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山记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 MB   上传时间:2017-01-14 22:23:23

谢莫如笑,“以往这会儿也快起了,嬷嬷就放心吧。”

“这也是。”张嬷嬷慈爱的望着她家姑娘,真是怎么看怎么好,“嬷嬷老了,总是要叮嘱几句才能放心。”

谢莫如笑,“我这就出门了,嬷嬷再歇一歇吧。”

“早上精神好,并不累,咱们院的紫藤开花了,正好趁着天早,花儿也洁净,摘些来做粥。”说着话,到底亲送了谢莫如出门。

谢莫如是头一遭来送谢太太大早上出门,谢太太谢老爷正在用饭,下首坐着谢松谢柏与谢莫忧谢芝谢兰谢玉几个,都是儿孙,且谢莫忧几人年岁不大,故而团团围坐了一桌,很是和乐。

谢太太听丫环回禀,含笑道,“莫如怎么来了?昨儿我不是叫素蓝说不用过来请安么?”

这要如何回答,总不能说卖素蓝面子过来的吧,也不能说以前懒得来……当然,倘谢莫如是谢莫忧的性子,撒撒娇说过来祖母这里蹭早饭吃,也便一笑过去了。只是,谢莫如实在不是这样的性子,也说不出这样会讨喜的话,她道,“昨晚睡的早,今晨便起的早了,我想着,太太总要五更方出门,既知太太在家,理当过来请安。”说着规规矩矩的请了安。

这种话,也就谢莫如会说了。好在有人给她圆场,谢柏笑问,“莫如,用早饭没?”

谢莫如道,“我早饭用的时间都晚,回去再用。”

谢太太大概是刚刚给谢莫如噎着了,她淡淡道,“我这里也没什么事,早上这样冷,既已请安,你便回去吧。一会儿还得上学呢。”

谢柏忙道,“来都来了,一并用饭。”

谢莫如想了想,觉着自己今早其实不该来。她以往从不来,这突然来了,倒叫人讶异,不相宜不说,还令人误以为她是有什么特殊目的。桌子已然坐满,而且,原本那种其乐融融的吃饭气氛,再加一个她,明显就不对了。谢莫如认真道,“二叔,我说早饭用的晚,并不是客套推辞,我是真用的晚。出来时,嬷嬷已经在给我预备早饭。我这就回了。”说完一福身,转身走了。

谢莫如觉着自己坐下会打扰谢太太等人的用饭氛围,故此识趣离开,不过,她没想到自己离开后,这用饭氛围更差了。谢尚书略用两筷子便不吃了,余人也不好再吃,漱口喝茶后服侍着该进宫的进宫,该上朝的上朝。

谢莫如快去快回,回杜鹃院时张嬷嬷服侍她去了披风,还问,“太太走了?”

“太太说早上天寒,我请过安就叫我回来了。”谢莫如喝口茶,叫人将百灵挂到廊下,便去园里散步健身了。

谢莫如散步素来不用人服侍,天空尚有一丝夜幕的黑,带着一种深幽的蓝,晨风里满是荷露草木的清凉,舒服的很。谢莫如微微阖上眼睛,感受着晨间的清宁。

张嬷嬷在屋里细问静薇她家大姑娘请安的事,静薇险哭出来,眼圈儿微红,“姑娘去的早了些,太太还没用完饭,直接让咱们姑娘请了安,就叫姑娘回来了。大爷二爷二姑娘芝少爷兰少爷玉少爷都在太太那里用饭,太太连一句留饭的话都没有,还是二爷替姑娘圆了几句话,姑娘就回来了。”

张嬷嬷深深叹口气,也不知该说什么了,只是心里十分心疼她家大姑娘。

谢莫如并不知自己给张嬷嬷心疼了一把,早上吃过紫藤粥,又叫张嬷嬷中午炸紫藤鱼,明儿个摘了花做些紫藤饼方好。啰啰嗦嗦的吩咐了一堆事儿,看时辰到了,谢莫如便带着静薇紫藤去华章堂上课。华章堂遇到谢莫忧,谢莫忧安慰她道,“大姐姐,你别生气。”

谢莫如不解,“我生什么气?”

谢莫忧一双美眸里满是歉意,“我们都不知大姐姐早上过去,不然定会等大姐姐到了再用饭的。”

谢莫如深望了谢莫忧一眼,笑一笑,没说话。谢莫忧还想再说什么,谢莫如已转身翻弄书卷,纪先生也到了,谢莫忧不好再说,只得作罢。

☆、第11章 提醒

  谢莫如不打算跟谢莫忧有什么深层次的交流了,这并不是困难的事,谢莫如摆出冷淡模样时,谢太太都不会有与她交流的欲望,何况一个谢莫忧。

实是再容易不过。

倒是谢莫忧回牡丹院同母亲抱怨,“不知怎的又得罪了大姐姐,我好意劝她,她反是不理我,又是那幅闷死人的样子。”

宁姨娘道,“她虽闷,却是个有心人。你倒是话多,却不比她有心。”想到那日家中摆宴,谢莫忧那般费心费力的招待前来的各家闺秀,谢莫如轻而易举的捡了个纰漏,卖了苏氏一个好不说,也将谢莫忧比了下去,怎不令宁姨娘郁郁。她哪怕再稀罕贤良的名声,不肯有半分慢怠谢莫如,到底谢莫忧才是她的骨肉。

谢莫忧嘟嘟嘴巴,向外望去,道,“娘,以往这个时候,祖母进宫也该回来了,怎么今天还没回来?”

宁姨娘道,“大概是娘娘留你祖母在宫里用饭了吧。”这倒不必担心,松柏院那里的午饭都预备妥当,谢太太回来一应都是现成的,便是不回来也无妨。

母女两个说回话,一道用午饭不提。

谢太太是午后方回到家,还未到下午上课的时间,谢莫忧忙同母亲接了出去。宁姨娘见谢太太脸色不错,服侍着谢太太换下诰命服饰,亲捧了茶笑道,“太太这会儿才回来,想是在宫里用过午饭了。”

谢太太笑呷口茶,“贵妃娘娘恩典,留我用饭。”

谢莫忧道,“厨下备了燕窝粥,祖母要不要略用些。”她年纪渐长,宁姨娘又是管家的人,自然慢慢的教导女儿一些家事。

谢太太笑,“还不饿,一会儿再说吧。”又问谢莫忧,“还没去上学?”

谢莫忧道,“没到时辰呢,听说祖母回来,我先来见祖母,这就去了。”

谢太太笑,“那就去吧,别耽误了功课。”

谢莫忧行一礼,方去了。

因上午谢莫如实在冷淡,谢莫忧便未将谢太太回家的事告知谢莫如。谢莫如亦未理会,下午放学回了杜鹃院,听张嬷嬷提及谢太太已经回府,谢莫如也未说什么。张嬷嬷想着,兴许是早上受了冷待,大姑娘有些不痛快。只是这个家里,倘能讨得太太喜欢,对大姑娘将来也是极有好处的。张嬷嬷心下叹口气,还是道,“太太自宫里回来,姑娘要不要过去请安?”

谢莫如没有半分兴致,换了家常软衫,淡淡道,“祖母早说了,晚上不必过去,孝顺孝顺,顺便是孝了。”

张嬷嬷看着谢莫如长大,知道她家大姑娘是个顶顶有主见的人,度其神色,知道多说无益,便不再说了。

换好衣衫卸了钗环,谢莫如去花园里逛了一圈。三月春光,让人一日都不想错过。谢莫如坐在秋千上看母亲上上下下的照顾那棵巨大的杜鹃树,静静出神。

谢柏就在此时来访。

谢莫如在自己的小院里招待谢柏,请谢柏尝新做的紫藤糕。谢柏望着一院盛开的紫藤花感叹,“莫如实在会收拾院子。”小姑娘家住的院子,就要这般精致美丽方好。谢柏又道,“上次来紫藤花未开,我就想到盛开时必要来瞧一瞧,比想像中还要好看。”

谢莫如露出个了然的神色,她明白谢柏必然不是特意来看紫藤花的,谢柏不过是因晨间的事来安慰她。只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谢柏说不出谢太太的不是,便过来说说话儿。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这里。想想谢莫忧,再看看谢柏,谢莫如不禁微笑。

谢柏笑,“在想什么,这般开心。”寻常人的笑不值钱,谢莫如的笑却稀罕的很。

谢莫如道,“二叔是个好人。”

“这是自然,还用你说。”谢二叔玩笑的收下此赞赏,知道谢莫如心情不错,他便放心了。其实不论谢莫忧还是谢柏,都想得多了。谢太太又不是突如其来的冷淡,便是谢莫如对谢太太也并不热情,两人关系向来如此,又有何可伤感之处?谢莫如是个冷淡又冷静的人,一条路走不通,不走便是,至于其他情绪,她委实不多。她望着谢二叔,不知要不要提醒他。

谢柏咬一口紫藤饼,配着新春的香茶,暮风夕阳,整个人都有种懒洋洋的惬意,他说,“莫如,你似是有话对我说。”

谢莫如有些讶意,谢柏眨眼,笑,“你才几岁,心里有事瞒不住人。”

一瓣紫藤花随风落入茶盏,悠悠的打了个旋儿,谢莫如端起茶来呷一口,道,“并没有什么事,我只是觉着祖母这次进宫很奇怪。”

谢柏不解,“这有什么怪的?”

“贵妃娘娘不过是赐些南面佳果儿,便是谢恩,二叔去宫里谢恩是一样的。”

谢柏想着谢莫如大概不了解进宫谢恩的流程,解释道,“倘我去谢恩,我是外臣,见不到贵妃,只能在朱雀门那里嗑个头罢了。”

谢莫如见谢柏想偏,轻声道,“这次的鲜果,是特意赐下来,特意让太太进宫的。”谢太太进宫的时间是有规律的,谢家是尚书府第,便是在帝都公卿豪门之中也排得上号,谢贵妃在宫里也是数得上的妃子,谢太太约摸两个月进一次宫。离上次进宫的日子才几天,便又让谢太太进宫,而且是贵妃主动示意谢太太进宫,故此,这次进宫必有缘由。

近些日子,谢家最大的事莫过于谢柏春闱得中探花。那么,贵妃因何令请太太进宫,谢家有什么事能关乎到内帏妇人,缘由一想便知。谢莫如望着谢柏,没有再多说什么。

谢柏并不是笨人,他心思或许没有谢莫如细密,但年纪轻轻能考中探花,谢莫如给他提个醒,那么,谢莫如能想到的事,谢柏没有理由想不到。

谢柏脸色微凛。

谢柏静坐片刻,端起茶要喝,却发现茶水刚已饮去大半,不觉失笑。谢莫如提壶为谢柏续满茶水,面上一片平淡,谢柏呷口茶道,“我竟没有察觉。”

“二叔近来事忙,故而未留意吧。”谢莫如道,其实察觉也没什么用,倘不是看谢二叔顺眼,她不会多言。

谢柏微不可闻的一声轻叹,问,“你早上去请安,是想给我提个醒么?”

谢莫如道,“提不提醒并无用处。”能看出来,并不意味着能改变什么。再说,她并不是为了提醒谢柏才过去的。

谢柏眸光一闪,“那你刚刚为何要说,如若是真的,即便你不说,我总会知晓。”

“二叔是个好人。”谢莫如平静的重复了一遍,“你过来看我,我既猜到,自然要同你说一声。我认为,二叔也会想提前知道。”

这是谢莫如的判断,她觉着,自己的判断还算准确,她问,“是不是,二叔并不愿知道?”谢莫如这一问,并非反问,更非诘问,而是一种对自己判断可能出错的疑惑。

“不,你说的对。”谢柏抿一抿唇,道,“我愿意知道。”

谢莫如便静静饮茶了。

谢柏还能坐得稳,并没有失态,他的眼睛一动不动的望向谢莫如。倘别个女孩子被人这样看,早会觉尴尬要说些什么了,谢莫如却无一言,对谢柏的凝视视而不见。

该说的已经说了,谢莫如心下安稳。

还是谢柏先开口,他道,“莫如你真是聪慧。”

谢莫如微微侧首,面上既无喜色,亦无谦辞,她道,“不过是稍一留心。”

不,这样稍一留心的心思,谢家几人能有?

谢莫如自己觉着寻常,谢柏却不会这样看,谢莫如这样小,就有这般机敏,待她长大,阅历渐增,该是何等通透?

谢柏道,“我要去问一问你祖母进宫的事,今天你与我说的这些,你祖母或许会知道。”

谢莫如的眼睛有一种洞悉后的波澜不惊,“我既说了,便不会介意有人知道。”事无不可对人言,倘是真不可言的,她便不会言。何况,谢太太有心要知道,总归会知晓。她不过说出可能即将发生的事实,有何不可说呢。

谢柏起身告辞。

谢柏先去问了母亲,谢太太笑,“我正想着待你父亲回来后,先同你父亲商议后再说,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谢柏却并未提及谢莫如,只道,“我哪里知道什么,只是想着贵妃有意让母亲进宫,想是有事同母亲说吧。”

“是啊。”谢太太打发了房内丫环,方道,“今次进宫,娘娘提及宜安长公主。”

宜安长公主,陛下嫡亲妹妹,身份贵重自不必提。只是,谢柏轻声道,“一旦尚主,多年所学,又为何来?”驸马当然也可任官职,驸马本身就是一品衔,但,驸马所任官职,清贵是够了……可谢柏年纪轻轻便已是探花之才,三年翰林后必分派六部为官,再过二十年,他也不过不惑之年。凭谢家家世,哪怕谢柏平庸些,二十年也足够能熬个三品出来,运道再好些,封阁拜相亦非难事。便是谋求外放,亦可主政一方。宜安长公主虽身份高贵,但之于谢柏,尚主不见得就是上上等的好选择。

谢太太神色微黯,道,“倘是陛下与太后有此意,咱家又能如何呢?”

谢柏一时无言。谢莫如给他提了醒,他也稍稍想到贵妃特意让母亲进宫有可能是提及他的亲事,只是,他实未料到是尚公主之事。谢柏的脑子转的很快,文官升迁自有其道,倘真的尚主,这辈子封阁拜相是甭想了,不过,尚主也有尚主的好处,别的不论,公主嫡子是有爵位的。而且,谢柏自己在官场前途上会颇有局限,并不意味着他儿子会受此限制。再往远里想,于宫中贵妃……胡太后是陛下生母,陛下只有宜安长公主一个妹妹……

利弊昭然,一望即知。

谢太太看儿子眉心微锁,不禁拍一拍小儿子的手背,道,“不如等你父亲大哥回来,咱们一并商议。”

说商议实在是太过委婉,倘皇家就看中谁,谁还敢抗旨不成?

一家四口商量大半夜,宜安长公主这么些年也没传出过脾气不好之类的话,亦未有什么古怪性子,太后膝下幼女,皇帝只此一妹,谢家又有闺女在宫为妃……若皇家有意,此事,谢家只有点头的份儿,哪有摇头的份儿。

夜已深沉,打发走了两个儿子,谢太太方问丈夫,“你觉着这事如何?”

谢尚书道,“且看缘法吧。”谢家子孙,倘能与皇室联姻,血脉只有更高贵的。再者……谢尚书正在宽衣,忽然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道,“你早上对莫如怎地那般冷淡?”

谢太太正想说说儿子尚主之事,听到丈夫说谢莫如,不禁手下略停,脸色也转淡了,问,“怎么冷淡了?”

谢尚书叹,“莫如一样姓谢,我看她性子虽不似莫忧活泼,也稳重大方。她自小在杜鹃院长大,你更该多看护她一些。”

谢太太服侍着丈夫去了外袍,方道,“当初我是想把她抱到跟前抚养的,可……”咽下这一句,谢太太道,“你说我冷淡,难道她是多殷勤?一句讨喜的话都不会说,我还要怎么着,难道叫我这做祖母的上赶着去讨她欢喜?”

谢尚书不急不徐,耐着性子道,“各人各脾性,有人天生巧些,有人就拙一些,咱们做长辈的,一视同仁才好。她小辈或是性子不好,或是哪里不周全,咱们该多引导,是不是?”

“她拙?”谢太太哼一声,“莫如可是个有心人。”就把那日府里设宴时,谢莫如让厨下给谢静准备儿童餐的事简单说了,谢太太难免说一句,“我近来精神也短了,竟没料到这个。”

谢尚书笑,“这不是很好么,丫头们大了,也该学一学理家的事。”

谢太太扶丈夫去床上歇了,轻声叹,“这人哪,自小看到大,我倒情愿她别这样有心。”

“有心无心还不都是谢家的子孙,我们只要问心无愧就好。”谢尚书自然也盼着谢莫如能笨些,但不论从父系还是母系看,谢莫如怎么都不可能是个笨人,尤其听妻子这样说了,谢尚书愈发道,“有心的人,你对她好,她会明白的。”

谢太太焉能不知此理,只是谢莫如那个性子……罢了罢了,丈夫都这样说了,谢太太道,“我知道,我这把年纪,难不成还真会跟她一个小丫头计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7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山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