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方美人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吴桑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17-09-08 12:34:00

  帐内的凤楼实在忍不住,嗤嗤一通笑。月唤也高兴起来,得意洋洋道:“啊哟,你早不说,你换了衣裳和发式,眼睛也好像变细变小了,我一下子都没认出来是你。上回还赢了你两个石榴,过后我想想,觉得很不好意思,下回你妹妹来了,我便让让你们,叫你们也赢一回。”

  凤楼放声大笑,她钻回帐幔中,掐他一把,恼道:“我说话就这样好笑?就这样好笑?笑什么笑,讨厌,哼!”

  四春在外催促道:“李大娘叫我和姨娘说:再晚了,去给老太太请安就要迟啦。日头已经升起老高啦。”

  月唤却又耍小性子道:“你唤我姨娘,我便不睬你。”

  四春道:“李大娘也说了:要是你想叫我唤你姐姐,千万不能答应。没规没矩,五爷听到了要发怒的,旁人也要笑话的。”

  凤楼亦笑道:“知道你不喜欢人家唤你姨娘,但规矩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大家子人,人人都像你这样,岂不要乱了套。乖,不许再闹了。”

第68章 22.9.28

  这一日,给老太太请了安回来,凤楼去书房找父亲说话,月唤无所事事,便在屋子里哼哼小调,绣绣小花,练练大字,倒也闲不下来。未过许久,香梨却带人过来串门子,月唤放下手中毛笔,上前去将人迎进屋子。

  静好泡好一壶碧螺春,吩咐四春道:“二姨娘来了,快把这茶送上去。”

  李大娘笑道:“她才来头一天,连个规矩也不懂,你不教她带她也罢了,什么事情都叫她去做,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

  静好道:“她若连壶茶也不会上,那还要她做什么?放心好了,累不死她。”

  四春忙道:“我正闲得浑身难受,让我去,让我去。”那托盘把茶壶连同茶杯屁颠屁颠送到正屋里去了。

  四春的茶水送到,月唤亲自拎茶壶为香梨斟上一杯。香梨捧着茶杯,笑眯眯地将四春的两根小辫儿看了又看,饶是四春一贯的野性子,从不知道怵人,却也觉出些不好意思来,贴着墙慢慢溜到门外站着去了。

  香梨问:“这个就是顶替倩惜的那个?”笑了一笑,悄声道,“那个倩惜也是作孽,昨天就被她婶母做主聘给穷亲戚家的小子了。那家小子不成器,成天穿街走巷,不务正业。听说她正在家里寻死觅活呢。不过也应了一句话,自作孽不可活,她自己猪油蒙了心,任谁也怪不得。”

  月唤眼皮一跳,勉强笑道:“连姐姐也都知道这件事情了?”

  香梨道:“哎呦,你们这里撵倩惜,又新来了个人;咱们那一位气得当天就带上卿姐儿跑回娘家,椅子大约还没坐热,就被娘家强送了回来。我好歹还管着家,这样大的一桩事情,怎么能瞒过我去?”

  月唤黯然垂首,不再作声。

  香梨忙放下杯子,过来拉她的手,柔声道:“哎呀,傻妹妹,这有什么值当难过的。横竖有他在,还能叫你受得了委屈?这不是跑到那边和她吵了一顿,回来就把倩惜给赶走了么?”

  “这桩事情,已经闹到人人皆知的地步了么?”

  香梨嘻嘻笑道:“放心罢,他已一力把这个事情给压了下去。内宅不宁,老太太及老爷知道了岂不要伤心生气,别看他平时吊儿郎当,天不怕地不怕的,骨子里头却是如假包换的孝子一个。只是,那一番吵闹的动静太大,别人兴许云里雾里,我却是知晓的。”

  又执了月唤的手劝慰她道:“不要再难过啦。你是不知道咱们那一位夫人的手段和心胸,你要是知道,保管哭笑不得。那一位性子是少有的孤拐,别看她成天闷声不响的,那是在心里头忙着琢磨害人的手段呢。”

  月唤心道,她的手段与心胸我已经见识过啦,口中却说:“是么?”

  香梨冷笑道:“就譬如说她指使倩惜偷了温家的宝贝,再以你的名义送回娘家……你以为他会问不出来?你以为他真会相信你是偷东西运回娘家的糊涂人?你要是这样想就错了,她不过是想要借这个机会,叫人知道你有一个乡下穷娘家,然后叫你一想起此事心里就吞个苍蝇似的膈应罢了。事情闹得越大,你越是难受,她心里就越是得意,所以我才和你说,千万不要放在心里。她得不了逞,咱们才高兴呢。”

  月唤小心问:“咱们?”

  香梨叹一口气,道:“头两年我才进府时,我爹娘时常过来给老太太请安,顺带着打个秋风。她心里头看不起我爹娘,对我们瞿家一家人是从来不搭理的,你也看得见的,除了五爷和老太太以外,她还和谁说过话?”

  月唤听到这里,疑惑问:“姐姐是老太太家的亲戚,她也是温家的亲戚,论起来,你们两家应该也是亲戚才对呀。”

  香梨倒有些好笑道:“咳,她家与温家是正正经经嫡嫡亲亲的姑表亲,咱们瞿家是为了讨口饭吃,厚着脸皮硬贴到老太太身上的远亲。咱们家这种一表千里的表亲,几大车也拉不下,谁还拿你当一回事呀?这样说,不过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月唤经她这一番劝解,自觉心里头舒畅了许多,听她说话又有趣,少不得跟着嘻嘻笑了几声。笑完,香梨道:“我刚才说到哪里了?说到有一年,老太太过寿,我爹娘哪能错过这个机会?外面也买了几样寿桃寿糕,两个人挎着篮子,巴巴地送了过来。本来拿当自己是个客人的,谁知她却叫人和我爹娘说府里头人手不够,请他们帮着些忙。我爹娘哪敢说个不字,想着又是个献殷勤的好机会,于是两个老人家就里里外外地端茶送水,迎来送往,被管家们呼来喝去。

  “忙到后来,寿宴开席了,却没有他们的席位,府里头的人都看着他们两个发笑。他们要是那等有志气的,便该甩手就走,偏人穷志短,有了饭吃,面子又算得了什么?最后就和一帮子打杂的下人们一起吃了一顿宴席上撤下来的剩菜饭。

  “她这样做,无非是打我的脸罢了。我那时的处境哪里比得上你呢?一家子人丢了那么大的脸,被温家人笑话了好一阵子,我连着哭了多少天,他竟连问都没问一声,倒是老太太知道了,把我叫去安慰哄劝了一顿。打那以后呀,我就只和老太太一个人亲近了,这府里头,我也只把老太太一个人当亲人看。所以我今天才特地来劝你一句:看开些,谁待你好,你便待谁好。不要为了她那样一个坏透了心肠的人难过,不值当。”

  听香梨毫无隐瞒地与自己推心置腹地说话,月唤深受触动,心内已把她引为了知己,说道:“姐姐的话,我记住了,不再为那样的人难过就是。”

  侍立在一旁的李大娘也道:“咱们这位在家里生了好几天的闷气啦,若是咱们早些去找二姨娘说说话就好了。”

  香梨道:“正是,咱们今后应当多走动走动才是。”立起身来,一扬帕子,“我还有事,不能久坐,这便走了。”

  月唤起身相送,拉着香梨的手,道:“我想去找姐姐说话,你管着一家子大小事情,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我去了,倒要耽误你,所以请姐姐什么时候得了空儿便来看我。”

  香梨笑道:“那还用说,我从看见你第一眼就觉得和你投缘,否则也不会巴巴的跑来和你说这么多话了。”

  率人出了月唤的小院子,身后跟着的妇人道:“‘恐你那里忙,倒要耽误你,请姐姐得了空儿来看我’,好大的架子,好大的脸!怎么不叫老太太得了空来亲自去看看她?旁的人家,有她日子这么好过的姨娘么!”

  香梨立时站定,冷冷训斥道:“旁的人家,也有你这种背地里说长论短、寻主人家不是的奴才么?”

  那妇人一怔,嗫嚅不能言语,旁边的一个忙赔笑为她辩解道:“她是为姨娘心里鸣不平呢。心是好的,就是话说差了。”

  香梨面色这才稍稍缓和下来,道:“这些话,下回不许再提。能让五爷眼里再没别人的,那是她好相貌好性子。总之一句话,是人家有本事。这府里头,大家八仙过海,各凭各的本事过活。夫人有卿姐儿,有个好娘家;她呢,她有五爷爱;我也有老太太疼,有管这个家的本事!总之,我日子过得好好的,用不着你们来替我鸣不平,觉得我可怜。再者,外头人多眼杂的,这些话要是被人听见一句半句的,岂不是要连累我?不知道的,还当你说的这些没见识的想头是我心中所想呢!”

  她这边话音才落,便见那边转过来一个人,正是凤楼。凤楼急急而来,手里还拎着一个陶土花盆儿,里头栽的一株也不知道是个什么,草不像草,花不像花的。香梨睨身后妇人,道:“你瞧,下回还敢不敢在外头乱说话?”

  那妇人羞愧,只低着头,不敢再言语一声。凤楼过来,见着香梨,倒怔了一怔,脚步顿住,问:“你在这里做什么?”

  香梨道:“我无事便在府里头转转,看看地上可有银子捡。咱们穷人闲暇时候都兴这么干。”

  凤楼一哂,见她眼睛往自己手上瞄了两眼,便把手上的陶土花盆儿递过来,问:“你要么?给你。才得来的月下美人,夜里开花的。”

  香梨问:“月下美人?不就是昙花么?咱们穷人见识少,竟不知道还有这个风雅的名字。话说这花能派什么用场?能吃还是能卖银子?”

  凤楼皱眉道:“不要便罢了,话这般多,非要将人刺上一刺。”言罢,拎着他的陶土花盆儿,转身自去了。

  香梨亦是一哼:“谁稀罕,一盆破花儿,谁夜里有空去看那劳什子。我想要的东西,我自己什么搜罗不来!”

  八月十七,美婵母亲许夫人终究不放心女儿,生恐女儿受凤楼的气,捱到这一日,一大早便乘轿来了温府。一下轿,不及去见老太太,拔脚直奔东院,见卿姐儿病着,美婵也无精打采,黑着一张脸。当下心疼不已,暗暗发怒。待屏退诸人,细细问了美婵这些日子的情形,训斥道:“你也是个没成算的,何必去与老五对着干?你这样做,岂不是把他往外推,成天这样吵闹,叫他还怎么敢再亲近你?我问你,老太太是不是这两年也疏远了你?事情没做成一桩,倒白落了个恶名。”

  美婵当即红了眼圈,恨恨道:“我的性子母亲又不是不知道,我哪里受得了这个气?我也知道自己落不到好,但就是想气他,气那乡下愚妇!”

  许夫人冷笑沉吟,半响,方才道:“乖女儿,你且安心带你的卿姐儿,我去替你出一口气去。”嘱咐她好生给卿姐儿养病,叫她自家当心自己的身子,千叮咛万嘱咐,看她一一应下,这才又去老太太那里请安。

  老太太中秋节贪吃甜食,连吃两块月饼,积了食,次日请了大夫来开了方子,抓药煎了,喝下去,仍觉腹胀口苦,懒怠说话。在床上躺了两天,忽然见了女儿来探视,心里自是高兴。

  婆子搬来绣凳,许夫人却一屁股坐到床头,抓住老太太的手,埋怨道:“母亲生病了,却不使人去和我说,我还是来看美婵才知道的。”嘴里埋怨着,把老太太扶坐起身,叫她歪靠在自己身上,要来木梳,把发髻打散,再仔细梳顺。

  老太太闭着眼睛倚在女儿身上,慢慢笑道:“家里头有你哥哥及老五在呢。横竖不是什么大病,就是积了点食,喝上两顿清粥就好了。”又问,“好好的,你怎么想起来看美婵了?”

  许夫人眼睛一红,说道:“我若不来,也不知道我的美婵如今在温家日子是这样的煎熬……哥哥从不管内宅的事情,老五也不把她放在眼里,老太太若再不向着她,我的美婵将来几十年可怎么熬……”抬手擦一把眼泪,觑着一双眼睛看老母亲。

  老太太倏然睁开一双老眼,坐直了身子,冷笑道:“筠姐儿,你这话可就说差了。我若不向着你的美婵,你当她日子还能这样好过?你去问问她,她十天里头,来给我请安的日子可能有三天?偷偷买通了姨娘屋子里的婢女,叫人家偷东西出来送给姨娘的穷娘家,给人家身上泼脏水!我还想问问你,这等样可笑手段,就是你这个做母亲的教出来的?你在许家作威作福多年,只怕已经忘了我从前又是怎么教你行事说话、怎么为人妻为人母了罢!”

  许夫人被母亲一通抢白,老大没意思,嗫嚅问道:“母亲也知道了?”

  老太太叹道:“我年纪大了,没几年好活了,所以不愿意再去管事。他们年少夫妻,吵吵闹闹也是有的,只要不过分,我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不知道罢了……也是她自己想不开,若是不这样三天两头的生事,将来即便卿姐儿留不住,我也不在了,家里还有她公公,还有你们在,温家可会亏待她一分?非要搅合得家宅不宁,叫老五的心一寒再寒。我从前的性子你是最知道的,当年府里头的人只有比现在多的,你看到那个时候谁敢在我面前耍这些下作手段了?!”

  许夫人面红,勉强辩驳道:“一个姨娘罢了,便是绑起来打杀发卖,也没什么,可值当母亲这样生气……”

  老太太斥道:“有本事,就摆出正室夫人的谱来,把看不顺眼的姨娘绑起来或打或杀,我反而要佩服她好手腕!又没那个本事,在家里四面树敌,给自己挣了个恶名,成天和老五吵闹,搅合得家宅不宁。两个人见了面,倒像见了仇敌似的,我问你,这也算是本事?”

  许夫人不服气,嘀咕道:“老五也有不对,若不是姨娘一个两个的往家中抬,美婵如何会这样患得患失……”

  老太太把个凤楼看做自家的性命一般,听不得人家说他不好,因皱眉道:“你不许怪他,两个姨娘,都是我做的主。我还嫌少,待过个一年半载,若还是没个讯儿,我自然还要给他物色新人的。你要怪,就怪你母亲罢。”

  凤楼强抢民女,后被温老爷打了个半死之事如今嘉兴城中谁人不晓,谁人不知?许夫人见母亲黑白不分,只是一力维护凤楼,却也无可奈何,唯有恨恨叹气。

  老太太拉过女儿的手,道:“他与美婵,这一辈子也只能这样了。原以为是金玉良缘,谁会想到竟成了一对怨偶,叫我心里老大不是滋味……因着几个孩子接连早夭,美婵坐月子时每常哭泣,虽面上看着还好,身子却是大不如前了。这一生,与老五的儿女,是不能也不要再想了……你回去代我劝劝她,叫她好生养着卿姐儿,小人儿能多留一时是一时罢。”

  过一时,却又道:“老五子息上缘分薄,过年就要二十五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问你,换做是你,你急不急?你许家儿子孙子一堆,我这个温家老祖母却是死也不瞑目的。”

  许氏登时就哭了,扑到母亲怀里道:“可怜我的美婵,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孩子我知道,她打从懂事时起就对老五留上了心。旁人家的女儿出嫁都是哭哭啼啼的,只有我那傻美婵是欢天喜地上的花轿,还和我说:母亲,我嫁了他,心里欢喜得不得了,你掉泪做什么?哎呦呦,我怎么能不掉泪,我的傻美婵——”

第69章 22.9.28

  老太太红了眼圈,亦是伤感不已,半响,拍拍女儿的肩膀,温声说道:“筠姐儿,筠姐儿,你且放心。只要你老母亲和你哥哥在一天,断不会教你美婵及卿姐儿受一分一毫的委屈,将来若是她们娘儿俩受了屈,你尽管来找我。”

  许夫人收了泪,拿帕子擦了擦眼角,忽然道:“母亲不是说还要给老五物色新人么?我家里倒养了几个女孩儿,模样儿颇过得去,字也识得,针线上的活计也做得,总之上得厅堂入得厨房就是了,过一阵子我就挑几个老实本分的送过来。”

  凤楼与月唤如今好了个蜜里调油,如胶似漆,任谁也拆分不开这句话如何能和她说?老太太只笑了一笑,道:“这倒不急,待过了年,仍旧没讯儿时,这个话方才好开口说。”

  还要再拉细问许家几个外孙的事情,许夫人却急急忙忙地要起身要去找温老爷,老太太笑道:“他在家里蹲不住,早晨来伺候我喝下一碗药,随后就在我床头干坐着,和我大眼瞪小眼。家里人都怕他,他往这一坐,我这屋子里就鸦雀无声的,没人敢说话,我也烦他一天到晚板着那张长脸,就把他赶出去了。才刚听说去白马寺访友赏菊去了,怕要傍晚才能回来呢。”

  许夫人欲言又止,重新坐下,给老太太揉肩膀。老太太看一眼女儿,道:“你晓得你哥哥从来不管家里的事,你若有事,不如去和老五说。”

  许夫人咬牙笑道:“我也想呢,老五那孩子,我前脚进府,他得了信儿,后脚就逃没影了。他躲着我,我还不高兴见他呢!”

  老太太也撑不住笑道:“要么你说给我听,我替你传个话。”

  许夫人道:“罢了,母亲也早就不管事了,又病着,我还是等哥哥回来再同他说罢。”

  老太太知道她性子,也不再追问,只闭上眼睛,笑道:“不说便罢。”

  果然,许夫人给老太太揉了半天的肩膀,终于没能忍不住,自己便先开了口:“母亲还记得咱们家北山庄子的老林、林双喜么?”

  老太太复又睁开眼:“林双喜?他不是在北山庄子的庄头么?怎么了?”

  许夫人倒奇道:“他早不是北山的庄头了,庄头现如今是香梨她爹瞿大成,老林就成了香梨爹手底下打杂的啦,母亲难道不知道么?”见老太太确然一副不知情的样子,暗暗一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我今天找哥哥就是想说这事儿。他和香梨爹不对付,日子过不下去,说哪怕去别处劈柴烧火做杂工,也不愿意在香梨爹手底下被人吆三喝四、看人脸色。他心里这般想,却又不敢来求哥哥和老五……怎么说也是咱们家用了几十年的老人儿了,我听着可怜,少不得要替他递一句话给哥哥。”

  老太太问道:“咱们北山庄子的庄头什么时候成了香梨爹了?我都不知道的事情,你又怎么会知道?”

  许夫人道:“听说是香梨求老五,硬把她爹塞过去的。老五么,一向散漫大方,母亲又不是不知道。”顿了一顿,又道,“母亲忘记了?温家北山的庄子早年不是划了一半给我做了嫁妆么?两家的田地庄子连在一起,那里有什么事情,我会不知道?我还奇怪,美婵那边的事情,母亲事无巨细都晓得,怎么到了香梨那里,这么大的事情,母亲竟没听说过?”

  老太太微微出神,隔了半响,方问道:“瞿大成想去北庄做庄头,既称了心如了意,为何又会与老林不对付?”

  许夫人笑道:“咳,你听我细说……”回身去过一杯温茶,轻啜一口,润了润嗓子,接着道,“上一回,咱家的人去收租,在田头遇见老林与香梨爹吵嚷。一问,老林气得掉了泪,说给温家管庄子管了几十年,到头来却要受那门外汉姓瞿的气。

  “母亲你道为何,只因为姓瞿的气恨佃户只听老林的话,因此老林说什么,他便要唱反调。老林说种豆,他偏要种瓜;老林说要上粪,他就指挥人去浇水。他只顾着气老林了,却没把庄子里的收成当一回事。好好的一片庄子,上百亩良田,风调雨顺的一个好年,愣是被他祸害成了一片癞痢头。等着看罢,今年秋收,北庄是不会有多少收成了……老林说,受些气也便罢了,他是没脸来见温家人。老五向来看重他,叫他帮着瞿大成一同管好庄子,眼见着庄子被糟蹋得不成话,他哪里还有脸来求老五?”

  老太太皱眉道:“香梨爹固然不成器,老五也是胡闹。老古话说,吃了不疼糟蹋疼。家中便是金山银山,也禁不起他们这般糟蹋折腾。家中的几处庄子若是都学了他们,那咱们一家人就只好去街口喝西北风了!像我这样年纪大的人,一辈子经历过不知几回饥荒,最听不得这个!”

  因一口气说了许多话,便觉有些气喘。许夫人慌忙叫人上茶,亲自服侍老太太喝了几口。老太太润了润嗓子,又道:“早年咱们家还在桐城的时候,有一年闹蝗灾,田地里的庄稼被蝗虫啃了个精光,咱们家还多少有陈粮,不至于饿肚子,那些穷家小户的,饭吃不上,就捉蝗虫煎着吃。一顿两顿倒也罢了,几天吃下去……”

  许夫人一听老太太要长篇大论讲道理,忙插话道:“谁说不是呢,我也时常把老太太这话说给我们家几个哥儿听的。”

  老太太的肩膀揉好,许夫人转而去揉按手腕子,笑道:“香梨是谁?可是老太太顶顶喜欢的那个,老五便是对她娘家父母兄弟看顾些,我看也无可厚非。”一面悄声问道,“对了,老五与美婵总是吵闹,好的时候少,吵的时候多……但我看香梨进门也有二年挂零了,怎么迟迟没有个喜讯儿,难不成是个不能生的?生不出来也便罢了,一辈子给咱们温家做管家婆罢,不要管着管着,把咱们温府的匾额换成瞿府就好。”言罢,掩嘴而笑。

  老太太气得笑了:“你心里想说的,不过是我年纪大了,眼光不行了,出了这个事情,其实源头在我,对么?香梨爱财我也知道,其实她是个聪明孩子,偏在这一条上犯糊涂,如今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心里总是不足。我早前只当她是幼时穷怕了,便是搂些银子,也由得她去了,谁料……唉……”

  默默转头,望向窗外,沉思良久,长长叹几口气,复又嗔女儿道:“幸而我只是积食,若是旁的但凡重一些的症候,叫你来我身边伺候汤药,不出三两日,准给你气死。”

  许夫人往老太太身上一歪,抱住老太太的脖子,笑道:“咱们娘儿俩个,什么话说不得?我打从生下来就是这个多嘴多舌的性子,老太太难道不晓得?旁的人,这些话我还不高兴和他说呢。”

  许夫人在老太太床头说说笑笑,午间陪着用了一顿清粥小菜,亲自服侍老太太躺下后,便要告辞回去。因家中小儿媳怀胎已足九月,只怕这几日要发动,她心里边记挂这事,坐不住,跟老太太说了一声,才要走,却见月唤也带人来瞧老太太。

  李大娘先瞧见了许夫人,忙笑着行礼,唤了一声“大小姐”。月唤听说过温家的规矩,嫁出去的女儿不管年纪多大,娘家人都还以小姐相称的。当下便知道眼前这位就是凤楼的姑母、美婵的生母了,不待李大娘提点,忙忙的也行了一粒,唤她一声“姑母”。行礼毕,起身时,再悄悄打量她的面容,倒吓了一跳,还当是温老爷换了女装,戴了钗环,脸上搽了粉又描了眉。

  李大娘看她面有不解之色,笑着提醒她:“你忘了么,咱们家大小姐与老爷是一胞双生的兄妹。”

  那边厢,许夫人也上上下下地将月唤打量了一番,转眼就堆了个欢喜得不得了的笑脸出来,拉住月唤的手,又去揽她的肩,向身边的人不住口地夸赞:“长得这样水灵,是个懂礼的,又有孝心,怪道老五要看上她。咱们家几个哥儿屋里的姨娘我看着算好的了,谁知道和人家一比,竟成了我脚下的烂泥,都不值一提。”

  一番话说的众人无不掩嘴而笑。连老太太都忍不住笑骂她一句:“生就的一张婆婆嘴。”

  月唤装作娇羞不胜的模样垂首而立,心道,妻贤妾艳,没有几分颜色,怎么做人家的妾室呢?又想,若是他的母亲,我的婆母还在,那么,我与香梨,大约也就成了婆母口中的烂泥了罢。想到这里,自己在心里叹了口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1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方美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