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宫学有匪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吾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58 KB   上传时间:2017-12-08 15:00:25

  就在这样焦灼的等待中,西夏那位宫廷神医先来到了盛都,人才在驿馆安顿下来,一口茶都还未喝,便已被叶阳公主火急火燎地接去了史副将那,马不停蹄地进行诊治。

  当治到第三天时,骆秋迟与闻人隽终于回来了,姬文景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跟着他们进了宫,一起去面见圣上。

  从清晨一直到了傍晚,赵清禾忐忑不安地等在宫外,好不容易等出了他们几人,各自面上神情却都复杂万分,一时竟看不出结果好坏。

  赵清禾不由慌了:“怎么样,怎么样?陛下相信了那些证据吗?赵家能够脱罪吗?”

  骆秋迟凝视着她,许久,才意味不明地叹了声:“一半一半。”

  “什么,什么是一半一半?”赵清禾愣住了。

  骆秋迟眉心紧皱,语气沉沉道:“陛下信了证据,可那证据,只能抓到一些明面上的小虾小鱼,还不足以令赵家彻底脱罪,更不足以……扳倒那个背后的人。”

  他们在破军楼一众高手的相助下,千辛万苦,的确揪出了好几个奸细,证实了赵桓安的许多“罪行”,实际上是被人陷害的,真正泄露军情的另有其人。

  他算是被推出来的一个“替罪羊”,白白担了许多叛国大罪,让梁帝集中了全部火力在他身上,掩护了那些真正的奸细。

  但赵桓安本身确实也有问题,他毕竟奉史副将之命,在那跋月寒身边卧底,总会有些往来牵扯,那些证据又是不假的。

  所以,要完全摘清他与跋月寒的关系,只能靠一个人,那就是——

  至今还昏迷不醒的史副将。

  “现在最关键是等史副将醒来,亲自证实赵桓安的卧底身份,直到那个时候,赵家才算真正的脱罪,才可安然无恙。”

  “只是可惜,这回到底让背后的那只老狐狸逃了,他老谋深算,那几个属下也忠心耿耿,死到临头都不愿将主子供出来,那老狐狸指天发誓,说自己忠君爱国,绝不可能做出与外族勾结之事,简直令人齿冷又可笑。”

  “这次到底遗憾没能扳倒他,叫他撇得干干净净,未受一丝牵连……但陛下心中定然有数,他与六王爷之间那层脸皮也算是撕破了,这皇城里的风,怕是要不安宁了。”

  晚霞落在几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一时间,风掠衣袂,天地寂寂,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凄寒萧瑟。

  姬文景握住了赵清禾冰冷的手,将她揽进怀中,擦去她眼角的泪水,下巴抵着她的头顶,对她一字一句地温柔道:

  “你放心,史副将一定能醒过来,赵家一定能脱罪,就算老天不仁,真到了……最坏的那一日,也有我陪着你,黄泉路上,总不会让你孤单。”

  离十日之期所剩无几时,那位西夏神医总算从史副将的房中出来了,他这几天没日没夜地诊治着,令史副将的病情有了很大的转变,躺在床上不再像一具“死尸”一样,毫无知觉了,至少身体会有微妙的反应与动作,偶尔嘴中还能含糊地冒出几个字。但整个人依然不算完全清醒过来,还是处于一种昏迷的状态,仍是无法替赵桓安证实清白。

  西夏神医出来时,等在门外的一行人齐齐望去,个个俱是一样的神情急切,神医却摇摇头,对旁边的叶阳公主耳语了一番后,叶阳公主向众人传达了他的意思。

  “拓木神医说,要想史副将彻底醒过来,还差最后一步,但这一步必须要有个人配合他才行。”

  “什么人?要怎样配合他?”急性子的孙左扬率先问了出来。

  叶阳公主表情凝重,逐字逐句道:“需要一位医者,但那医者必须会一种古老的针灸之法,名唤‘金石针灸之术’,可是……我之前已经让宫中所有的御医都来试过了,他们都只会施以普通的针灸,没有人会这种金石针灸之术。”

  月冷风寒,满场死一般的沉寂。

  还是孙左扬艰涩地开口了:“只剩不到三天的时间了,到哪去找一个会金石针灸之术的人,史副将岂不是……醒不来了?”

  赵清禾眸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滂沱如雨落下,旁边的姬文景将她紧紧一揽,闭上了眼眸,喉头也滚动着微带哽咽。

  众人悲戚之中,唯独闻人隽发现了付远之的异样,他在听到那“金石针灸之术”几个字时,神情就明显怔了怔,嘴唇翕动间,一副欲言又止之状。

  待到众人散去后,闻人隽悄悄尾随了他一路,在他即将踏进相府时,将他一声叫住了。

  付远之扭过头,有些意外:“阿隽?”

  事态紧急,闻人隽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开门见山,深吸口气道:“世兄,你是否有熟识之人,会那金石针灸之术?”

  月下,相府门前,付远之更加意外了,却终是意味不明地一叹:“阿隽,你,你瞧出来了……”

  “我与你自小一起长大,你有任何细微的变化,我都会发现的……世兄,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刚刚为什么不说呢?你是在顾及什么吗?”

  付远之在闻人隽一番追问下,沉默了许久,才沙哑着声音道:“因为那个人,或许,或许……是我的母亲。”

  他急忙回府,就是想去郑奉钰的医室中确认一下,她所研习的那种针灸古法,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金石针灸之术”。

  郑奉钰曾经为了治好付远之,自学医术,后来越发沉迷,当上了相府的大夫人后,便在府中为自己设置了一间小小的医室。

  那里面一应俱全,常年萦绕着草药的清苦芳香,郑奉钰每日都要在里面坐一坐,翻阅各种古老的医书,久而久之,她身上也便带了那股清苦的味道,每次都伴随着拐杖的叩击之声,飘到付远之跟前。

  付远之并不喜欢那股药味,也几乎从不踏足郑奉钰的那间医室,那里能让郑奉钰的心静下来,却让他觉得压抑。

  似乎经年累月,人世浮沉中,母亲始终还是一个……走不出来的病人。

  但今夜,他必须要去里面探一探了,为了几百条人命,为了他对郑奉钰说的“朋友“二字,也为了他自己的……良心。

  闻人隽临走时,呼吸急促,对着付远之颤声道:“世兄,一切全都拜托你了!”

  付远之握紧了双手,一字一句:“放心,人命关天,我知道该怎么做,无论如何……我都会全力一试。”

  他们全然没有发现那朱红大门后,站着一道阴冷的身影,拄着拐杖,双眸透过门缝,迸射出骇人的寒光。

  冷月无声,夜风瑟瑟,树影斑驳间,付远之提着一盏灯,按捺住纷乱的心跳,一步一步踏入了那间医室。

  他完全没有发现,身后那双眼睛,如影随形,已无声无息地注视了他一路。

  提起那盏灯,付远之屏气凝神,一层层书架找去,当终于在最角落中,翻到了郑奉钰亲手所撰的一本笔记时,他呼吸一颤,欣喜得几欲泪流。

  屋外冷风呼啸,昏暗的医室之中,付远之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取出了那本书,一目十行地翻阅起来,越看双手颤动得越厉害。

  是了,就是这一本!郑奉钰果然研习的是那金石针灸之术,还撰写了满满的心得,那西夏神医要找的那个配合之人,踏破铁鞋无觅处,正是他的母亲郑奉钰!

  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时,付远之耳后忽然响起一记冰冷冷的声音:

  “你在高兴些什么?你莫不是以为我真会去救那帮人?”

  他吓得一哆嗦,扭过头,只看见阴森森的白月光下,站着一道瘦削的身影,拄着拐杖,双目阴骘,风中飘来清苦的药香,一如他过往数年梦魇中的味道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预告:郑奉钰的条件

  ☆、第一百章:郑奉钰的条件

  

  “母亲,母亲……求求你出手,求求你救一救赵家人吧!”

  医室之中,烛火摇曳,付远之跪在案前,再一次苦苦哀求着。

  郑奉钰拿起案上那本手札,幽幽道:“我的确会那金石针灸之术,也能医好那史副将,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那帮人的死活,关我何事?又关你何事?”

  冷冰冰的声音中,付远之身子颤了颤,艰涩道:“人命关天,赵府上下几百口人命,连同那姬世子的命,难道还不值得母亲出手吗?母亲不是每日诵经礼佛,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母亲难道要见死不救吗?”

  “礼佛?”郑奉钰冷笑了声,面露嘲讽之意,将自己手上那串佛珠往付远之跟前一抛,逐字逐句道:“我为何日日礼佛,你心中难道不清楚吗?”

  付远之抬头,霍然煞白了一张脸,他望着母亲阴骘的眸光,脑中霎时闪过那一年,他两位双生哥哥祭日来临时,他一步步走进母亲的房间,跪在她脚边,失声痛哭的场景。

  那时母亲在电闪雷鸣中对他说:“无毒不丈夫,成大事者当舍则舍,你是我郑奉钰的好儿子,你做的一切都没有错,就算上天真有报应,也通通来找我吧!”

  从那一日后,她就开始吃斋念佛,还从灵隐寺求来了一串佛珠,日日不离手——

  她不是为了任何人,只是为了他,为了她唯一的儿子。

  “远之我儿,你知道吗?母亲其实不信佛,母亲只相信命运握在自己手中,这些年母亲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你,就算死后要下阿鼻地狱我也在所不惜,你明白吗?”

  付远之身子一颤,满面是泪:“我知道,母亲,我统统都知道,您为孩儿付出了很多,孩儿从来都不愿忤逆您的意思,可是这一次,这一次孩儿真的求求您,求求您出手救一救赵家吧!”

  他向来沉静持稳,从未哭得这般汹涌过,一边哀求一边又磕了一个重重的头,字字句句犹如杜鹃啼血。

  “孩儿这些年咬牙前行,活得不比母亲松快,也知道与母亲无所倚仗,一切只能靠自己,所以孩儿从不轻言‘朋友’二字,始终孑然一身,踽踽独行。”

  “可他们不同,他们是孩儿的同窗,也是与孩儿一起历经过生死的人,此番赵家蒙冤,孩儿亦从他们身上见到了外公所说的大情大义,母亲难道忘了外公的教诲吗?孩儿深受触动,真的不忍心眼睁睁地看他们去死,求母亲出手相助!”

  “什么朋友?什么大情大义?还将你外公都搬了出来,不过是奉国公府的那丫头来找你罢了,莫以为母亲不知,母亲全部看见了!你竟还没有放下她,都到了这个地步,你还对她痴情一片吗?”

  “不,不是的,孩儿所说句句属实……”付远之泪如泉涌,磕头不住哀求道:“求母亲相信孩儿,这辈子孩儿只求母亲这一次了,从此以后,孩儿什么都听母亲的,求母亲了……”

  “什么都听我的?”郑奉钰微眯了眸,冷冷一笑:“那母亲要你与那璇音郡主完婚,你也愿意吗?”

  声音不大不小,在医室中乍然响起,却像一道雷电狠狠击在付远之心上,他霍然抬头,红着一双眼睛:“什么?”

  那张俊秀的脸上再无一丝血色,整个人难以置信,郑奉钰见他如此模样,又是一声冷笑:“怎么,不愿意了是吗?”

  她忽然一拍书案,厉声道:“若是做不到,嘴上就不要轻易许诺!”

  付远之慌了,忙跪着向前挪了几步:“不,母亲,不是的,除了这桩事情,孩儿什么都愿意答应母亲,只除了这一桩事……”

  “够了!”郑奉钰眸中迸出精光,声音更加冷厉:“母亲只要你答应这一件事,你肯不肯?”

  “我,我真的……”付远之摇着头,双目血红,身子颤抖得厉害,像一只挣扎在沼泽中的困兽。

  “行了,不用再多说了!”郑奉钰冷着一张脸,霍然站起了身,将那本针灸笔记重重掷在付远之脚边,一字一句在他头顶狠毒响起:“你便看着赵家几百口人命,连同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姬世子一同上断头台吧!”

  她说着拄了拐杖,从付远之身边走过,踩着那串佛珠毫不留情地就要离去,付远之下意识地抱住她的腿,却被她狠狠甩开,她决绝的声音伴着清苦的药香字字传来:

  “口口声声说得好听,却什么代价都不肯付出,还想救别人?你连自己都救不了,你能救得了谁?”

  说完,一脚踢开那串断线的佛珠,走向医室的大门,“这串佛珠母亲再也不需要了,佛渡不了世人,今生今世,唯有母亲才是你的指明灯,你自己想清楚吧!”

  当郑奉钰久久离去后,付远之终是伏在地上,无声恸哭。

  冷风萧瑟,最后一日来临时,大家都没有想象中的慌乱,反而渐渐平静了下来,从容的等待中,弥漫着一股慷慨赴死的意味。

  付远之来到姬侯府时,姬文景正在院中为赵清禾画像,长空之下,赵清禾穿着那身鲜红美丽的嫁衣,泪眼涟涟,唇边却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意,遥遥望去,已经像极了画中人。

  “或许,这是我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幅画作了……”姬文景一边画着,一边对旁边的骆秋迟淡淡一笑:“野蛮人,少不得求你一回了,待我们夫妻离去后,不仅要拜托你为我们收尸,还得将这幅画烧在我们坟头,你记住了吗?”

  骆秋迟双手抱肩,明明红了眼,却仍勾起嘴角笑道:“小姬,你这是在为难老子啊?老子收金收银收什么都好,就是不想收尸,好端端一幅画,也别想着烧掉了,留着日后挂在新房里多好啊……放心吧,你们定能安然渡过这一劫的,实在不行,老子也能学你一回,闯一闯那了不得的刑场!”

  这话中透着一股悍匪的狠劲,闻人隽在旁边一激灵,扭头脸色微变:“老大,你……”

  倒是姬文景,仍旧淡定十足,只是一边作画,一边毫不客气道:“你拿什么学?你家也有献帝钦赐的免死金牌吗?还是你乃罗汉转世,铜墙铁壁打不死?省省力气吧,野蛮人,留着给我们挖坟去。”

  他言辞犀利惯了,到了自己头上也照旧刻薄无误,骆秋迟却是敛了笑意,在风中一脸正色:“没有免死金牌,也非罗汉转世,但有双手双脚,血肉之躯,纵是战到最后一刻,又有何惧?”

  声音清晰地回荡在院落中,姬文景长睫一动,手中的毛笔终是顿住了,他扭过头,看向骆秋迟,久久的,才低声道了五个字:“野蛮人,谢了。”

  深吸口气,却又扭回头,继续执笔作画,“不过黄泉路上够挤了,你还是别来添乱了,赶百年后的下一趟吧,这次就留给我们夫妻二人一个清静吧,行不行?”

  话中明显还带了一丝嫌弃,总算把骆秋迟逗笑了:“行你大爷的!”

  风掠长空,笑闹中带着悲凉,他们没有发现,付远之悄悄靠近,拉了拉闻人隽:“阿隽,世兄有话想对你说。”

  侯府外,一棵茂密的大树下,闻人隽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世兄,是不是伯母答应了?她愿意来医治史副将了?”

  付远之望着她,避而未答,只是看了许久后,才对她轻轻开口:“阿隽,你那日在朝堂上,说君如磐石,妾为蒲苇,情意无转移,是当真的吗?”

  闻人隽有些愣了愣:“世兄,你,你为什么忽然问起这个?”

  “没有为什么,你回答我。”付远之面目沉静,看不出悲喜,只是定定道:“你与骆秋迟当真情投意合,今生今世认定彼此了吗?”

  闻人隽与他四目相对,深吸口气,终是点头道:“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宫学有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