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人不识君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赏饭罚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03 KB   上传时间:2017-06-26 23:12:39

  会是梁秋危坟茔所在的那个碗口村么?

  此时,黄昏下的山坡被夕阳的余晖染得分外温柔,那些被冬雪压弯的枝头在阳光中显得灿烂无比,隐隐还能看见几点新绿。田埂上是扛着锄头劳作归家的村民,简陋的小屋前,不少用过晚饭的人坐在门外和邻里闲聊。

  突然间,平地而起的马蹄踏碎了才冒头的枝叶,山村里的宁静在这一瞬被骤然打破。

  一队身着玄甲的卫军整齐有序的从村前进来,一路风驰电掣,令行禁止,分明是军中做派。

  走在半途的村民看到此景吃惊不已,忙慌不择路地避让,方才还在说闲话的七大姑八大姨们飞快拾起家门前的小凳子躲进屋内,满村都是马蹄溅起的烟尘。

  韦寡妇把小韦紧紧搂在怀里,忧心忡忡地打量院外。

  土埂上的小木屋内,刘晟负手走出来,眯起眼看着坡下窜过去的黑骑,眸中不经意带了一抹探究的神色。

  这队玄甲军正是沈皓最后的那点亲卫,他在今早天亮前趁乱从皇城逃出,由麒麟上简短的地图所示,并不费力的便找到了这个地方。

  可局势还是不容乐观,他们几乎出城不久便被晏寻派出城的锦衣卫发觉,一整天东躲西藏,怎么也没有甩掉这群尾巴。沈皓的亲军在途中损失了不少,他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决定先找到藏宝山再行计较。

  马匹在祠堂前停住脚,沈皓被几个亲卫扶着下了马,他极少这样奔波劳累过,此刻喘息不定,一张脸白得像纸。

  他在两边黑骑的搀扶中,抬眼看了看那神秘的山门,心头生出一些感慨来。

  千万人梦寐以求,前仆后继,不顾生死所要找寻的东西就在他的眼前,这一瞬难免感到敬畏与踯躅。

  可惜还没等他伤春悲秋太久,底下的侍卫便小跑着赶来通报:“皇上,追兵将至,锦衣卫已经快到村前了。”

  沈皓回过神来,当机立断说:“进山。”

  书辞一直很好奇麒麟里藏着的秘密,可如今这玩意儿在沈皓的手上,她的心便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总觉得事情好似还未结束。

  “眼下怎么办,那东西传得这么邪乎,他要是卷土重来,我们应付得了吗?”忽然想到晏寻带头前去追捕,又担忧道,“晏大哥不会有事吧?”

  沈冽立在她床边,指腹缓缓摩挲着玉扳指,“不要紧,哪怕他找到地方,也构不成威胁。”

  沈冽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支着头淡声道:“听你这口气,好像并不意外?”

  书辞微愣了下,转目去看他,明显带着怀疑:“什么意思,难道根本就没有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说,全都只是谣言而已吗?”

  “不是。”沈冽轻摇头,他仿佛有点走神,缓缓地说道:“很久以前,太祖得麒麟平定中原,百战百胜,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包括后来他担心麒麟落入他人之手下令拆解毁去,这些流传也都是真的。”

  “那宝山里的确有金银财宝?有武器军备?”她问。

  “有什么我不知道,不过能让太祖夺得江山的,必然不会是凡物。”

  书辞不解:“那你为何会说,皇帝就算手持麒麟也不足为惧呢?”

  沈冽深吸了口气,声音渐低,“因为故事到后面……就变了。”

  “继太祖之后,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得到青铜麟打开宝山的人,是孝宗皇帝。他原是高宗的庶子,很不受宠,后来借此起兵太祖才坐上了皇位。

  “孝宗皇帝由于有了自己的前车之鉴,比太祖更怕麒麟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于是干脆将计就计,设了一个局。”

  书辞脱口而出:“什么局?”

  沈怿何等聪明,在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早已闻弦音知雅意,头一个想到的,便是平阳公主。

  “他将宝山里的东西全数烧光了——其实经历了两朝战乱,那些宝物本就所剩无几。

  “但麒麟的传说还在,而他孝宗又是借此篡位成功之人,等同于证实了流言的真实性。那么今后但凡有谋逆之心的,当然会想方设法的找寻麒麟碎片,只要稍加留意,捉拿乱臣贼子便轻而易举。”沈冽道,“所以后来才会有了锦衣卫、有了东厂西厂,全都是皇帝的耳目罢了。”

  因此当年平阳公主私下派人打听碎片下落的事,原来早就被先帝察觉了?也难怪东窗事发得那么突然。

  书辞忽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沮丧与失落感笼罩,她将头靠在拔步床的栏杆上,想着那些为青铜碎片而死的人,想着数十年前围绕它展开的那些旧阴谋,长公主,肖云和,言则甚至是梁秋危……

  他们或许到死也不知晓,自己拼命追求和守护的居然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被帝王家的野心和一个平平无奇的死物牵着鼻子走。

  听上去如此荒谬可笑,但当一切发生之时又显得这么顺理成章……也许,冥冥中真有宿命难为,世间有许多事,是凡人所不能左右的。

  沈怿在静默了良久之后,蓦地开口:“这件事,我不知道,沈皓也不知道……那你又是从何处而得知的?”

  到这时,沈冽才望向他,儒雅温润的面容上带着似是而非的笑。

  “青铜麟的秘密历代帝王讳莫如深,只有到传位之际才会告知储君。”

  “四哥,我此前不是问过你,难道不奇怪当初沈皓这么个文不成武不就的人,为何先帝临终前会将皇位给他么?”

  说这话时,他视线落在窗外。

  太阳没入地底的最后一道光打在他的脸颊,渐渐缩小,缩小,化作了一点,最后消失无踪。

  沈冽抱着双臂,平静道:“父皇真正的遗诏上,太子的那个位置……本是我的。”

  话音落下的那瞬,枝头一只不知名的鸟雀转动着脑袋打量四周,展开双翅,呼啦一下飞入苍穹。

  室内噤若寒蝉,气氛莫名安静下来,书辞不得不想,自己在旁听这些究竟合不合适。

  沈怿神色淡淡的,手里的银匙搅动着已经冷透了的稀粥,半晌没有言语。

  在短暂的一阵沉默结束后,她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出声打破僵局。

  “既然宝藏被一把火烧了,那沈皓现在还能找到入口么?”

  沈冽点了一下头,“实际上为了以防真有本事大的反贼瞒天过海,孝宗皇帝还留了一手。宝山已毁,它索性在其中布下天罗地网,如此一来,即便有漏网之鱼寻宝入山,也一样会被诛杀在此。”

  书辞接着他的话道:“而沈皓并不知道这一点。”

  “对。可以说,现在的那个地方已经不是什么为人心之所向的藏宝之处了。”

  他顿了顿。

  “是无间地狱。”

  *

  在最后一缕阳光消失之前,沈皓带着他剩下的亲兵跑进了密道当中,背后的锦衣卫依然穷追不舍,他逃得有些狼狈,跌跌撞撞走到尽头。

  幽暗狭窄的道路深处,一扇巨大的石门挡在面前,门上斑驳不平,覆满了灰尘,吐息间竟都能吹起不少,显然已有些年头无人问津了。

  本村的族长大概知晓祠堂后内涵乾坤,但因为多年来没办法打开石门,所以未曾放在心上,整个密道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听得背后追兵的脚步声渐近,沈皓慌里慌张取出那个拼好的青铜麒麟,对准了门上凹陷的小槽,严丝合缝地放了进去。

  “轰”的一声巨响,伴随着簌簌往下落的灰尘和土块,这个封尘了近百年的石门终于开启,里面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晏寻的人马就在后面,随时可能追上来,沈皓明白自己的时间已不多,也没细想,当即领着亲兵一窝蜂涌进了密室里。

  “快关门!”他一声令下,笨重的石墙在短暂的启动后,又很快合上。

  姗姗来迟的晏寻等人,只能看见那缝隙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待跑到跟前时,门已紧紧闭合。

  “大人。”一帮锦衣卫在四周搜寻了一圈无果之后,上前来讨他的示下,“墙上并未找到机关,是否要撞门?还请大人明示。”

  晏寻盯着门扉,抬手制止,“不急,先派人回城禀报,其余的静观其变。”

  “是。”

  门后的视线陡然宽敞起来,是个别有洞天的所在。然而周遭没有灯火,显得比外面更加阴暗,沈皓在一干亲兵的护卫下,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往里走。

  瞧不清脚下的路,每一步都行得有些艰难,不知为何,这个藏宝山给他的第一个感觉不是很好。

  沈皓不算个很精明的人,但他就像在鹰爪下躲藏的兔子,反应足够敏锐,这般空旷的环境让他心中突然生出一丝不详。

  正在此时,一个亲卫惊喜的喊道:“皇上,您看那边!”

  山谷密不透风,却在不远处的高处,不知什么位置投射出一道月光,正照着石阶上一个落满灰尘的精致木匣。

  华光中甚至能看见空气里漂浮着的细小尘埃,仿佛是给迷失在暗黑里的人们一个最明智的指引。

  亲兵们立即拥着他走过去。

  眼见已经靠近,在通往石阶的路上,蓦地闻得一声极轻的响动,不知何人踢到了脚下散落的东西。

  只一瞬间,整个山谷像是从沉睡中苏醒,骤然睁开了眼,地面之下隐约传来隆隆的轰鸣,无数的箭矢从每个角落袭来,把还在侥幸逃过一劫的黑骑们射了个措手不及。

  “有埋伏!”

  “保护皇上!”

  亲卫们执剑格挡,兵刃碰撞的响声此起彼伏,这座山好像已许久没有如此热闹过了。

  混乱中的人们自顾不暇,沈皓只能在黑暗里手足无措地后退,耳畔疾风阵阵,在他转头的刹那,一支长箭正中额心。

  伸手不见五指的山谷内,亲兵们谁也没发觉地上倒在的那具尸体,鲜血流成了河,交错的人影和箭影之间,那道蟾光却依旧明亮。

  第 96 章 九六章

  新年伊始发生的政变几乎让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 隆安皇帝并非皇室正统的消息如决堤之水,在短短几个时辰内, 传遍了全京城。

  市井的百姓们头一次直面如此震撼的宫闱秘闻,对于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已经津津乐道的揣测出了多个版本。

  朝堂上的一干大臣压根还没回过神, 便被紧接而来的破事砸了个晕头转向。

  两位亲王收拾烂摊子的手段一点也不逊于肖云和, 快刀斩乱麻地把沈皓的残余势力连根拔起, 一个不剩。

  大梁经历了好几次动荡,本以为再折腾下去必然乱上加乱, 没想到血洗了六部之后,沈冽竟将早就准备好的政令推出来, 居然奇迹般地稳住了大局。

  在一切按部就班, 井然有序的进行之时, 有心人却从当今的局势上咂摸出了点别样的味道。

  距离隆安皇帝伏诛已过去半月之久, 两位打着正统旗号逼宫的王爷, 至今也还没谁有要登基继位的意思。

  朝中的各种猜测铺天盖地, 连街头巷尾也时常议论纷纷, 庄亲王懂谋略, 肃亲王有战功, 似乎哪一个都有当皇帝的可能。

  这两位爷该不会要为了皇位,再打一架吧?

  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王府里却一如既往,待在家里养病的书辞可以说是距离真相最近的人,言书月上门来陪她喝茶的时候,也忍不住旁敲侧击的问上两句。

  “王爷……他是怎么想的, 就没告诉过你么?”

  彼时,书辞正在藤椅上晒太阳,手指上下翻飞地玩着九子连锁,不很在意地摇了摇头。

  “那你呢?”言书月试探着道,“你也不担心?”

  她闻言终于停下动作,把九子锁合拢在掌心,闭目想了想,“无论他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他。”说完,唇边荡出些浅笑,“而且我相信,沈怿不会让我失望的。”

  此刻,烟尘散尽的紫禁城还处在忙碌之中,一个皇帝的落幕总是会带来无数需要善后的琐事,御书房的案几间,奏折堆了快有半人之高。

  由于新帝未定,早朝自然是没法上的,大臣们只能通过不停地写折子来表达自己对这场政变惶恐的看法,沈冽成日里翻得焦头烂额,手边用坏的笔已多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沈怿闲闲地抱着胳膊在旁,一副瞧热闹的样子看他忙活。

  沈冽抬手沾墨的同时,居然还能抽空来和他说话:“这回戎卢部帮了我们不少忙,我有想法把南边的商路打通,以便两国互通有无。”

  沈怿思量片刻,颔首说好,“晏何还同我们是认识的,叫他去谈会方便很多。”

  “我也这么想。”他把奏折合上,“还有就是才从南疆回来的杨烨……这人我一直没考虑好要如何处置。四哥,你怎么看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人不识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