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玉纳珠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狂上加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02 KB   上传时间:2017-03-17 15:15:40

  可是谁知这漠北王听完是玉珠亲手熬煮的粥后,便自拿起木勺盛了一碗来吃。

  其他的将军们都有些看傻了眼。可是尧暮野却若无其事地道:“不是都喊饿吗,快些吃了垫胃,一会要商议军情。”

  漠北王都开口了,其他的将军们只好纷纷各种盛了一碗红艳艳的粥来吃,那甜腻的口感,真是有些粘牙。

  为了显示对妹夫的厚爱,尧暮野还特意将锅里的两颗喜蛋放在了尉迟小将军的碗里。

  引得一旁有将军挤眉弄眼问尉迟小将军可否有孕意了?尉迟将军只木着脸道:“你若好奇便给你吃,看谷将军的肚子是能生的……”

  这下子众人哈哈大笑,因为谷将军的肚子甚大,看起来便像是有了五六个身孕的样子,当真是孕意难平啊。

  不过一锅粥下去,众人饱了肚子的同时,也难免有**发胀的隐隐错觉,一时心内都暗自叹息漠北王府的宵夜可真难消化。

  一阵玩笑过后,便转入了正题。东线战事已开,大魏面对的不再是以往散兵游勇的海贼,而是寇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水军时,指挥不当的颓势立显。接连几次战事后损失惨重,寇岛国借机将战线向前推进,大魏临近的几个海岛和岸边的渔船皆被屠戮占领。

  而尉迟老将军便在这时临危受命,赶赴东线统领水军进行作战。只是此时的水军已非原先兵精将广的水军,尉迟老将军的得力部下有的无辜受戮,有的被因罪发配,良将匮乏,兵无斗志,而新式战船更是毁损大半。此时要兵无兵,要将无将,老将军纵有回天之力,却无撒豆神兵,是以密信给自己的弟弟,向他询问漠北战船事宜,是否能派出几艘战船支援东线。

  现在书房内的几位将军七嘴八舌,意见不一。有的主张以国事为重,暂借战船以解危机,免得寇岛进入大魏腹地。而有的坚决反对为他人做嫁衣,现在漠北王独困北方,手上砝码不多,自当精打细算,当隔山观虎斗。

  尧暮野一直微闭着眼,听着将军们的意见,最后问向尉迟德贤:“你的意思呢?”

  尉迟德贤蹙眉道:“只恐兔死狗烹,有去无回。”

  尧暮野微微挑眉,倒是觉得这位小妹夫的心思与自己不谋而合。区区寇岛国而已,有甚忧患?而现在大魏落此颓势,与白家的功于算计,精于内斗不无关系。

  而且,依着白家人的心胸,只怕北方的船队还未启程,他们就已经谋算着战后如何颠倒黑白,卸磨杀驴了。

  最后尧暮野开口道:“派船还为时尚早,此事乃是国之教训。若是当痛之人未有痛楚的话,以后还会有类似的祸患发生,那时我们未必还能再建批战船出来,便要成了大魏灭顶之祸。”

  说到这里,尧暮野又说道:“虽然不派船去,可是仗还是要打的。寇岛依仗的无非是水罢啦,给他们一些甜头,引诱他们上岸,深入内陆,然后切断后援,寻个有利之处将他们包饺子。”

  在场之人都是久历疆场的,听他这么一说,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只是,这等战术构思却是要审时度势,具体实施的。商量之后,尧暮野想要尉迟德贤奔赴回他哥哥身旁,协同指挥作战。而战事一旦吃紧时,尧暮野自会派兵乘船顺水而下,以策万一。

  说道这里时,他拍了拍尉迟德贤的肩膀道:“你刚新婚,就要派你去前线,作为姝亭的哥哥,我也心中不忍。然而,国难危机当头,男儿当挺身而出,其间的道理我不说你也知。”

  尉迟德贤回望着漠北王,只开口说了一句:“我会赶在亭儿生产前回来的。”

  军情紧急,加之行事机密,是以当夜尉迟德贤竟然没有与已经睡下的尧姝亭告别,就带着漠北精挑细选的一批能战之兵奔赴江西。

  而尧姝亭是到了第二天早晨才知晓新婚的夫君已经离开的消息,不禁泪眼又是婆娑。玉珠正帮着二姐给小婴儿换襁褓裹布,闻言抬头道:“难道你不知嫁与的乃是个将军?他不与你说便走,自有他的道理。”

  听到这,尧姝亭的眼神落寞,说道:“嫂嫂说得对,他原本也是不想娶我的,如今娶了我凭白多了累赘,又何必和我多说些什么。”

  刚刚喂完儿子奶水的淑慧夫人听了此言,抬头打趣道:“可我却听玉珠说起,尉迟小将军在漠北王面前说起他恋慕你多年,怎么到了你这却成了他刀架脖子不愿娶你呢?”

  尧姝亭细细鼻子,用手帕将眼泪拭干道:“他那是给我二哥面子,说些好听的罢了。”

  听了尧姝亭之言,玉珠和淑慧夫人都有些面面相觑,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完毕 泡澡去鸟 烫烫发硬的脖子后背啊

☆、第178章

  因为暂无居所, 所以尧姝亭与尉迟小将军成婚后也暂居在漠北王府里。这些时日来, 她们可是与这新婚的小夫妻朝夕相处的。

  那尉迟小将军虽然是个嘴懒的,可是那眼神举动却骗不得人。

  每天这对小夫妻逛园子时, 尉迟德贤总是在尧姝亭不注意时深深地凝视着她, 一看就能看出很是宠溺四溢的光景, 怎么到了尧姝亭的嘴里却这般妄自鄙薄, 变成了尉迟将军对成婚老大的不情愿了呢?

  不过玉珠也知那位闷棍将军的弯肠甚多, 这中间是用了什么手段糊弄了小姑子便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般也好,这一对兄妹俱是有各自的傲慢, 有人能整治一下也能叫他们收敛一些。

  转眼便入冬了,淑惠夫人给儿子取乳名叫鲤儿, 因为鲤鱼甚是生命力顽强,有希望儿子好将养之意。

  可是尧暮野听了却冷哼道:“难道是希望这孩子有朝一日鲤鱼跳龙门,变成真龙不成?告诉你二姐, 这个就莫要痴心妄想了!”

  玉珠正打磨一块鲤鱼的小玉佩, 听了躺在软塌上看书的漠北王之言, 头也不抬地道:“大江大河难道还不够游?偏去挤那一扇门?本来就没这个意思,谁爱跳谁跳,我的小外甥就是要当一尾快乐的小锦鲤!”

  尧暮野听出这平淡语调里的不快之意,当下放下书本,踩着软底貂皮缝制的软鞋抱住了玉珠:“好好,冤枉你二姐了,都跟你说莫要累到眼睛,不就是最后的打磨吗!我来便好。”

  说完,他接过玉珠手里的油石,开始从那小锦鲤的缝隙开始细细打磨,那架势可不像是初学的生手。

  其实从玉珠怀孕后,漠北王操持完政务后,就会帮总是忍不住手痒的老婆打一打下手。虽然粗雕细刻俱不在行,但是打磨一类的倒是得心应手了。

  只是他将玉珠搂在怀里干活,那嘴却时不时啄吻着她的脖子,一副偷香干活两不误的架势。玉珠想要起身,却被他揽得死死的,一时也挣脱不开,只好这么靠在他的怀里,等着他将小鲤鱼磨得油光水亮。

  待得自己脸颊脖子却被他亲舔的油光水亮后,她才算是推开了粘糕漠北王,将小鲤鱼穿了红绳子要给二姐送去。

  那位漠北王懒洋洋地倒在暖炕上道:“今晚回来,再替小娘子你打磨全身可好?”

  玉珠绷着小脸头也不回的出门了。那日怜悯他的失意,一时昏了头脑便给他弄一弄,结果便是开闸泄洪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了。

  这几日他见天儿缠着自己,虽然到了北域后,这人就不在冷脸总要给自己立规矩,可是这么叭狗儿般的黏人,也是叫人承受不住啊!

  等到了二姐的屋子。

  鲤儿正好吃饱了奶,被二姐拍打着打了一个响亮的奶嗝,然后便冲着进屋的六姨母吐着泡泡。

  当玉珠将擦拭干净的小玉佩给鲤儿戴上后,那小鲤儿便啪嗒啪嗒的伸着小胖手将那一尾小鱼儿塞到嘴巴里,滑溜溜的一小条被小舌头顶的一吸一吐的,自己玩得甚是开心。

  玉珠一看,立刻将绳子调得短些,免得小婴孩吞到嘴里去。

  淑惠夫人一看那小玉锦鲤精致的模样,就知道是玉珠亲自雕刻的,只笑着道:“你也不当心自己的身子,若被漠北王知道定是会责怪你的。”

  玉珠觉得应该给漠北王留些官家面子,所以并没有说破他如今已经是自己的关门弟子,玉匠学徒的事实。

  逗弄够了小鲤儿,玉珠一眼便看到了床边放着的黄封的书信,于是轻声说道:“圣上又给你写信了?”

  淑惠夫人无谓地笑了笑:“是要给孩子赐名,叫杨传世……我先前是想干脆让孩子随了我的姓氏的,身在民间,顶着一个皇家姓氏作甚,不过是招灾惹祸罢了。”

  玉珠摸了摸二姐的肩膀道:“孩子还小,唤着乳名就好了,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淑惠夫人叠着孩子的小衣,沉默了一会道:“听说那寇岛的水军来势汹汹,前线阻挡不力,眼看着就要逼近京城。朝中的文武现在力劝圣上规避,移驾芦州暂避祸患,可是真的?”

  玉珠从尧暮野口里知道的更详细些,只轻声道:“这几日已经移驾芦州了,京城里的百姓,有能力出逃的,也纷纷逃走了。此时的京城大约是街市空荡,戍鼓声声,只剩下个空壳了……”

  其实皇帝派来的特使如今已经到了北地。却不知来意何为。

  其实特使到了能有三日了。而尧暮野却一直拖延着不肯见,生生拖了三日后,才勉为其难低召见了来使。

  皇帝派来的特使乃是尧家新任的族长尧正堂,此时早就已经等得甚是不耐了。

  是以见面之后,便脸色不甚和缓地道:“如今圣上移驾芦州,漠北王却如此闲居高坐,丝毫没与圣上分忧之心,若是让天下百姓知道,岂不是寒心?”

  尧暮野冷笑了一声,圣上竟是派了这么蠢货前来,难道是觉得自己会看在他是尧家人的情面上,对他格外厚待不成?

  他当下冷声道:“据本王所知,从本王受封漠北以后,附近州县收兵皆是收到了皇帝的密令,若是本王或者大军从漠北出境,不必上奏,一律拦截,若是有违抗者杀无论!敢问尧大人,本王既然被困北地,自当老实呆着,该是如何替圣上分忧?”

  尧正堂哪里知道这封杀尧暮野的密令?可是略想一想也只圣上对这北方猛虎的忌惮之心,此时只能死不认账道:“圣上岂会下如此荒诞的命令?圣上一向厚待漠北王您,如今东线水寇奔袭,听闻漠北王建造了船厂,有良船多艘,还请漠北王快些派船南下,好缓解朝廷危机!”

  尧暮野饮了一口茶道:“几艘渔船而已,哪里经受得住风浪?若是在半路散了架子,本王岂不是要背负误国的名声?还请尧大人移驾别处,再寻法子吧!”

  尧正堂看着自己的这个堂弟不顺眼甚久了。

  此时分隔数月再见他,早就没有京城里鲜亮夺目的华丽,只穿了一件灰黑色的长袍见他。而这漠北王府更是门脸小得可怜,一副落寞揭不开锅的模样,此时圣上眷宠,给了他一表忠心的机会,竟然还不惜福,当真是可恨以及!

  于是他便端起了族长的架势,出言申斥道:“你当初辜负圣望,突然出走,本来就给我们尧家蒙羞!如今有多少尧家子弟因为受了你的牵连而不得重用?如今你的母亲和兄长也被圣上一起带出了京城,若是你再这般目中无人,置大魏天下安危于不顾,那么就莫怪我那婶婶受了你这尧家祸害的牵连!”

  尧暮野闻言,薄唇慢慢地笑开了:“多谢堂兄提点,你若不说,我都忘了自己已非族长,而是您现在代为主持尧家的大局,不知堂兄可记得祖训上的第一条是什么?”

  尧正堂看他态度软化,只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道:“尧家当年立足江南,不过单薄人口,幸而家族甚是同心,创下济世伟业,这祖训第一条便是‘尧姓同心,不可离德’。怎么你连这个也忘了?”

  尧暮野冷眼看着他道:“你既然记得,为何要为他姓之利益,而出言威胁同姓族人。更是拿长婶的性命要挟?你为族长,岂不是要拿全族人的性命成就你一个人的富贵荣达?”

  尧正堂并得他堵得言语一塞,当下厉声道:“皇家岂是他姓?尧暮野你这般嚣张,是要造反吗?你这般,难道不是犯下株连九族之罪?更是尧家的罪人一个!”

  尧暮野却懒得跟这种养得蠢散了的人再多言语,只说道:“叫皇上派个能听懂人语的与我谈!”

  说着一挥手,便命人将这尧家的现任族长丢出了府门之外!

  尧正堂气得胖脸涨红,当夜便一路快马,折返会了芦州。

  芦州因为曾经是战乱时的陪都,宫殿屋舍俱在,各个世家也在此处多有产业,一时的动荡,并没有影响此处的享乐之风。京城的河面堆脂,华车飘香的奢靡在芦州分毫未改地继续着。

  皇帝刚刚吸完了一小包五石散,在重重幔帐后,半松开着衣襟,由一旁艳美的宫女打扇消散着浑身的热意。

  在听完了尧正堂的陈诉后,皇帝慵懒地开口问道:“他的近况如何?”

  “寒酸极了,住的宅院竟是比不得京城里的富户,那等北地僻壤,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奢华?”

  因为刚刚吸了五石散,皇帝的耐性显然不比往常,甚是不耐低呵斥道:“谁问你他住在何处?朕是想问,他手下的兵卒几何,装备怎样,粮草又能坚持多久?”

  “啊……这个……”尧正堂何曾注意过这些,可是皇帝这么一问,猛然见想起他走的时候,白侯似乎也这般嘱咐过。可是当时他被尧暮野丢出府后,便被侍卫押送着一路出了北地,根本来不及刺探一二啊!

  作者有话要说:  更完~~吃饭去鸟 都饿得眼花了

☆、第179章

  尧正堂被皇帝问得哑口无言, 被呵斥一番后, 灰溜溜地出了皇宫。不一会,白侯身着宽衣长袍, 从行宫一旁的泉畔沐浴归来, 拜见皇上, 而其他的臣子们还在温泉中畅意地温泡着, 似乎在蒸腾的水汽里, 便能遗忘片刻现实里的烦忧。

  看到皇上慵懒的样子,笑道:“这五十散可以缓乏提神, 皇上吸后是否感觉松缓一些?”

  这五石散是新近在世家里流行来来的。原本是寒地治疗伤寒之症的药方,可是却意外有一提振精神, 积蓄阳气之用。

  最近皇帝甚少眷顾后宫,就连新进宫的妹妹白清月也一直未得圣上宠幸。白水流向来善于体察圣意,是以献上这宫外流行之物, 以供皇上消遣。

  不过皇上似乎只用它来舒缓困乏, 并无吸食后, 若其他世家子弟肆意纵欲之意。

  他闭目了片刻后,一边系着衣带,一边穿着软鞋下来说道:“松缓也是一时的,现在大魏内忧外患,朕犹如身处烈火油锅之中,时时刻刻都受着煎熬,哪里能缓得下来。”说着,他便来到龙案前,仔细端详起地图来,同时开口问道:“尉迟老将军送来的前方战报如何?”

  白水流垂首说道:“寇岛现在已经全面登陆,所到之处烧杀抢夺,可是尉迟老将军率部是节节后退,现在已经退到舟山附近。一旦舟山失守,再让寇岛占了舟山这个粮仓,到时只怕……

  他的言下之意皇上也是心知肚明,舟山不但是个粮仓,更是大魏腹地的门户,一旦攻下了舟山,寇岛便可长驱直入,到时大魏腹地怕是要处处烽火了。物质匮乏的寇岛对这富饶的陆地本就垂涎已久,如今便是耗子掉到了油缸,现在必然是贪心高炽,到处攻掠抢夺。

  饮了一杯茶之后,身上的酷热之感渐渐消散,皇帝慢慢说道:“白卿当初献计,意在牵制尧家的势力,而如今反而给寇岛大开方便之门,却是得不偿失了。若真是有个闪失,朕与卿便都是大魏的罪人。”

  皇上说的是一字一句,甚是缓慢,可是白水流听得却是心惊肉跳,后脊背猛地一窜汗。倘若京城失守,必须要找人出来担负责任,尉迟老将军自然是罪责难逃,可是他这个当初建言开凿河道,连通运河之人怕是也脱不了干系。

  白水流连忙说道:“依着尉迟老将军的经验,原本可以御敌于水上,现在却是任由寇岛侵占我大魏领土。当务之急一是下旨严令他竭力抵挡,不可再后退失地,二则是让漠北王马上派船队出漠北,援助京城。

  皇上道:“爱卿着手去办此事吧。如今,朕的尧卿隔岸观火,摆明是要狮子大开口……这次派个行事沉稳,处事果断的直臣吧,务必劝得漠北王出兵援助。”

  白水流连忙向皇上行了一礼,缓缓后退出殿门,然后转身快步离去。等他回到自己的府宅时,袁熙过来为他扶冠宽衣,同时低声问道:“漠北可有传来消息?”

  白水流眉头紧皱,恨恨道:“尧暮野可算是等到了勒索的契机,自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今皇帝有将战事失利之事尽推到我身上之意。一旦寇岛突破舟山,进逼京城,京城里众多的世家勋荀贵被敌寇掠去祖产房屋,必然迁怒于我白家。

  袁熙听了不动声色道:“还请大人莫心急,如今胜负未定,尧暮野那人虽然张狂,却绝不是个小肚鸡肠之人,若说他为了一己私怨而以大魏万里江山为赌注,实在是有违他平日之为人行事。既然尧暮野语带保留,就是还有商酌的想法和要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玉纳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