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谢家皇后_分节阅读_第253节
小说作者:越人歌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9 MB   上传时间:2017-02-19 14:25:25

林夫人说:“皇上不准,当然有皇上的道理了。”

这话说了等于没有说,方安月还是心里乱纷纷的:“嫂子,你说咱们家真能出一位皇后娘娘吗?”

之前不要说皇后,就是贵妃也足以让方家仰望了。他们家几辈子都是江湖上打滚,吃的是走镖护院的辛苦饭,到了方安月父亲那里家业才慢慢好起来,哥哥又是个精明能干的人,方安月打小过的也是富贵日子。

但即使如此,他们方家始终没个正经出身,旁人说起来,始终当做是江湖草莽一流。皇帝、娘娘,以前方安月觉得都离自家老远,远的就象那天上的云彩一样。

哥哥早年就同林季云相识,两个人好起来那是后来的事。可一直到两人都要定亲了,她都不知道林家居然在宫里有位娘娘,还跟着一起进过宫。

贵妃娘娘虽然姓谢,可是打小儿却是嫂子抚养长大的,就同这家的女儿一样。

林夫人笑笑:“老爷曾经说,有些东西得了是幸,不得是命,咱们也别斤斤计较想着这个,更不要同旁人提起。人家上奏请立皇后,也没有说就要立贵妃不是?”

“可除了贵妃娘娘,还能有谁啊?”宫里才又没了一位谨妃,林夫人还曾经为此进宫,听说慎妃也迁出延福宫不见人了,这宫里眼下就贵妃一枝独秀,不管是圣宠、子嗣、身份,再没有人可与她相提并论。

林夫人只问她:“那上奏的人,是不是真的一心为公,见后位虚悬宫中无主他看不过去?”

方安月迟疑了一下:“应该不会的吧。”

她也知道朝堂上多数人求的都是自家富贵,日夜想的是升官发财,谁那么傻一心为着皇帝家的事情尽忠进言啊?

“那个上奏的人,和咱们家有亲有旧,还是受过贵妃的恩义呢?”

方安月又摇头。

上奏的那个人跟他们家没有什么往来,林家进京不久,林伯鞠升任户部侍郎也没多长时间,并没有多么亲厚的同年、同僚。

“你瞧,这人心里想的什么咱们也不知道,不定是福是祸啊。”林夫人对着弟媳妇说话并不算太客气。一家人过日子,太客气就成见外了。林家兄弟两个现在一府里住着,并没有分家,就是因为林伯鞠夫妻觉得林季云他们夫妻都年轻,着实对他们不太放心,总想揽在身边看着、护着。

见方安月露出思索的神情,林夫人接着说:“退一步说,就算咱们家真有那天大的福气,才更应该小心谨慎起来,我刚才已经让吩咐下去,严令府里人不得妄加揣测议论,否则一律严惩。这还八字没一撇的事情,我们自己先轻狂张扬起来了,岂不是给娘娘脸上抹黑吗?”

天气明明一天比一天冷,方安月额头上却出了不少汗,被林夫说得有些坐立不安。

“大嫂说得是,是我太年轻了,沉不住气。”

“不怪你,毕竟这样的事儿谁以前也没经历过,换成我是你这年纪,说不定还没有你这么沉稳哪。眼见要进腊月了,昨天还说要备柴炭,备的怎么样了?”

方安月哪里有心思去想柴炭,可是嫂子摆明不想再说这事儿了,她只好跟着没精打彩跟着转了话题:“一早就送来了,让人看着往柴房里搬呢。京里入冬真早,换成我们老家,这会儿天穿夹衣都会热呢。”

林夫人笑着说:“可不是吗?到底一南一北地方不一样。我随老爷在南面的任上待了两年,那里冬天也一点儿不冷,只是夏天的湿热难捱。”

虽然名分上是妯娌,但是方安月年纪同林夫人的儿女相比也差不多,林夫人有时候就拿她当个女儿看的。正说着话,外面有人进来回禀,说是来客了。

来的也不是外客,就是亲家,方家大嫂来了。

林夫人陪着说了几句话,就体贴的把地方让给了这姑嫂两个,好让她们说几句体己话。

方安月些奇怪,问:“大嫂是不是有事?是哥哥进京了吗?”

方安月成亲之后,大嫂留在京城料理这边的事情,可是她哥哥却是个大忙人,成年累月在外奔波,自从方安月出嫁回门之后,方家大哥就离京了,到现在也没有再回来。

“你哥哥没有回来。”方大嫂压低声音说:“我是听人说了一桩大消息,不知真假,所以特意过来问一问你。”

“什么大消息?”方安月没等方大嫂回答,自己就明白了:“嫂子也听说了?”

方大嫂认真的问:“这事儿究竟是真是假啊?”

方安月刚刚才被林夫人叮嘱过,这会儿到了自家嫂子面前当然不敢乱说。

“嫂子是从哪里听说的?”

“你就别管我是在哪里听说的了,只管同我说说,你们府里得着信儿了吗?”

方安月看着娘家嫂子眼中的热切,想到刚才林夫人的教导,心里比刚才感触还深。

“八字没一撇的事,嫂子千万别出去和人乱说什么。”

方大嫂眉头皱了起来:“难道我听的信儿不真?不曾有人上奏?”

“有是有的,但是那人同咱家一点儿来往也没有,据说也没说一定要请立的是贵妃,还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呢。”方安月说:“是不是有人来探嫂子的口风儿?你可千万别胡乱同人许什么,不管谁问一概别理就是了。不然的话,说不定就让人拿了把柄,反而拖累了娘娘。”

方大嫂来的时候一腔热切,这会儿见小姑子这么说,心里渐渐凉下来。

小姑子也算她看大的,方大嫂进门的时候,小姑子话都说不利落呢,公婆一没有,小姑子就是他们夫妻俩照看抚养长大的,对她的脾气方大嫂也了解。

方安月可不会说瞎话,她既然这么说,那这事情应该是别有蹊跷啊。

“我也不会跟人乱说的。”方大嫂倒过来嘱咐小姑子:“这会儿盯着你们家的人肯定不少,宫里头贵妃那里要不要递个信儿?不知道这事儿贵妃娘娘是不是心里有数呢。”

“想必娘娘心里该有数的……”方安月话是这么说,可是想着贵妃那样年轻,虽然生了两个孩子,也不过刚过二十,比自己小好几岁呢,这么弯弯绕绕的事情她不一定就能想得明白。

  ☆、三百八十四 外戚

方大嫂心里还是按不下去这股儿劲儿,就象有火在烧似的,烧得她口干舌燥,坐立不安。

“可惜了,娘娘毕竟不是姓林,就算娘娘能册封皇后,妹夫和他兄长也不会因此得封爵的。”方家嫂子这回是真心叹息。情如一家又算得了什么?娘娘终归姓谢,林伯鞠与林季云两兄弟只是舅舅。历朝历代,皇后父兄祖辈都能得封,却没有听说有恩及外祖、舅舅的。要是娘娘是林家亲生女儿该多好?如此一来林家岂不成了公侯府第?自家也可以洗脱从草莽之名,将来儿孙也不用再如祖辈一样辛苦拼杀讨生活。

“嫂子,你这想到哪里去了。”方安月被嫂子这三说两说,反而比刚才越发清醒了。

连自家嫂子都沉不住气了,这件事情水实在太深了。她嫁进林家这么些日子,受林夫人不少教导,耳濡目染之下,眼界见识同以前的可不一样了。

“嫂子说什么话呢?你觉得封爵是好事?”

方家大嫂以前受过不少闲气和羞辱,可受了羞辱还得陪着笑脸巴结讨好,因为什么?不就因为自家没有身份吗?

“好妹妹,世人谁不盼着人前风光,这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儿啊。”

方安月摇头:“嫂子不知道吗?这种靠裙带关系封的公侯和人家靠功劳封的不一样,叫外戚,而且要是靠着这个封了爵,也不能够再领职做官儿了,季云还年轻,他兄长也远没到吃闲饭的年纪,难道下半辈子就圈在家里头游手好闲不成?”

方家大嫂果然没听说过这里面的门道,端茶碗的手不稳当,茶碗盖一斜就往下掉,方安月想也没想,顺手一抄,稳当当将碗盖接住了。

“嫂子稳着点儿啊,这一套茶具是娘娘给的。”

方家大嫂赶紧把茶放下了:“这是哪家的规矩?这不是把人晾起来了吗?”

这其中的区别她还是明白的,只有个名头儿手里没有实职实权,那不跟墙上贴张画儿一样吗?只能看看,半点用处没有。

“朝廷就是这个规矩。”方安月跟她嫂子解释:“嫂子你想想,这天下的好事儿能都让你一家占了吗?宫里又有娘娘,外面又有实权,那别人能服气吗?这要内外勾结做起祸来,不管是祸国还是害民,那比旁人危害更毒。”

方家大嫂也能品过这个味儿来,可是天下人都是这样,事情放在别人身上那是恨不得别人一分便宜也别占,放到自己身上就难免贪心不足了。这么说来,幸好娘娘不姓林,这倒是件好事。林家能得着娘娘的照拂,还不用象姓谢的一样避讳。

“说起来,娘娘的父母亲都是早早过世了吧?谢家是不是没什么人了?”

要是谢家有人,那娘娘也不会在林家一住十几年啊。

方安月冷笑了一声:“怎么没有,谢家人多得是呢。不说别人,娘娘的亲祖母还活得很康健,叔叔婶婶也是一大把,比林家人丁还兴旺。”

她进门之后,关于贵妃过去的事情陆陆续续也就都知道了。

至于谢家人的人品,旁的不说,单说他们为了昧下原属于谢宁的那份儿家业和嫁资,把人塞进选秀名单里头,就知道那是一家什么货色了。要不是因为顾忌林家找麻烦,保不齐娘娘的境遇更惨,卖到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都有可能。

再说,当年要不是谢家人逼迫,谢宁的生母也不会抱着女儿只身投奔娘家了。

方家大嫂听到这些事儿,就全明白了。她在人情世故上头经的见的比小姑子要多,知道这人丁兴旺固然是好事,但是也一样,人一多了是非就多,就算亲骨肉之间为了几个钱,比外人还要狠辣无情。

“可外人不知道这些啊,他们只知道一笔写不出两个谢字。娘娘要真有荣显于天下的那天,谢家人还不都跟着鸡犬升天?”

这种事情想想都让人觉得糟心。有仇人不怕,可是这些人偏偏又是血脉至亲,你打不得也杀不得,他们害你算计你,待你富贵了又要过来沾光。

方安月琢磨着,得跟林夫人商量商量,能想个什么法儿,别让谢家人这么恶心人。那些人贪心不足的,借着娘娘的势还不知道都干了些什么恶事,这黑锅可别到头来全让娘娘背了。

送走了方家大嫂,方安月去寻林夫人说话时,这才知道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家里已经打发了几拨不请自来的所谓亲朋故旧了。不年不节的,这些人突然赶在这会儿过来,想也知道是为了什么事。只不过除了方家大嫂来的早,顺顺当当的进了林家之外,其他人林夫人一个也没有招呼,只说家里老爷们都不在,把那些人都打发了。

方安月有点儿迷糊。

权势是那么好的东西吗?这些人就象闻着腥味儿的苍蝇一样扑了过来,要是让旁人看见,保不齐觉得这立后的事儿就是自家心热,串连生事。

方安月这会儿终于觉得这立后并非一件好事了,远远望着宫城的方向,替身在深宫内的贵妃担忧起来。

说是娘娘,才不过刚过二十岁,在那么个地方,没有一个亲人伴着,有事想寻个商量的人都寻不着。

别人看着皇宫想的都是那里有多富贵,可林家人看着那里却时常面带忧色。旁人看见的是贵妃的人前显贵,可是林夫人他们平时说起来,对娘娘总是牵肠挂肚,忧心她独居深宫的不易。

方安月扳着手指算算,娘娘进宫到现在六七年了,前头几年完全无宠,那时候她一个小姑娘怎么熬过来的?背井离乡,举目无亲。说是成了皇上的后宫却又不曾承宠。那些人眼红嫉妒之前怎么不先想想娘娘之前过的什么日子?

而谢宁这会儿站在窗前,朝远处天际遥望,也正在想着宫墙外头的亲人。

听说入冬后大舅舅病了一回,还听说小舅舅又出京去了。她能见着大舅母小舅母,能见着未成年的侄子侄女儿,可是两位舅舅就很难能见着面了,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好不好……

  ☆、三百八十五 游玩

林敏晟从学堂出来,看着门口挤挤攘攘的同窗们在那里说笑,没有赶着往外出。他倒不是怕和人挤,而是不想再添什么麻烦。

原来林家商量的是请夫子来家里坐馆,后来祖父又改了主意,送他来了官学。

官学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从六七岁大的孩子到二十多的,有那一心向学死读书的,也有根本就是游手好闲点个卯就跑混日子的。每天散学的时候,这门口热闹非凡,呼朋引伴的,寻衅挑事的,了结“恩怨”的,巴结奉迎的,一出接着一出,不用去戏园子都看够了。

林敏晟进京的时候还是个愣头青,进了官学这几个月,经的见的简直比他过去活的年月加起来还丰富精彩。原来他还纳闷为什么祖父送他出来念书,现在他已经隐约明白了。

有些东西人人都要学会,不学会就难以在这世上立足,但这些东西不是书本可以教给你的。

林敏晟的身份也不是什么秘密,打他进了学堂之后就有不少人往他跟前凑,想和这贵妃的侄儿套交情,林敏晟谨记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一点一点学着自己应对。

虽然到现在也没过什么大的岔子,待人接物远比以前圆融熟练,只是他十分厌恶这些人,书上说的趋炎附势,踩高拜低,口蜜腹剑,在这些人身上他都见全了。

等了一会儿,听着门口动静小了,人走的差不多了,他才收拾东西出来。进学堂是不能带随从小厮的,林家每日打发人接送他,这会儿想必车已经到门外头了。

官学也是老房子了,且年久失修,一下雨山墙处就渗雨,时间长了屋子里总是一股霉味儿,一出了屋,太阳晒在身上,让人觉得整个人都被晒的暖和起来了。

他到了门口,用手挡着额前的的阳光,想看看自家的马车停在哪里,冷不防听着有人喊了一声。

“林敏晟。”

他愣了一下,左右看看,街对面又有人喊:“林敏晟,这里,这里!”

他往对面看,官学前面这条巷子不象京城其他地方那么热闹,大门正对着一面粉白的高墙,墙根下停了一辆青布蓬车,有个人正从车窗里半探出身子,朝他一边喊一边招着手。

林敏晟眨巴眨巴眼,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等眨完眼再仔细看,没有错,喊他的人虽然穿着一身男装,但分明就是玉瑶公主啊!

可公主怎么会突然出了宫,还跑到这个地方来找他?

见他还不过来,玉瑶公主看样子是不耐烦了,要下车过来。

林敏晟赶紧加快脚步,一溜小跑穿过街道,跑到了马车跟前。

玉瑶公主嗔怪他:“喊你一声两声你都不应,耳朵搁家里没带出门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7页  当前第2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3/2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谢家皇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