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山记_分节阅读_第290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 MB   上传时间:2017-01-14 22:23:23

谢莫如道,“要不,让太医给你们瞧瞧,别随便去吃外头那些乱七八糟的药,可是会把身子吃坏的。”

“我晓得。”端宁公主毕竟成亲还未满一年,纵是心急,也没到乱吃药的地步。不过,她还是找到小唐,拜托小唐帮她在府里摆个桃花阵。

小唐与几位皇子公主都是熟的,二话没说就应了,还亲自去花木市场挑桃树来着。据小唐说,这桃树跟桃树也不同,这里头,是大有讲究的。有些桃树,旺的是桃花运,有些桃树,旺的就是子嗣了。像端宁公主这样,他就得挑旺子嗣的桃树品种。

端宁公主与忠勇伯道,“我看,小唐哥还是有些道行的。”

忠勇伯看媳妇跟小唐师兄搞封建迷信,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晚上多努力耕耘了。

也不知是小唐这阵法真的灵验还是怎么回事,谢莫如千秋过后,重阳节前,端宁公主便欢欢喜喜的进宫了,正是吃螃蟹的时候,端宁公主却是一只螃蟹也不肯吃的,给爹娘报喜,道,“小唐哥那桃花阵果然是极灵的。”端宁公主有喜了。

谢皇后大喜过望,连忙拉着端宁公主问,“什么时候诊出来的?”

端宁公主一脸的喜色,笑道,“就是昨儿个,太医诊平安脉的时候,说是一个多月了,我算着,就是小唐哥给我摆那桃花阵后不长的时间。”

谢皇后笑,“一会儿我让内务府给你挑几个得用的嬷嬷,这刚有了身子,你自己得注意,这段时间也不要总往宫里跑,待把胎坐稳了,再进宫不迟。”

端宁公主笑,“母亲放心吧,太医说我身子无妨,安胎药也不必吃的,只是平日里吃食上留心,不要累着就好。”

谢莫如还是命紫藤收拾了些补身子的药材给端宁公主,道,“有孕后不能大补,反正燕窝你是常吃的,这都是上等血燕,你慢慢儿留着吃。”

“我那里还有呢。”

“这个是上月刚贡来的,总比你那里的要强些。”上上等的东西,供皇后这里的,自然与给公主的不同。

端宁公主道谢后便命宫人收了。

谢莫如又照着皇子妃有孕的份例赏赐了端宁公主,端宁公主谢过赏,道,“等我生了,母亲,你给这孩子取名字吧。”

“好啊。”

母女俩说些保养身体的话,谢莫如道,“去淑妃宫里坐坐吧,她也惦记着你呢。知道你有这喜信儿,必然高兴。”

端宁公主应了,笑道,“上回我进宫,母妃还问起我有没有身孕呢。”起身道,“中午我过来陪母亲用膳。”

谢莫如点头。

谢莫如对宫妃向来宽和,就是如今在宫里,与以往在王府的规矩也相差不大,徐淑妃等人也是初一十五过去谢皇后那里请安,平日里是不必去凤仪宫立规矩的。

徐淑妃倒也时常能见着闺女,不过,她得排在谢皇后后面。

见着闺女,徐淑妃已是欢喜,听到闺女有孕的喜事,更是喜上添喜,喜上眉梢,拉着闺女絮叨半日,待临近中午,再命宫人好生服侍着闺女去凤仪宫。每次闺女进宫,都是在凤仪宫用膳,这当然是体面,也是尊荣。

徐淑妃不敢有半点不满,如果她露出不满,哪天谢皇后不留她闺女在凤仪宫用膳了,那徐淑妃得哭死。徐淑妃觉着现下挺好的,虽然她闺女自小在皇后身边儿长大,她这个亲娘样样排在谢皇后后面,可谢皇后才是嫡妻,而她只是侧妃。孩子跟着嫡母长大,这是孩子的体面。

至于徐淑妃,她眼下也只后悔当年太过疼爱儿子,没如凌霄凌昭容那般,对儿子不闻不问,放在谢皇后跟前养活了。

当年一时心软舍不得儿子,如今徐淑妃也只好安心做徐淑妃了。

昭明帝得知女儿的喜讯,亦是高兴。

当下便是一通赏赐。

端宁公主笑,“刚刚母亲已是赏过了。”

昭明帝笑,“这是朕给的,如何一样呢。”

一家三口高高兴兴的在凤仪宫用过午膳,端宁公主就去以前自己的宫里休息去了,昭明帝与皇后吃茶闲聊,昭明帝道,“小唐这阵还是有些灵验的啊。”

谢皇后笑道,“这也只是凑巧罢了,陛下怎么还信起这个来。”

“端宁这个,多准啊。”昭明帝想着,要不要让小唐给凤仪宫也种几株桃花,他虽然儿女双全,但也是盼着能与皇后有位嫡子的。

谢皇后瞧出昭明帝的心思,昭明帝道,“其实,添几株桃花也不错。”

谢皇后只得由他去了。

连凤仪宫都找小唐种桃树了,小唐这名声一下子就传了出去。

只是,大家对于谢皇后这把年纪还求子的事,也真是……哎……谢皇后能有位嫡子当然好,但,谢皇后今年四十三了吧都。

反正,凤仪宫是添了好几株桃树来着。

当然,此事大家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谢皇后一国之母,她想给陛下生孩子,也是情理之中。妃嫔们都能给陛下生,正宫皇后当然也能生,只要生得出来。

于是,这桃花儿真不是谢皇后让小桃种的,结果,大家却出奇的一致的认为,求子之事,完全是谢皇后自己的意思。谢皇后这锅背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谢皇后背了种桃树求子的锅,立刻便有诸多与谢皇后亲近之人,或是荐大夫或是荐秘方或是荐道人荐姑子荐神仙的,多了去。谢皇后一个都没用,她与昭明帝早说过了,“孩子多是天意,种几株桃树无妨,但其他的就罢了。汉武时皇后阿娇求子,花费钱九千余万,最终仍是无子。要我说,有这些钱,做点儿什么不好。咱们也不是没儿子,大郎几个,自小都是在我院里长大的,我一样疼他们。”

昭明帝到底是个明白人,纵想求一嫡子,也不会癫狂离了格,故而,谢皇后的话,昭明帝也都应了。

求子的事还没着落,倒是一入冬赵国公晋宁伯先后过逝。

这两位,一位是宫里赵皇贵太妃的亲爹,一位是靖南公柳扶风的岳父。

昭明帝按例赏了赵国公的身后事一番,对晋宁伯却是未加过问,只管命内务司与礼部做准备,他要着带着媳妇儿女奉太皇后太去汤泉宫过冬去了。

这个冬天对于某些人来说的确是太过严酷了,譬如,赵国公府与晋宁伯府出完殡好些日子,也没有接到袭爵的旨意。两府都是有爵人家,凡能赐爵的,祖上都不是寻常人。他二府,于帝都也算是叶茂根深,交际颇广了。

赵国公世子求的是晋王世子,晋王世子也乐意赵国公世子袭爵呢,只是这事儿不是他说了算啊。晋王世子让妻子晋王世子妃到宫里给赵皇贵太妃请安,念叨念叨这事儿。倘先帝在时,跟赵贵妃说还有用,今先帝不在了,赵贵妃升格为赵皇贵太妃,品阶是升了,但说话的份量大不如前哪。

赵皇贵太妃没直接求谢皇后,她自认没这么大的脸面,不得不说,赵皇贵太妃对于自己的脸面判断很是准确。赵皇贵太妃找的是谢皇贵太妃,这两位在宫里明争暗斗了大半辈子的女人,在先帝过逝后反倒是平和了。就是今日赵皇贵太妃说起赵国公府的事,谢皇贵太妃也没有半点儿兴灾乐祸的意思。

有什么好兴灾乐祸的呢?

她又比赵皇贵太妃强到哪儿去呢?

谢皇贵太妃叹口气,慢慢的剥了个桔子,道,“姐姐是个明白人,我要是说话管用,也不会有温庆这桩亲事了。”

赵皇贵太妃有些失落,但也没有太过失望,她不是个蠢人,在温庆郡主赐婚北凉王太子时,赵皇贵太妃就觉出来了,谢皇后下谢皇贵太妃的关系,并不似人们想像中的那样好。再加上赵皇贵太妃一辈子在宫里的,她也知道,谢莫如便是在做皇子妃时,与还是贵妃的姑姑谢皇贵太妃也是有些疏离的。

虽赵皇贵太妃不知道这姑侄二人到底因何疏离,但,此二人不够亲近,也是事实。

赵皇贵太妃已是无法,叹道,“咱们都这把年纪了,原也不该管那些外头的事了。就是想管,也是管不动了。”

谢皇贵太妃亦是心生黯然,管不动了,也管不了了。

这一世的荣华与权位,到如今,也不过是于慈恩宫念念经罢了。

赵皇贵太妃都没法子,晋王世子就更没法子了。

晋宁伯不似赵家能直通宫里皇贵太妃,晋宁伯府王家没有宫里的关系,不过,不怕,先晋宁伯是兵部尚书靖南公柳扶风的岳父,晋宁伯世子是柳扶风的小舅子。柳扶风位居兵部尚书,内阁行走的人,说来在朝政上肯定比赵皇贵太妃有份量的多。

先晋宁伯夫人亲自上门相求靖南公夫人小王氏,小王氏答应让丈夫帮着问问,话却是没说死的。

小王氏端过盏茶,与丈夫道,“我父亲活着时就不得先帝喜欢,还常办些糊涂事。今他去了,这爵位到底如何,老爷帮着问问则罢,多余的话不要说,想来今上心里都是有数的。要是看中他们,早令人袭爵了。”

柳扶风道,“要依我说,爵位之事并不急,眼下小舅子先要守孝的。不说别人家,看看谢家,先时谢老尚书过逝,谢家根本没提爵位的事,一家子安安分分的守孝。今年他家出孝,先时二等公爵,陛下还给往上升了一等。便是谢御史起复,起复前鸿胪寺卿,不过正三品,今直接起复正二品左都御史,掌都察院。”

呷口茶,柳扶风放下茶盏道,“论帝心,谁能及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母族犹如此,岳家又急什么呢?倘叫陛下知晓,只说一句不诚心守孝,以后小舅子的事可就真不好说了。”

小王氏道,“我也是糊涂了,竟没想到这个。”

柳扶风笑,“你是近来给儿子找媳妇忙的。”

小王氏笑,“我正想与老爷商量呢,老爷瞧着,戚国公府的姑娘如何?”

“哪个姑娘?”

“自然是戚国公府长房,戚世子嫡出的三姑娘。”

柳扶风想了想,“门第倒也般配,二郎以后是要袭公爵的,女孩子一定要明理懂事,这比门第更重要。”

小王氏道,“我都留意小三年了,这姑娘一直是跟着戚国公夫人长大的,性子不错,人也大方,如今在家管着些戚夫人身边儿的小事,说起话来也不是那等扭捏小气的人。”

柳扶风道,“你要是看准了,再问一问二郎,倘他乐意,我问问戚国公的意思。”

小王氏笑应了。

戚国公府哪里有不乐意的,柳扶风当朝高官,因功封靖南公,柳家是有两个爵位的,原本长房是世袭的平国公爵,结果,不提也罢,给老平国公那糊涂人连累的,降至伯爵。靖南公的公爵位是柳扶风自己战功得的分封,当时因柳扶风功高,那会儿平国公爵位未降,先帝就说了,柳扶风二子,一子袭平国公爵,一子袭靖南公,为示恩宠,当时就封了柳扶风二子为靖南公世子。

故此,此次小王氏给二子择媳,一进门儿就是靖南公世子夫人,身上立有诰命,将来便是降等袭侯爵位,那也是正经的侯爵夫人呢。

对于柳家这门亲事,戚家其实心里也有些明白的,他家自然是乐意。而且,如柳扶风说的,门第亦是般配的。戚家对自家女孩儿的教养也有信心。

故,柳扶风一提,戚国公当时便应下了。

待戚国公与老妻说明此事时,戚国公夫人还嗔怪道,“国公爷也是,您这也忒实诚,起码得说个回家商量一二吧。”

因孙女得了这样一桩好亲事,戚国公欢喜的很,笑道,“这还商量什么,这样的好亲事,难不成,儿子媳妇还不乐意?”他儿子又不傻。

戚国公夫人笑道,“这不是为了显女方家的身份吗?”

戚国公拈须笑道,“拿捏这个做甚,就你们女人家,不爽快。”

得丈夫说一句不爽快,戚国公夫人也不恼,人逢喜事嘛。戚国公夫人笑,“我也不单是看柳家门第,柳大人官高,主要是,柳夫人极明理的人,看温慧郡主嫁了这几年,同柳夫人处的跟母女似的。这样的好婆婆,孙女嫁过去只有享福的。还有一样,柳家现下规矩法度极是讲究,柳夫人说过柳家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孙女以后只管跟孙女婿过清静日子就好,也没那些个乱七八糟的。”

待将此事说与戚世子与戚世子夫人,夫妻二人果然也是极乐意的。

昭明帝听闻此事后,与谢皇后道,“这桩亲事果然不错,说来,戚三郎在江南也有些年头儿了,他今已是从二品武官,禁卫军有个正三品的缺,便让他回帝都吧。”

谢皇后无可无不可,“都听陛下的。”

谢皇后另有事与昭明帝商议,道,“咱们六郎明年就十七了,他亲事早就定了,阿圆比六郎还长一岁呢,十八的大姑娘了。这样事,可是该办了。”

“我记着这事儿呢,太仆寺卿上了致仕折子,我想让他再做几个月,待明年召苏航回帝都,转任太仆寺卿吧。”

要早知有太仆寺卿的缺,谢皇后心下更嘱意的是苏不语,但苏不语已然外任,再说无益。苏航也是六郎岳父,谢皇后点点头。

昭明帝是让戚三郎明春回帝都转到禁卫军任职,倒不料戚三郎开春便带来了个绝好消息,失踪三年多的江行云江伯爵找着了。

江伯爵还活着的消息,震惊朝野!

昭明帝龙心大悦,与谢皇后道,“还是皇后说的对,江伯爵果然尚在人世!这个,我先时都不敢做此想。”

谢皇后亦是大喜,笑道,“我也没想到,实在没想到!”

谢皇后说自己没想到,但,这几年,整个帝都城唯一还坚持江伯爵在世的,也就是谢皇后了。

三郎想了想,做出一个结论,道,“昔年文休法师占卜之术天下闻名,文休法师占卜时,必有母亲在旁协助,说不得母亲就学了些占卜的本领呢。”

反正吧,不管想到想不到,江伯爵她还活着,这是事实!

连李宣这一向与江伯爵不大熟的人,都是喜上眉梢,回府之后就催着妻子进宫,同妻子道,“大哥于男女之事上闷的很,等着大哥开口,那还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咱们是不再不能坐视的,你这就进宫同皇后娘娘提一提此事。大哥这个年岁了,江伯爵人也不年轻了,何况经此生死大劫,还有什么看不破的呢?看能不能请皇后娘娘帮着说说,大哥与江伯爵也不是不般配的,请江伯爵好生考虑一下大哥,俩人过日子总比一人过日子强呢。就是江伯爵想续宋家香火,以后她生了儿子,可过继一子姓宋。”李宣简直连他大哥与江伯爵成亲生子的事都考虑到了,而且,他身为李家族长,都愿意就宋家香火做考虑,同意过继他大哥的儿子,这对于李氏这样的显赫家族,也是相当宽厚的让步了。

长泰长公主想一想李九江的年纪,也知此事不宜再耽搁了,再耽搁下去,以后李九江还能不能生出儿子来都两说。长泰长公主道,“驸马放心吧,我这就进宫去。皇后娘娘与江伯爵一向交好,知江伯爵平安,皇后娘娘还不知要如何欢喜呢。这也是大喜事,现下提,也是喜上加喜了。”

李宣称是。

长泰长公主忽而笑道,“看来,唐家那桃花阵,的确是极灵验的。

李宣也不由笑了。

长泰长公主梳洗一番便进宫去了,她是凤仪宫常客,先贺过江伯爵平安,谢皇后笑道,“行云是福大命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7页  当前第2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0/3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山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