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谢家皇后_分节阅读_第266节
小说作者:越人歌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9 MB   上传时间:2017-02-19 14:25:25

她自己进宫的时候不也才十四岁吗?采选的人当时看她的年纪还说这年纪正合适,那种十七八的就觉得有些大了。

这么说,没两年他们也得给玉瑶公主打算亲事了?

当然了,公主的亲事必定是皇上挑的,谢宁可做不了这个主,只是她觉得……怎么就这么快呢?听垣郡王妃这意思,这事儿赶早不赶晚,可不能把自家女儿给耽误成老姑娘。

  ☆、四百一十五 人选

明微公主回来以后茶也顾不上喝,衣裳也没换,解了斗篷往榻上一靠,丫鬟捧了美人拳来替她敲打腰和腿解乏。

这事儿确实不能耽误,这就得筹划起来。不算垣郡王王府,宗室里可有几个姑娘同自家女儿年纪一般大,到时候挑女婿可不也得一起挑吗?

她在心里把知道的那些少年人扒拉来扒拉去,家世不错的,本人不太好。本人不错的,家世又有不足。长得好的未必有真材实料。但话又说回来,人家如果家世好长得也好本人又是有天赋的,那就不用娶公主的女儿了,说真的,明微公主在宗室里很有面子,在京城的贵妇女眷圈子里也有名声,可是公主毕竟没有实权,尤其是明寿公主谋逆之事以后,众人对公主的忌惮一直不减。

明寿公主死了,是让明微公主松了一口气,以后总算没有了这个总压在她头上的女人。

打小她就过得样样不如她,除了直接动手打人,明寿公主对她再羞辱的事都做过。她心里恨得很,恨了多少年了,这恨并没有随着明寿公主的死而消失,反而因为明寿公主死于谋逆,害得她现在地位如此尴尬。

她问身边管事的石妈妈:“书英回来没有?”

“还没有呢。”

也是,做伴读自然要按着大皇子殿下的时间来,殿下那里有事,书英可不能说我要先出宫回去了。

“让他一回来就到我这儿来,我有事情找他。”

乔书英回来的时候已经累得不行了。伴读不是个轻省差事,尤其大皇子身子弱,很多事情自然需要他和程锦荣两人帮衬着,他不方便说的话,忙不过来的事情,都得要帮手。

明微公主一见儿子累的样子就心疼起来,且顾不上说自己的事,连忙让他坐下歇着,又让人把备好的汤羹端过来。

宫里的膳食是什么样的,明微公主比旁人都清楚。尤其赶上这样大节庆的日子,端上来的东西只怕一多半是油炸的,另一半则全是蒸的焖的,全没有能下口的。儿子累成这样,想必今天事情一定多。事多,那膳食就更不可能好好儿的用。

乔书英其实已经饿过了劲儿了,这会儿明微公主让人准备的再丰盛,他也没有多少胃口,喝了半碗汤之后便放下碗,问:“不知母亲唤儿子来有什么事情?”

“倒不是为了旁的事。你在南书房日子也不短了,同窗里有没有那种人品才学上佳的?”

能进南书房的,除了宗室大我数就是侯门公府子弟了,即使两样都不是,那也起码家里头官儿也得做到从三品往上才成。在这里头挑个女婿着实合适。

乔书英不象没做伴读之前那样没成算了,明微公主忽然没头没尾的问了这么一句,乔书英却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母亲这是打算给姐姐挑亲事了。

宗室自然不能算在内的,那就得先刨掉一半人了。剩下的一半里,比姐姐还小的自然也不合适,最少也得是同龄,这又划拉掉一半。再剩下的里头,若论人品、性情、才学、家世都好,家里又没有给定亲的……

明微公主见儿子一脸思索并不说话,觉得自己这话说的确实有些太急了。

儿子现在年纪又不大,平时多半也没有留心过这些事,忽然间问他有没有合适的姐夫人选,一来不合适,二来短短的这么会儿功夫里他上哪能想得起来?

明微公主忙说:“没事儿,这也不急。你心里记着就是,以后慢慢留心看着,倘若有觉得不错的人,就回来告诉我一声。”

明微公主盘算着,不仅儿子这里,丈夫那里也要让他留心。他们夫妻俩就书棠这么一个女儿,她的婆家自然要千挑万选的可不能马虎了。

其实要说同窗之中比较拔尖儿的,乔书英心里倒是有个人选,只是以前从来没想过他可能做自己的妹夫罢了。

那人自然就是程锦荣。

两人同为大皇子的伴读,相处的时日也不短了,总比对旁人要多了解一些。程锦荣如果不是各方面条件都优秀,当初大皇子选伴读的时候,他又怎么能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入选呢?人可是皇上和大皇子一起挑的。乔书英也有自知之明,他这个伴读是母亲替他张罗来的,凭他自己的本事根本不可能入选。

但程锦荣起码一大半是靠着他自己才中选的。他不但生的俊雅清秀,才学过人,在人情世故上头比大皇子和乔书英两人捆一起还要练达老成。

现在都在一起念书还看不出大分别,可乔书英觉得,程锦荣将来必定比他有出息,能做大事。

之前他和程锦荣也算交好,却从来没有想过他和自家姐姐能不能成。两人说起来年岁也算是相当,同一年所生,程锦荣可能还要小大半岁。现在被明微公主这么一说,乔书英回去的时候就琢磨起来。

要不明儿就和母亲提一提程锦荣?若是合适,说不定他们就能从同窗变成姻亲了,这倒也是一件好事。

不得不说,明微公主这会儿也想起程锦荣这个人来了,也许母子间真有一份旁人比不得的默契。

这个人,明微公主倒是前些日子刚刚见过,单论条件来说,他的条件可以说都是上佳的。

只是这问题又绕回来了。既然程锦荣条件这么好,何愁不能挑到一门称心如意的亲事?这人确实样样都好,但也就是太好了,自家女儿往他跟前一站,样样都被比了下去。才学家世这些就不说了,就连长相也是程锦荣更俊秀。

这门亲事不合适,程家多半也不会想和公主府结亲。

明微公主不得不将程锦荣这个人先一步摒弃在外,再考虑其他人选。

也许因为一开始就先想到程锦荣,有了这么一个参照在前,后头那几人完全不能让明微公主满意。

这个长的平平,那个没有真才实学纯是混日子的。

她已经不知觉中将程锦荣当成了择婿的标准,再用这个偏高的标准去衡量后来者,委实有些不太公平。

  ☆、四百一十六 休憩

每回宴罢,回来换了衣裳洗了脸,坐下来歇过气儿来,就得再给肚子找补点儿东西垫垫。

尤其是这样寒冬腊月的季节,席上的东西凉热不均,勉强吃下去混在肚子里也不舒坦,倒不如回来喝一碗粥更暖和舒服一些。

这粥里没弄什么鲍参翅肚的花样儿,就是用老黄米慢火熬着,熬了小半晌了,谢宁这一回来正好赶着粥到火候,刚盛出来还烫着,吹着气慢慢吸溜着喝。

谢宁其实更喜欢喝那种略有点焦糊味儿的小米粥,以前还在家时倒还喝到过,到了宫里头,膳房的人再不精心也不至于把粥熬糊了,倒是好久没有尝到那味道了。

喝完碗里的觉得还不足,谢宁嘱咐青梅又再添了半碗,还没等喝到嘴,皇上也来了。

天气一冷,皇上来时就不让人通报,也不让谢宁出去迎他,舍不得她进进出出的再扇一身冷风。

所以这会儿皇上一进来,谢宁还捧着粥碗呢。

谢宁还没来及起身,皇上过来她身旁坐下,连手带碗,一起捧住了。

“还是这儿暖和。”

谢宁估摸着皇上在前头也没吃好:“给您也盛一碗吧?”

“不用,这碗不是还没喝吗?”皇上倒是一点儿也不挑,就端着谢宁这碗,几口喝干了,把空碗一放:“再盛一碗来。”

皇帝和贵妃衣裳都没换就坐这儿对着喝粥,青梅早看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她只是庆幸,幸好粥管够,要是只可着贵妃一个人,熬个一碗半碗的,这会儿肯定不够喝,皇上要喝口粥还没有,那不抓瞎了?

喝了粥整个人身上都暖洋洋的,换了衣裳又洗了一把脸,重新坐一块儿谢宁才想起来问:“皇上怎么这会儿就回来了?”

按惯例,这年宴从中午起,总要吃到晚上初更时分哪。当然了,中间不可能一直吃吃喝喝,看会儿歌舞,做诗、写字,兴致来了可能还去射箭、比个武什么的。谢宁听说去年这会儿皇上还曾经下场射箭呢。

这会儿才什么时辰?天还大亮着呢。

“回来换衣裳歇一会儿。”皇上凑近了些,在她耳边问:“你怎么样?身上是不是不舒坦?”

昨天夜间和皇上去了一趟温泉,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情形谢宁还觉得脸发烧。本来说得好好的,是去泡一泡温泉松快松快,可是到后来……根本就没松快起来,反倒折腾得四肢无力腰酸背痛的回来了。

虽然孩子都生了两个了,谢宁脸皮依旧很薄,皇上这么一问,她脸就红了,做若无其事状,硬生生转开了话题。

“皇上这会儿回来,旁人要知道了八成又要说闲话的。”

换衣裳不过是个借口,皇上一天要换几回衣裳,都到永安宫来换,那一天进进出出来来回回的,时间全花在路上,这一天什么事儿也不用做了。

再说,约定俗成的一件事就是,皇上白天一般是不进后宫的,否则起居注上写了这么一笔,回头就有御史上谏。不但皇上如此,一般的士大夫据说白天也都不会进后院。

可是呢,如果皇上召人去长宁殿或旁的地方伴驾又没问题了,这样的双重标准一开始还让谢宁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叫人去不算事儿,但皇上回来就不行呢?

不理解归不理解,但是皇上这么半途回来谢宁还是要问一声的。

“让他们说去,今天是大年初一,封印的日子,今天的年宴也算是家宴,也不会有人这么不识相的。”

这倒说得也是,毕竟这会儿是大过年的,朝廷、衙门都是封了印的,皇上这会儿松快些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皇上等会儿还要过去?那别说话了,眯一会儿养养神吧。”

皇上点了头,那边青荷已经很有眼色的把床榻铺好了,再摆个大的靠枕。谢宁服侍皇上脱了靴子靠下,刚想起身去吩咐一声等下皇上还要穿的衣裳,手就被皇上给攥住了。

“你也靠一会儿,咱们一块儿歇歇。”

谢宁嘴里说着:“臣妾不累。”可是被皇上这么一拽,也就在他身边靠下了。

这么一松下来,才觉得腰背酸的都要直不起来了,昨晚折腾了一番,睡的又少,今天且累了一天,到这会儿实在有些支撑不住了。靠在皇上身边,感觉到他身上暖烘烘的热意。

虽然换了衣裳,还是能闻着皇上身上有酒味。不太浓,也不算难闻,习惯了还觉得这味道很亲切。

说着只靠一靠,但实在太累了,这会儿一靠下,谢宁几乎没说两句话就睡了过去,等她再醒过来时,看窗上已经暗下来,外头天都黑了,隔着帐子就能看见已经掌了灯。

皇上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榻上就她一个。

谢宁坐了起来唤人,青荷与夏月两个连忙进来。

谢宁一边起身穿衣一边问:“皇上几时走的?”

“皇上也靠了差不多一刻钟,又用了盏茶就走了。”

“我睡了多会儿了?”

“主子这一觉睡足了一个时辰呢。”

“已经过酉时了?”谢宁甚少在白天睡的这么久,这下真是吃了一惊,连忙起身梳洗,再携了玉瑶他们姐弟往方夫人的福晖堂去。这是早说好的,方夫人不出来,那就他们过去,总之过年的时候要一家团聚吃顿饭。

方夫人这儿清静,她这人不揽事也不爱出头露面,要是天气暖和些他可能还会出门走走,现在天冷成这样,方夫人也不会出门。

这么一想,倒是幸好有个玉玢公主在她身边养着,不然方夫人的日子该过得有多么寂寞。

夏红扶着方夫人坐下,谢宁同玉瑶公主她们一起给方夫人拜了年。方夫人笑容满面,连声说:“好好好,快都起来。”

她给几个孙子孙女都发了个份量十足的大荷包,每个人还各有礼物。给大皇子的是两册书外加笔和墨,同一般人家劝勉子孙要用功上进不同,方夫人对大皇子说的却是:“不要太用功了,好生爱惜自己身子。”

大皇子双手接过了礼物,十分恳切的应了一声是。

  ☆、四百一十七 陌生

等皇上也来了,这一桌家宴也就正式开席了。大皇子和玉瑶公主都是聪明孩子,对于方夫人坐在上首,父皇与贵妃在左右相陪一点疑问也没有。

皇上左右看看,这一回才是名符其实的家宴,今天一天对着那些所谓的贵戚宗亲,那可算不得什么家宴。

他所认的家宴,应该就只有这么几个人,连玉玢公主这会儿都精神不错,被柳尚宫带过来露了一面,给皇上行了礼,虽然请安的话说的含含糊糊的,还得柳尚宫在一旁提点着,可毕竟是比先前有了很大起色。

皇上亲手给方夫人端了一杯酒:“多亏了夫人悉心照顾,玉玢让您多费心了。”

方夫人摇头说:“皇上快别这么说。”

方夫人对着别人话都不少,唯独对着皇上话就少了。而皇上呢,对着方夫人也有些别扭,总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样子。其实据谢宁看,方夫人绝不是想对皇上冷淡,皇上呢,也想跟方夫人好好相处,只是多年的隔阂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消弥的,这两人又都是性情内敛的人,不习惯情绪外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7页  当前第2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6/2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谢家皇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