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的旧情郎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伊人睽睽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3 KB   上传时间:2017-09-05 12:43:58

  中常侍:“……”

  他反应过来自己的过度兴奋,忙收敛住,把手放下,又变回之前恭笑赧然的样子:“奴羞愧,奴是为陛下高兴啊。”到这个时候,他常日跟随陛下,哪里还不明白李玉站在这个山头一直看,并非看风景,而是就等着下面兵马过去的刹那时间,雁莳小将军惊鸿一面,能映入李玉脑海中。

  有时候,陛下这温水煮青蛙的爱恋,看得人真是着急。中常侍不能明白,就算陛下大限将至,他到底是皇帝啊。普天之下,皆是他的人。他想要一个女人,何至于这般冷眼旁观?

  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连一点争取努力的意向都没有。

  中常侍真是急死了。

  他想到陛下的病,不觉心中酸涩,想陛下是不愿连累人吧。新上任的中常侍情感丰富,李玉发个呆的功夫,中常侍已经低头抹泪了。

  李玉:“……”

  李玉面无表情:“朕还没死呢,你哭什么丧?”

  中常侍:“外有豺狼,内有猛虎,陛下劳心劳力,积劳成疾。奴是为陛下你哭的啊……”

  李玉面上露出嫌恶的表情,心底又几分好笑。他自己还没如何呢,中常侍何至于比他还激动?中常侍不停地掉眼泪,掉得李玉都没心情看风景了。他好气无比,又很莫名,想我至于悲惨到这个地步吗?李玉咳嗽一声,想忍住嫌弃,劝两句中常侍莫哭了。他没有说出话,因在开口前,乍然听到了天地间悠然传出的清音。

  清音燎撩,遍布山野。

  李玉一怔,想到什么,猛地低头,往自己先前怀疑是李皎的山下女郎的方向看去——

  “殿下!是驸马,驸马!”当山顶人看到军马停下的时候,明珠这边也看到了。

  李皎挨过去与明珠一道看,黑压压的人如尘埃般看不清谁是谁。李皎努力地往兵马前方看,她依然看谁都像郁明,看谁又都不是郁明。她心中焦虑,想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她怎能还是认不出郁明呢?

  距离太远了啊。

  军队即使从山下过,然离这山,到底也有距离。

  明珠手呈喇叭放在唇边大喊:“郁郎!”她又蹦又跳,往那边挥手。

  她的喊声惊飞了山中鸟雀,让山顶的李玉主仆听到。喊声在山中回荡,却传不到另一边去。明珠累得不行,喊了两声就停下来,目光惆怅地看着那批军马。她觉自己这边看人都模糊不清,更何况郁明那边抬头看。即使他们驸马是千里眼,大概也只能看到山顶,看不到山沟沟这里了。

  李皎从怀中掏出一把长笛,放于唇边。

  明珠惊喜地望着公主,听到清灵乐声从李皎唇边溢出。音律之声飘荡于天地穹野,比人单纯的喊声传得更远。那乐声娓娓动人,如跳舞般,聚在一起,又分开。重重叠叠,一波赶着一波。

  枫叶飘落,落在二人身上。艳红如血如雾,随着笛声传绕。

  山下的军队停下,雁莳百无聊赖地等候某人叙旧。军队被骑马追上的公主府扈从赶上,郁明就非要停下来回头去找人。郁明策马从队头走到队尾,从扈从那里接到了包袱和长刀。他握住那把微沉的“我执”在手中掂了掂,心中惊喜。这把刀重量和材质都比不过他的“望山明”,但在普通刀中,已算出类拔萃。

  “殿下说驸马总没有武器傍身,太不安全。殿下一夜未睡,为驸马寻了这把刀。”

  “那巷太小马车不好过。殿下是一个人走进去又走出来的。”

  “殿下还亲自帮你准备了包袱,又一刻不停地来追你。”

  郁明手握长刀,怀抱包袱。随着扈从带有感情倾向的叙述,他脑海中已经勾勒出女郎的形象。他在一瞬间心动,心烫如火烧。他想到李皎倔强的样子,就是不说,却为他做这么多。她瘦弱的身骨里,蕴藏着远比许多儿郎还无限的力量。那力量让他热血上脑上眼,想如果李皎就站在他面前,他一定不管不顾地冲过去抱她!

  太喜欢她了!

  越来越喜欢她!

  越来越离不开她!

  扈从说了最后一句:“马车坏了,我们殿下眼下就在旁边那山上。却也不知道在哪个具体位置。”

  郁明倏而回眸,往身后隐隐掩在云雾中的青山看去。他与扈从叙旧的时候太久了,雁莳不耐烦,骑马过来催促他。女郎已行至郁明身前十步,她看到郁明扭头往山上看。在同一刻,他们都听到了天地间振动人心的玄妙清音!

  雁莳蓦地扭头,与郁明一道看去——

  他们看的是同一个方向,却也不是同一个方向。

  雁莳看到山顶上负手长立的青年,他高大巍峨,如山般沉着内敛,千言万语,难以言说;

  郁明看到了山中飘飞的飒飒红枫,红枫如火般在他的视线中燃烧,他隐约看到枫红下站着人,他看不清,却觉得那就是她。

  雁莳想:是他吧?应该是他吧?虽然看不清,但那个身影,实在太像了!

  她跳脱的心神,在这瞬间从胸腔中跳起。她愣愣地看着山顶的方向,那种她自己也说不清的复杂感情,让她望着那个方向。不再如往日般调.笑,不再百般不解。当她往后看时,竟难得什么马屁也不想拍,就想那么看着。

  郁明斩钉截铁:是皎皎!一定是皎皎!不会有人如皎皎这般了!

  她立在山道上,他看不清她,但他已经热泪盈眶,在心里将她描摹了一千一万遍。那澎湃的感情,如澎湃的笛声声。前仆后继,追往不住。

  多么熟悉的清音啊!

  一个音符追着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环绕一个音符。它们交缠,它们往上涌,它们又落回原处。那音符如海中漩涡般,簇拥着往前走。滔滔不绝,一浪还高一浪。白浪掀至高处,又情难自禁,往回周转!荡漾着,重复着,回旋着。所有音符追逐同一音符,所有音符包围同一音符!

  那是“相见欢”!

  无垠的旷野上,风滚浓沙,郁明忽然纵马长立,望天而歌。他胸腔振动,发出一声长啸。

  啸声浑厚,笛声一滞,停了下来。

  周围男郎纷纷看向郁明,看青年策马近山,看他仰望如黛山峰,面容多俏。长啸声几多雄浑,气韵悠长,伴着那笛声清越。

  这首郁明没有从李皎那里学会的“相见欢”旋律,重新吹响。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相见争如不见,不见更愿相见。

  所爱隔山隔海隔云端,山可翻海可跃云端亦可落。

  那相见之欢喜,相别之不舍,尽在绵长笛声中。

  军队中在山下听了一曲“相见欢”,郁明面容紧绷,双目赤红。雁莳过来时,看他笑了一下。他很快恢复心神,与扈从们正经告别。军队重整旗鼓,重新上路。他们御马长行,将笛声甩到身后。千军万马,大地轰动。儿郎们意气风发,一骑绝尘。那悠长笛声相送,看到军队已成为看不清的黑点,笛声仍绵延不绝。

  明珠道:“殿下,人走了,看不见了。”

  李皎放下长笛。

  长时间的吹奏,让她面色有些苍白。

  她扶着明珠的手转身,转头的刹那,泪水猝不及防地滚出眼眶,滴答掉下。她到底非常想念郁明,到底舍不得郁明。李皎想:没关系。就几个月而已。我会常常写信的。他很快就会回来的。

  郁明离开后几天,对长安毫无影响。李皎整日恹恹地呆在公主府上,并不出门,只有博成君每日被人扶着,欲言又止。李皎恼他放走了杨安,才让郁明这般辛苦跑一趟。博成君就算是她多年好友,她这次也分外不给他面子。

  博成君心中苦顿,也不为自己辩解。

  中途唯一发生的好消息是,杨婴找到了。

  林白将杨婴带回了长安。杨婴身体虚弱,几多不愿。但是她因伤重,被林白试药时伤了喉咙,没法开口。林白强行将人带回长安,刚入长安大门,廷尉儿郎们便包围了两人。杨婴刚从虎口脱离,便要被廷尉押送去坐牢。

  林白诧异,却乖乖放了人。他目送女郎被人押着走,女郎目光楚楚可怜,一步一回头,恳求地看着她。

  林白摸鼻子:“你看我作甚?总不能让我陪你去坐牢吧?”

  杨婴目光湿漉,仍一遍遍回头看林白。她希望林白能帮帮她,但是林白目送她许久,才犹豫道:“那我每日去牢中看你一次好了。”

  杨婴:“……”

  她忽然噗嗤一乐,想自己的心机算计错了人,寄希望的人也寄错了。这个郎君不会帮她脱罪的,倒是看看她,也许他能做到。人和人所处位置不一样,观点不一样。杨婴心中微释然,遥遥地冲林白欠身,沙哑着声音说了一句:“多谢郎君。”

  她揶揄道:“那郎君要记得每天来看妾。妾等着郎君啊。”

  杨婴回归长安,被带入廷尉审问杨家之事。她几乎知无不言,将能说的事情交代得很清楚。杨婴回京的消息,长公主府上不可能不知道。博成君拖着病体来求见李皎:“我这两日病好的差不多了,我也该入狱了。”

  因杨安一人,杨家剩下的兄妹被连坐,都是要入狱的。

  李皎正在翻看郁明的那本骂她的小本子,窝在榻上捂着腮帮,看得乐不可支。博成君来求,李皎扬下眉:“唔,好吧。倒是第一次碰上坐牢这么积极的人呢。”

  博成君被她那似是而非的轻飘飘说话调调讽得脸红。他仍不肯走,踟蹰一会儿:“若是我自愿为三妹戴罪,殿下能够在审问完三妹后,放她出狱么?她一个女郎,呆在狱中,总是不好的。”

  博成君自己这么说,说完了脸就红到了脖颈。他羞愧无比,尴尬无比,觉得真是死罪死罪。他兄长都叛国通敌了,三妹手中恐怕也有不少人命案子。他还这样求李皎,真是没有羞耻心!他说完,自己把自己唾弃一遍。

  李皎沉默着,博成君匆匆告退,不敢听李皎的回话了。他哪有颜面求人呢?!

  李皎目中微柔,看博成君自己把自己为难得快要死了。想他素来不求人,难得求一次人,自己就觉得自己大逆不道,简直不是人。杨家三个兄妹,老大与老三都是工于心计的,只有排行二的博成君人傻,被兄妹坑了一把。然而针对杨婴……李皎还确实有别的想法。她想杨婴那种心机,廷尉未必能把所有真相问出来。给杨婴换个环境,也许能看出更多东西来。

  李皎慢悠悠道:“我不能。”

  博成君拱手,不敢再听。他告退出屋,想当即去诏狱坐牢去。

  李皎又给了他后半句:“我不能放她一马,但是有人能啊。”

  博成君:“……陛下?”

  李皎哂笑一声,她皇兄才不管这种小事。她提醒博成君:“北冥林白。他……只要肯开口,是能救你三妹一命的。”

  李皎心想,杨婴若是心有二意,那林白的身份,她必然是清楚的。李皎这个昔日三皇兄的为人,她是信得过的。她就是想看看,杨婴如果还有什么隐瞒的话,心思会动到林白身上。林白却和博成君不一样,断不会为杨婴遮掩……

  博成君自是不知道李皎的真实想法。李皎给他指出“林白”这个人后,他心中若有所思,以至于之后在坐牢生涯中,时时关注着这个每天来给三妹送酒闲聊的青年。

  事暂无波。

  转眼时至月尾,太皇太后寿辰之日来临。在太皇太后生辰前一日,晋王一家拖家带口,风尘仆仆,终于赶到了长安。晋王年至四十,中年发福,身宽体胖。他走一路,要十几个人扶住。远远如水桶般滚来,人又白又胖,摸着肚子乐呵呵的,逗得一众宗亲掩嘴偷笑。

  太皇太后喜不自胜,在寿辰之宴上,特意将晋王的位置安排在了自己身边。她多年没见这个养子,现在十分想念。两人见面抱着一顿大哭,感人心扉,一众宗亲们跟着唏嘘。皇后洛女刚被放出来,小心翼翼地陪坐在太皇太后身边。她被哭得有些发懵,悄悄瞥一眼晋王,觉对方相貌英俊,却怎这般胖?

  她没注意到自己的夫君、天子李玉刚刚处理完朝事过来,被晋王那嗓子一哭,李玉又从宴席角落里默默遁走,留他们母子继续情深了。李玉真受不了他们那虚情假意的哭泣,大概太皇太后是真想念人,晋王却未必那么念人吧?不然他何以胖成这样?李玉觉得天高皇帝远,自己这位皇叔过得快乐自在得不得了。

  偏偏晋王喜欢装模作样,作出皇帝如何看不顺他、他只好委曲求全的样子。更偏偏,太皇太后还很相信晋王。

  李玉嗤笑:我要真看不惯你,你还能活着?蠢货。

  李皎坐在下位,却是看着晋王的那个少人搭理、自己一个人吃果子吃得很开心的小女儿若有所思:好像有些眼熟啊?

  作者有话要说:  进入新一波晋王副本!我明即使和皎不在同一地方,也能帮到我皎~~刷副本打怪,gogogo~~~

☆、第73章 1

  上方太皇太后与晋王抱头痛哭,声声喊着“可怜孩儿苦了你了”。晋王抽抽搭搭地把几个儿女介绍给养母, 晋王妃病逝, 稀稀拉拉几个年轻男女往太皇太后面前一站, 男女们又领着各自的妻子和丈夫拜见祖母。晋王说起怎么养大孩子,孩子多乖巧, 太皇太后便又开始抹眼泪了。

  然实则,晋王离开长安,也不过四年。四年时间, 不足以让他把孩子养成大到足以成亲的年龄。

  所有的孩儿中,晋王独独遗漏了李明雪。

  李明雪年龄尚小,又是痴儿, 混沌如七岁幼童。晋王当年把她丢长安就是不怎么待见她, 现在即使想拉着这个小女儿跟太皇太后哭诉,但他转头往身后一看,身后的儿女们懵懵地回望——奇葩的晋王一家人,硬是没有一人认出谁是他们的小妹妹来。

  太皇太后疑惑地看晋王。

  一个清淡女声上前:“祖母, 这便是小堂妹了。”

  气氛微凝的哭亲大会一转, 太皇太后红着眼揉眼睛,看到她那个怀孕的孙女李皎,领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儿上台阶走了过来。李皎梳着高髻,漂亮又大气, 衣袂轻若纱飞,袴请相思。她明明不比李明雪大几岁,但她牵着女孩儿的架势, 倒像是领着她的晚辈似的。

  众人纷纷拜见这位长公主,众人弯腰欠身,堂姊堂妹堂兄堂弟嫂子之类的喊了一通。

  晋王看着这个外甥女,尴尬一笑后,拖着臃肿身体过来,热泪纵横:“侄女儿,叔叔真是想你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的旧情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