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一鸟嘤鸣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38 KB   上传时间:2017-07-24 10:42:37

  阿媛看着小猫俏皮可爱的模样,重重地点了点头。

  于是颜青竹背上大背篓,阿媛背小的,手上抱猫,下山而去。直到行走至山下,才将竹篓丢到了船上,省了力气。

  回到镇上,已是傍晚,周身疲惫。

  颜青竹烧了热水,与阿媛一起坐到大浴桶里。

  秋日已褪去暑气,泡澡更为舒适了。

  “你一坐下,倒显得这桶小了。”阿媛笑着,看向两人抵住的膝盖,抬起小脚丫轻轻踩到颜青竹的脚背上,见他经过一个夏天的风吹日晒,黑了很多,不禁有些心疼,摸着他的脸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白回来。”

  颜青竹抿了抿嘴唇,冷声道:“是呀,我占地方大,又黑,简直就是一只——大笨熊!”

  阿媛噗嗤一笑,“还记着早上的事情?你可真小气,闰生就是个小孩子,你和他计较?你也是小孩子?”

  颜青竹哼了一声,“我不和他计较,不过还是有些不痛快……我要补偿。”

  阿媛无奈一笑,“好,明天给你做荷叶蒸鸡好不好?”

  “不要。”颜青竹学着阿媛从前撒娇的模样。

  “那……想吃什么?”阿媛问。

  颜青竹伸出双手,做张牙舞爪状,“大笨熊当然要吃小白兔!”说罢,朝他的“小白兔”扑了过去。

  一时,水花四溅……

☆、第56章

  第二日, 八月初六。乡试的三场考试分别设在八月初九,八月十二, 八月十五, 因而不少考生已出发在去省城路上。

  颜青竹想到既与刘靖升做了不生不熟的半个朋友, 他赶考前,自己理应要去送他一送。也责怪自己没有早一些想起此事, 如今却发现时日可能有些晚了。

  午饭时, 他与阿媛商议, “我下午不开工了, 去书院瞧一瞧刘秀才有没有上路。”

  阿媛笑着道:“你早该去了, 上次说请人家吃糕,也从没见你管我要过, 说请到家里吃饭, 也没见你带人来。就算是随口答应人家的, 也不能不放在心上。因为,可能人家是放在心上的,那你就失礼了。”

  “娘子教诲得是。”颜青竹笑笑。

  “谁要教诲你了?小题大做。”阿媛撇撇嘴, 又温声道, “你可吃慢些, 也不急在这点时间嘛。”

  ……

  午饭后, 颜青竹到得瑜枫书院门口, 正看到一辆宽大奢豪的马车停在树荫下。车夫蹲在大树下抽旱烟歇脚,一个小厮立在马车旁随时候命,一看就是富家做派。

  镇上行走从来用不到马车, 不用多想,这必是为赶考的学子行远路准备的。难怪得现在才出行,有马车的自然比那些拼脚力的快多了。

  刘靖升掀开车帘子透了透气,向着书院内张望,却蓦地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朝他这边走来。

  “颜兄弟!”刘靖升有些激动地叫了一声,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颜青竹这才看到是刘靖升,心想自己可来得巧了。听他称自己作兄弟,又热情相迎,不禁感怀,从前只为感激请他吃过一顿饭,后来因着他有功名,又有了几次往来,想他若前途无量,自己为匠为商,方多了一份照拂。

  如今却越发觉得此人待人真切,值得自己撇开利益,诚心相交。

  颜青竹笑着上前,与刘靖升说了几句话,自然是祝他一路顺风,金榜题名之类,又将自己做的伞送了一把给他,还有阿媛的糕点也递了过去。

  刘靖升也不推辞,欣然接过,二人又谈论了一阵,颜青竹知他是等着上路,便不多耽搁,告辞而去。

  刘靖升看了会儿颜青竹的背影,欣然地点了点头,又将东西交给小厮,让他小心放到车厢里。

  “明礼怎么还不出来?”刘靖升站了一会儿,暗自嘀咕着。

  过得一刻钟,方见宋明礼自己背了个书箱走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个小厮模样的人。

  小厮跟在宋明礼身后,毕恭毕敬地道:“姑爷,老爷吩咐了,让小的跟着您,一路伺候。还请姑爷不要拒绝,让小的难交代啊。”

  宋明礼叹了口气,侧头道:“我说过了,我不需要人伺候,你快回去吧。”说罢,他见刘靖升在前方,如遇救星,几步走过去跳上了刘靖升的马车。

  刘靖升何等眼色,一下就明白了事情原委,看着立在车前不知所措的柳家小厮道:“你们姑爷跟我同路,回去跟你们老爷说一声,让他放心。”说罢,给自家小厮使了个眼色,小厮忙取了块碎银,递到柳家小厮面前。

  柳家小厮面露喜色,却不知是收还是不收。

  刘靖升道:“你们姑爷就是不惯人伺候而已,你回去莫要乱嚼舌根,以免拂了柳老爷的厚意。”

  柳家小厮蓦地明白了这些赏钱的含义,忙收下应是。

  刘靖升上了马车,吩咐车夫赶车,自家小厮也赶忙跳了上来坐到车夫旁边,一行人匆匆离开。

  刘靖升拉开车帘,看到柳家小厮目送他们离开后,拐进了旁边的巷口,不一会儿一辆马车行出。

  刘靖升看向宋明礼,打趣道:“柳家给你备了车马小厮你不要,偏偏来和我挤。”

  宋明礼叹口气,道:“倒是叨扰刘兄了,只是我实在不愿再多受柳家恩惠,现在既让父母搬出了柳家,我自己也不该再接受人家安排的便利。”

  刘靖升知道,自从端午节在镇东见到柳小姐的“真面目”后,宋明礼大失所望,不久后便让父母搬回了老家,也逐渐与柳家失了往来。至于婚约,双方只有口头上的,并没有正式文书。想来若是宋明礼高中,自然便不再理会柳家了,只是如今不便把话说得那般明白。而柳老爷显然是慌神了,想在宋明礼高中前,再试图挽回一番。

  “那……柳小姐是什么态度?你这么做,只怕人家伤心了。”刘靖升道。想到那个娇蛮任性又不失侠骨仁心的女子,若是被人弃了,虽说不是正式婚约,到底对名声有碍。

  宋明礼抿唇道:“我怎知她是何态度,自那天起,未再见过。”

  刘靖升想想,倒也能理解宋明礼,他向来不喜商贾,这次又自感蒙受欺骗,自不会对柳家有什么好印象,遂不再提这事情。

  镇上街巷狭窄,马车挑着大道,兜兜转转才行到了郊外,速度终于快了起来。省府乃是布政使司驻地,距离汐州却不远,他们乘车加坐船,在八月初七晚上便可到达,尚可有一日时间休整。

  马车颠簸中,刘靖升看了看旁边的篮子,那糕点尚温热,他拿出一块递与旁边闭目养神的宋明礼,“闻着挺香的,来吃一个吧,要到傍晚我们才住店歇息了。我爹在那边都打点好了,我们路上就随便吃些,等到了再好好吃一顿。”

  “这次真是给刘兄你添麻烦了。”宋明礼接过糕点,尝了一口,觉得味道竟有些熟悉。

  刘靖升看到宋明礼默然蹙眉的样子,恍然想起什么,心道,怎么忘了,他从前与这个女子有纠葛。

  刘靖升不欲隐瞒,笑道:“这是阿媛姑娘做的……哦,该称一声弟妹了,颜兄弟比我小一岁呢。”

  之前刘靖升与宋明礼提过二人已成亲,阿媛绝不会再来纠缠他的事情,好叫宋明礼安心,所以宋明礼听到这里并不意外,他只是惊讶另一个问题。

  “你与那伞匠称兄道弟?”

  刘靖升无所谓地笑笑,“是啊。上次我也去了监市铺,我跟你说过的,我和你未婚妻……不……是柳小姐……我和柳小姐一起帮了他洗脱冤屈,拿回赔偿。他后来请我吃饭,一来二去,就做了朋友。这个人踏实勤奋,却也机灵得很,不同于埋头苦干的穷匠,我看他心思活络,是做商人的料子。而且他手艺也十分了得,我亲眼见他把开水浇到伞上,伞却完好无损。”

  刘靖升拿过一旁颜青竹送给他的瑞竹蝉鸣伞,想给宋明礼好好看看。

  宋明礼却有些不屑,“这种情况伞还能完好无损,莫不是他变了戏法来骗你吧。”

  “怎么会?我亲眼见的。”刘靖升辩解着,突又想到,是不是真的在宋明礼眼中才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人的身份,便道:“明礼,你一会儿看不起商人,一会儿看不起匠人。其实,我们身为读书人应当不拘小节,人家身为匠人商人的,也未必没有赤子之心。”

  宋明礼不以为然,“我泱泱大国,向来以农为本,不论如何,商人匠人的位置是不可高于农人的,否则,必有大乱。我们身为士子,自该做表率,与农相亲,与商陌路。”

  刘靖升抱起胳膊,也是不认同对方的样子,“明礼,你不是向来认同曹秦盟的观点,希望朝廷能在税法上做出改制吗?”

  宋明礼不知他为何突然转了话题,却也认真答道:“不错,曹大人在朝为官时便提出这等良策,可惜未得朝廷重用,反而屡遭贬谪。听说他辞官后来到汐州,还曾经隐居在枕水镇附近一带的乡野,可惜我当初寻而不遇,还……”他想说,还伤了腿,引出了后来诸多麻烦,可往事不便再提,只道:“若能得见曹老先生一面,我此生无憾。”

  刘靖升见他神思清明,语声恳切,不是妄言,便道:“你如此推崇曹秦盟,自然对他提出的税法改制内容相当熟悉,可知,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当属废除丁税,此法可谓前无古人。”宋明礼语声不禁激昂,“摊丁入亩,地丁合一,没有土地或土地极少的贫穷农人可得安然,也不怕多生了孩子交不起税。我出身微寒,自是晓得贫农的辛苦,对曹老先生的办法自是赞同。”

  刘靖升点点头,又道:“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曹秦盟的税法改革真的得到实施,其影响与改变便不光是你说的这些?”

  宋明礼询问的目光看向他。

  刘靖升难得收起了笑脸,严肃道:“废除丁税,摊丁入亩,那么户籍的管理势必松懈,一户有多少人不是最重要的,一户有多少地才是最重要的。那些人多地少的贫农,一旦少了负担,少了束缚,农闲时他们会不会去为商为匠?甚至直接弃田为商,或是到镇上做工,收入绝不会比耕种少。你说那时候他们还算不算是农人?若是户籍混杂,人的迁徙相对自由,农人,商人,匠人又何来高低之分?”

  宋明礼瞪大了眼睛,显然从未想过刘靖升说的事情,半晌,他忽而一笑,肯定道:“不会,绝不会有你说的这种事。农人明知道自己的地位比匠人商人高,又怎会放弃田地去做比自己低贱的人?如果真的废除丁税,摊丁入亩,朝廷定会鼓励开垦荒地,降低荒地的赋税。贫农可去开垦荒地,只要多耕种,自会充盈收益。数千年来,我中原王朝皆是推行农本商末的政策,岂能有你说的这种情况出现,实在可笑。”

  刘靖升笑道:“是啊,可笑,就当我胡言乱语了吧。”他向来不是一个要与人论个你死我活的倨傲者,不过他忽而想到什么,竟有些凝重起来,正色道:“明礼,我们今天说过的这些话,忘了就好,未来的事情不可知,以我们目前的身份也左右不了。你就算推崇曹秦盟,也别忘了他现在已无官身,能不能被朝廷再度启用可说不清。毕竟改税法要威胁很多士族的利益,多少人可恨着曹秦盟呢。咱们这次是去赶考,可不像在书院里能高谈阔论,莫被有心人抓住了把柄。”

  宋明礼点点头,知道刘靖升是真心为自己好,想到刚才自己与他争执,蓦地有些后悔,心里又回荡起他说的,我们目前的身份,什么也左右不了。是啊,什么都左右不了,寒窗苦读,就算一朝得中,没有根基,没有人脉,你又能如何?

  宋明礼被引出满腹心事,想到刚直不阿的曹秦盟竟是那般结局,自己也颇有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感。

  刘靖升怕他被刚才的话题搞得心情不佳,影响应考,便笑道:“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还记得我前阵子跟你说的那卷观风题吗?我爹托关系从京城搞到一份。策论那里我们得好好看看,我还有问题要请教你呢。”

  宋明礼压下心事一笑,接过了刘靖升递过来的试题。

  车马悠悠,踏过微微泛黄的草地,不知不觉就行了半日。车夫有些疲惫,又将旱烟燃了起来。小厮知道接连赶车的辛苦,也不阻止他,只是把车帘子紧了紧,怕那烟味飘进车厢里,扰了少爷和少爷朋友探讨的雅趣。

  听到车厢内不时传来笑声,小厮方松了口气。

  夕阳微斜,路边有灿漫的野菊,微红的枫叶,早开的金桂蔓延一路芬芳。马蹄哒哒,成为这初秋静景中唯一一抹翻飞的灵动。

  ……

  转眼已至八月十四,午间,阿媛照例是在百工村,瞧着颜青竹在自己苦口婆心的提醒下,终于细嚼慢咽吃完了一顿饭。

  阿媛将碗筷收了起来,认真和颜青竹商量起一件事。

  “明日就是中秋了,我在想,今年定是来不及了,往后家里可置一个烤炉,明年我也试着做些月饼卖。最近好多人来问卖不卖月饼呢,你说这是多少生意?除了烤月饼,有个烤炉还可以做其他花样的糕点,现在家里做的这些,都是蒸制或煎炸的,就怕做来做去,给人吃腻了。”

  颜青竹觉得这事可行,便道:“行,回头你再琢磨琢磨做成什么样的,百工村这里匠人多,定有会做烤炉的。”

  阿媛应下,颜青竹又笑道:“到时候是不是还可以给做点烤鸡,烤鸭,烤鱼吃?”

  阿媛笑着捏了捏他的嘴,“就知道吃!”

  两人欢笑打闹着,阿媛斜眼瞥到有几个人正在前方小路上行走着。深怕人家看到了,以为他们为人轻薄,便停了下来。

  侧头去看,却发现小路上是几个乡野汉子,阿媛每日都来这里,一下便认出他们不是这里的匠人。

  待走得更近了,阿媛竟发现这些人似乎是冲自己和颜青竹走过来的,面上还颇为不善,难道是来找麻烦的?

  阿媛蓦地心里一紧,与颜青竹对视了一眼。

  颜青竹侧头轻声道:“别怕,你先进屋去。”

  阿媛道:“我不怕,周围都是认识的人,喊一声不怕没人帮忙。”

  颜青竹点点头,仍旧把她护在身后。

  那几个乡野汉子已大步流星地走进了他们的院子,明明看到草地上都晾满了伞,带头一人仍旧多余地问了一句,“你是伞匠?”语气生冷。

  颜青竹也冷冷的回了一句,“不错。”

  那带头人哼笑了一声,上前跨了一步,后面几个人也抱起臂膀,一脸凶煞。

  带头人道:“你在这里私自建作坊,违了我们伞帮百年来的规矩!”

☆、第57章

  颜青竹冷笑一声, “我又不是伞帮的人,我在这里建作坊, 一不占耕地, 二不占私产, 连官府都不管,伞帮来管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