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宫学有匪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吾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58 KB   上传时间:2017-12-08 15:00:25

  闻人姝吓得一激灵,跪在地上急挪了几步,眼妆都哭花了:“不,不,陛下……臣女不是这个意思……臣女错了,求陛下网开一面……”

  “姝儿,你怎么会……”孙梦吟看着这一幕,喃喃出声,茫然又不解。

  她旁边的孙左扬捏紧拳头,恨恨唾弃了声:“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这么重要的比试,居然出了你这个内鬼!难怪那天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所有人都急得焦头烂额,你却躲在一边不来帮忙,原来根本就是你搞的手脚!要不是杭将军挺身而出,带阿隽师妹再去了一趟晏山,取来了这秋萤草,还不知道事态该如何收场!这烹饪一项正是骆师弟与阿隽师妹主力出战,要是秋萤草没及时送回,他们可就被你害惨了!你竟连自家妹妹都不放过,真是好狠毒的心肠啊!”

  他这一语可算是点到了关键,许多人前后一联系,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闻人隽站在一侧,也紧紧咬住了唇,呼吸灼热间,眼眶一点点泛红,她正强忍之际,旁边的骆秋迟忽然伸出手,轻轻勾住了她的手指,清亮的眼眸温柔地看着她,似乎能望到她心底般,他低声一笑:“小猴子,没关系的,有老大在呢……不要再为不相干的人心寒难过。”

  闻人隽对着那双漆黑的眼眸,深吸口气,点点头,长袖遮掩下,也紧紧勾住了那根手指,温暖直达心底。

  龙椅上的梁帝又将案几一拍,厉声道:“原来如此,朕还道你哪来的动机……简直愚不可及,歹毒异常,只为一时妒恨,便能置国家荣辱于不顾,置一族胞妹于死地,真不知堂堂一个雅正端方的宫学,怎么就教出了你这样的弟子?闻人姝,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怒不可遏的斥声间,满殿噤若寒蝉,唯有站在中央,始终垂首一言未发的付远之,嘴角缓缓勾起,露出了一丝嘲讽的冷笑。

  他从没有这般痛快过,每一步都按照他的预想算无遗漏,闻人姝绝不可能再翻身!

  时至今日,他终于能够摆脱这道阴魂不散的影子,摆脱这个令他厌恶至极蠢猪一样的女人!

  眼见事态到了这一步,伯阳侯就算再恨外孙女不争气,也不得不站了出来,替她向梁帝求情,闻人姝的几个姐夫也跟在后头,跪了一地。

  伯阳侯一派势力极大,追随者众多,这种时候不管情不情愿,面上的样子还是要装装的,一时间不少官员也站了出来,纷纷求情。

  梁帝发了一通怒火后,情绪渐渐平息下来,也深谙帝王之术,又斥责了几句后,终是顺势卖了伯阳侯一个人情。

  闻人姝德行有亏,虽大罪可免,但小惩难逃,梁帝将她从千秋册的功劳簿中除名,还责罚她去竹岫书院后山的一处冷僻院落,禁足面壁三个月,好好反思自己的罪过,抄满十本大梁律法,三个月后才可出来。

  闻人姝哭花了一张脸,泪眼涟涟地被带下去时,嘴里还在苦求着:“外公,外公救救姝儿,姝儿知道错了,姝儿不想去那后山,去那荒芜破院……”

  伯阳侯急得脸色都要变了,拼命向闻人姝使眼色,心中只恼恨不已,自己这蠢外孙女快闭嘴吧,再不依不饶地纠缠,恐怕就不止这点惩罚了!

  人好不容易被带了下去,梁帝清清嗓子,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那身白衣与旁边的清隽少女身上。

  该罚的人也罚过了,如今该赏之人,也要好好大赏一番吧?

  骆秋迟与闻人隽排众而出,梁帝在龙椅上望着他们,格外和颜悦色道:“此次学府比试,你二人居功甚伟,又受小人陷害,却也力挽狂澜,终是逢凶化吉,未失我大国颜面,朕心甚慰,你们此番想要什么恩赏,都尽管开口吧,朕一定竭力满足!”

  前面几组全是旨上定好的封赏,骆秋迟二人却可以当堂自己提出,这可是天大的殊荣,文武百官皆目光一动,别有深意地望向他们。

  骆秋迟与闻人隽对视一眼,向梁帝施礼下跪,骆秋迟面目沉静,不骄不躁,向梁帝清声开口道:“草民不求金银富贵,唯有一愿,万望陛下成全!”

  梁帝微感意外,却露出温和的一笑:“骆生何愿?”

  他言语间对他已是另眼相看,群臣心下皆如明镜般了然,望着那身跪着的俊逸白衣,只道这小子恐怕要平步青云了,这般大好机会摆在眼前,他此刻纵是开口直接要个官位,但凡未太出格,梁帝也会欣然答允的。

  无数双耳朵同时竖起,却只听骆秋迟微微昂首,一字一句道:“大梁千百年来等级森严,素来流传着一句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寒门学子若想要出人头地,走向仕途,报效国家,需经历多达二十九项考核,为期五年至十年的下放期,简直比登天还难,长久以来,这样不公正的选拔制度,埋没了太多人才。草民以为,官员选拔应当以个人才学而论,而非门第家世,如此大梁方可蒸蒸日上,国力愈渐强盛。”

  “草民不求个人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任何赏赐都可不要,只斗胆恳求陛下,愿陛下昌明开盛,改革这寒门选拔制度!”

  “草民写了一份《寒门谏书》,若陛下有此意愿,可看上一眼,草民不求任何东西,惟愿换得陛下这‘一眼’,为天下寒士争取一线机会!”

  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大殿之中响起,所有人倒吸口气,震惊无比,这番“请愿”简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谁也没有料到这骆秋迟会放着自己大好前程不顾,胆大包天地提出这样的要求,人群中的六王爷更是眉心一皱,深深看向了那身白衣。

  却谁也没有发现,龙椅上的梁帝手心一紧,有些难以抑制的激动。

  其实谁也不知,早在很久以前,这位看似文弱的年轻帝王,就有过动摇贵族势力,革新变法的意思。

  那时他刚上位不久,根基不稳,许多事情都把控在六王爷一派的手中,他处处受到掣肘,甚至有过寸步难行之感。

  在一次次举步维艰中,他慢慢意识到,以六王爷为首的这群世家贵族,门阀派系,势力实在太过庞大,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根须从四面八方展开,牢牢扎在泥土里,不可撼动,他笼罩在这棵大树的阴影下,做什么都瞻前顾后,许多国策都无法推行。

  门阀权贵专政,王权却日渐式微,积弊如此之深,再不变革,恐怕头上的一方天都要易主了!

  骆秋迟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简直是老天赐下的一个契机,再及时不过,各番想法均与梁帝不谋而合!

  当下,梁帝按捺住满心激动,不动声色地坐在龙椅上,点点头道:“你不为自己求功名利禄,却为天下寒士请命,倒也难得,来人,把骆生写的这份《寒门谏书》,呈上来给朕瞧瞧。”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预告:老大拒婚

  ☆、第八十九章:老大拒婚

  

  《寒门谏书》上共分了五大块,满满当当列了二十余条积弊与方针,除却骆秋迟当朝所言的那些,其中最戳中梁帝心坎上的一点,便是那力透纸背的十六个字——

  门阀专政,王权弱小,任由焰嚣,大厦倾塌。

  梁帝双手微微颤抖着,极力克制着自己的呼吸,他这么久以来的隐忧,夜里时常辗转难眠,身边却无人可分担一二,今日却在这份《寒门谏书》上,叫骆秋迟一语挑明,他如何能不激动?

  一时间,梁帝心潮起伏,望着堂下的那身白衣,久久不能平静。

  大梁的官僚选拔制度,长期以来,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才学品识非第一考核标准,家世门第却是重中之重,换句话而言,便是门第愈高,官职愈高,这样使得权力集中在了一小部分人手中,或者说是那么几大世家权贵,朝野由他们来操控着,王权却渐渐旁落。

  他们靠着仕宦途径和姻亲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稳固家族的地位,久而久之形成一个封闭性的集团,想要打破,比登天还难,不经历一番大刀阔斧的变革,没有一场剜骨剐肉之痛,绝不可能。

  梁帝想剐这块“肉”很久了,但却一直没能下定决心,朝中各种盘根错节的势力实在太难撼动了,虽说他战场上能够倚仗杭如雪,但朝中举目望去,一时却似乎无人可用。

  就在他最焦心之际,老天像听到他的心声般,竟将一人送到了他眼前。

  “这份《寒门谏书》朕已经看了,字里行间可见才华与忠心,但改革一事非同小可,朕此刻并不能给你明确的答复,但能允你一个机会,你若能达到朕提出的要求,朕必当重用你,你提出的各项方针也可让你一试,但若达不到要求,恐怕你会一无所有,你愿意跟朕赌一把吗?”

  梁帝在龙椅上扬声道,他饶有兴致地望着骆秋迟,似乎想要考验他一般。

  但事实上,梁帝之所以这么说,全然是顾及着朝上的世家权贵,他若是一口就应了骆秋迟,只怕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大派系势力都会纷纷站出来阻拦,这桩变革恐怕还未施行,便已夭折在了摇篮中。

  至少现在的骆秋迟,一介白衣,还不具备同任何世家权贵抗衡的能力。

  梁帝要做的,就是将他栽培起来,给他,也是给这桩变革,一段缓冲准备的时间。

  路漫漫兮,还需从长计议,方可万无一失。

  大殿中,群臣百官的注视下,骆秋迟望着梁帝,似乎与他心意相通般,微扬唇角,淡淡一笑,颔首道:“草民无惧,愿与陛下一赌。”

  人群里,宣少傅望着那身俊逸白衣,心中热血翻涌着,眼眶一点点湿润,嘴中呢喃着:“寒门终有人能够走到这一步了,你看见了吗?若你还能活在世上,与吾等一并同行,该有多好……”

  “不愧义勇侠,有胆魄!”听了骆秋迟的回应后,梁帝在龙椅上抚掌而笑,当着群臣之面,拔高了语调,一字一句道:“你是宫学难得一出的麒麟魁首,智勇双全,文武兼备,对你的要求当然非寻常人可比,你听仔细了,朕的要求便是,来年开春的科考之中,你必须同时摘得文武两个状元回来,才算赌赢。”

  “若你真能一举夺得双冠,届时朕不仅会许你一个官位,允你推行寒门改革之制,还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梁帝的话一出,满朝惊声四起,议论纷纷,付远之站在一侧也是眸光一紧,抬起头有些难以置信。

  要同时夺下文武双状元,简直比登天还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这要求虽高,梁帝下的“赌注”也不轻,实在有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味道。

  只是不知,他口中说的惊喜是什么?

  众人正各自揣度间,梁帝已将话锋一转,双眸露出笑意,悠悠道:“朕有一位皇妹,乃朕一母所出的宜宣公主,品貌端庄,秀外慧中,如今也是到了该婚配的年纪,长兄如父,朕本想在朝中各世家子弟里,为她觅得一个如意郎君,但现在,似乎要改变主意了……”

  “骆秋迟,若你来年开春能够摘得文武双状元,朕便赐婚你与宜宣公主,你可愿意?”

  梁帝话音一落,大殿中已经炸开了锅,六王爷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望着龙椅上的梁帝,眸光深不见底。

  仍跪在大殿中的闻人隽却是身子一颤,抬头间脸色有些苍白,她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到底握紧了手。

  人群中,姬文景与赵清禾对视一眼,目露忧色。

  宜宣公主乃梁帝的亲妹妹,身份尊贵,梁帝此举已等于要将骆秋迟收为自己人,只要他答应了,莫说功名利禄,泼天富贵,他那些远大志向何愁不会实现?

  无数目光的注视下,那身白衣却昂首望着梁帝,毅然决然地开口道:“草民……不愿意!”

  这一声,殿上“炸”得更厉害了,梁帝脸色一变:“骆秋迟,你,你……”

  “陛下厚爱,草民感念于心,却不愿欺瞒陛下,草民早就心有所属,这桩赐婚草民实在无法接受,请陛下恕罪。”

  字字铿锵有力地在大殿中响起,人人皆惊,好个“义勇侠”,居然敢当堂拒婚?!

  梁帝眸光变幻不定,终是沉下气来,定定问道:“你所属之人是谁?”

  骆秋迟微微扭头,目光对上了身侧的闻人隽,两人相视一笑,心意相通,默契互明。

  他抬首望向梁帝,逐字逐句:“远在天边,近在草民身旁,奉国公府五小姐,闻人隽是也。”

  话音一落,大殿中又是一片哗然,付远之站在人群中瞳孔骤缩,呼吸骤然一紧,另一边的杭如雪更是瞪大双眸,不敢置信。

  龙椅上的梁帝却将目光落在了闻人隽身上,望了许久后,意味不明道:“五小姐,你是如何想的?”

  闻人隽抬起头,深吸口气,当着所有人的面,未有丝毫犹豫,一字一句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她声音清冽干净,婉转吟出的诗句中,带着一份不可动摇的坚定,梁帝对上她的目光,忽然笑了:“好,朕明白了,原来你二人早就生情,难怪当日扶桑求娶,一个宁死不从,一个舍身而出,好一对情意坚定,不可转移的磐石与蒲苇……”

  他叹了两声,挥挥手,笑着摇头道:“也罢也罢,朕的小妹子,看来要另择良婿了……”

  堂下的骆秋迟与闻人隽目光同时一亮,梁帝望着他们,高声道:“此番你二人也立下大功,又情投意合,朕便给你二人一个恩典,不去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人了,索性成人之美,做一回月老好了。”

  他含笑道:“骆秋迟,听好了,若来年开春的大考中,你能同时摘得文武两个状元,朕不仅许你官位,允你推行寒门改革之制,还会赐婚你与闻人五小姐……这一回,真真正正算得上是个惊喜了吧?”

  戏谑的话语中,骆秋迟与闻人隽激动不已,连忙伏地谢恩,文武百官也顺势称赞君主开明,一时间朝上气氛融洽,皆大欢喜。

  奉国公闻人靖站在人群中,上下打量着那身白衣,脑中第一个念头却是:“小眉这回在家中,只怕要乐开了花吧……”

  不远处的一袭青衫却是暗自咬牙,将手心紧紧一握,眸光阴骘,万般不甘。

  骆秋迟在殿上与梁帝的“一赌”在朝野民间流传开来,街头巷尾津津乐道,酒楼里甚至还改成了话本戏折子,演绎得热热闹闹,渐成一段佳话。

  昏暗的小屋中,月光透过窗棂苍白洒入,付远之打开了桌上的匣子,取出了那把沉甸甸的扇坠。

  这些时日,他每隔两晚就会过来看一看,取出那扇坠在手中不住摩挲着,却始终下定不了决心。

  “骆秋迟,我未必考不过你,那文状元之位,不见得就一定是你的,难道我非得去找这扇坠的主人帮忙不成……”

  喃喃自语的声音在屋里响起,夜风飒飒,拍打着窗棂,郑奉钰拄着拐杖推开门时,付远之一激灵,忙将扇坠收进了匣中,转过身清了清嗓子,低声道:“母亲,你来了。”

  郑奉钰来的目的没有别的,依旧是几句老话,督促付远之不要松懈,在大考中必须要摘得状元之位,末了,话头一转,又说起了另一桩事:

  “那六王府的璇音郡主昨日又来了一趟,你却称病闭门不见,实在不像样子,今日赶紧带上赔罪礼,去六王府找人家亲自道歉,再带她去那……”

  “母亲,我身子不舒服,大考也在即,这段时日我都要安心念书,哪儿也不去。”

  付远之低着头,眉目沉静,语气凉凉。

  郑奉钰瞧了就气不打一处来:“借口!你哪里是不舒服,你是心里还没放下奉国公府的那个丫头!人家都已经在朝堂上互许终生了,你还犯什么傻?你跟她根本可能的,你怎么就一点不都为自己考虑呢?”

  “母亲!”付远之终于一声嘶吼,他抬起头,双目泛红:“走了一个闻人姝,又要来一个璇音郡主吗?你将孩儿当作什么了?真的有把我当成你的儿子吗?”

  这话在寂寂的黑屋中乍然响起,郑奉钰身子一震,忽然抬起手,一记耳光扇在了付远之脸上。

  “你是我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的骨肉,是母亲相依为命的希望,你问我有没有将你当作儿子?你这是拿刀尖往母亲心上捅啊,你知不知道母亲听到这句话有多痛!”

  她瘦削的肩头颤抖着,神情痛楚难言,付远之慌了,忙捂着脸上前搀住她,“母亲,母亲,我不是这个意思,孩儿错了……”

  郑奉钰脸上流下两行泪水,她双唇颤动着:“远之我儿,世上只有你与母亲是相依为命的,是最亲近的关系,母亲绝不会害你,母亲都是为你好,你迟早有一日会明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宫学有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