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谢家皇后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越人歌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9 MB   上传时间:2017-02-19 14:25:25

方尚宫笑着说:“这个擦干净就好了,小孩子不懂事,遇着什么都想咬一咬的。”

幸好二皇子进来这么一闹,玉瑶公主才不板着脸了。

晚上谢宁就把这事儿同皇上说了。

皇上正架着二皇子的胳膊让他站在自己腿上。二皇子站都站不稳当,却还不老实的想往前迈步。

“还是年纪小,再大些只怕就好了。”皇上说:“平时让郭尚宫多劝着些吧。”

可郭尚宫毕竟只是尚宫,她的话,玉瑶公主未必就听得进去。谢宁觉得她从来只听见自己想听的话,不顺耳的话她都当成一句也听不见。

谢宁想,得寻点儿什么事儿让玉瑶公主做一做,磨磨她的性子才好。纵然听到了不顺耳的话,也别那么当场发作起来,连杯盘都摔了。

“皇上看,公主念书的地方就设在丽景轩怎么样?那里地方宽敞,也安静,离云光楼很近,要找书看书的都方便。”

皇上想了想,点头说:“丽景轩不错,那就定在这儿吧,明天让人过去收拾一下。”

地方好找,就是教授课程的师傅一时半刻不好寻。尚宫之中也有识字念书的,但是要教导公主,那水平还嫌不够。

“这个么,朕已经有打算了。”

谢宁眼前一亮:“皇上已经有人选了?是什么人?”

“是杨老学士。”皇上说:“你没见过,不过应该听说过他。”

“臣妾是听说过。”

这位杨老学士以前可是京城官学的祭酒,学问绝对没得说,人品端方清正也是有口皆碑的。

有学问的人很多,但谢宁记得他是因为,杨老学士既然被称一个老字,那年纪是肯定已经不轻了,须发皆白,由他来教导公主们绝对不会有说什么闲话。

而且就学问上来说,让这么一位饱学宿儒来给公主开蒙,这真是太大材小用了,都不是牛刀杀鸡,而是拿着牛刀去砍蚂蚁了。

“杨老学士身子怎么样?这差事对他来说会不会太辛劳了?”

同这位杨学士的学问一样出名的就是他的品格了,什么权贵的账也不买。让他屈尊来教公主念书,人家未必肯应。

照谢宁看,皇上在下旨之前,最好先问一问人家的意愿比较好。倘若对方无意于此,那么就可以用老迈病弱精力不济的借口推辞。倘若皇上直接下旨,这事情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这是请先生,以后还指望他能尽心教导公主,要是弄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好事倒变坏事了,强扭的瓜可不甜啊。

谢宁指望着读书能令玉瑶公主放宽心胸,开阔视野。也希望她开始练字描红之后能磨一磨性子。人站在井里时,看到的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天空,对一些细碎琐事都斤斤计较。等到眼界开阔了,心胸也随之放宽了,再待人接物看待事情的时候,那想法和态度就会不同了。

“朕知道。”皇上说:“放心吧,这事儿他八成会应的。就算他自己不来,说不定也推荐一位适当的人选。”

什么适当人选?

谢宁满心好奇,皇上却不肯说了,只说到时候她就知道。

不说就不说。

难道他不说,谢宁就没门路去打听了?

第二天谢宁就在方尚宫这儿打听着消息了。

“杨学士有一位女儿,也曾经是位有名的才女呢。”方尚宫果然消息灵通,十分渊博,说起这些掌故来如数家珍:“十七八岁的时候她定过亲,但是因为当时家中守孝耽误了。好不容易等到出孝,未婚夫又一病不起……她从那以后就没再议亲,一直住在家中。想一想,今年也该有三十多岁了吧?”

谢宁这才恍然:“皇上的意思是,这位杨姑娘也是位恰当人选?”

“奴婢想,多半是这样。杨老学士很疼爱这个幺女。她守着望门寡,家里、家外的人也都敬重。可是杨老学士毕竟年纪不轻了,倘若他一去,只怕杨姑娘的兄长们待她总不会依然如故吧?要是给杨姑娘找个靠山,那将来也不怕她被人怠慢欺凌了。”

没有错。

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为之计深远。杨学士的担心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兄弟姐妹虽然是手足之亲,可是毕竟各自成家了,当然自家人要亲过兄弟姐妹这些人。杨姑娘依附父母生活和父母不在了依附兄嫂生活这是两码事。

就算他的兄长不会刻意怠慢这个妹子,但他终归不可能做到象父母一样对妹子那么贴心周到。

为杨姑娘感叹过一回,谢宁想,若事情真是如此,杨姑娘倒真是好人选。既有才名,且未嫁守寡这品行也绝对说得过去了。更重要的是她是女子,教公主更加方便合适。

“玉玢公主还小,身子也弱,读书的事情且不急。奴婢记得当年明微公主她们念书时列过一张单子,每个时辰做什么都写的一清二楚。除了读书、习字,公主们还有琴棋书画和女红等课程要学习,这么一来,一位师傅还不够,至少得三位。”

谢宁诧异的说:“要学这么多东西?能顾得过来吗?”

听起来简直比大皇子还要忙。

方尚宫解释说:“公主们又不用习经子集,也不用考校课业,不会象南苑书房那么紧张的。琴棋书画这些,也不会强求样样精熟,各人性情不同,有人喜欢下棋,有人喜欢作画,还有人喜欢音律琴艺,到时候师傅自然会教导各人不同的东西。”

那就好,谢宁差点儿吓了一跳,还以为从此玉瑶公主她们就一头栽进火坑里爬不出来了呢。

想想也是。在人们想来,公主们又不比皇子,念书和才艺大多是为了妆点门面,终究还是要出嫁的。念书与其说指望她们读出个名堂来,不如说是给她找个去处,让她不会一天到晚闲的淘气,有点事情做。

连方尚宫也不例外。

只是谢宁觉得,念书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

她曾经跟表兄表姐混过一段日子的私塾,后来表姐不去了,她也就跟着没去。去念书的时候不见得多么快活,也不觉得自己多喜欢念书写字。但是等到离开学堂之后,她格外想念那一段时光。

书中有一个广阔的世界。学了认字,就象推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门。

女子总被各种规矩拴在院子里,很少有人能够自由的在外面行走,能增长见识,能够明白事理。遇到什么事情不会人云亦云,会有自己的见解和体悟。

谢宁一时也说不清楚,可是她觉得,如果有这个条件,那书是一定要念的。

第二天垣郡王妃递了牌子。

谢宁一看就知道这多半是为了赔罪来的。

  ☆、二百六十四 故意

这两日天气都热,永安宫里人人都比外头穿的显厚。

谢宁头一个觉得这天气让人不舒坦,这样燥热的天气里她还裹的厚厚的,里面是丁香紫的宫装,外头还罩着件粉白色的罩衫。垣郡王妃带着女儿进来时,谢宁见她要福身,连忙让人扶住了,又让她坐下说话。

垣郡王妃昨天回去就懊恼的半死,明明进宫之前千叮咛万嘱咐让女儿一定少说少动。须知祸从口出,说的时候光图嘴痛快了,谁知道哪句话就扎到别人肺管子上了?所以说祸从口出啊,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的时候,那就干脆一句也别说。

这个道理大人懂,可是年轻气盛的小姑娘们却未必懂。再加上自家女儿一向也是娇生惯养的,从来也没有叫她让着谁。纵然交待她要小心谨慎,让她一时间就学得乖顺起来那也太强求她了。

当时玉瑶公主和李璋在席上闹了起来,垣郡王妃当时就赶紧喝止住女儿,想令她赶紧向公主赔罪的。可惜不巧的是,贵妃因为有了身孕早早已经离席了,玉瑶公主她们一闹起来之后,伺候公主的尚宫也服侍公主回去了。

垣郡王妃坐立难安,回去后这事儿也不敢瞒着丈夫。

垣郡王当着人还是很给妻子留面子的,背着人才问:“她当时话是怎么说的?”

垣郡王妃十分难堪,向丈夫解释说:“当时贵妃给公主另开了一席,说外头太吵,让她们在千秋殿东首的偏殿里头单设了一席,只有小姑娘们坐那里,我知道的时候已经闹起来了。我送了一只镯子,当时伺候的宫女才把话学给我听。公主从鄄州带了个甘姑娘回来说想让她做伴读,然后又说起书房设在哪一处,将来如何读书的事情。璋儿当时说,公主读书必定得迁宫,就是不知道公主又要迁到哪一处了。”

垣郡王一听这话就摇头了。

垣郡王妃也知道这话说的不妥。

淑妃自尽,林家抄没,玉瑶公主没了生母,从延宁宫迁到了宏徽宫,然后又到了贵妃的永安宫。对旁人来说,这话大概就是随口一问。但是对于玉瑶公主来说,这句话却刺着了她的痛处。

这一点,垣郡王夫妇二人都明白。

“明天你进宫递牌子,备份儿礼,也不要说是给公主赔不是,就说是昨天抓周礼时准备的不周全,这是补上的。再跟贵妃多说几句软话。”

“这倒不难。只是这么做有用吗?”

垣郡王比妻子看的明白:“从来不曾听闻贵妃狭隘小气睚眦必报。她要真是那样的性格,只怕皇上也不会这样抬举她了。说到底这事儿也只是小姑娘们之间的口角意气,你就当是寻常请安好了。”

说完了这件事,垣郡王说起了女儿:“她在女儿中最小,平时爱撒个娇争个强,在过去看来都不是大事。可要是看今天这事,她是有点儿过分了,幸好从现在开始好好教导也不算晚,总比等到及笄出嫁时再想教,那也来不及了。”

李璋回来后又哭了一场,听到垣郡王妃说明天还要带她进宫去请安赔礼,她瞪着眼说:“我又没说错话,明明是她先无礼,凭什么我还要给她赔不是?今天这事儿闹的人人都知道了,我往后还怎么出门见人?她们一定会在背后笑话我。不,她们说不定当着我的面就敢冷嘲热讽了!”

垣郡王妃看着哭闹的女儿,一时间头大如斗。

她对孩子一向宠爱,甚至是有些溺爱,李璋打小过的就是有求必应顺心如意的日子,今天被公主发作,她确实很难堪。更难堪的是,被发作了之后还得上去巴结。

之前女儿确实没有受过样的委屈。

但是丈夫说得对,她的性子确实不妥。这一回麻烦还不算大,起码皇上和贵妃不见得就把这事儿记在心里,也不至于连累整个郡王府。

但是将来她一天天更大了,别人不把她当孩子看了,到时候要闯祸,说不定自家就再也不能替她收拾烂摊子了。

平时李璋若是哭闹,垣郡王妃早就来哄她了。可是今天不但她坐在那里不动,连奶娘、丫鬟等等也都只守在门外不进来。

李璋哭着哭着,就听见母亲问她一句:“你今天说的那句话,真的只是无意吗?”

“那是当然。”她抬起头来,可是目光和垣郡王妃一触,声音就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了。

垣郡王妃安静的看着她,看得李璋心里发虚头扭到一边去。

“我觉得你不应该是有意的。”垣郡王妃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说:“你必须是无意的。你已经不小了,该懂点事了。论情论理,你也该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淑妃自尽的事,对玉瑶公主来说是一道绝不能去碰触的伤疤。如果有人明知故犯了,那连皇上都要动怒的。退一步说,不提淑妃和林家的事,玉瑶公主小小年纪就没了生母,这是人生三大悲之事,你比她大,这个道理你早就懂得。相处之时,你也应该对她多多体谅忍让才是。”

李璋心里更虚了。

她是垣郡王妃一手带大的,要说谁最了解她的脾性,那非亲娘莫属。

她说那句话真是纯属无心之中脱口而出吗?真的一点恶意也没有?

李璋对着旁人可以嘴硬,但对着自己的时候,她就没法儿骗自己了。

她不敢承认,也不能承认自己当时是有那么一点恶意。

玉瑶公主穿的太好了,前呼后拥的也着实太气派了。公主的那份排场,绝不是她一个郡王之女能比得了的。

那一刻李璋在想什么?

想着她母亲是获罪自裁,她的外家早就被查抄惩办了,她还神气什么?不但自己派头摆的足足的,还抬举一个什么都不是甘姑娘,排坐次时甚至可以与李璋平起平坐了。

那句话……

她也不知道怎么就这么说出来了。

大概,在李璋心里,玉瑶公主就是运气好,没了淑妃又靠上了贵妃,要不然的话哪有现在这样威风?皇上可不止一个女儿,但今天抓周宴上玉玢公主连面都没露。

那还不是因为谨妃比不上贵妃吗?

她还这么张扬的找伴读,等到她不住在永安宫里时,哪里还会有现在这样的体面?

李璋虽然不肯承认,但是她骗不了自己。

她问那句话的时候,心里是带着恶意和故意的,而且还有一股快意。

那快意来自她戳破了玉瑶公主体面的画皮,扫了她的威风。

但玉瑶公主当场就发作起来,李璋也给吓了一跳,又惊又怒又怕,她又不能在宫里跟公主对摔东西,受辱尴尬之余也就只能哭了。

“明天要是见了贵妃,你不要说跟公主赔罪的话,话都由我来说。”

李璋抬起头来看着母亲。

她惹的祸,却得让母亲去跟人赔不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7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2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谢家皇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