寿安夫人,有个太后闺女,多年来也是尊荣无限。尤其宁平大长公主身故,当年长子的仇也算报了。只是听说宁平大长公主还有个外孙女,听说这丫头还极似当年的宁平大长公主……杀她长子的倒不是谢莫如,只是一想到谢莫如是宁平大长公主的外孙女,寿安夫人就想见一见她。倘谢莫如卑躬屈膝,胆小懦弱的上不得台面儿倒也罢了,偏生她不卑不亢,沉静自恃,寿安夫人就没忍住。

其实,人家寿安夫人根本就没想忍,她失去长子之时,如何苦苦哀求,而那个女人,简直是钢铁铸的心肠!如今那个女人死了,她的后代还敢大摇大摆的站在自己面前,寿安夫人今日今时之地位,她为什么还要忍!

她老人家没忍住,结果给谢莫如把王莽拿出来类比了一下。

拿着王莽对寿安夫人说事儿,其实是对牛弹琴,人家寿安夫人根本不晓得王莽是哪个。连周公他老人家,寿安夫人也不大认得。事实上,寿安夫人根本没听懂谢莫如这一套话是什么意思。

寿安夫人不懂,可在座的诰命贵女没有一个不懂的。王莽做个啥事,大家也清楚,王莽是外戚,王莽他闺女做了皇后,王莽他姑是太皇太后,王莽后来最有名的事儿大家更晓得,他呀,篡位自己当皇帝啦~

我了个神嘞!

怪道谢夫人敢带着谢大姑娘出门,这词锋,这本领,大长公主九泉之下真可瞑目了。

诸诰命没有一个站出来说话的,主要是在座的都不是蠢人,帮腔谢莫如得罪当权派,帮腔胡家,切,谁有把握干掉谢大姑娘么?这位大姑娘的战斗力,令人望而生畏。

不干她们的事,看热闹就好,就别自不量力当炮灰啦。

这个时候,诸诰命能站干岸看好戏,胡家人却是一定要说话的。一位眉目绝美的姑娘便不急不徐道,“谢姑娘说笑了,你拿王莽说事儿,不知道的得误会谢姑娘拿汉平帝类比当今呢。”

谢莫如扫她一眼,恳切请教,“王莽怎么了?我只知他想做周公结果给篡位了。原来他篡位的皇帝叫汉平帝啊,多谢姑娘教我,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呢。”胡家姑娘大概平生头一遭遇谢莫如这等无耻之人,明明正尔八经的以史论今,这姓谢的竟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认账了!胡姑娘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谢莫如越发恭维她,“姑娘果然不愧承恩公府出身,通今博古,令人钦敬。”

非但言辞锋锐,竟还拥有厚颜无耻这一优异品质。诸诰命再次刷新对谢莫如的感观值。

宁荣大长公主笑道,“五儿,吉时快到了,去准备吧。”

原来这位姑娘就是胡五姑娘,胡五姑娘亦知不能在诸诰命面前失态,立刻恢复从容高贵,对着祖母母亲行一礼,起身去了。

宁荣大长公主招谢莫如近前,拉住谢莫如的手,笑容亲切的仿佛在跟自己亲闺女说话,她徐徐劝道,“好了,我知道你这孩子不愿提你外祖母,只是,那毕竟是你外祖母,心中不可有怨,知道么?”

谢莫如笑,“殿下这话就错了。家母居一品夫人之位,外祖母与太祖皇帝一母同胞,便是当今在此,我叫一声舅舅,陛下也得应我。世祖皇后也是殿下的母亲,论辈份我叫曾外祖母。我今日能得见殿下,殿下拉着我的手说话,我怎会心中有怨,或许有人心中有怨,只是那人不是我。”谢莫如的声音不高不低,清脆如珠落玉盘,皆因室内太过安静,以至于每个人都听得太过清楚。

聪明人已经明白,这个小小少女非但战斗力出众,而且准备充分,她知晓对手最大弱点。是的,宁荣大长公主是大长公主之尊,但,论血统,宁荣大长公主与太祖皇帝只是同母罢了,不要说同宁平大长公主相比,宁荣大长公主的血统,甚至不比谢莫如更尊贵。有怨的是谁?谢莫如说,反正不是我。那是谁?是曾经被议储然后被宁平大长公主撵去藩地的靖江王吗?其兄失帝位,连同血统的高贵一并被视为次等。

谢莫如没有一字指向靖江王当年之事,但今日一提再提大长公主,令人不禁想到大长公主当年。

宁荣大长公主道行高深,只是一笑,道,“你这孩子如此懂事,我就放心了。去跟你祖母坐吧,今天是我家五儿的及笄礼,你好生与姑娘们玩耍,吃什么要什么只管跟我说,我也是你姨外祖母呢。”

谢莫如立刻屈膝跪下给宁荣大长公主磕了个头,道,“自小到大,今日第一次见姨外祖母,给您请安了。”

谢莫如磕头磕的那叫一个俐落,顺竿儿爬的速度让宁荣大长公主心里都骂了一声娘。

宁荣大长公主解下腰间玉佩给谢莫如当见面礼时,手都有些颤抖,心中的愤怒几乎喷薄欲出,旧日的宫廷恩怨,今日的言辞如刀,她仿佛又看到她那个不可一世权倾天下的长姐,她一忍再忍,终于忍到长姐入了土。她这一世,只这般忍过长姐一人,不想不过经年,她便要再忍长姐后人。宁荣大长公主心下几乎要冷笑了,好在她到底修为不凡,很快稳住心神,慈爱的亲手扶起谢莫如,笑容高贵,“以后多见见就好了。”又命人取来白璧一双,锦缎十匹,给谢莫如做见面礼。

谢莫如再次福身谢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7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3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山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