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闺中记_分节阅读_第301节
小说作者:八月薇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11 MB   上传时间:2017-03-02 13:01:29

谁知那棍子毕竟不算结实,竟容不得两个人的力,此刻水流更加急了,一阵阵地把两人往河底拖似的,这感觉果然如河底下有什么未知的力量拉住了双足,且力量越来越大。

杜颖魂飞魄散,生死攸关之时,再也顾不得了,便抱紧了郭毅,死命往前一挣,伸手握住了那根木棍。

郭毅见他握住木棍,还松了口气,以为两个人都可获救了,他手上不免一松,谁知杜颖趁这机会,用力在郭毅身上一踹,接着这一股反冲之力,向着岸边窜了过去!

加上那边儿众人齐心用力,果然就把他拉了上去。

但是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郭毅被他踹开,又没了木棍,又加上本就力气消耗殆尽,哪里能抗衡水底那股漩涡的力量,几乎连一声惊呼都没发出,就给巨大的水流旋力一把拽入河底!

岸上的六个人都看见了这一幕,吴玉林华等不由大叫起来,英梓锦跟杜颖只顾喘息,徐晓捂着嘴,邱以明往后跌坐……

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下去,只是眼睁睁地看着。

后来,这六人回到城中之后,只说是七个人下河游泳,因起了风,郭毅被河水翻浪,不慎卷入漩涡,众人虽然竭力相救,却也最终回天乏术。

郭司空也自然信了这话。

这一节,白樘也是隐约听闻过的。

当初因为“崔云鬟”落水之事,他还命水兵在此打捞过,然而太平河看似平静,底下暗涌却极多,且河水一直往西去,几乎跟泾河相接,再往外可就是出海口了。

故而竟一无所获。

而郭毅出事之后,因郭司空之故,朝廷又调遣了水兵前去打捞,陆陆续续忙了一个月,都并没找到郭毅的尸首。

一直到四个月后,才终于在下游岸边发现了一具无名男尸。因为天热又泡过水……那尸首早就面目全非,骇人之极,无法辨认了。

然而郭司空接到消息前去认尸的时候,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正是他的亲生儿子。

房中又是一片死寂。

郭司空将此情一一说完,嘴角虽然颤颤微挑,但是眼睛通红,眼底泛着血丝,隐隐地有些薄薄地泪光。

白樘暗中握了握拳,才问道:“既然……他们说是郭公子自己不慎才被漩涡卷走,先前司空跟京兆府的验官等也都确信无疑。如何……郭司空竟然会得知此情呢?”

郭司空凄然一笑,道:“或许是小儿死不瞑目,故而暗中指引我发现真相罢了。”

郭司空府内有个小厮,名唤万儿,原本是贴身跟随郭毅的,故而和其他六人的跟班儿也十分熟悉。

自从郭毅横死之后,郭司空心里难过,便把卖身契还给了这小厮,又给了他些银子,让他自出府外安居度日。

因郭毅素来为人忠厚赤诚,这小厮万儿也很是敬爱他,出了此事,心里也有些自责当日并不曾紧紧跟随,然而老主人却如此相待,因此小厮狠哭了一场,心中十分感念。

那一日,这万儿正在街头行走,忽地听有人唤自己,回头看时,却是旧日认得的,原本是杜学士府上的跟班,一年前也辞了出府。

两人相遇,便说起别后各自的情形,那人听万儿说起公子横死,自己在外度日等话,便面有犹豫之色。

万儿也是个精明的,见他这般,便问缘故。

那人迟疑了会子,才说道:“我不在杜家了,才敢跟你说这话,其实你们那公子,不是自个儿淹死的!”

万儿听闻,毛骨悚然,急忙抓着问详细。

那人就把当日的情形说了,又道:“你道我因为什么不在杜家做事了?委实我们那公子是个没心肝的,有一次跟国公府的那位吃醉了酒,还笑说什么……郭毅在水底里不知怎么样,是不是真的跟那崔家的姑娘做了一对儿鬼夫妻……又说了好多不堪的话……”

万儿打听了详细,当街竟哭的死去活来,流泪道:“我只当公子是自己命运不济,原来竟是被他们害了的!可恨这些人,被公子救了,还这样狠毒,可怜我们老爷,还被蒙在鼓里!”

万儿又怕自己说的话不真,便许了要给这人些银两,拉着他前往郭府,当着郭司空的面儿,就把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尽数说了。

先前因郭毅之事,郭司空已经极受打击,听了这话,越发如被人生生地剖开胸腹剜去心肝,大叫一声,吐血倒地!

白樘听完郭司空的一番讲述,原本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人,眼圈却也微红,忙转开头去,看向别处。

顷刻,白樘定了定神,才问道:“既然这样,那么,英梓锦,林华,徐晓三人之死,便是郭司空所为了?”

郭司空淡然道:“正是。”

白樘道:“然而我不明白,既然您要报仇,为什么……却在这会儿前来出首?”

郭司空从怀中掏出帕子,擦干了眼,才笑道:“我知道这案子转到了四爷手里,就知道您迟早晚必然会察觉端倪,我郭某人一生行事磊落,不愿被人找上门去,索性自己来出首。”

白樘看着他从容淡定之色,心中疑云重重。

第272章

白樘出门之时,云鬟却已经自去了。

白樘便唤了书吏,吩咐道:“命人即刻前去杜学士府,将杜公子请来。”

刑部之人往杜府而来之时,就在杜学士府,公子杜颖正也跟一人在对话。

这人,却正是邱翰林的公子邱以明。

杜颖眼神冷冷,道:“这回已经是藏不住,果然跟那件事有关。你也不必问,我昨儿已经去找过郭司空了。”

邱以明忙问:“他怎么说?”

杜颖哼道:“那老儿老奸巨猾,我想起来就可气,只郭毅没学到他老子半点奸猾,不然也不至于……”

邱以明默然低头,竟无言语。

原来因那《锦瑟》的夺命诗在传开之前,第一桩命案发生之初,因其他的五人跟英梓锦交情匪浅,自然便去国公府探望,却都是一头雾水,不知是何人下此毒手。

毕竟因头一次接了报案的是京兆府,众公差虽然亲临过,却因大风卷了那夺命诗在床下,无人发现,是以还只当时普通的仇杀而已。

林华徐晓两人自然也曾来过,私底下,几个人碰头,杜颖还道:“二公子也是流年不利,怎么就死的那样惨,我听说是他们府里的人所为,倒不知是什么人这样心狠手辣。”

徐晓悄声道:“难说,梓锦兄生性风流,他房内的那几个妾室尚且不够,还要在府内搅扰,听闻还跟长房的……不清不楚呢,倘若是哪个不惯戴绿帽子,一怒之下……也是有的。”

杜颖笑道:“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女人不过是玩物罢了,还真的因为头顶绿了去杀人?能成什么大器。”

只林华狐疑,低低地说了一句:“你们不觉着有些怪异么?纵然是他们府内因为些私怨仇杀,不拘用什么刀子、长枪之类的也就罢了,纵然勒死,也有现成的汗斤子等物,如何竟偏偏用一根琴弦?且我偷偷探听过,那琴弦原本还不是二公子房中之物。”

杜颖跟徐晓面面相觑,徐晓说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莫非这凶手擅长弹奏乐器,所以信手自带了一根琴弦?这倒也是个线索。”

林华的本意并不是这样,然而看他竟想偏了,却一时不做声了。

当下众人闷闷地吃了一顿酒,才各自散了。

谁知道接下来,便是林华丧命地窖。

林华绝命之前,众人其实已依稀听闻京兆府从国公府内找到一首血诗之类的话,林华还撺掇徐晓等一块儿去打听仔细,隐隐听说是什么《锦瑟》,众人不免惊疑。

林华面无人色,吓得便道:“你们看,我说用琴弦杀人有些古怪,如何还有这样诡异的一首诗?”

杜颖道:“现在只是听说,未必是真,许是小子们听错了,就算真的是,那兴许也不过……巧合罢了。”

林华道:“我听闻那诗的第一句被抹去,岂不是正昭示着二公子之死?那接下来会不会……”

众人惊心,却齐齐啐了口,制止他说下去。

其实此刻,这几个人心里已经有些疑惑了,只不确信罢了。

一直到林华绝命之后,这些人才复又惊动起来。

但毕竟因为大有心病,因此竟不敢大肆哄闹,只叫徐晓杜颖两个又胆大又机变的去探听消息。

却只知道林华死在冰窖,同样留有一首那样的诗,也沾着血的。

先前下地窖那些人都是底下的奴仆,自不认得字,语焉不详。杜颖跟徐晓两人还待向林御史打探,然而林御史因丧子之痛,无心应答他们,便只说大理寺正料理此事,旁者一概不管。

杜颖跟徐晓两人闷闷而出,徐晓因思忖道:“先前是林兄说出二公子被断弦勒死,事有蹊跷,如今他又死的这般模样,所谓——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竟像是一语成谶了……”

杜颖心里也自有些不痛快,闻言顺口道:“真给林华那乌鸦嘴说中了,不过倘若真是如此,那接下来可就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岂不是轮到你我了?”

徐晓本是个口无遮拦之人,只不过因连连死了两个旧友,他竟有些不敢再乱开玩笑,便忙摆手道:“罢了,还愁不够骇人的么?”

这一首诗,如何却能连起这七个人来?还要从先说起。这些人因都是官宦子弟,从小认得,交情自然是极好的。

原本只有英梓锦,林华,徐晓,杜颖,邱以明,吴玉六个人,有一日,在酒楼上吃的正酣,那邱以明忽然道:“各位,我方才察觉了一件了不得的事儿……”

众人忙问究竟,邱以明便笑道:“我发现我跟众位的交情,其实是古来注定了的。”

这几个人都只当他是喝醉了胡嚼,便齐声哄笑。

不料邱以明拍拍桌子,正色道:“我并不是玩笑话,你们也不必急着嘲笑,自细细地把那李商隐的《锦瑟》诗来想一想,就知道我的用意了。”

众人闻听,将笑又止,各自默默地想了会儿,渐渐地有所领悟。

原来,这《锦瑟》一诗的前面六句,却果然各自嵌了在座六人名字里的一个字。

正是:

锦瑟无端五十弦——锦——英梓锦

一弦一柱思华年——华——林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晓——徐晓

望帝春心托杜鹃——杜——杜颖

沧海月明珠有泪——明——邱以明

蓝田日暖玉生烟——玉——吴玉

六个人因察觉这点儿,彼此相看,又是震惊,又是欢喜,便越发兴致高昂。

只不过这一首诗毕竟还有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还未曾组起来以得圆满。因此这几个人虽然因此自得,心里却也各自留意,想着倘若再结识两个青年才俊,那岂不是千古佳话?

一日……那吴玉无意中认得了郭毅,忽地想起这“毅”跟“忆”同音,不有份说便拉住了,同这几个人相识了。

郭毅是个有些忠厚老实的人,见这几个人这样热络相待,他只当是一片好意,因此此后也常常跟他们有些来往。

郭司空知道此事……倒是有些不乐。

因先前英国公府,林御史,徐太尉,杜学士等这些人,隐隐都是太子一党的,所以这几个少年公子才也一贯交好。只是郭司空在朝野之中,看着并无立场,私下里其实有些偏向静王,且对晏王为人也甚是推崇。

先前赵黼在云州怒杀了褚天文之后,一块儿殿上替赵黼说话的,便也有郭司空。

所以按照郭司空私心所见,本不想郭毅跟这些人交往,起初还劝阻了两句。

然而郭毅是个别人对自己好,就也要百倍对别人好的……他又颇为粗心大意,有时候英梓锦徐晓等开些过分的玩笑,他也只当是玩笑罢了,半点不放在心上,仍是跟他们说笑玩耍。

郭司空见他高兴,渐渐就不说了,也由得他去。

众人原本“联诗”之时,还想当作一件千古佳话,谁知却成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命案。

是以林华死后,徐晓跟杜颖私下里参谋,于无可计较之时,徐晓忽然问道:“咱们联诗的事,起初因为人没凑齐,便并未往外昭告天下,只想秘密地凑齐了人再说……谁知先前因为郭毅死了,大家的心都淡了,就一直都不曾再把此事提起,所以除了咱们这七个人,竟是没有人知道此事。如何事隔经年,却又翻了出来?到底是什么知情的人从中弄鬼?”

杜颖目光闪烁,道:“咱们本是七个人,是郭毅先死了的……你说会不会,是跟这件事有关?”

徐晓吓了一跳,说道:“那郭毅死了多早晚了,尸首都快没了,如何说这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9页  当前第3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5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闺中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